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给孩子起名要用什么书?
拿着这个情报,刘宇一时间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刚才因为孙琳怀孕的事情已经高兴的有些过头了,如今再听见蔡琰同时怀孕的消息,反倒觉得没法更加高兴了。不过这些小孩子还真是闹心,一个个的来不行吗?要不就是一个都不来,要来就来一堆,虽然说有孩子是好事,但一下子来上两个,还真是让人头痛的事情!不过不管怎么说,在这个时代能够子孙繁盛,倒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尤其是以刘宇的身份,孩子当然还是多一些比较好。
无论怎么说,这也是一件大喜事,刘宇乐呵呵的将书函递给离着自己最近的郭嘉,示意众人一起观看,他自己则是继续在那里穷高兴,琢磨着日后要怎么做个父亲。本来他以为手下的这些人知道这个好消息以后,一定会再次欣喜的向他祝贺一番的,哪知道,等了半天,非但没有听到任何祝贺声,整个大厅中反而变得特别的宁静。刘宇惊讶的转过头来看向文武众官,就见郭嘉等文臣正在皱着眉头发呆,而其他的一班武将也都默然不语。
看着他们这样的表情,刘宇甚是奇怪,不解之下便开口向郭嘉问道:“奉孝,你们这是怎么了?我又添子嗣,益州基业越加稳固,怎么你们不但不高兴,反而都是这副表情呢?”郭嘉也没有正面回答刘宇的疑问,只是问道:“主公,不知道二夫人有几个月的身孕了?”刘宇一怔,他没想到郭嘉竟然会问这么个问题。
说来惭愧,刚才只顾着高兴了,刘宇也没有细问,而书信上也并没有写明这件事,没办法,只好又命人将那传信的人叫回来,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蔡琰是在四天前忽然感到不舒服,留守汉中的张辽知道消息之后,马上命医生前去问诊,结果就诊出喜脉来了!据那个郎中说,蔡琰应该已经怀孕近三个月了。
听到这里,厅内的那种略显沉闷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一众文臣武将都再次恢复了欢喜的笑容,一个个的向刘宇恭喜道贺。离着刘宇最近的是郭嘉,刚才他一直盯着郭嘉的表情,很明显,郭嘉适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好像放下了什么最大的心事一般。这下刘宇可就郁闷了,他实在是搞不清这些属下到底是在搞什么飞机。“奉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们刚才好像有什么顾虑的,现在却好像事情已经解决了?!”刘宇忍不住向郭嘉问道。
殊不知他心中郁闷,郭嘉心中也是哭笑不得。自己的这个主公可以说是什么都好,但就是对一些人之常情弄不明白。无奈之下,他也只好耐心的向刘宇说道:“主公立志于天下,他日若登大宝,不知要如何选立太子呢?”刘宇是个精明人,他只不过是因为本身的思想和古代的这些人总有那么一些不同,所以在一些在后世无关轻重的问题上显得不够敏感。不过这种事情郭嘉只是一提,刘宇马上就反应过来,心中暗暗苦笑,原来还是为了这立储的事情啊!
古代立储的原则,就是四类原则,立嫡,立贵,立贤,立亲。前面三种情况都是在皇帝有子嗣的情况下进行的,若皇帝没有子嗣的话,才会出现第四种情况,也就是在与皇帝血缘最接近的宗室同辈或者后辈中选取,比如历史上的汉文帝,宋英宗,明世宗都是这种情况。现在刘宇有了孩子,自然不会去立亲,而从自己的子嗣中选一个立为太子,也不是容易的事!
