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疯了吧?满朝奸雄,让我去当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0章 最彪悍的阵容

    在他们三人的内卷中,终于迎来了天明。

    整个京城都响起了炮竹声响,年味一下子便出来了。

    朱元璋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看到了熬红眼却满是关切的朱明,努力抬起手摸向孙儿的头:“爷爷答应过你要看检阅的,绝对不会食言。”

    朱明低下脑袋让他更省力,然后笑着将爷爷抱上轮椅,裹上鹤氅,又给盖好毯子,这才推上宫门之上。

    左右早有文武齐聚,朱明弯腰问向朱元璋:“爷爷,现在开始可以吧?”

    朱元璋越来越虚弱,为了省力气连话都不说,只是轻轻点下了头。

    朱明将他推到城墙边,而后取出大喇叭:“检阅开始。”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百炮齐鸣!

    轰轰轰

    仿佛要轰破天宇的炮声将京城唤醒,也把万国使臣从睡梦里惊醒。

    他们不是大明人,只是被派来联络感情并探查情报的人,自然是不过春节的,只是今年的春节由不得他们不过,因为在朱明的计划里,他们是这场大戏里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万国使臣骂骂咧咧赶来后,检阅正式开始了。

    东方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走着正步缓缓从宫门前行过,朱元璋等少数人事见过的,但更多的朝臣闻所未闻,瞧着走出气势的精锐之师,忍不住热血沸腾。

    武官们握拳再握拳:“这等练兵之法出自哪位兵法大家之手?”

    徐辉祖看了看自己的位子,代替老爹坐了武官的最前列,原本是很荣耀的一件事,可一想到自己妹妹的嘱咐,他如坐针毡。

    自己那个胳膊肘朝外拐的妹妹,居然让他在人群里使劲吹朱明,就算以后是自个的妹婿,硬吹还是有点尴尬,想到这里他老脸微微发烫,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可就在扭头要硬吹的时候,谁想有好心人给他送上门机会,他不愧是大明军神的儿子,抓住机会立刻说道:“此法乃皇太孙所创,不仅气势惊人,且让军队如臂指使,真乃兵圣也。”

    虽然许多人都觉得夸张,但不可否认,以这帮打了一辈子仗的老**的眼力,都看得出其中的了不得。

    集两千多年兵法大成,我们的军训科目都是先贤精华,只是没想到还能用来震慑古时武将。

    “步伐一致,行军不乱,了不起,虽距兵圣还远,但若说是练兵之王,或无差错。”

    说话的是蓝玉,他是军中悍将,当年连天大战,他是出战最多的将领,虽然多是追随老将,但谁都清楚,他战功不缺,能力不缺,唯独缺了资历,只需要再熬死一批老将,他的武职会迅速提拔,甚至有人说他跟赵匡胤、沐英并列,将来必是中流砥柱。

    这样的人一开口,老一辈的不好计较,同辈以及后辈则不敢反驳,朱明的名望子啊这班武将之中迅速拉高。

    徐辉祖有点懵了,不是我吹的嘛,怎么又冒出一个蓝玉来,朱明吹都开始内卷了吗?

    正步军阵过后是书院学生,人数并不多,熟人介绍以及孤儿中挑选也只筛得二十人,这二十人统一着装,没有贫贱富贵之分,只有同样的少年意气。

    他们朝气蓬勃,他们恰同学少年,千帆过尽,也掩不掉青春的魅力。

    八小带队朝着朱元璋敬礼,是标准的军礼,而后喊出天子门生,不负皇恩的口号。

    朱元璋望着这些祖国的未来,忍不住撑起身体站了起来,他看着朱明嘴唇颤抖:“天子门生……”

    朱明认真道:“爷爷您没听错,的确是天子门生,从此书院出来的孩子都是天子门生,是您老人家的学生,试问谁还敢再说咱老朱家是泥腿子出身!”

    这是朱元璋心里的刺,也是一辈子的遗憾,但现在无憾了,他忍不住放声长笑。

    检阅还在继续,书院之后是功臣军阵,只不过这功臣并非全部而是投靠朱明的臣子团,他们并无整齐的步伐,但走在一起就是天底下最彪悍的阵容。

    老将们唱起精忠报国,这是对朱元璋的交代,也是做给朱元璋看得投名状。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何惜百死报家国……”

    这是他们的态度,以死报国,不存贰心。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这是他们的交代,我们这些老伙计帮您守着大明!

    朱元璋看到了徐达、看到了汤和、傅友德,更看到了稳定的国家,有他们在,乖孙的江山不会动摇。

    功臣团过去,是炮兵,骏马拖拽着百门火炮缓缓驶过,来自它们无声的威慑令得万国使臣的腿都在颤抖。

    之前已有开炮的百门,现在又来百门,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这样的火炮。

    最后过去的是五军营的精锐,他们骑骏马,披玄甲,手中长刀雪亮,军威之胜震撼人心。

    而随着一声大喝,五军营催马而动,摘弓搭箭,射穿了远处的靶子。

    可怕的不是精准,而是每个人都是骑射高手!

    北方外族依仗的骑射在这里不值一提。

    朱元璋目光随着五军营也在宫门前列阵归队,吐出了一口浊气:“这是咱此生最高兴的日子。”

    朱明忙道:“爷爷,还没完呢。”

    “还有?”他扭头朝着

    可爱的孩子们搀扶着一个个老人走在鲜花道上,那是无人走过的通道,朱元璋瞪大眼珠,来的老人有男有女,没有光鲜亮丽的衣着,只有本色的百姓气息。

    “这是……”

    “当年追随爷爷战死烈士的家属。”

    朱元璋难以置信的看向朱明,这是他没能做到的事,也是他愧对英灵的事。

    朱明笑着说:“驿站开启了通信业务,有些人终于有了线索,而且锦衣卫遍布天下,我的商队深入民间,终于寻到了大部分烈士的家属,今日孙儿请他们来,替烈士向陛下报道!”

    “张重八、李二牛、王麻子、徐六九、赵大刀……向陛下报道!”

    那些老人声嘶力竭的大喊,每个人都热泪盈眶,当年他们的孩子跟着朱元璋起义,却一去不复返,甚至连个衣冠冢都没能留下,只在大明的疆土上洒下了热血。

    今日,他们代孩子活了,看大明繁荣富强!

    朱元璋老泪纵横,他想要冲下去跟那些老人在一起,朱明推他下去,在老人堆里拉家常说对不起。

    这声对不起不仅是对失去孩子的老人,也是对战死的同袍,他们的父母自己没有照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