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遭遇
刘宇带兵直接前往汜水关也是他临时起意,昨天晚上,他解决掉张梁,同时将有关招降事宜关窍说给孙夏知道之后,他自己便带着几个随从影卫偷偷的摸出了黄巾大帐,回到了自己部队的营盘。本来他与郭嘉商议的是趁着夜色浓郁,令士卒多举灯球火把以作疑兵的,但这次行动的顺利进行使得刘宇相当的志得意满,于是他便下了一个日后让他几乎后悔终生的决定——趁着自己的部队士气正旺,一鼓作气,趁势奔袭汜水关,在真正意义上将这次京师告急事件做个了断。
对于他的这个决定,郭嘉并不支持。郭嘉虽然行事定计都喜欢别出蹊径,但作为一个谋士,郭嘉深知自己的一个决定或者一个计策攸关数千人乃至数万人的生死,人们都认为谋士在军中的地位崇高而工作安逸,只需要向自己的主公出谋划策,便可以在功劳簿上安心的大大书写一笔,但又有谁知道,一个合格的谋士,尤其是一个合格的一流谋士,他所担负的东西远远要比那些上阵杀敌的士卒要沉重。所以郭嘉认为刘宇直接带兵突袭汜水关颇有不妥。
原因有二,其一,敌情不明。由于是绕道而行,而且时间紧急,所以对于汜水关的情报,刘宇阵营并不是很清楚。虽然可以大致推算,但关乎大军生死,只是一个推测实在是难以让人安心。其二,郭嘉自从来到虎牢关下,就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总是有些不对。这些天他左思右想,始终不得纲领。虽然不知道是哪里有蹊跷,但郭嘉的直觉告诉他,忽视这个不妥之处的不止是他,还有他的那个似乎什么事情都能够料敌机先的主公。而这个被忽视的地方,很有可能成为自己大军潜在的最大的威胁。
因此刘宇一提出这个建议,郭嘉就很明确的表示了反对意见。只可惜,他反对的理由实在是不够充分。如果是平时的刘宇,或者是两年前初到贵地的刘宇,他肯定会仔细考虑郭嘉的这些疑虑。可现在的刘宇,自从出仕以来,一直一帆风顺,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都在按照他预先设计好的剧本在一幕幕的上演。长久以来的顺境使得刘宇丧失了严谨的处事态度,和郭嘉不一样,刘宇压根就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在这虎牢关下发生的一切,早在黄巾军采取这个突袭京师的计划之前就已经写进自己的剧本了。虽说结果稍有不同,但
仍然是在自己的五指山中,有什么可担心的!其实刘宇也有自己的时间表。招降数目如此众多的黄巾军,消息根本就不可能隐瞒的太久,再说自己本就无意隐瞒,甚至连向朝廷报功的文书都已经准备妥当。到时朝廷必然会火速召见自己这个救驾功臣。到那时,自己就有足够的本钱去争夺益州的所有权了。只不过,在这之前,如果不能夺下汜水关,那么整个司隶的门户就依然是洞开的,这就使得自己的功劳会出现瑕疵,所以刘宇才突然决定突袭汜水关,由自己为这个可以说是由自己亲手导演的大戏画上一个句号。
故而刘宇认为,现在的关键还是在虎牢关下的这十万黄巾精锐的平稳招降上,只要这边不出差错,那么自己带兵攻下汜水关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为了防止招降过程中出现变故,刘宇只带了2000玄甲兵士前往汜水关,其他的部队包括元戎弩兵以及虎豹骑都留给郭嘉指挥调用。再加上已经潜入黄巾大营的2000精兵以及孙夏心腹的左营部队,估计就不会出什么大的麻烦了。
出兵之前,出于一个谋臣的职责,郭嘉再次对刘宇苦苦相劝,劝他大可以等到将虎牢关下的十万贼众收降之后在带领大军前往汜水关,何况,一旦汜水关的守兵知道自己的十万大军尽灭,只怕他们会不战自退甚至投降也说不定。但刘宇并没有听进这个劝告,他的理由是,虎牢关下的这十万黄巾有一多半是因为形势所迫,自己的后路已断,不得以而投降的。如果被他们得知汜水关并未丢失,只怕这些人的贼心又起。要知道,这批黄巾贼军里面可是不乏一些盗匪出身的亡命之徒啊。