按理说,从西周开始,就有所谓的嫡长子为储的旧制,而这个制度,在先秦两汉的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倒是一直被那些大臣们挂在嘴边,但纵观两汉,真正是嫡长子即位的,却是屈指可数。虽然可以归结于汉朝历代的嫡长子有出息的不多,但不可否认,这其中有更多的因素存在,比如其他皇子的才能还有其家族势力在其中作祟。
孙琳和蔡琰同时怀孕,如果按照一般礼仪的话,蔡琰就是有了孩子,也不会动摇孙琳所生的嫡子的地位。但问题是,当年刘宇为了不委屈蔡琰,是以平妻之礼迎娶的她。要知道,这三妻的说法来源于春秋时代的齐国,但却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最终被世人所了解的。因为汉武帝一朝先后有三位皇后,这在汉朝很少见,所以才有了汉武三后的说法,延伸到民间也就形成了所谓一正二平的三妻说法。
这平妻却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娶的,首先,皇帝就不能娶平妻。开玩笑,皇帝只能有一位妻子做皇后,哪能再有两个地位等同皇后的平妻呢!平民百姓和一般的王公贵族一般也不能娶平妻,一来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二来,为了家族的和谐,这平妻也还是不娶为好。当初刘宇手下的官员们之所以对刘宇娶蔡琰为平妻这件事没有多少反对意见,原因就是为了蔡琰父亲蔡邕身后的大汉儒家以及清流党人的势力,但如今她这个平妻的身份却是众人最头痛的事情。
平妻地位在汉代可说是最高峰的,除了多了个平字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和正妻相同,这个相同自然也包括了所生孩子的地位。如果这次是蔡琰先生下孩子,那么凭着她平妻的地位,以及她父亲蔡邕所代表的儒家势力,都将决定这个孩子日后的地位。诚然,孙琳在武将一系有极大的势力,但打天下用武,日后治天下难免要用儒,一旦儒家势力联合起来向刘宇请求立蔡琰之子为太子的话,恐怕刘宇也很难将这些声音压制下来。
如此一来,已经拥有莫大军功,在军队中享有崇高威信的孙琳若是心中不忿,要为自己的孩子找回应有的地位的话,恐怕立时就是祸起萧墙!这可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事情,试问刘宇手下的这帮文臣武将又怎么可能不紧张这件事呢!如今知道孙琳的孩子肯定要比蔡琰的孩子早出生,这些隐忧自然可以被暂时压制下来的。
心中明白这些来龙去脉之后,刘宇却还不是很把他当回事。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姑且不说现在这两个孩子都还在娘肚子里,就算日后生了下来,立谁为太子也待斟酌。刘宇是不会真的那么按部就班的去立嫡长子为太子的,他可没有忘记,原本历史上的那个西晋王朝的那个傻子皇帝,一个能够看着吃树皮草根而问出“他们怎么不吃肉粥”的傻瓜,最终竟能成为一个中原王朝的皇帝,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罪魁祸首。可以说,西晋之所以那么快就消亡了,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第二任统治集团根本就没有起到巩固国内政权,稳定朝政局面的作用!
当然,刘宇也相信,凭着自己和孙琳两个人的遗传基因,想要生出那么一个傻子来只怕也不是很容易,但一个国家的继承者不是那么好当的,到底最后会选择谁,别说现在是个未知数,只怕到了这两个还未出生的孩子长大,也在定与未定之间。更何况,刘宇对自己后院的事情,多少也知道一些,要说蔡琰对孙琳的态度,那是没得说,情同姐妹,但又对孙琳十分的仰慕,就好像少女见到自己的英雄一般。也难怪,孙琳这样文武全才,而且两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女子,当真是太少见了,蔡琰虽然同为女子,但被她的风采所折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且不说孙琳肯定会生下嫡长子,就算她后生下孩子,蔡琰也肯并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和孙琳的孩子争什么储君名位的。
就这样,立储的事情被刘宇扔到一边,被郭嘉等文武大臣暂时搁置,大家又重新同庆同贺起来。刘宇第一次有孩子,心中自然放不下自己的这两个妻子,不过要真的比较起来,他还是放不下孙琳多一些。这既是因为他的确爱孙琳更深,也是因为孙琳现在远在南中。那个地方可不是后世风景如画的云南,让自己的妻子在那穷山恶水中生下孩子,刘宇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所以在众人稍微安静之后,刘宇便再次下令火速准备车马,他要立刻赶往南中,将孙琳接回成都。
不过这个命令马上就被郭嘉拦住了,郭嘉看着坐立不安的刘宇说道:“主公心情,我等都明白,不过现在还请主公稍安勿躁,亲赴南中这件事,还是再议为好。”刘宇眼睛一瞪,心里想道:又不是你家媳妇生孩子,你当然能够稍安勿躁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郭嘉瞥见了刘宇好像要吃人的表情,不过他也装作没看见一般,继续说道:“这一来,此间事情为了,西凉、关中两路大军对汉中依然虎视眈眈,主公若是贸然离去,只怕会让他们有机可乘。二来嘛,清晓夫人肯定不能在云南待产,诸事不便暂且不说,便是我等属下也是不放心!所以当前最紧要的就是命人将夫人安全的送回成都。当然,二夫人也不能一直停留在南郑,也要差人护送返回成都才是。而这两件事,主公实在不必亲自去做!还是先将眼前这两路兵马退去,到时主公再回成都,两位夫人都已回来,主公也能安心照料不是!”
