第一百三十六章 论化石、骨骼与亡灵生物的形态与演化可能
猎杀精灵兼带观察战局的事情仍在继续,地行让它们只在战场外围捕杀一些精灵的原则,也得到了坚定的执行。
巢龙们并没有贪功冒进的行动,让他很是满意,每次猎杀行动,都出动了预估战斗力两倍以上的部队,而且还有专门的接应、放风的部队——
地行并没有亲自指挥这样的行动。
因为,是时候该放手了。
他的精力实在有限,事事微操不仅费力,而且因为视野大小的局限性,他的指挥,有时候并不是最优选。
他在培养一些能够服从命令然后进行指挥的下级执行者。
不,并不是龙人。
地行也早就已经决定了,龙人这些王龙种,只是作为辅助体系,放在队伍里同样如此,不会成为领队,最多就是参谋之类的辅助职能位置。
一开始,地行也觉得教巢龙语言文字之类的事情,只是一步闲棋。
但是,现在,已经确定不是了。
传讯。
以地行的扩展核心的视野距离,如果靠不到几百米以内,他是得不到情报的。
但是,在巢龙们能够使用语言文字之后,他得到了一个情报——
墙。
连成排的树搭起来的墙。
尽管,地行没法直观地去从巢龙们还有些贫瘠的词汇量和用词来准确想象这些墙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是用修整过的木头,扎在一起,排成的纯屏障式树墙呢?还是说,像城墙那样?上面能够驻扎守卫部队?
反鸦它们这群鸟龙们,给了地行答桉。
是城墙式的树墙。
很多的情报,在他没办法直接看到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给他。
攻打这样的树墙?
找死也不是这么找的。
这也是地行让巢龙们在边缘战场游荡的原因——
看到亡灵生物,就离开,不要硬刚。
亡灵生物留下的骨骸,的确也能够作为素材,但是,它们不能提供亡灵生物相关的词条。
因为只剩下骨骼,能够提供的标签等级都比较低。
或许也能够发现一些比较好的标签,但是,地行已经发现了这个世界与前世的一些不同。
演化,演化,前世的很多生物,在演化的过程中,几乎只有两个点是固定的。
第一是效率,演化的器官和结构,如果是同型结构,那么随着时间的演变,结构上大体是趋向结构效率越高,存留的概率越高。
第二是资源消耗的绝对量,同样的器官,在“够用”的情况下,消耗越低越容易存留。
两者综合的情况下,演化就有两个大体的方向——
要么,是在竞争优势中突出。
要么,是向环境资源妥协,降低效率。
很多人印象之中的“演化”、“进化”,往往趋向于前者,而在印象再一步简化之后,就形成了二极管式的非黑即白,非强即弱。
越靠近现代的,就一定越“进步”、越“先进”。
这种观念放在科技上或许没什么问题,但对于自然历史,这个概念就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偏见
,忽视了环境和生物的复杂性。
能够存活下来的,并不是最强大的,相反,自然历史之中,因为资源消耗量的缘故,越是强大的生物,越难存活下来——
简单说,资源不够用,会饿死。
相反,盘踞在底层生态位上的小体型生物,往往能够存活下来。
甚至,有了这样的一个不算规律的规律——
哪类生物放弃了小型生态位,全体往大型化路线走,那么,它们的脚步就要止于这段自然历史了。
这是前世的生态环境相关。
然而,这个世界并非如此。
就像地行选择的演化路线,除了最近在考虑的异温节能模式,始终未曾向资源妥协。
他发现,人工演化的相关标签和尸体完整度的相关,也能够用在亡灵生物身上——
越是弱小的亡灵生物,其骨骸转化为素材之后,整体上各类标签也越是弱小。
他在想,是亡灵生物挑选“宿主”的时候,是按照强弱去挑选的呢?
还是说,这些疑似某种寄生生物的事物,这些亡灵生物的强度,就和其所寄宿的骸骨标签强度有关?
要知道,标签等级并不等同于骨骼强度。
一些标签本身对应的是血肉器官。
只剩骨骼的情况下,为什么那些寄宿在具备一大堆血肉相关标签的骨骸亡灵生物,强度要比另一些不具备那么多血肉标签、但是肢体特化强度要高一些的亡灵弱呢?
通俗地用例子来说明,好比为什么一直三米体格的章鱼的骨骼对应的亡灵生物,要比一只两米体格的人类要强?
当然,他并没有发现找到章鱼的骸骨,章鱼除了类似鸟喙的颚片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骨头了。
亡灵生物的强度,到底是什么原理?
