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我等此番必要改天换日!
“那怎么办?
这小皇帝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我等贸然行动只会再遭到一次屠杀!”
所有人都神色阴沉。
东厂和锦衣卫的到处捉拿,已经让他们势力损失惨重。
此次聚集在当世大儒郑经府邸的人,有现在身居高位的朝廷高官,也有已经退居下来的世家中人,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俱是来自家学渊博、根基深厚的士族世家!
历史悠久的大门阀!
如果说大周有文化圈和贵族圈,那这些人就是最顶级的圈子!
就像之前厂卫再怎么凶威赫赫,想要办大案子,也很难缉拿查到他们头上。
因为他们的底蕴足够深厚,势力足够庞大,最多查到他们附庸的势力身上,就断了线索。
想他们哪一个不是久经官场仕途,家族之中也是历代皆有高官,整个大周的官场可以说就是在他们这些家族之间风水轮流转的!
现在却被一个孺子,逼得快要根基断绝,家破人亡?
“屠杀?呵呵。
我们死的人还少吗?!”
就在厅堂上,满座愁容静默之时,一个正气凛然,长着国字脸的英武中年男子愤然起身说道。
他微微拱手,然后对着满堂众人,急声激昂道:
“诸位大人,经过这段时日,难道还没有看清皇帝的真面目吗?
他是要一步步把我们世家门阀,彻底摧毁啊!”
“昨日退一步,今日退一步,明日再退一步。很快我等就将退无可退,只能等死矣!”
“到时诸位再惜命,也必将没命尔!”
看此人衣着穿戴不是大周朝廷官员,年纪也不大,在这多是年长老者聚集的厅堂之中,显然就是一个小辈。
但在场中人却无人敢小觑。
因为此人家世极为不凡,乃是四世三公的顶级门阀——“汝南袁氏“。
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是官吏集团中的首脑人物。
这个气势不凡的威武中年男子,则就是师承郑经,历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名满天下的袁家俊杰——袁绍!
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
袁绍本为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有清正能干的名声。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
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镐京,结交天下名士,豢养门客豪侠与亡命徒。
袁绍的活动也曾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赵高就曾经愤愤然地警告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袁隗听到风声,于是斥责袁绍说:“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
但袁绍依然不为所动,名声也愈发响亮。
在其父袁逢死后,袁隗很快便正式将袁绍作为袁家下一代领军人物培养,因此袁绍这话一出,便代表着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有了明确的态度。
袁家,
不会忍耐下去了!
“楚宣他手上沾染了多少我们世家的血!就算是朝堂诸公在他面前也是说杀就杀!”
“现在又要分化夺我们的权!”
“自古以来想要坐稳天下,都是要靠我们士大夫,楚宣现在穷兵黩武,想靠着暴力来独裁统治!”
“还想让那些粗鄙的武夫,和我们平起平坐甚至在我们头上!”
自古,
刑不上士大夫。
何谓士大夫?
只要是有功名的士子都算!
所以世家门阀和朝堂百官,才能拥有巨大的底气去以权谋私、甚至对抗皇权。
反正,
就算事发,最多也不过就是相当于自罚三杯的处罚罢了。
这点也是作为士大夫阶级最大的特权。
“我等绝不能坐以待毙!”
“要让小皇帝知道我们的厉害!”
“为了江山社稷,我等也不可放任其乱来....”
“......”
有了袁家的表态,更多的世家也纷纷开口,一些久久没有出言的人也下定决心表明态度。
待众人说的差不多了,
坐于主位的郑经,微微点头:“不错,老夫对楚宣这个学生也早就不满意了。”
他算是皇家御用讲师,教导了不少皇子,对此很有发言权。
不过郑经平日里满嘴礼仪道德,忠君爱国。
表面上对楚宣也很恭顺,没想到却心底一直别有心思。
“老夫一直觉得,这皇位要是四皇子坐,才会天下太平,社稷安稳。”
四皇子,是公认的认同儒家思想,亲近世家门阀的皇子。
“可惜,却阴差阳错,让楚宣这个无才无德之人,登上了大宝。”
“再说那楚宣不过是宫女贱婢所生,本就是卑贱血脉!”
郑经丝毫不掩饰对楚宣的不屑,脸上满是祥和正气,说出来的话却十分残忍:“既然如此,我等就应该整顿国事,另立贤良,为天下除害。
废杀楚宣这个假帝!”
郑经直接就不承认楚宣为帝,称呼其为假帝。
“并剪除诛灭听命于他的厂卫和其他所有人。”
弑帝!
郑经话音落下,场面一时安静。
“可是,现在小皇帝...楚宣那个假帝,握有不少军权,恐怕难以行事啊。”
“不如等太上皇回来,咱们再一举行动?”
有人迟疑。
袁绍一听非常生气,针锋相对地说:“天底下有兵权的人,难道只有楚宣么!”
他横握佩刀,斩钉截铁道:
“我已然以袁氏名义,召集并州牧丁原和凉州牧董卓两人率领大军前来!此两人俱是我袁家故吏,此时打着向帝都送征调精壮的名义进京,乃天赐良机!”
“郑师还联系了魏郡国曹孟德,魏郡国世子曹丕率领的勤王大军本该原路返回,不过现在郑师的指派命令下,继续向帝都而来!”
袁绍口中的郑师,自然就是郑经。
“沿途地方官,一是不能分辨命令真假,二是都为郑师和我袁氏门生,自然会帮助掩护,这样一来魏郡国的大军也可神不知鬼不觉,到达帝都!”
“如今一切天衣无缝,皆在我们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我等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改天换日以名垂后世!”