听了郭嘉的话,刘宇皱着眉头坐回到座位上,他不是没主意的人,从刚才开始,因为这两个喜讯搞的他有些不知所措,这时被郭嘉一劝,头脑顿时清醒了很多,凭心而论,郭嘉所说的话确实都是正理,即便是从统筹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安排对时间的利用也是最合适的。不过关心则乱,刘宇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说道:“奉孝所言虽然有理,但南中道路崎岖,要回成都,一路难免颠簸,清晓现在有孕在身,岂能受得了这些苦楚!这要是有个万一….”
郭嘉一脸苦笑的看着刘宇,心中好笑的想到:这孩子的力量还真是大,主公这么一个精明人,现在都泛起糊涂来了。南中道路崎岖不假,但你去了也不可能变平整啊!不过话也不能这么说,郭嘉想了一想,便再度说道:“主公其实不必担心,如今南中大事差不多已经底定,从情报上来看,南中孟家归顺我益州应该是定论了,姑复城距离越巂甚近,只要进了益南,道路颠簸就要轻很多,而到了犍为,就都是当年羌人俘虏修筑的平整道路!所以主公大可放宽心就是!”
既然如此,刘宇也就不好再继续坚持了,只好命人书写文书,送往南中,让他们立刻将孙琳好好的护送回成都。这时田丰在一旁说道:“主公,清晓夫人既然有孕在身,要回成都静养,那么主公是不是先把继任征南元帅的人选定下来呢?”刘宇点头道:“这确实是当务之急,不过,从情报来看,南中九成的部落都有可能归顺我军,剩下的就只有一些瓦家的残余势力罢了,估计新的征南元帅到了南中之后,很快也就能将整个南中平定了。所以依我看,没有必要继续设立征南元帅一职,委派一人为益南都督,统领益南军政要务为好。诸公,各位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厅中众人彼此交头接耳的讨论了一番之后,郭嘉说道:“主公,若说这益南都督的人选,我等以为,上庸张林张云封最为合适。”刘宇揉了揉额头道:“云封?嗯,确实,他是个文武全才,而且素有谋略,让他去益南处理当地军政要务,合适的很。上庸虽和中原接壤,不过张超虽然没有开疆之能,但用来保境安民,却也胜任有余。好,马上派人前往上庸传召张林到临洮来见我!”厅中负责传递命令的亲兵领命之后,刚想出去,却又被刘宇的一声“且慢!”给叫了回来。
刘宇歪着头好好的想了一下,又重新说道:“上庸到此处路途不近,来回奔波,等他到了南中也难免耽误时日。罢了,传令张林接到任命后,即可启程,直接前往南中,到了南中以后,清晓自然会交代相关事宜!”传令兵见刘宇这次没有要更改命令的意思了,这才匆匆出去传令了。
厅中郭嘉又对刘宇说道:“主公,南中情报中说,魏浪本是南中前任蛮王之子,向主公请令,看是不是让魏浪留在南中,继任为新的蛮王统领南中各族呢?”刘宇笑道:“奉孝何必明知故问,魏浪虽然是前人蛮王之子,但相隔十年,那些部落即便是看在故人香火的份上对他恭敬,却也不可能真心的奉他为蛮王的。何况魏逸风离乡之后,在我益州生活了十年之久,他的思想和生活习惯都已经和我们汉人一样,让他担任情报部提督可以,但让他去当蛮王,他只怕是做不来的!”
