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益州威胁
初平三年四月初六,孙坚军两万人与荆州刘表所部三万人战于蕲春郡寻阳县东部的浔阳湖之上。浔阳湖,也就是当时的彭泽湖的北半部分,彭泽湖水域广阔,横跨长江,江北江南皆为其水域,寻阳县濒临浔水,是建在浔水汇入长江的冲积土地上,对整个长江水系而言,寻阳县和蕲春郡郡治所在的蕲春县,都是关键的水路要冲,拥有这两个城池,也就等于遏制了长江在荆扬两州之间的门户。一旦失去了这两个要冲,荆州江夏郡就会完全暴露在最前线。
江夏就在襄阳以东,在江夏作战就等于在襄阳的家门口大战,这对于荆州集团统治的稳定十分不利,所以荆扬双方对于寻阳水域的控制权都是寸步不让。荆州水军本有八万余人,但一年前的夷陵一战,荆州水军折去了近半数人马。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人数又再次恢复到了六万,但那些新近招募的兵员,无论如何是无法与原来的老兵相比的。
不过初平二年荆益两州的那场大战,益州水军消灭的只是荆州西部水军和江夏水军的一部分,荆州最精锐的襄阳水军以及江夏水军的一半左右人马并未参与战斗,所以荆州水军的战斗力在此时也是不可小觑的。
相对于孙氏集团的全力备战,荆州刘表的战备状态可就不怎么样了。孙坚虽然是世所知名的猛将,但刘表在心里并不是很看中他,尤其是在攻打董卓的战役中,孙坚部属损失巨大,不得已要依靠袁术才能够回转江东,而荆州虽然和益州进行了几次大战,但因为刘宇顾及他和刘表同为汉室宗亲,逼迫过甚的话,会落人口舌,对自己的名声不利,所以对于荆州军并没有赶尽杀绝,不但保全了荆州的几万水军,就连当时在上庸的几万荆州精锐步兵,也安然回师!
这样一反一正,刘表和孙坚的实力相差可就变得悬殊起来。就拿这次战役来说,两万人对于孙氏集团来说已经是能够招募到的并且能够出动的最多部队了,但荆州对应派出的三万人,在整个荆州军中,却不过是五分之一而已。确实,刘表因为袁术同时出兵的关系,调动了四万人马在蕲春北部边境驻防,但就算刨去这四万人,荆州能够调动的兵马也在十万左右。可是,刘表认为,对付孙坚这样刚刚得到江东四郡,并且内忧外患俱全的对手,根本用不了十万人!
态度的差异也就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当然,荆州不缺人才,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有在当世出类拔萃的人物,对于孙氏集团的这次进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刘表那样轻敌。但可惜的是,刘表偏偏挑选了两个和他一样轻敌的人担任大军统帅,其中江夏太守黄祖是三万大军的主将,而副将则是刚刚不久之前才因为裙带关系而上位的蔡瑁。
蔡氏家族是襄阳最大的世族,刘表可没有刘宇那么大的魄力和强大的实力,他几乎是单枪匹马的跑到襄阳来就任荆州牧的,在这种情况下,刘表要想站稳脚跟,自然就要注意和荆州的世族打好关系,而蔡氏家族也就成为了他的首选。就在一年前,刘表的正室过世,而蔡家家主菜讽就抓准了时机,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刘表,两家的关系日益密切。
借着这层关系,已经在刘表帐下效力的蔡瑁很快就得到刘表的扶持而出人头地。在三国演义中,蔡瑁被刻画成一个无能奸臣的形象,不过现实中的蔡瑁,虽然确实是个阴险小人,但说他无能,就有点不符合事实了。
要说蔡瑁的军事才能,还是很值得称道的,尤其是在水军水战方面的造诣更是不凡。三国演义虽然对蔡瑁贬多褒少,但却还是借周瑜之口证实了蔡瑁“深得水军之妙”,并且留下了“有此二人为水军都督,则曹军难破!”的极高评价。虽然蔡瑁和张允因为这个评价而丢了性命,但能被周瑜这三国时代有名的智将如此之高的赞誉,倒也死而无憾了!