去猎捕亡灵生物,的确可以得到骨骼素材。
但是,去猎捕血肉生物,除了骨骼素材,还能得到血肉素材啊。
同样的战斗力,一个产出资源多,一个产出资源低,选哪个,自然不用说。
说到这个,地行还有一些未能解答的疑惑。
先不论能够消耗能量,去从骨骼中催生血肉,重塑形体,孵化出来这种流程是怎么实现的。
先看核心是如何把化石转化为骨骼素材利用的问题。
化石的成分不稀奇,就是钙化、硅化、矿化、碳化,另一种成分取代了骨骼和血肉的成分,可以类比锻造浇铸、翻模铸模的过程。
而骨骼的成分,同样不稀奇,也就是什么钙质、磷质为主的无机物,钙质又以碳酸钙为主要形式。
胶原蛋白之类的有机成分就不说了。
地行在想,如果他按照某个骨骼的结构,用另一种材料,造出一具一样骸骨,是否能够作为素材使用?
地行也这么做过了——
他无聊地尝试用泥土、用木头凋刻了一些骨骼,甚至凋刻了巢龙的形象。
然后,他尝试把这些东西转化为素材。
失败。
他又用了角鼻马的骨骼,尝试把它们修整成恐龙骨骼的外形,转化的确可以转化,但是......
出现的标签,还是角鼻马的标签。
而且,因为“骨骼破损”的原因,标签等级下降了。
地行对于核心的能力很好奇,也并不能完全放心地去使用这份“属于自己”的能力。
他想尽可能地了解这个核心的各种事情,无论是生效方式还是其他。
就算无法让自己控制核心的所有流程,但至少能够让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反复尝试多次之后,他大概确定了一点。
或许是骨骼的“空间结构”。
无论是对骨头下过口的吃货,还是没下过口但经常做菜的,或多或少都能注意到,一般的骨骼,都会留有多多少少的蜂窝状结构,因为骨头内部本身就是有血肉结构的,里面有类似海绵的结构。
被统称为“造血骨髓”,但实际上有区别的黄红骨髓。
又拿恐龙和鸟类骨骼来说吧,除了鸟臀目这些后期开始放弃气囊结构的之外,其他的,也能够在骨骼上看到气囊的痕迹。
又比如关于恐龙到底是温血还是冷血的问题,争论了许多年。
而所有羊膜动物,也就是合弓纲与蜥形纲的动物,都会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留下一种稳定且不溶于水的“废物”,而这种废物,在化石化的过程中,在骨骼化石里留下了痕迹。
利用分子光谱研究,可以找到这些痕迹,从而确定它们生前的呼吸效率,得知新陈代谢率之类的信息。
又又比如化石中的半规管结构,结合半规管中粘液粘度对半规管结构和大小的影响,以及其粘液粘度在不同温度的活跃程度,通过这些信息。
最终,得出了答桉,确定了不同的恐龙到底是什么样的体温模式。
只要工具足够多,数据量足够大,那么,化石能够留下的信息,是很多的。
如果有那么一个机械,能够将所有的化石痕迹信息都获取到?
是的,地行就在怀疑核心功能获取“标签等级”之类信息的手段。
总不能说,他的核心是什么能够影响时间的强大事物吧,能够将化石的时间缩退回去,复活一只真正的恐龙吧。
而什么人工演化,就是在加速时间,从无限个演化分支里筛选出自己想要的演化结果?
比起这种玄之又玄的“概念”、“因果”之类的能力,又或者操纵时间。
比起这些理论上地行也无法抵抗的能力,核心是一台能够“扫描素材信息和进行生物3d打印的机器”,地行更能够接受一些。
但是,也不一定,毕竟他都来到异世界了。
异世界?把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想法甩开之后,地行将思绪重新投落在亡灵生物身上。
问题是,亡灵生物,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呢?
从之前的发现来看,它们极有可能也能够从生物的残骸上扫描、探知到这些信息?
它们的形成,和这些生物的残骸,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如果能够探明这一点,地行是否也有可能制造出“亡灵生物”?
他可不玩什么原教旨主义,把亡灵和生命对立,以辩证的想法来说,应该扩展“生命”的定义。
而且,就算不扩张,亡灵什么时候又和“生命”的定义有了冲突?
既然地行都能够从死亡蠕虫和诅咒精灵的身上弄来死亡能量相关的标签,凭什么不能制造出与那些亡灵生物在某些方面趋近的亡灵种族?
ps:你们觉得应该弄个“化石生物”的巢龙族群呢?还是纯纯的能量形态,像元素生物那样的巢龙族群呢?
别说你们又想全都要?
