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林道儒的苦恼
自林道儒与林霭贾环上路来,先前已经赶了一千多里的路程,剩下的几里路,并不难走,想来马上就能到应天府了。
后面那辆大马车里,林道儒面上挂着一丝薄怒,神色不好。
贾环则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安坐着,无声无息。
师徒两,互相生着闷气。
林道儒一定要问贾环的心思,贾环不愿意欺骗他,自知自己的处世态度不是林道儒这样的理学大家所能接受的,故而闭口不谈。
前面马车传来林霭的喊声。
“父亲,前面就是应天了,不要一个时辰,咱们就要到了。”
后面马车里的两人,听见了林霭的喊声,都微微坐起了身子,活动活动脖子。
漫长途程的马车出行,即便林道儒是个有定性的老儒,贾环也是个耐得住性子的人,但到底会有结束旅途的轻松感,纷纷长舒了一口气。
林道儒,方才对贾环发火了。
“这才入门多久,师傅的话就听不进去了,真是顽劣。”
林道儒对贾环是有一份自己的理解的,这个少年天赋异禀,调教的好了,未来一定会有所建树的。
林道儒是个负责任的老师,他如果自认为没有能力教好贾环,先前就不会将贾环收入门下;但既然收入了门下,就要将贾环教好。
正如林道儒第一次见贾环时所说,这个孩子的心思太重了。
有功利心,有杀心,其实都算不上什么,年纪还小,就好像一张白纸,还有很多塑造的空间。
林道儒收贾环入门时,就是这么考虑的,不管他有什么毛病,林道儒都不放在心上。
有悟性的孩子,是可以培养的。
他有信心,教好贾环,不光是教育学业,更重要的是教他做人。
经师,人师,正是描述林道儒这样的老师。
但林道儒还是对贾环,感到极其的棘手。
漫长的马车旅途中,林道儒与贾环日日夜夜同坐一车,就连夜里住店休息,林道儒都把贾环带在身边,就是希望能更深入的了解自己这个关门弟子。
这个孩子实在是出乎林道儒的意料,主意太正了。
主意正是一件好事,但是这样的人有时候就会很难听进去别人的话。
.......................
贾环一个人坐在马车的角落里,垂下眼帘,神色平淡。
再没有像林道儒和他这样的师徒了,互相反驳,互相不理解,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为人生之三观。
什么样的三观,就有什么样的人。
所以世界上有的人叫做赤子,他的内心诚挚而光明,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才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样的英雄。
便于区分的,是一些更加聪明冷静的人,他们更能看明白事情的利弊,做出最为合理的抉择。
前者诚挚的过了头,就是圣母;后者看得太明白,就是冷漠。
圣母太过愚蠢,而自古以来,世人天生就是后者。
趋利避害,乃人之本性,自私自利之心人皆有之。
贾环很早之前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于他而言,抽身而出是最佳的出路。
为了贾府那些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把自己甚至自己的亲人搭进去,不值当。
伸手搭救爱自己的亲人爱人,是贾环的诚挚;对贾母王夫人之流袖手旁观,是贾环的冷漠。
贾环,自认为不是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救世主。
莫不过,是个自私自利庸俗的俗人罢了。
林道儒嘴里死死追问的读书本心,贾环心里了然,但他无法苟同。
其中的冲突,莫不过是兵家与儒家的理论相驳。
儒家学说为皇权治理天下的工具,纯正的读书人,一辈子所学,都是一个字,忠。
儒家学说里”学成文武艺,货与君王家。”“天地君亲师。”都是这个意思。
虽然不是出自圣人经典白纸黑字的写着,但都是后来儒家读书人的理解,文韬武略,学习的好了,为皇帝分忧。
天地缥缈,君在前,亲在中,师在后。孝名是读书人立身文名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尊师重道还在其后,一个人也许与师傅关系有间隙是一件不好的名声,但如果你是个不孝顺的人,你的读书举业之路就此断绝。
其中君在最前,可见儒家思想中的忠君是为重中之重。
而兵家思想则有些接近后世人们的观念,重结果,不重缘由。
.................................