初平元年初的时候,荆州南部四郡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刚刚崭露头角的蔡瑁就在蒯氏兄弟的协助下,奉刘表之命巡抚荆南,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剿除了乱党暴民,成功稳住了荆南的局面。有此战功在身,蔡瑁的仕途就更加通畅,刘表被封为镇南将军之后,便命蔡瑁为南郡太守,襄阳水军都督!确实,蔡瑁有才华,但刘表所封赏给他的职位,却也远远超过了他实际的能力。人的阅历和他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是成正比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往往会出岔子。
蔡瑁的情况就是这样,仕途上的一帆风顺以及荆南军事行动中取得的一系列战果,让蔡瑁开始自得自满起来。这次孙坚来犯,蒯氏兄弟还有一些荆州有识之士都极为重视,而蔡瑁却和黄祖之类的人一样,认为孙坚不足为虑,而且认为这是自己再次立功的大好机会,于是在得到消息之后,便主动的向刘表提出要率领襄阳水军前去迎战孙坚。
身为上位者,尤其是身为独裁社会中的统治者,个人判断的准确与否,往往决定了一个势力的兴衰存亡。就像刘表,虽然也可称得上的俊杰之才,但这种才能,多数是体现在团结臣属,稳定统治区的安宁稳定等等政治才能上。在军事方面,刘表的触觉可救药迟钝的多了。对于这次孙坚来袭,刘表的态度很让人惋惜,他也在轻视江东的军队。也许淮南袁术的动作还能让刘表有所警惕,但对于刚刚恢复了一点元气的孙坚,他认为不足为惧。
就是在这样一种情绪的引导下,黄祖和蔡瑁率领的荆州水军在寻阳湖与孙坚水军展开了大战。就在一年前,黄祖刚刚败在了益州年轻的水军都督甘宁的手下。那次大战,益州水军的装备精良确实是奠定胜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如果不是黄祖疏忽大意的话,初出茅庐的甘宁,还有那些刚刚踏上战场的益州水军,能不能在精擅水战的荆州水军面前取得那么辉煌的战果,这实在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在某个方面来说,是黄祖成就了甘宁。
这两场战斗相隔时间不长,照说黄祖总该从上次的大战中吸取到教训才对,但可惜的是,黄祖显然不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他在这次的荆扬会战中还是犯下了同样的错误。孙坚军的两万人是分成三队向荆州军发起进攻的,其中孙坚自己居中领军,而孙策和周瑜两个人则分别率领左右两路人马。论起年龄,孙策和周瑜的年龄和甘宁差不多,本就有点看不起江东水军的黄祖在看到孙策和周瑜之后就更加不把孙家兵马放在心上了。
不过孙坚江东之虎的名声还是很有些用处,至少黄祖和蔡瑁还能重视起他来,但也只是重视他一个人而已,所以荆州军的主力部队被安排向孙坚所率领的中军进行大举进攻,在黄祖还有蔡瑁看来,只要击溃了孙坚,剩下的那两个小家伙根本就不成气候,说不定到时他们会束手就擒呢!
殊不知,他们所采取的这种突破中央的战术,正是孙坚军团所想要。在一开始定计的时候,周瑜就料想到黄祖的这种轻敌心态,并且根据他的轻敌,定下了诱敌深入,两翼绞杀的水战战术。孙坚的中军在三队人马之中是兵员最少的,虽然看起来船只数目不少,但多数都是刚刚征调来的中小型舰船,真正的精锐部队一万五千人则是分为左右两路由孙策周瑜两人统帅。当荆州军集中力量向孙坚的中军进行突破的时候,孙坚就会将部队向后撤,吸引黄祖和蔡瑁追击,等到荆州水军因为中部突入而使队形变得狭长时,孙策和周瑜便率领最强的左右两翼,一齐突入!
