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男才女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会盟

    刘备居右北平,为政与民为善治政一月而右北平大治,治所之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军事上,刘备对乌桓之民甚是优待,传令免去右北平郡内乌桓民众一年的赋税。

    当年辽西一战,乌桓损失惨重,蹋顿率部远走辽东,所剩乌桓部落一时再无战力,刘备手中虽有青州一部五千人马,但镇守边疆,终觉不足,遂刻意结好乌桓各部,乌桓部民感其挚诚,乃率部来降,刘备皆许以田地牧场,减免赋税徭役,乌桓部民及汉民莫不感恩,于是归降者愈众,至董卓乱政,刘备已招安乌桓部族数十,招抚民众达十余万。

    乌桓部族多勇士,刘备以重利鼓励其部民参军,凡三月,募精悍之士七千有余,乃从中挑选弓马娴熟之精兵三千,配以白马,重建白马突骑,以示感怀公孙瓒。右北平之民多年来受公孙瓒庇护,素来爱戴,今见刘备如此重情重义,越加钦服,民心由此更为凝聚。

    公元190年春二月,渔阳大雪,有乌桓部因无粮为生,纵马南下抢掠,渔阳百姓深为其苦。州牧刘虞忙于安抚幽州西部各民族,无暇东顾,遂命刘备领渔阳郡务,平定来寇。

    刘备领突骑三千,押粮数十车,往右北平,寻到入寇乌桓部落,见其族长,以粮草许之,再以情理责之。其族长大愧,拜服之,因见刘备仁德,遂请命往渔阳郡北招纳各部。一月后,渔阳全郡乌桓十万余皆降刘备。刘备治渔阳,一切制度皆与右北平同,渔阳遂治。

    坐拥两郡,谋士李林劝刘备招纳贤才,刘备从之,下求才令,河北豪杰素闻刘备抵御乌桓之名,皆往右北平投效,其中佼佼者,有太原关靖,字士起,为人刚胆,律己甚严,刘备赏其胆略,命为军中主簿。

    另有渔阳田豫,字国让,为人清俭约素,规略明练,明军略,通权谋,腹有锦绣,刘备与谈,甚奇其才,乃大礼延请,拜为长史。

    后有无终人田畴,字子泰,本游学冀州,闻刘备招贤,遂前来与见。田畴幼好读书,善击剑,其家中乃是辽西大户,田畴十六岁时,就带同随从二十余人,出游北塞,于关山之间往返,凡见山势地形,皆令人绘制成图,默记于心。后无终战事起,畴引家族人口往山中暂避,因熟悉路途,始终未落入异族之手。

    田畴见刘备,两人共论天下大势,军略政事,田畴固然感叹刘备仁德有大志,刘备亦惊其才略,又计较武技,方知田畴乃文武全才,刘备大喜,整肃衣冠,寻吉日带同关羽、张飞同往田畴住处相请。田畴感于刘备言语恭谨,能折节下士,遂拜刘备为主,乃为军中司马。

    田畴择刘备为主,乃献策曰:“乌桓新败,蹋顿远走辽东。虽一时元气不足,但日后终是隐患。主公若向西图,后方岂可不稳!如今鲜卑檀石槐帅兵虎视辽东,鲜卑贪婪暴虐,尤甚于乌桓,与其让鲜卑吞并辽东,主公不如遣使往辽东与蹋顿结好,暗中输送粮草军械,助其抵挡鲜卑。蹋顿乃是守信之人,若和议能成,则辽东可保十余年平安。且鲜卑与乌桓皆为虎狼,此次若是能够拼个两败俱伤,主公就可从中取事了!”

    刘备欣然采纳田畴之策,遣简雍往辽东议和。当是时,蹋顿苦于鲜卑压境,本就担心刘备会趁火打劫,如今听到刘备遣使前来议和,并许诺助以粮草军械,心中顿时大喜,遂与刘备盟誓,自此,刘备手握渔阳、辽西两郡,结好辽东,扩军至精兵两万,威震东部幽州,隐然间有与坐镇西部幽州的幽州牧刘虞分庭抗礼之象。

    除了上述三人之外,另有两人前来投军,这两人,一名颜良,一名文丑,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刘备甚爱之,将两人皆拜为军中都尉。

    后董卓为虐朝堂,恶名传至右北平,刘备闻知朝廷遭此大厄,每日愁眉不展,忧心不已。一日,与军师李林坐于内厅,刘备向李林道:“子远,近来朝堂之上,奸相当道,大汉社稷,比先帝在位之时还要糟糕,局势如此危急,备身为宗室,日夜忧心不已,无奈官卑言轻,虽有勤王之心,却是有心无力,不知先生可有什么计较,能为汉室结此危厄吗?”

    李林手中轻摇着一把青竹扇骨,月白扇面的折扇,思量片刻,李林抬头道:“主公既然能有此忠义之心,那就是朝廷的幸事。董卓虽然残暴,但手下的西凉兵马却是人多势众,其力量绝对不容小看,主公现在虽然在幽州小有基业,但凭主公一人之力,却是不足以对付董卓。不过,如今董卓作恶多端,惹得天怒人怨,天下想要诛除此獠者,非止一人,主公何不传檄各处州郡,号召我大汉有志之士共同起兵,讨伐董卓呢?”