贾环犹是想要确认一番,于是试探地问道。
“那么师傅您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贾环是可以预想到林道儒会怎么回答的。
贾环是个心性坚定的人,别人的观点无法强加给他,他只是想要用这话来堵住林道儒的嘴。
林道儒虽然年老体衰,但面色一肃,仍然一身正气逼人,大义凛然的开口。
“我辈读书人,当辅佐君上,大治天下,为陛下分忧,为百姓造福。”
贾环心里嗤笑一声,暗叹一声虚伪,面上不动声色,淡声道。
“可是师傅,朝廷里又有几个像您所说这般的臣子呢。”
“朝廷那么多手握大权的大臣,他们不也都是读书人么,有几个是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呢,他们都只在乎一己之利。”
林道儒面上的薄怒敛去,转而代之的是一些沧桑,一些唏嘘。贾环说的没错,朝中掌权的,其实多没有什么建树。
声音粗哑。
“为师寒门士子出生,家里很穷。最初的想法可能就是觉得读书能当官,老母妻子能每个月吃点带荤腥的饭菜,自己能不再为了几斗陈米而作苦为难。”
似乎是想起了以前求学时候的清苦,林道儒面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回味。
也许是想起了自己过世的老母亲,林道儒眼睛有些发红。
“环儿,读书人可以有很多的责任,但不应该有那么多欲望的。”
贾环虽然面上神色没有什么变化,但心里对这话只当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
儒家教出来的读书人,呵呵。
不过他对林道儒还是敬佩的,林道儒为官一生,真的就是清贫的厉害,他那样的身份,别人上赶着送银子给他花都送不上,这个老人是纯正的读书人,对家国天下有这一种责任,对百姓有这一种大爱。
不过读书人,有几个是像林道儒这样的,历朝历代,千千万万个读书人,十年寒窗,鲤越龙门,只为了从平民这个阶层,跳出去。
林道儒老目望着面前这个小徒弟,他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这个孩子这么坚定,再发展下去,也许就走上歪路了,那可真是晚节不保了。
“环儿,你说的是实话啊,读书人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权位才前赴后继。入朝为官,就和百姓们划上了一条界限。即便是为师,在为官的几十年里,也有心性不坚定的时候。可是读书人啊,总要有理想才是。”
贾环沉默不语。
后面那辆大马车里,林道儒面上挂着一丝薄怒,神色不好。
贾环则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安坐着,无声无息。
师徒两,互相生着闷气。
林道儒一定要问贾环的心思,贾环不愿意欺骗他,自知自己的处世态度不是林道儒这样的理学大家所能接受的,故而闭口不谈。
前面马车传来林霭的喊声。
“父亲,前面就是应天了,不要一个时辰,咱们就要到了。”
后面马车里的两人,听见了林霭的喊声,都微微坐起了身子,活动活动脖子。
漫长途程的马车出行,即便林道儒是个有定性的老儒,贾环也是个耐得住性子的人,但到底会有结束旅途的轻松感,纷纷长舒了一口气。
林道儒,方才对贾环发火了。
“这才入门多久,师傅的话就听不进去了,真是顽劣。”
林道儒对贾环是有一份自己的理解的,这个少年天赋异禀,调教的好了,未来一定会有所建树的。
林道儒是个负责任的老师,他如果自认为没有能力教好贾环,先前就不会将贾环收入门下;但既然收入了门下,就要将贾环教好。
正如林道儒第一次见贾环时所说,这个孩子的心思太重了。
有功利心,有杀心,其实都算不上什么,年纪还小,就好像一张白纸,还有很多塑造的空间。
林道儒收贾环入门时,就是这么考虑的,不管他有什么毛病,林道儒都不放在心上。
有悟性的孩子,是可以培养的。
他有信心,教好贾环,不光是教育学业,更重要的是教他做人。
经师,人师,正是描述林道儒这样的老师。
但林道儒还是对贾环,感到极其的棘手。
漫长的马车旅途中,林道儒与贾环日日夜夜同坐一车,就连夜里住店休息,林道儒都把贾环带在身边,就是希望能更深入的了解自己这个关门弟子。
这个孩子实在是出乎林道儒的意料,主意太正了。
主意正是一件好事,但是这样的人有时候就会很难听进去别人的话。
.......................