这种战术在水战中是很常规,也很有效的,不过一般情况下,精通水战的人都不会给对手这种机会。水战不同于陆战,每一个阵形的精微变化,都将决定水战的最终成败,所以水军的指挥官都会特别小心的选择阵法以及防备对手的各种阵形变幻。高明的水军都督更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根据敌人阵形的变化作出最有利与自己一方的判断。
以黄祖和蔡瑁在水战方面的早已,想要用这种常规战术击败他们,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也恰恰是在他们两个领兵的情况下,江东水军的这个计策才能够最终获得成功!寻阳湖一战下来,三万荆州水军被孙坚军打了个大败亏输,折损了一万余人还有数百条大小船只。就是这种结果,也还是在随军大将黄忠和文聘拼死冲杀的情况下出现的。惨败过后,黄祖和蔡瑁不得不带领残军败将们退守浔阳县城,一边严守县城、水寨,一边想襄阳刘表告急。
刘表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开始并不在意的孙坚军团,竟然会把自己手下的这两员得意大将打得落花流水。震惊之下,刘表马上决定亲自出征,而出征人马有襄阳水军两万还有步兵五万。当然,这七万人马到蒯越出使益州之日时,也只有两万步兵前往寻阳县城协助黄祖、蔡瑁坚守城池,而其他的人马,尤其是襄阳水军,却并没有出动。这倒不是刘表不担心蕲春郡的安危,而是与蕲春郡的安危比起来,刘表还有更为顾忌的东西。
本来,荆扬之间的战斗,无论如何都扯不到远在西川的益州头上,但问题是,在一年前的荆益战争时期,益州水军的水域控制范围可是前所未有的扩大了!原本益州水军的大本营在江州,后来移至永安,但大战过后,荆州西部的建平、宜都两郡归于益州,结合水军训练场所以及日后益州战略来考虑,益州水军的大本营彻底的移出了蜀地,迁到了宜都郡属下的夷陵,也就是原本历史中刘备大败的那个夷陵。
依托夷陵县城,甘宁带领益州水军在夷陵建立起坚固的水陆大寨,益州水军在荆州的驻扎数目,也从原来的三万猛增到六万,战船也开始走向大型化。而水军的兵员数目,也在进一步的增多。原来在江州招募的水军,在水性上还是比不上荆襄之地的百姓,毕竟江南到处是水乡,而江州不过是临江而已。加上在刘宇一开始的建军计划中,水军就有十万的份额,所以甘宁便被授权在荆州继续征召四万人加入水军,征召时间可以放缓,但一定要保证水军的战斗力。
如果仅仅是为了夺取长江这种内陆水道的控制权的话,以益州的科技水平,也许十万水军是多了一些,不过刘宇想要的,是日后能够驰骋于海上的大汉海军部队,长江水师不过是日后海军的一个基础罢了。
但是刘宇的这番心思其他人并不知道,益州水军在夷陵的陆续采取的例如招募、练兵、水战演习等一系列大动作,让荆州刘表心惊胆颤。一年前的益州水军的实力就已经开始凌驾荆州水军,而现在他们更强了,刘表怎么可能不害怕。特别是孙坚开始西进之后,夷陵的益州水军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做出了反应,数万大军在长江上游严阵以待,数不清的战船在大江之上来往如梭,完全进入了战备状态。
刘宇想要干什么,益州水军得到了怎样的指示,这些都是刘表极为在意的,虽然刘宇曾经表露出一些想要与荆州和好的意思,但双方毕竟没有正式达成协议,万一益州水军趁着这个时候趁虚而入的话,那荆州就完了。所以刘表在没有得到益州的确切答复之前,绝对不能动用襄阳的防御力量!
江夏就在襄阳以东,在江夏作战就等于在襄阳的家门口大战,这对于荆州集团统治的稳定十分不利,所以荆扬双方对于寻阳水域的控制权都是寸步不让。荆州水军本有八万余人,但一年前的夷陵一战,荆州水军折去了近半数人马。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人数又再次恢复到了六万,但那些新近招募的兵员,无论如何是无法与原来的老兵相比的。
不过初平二年荆益两州的那场大战,益州水军消灭的只是荆州西部水军和江夏水军的一部分,荆州最精锐的襄阳水军以及江夏水军的一半左右人马并未参与战斗,所以荆州水军的战斗力在此时也是不可小觑的。
相对于孙氏集团的全力备战,荆州刘表的战备状态可就不怎么样了。孙坚虽然是世所知名的猛将,但刘表在心里并不是很看中他,尤其是在攻打董卓的战役中,孙坚部属损失巨大,不得已要依靠袁术才能够回转江东,而荆州虽然和益州进行了几次大战,但因为刘宇顾及他和刘表同为汉室宗亲,逼迫过甚的话,会落人口舌,对自己的名声不利,所以对于荆州军并没有赶尽杀绝,不但保全了荆州的几万水军,就连当时在上庸的几万荆州精锐步兵,也安然回师!
这样一反一正,刘表和孙坚的实力相差可就变得悬殊起来。就拿这次战役来说,两万人对于孙氏集团来说已经是能够招募到的并且能够出动的最多部队了,但荆州对应派出的三万人,在整个荆州军中,却不过是五分之一而已。确实,刘表因为袁术同时出兵的关系,调动了四万人马在蕲春北部边境驻防,但就算刨去这四万人,荆州能够调动的兵马也在十万左右。可是,刘表认为,对付孙坚这样刚刚得到江东四郡,并且内忧外患俱全的对手,根本用不了十万人!