这小皇帝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我等贸然行动只会再遭到一次屠杀!”
所有人都神色阴沉。
东厂和锦衣卫的到处捉拿,已经让他们势力损失惨重。
此次聚集在当世大儒郑经府邸的人,有现在身居高位的朝廷高官,也有已经退居下来的世家中人,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俱是来自家学渊博、根基深厚的士族世家!
历史悠久的大门阀!
如果说大周有文化圈和贵族圈,那这些人就是最顶级的圈子!
就像之前厂卫再怎么凶威赫赫,想要办大案子,也很难缉拿查到他们头上。
因为他们的底蕴足够深厚,势力足够庞大,最多查到他们附庸的势力身上,就断了线索。
想他们哪一个不是久经官场仕途,家族之中也是历代皆有高官,整个大周的官场可以说就是在他们这些家族之间风水轮流转的!
现在却被一个孺子,逼得快要根基断绝,家破人亡?
“屠杀?呵呵。
我们死的人还少吗?!”
就在厅堂上,满座愁容静默之时,一个正气凛然,长着国字脸的英武中年男子愤然起身说道。
他微微拱手,然后对着满堂众人,急声激昂道:
“诸位大人,经过这段时日,难道还没有看清皇帝的真面目吗?
他是要一步步把我们世家门阀,彻底摧毁啊!”
“昨日退一步,今日退一步,明日再退一步。很快我等就将退无可退,只能等死矣!”
“到时诸位再惜命,也必将没命尔!”
看此人衣着穿戴不是大周朝廷官员,年纪也不大,在这多是年长老者聚集的厅堂之中,显然就是一个小辈。
但在场中人却无人敢小觑。
因为此人家世极为不凡,乃是四世三公的顶级门阀——“汝南袁氏“。
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是官吏集团中的首脑人物。
这个气势不凡的威武中年男子,则就是师承郑经,历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名满天下的袁家俊杰——袁绍!
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
袁绍本为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有清正能干的名声。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
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镐京,结交天下名士,豢养门客豪侠与亡命徒。
袁绍的活动也曾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赵高就曾经愤愤然地警告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袁隗听到风声,于是斥责袁绍说:“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
但袁绍依然不为所动,名声也愈发响亮。
在其父袁逢死后,袁隗很快便正式将袁绍作为袁家下一代领军人物培养,因此袁绍这话一出,便代表着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有了明确的态度。
袁家,
不会忍耐下去了!
“楚宣他手上沾染了多少我们世家的血!就算是朝堂诸公在他面前也是说杀就杀!”
“现在又要分化夺我们的权!”
“自古以来想要坐稳天下,都是要靠我们士大夫,楚宣现在穷兵黩武,想靠着暴力来独裁统治!”
“还想让那些粗鄙的武夫,和我们平起平坐甚至在我们头上!”
自古,
刑不上士大夫。
何谓士大夫?
只要是有功名的士子都算!
所以世家门阀和朝堂百官,才能拥有巨大的底气去以权谋私、甚至对抗皇权。
反正,
就算事发,最多也不过就是相当于自罚三杯的处罚罢了。
这点也是作为士大夫阶级最大的特权。
“我等绝不能坐以待毙!”
“要让小皇帝知道我们的厉害!”
“为了江山社稷,我等也不可放任其乱来....”
“......”
有了袁家的表态,更多的世家也纷纷开口,一些久久没有出言的人也下定决心表明态度。
待众人说的差不多了,
坐于主位的郑经,微微点头:“不错,老夫对楚宣这个学生也早就不满意了。”
他算是皇家御用讲师,教导了不少皇子,对此很有发言权。
不过郑经平日里满嘴礼仪道德,忠君爱国。
表面上对楚宣也很恭顺,没想到却心底一直别有心思。
“老夫一直觉得,这皇位要是四皇子坐,才会天下太平,社稷安稳。”
四皇子,是公认的认同儒家思想,亲近世家门阀的皇子。
“可惜,却阴差阳错,让楚宣这个无才无德之人,登上了大宝。”
“再说那楚宣不过是宫女贱婢所生,本就是卑贱血脉!”
郑经丝毫不掩饰对楚宣的不屑,脸上满是祥和正气,说出来的话却十分残忍:“既然如此,我等就应该整顿国事,另立贤良,为天下除害。
废杀楚宣这个假帝!”
郑经直接就不承认楚宣为帝,称呼其为假帝。
“并剪除诛灭听命于他的厂卫和其他所有人。”
弑帝!
郑经话音落下,场面一时安静。
“可是,现在小皇帝...楚宣那个假帝,握有不少军权,恐怕难以行事啊。”
“不如等太上皇回来,咱们再一举行动?”
有人迟疑。
袁绍一听非常生气,针锋相对地说:“天底下有兵权的人,难道只有楚宣么!”
他横握佩刀,斩钉截铁道:
“我已然以袁氏名义,召集并州牧丁原和凉州牧董卓两人率领大军前来!此两人俱是我袁家故吏,此时打着向帝都送征调精壮的名义进京,乃天赐良机!”
“郑师还联系了魏郡国曹孟德,魏郡国世子曹丕率领的勤王大军本该原路返回,不过现在郑师的指派命令下,继续向帝都而来!”
袁绍口中的郑师,自然就是郑经。
“沿途地方官,一是不能分辨命令真假,二是都为郑师和我袁氏门生,自然会帮助掩护,这样一来魏郡国的大军也可神不知鬼不觉,到达帝都!”
“如今一切天衣无缝,皆在我们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我等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改天换日以名垂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