郭嘉道:“主公所言极是,但南中一地短时间内还是要有个蛮王稳定人心,主公既然认定逸风不能担此重任,那恐怕主公心中就已经有适合之人了吧?!”刘宇点头微笑道:“知我者,奉孝也。南中蛮王之位本非世袭,多年来一直由沙、孟两家把持。按他们那里的情况,魏浪的父亲去世之后,接任蛮王位置的,应该是孟家的长子孟节。如今沙家在南中的势力已经烟消云散,所以无论是从地位还是从名义上,这任蛮王还是由孟家的孟节担任吧。”
刘宇做这个决定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孟节这个人对于汉人以及汉室朝廷还是持着一种友好态度的,而且他这个人不像他弟弟孟获那样飞扬浮躁,动不动就要造反之类的。郭嘉当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但他凭着自己对南中形式的判断,也知道刘宇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妥当的,略微思虑片刻之后,便拱手领命,准备与中人下去准备相应的任命状以及各类文书。不过刘宇向他追加的一句话让他很奇怪,刘宇向他说的是:“奉孝要记住,孟节可以成为新的蛮王,但他的弟弟孟获,却要跟着清晓的大队一起回成都!让逸风和孟家说,我要好好培养和重用他们孟家的子弟!”
郭嘉弄不清刘宇为什么这么确定孟获是个可造之才,但自己主公的异人异事,郭嘉实在是见得多了,所以对这个要人的条款并没有过多的询问。不过在他快要出门的时候,又听刘宇好像没有什么底气的交道:“奉孝暂且留步!”郭嘉愕然回头,看到刘宇正一脸尴尬的走了过来,于是连忙问道:“主公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要吩咐?”
刘宇脸上一红,压低声音,很是不好意思的向郭嘉问道:“奉孝啊,你说,我要给孩子起名字的话,要看那本书啊?”郭嘉顿时晕倒——自己的主公真是太强大了!
无论怎么说,这也是一件大喜事,刘宇乐呵呵的将书函递给离着自己最近的郭嘉,示意众人一起观看,他自己则是继续在那里穷高兴,琢磨着日后要怎么做个父亲。本来他以为手下的这些人知道这个好消息以后,一定会再次欣喜的向他祝贺一番的,哪知道,等了半天,非但没有听到任何祝贺声,整个大厅中反而变得特别的宁静。刘宇惊讶的转过头来看向文武众官,就见郭嘉等文臣正在皱着眉头发呆,而其他的一班武将也都默然不语。
看着他们这样的表情,刘宇甚是奇怪,不解之下便开口向郭嘉问道:“奉孝,你们这是怎么了?我又添子嗣,益州基业越加稳固,怎么你们不但不高兴,反而都是这副表情呢?”郭嘉也没有正面回答刘宇的疑问,只是问道:“主公,不知道二夫人有几个月的身孕了?”刘宇一怔,他没想到郭嘉竟然会问这么个问题。
说来惭愧,刚才只顾着高兴了,刘宇也没有细问,而书信上也并没有写明这件事,没办法,只好又命人将那传信的人叫回来,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蔡琰是在四天前忽然感到不舒服,留守汉中的张辽知道消息之后,马上命医生前去问诊,结果就诊出喜脉来了!据那个郎中说,蔡琰应该已经怀孕近三个月了。
听到这里,厅内的那种略显沉闷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一众文臣武将都再次恢复了欢喜的笑容,一个个的向刘宇恭喜道贺。离着刘宇最近的是郭嘉,刚才他一直盯着郭嘉的表情,很明显,郭嘉适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好像放下了什么最大的心事一般。这下刘宇可就郁闷了,他实在是搞不清这些属下到底是在搞什么飞机。“奉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们刚才好像有什么顾虑的,现在却好像事情已经解决了?!”刘宇忍不住向郭嘉问道。
殊不知他心中郁闷,郭嘉心中也是哭笑不得。自己的这个主公可以说是什么都好,但就是对一些人之常情弄不明白。无奈之下,他也只好耐心的向刘宇说道:“主公立志于天下,他日若登大宝,不知要如何选立太子呢?”刘宇是个精明人,他只不过是因为本身的思想和古代的这些人总有那么一些不同,所以在一些在后世无关轻重的问题上显得不够敏感。不过这种事情郭嘉只是一提,刘宇马上就反应过来,心中暗暗苦笑,原来还是为了这立储的事情啊!