被他这样一说,郭嘉倒也有些犹豫起来,的确,这招降一计本就是着险棋,谁还能对这些从贼之人的人品打包票啊。的确,若是这十万降兵降而复反,再次哗变起来,那麻烦可就大了去了。要这样说起来,刘宇的顾虑也不无道理,这虎牢关下还真是少不了人。郭嘉无奈之下也只得由着刘宇前去了。不过刘宇临行之前,郭嘉还是向刘宇献计道:“主公此去,乃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汜水关与虎牢关之间不乏探马,主公大军行进间,难免会泄露风声,夫人,哦,不对,是孙将军,孙将军现在正与仲康将军带着虎卫军在汜水关外的荥阳一带剿除黄巾余寇,主公不如令人携带书信前往荥阳,与孙将军约好时间,到时由孙、许两位将军引军与关前佯攻,而
主公则率军掩杀于其后,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刘宇对于郭嘉的这种小心翼翼虽说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他毕竟还是个能够虚心纳谏的人,再说郭嘉的计策也的确是稳妥之计,所以便依郭嘉之意,派人携带书信通过汜水关旁的山路,日夜兼程往荥阳孙琳、许褚处联络。也幸亏郭嘉的这个老成持重的建议,才在不远的将来救了刘宇一命。
刘宇带兵走后,郭嘉便按照预先的安排,带领着赵云、张合、乐进三员大将来到黄巾大营协助孙夏进行黄巾军士卒的招降与安置。孙夏对于郭嘉并不了解,刘宇没有亲自前来,这让孙夏稍稍感到有些不舒服,似乎自己被轻视了。郭嘉当然也知道孙夏的这种心理变动,他对此只是一笑了之,倒是赵云私下对孙夏说明了郭嘉军师的身份,孙夏这才知道这个年轻的文士竟然是自己主公的首席谋士,心中顿时收起了小觑之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有眼不识泰山的羞愧,仔细想想,他也就释然了,自己的主公就年轻的不像话,他手下的幕僚年轻一些也是正常的事。不过他知道了郭嘉的身份之后,心里不禁就存了结识的念头,所以他和郭嘉的交谈也就多了起来。
郭嘉本就是个性格不羁的人,历史上的他在这个年级的时候,还正在年少轻狂呢。但现在他遇到刘宇之后,被刘宇一番话大开茅塞,再加上他一丝不苟的遵照刘宇的吩咐,在田间山林之内向农夫山民习学天地自然之道,性格较之一年以前已经变得大为成熟稳重。隐隐有了他在原来历史上曹军第一谋士的气魄。此时见孙夏有心结交,他为了能够更好的收服这个黄巾军的现任一号人物,以便更好的掌握这数量巨大的黄巾降兵,也就对孙夏着意拉拢。
如此一来,两个人的言谈便逐渐多了起来,所涉及的话题也渐渐宽广,孙夏说到这次黄巾军突袭京师的计划,言语间颇有些遗憾的味道。不经意间,孙夏说了一句:“如果地公将军的大军能够及时赶到,现在只怕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孙夏说这句话是因为他认为刘宇的军队已经夺下汜水关,司隶的门户已经被牢牢把住,张宝的黑山大军就算兵临汜水关下,官军据关而受,以逸待劳,恐怕地公将军也难有什么作为了。
孙夏的这句话说的是轻松平淡,最多就是又那么一点遗憾之意,但这句话落在郭嘉的耳朵里就如晴天霹雳一般,将郭嘉的脑子震得嗡嗡作响。郭嘉身体摇晃两下,勉强撑住身体不至于瘫倒在地。孙夏被郭嘉的惨淡神色吓了一跳,不知道军师为什么会突然脸色大变。刚要出言询问,就见郭嘉像是中了邪一般一把抓住自己的肩膀,不住摇晃着大声问道:“黑山军?黑山军不是被并州当地官军剿灭了吗?张宝又是从哪里搬来的黑山军?”
孙夏虽然不知道郭嘉为什么听到黑山军会如此激动,但还是一五一十的道:“并州官军只是剿灭了黑山军的外围部队,另外还到处乱杀无辜百姓充数报功而已,黑山军的主力根本就隐匿在黑山之中,丝毫未损。”
冷汗从郭嘉的头上涔涔留下。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心中不安但又一直思索不出的那个被所有人疏忽的破绽是什么,地公将军张宝!主公刘宇曾经对自己说起过他所设的这个大局,按照刘宇的剧本,由张角带兵往上曲阳吸引董卓的官军北方集团主力,而张角的两个兄弟张宝和张梁则带兵突袭京师。可如今,这虎牢关下却只有张梁率领的十万广宗分兵的黄巾精锐,而地公将军张宝却始终不见踪影。这就是那个郭嘉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不妥之处——本应该出现在这司隶之地的张宝,一直都没有出现!
