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和平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节 上堂归来把官买

    杜子成来到厂里,立刻就被门口穿着立领军装,扎着武装带,带着斗笠的门卫吸引过去,可以看出,虽然没有配枪,但是明显是军人做派。后来杜子成私下里给魏克仁说,门卫比保定讲武堂的教官都有军人范儿,当然范儿这个词也是我教的。进了武器仓库,看着手里的曼利夏步枪,堆在一起跟小山似得的长条木箱,还有角落里的三门拿破仑炮。杜子成哆嗦了半天,好歹问了一句:“你们是南边的?还是绺子?”

    “什么人嘛。”老魏直撇嘴“没见过世面就别瞎落落,什么乱党土匪的,看清楚了,这些都是英国领事送的,正经在官府走了过所备了案的。现在的买卖家哪个没有个几杆枪保家啊,少见多怪。”

    “行了啊,老魏,你个土孙也别说别人了。”我踢了老魏一脚“刚进枪的那会儿,谁吓得腿肚子转筋,愣是坐在码头上半个时辰没挪地方的。”

    “我,我那不是在看着点货吗?”

    “我擦,说的就跟你识数似得,过了百你就不记得了吧。”

    “那是我老爹,说什么我们家反正狗窝里存不住干粮,掰查开十个手指头就行了。我在我们村算是识数最多的,村里买地都得我出面见证。”老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态度激怒了我,于是他心满意足的被我踹了一顿,抱头鼠窜了。

    “别听他的,最近买卖干得大,加上英国商务参赞是我们的合伙人,本来想买点枪护厂,么想到这批货多了点,所以想找点人尽快操练起来。”

    “东家,您是我的恩人。俺老杜没啥优点,孝悌忠信还是能秉承的,有事您但管吩咐就行。”杜子成明白我交底就是把他当了自己人,什么事不瞒着他,他也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嗯,是个聪明人。

    “对了,你说我包吃住一个月给一两银子能招到护院吗?”我还有点不把准,顺便问问。

    “东家,现在能糊口就是好差事了,县里的差官一个月才8钱银子,就管一顿饭。您放心,您说个数,我和老魏兄弟去乡下转转,一准能招到家世清白的好汉子,我练上三个月,保证撑用。”

    “好,带兵你是内行,这样吧,老魏还得护院走不开,你自己找账房老吴支上二百两银子,明天就到乡下招人。先招一百五十人吧,多点也行,大不了当工人用呗。在我这里不用计较什么远近亲疏,只管做好事情就行,你是我请的教头,不信你我敢把身家性命交付到你手上?”

    “东家,你擎好吧。”

    “东家,东家,官差来了”老吴满头大汗的跑进库房“有人把咱们厂子告了。是府台衙门来的人。”

    “看,我不惹事事惹我,不招点人还真镇护不住了。”

    到了厅堂,官差也是熟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换来一个消息,原来是有人告我私藏军火,图谋不轨。

    下午苗家三兄弟和孟洛川都得着信,晚饭前都到了我厂里的二楼会客厅。

    “怎么样,知道谁下的坏蛆了吗?”苗老大也是个急脾气,刚坐下就急火火的问。

    “我估摸这无非是这么三种可能,一是虎旗镖局陈家或者刀把帮的两块洋姜,二是生意上的竞争对手,三是哪家的达官贵人看上小弟的这点买卖,打算杀猪过年了。”我下午盘算过,大体上不会出圈。

    “有道理,我看小吴的分析很有道理。”孟洛川一抬眼皮,眼里精光四射,“陈家和刀把帮都知道你和英国人合作,量他们没胆子拿英国人的军火说事。至于竞争对手,你不是说除了洋人还没有人会造吗,难道是洋人?”

    “我看咱们别乱猜了,无非使点钱,找许先生打听一下,要是来头大,就拿英国人的名头当挡箭牌,你就说大股东是英国领事馆,你做不了主,我就不信这大清的官商两道还有敢和洋人叫板的。真要是有这种硬茬子,倒不妨谈谈条件,苗家和你家都让出一部分股,多个靠山也不是坏事。”苗二哥倒是筹划齐整了。

    看来苗二哥的打算大家没啥异议,我就让老吴去办事。转过天来,老吴一脸古怪的到我办公室汇报情况。

    “东家,您猜是谁告的?”