古代立储的原则,就是四类原则,立嫡,立贵,立贤,立亲。前面三种情况都是在皇帝有子嗣的情况下进行的,若皇帝没有子嗣的话,才会出现第四种情况,也就是在与皇帝血缘最接近的宗室同辈或者后辈中选取,比如历史上的汉文帝,宋英宗,明世宗都是这种情况。现在刘宇有了孩子,自然不会去立亲,而从自己的子嗣中选一个立为太子,也不是容易的事!
按理说,从西周开始,就有所谓的嫡长子为储的旧制,而这个制度,在先秦两汉的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倒是一直被那些大臣们挂在嘴边,但纵观两汉,真正是嫡长子即位的,却是屈指可数。虽然可以归结于汉朝历代的嫡长子有出息的不多,但不可否认,这其中有更多的因素存在,比如其他皇子的才能还有其家族势力在其中作祟。
孙琳和蔡琰同时怀孕,如果按照一般礼仪的话,蔡琰就是有了孩子,也不会动摇孙琳所生的嫡子的地位。但问题是,当年刘宇为了不委屈蔡琰,是以平妻之礼迎娶的她。要知道,这三妻的说法来源于春秋时代的齐国,但却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最终被世人所了解的。因为汉武帝一朝先后有三位皇后,这在汉朝很少见,所以才有了汉武三后的说法,延伸到民间也就形成了所谓一正二平的三妻说法。
这平妻却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娶的,首先,皇帝就不能娶平妻。开玩笑,皇帝只能有一位妻子做皇后,哪能再有两个地位等同皇后的平妻呢!平民百姓和一般的王公贵族一般也不能娶平妻,一来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二来,为了家族的和谐,这平妻也还是不娶为好。当初刘宇手下的官员们之所以对刘宇娶蔡琰为平妻这件事没有多少反对意见,原因就是为了蔡琰父亲蔡邕身后的大汉儒家以及清流党人的势力,但如今她这个平妻的身份却是众人最头痛的事情。
平妻地位在汉代可说是最高峰的,除了多了个平字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和正妻相同,这个相同自然也包括了所生孩子的地位。如果这次是蔡琰先生下孩子,那么凭着她平妻的地位,以及她父亲蔡邕所代表的儒家势力,都将决定这个孩子日后的地位。诚然,孙琳在武将一系有极大的势力,但打天下用武,日后治天下难免要用儒,一旦儒家势力联合起来向刘宇请求立蔡琰之子为太子的话,恐怕刘宇也很难将这些声音压制下来。
如此一来,已经拥有莫大军功,在军队中享有崇高威信的孙琳若是心中不忿,要为自己的孩子找回应有的地位的话,恐怕立时就是祸起萧墙!这可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事情,试问刘宇手下的这帮文臣武将又怎么可能不紧张这件事呢!如今知道孙琳的孩子肯定要比蔡琰的孩子早出生,这些隐忧自然可以被暂时压制下来的。
心中明白这些来龙去脉之后,刘宇却还不是很把他当回事。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姑且不说现在这两个孩子都还在娘肚子里,就算日后生了下来,立谁为太子也待斟酌。刘宇是不会真的那么按部就班的去立嫡长子为太子的,他可没有忘记,原本历史上的那个西晋王朝的那个傻子皇帝,一个能够看着吃树皮草根而问出“他们怎么不吃肉粥”的傻瓜,最终竟能成为一个中原王朝的皇帝,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罪魁祸首。可以说,西晋之所以那么快就消亡了,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第二任统治集团根本就没有起到巩固国内政权,稳定朝政局面的作用!