哦,顺带一说,亡灵生物和元素生命尽管都是能量形态的“血肉躯体”,但不是一个类群。
巢龙们并没有贪功冒进的行动,让他很是满意,每次猎杀行动,都出动了预估战斗力两倍以上的部队,而且还有专门的接应、放风的部队——
地行并没有亲自指挥这样的行动。
因为,是时候该放手了。
他的精力实在有限,事事微操不仅费力,而且因为视野大小的局限性,他的指挥,有时候并不是最优选。
他在培养一些能够服从命令然后进行指挥的下级执行者。
不,并不是龙人。
地行也早就已经决定了,龙人这些王龙种,只是作为辅助体系,放在队伍里同样如此,不会成为领队,最多就是参谋之类的辅助职能位置。
一开始,地行也觉得教巢龙语言文字之类的事情,只是一步闲棋。
但是,现在,已经确定不是了。
传讯。
以地行的扩展核心的视野距离,如果靠不到几百米以内,他是得不到情报的。
但是,在巢龙们能够使用语言文字之后,他得到了一个情报——
墙。
连成排的树搭起来的墙。
尽管,地行没法直观地去从巢龙们还有些贫瘠的词汇量和用词来准确想象这些墙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是用修整过的木头,扎在一起,排成的纯屏障式树墙呢?还是说,像城墙那样?上面能够驻扎守卫部队?
反鸦它们这群鸟龙们,给了地行答桉。
是城墙式的树墙。
很多的情报,在他没办法直接看到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给他。
攻打这样的树墙?
找死也不是这么找的。
这也是地行让巢龙们在边缘战场游荡的原因——
看到亡灵生物,就离开,不要硬刚。
亡灵生物留下的骨骸,的确也能够作为素材,但是,它们不能提供亡灵生物相关的词条。
因为只剩下骨骼,能够提供的标签等级都比较低。
或许也能够发现一些比较好的标签,但是,地行已经发现了这个世界与前世的一些不同。
演化,演化,前世的很多生物,在演化的过程中,几乎只有两个点是固定的。
第一是效率,演化的器官和结构,如果是同型结构,那么随着时间的演变,结构上大体是趋向结构效率越高,存留的概率越高。
第二是资源消耗的绝对量,同样的器官,在“够用”的情况下,消耗越低越容易存留。
两者综合的情况下,演化就有两个大体的方向——
要么,是在竞争优势中突出。
要么,是向环境资源妥协,降低效率。
很多人印象之中的“演化”、“进化”,往往趋向于前者,而在印象再一步简化之后,就形成了二极管式的非黑即白,非强即弱。
越靠近现代的,就一定越“进步”、越“先进”。
这种观念放在科技上或许没什么问题,但对于自然历史,这个概念就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偏见
,忽视了环境和生物的复杂性。
能够存活下来的,并不是最强大的,相反,自然历史之中,因为资源消耗量的缘故,越是强大的生物,越难存活下来——
简单说,资源不够用,会饿死。
相反,盘踞在底层生态位上的小体型生物,往往能够存活下来。
甚至,有了这样的一个不算规律的规律——
哪类生物放弃了小型生态位,全体往大型化路线走,那么,它们的脚步就要止于这段自然历史了。
这是前世的生态环境相关。
然而,这个世界并非如此。
就像地行选择的演化路线,除了最近在考虑的异温节能模式,始终未曾向资源妥协。
他发现,人工演化的相关标签和尸体完整度的相关,也能够用在亡灵生物身上——
越是弱小的亡灵生物,其骨骸转化为素材之后,整体上各类标签也越是弱小。
他在想,是亡灵生物挑选“宿主”的时候,是按照强弱去挑选的呢?
还是说,这些疑似某种寄生生物的事物,这些亡灵生物的强度,就和其所寄宿的骸骨标签强度有关?
要知道,标签等级并不等同于骨骼强度。
一些标签本身对应的是血肉器官。
只剩骨骼的情况下,为什么那些寄宿在具备一大堆血肉相关标签的骨骸亡灵生物,强度要比另一些不具备那么多血肉标签、但是肢体特化强度要高一些的亡灵弱呢?
通俗地用例子来说明,好比为什么一直三米体格的章鱼的骨骼对应的亡灵生物,要比一只两米体格的人类要强?
当然,他并没有发现找到章鱼的骸骨,章鱼除了类似鸟喙的颚片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骨头了。
亡灵生物的强度,到底是什么原理?