    “别卖关子了,老吴你就直说。”

    “是,是,这次告咱家的是一个叫张驴子的破落户,许师爷透了个底,应该是巡抚衙门的教谕二公子指使的,而这个二公子经常泡茶馆,最近和铜元局的几个铁匠坊的东家走的很近。应该是咱们不用他们的铁料得罪了他们,所以才”

    “我擦,这也太欺负人了,他们就会打点生铁熟铁,镰刀铁锅的,咱们这高碳钢的管件他们打的了吗?这也能拉仇恨,我xxxxxxxx,(此处和谐三百八)f的。”

    老吴目瞪口呆的看着海外归来的高端人士的老板,骂街的词汇如此丰富刁钻,直逼妓院的老鸨子,而且还是中文洋文一起混用,转换之间浑然天成,堪称骂出了国际水准。

    “老吴,别担心,老子我只是一时气愤。至于那几块料,让许师爷他们应付了就是,无非使点钱,f的,是老子钱多还是这几个打铁的钱多啊。”

    经此一事,我倒是感到靠洋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后年就是1900年,到时候山东可是义和团的发祥地,别让大师兄当二毛子给烧了才好。

    “老弟想捐官?”孟洛川看着我和苗老二,放下盖碗。“是不是事情还没平,要不我再找找巡抚衙门的关系。”

    “孟大哥,事情已经平了,对方就是几个铁匠头,没啥了不起的。不过我和苗二哥商量过了,要是没有个官身,早晚让这些臭鱼烂虾的沾上,我们就没心思干生意了。趁早捐个官,以后也好有个身份。”

    “既然吴老弟和苗老弟都商量好了,那愚兄就找门路,不知道你们是要走例捐,还是常捐,是捐个红顶、蓝顶还是白顶?”孟洛川本身就是捐班,倒也熟悉其中奥妙。

    “捐个四品道台就够用的,还请孟大哥成全。”

    “嗯,四品道台,常捐也就八千两银子,这两年价格还往下走按照道理四品顶戴是要到户部找路子的,没有三个月打不了来回。不过我听府台衙门的师爷议论,有大太监要下江南采购苏杭绣品,路过济南府,应该就这几天的事情,如果两位贤弟不嫌弃走内府的门子的话,这倒是省钱省时的捷径。”

    “啊,莫非这些太监还管着捐官不成?这不是一向有翁公的吏部和李中堂的户部掌管的肥缺,什么时候这些阉人也能管着顶戴了。”苗二哥生意上精明,但是轮到社会经验就不是孟洛川大掌柜的对手了。

    “内府的手早就伸到朝堂了,当年的六王爷牛吧,见了安德海也得称一声老弟,李中堂撑起大半个朝堂的天,见了李莲英李大总管恭敬的避车让驾。除了清流当年借着丁宝祯之手阴了安德海,只要老佛爷还管着大清国,内外相制就是大清国的天条。这位大管事是李大总管的十三太保之一,管事刘。另外还听说咱们的巡抚要换人,毓大人要挪窝了,大概是山西巡抚的职分,新来的大概是小站练兵的袁世凯袁大人,这不他的军师徐世昌徐大人也和管事刘一同来济南,说是到圣乡曲阜检点儒家经典,其实是来给袁大人铺路的,前天府衙就打了招呼,我给你们二位也递上帖子了,到时候咱们明湖克拉部的诸位仁兄都有份,估摸着是检点一下油水深浅,到时候好吃孝敬。反正咱们买卖家少不了四节八贡的。账房老刘的父亲与徐世昌大人有同年之谊,能介绍我们提前拜谒。到时候请徐大人代为联络管事刘,捐两个蓝顶子应该不太费事。”

    从孟洛川的闲谈中得知,这徐世昌可是个能人,中进士后如翰林院为编修,这编修为七品官,俸银甚少,生活清苦,然而世昌在翰林一住9年,未办过一次学差、试官之类有利之事。他并不急功近利,而是积极结交,疏通上下,同时勤苦读书,关心时事,作好各方面准备,以待时机。徐世昌在翰林院已是“板凳要坐十年冷”,到第十年终于有了转机,袁世凯向清延奏请徐翰林兼管新建陆军稽查全军参谋军务营务处总办(相当于秘书长兼参谋长),徐欣然就任。虽然编制、原职、级别均予保留,但总是以高就低;徐却毅然离开翰林院,全力以赴,总揽全军文案并参与机密,袁不在时且代理其职。从此成为袁的得力智囊。戊戌变法之时,徐世昌又和袁世凯以戊戌六君子之血染红了顶戴花翎,从此深受后党恩宠,平步青云。据京城的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米国公使馆公使康格已经多次施压,总理衙门也上了弹劾折子,据悉接任山东巡抚大任的正是这位徐编修的恩主袁世凯袁项城。此次徐世昌来济南正是为了袁世凯上任铺路的,正好后党的内相李大总管的一个干儿子出京办事,一起来的山东,民间都知道太监不奉旨出京百里即可斩首,当年安德海安大总管就是栽在济南府的,没想到山东巡抚丁宝桢的尸骨未寒,这太监出京又故事重演。不过既然出京一次不易,相信这位管事刘公公不会浪费任何的捞钱机会,两个四品顶戴的捐班还算不上什么大事,既然有好处可拿,自然是百无禁忌了。

    管事刘的门槛太高,我们这些商贾之人还真见不到他老人家,徐世昌倒是平易一点,毕竟是为袁老板铺路的,作为济南商界的闻人,投了帖子不多时就见到了这位未来的民国总理,今天的七品编修徐世昌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