当然,刘宇也相信,凭着自己和孙琳两个人的遗传基因,想要生出那么一个傻子来只怕也不是很容易,但一个国家的继承者不是那么好当的,到底最后会选择谁,别说现在是个未知数,只怕到了这两个还未出生的孩子长大,也在定与未定之间。更何况,刘宇对自己后院的事情,多少也知道一些,要说蔡琰对孙琳的态度,那是没得说,情同姐妹,但又对孙琳十分的仰慕,就好像少女见到自己的英雄一般。也难怪,孙琳这样文武全才,而且两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女子,当真是太少见了,蔡琰虽然同为女子,但被她的风采所折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且不说孙琳肯定会生下嫡长子,就算她后生下孩子,蔡琰也肯并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和孙琳的孩子争什么储君名位的。
就这样,立储的事情被刘宇扔到一边,被郭嘉等文武大臣暂时搁置,大家又重新同庆同贺起来。刘宇第一次有孩子,心中自然放不下自己的这两个妻子,不过要真的比较起来,他还是放不下孙琳多一些。这既是因为他的确爱孙琳更深,也是因为孙琳现在远在南中。那个地方可不是后世风景如画的云南,让自己的妻子在那穷山恶水中生下孩子,刘宇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所以在众人稍微安静之后,刘宇便再次下令火速准备车马,他要立刻赶往南中,将孙琳接回成都。
不过这个命令马上就被郭嘉拦住了,郭嘉看着坐立不安的刘宇说道:“主公心情,我等都明白,不过现在还请主公稍安勿躁,亲赴南中这件事,还是再议为好。”刘宇眼睛一瞪,心里想道:又不是你家媳妇生孩子,你当然能够稍安勿躁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郭嘉瞥见了刘宇好像要吃人的表情,不过他也装作没看见一般,继续说道:“这一来,此间事情为了,西凉、关中两路大军对汉中依然虎视眈眈,主公若是贸然离去,只怕会让他们有机可乘。二来嘛,清晓夫人肯定不能在云南待产,诸事不便暂且不说,便是我等属下也是不放心!所以当前最紧要的就是命人将夫人安全的送回成都。当然,二夫人也不能一直停留在南郑,也要差人护送返回成都才是。而这两件事,主公实在不必亲自去做!还是先将眼前这两路兵马退去,到时主公再回成都,两位夫人都已回来,主公也能安心照料不是!”
听了郭嘉的话,刘宇皱着眉头坐回到座位上,他不是没主意的人,从刚才开始,因为这两个喜讯搞的他有些不知所措,这时被郭嘉一劝,头脑顿时清醒了很多,凭心而论,郭嘉所说的话确实都是正理,即便是从统筹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安排对时间的利用也是最合适的。不过关心则乱,刘宇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说道:“奉孝所言虽然有理,但南中道路崎岖,要回成都,一路难免颠簸,清晓现在有孕在身,岂能受得了这些苦楚!这要是有个万一….”
郭嘉一脸苦笑的看着刘宇,心中好笑的想到:这孩子的力量还真是大,主公这么一个精明人,现在都泛起糊涂来了。南中道路崎岖不假,但你去了也不可能变平整啊!不过话也不能这么说,郭嘉想了一想,便再度说道:“主公其实不必担心,如今南中大事差不多已经底定,从情报上来看,南中孟家归顺我益州应该是定论了,姑复城距离越巂甚近,只要进了益南,道路颠簸就要轻很多,而到了犍为,就都是当年羌人俘虏修筑的平整道路!所以主公大可放宽心就是!”