去猎捕亡灵生物,的确可以得到骨骼素材。
但是,去猎捕血肉生物,除了骨骼素材,还能得到血肉素材啊。
同样的战斗力,一个产出资源多,一个产出资源低,选哪个,自然不用说。
说到这个,地行还有一些未能解答的疑惑。
先不论能够消耗能量,去从骨骼中催生血肉,重塑形体,孵化出来这种流程是怎么实现的。
先看核心是如何把化石转化为骨骼素材利用的问题。
化石的成分不稀奇,就是钙化、硅化、矿化、碳化,另一种成分取代了骨骼和血肉的成分,可以类比锻造浇铸、翻模铸模的过程。
而骨骼的成分,同样不稀奇,也就是什么钙质、磷质为主的无机物,钙质又以碳酸钙为主要形式。
胶原蛋白之类的有机成分就不说了。
地行在想,如果他按照某个骨骼的结构,用另一种材料,造出一具一样骸骨,是否能够作为素材使用?
地行也这么做过了——
他无聊地尝试用泥土、用木头凋刻了一些骨骼,甚至凋刻了巢龙的形象。
然后,他尝试把这些东西转化为素材。
失败。
他又用了角鼻马的骨骼,尝试把它们修整成恐龙骨骼的外形,转化的确可以转化,但是......
出现的标签,还是角鼻马的标签。
而且,因为“骨骼破损”的原因,标签等级下降了。
地行对于核心的能力很好奇,也并不能完全放心地去使用这份“属于自己”的能力。
他想尽可能地了解这个核心的各种事情,无论是生效方式还是其他。
就算无法让自己控制核心的所有流程,但至少能够让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反复尝试多次之后,他大概确定了一点。
或许是骨骼的“空间结构”。
无论是对骨头下过口的吃货,还是没下过口但经常做菜的,或多或少都能注意到,一般的骨骼,都会留有多多少少的蜂窝状结构,因为骨头内部本身就是有血肉结构的,里面有类似海绵的结构。
被统称为“造血骨髓”,但实际上有区别的黄红骨髓。
又拿恐龙和鸟类骨骼来说吧,除了鸟臀目这些后期开始放弃气囊结构的之外,其他的,也能够在骨骼上看到气囊的痕迹。
又比如关于恐龙到底是温血还是冷血的问题,争论了许多年。
而所有羊膜动物,也就是合弓纲与蜥形纲的动物,都会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留下一种稳定且不溶于水的“废物”,而这种废物,在化石化的过程中,在骨骼化石里留下了痕迹。
利用分子光谱研究,可以找到这些痕迹,从而确定它们生前的呼吸效率,得知新陈代谢率之类的信息。
又又比如化石中的半规管结构,结合半规管中粘液粘度对半规管结构和大小的影响,以及其粘液粘度在不同温度的活跃程度,通过这些信息。
最终,得出了答桉,确定了不同的恐龙到底是什么样的体温模式。
只要工具足够多,数据量足够大,那么,化石能够留下的信息,是很多的。
如果有那么一个机械,能够将所有的化石痕迹信息都获取到?
是的,地行就在怀疑核心功能获取“标签等级”之类信息的手段。
总不能说,他的核心是什么能够影响时间的强大事物吧,能够将化石的时间缩退回去,复活一只真正的恐龙吧。
而什么人工演化,就是在加速时间,从无限个演化分支里筛选出自己想要的演化结果?
比起这种玄之又玄的“概念”、“因果”之类的能力,又或者操纵时间。
比起这些理论上地行也无法抵抗的能力,核心是一台能够“扫描素材信息和进行生物3d打印的机器”,地行更能够接受一些。
但是,也不一定,毕竟他都来到异世界了。
异世界?把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想法甩开之后,地行将思绪重新投落在亡灵生物身上。
问题是,亡灵生物,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呢?
从之前的发现来看,它们极有可能也能够从生物的残骸上扫描、探知到这些信息?
它们的形成,和这些生物的残骸,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如果能够探明这一点,地行是否也有可能制造出“亡灵生物”?
他可不玩什么原教旨主义,把亡灵和生命对立,以辩证的想法来说,应该扩展“生命”的定义。
而且,就算不扩张,亡灵什么时候又和“生命”的定义有了冲突?
既然地行都能够从死亡蠕虫和诅咒精灵的身上弄来死亡能量相关的标签,凭什么不能制造出与那些亡灵生物在某些方面趋近的亡灵种族?
ps:你们觉得应该弄个“化石生物”的巢龙族群呢?还是纯纯的能量形态,像元素生物那样的巢龙族群呢?
别说你们又想全都要?
哦,顺带一说,亡灵生物和元素生命尽管都是能量形态的“血肉躯体”,但不是一个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