态度的差异也就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当然,荆州不缺人才,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有在当世出类拔萃的人物,对于孙氏集团的这次进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刘表那样轻敌。但可惜的是,刘表偏偏挑选了两个和他一样轻敌的人担任大军统帅,其中江夏太守黄祖是三万大军的主将,而副将则是刚刚不久之前才因为裙带关系而上位的蔡瑁。
蔡氏家族是襄阳最大的世族,刘表可没有刘宇那么大的魄力和强大的实力,他几乎是单枪匹马的跑到襄阳来就任荆州牧的,在这种情况下,刘表要想站稳脚跟,自然就要注意和荆州的世族打好关系,而蔡氏家族也就成为了他的首选。就在一年前,刘表的正室过世,而蔡家家主菜讽就抓准了时机,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刘表,两家的关系日益密切。
借着这层关系,已经在刘表帐下效力的蔡瑁很快就得到刘表的扶持而出人头地。在三国演义中,蔡瑁被刻画成一个无能奸臣的形象,不过现实中的蔡瑁,虽然确实是个阴险小人,但说他无能,就有点不符合事实了。
要说蔡瑁的军事才能,还是很值得称道的,尤其是在水军水战方面的造诣更是不凡。三国演义虽然对蔡瑁贬多褒少,但却还是借周瑜之口证实了蔡瑁“深得水军之妙”,并且留下了“有此二人为水军都督,则曹军难破!”的极高评价。虽然蔡瑁和张允因为这个评价而丢了性命,但能被周瑜这三国时代有名的智将如此之高的赞誉,倒也死而无憾了!
初平元年初的时候,荆州南部四郡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刚刚崭露头角的蔡瑁就在蒯氏兄弟的协助下,奉刘表之命巡抚荆南,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剿除了乱党暴民,成功稳住了荆南的局面。有此战功在身,蔡瑁的仕途就更加通畅,刘表被封为镇南将军之后,便命蔡瑁为南郡太守,襄阳水军都督!确实,蔡瑁有才华,但刘表所封赏给他的职位,却也远远超过了他实际的能力。人的阅历和他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是成正比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往往会出岔子。
蔡瑁的情况就是这样,仕途上的一帆风顺以及荆南军事行动中取得的一系列战果,让蔡瑁开始自得自满起来。这次孙坚来犯,蒯氏兄弟还有一些荆州有识之士都极为重视,而蔡瑁却和黄祖之类的人一样,认为孙坚不足为虑,而且认为这是自己再次立功的大好机会,于是在得到消息之后,便主动的向刘表提出要率领襄阳水军前去迎战孙坚。
身为上位者,尤其是身为独裁社会中的统治者,个人判断的准确与否,往往决定了一个势力的兴衰存亡。就像刘表,虽然也可称得上的俊杰之才,但这种才能,多数是体现在团结臣属,稳定统治区的安宁稳定等等政治才能上。在军事方面,刘表的触觉可救药迟钝的多了。对于这次孙坚来袭,刘表的态度很让人惋惜,他也在轻视江东的军队。也许淮南袁术的动作还能让刘表有所警惕,但对于刚刚恢复了一点元气的孙坚,他认为不足为惧。
就是在这样一种情绪的引导下,黄祖和蔡瑁率领的荆州水军在寻阳湖与孙坚水军展开了大战。就在一年前,黄祖刚刚败在了益州年轻的水军都督甘宁的手下。那次大战,益州水军的装备精良确实是奠定胜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如果不是黄祖疏忽大意的话,初出茅庐的甘宁,还有那些刚刚踏上战场的益州水军,能不能在精擅水战的荆州水军面前取得那么辉煌的战果,这实在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在某个方面来说,是黄祖成就了甘宁。
这两场战斗相隔时间不长,照说黄祖总该从上次的大战中吸取到教训才对,但可惜的是,黄祖显然不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他在这次的荆扬会战中还是犯下了同样的错误。孙坚军的两万人是分成三队向荆州军发起进攻的,其中孙坚自己居中领军,而孙策和周瑜两个人则分别率领左右两路人马。论起年龄,孙策和周瑜的年龄和甘宁差不多,本就有点看不起江东水军的黄祖在看到孙策和周瑜之后就更加不把孙家兵马放在心上了。
不过孙坚江东之虎的名声还是很有些用处,至少黄祖和蔡瑁还能重视起他来,但也只是重视他一个人而已,所以荆州军的主力部队被安排向孙坚所率领的中军进行大举进攻,在黄祖还有蔡瑁看来,只要击溃了孙坚,剩下的那两个小家伙根本就不成气候,说不定到时他们会束手就擒呢!