既然如此,刘宇也就不好再继续坚持了,只好命人书写文书,送往南中,让他们立刻将孙琳好好的护送回成都。这时田丰在一旁说道:“主公,清晓夫人既然有孕在身,要回成都静养,那么主公是不是先把继任征南元帅的人选定下来呢?”刘宇点头道:“这确实是当务之急,不过,从情报来看,南中九成的部落都有可能归顺我军,剩下的就只有一些瓦家的残余势力罢了,估计新的征南元帅到了南中之后,很快也就能将整个南中平定了。所以依我看,没有必要继续设立征南元帅一职,委派一人为益南都督,统领益南军政要务为好。诸公,各位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厅中众人彼此交头接耳的讨论了一番之后,郭嘉说道:“主公,若说这益南都督的人选,我等以为,上庸张林张云封最为合适。”刘宇揉了揉额头道:“云封?嗯,确实,他是个文武全才,而且素有谋略,让他去益南处理当地军政要务,合适的很。上庸虽和中原接壤,不过张超虽然没有开疆之能,但用来保境安民,却也胜任有余。好,马上派人前往上庸传召张林到临洮来见我!”厅中负责传递命令的亲兵领命之后,刚想出去,却又被刘宇的一声“且慢!”给叫了回来。
刘宇歪着头好好的想了一下,又重新说道:“上庸到此处路途不近,来回奔波,等他到了南中也难免耽误时日。罢了,传令张林接到任命后,即可启程,直接前往南中,到了南中以后,清晓自然会交代相关事宜!”传令兵见刘宇这次没有要更改命令的意思了,这才匆匆出去传令了。
厅中郭嘉又对刘宇说道:“主公,南中情报中说,魏浪本是南中前任蛮王之子,向主公请令,看是不是让魏浪留在南中,继任为新的蛮王统领南中各族呢?”刘宇笑道:“奉孝何必明知故问,魏浪虽然是前人蛮王之子,但相隔十年,那些部落即便是看在故人香火的份上对他恭敬,却也不可能真心的奉他为蛮王的。何况魏逸风离乡之后,在我益州生活了十年之久,他的思想和生活习惯都已经和我们汉人一样,让他担任情报部提督可以,但让他去当蛮王,他只怕是做不来的!”
郭嘉道:“主公所言极是,但南中一地短时间内还是要有个蛮王稳定人心,主公既然认定逸风不能担此重任,那恐怕主公心中就已经有适合之人了吧?!”刘宇点头微笑道:“知我者,奉孝也。南中蛮王之位本非世袭,多年来一直由沙、孟两家把持。按他们那里的情况,魏浪的父亲去世之后,接任蛮王位置的,应该是孟家的长子孟节。如今沙家在南中的势力已经烟消云散,所以无论是从地位还是从名义上,这任蛮王还是由孟家的孟节担任吧。”
刘宇做这个决定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孟节这个人对于汉人以及汉室朝廷还是持着一种友好态度的,而且他这个人不像他弟弟孟获那样飞扬浮躁,动不动就要造反之类的。郭嘉当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但他凭着自己对南中形式的判断,也知道刘宇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妥当的,略微思虑片刻之后,便拱手领命,准备与中人下去准备相应的任命状以及各类文书。不过刘宇向他追加的一句话让他很奇怪,刘宇向他说的是:“奉孝要记住,孟节可以成为新的蛮王,但他的弟弟孟获,却要跟着清晓的大队一起回成都!让逸风和孟家说,我要好好培养和重用他们孟家的子弟!”
郭嘉弄不清刘宇为什么这么确定孟获是个可造之才,但自己主公的异人异事,郭嘉实在是见得多了,所以对这个要人的条款并没有过多的询问。不过在他快要出门的时候,又听刘宇好像没有什么底气的交道:“奉孝暂且留步!”郭嘉愕然回头,看到刘宇正一脸尴尬的走了过来,于是连忙问道:“主公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要吩咐?”
刘宇脸上一红,压低声音,很是不好意思的向郭嘉问道:“奉孝啊,你说,我要给孩子起名字的话,要看那本书啊?”郭嘉顿时晕倒——自己的主公真是太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