    刘备闻言欣喜道:“军师所言极是,我一人之力虽然有限,但天下之力却是无穷。这董贼虽然势大,但在天下诸侯面前,他也算不得什么!好,我马上…”

    刘备站起身,正准备吩咐人去草拟檄文,忽有家人来报,说是陈留曹操有使者前来。刘备心中疑惑,向李林说道:“我与曹孟德在讨伐黄巾之时,曾有同袍之谊,后在京城也颇有几次相处,彼此可算是朋友,前些时日,听说他行刺董卓未果,被迫逃离京城,藏匿于家乡,今日派遣使者到幽州来,不知是为了何事!”

    于是传令将使者召进,问起事由,使者便将一纸檄文奉与刘备。刘备展开观瞧,脸色不禁为之一变。阅完之后,默然将檄文递给李林。李林一看,心中也是暗叫一声可惜,原来这正是曹操命人书写的讨董檄文。

    刘备挥手命人赏赐曹操使者,待来人去后,很有些黯然的叹了口气,而后强作笑容道:“没想到孟德竟然也是这般忠义,既然是为了汉室江山,我决定相应孟德檄文,出兵往司隶,与诸侯会盟讨伐董贼!”

    李林自从看到曹操的檄文之后,就一直沉默着没有说话,对于失去了首发檄文这样一个绝佳的政治资本这件事,李林心中也是很感到惋惜,但如今后悔也晚了。

    听了刘备的话,李林眼睛一转,心中有了计较,淡笑着拱手对刘备说道:“曹将军既然禀怀忠义,号召诸侯,那也是他的一腔热血。主公虽然未能首发檄文,但此事本就是天下诸侯的共事,谁来号召,都是一样。不过,号召归号召,诸侯若要联盟,就必然要挑选一位盟主居中调度,称为联军主帅,这个位置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坐这个位子的,并不只限于号召者,以曹操的身份经历,恐怕还做不了诸侯盟主!”

    李林的话,让刘备听着有些摸不到头脑。盟主之位至关重要,这不必李林说,刘备自己也很明白,不过,正如李林所说,这个盟主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当的了的,李林说曹操当这个盟主不够格,难道他刘备就有能力当上盟主?

    也许是从刘备的眼中看出了他心中的疑问,李林哈哈一笑说道:“还请主公勿怪,要论起官职声望,主公还在曹操之下,自然也不适合成为联军的盟主!”看了一眼脸上疑惑神情越来越明显的刘备,李林终于将话说到了重点上:“主公虽然当不上盟主,但只要主公能将一个人说服,让他也参加会盟,那么这盟主的位子,也就相当于主公来坐了!”

    刘备心一动,连忙问道:“子远说的是谁?”李林笑着说出一个人的名字。刘备听后默然,思索半晌,有些犹豫的说道:“子远,就算能将他请动,但是以我看来,这盟主之位,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不是吗?”

    李林看着刘备的眼睛道:“主公说的可是益州牧刘宇?”刘备毫不遮掩的点点头道:“没错!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刘元瞻都是盟主的不二人选!论地位,他是先帝亲自加入玉牒宗谱的广阳列侯,是宗室中权势最大的人;论职位,他是先帝钦命的骠骑大将军,按照我朝军规,大将军薨逝的话,以骠骑大将军为尊,总督天下兵马;论才能,他文武双全,尤其是智勇兼备,有天下第一武将的荣耀;论大义,他手握先皇御赐的黄旌白旄,手握天子剑,奉诏上斩昏君,下斩佞臣。无论从那一点上来看,刘宇都是盟主的不二人选啊!”

    李林先是笑着点点头,而后却又摇了摇头,向刘备道:“主公适才所言不差,如果能去司隶会盟的话,刘宇自然是盟主的不二人选,只是,李某有八成的把握,刘元瞻不会出现在诸侯会盟的仪式上!”

    刘备一惊,问李林道:“子远难道怀疑刘宇会合董卓同流?”李林哑然失笑的摇摇头道:“主公误会了,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刘宇有三个理由不能来,其一,三辅已经被董卓占领,蜀中道路难行,要是另外取道往司隶的话,行军速度必然缓慢,到时等川军来到战场,没准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其二,刘宇的岳父蔡邕如今正在董卓的手中,刘宇和蔡琰夫妻感情甚笃,对付董卓难免就要投鼠忌器;其三,董卓曾经是刘宇的旧部,在道义上来说,刘宇非但没有多少优势,反而会有不小的劣势!有了这三点,刘元瞻就是心里再想来,只怕也只好打消念头了!”

    听了李林的话,刘备顿时茅塞顿开,向李林谢过教授之德后,便前去劝说那个人参加会盟了。

    公元190年7月中,曹操发檄文号召诸侯讨董,天下相应出兵者共有: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北平太守刘备。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典军校尉曹操。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大司马,幽州牧刘虞。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在诸侯的名单中,本是盟主人选的刘宇的名字,并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