殊不知,他们所采取的这种突破中央的战术,正是孙坚军团所想要。在一开始定计的时候,周瑜就料想到黄祖的这种轻敌心态,并且根据他的轻敌,定下了诱敌深入,两翼绞杀的水战战术。孙坚的中军在三队人马之中是兵员最少的,虽然看起来船只数目不少,但多数都是刚刚征调来的中小型舰船,真正的精锐部队一万五千人则是分为左右两路由孙策周瑜两人统帅。当荆州军集中力量向孙坚的中军进行突破的时候,孙坚就会将部队向后撤,吸引黄祖和蔡瑁追击,等到荆州水军因为中部突入而使队形变得狭长时,孙策和周瑜便率领最强的左右两翼,一齐突入!
这种战术在水战中是很常规,也很有效的,不过一般情况下,精通水战的人都不会给对手这种机会。水战不同于陆战,每一个阵形的精微变化,都将决定水战的最终成败,所以水军的指挥官都会特别小心的选择阵法以及防备对手的各种阵形变幻。高明的水军都督更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根据敌人阵形的变化作出最有利与自己一方的判断。
以黄祖和蔡瑁在水战方面的早已,想要用这种常规战术击败他们,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也恰恰是在他们两个领兵的情况下,江东水军的这个计策才能够最终获得成功!寻阳湖一战下来,三万荆州水军被孙坚军打了个大败亏输,折损了一万余人还有数百条大小船只。就是这种结果,也还是在随军大将黄忠和文聘拼死冲杀的情况下出现的。惨败过后,黄祖和蔡瑁不得不带领残军败将们退守浔阳县城,一边严守县城、水寨,一边想襄阳刘表告急。
刘表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开始并不在意的孙坚军团,竟然会把自己手下的这两员得意大将打得落花流水。震惊之下,刘表马上决定亲自出征,而出征人马有襄阳水军两万还有步兵五万。当然,这七万人马到蒯越出使益州之日时,也只有两万步兵前往寻阳县城协助黄祖、蔡瑁坚守城池,而其他的人马,尤其是襄阳水军,却并没有出动。这倒不是刘表不担心蕲春郡的安危,而是与蕲春郡的安危比起来,刘表还有更为顾忌的东西。
本来,荆扬之间的战斗,无论如何都扯不到远在西川的益州头上,但问题是,在一年前的荆益战争时期,益州水军的水域控制范围可是前所未有的扩大了!原本益州水军的大本营在江州,后来移至永安,但大战过后,荆州西部的建平、宜都两郡归于益州,结合水军训练场所以及日后益州战略来考虑,益州水军的大本营彻底的移出了蜀地,迁到了宜都郡属下的夷陵,也就是原本历史中刘备大败的那个夷陵。
依托夷陵县城,甘宁带领益州水军在夷陵建立起坚固的水陆大寨,益州水军在荆州的驻扎数目,也从原来的三万猛增到六万,战船也开始走向大型化。而水军的兵员数目,也在进一步的增多。原来在江州招募的水军,在水性上还是比不上荆襄之地的百姓,毕竟江南到处是水乡,而江州不过是临江而已。加上在刘宇一开始的建军计划中,水军就有十万的份额,所以甘宁便被授权在荆州继续征召四万人加入水军,征召时间可以放缓,但一定要保证水军的战斗力。
如果仅仅是为了夺取长江这种内陆水道的控制权的话,以益州的科技水平,也许十万水军是多了一些,不过刘宇想要的,是日后能够驰骋于海上的大汉海军部队,长江水师不过是日后海军的一个基础罢了。
但是刘宇的这番心思其他人并不知道,益州水军在夷陵的陆续采取的例如招募、练兵、水战演习等一系列大动作,让荆州刘表心惊胆颤。一年前的益州水军的实力就已经开始凌驾荆州水军,而现在他们更强了,刘表怎么可能不害怕。特别是孙坚开始西进之后,夷陵的益州水军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做出了反应,数万大军在长江上游严阵以待,数不清的战船在大江之上来往如梭,完全进入了战备状态。
刘宇想要干什么,益州水军得到了怎样的指示,这些都是刘表极为在意的,虽然刘宇曾经表露出一些想要与荆州和好的意思,但双方毕竟没有正式达成协议,万一益州水军趁着这个时候趁虚而入的话,那荆州就完了。所以刘表在没有得到益州的确切答复之前,绝对不能动用襄阳的防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