按说依照郭嘉的本事,他应该还是能够察觉到张宝不在的这个破绽的,可刘宇对于这个计划的自信使得郭嘉忽视了对这整个计划的通盘考虑。其实也怨不得郭嘉,说起来,刘宇能够策划如此庞大缜密,有如天方夜谭的计划,偏偏黄巾军,官军都像是棋盘上的棋子被刘宇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就足以让郭嘉对他刮目相看了。此时的郭嘉毕竟还不是日后那个自信满满,算无遗策的郭奉孝,他对于刘宇的神机妙算现在甚至处在一个盲目崇拜的阶段。
盲目的个人崇拜,使得郭嘉在潜意识里不能够冷静的去思考那些主公刘宇所遗漏的东西。自己的思虑不周,使得自己的主公可能陷入危险之中,郭嘉现在简直就想自刎谢罪了。若是主公有什么不测,那自己可真就万死莫赎了!
不过郭嘉毕竟是个出色的军师,虽然遭逢大变,心智一时混乱之后便即清醒过来。事已至此,光是自责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郭嘉连忙将孙夏拉到一个军帐之中,屏退旁人,压低声音对孙夏说道:“孙将军,如今大家都是一家人了,我也不再隐瞒于你,其实汜水关并没有被官军夺下,你所听到的情报,只不过是我们当时放出的伪报而已!”
孙夏的脸色霎时间变得惨白如纸,颤声问道:“军师,你是说,冀州通往司隶的通路,仍然在黄巾军的手中?地公将军张宝还是可以率领大军长驱直入?”孙夏的脑子顿时乱成一锅粥,他不用脑子都可以想到,如果现在这黄巾大营中的人知道汜水关没有丢,地公将军的大军随时可以来到的话,那将会是一个什么场面。只怕当时就哗变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可能性极高!
看着孙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转,郭嘉自然明白他在担心什么,他摆摆手道:“孙将军,我知道你现在在担心降卒哗变的事,但现在这个还不是当务之急,现在主公已经自己带兵前往汜水关突袭了!如果主公能够抢在张宝之前拿下汜水关,那么一切都好;但从现在的情况看起来,只怕主公碰到张宝的可能性更大啊!”
就在郭嘉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口中的主公——刘宇,已经陷入了生平最大的危机之中!
对于他的这个决定,郭嘉并不支持。郭嘉虽然行事定计都喜欢别出蹊径,但作为一个谋士,郭嘉深知自己的一个决定或者一个计策攸关数千人乃至数万人的生死,人们都认为谋士在军中的地位崇高而工作安逸,只需要向自己的主公出谋划策,便可以在功劳簿上安心的大大书写一笔,但又有谁知道,一个合格的谋士,尤其是一个合格的一流谋士,他所担负的东西远远要比那些上阵杀敌的士卒要沉重。所以郭嘉认为刘宇直接带兵突袭汜水关颇有不妥。
原因有二,其一,敌情不明。由于是绕道而行,而且时间紧急,所以对于汜水关的情报,刘宇阵营并不是很清楚。虽然可以大致推算,但关乎大军生死,只是一个推测实在是难以让人安心。其二,郭嘉自从来到虎牢关下,就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总是有些不对。这些天他左思右想,始终不得纲领。虽然不知道是哪里有蹊跷,但郭嘉的直觉告诉他,忽视这个不妥之处的不止是他,还有他的那个似乎什么事情都能够料敌机先的主公。而这个被忽视的地方,很有可能成为自己大军潜在的最大的威胁。
因此刘宇一提出这个建议,郭嘉就很明确的表示了反对意见。只可惜,他反对的理由实在是不够充分。如果是平时的刘宇,或者是两年前初到贵地的刘宇,他肯定会仔细考虑郭嘉的这些疑虑。可现在的刘宇,自从出仕以来,一直一帆风顺,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都在按照他预先设计好的剧本在一幕幕的上演。长久以来的顺境使得刘宇丧失了严谨的处事态度,和郭嘉不一样,刘宇压根就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在这虎牢关下发生的一切,早在黄巾军采取这个突袭京师的计划之前就已经写进自己的剧本了。虽说结果稍有不同,但
仍然是在自己的五指山中,有什么可担心的!其实刘宇也有自己的时间表。招降数目如此众多的黄巾军,消息根本就不可能隐瞒的太久,再说自己本就无意隐瞒,甚至连向朝廷报功的文书都已经准备妥当。到时朝廷必然会火速召见自己这个救驾功臣。到那时,自己就有足够的本钱去争夺益州的所有权了。只不过,在这之前,如果不能夺下汜水关,那么整个司隶的门户就依然是洞开的,这就使得自己的功劳会出现瑕疵,所以刘宇才突然决定突袭汜水关,由自己为这个可以说是由自己亲手导演的大戏画上一个句号。