贾环一个人坐在马车的角落里,垂下眼帘,神色平淡。
再没有像林道儒和他这样的师徒了,互相反驳,互相不理解,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为人生之三观。
什么样的三观,就有什么样的人。
所以世界上有的人叫做赤子,他的内心诚挚而光明,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才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样的英雄。
便于区分的,是一些更加聪明冷静的人,他们更能看明白事情的利弊,做出最为合理的抉择。
前者诚挚的过了头,就是圣母;后者看得太明白,就是冷漠。
圣母太过愚蠢,而自古以来,世人天生就是后者。
趋利避害,乃人之本性,自私自利之心人皆有之。
贾环很早之前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于他而言,抽身而出是最佳的出路。
为了贾府那些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把自己甚至自己的亲人搭进去,不值当。
伸手搭救爱自己的亲人爱人,是贾环的诚挚;对贾母王夫人之流袖手旁观,是贾环的冷漠。
贾环,自认为不是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救世主。
莫不过,是个自私自利庸俗的俗人罢了。
林道儒嘴里死死追问的读书本心,贾环心里了然,但他无法苟同。
其中的冲突,莫不过是兵家与儒家的理论相驳。
儒家学说为皇权治理天下的工具,纯正的读书人,一辈子所学,都是一个字,忠。
儒家学说里”学成文武艺,货与君王家。”“天地君亲师。”都是这个意思。
虽然不是出自圣人经典白纸黑字的写着,但都是后来儒家读书人的理解,文韬武略,学习的好了,为皇帝分忧。
天地缥缈,君在前,亲在中,师在后。孝名是读书人立身文名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尊师重道还在其后,一个人也许与师傅关系有间隙是一件不好的名声,但如果你是个不孝顺的人,你的读书举业之路就此断绝。
其中君在最前,可见儒家思想中的忠君是为重中之重。
而兵家思想则有些接近后世人们的观念,重结果,不重缘由。
.................................
贾环犹是想要确认一番,于是试探地问道。
“那么师傅您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贾环是可以预想到林道儒会怎么回答的。
贾环是个心性坚定的人,别人的观点无法强加给他,他只是想要用这话来堵住林道儒的嘴。
林道儒虽然年老体衰,但面色一肃,仍然一身正气逼人,大义凛然的开口。
“我辈读书人,当辅佐君上,大治天下,为陛下分忧,为百姓造福。”
贾环心里嗤笑一声,暗叹一声虚伪,面上不动声色,淡声道。
“可是师傅,朝廷里又有几个像您所说这般的臣子呢。”
“朝廷那么多手握大权的大臣,他们不也都是读书人么,有几个是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呢,他们都只在乎一己之利。”
林道儒面上的薄怒敛去,转而代之的是一些沧桑,一些唏嘘。贾环说的没错,朝中掌权的,其实多没有什么建树。
声音粗哑。
“为师寒门士子出生,家里很穷。最初的想法可能就是觉得读书能当官,老母妻子能每个月吃点带荤腥的饭菜,自己能不再为了几斗陈米而作苦为难。”
似乎是想起了以前求学时候的清苦,林道儒面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回味。
也许是想起了自己过世的老母亲,林道儒眼睛有些发红。
“环儿,读书人可以有很多的责任,但不应该有那么多欲望的。”
贾环虽然面上神色没有什么变化,但心里对这话只当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
儒家教出来的读书人,呵呵。
不过他对林道儒还是敬佩的,林道儒为官一生,真的就是清贫的厉害,他那样的身份,别人上赶着送银子给他花都送不上,这个老人是纯正的读书人,对家国天下有这一种责任,对百姓有这一种大爱。
不过读书人,有几个是像林道儒这样的,历朝历代,千千万万个读书人,十年寒窗,鲤越龙门,只为了从平民这个阶层,跳出去。
林道儒老目望着面前这个小徒弟,他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这个孩子这么坚定,再发展下去,也许就走上歪路了,那可真是晚节不保了。
“环儿,你说的是实话啊,读书人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权位才前赴后继。入朝为官,就和百姓们划上了一条界限。即便是为师,在为官的几十年里,也有心性不坚定的时候。可是读书人啊,总要有理想才是。”
贾环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