故而刘宇认为,现在的关键还是在虎牢关下的这十万黄巾精锐的平稳招降上,只要这边不出差错,那么自己带兵攻下汜水关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为了防止招降过程中出现变故,刘宇只带了2000玄甲兵士前往汜水关,其他的部队包括元戎弩兵以及虎豹骑都留给郭嘉指挥调用。再加上已经潜入黄巾大营的2000精兵以及孙夏心腹的左营部队,估计就不会出什么大的麻烦了。
出兵之前,出于一个谋臣的职责,郭嘉再次对刘宇苦苦相劝,劝他大可以等到将虎牢关下的十万贼众收降之后在带领大军前往汜水关,何况,一旦汜水关的守兵知道自己的十万大军尽灭,只怕他们会不战自退甚至投降也说不定。但刘宇并没有听进这个劝告,他的理由是,虎牢关下的这十万黄巾有一多半是因为形势所迫,自己的后路已断,不得以而投降的。如果被他们得知汜水关并未丢失,只怕这些人的贼心又起。要知道,这批黄巾贼军里面可是不乏一些盗匪出身的亡命之徒啊。
被他这样一说,郭嘉倒也有些犹豫起来,的确,这招降一计本就是着险棋,谁还能对这些从贼之人的人品打包票啊。的确,若是这十万降兵降而复反,再次哗变起来,那麻烦可就大了去了。要这样说起来,刘宇的顾虑也不无道理,这虎牢关下还真是少不了人。郭嘉无奈之下也只得由着刘宇前去了。不过刘宇临行之前,郭嘉还是向刘宇献计道:“主公此去,乃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汜水关与虎牢关之间不乏探马,主公大军行进间,难免会泄露风声,夫人,哦,不对,是孙将军,孙将军现在正与仲康将军带着虎卫军在汜水关外的荥阳一带剿除黄巾余寇,主公不如令人携带书信前往荥阳,与孙将军约好时间,到时由孙、许两位将军引军与关前佯攻,而
主公则率军掩杀于其后,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刘宇对于郭嘉的这种小心翼翼虽说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他毕竟还是个能够虚心纳谏的人,再说郭嘉的计策也的确是稳妥之计,所以便依郭嘉之意,派人携带书信通过汜水关旁的山路,日夜兼程往荥阳孙琳、许褚处联络。也幸亏郭嘉的这个老成持重的建议,才在不远的将来救了刘宇一命。
刘宇带兵走后,郭嘉便按照预先的安排,带领着赵云、张合、乐进三员大将来到黄巾大营协助孙夏进行黄巾军士卒的招降与安置。孙夏对于郭嘉并不了解,刘宇没有亲自前来,这让孙夏稍稍感到有些不舒服,似乎自己被轻视了。郭嘉当然也知道孙夏的这种心理变动,他对此只是一笑了之,倒是赵云私下对孙夏说明了郭嘉军师的身份,孙夏这才知道这个年轻的文士竟然是自己主公的首席谋士,心中顿时收起了小觑之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有眼不识泰山的羞愧,仔细想想,他也就释然了,自己的主公就年轻的不像话,他手下的幕僚年轻一些也是正常的事。不过他知道了郭嘉的身份之后,心里不禁就存了结识的念头,所以他和郭嘉的交谈也就多了起来。
郭嘉本就是个性格不羁的人,历史上的他在这个年级的时候,还正在年少轻狂呢。但现在他遇到刘宇之后,被刘宇一番话大开茅塞,再加上他一丝不苟的遵照刘宇的吩咐,在田间山林之内向农夫山民习学天地自然之道,性格较之一年以前已经变得大为成熟稳重。隐隐有了他在原来历史上曹军第一谋士的气魄。此时见孙夏有心结交,他为了能够更好的收服这个黄巾军的现任一号人物,以便更好的掌握这数量巨大的黄巾降兵,也就对孙夏着意拉拢。
如此一来,两个人的言谈便逐渐多了起来,所涉及的话题也渐渐宽广,孙夏说到这次黄巾军突袭京师的计划,言语间颇有些遗憾的味道。不经意间,孙夏说了一句:“如果地公将军的大军能够及时赶到,现在只怕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孙夏说这句话是因为他认为刘宇的军队已经夺下汜水关,司隶的门户已经被牢牢把住,张宝的黑山大军就算兵临汜水关下,官军据关而受,以逸待劳,恐怕地公将军也难有什么作为了。
孙夏的这句话说的是轻松平淡,最多就是又那么一点遗憾之意,但这句话落在郭嘉的耳朵里就如晴天霹雳一般,将郭嘉的脑子震得嗡嗡作响。郭嘉身体摇晃两下,勉强撑住身体不至于瘫倒在地。孙夏被郭嘉的惨淡神色吓了一跳,不知道军师为什么会突然脸色大变。刚要出言询问,就见郭嘉像是中了邪一般一把抓住自己的肩膀,不住摇晃着大声问道:“黑山军?黑山军不是被并州当地官军剿灭了吗?张宝又是从哪里搬来的黑山军?”
孙夏虽然不知道郭嘉为什么听到黑山军会如此激动,但还是一五一十的道:“并州官军只是剿灭了黑山军的外围部队,另外还到处乱杀无辜百姓充数报功而已,黑山军的主力根本就隐匿在黑山之中,丝毫未损。”
冷汗从郭嘉的头上涔涔留下。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心中不安但又一直思索不出的那个被所有人疏忽的破绽是什么,地公将军张宝!主公刘宇曾经对自己说起过他所设的这个大局,按照刘宇的剧本,由张角带兵往上曲阳吸引董卓的官军北方集团主力,而张角的两个兄弟张宝和张梁则带兵突袭京师。可如今,这虎牢关下却只有张梁率领的十万广宗分兵的黄巾精锐,而地公将军张宝却始终不见踪影。这就是那个郭嘉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不妥之处——本应该出现在这司隶之地的张宝,一直都没有出现!
按说依照郭嘉的本事,他应该还是能够察觉到张宝不在的这个破绽的,可刘宇对于这个计划的自信使得郭嘉忽视了对这整个计划的通盘考虑。其实也怨不得郭嘉,说起来,刘宇能够策划如此庞大缜密,有如天方夜谭的计划,偏偏黄巾军,官军都像是棋盘上的棋子被刘宇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就足以让郭嘉对他刮目相看了。此时的郭嘉毕竟还不是日后那个自信满满,算无遗策的郭奉孝,他对于刘宇的神机妙算现在甚至处在一个盲目崇拜的阶段。
盲目的个人崇拜,使得郭嘉在潜意识里不能够冷静的去思考那些主公刘宇所遗漏的东西。自己的思虑不周,使得自己的主公可能陷入危险之中,郭嘉现在简直就想自刎谢罪了。若是主公有什么不测,那自己可真就万死莫赎了!
不过郭嘉毕竟是个出色的军师,虽然遭逢大变,心智一时混乱之后便即清醒过来。事已至此,光是自责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郭嘉连忙将孙夏拉到一个军帐之中,屏退旁人,压低声音对孙夏说道:“孙将军,如今大家都是一家人了,我也不再隐瞒于你,其实汜水关并没有被官军夺下,你所听到的情报,只不过是我们当时放出的伪报而已!”
孙夏的脸色霎时间变得惨白如纸,颤声问道:“军师,你是说,冀州通往司隶的通路,仍然在黄巾军的手中?地公将军张宝还是可以率领大军长驱直入?”孙夏的脑子顿时乱成一锅粥,他不用脑子都可以想到,如果现在这黄巾大营中的人知道汜水关没有丢,地公将军的大军随时可以来到的话,那将会是一个什么场面。只怕当时就哗变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可能性极高!
看着孙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转,郭嘉自然明白他在担心什么,他摆摆手道:“孙将军,我知道你现在在担心降卒哗变的事,但现在这个还不是当务之急,现在主公已经自己带兵前往汜水关突袭了!如果主公能够抢在张宝之前拿下汜水关,那么一切都好;但从现在的情况看起来,只怕主公碰到张宝的可能性更大啊!”
就在郭嘉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口中的主公——刘宇,已经陷入了生平最大的危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