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赏赐
李隆基听了李泰初的话,顿时失声,人老了,总是希望子孙承欢膝下,李隆基今年已经六十有五,并不像年轻时那般理智,更多的时候,他都是感情用事。
他身为大唐帝国唯一的主宰,觉得自己也有感情用事的资本,因此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虽然身为皇帝感情用事就是最大的错误。
王忠嗣毕竟是他一手养大的,李隆基心中自然不可能没有丝毫感情,而这封信里面,王忠嗣也丝毫未提什么帝国弊病,请求出仕之类的话语,唯一的请求只是希望能辞官回长安。
李隆基收起信件,叹息道:“忠嗣的事情,我知道了,高力士,传圣旨,王忠嗣治理地方,惩处不法,当入长安,为吏部郎中。”
“是。”高力士轻轻弯腰,然后笑眯眯的去传旨了。
李隆基穿好衣物,坐下来问起了李泰初的情况,等知道李泰初为宗室之后后,李隆基对他的态度多了几分亲昵。
李隆基开口道:“我赐你绢二十匹,你且回去,静待忠嗣回京,到那时,再让他为你谋个职位。”
“谢圣人!”李泰初“感激涕零”的退了出去,几个宦官将赏赐的绢布帮他带了回去。
事实上,这个赏赐不低了,《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记载:“是时(天宝五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
“青齐间”说的是当时山东青州、齐州一带的米价。
二十匹绢布,差不多就是四千钱左右,毕竟现在并非天宝五载,所以价格有一些波动,按斗米十钱的价钱算,也可以买四百斗,也就是五千斤米了。
这笔钱,明显就是李隆基给李泰初的生活费,若李泰初真像刚才表现出的那样,必然感激涕零,可惜,并不是。
李泰初出大明宫时,碰到的一个大胖子令他印象深刻,那人胖倒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肚子都下垂垂到膝盖那里,这让李泰初由不得多看了几眼,也为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倒没什么了,李泰初与几个宦官抱着绢布顺利的回到了哥舒府,然后李泰初自掏腰包,花了百多钱打发了他们。
然后,李泰初和五郎他们三个看着二十匹绢布陷入了沉思,事实上,他们身上的现钱并不多,出发前王忠嗣只给了他们千多钱罢了,而且还是四人平分。
现在他们身上还有五百多钱,这是准备回去的路上用的,只是他们没想到,李泰初入一次宫,便得了价值四千多钱的绢布赏赐。
五郎他们将询问的目光投向李泰初,眼神中满是迷茫,李泰初知道,这是他们想询问这笔钱该怎么办。
李泰初摸了摸下巴,感受着胡茬已经开始生长的下巴,开口说道:“不如,我们拿这笔钱去做生意,哥舒府在永昌坊中,这里大多居住着官员富商,我们可以找哥舒翰将军在坊内租借一块地方,做些吃食生意,也不至于坐吃山空。”
“好倒是好,可是……”五郎他们面面相觑道:“我们几个都不会做什么吃食啊……”
“让我想想……”
李泰初仔细思考着,官员们需要早起上朝,而富商蓄贾,平常百姓们也需要一种能快速吃完的食物。
如今,他们的选择是饼,馒头胡饼等都是饼,李泰初不欲做出太多的创新,他觉得,卖肉夹馍和馒头不错,当然,肉夹馍和馒头都是现在有的东西,李泰初完全可以请人来做,然后自己只需要在一些地方点拨一下,让味道接近后世就可以了。
当然,为了做出特色,李泰初觉得还得有一样主打食品。
李泰初眉头微皱,有些东西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还得实地考察一下长安城中的具体情况。
次日,五郎他们三人在李泰初的催促下早早的起床,然后去逛永昌坊了。
永昌坊并不大,只有正常坊市的一半大小,这里住的也大多是富贵之人,但,这不代表这里没有普通百姓在,相反,这里做生意的百姓比普通坊市还要多。
这里府邸众多,府中都有仆人,因此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养,所以催生了商业活动的繁荣,因此这里的饼铺,肉铺,米行,菜贩等络绎不绝。
长安繁荣,坊市一百多,如永昌坊这般,离皇城和大明宫都很近的坊市更加繁华,光人口就近万人,因此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更别说还有那些个有钱人了。
四人早起逛坊市,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来吃东西。
主要是李泰初买食物尝试一口味道,然后再将剩下的给五郎他们三个大肚汉解决。
差不多将所有食物尝遍后,李泰初坐在了一家饼铺桌子上。
而五郎他们,此时已经吃到痴呆了,他们三个呆呆的站在李泰初身后,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泰初点了碗面,端上来的只有一种,就是冷淘。
所谓冷淘,即指槐叶冷淘,也就是过水凉面,唐制规定,夏日朝会燕飨,皇家御厨大官(也作“太官”)所供应给官员的食物中,即有此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廷食品逐渐传入市肆民间,并将用槐叶与面粉合制,改“槐叶冷淘”为翡翠面。
当然,现在的冷淘也是饼,大唐面食,可谓万物皆饼也。
唐代面条,种类并不丰富,只有冷淘和汤饼罢了,配菜也不必多说,与后世自然差远了。
李泰初吃完冷淘后,放下筷子,觉得这面,大有可为,完全可以开一个面馆,主打面条,附带肉夹馍和馒头包子。
而面类中的拳头产品,李泰初也想好了,就主打八珍面!
八珍者何?鸡、鱼、虾三物之内,晒使极干,与鲜笋、香蕈、芝麻、花椒四物,共成极细之末,和入面中,与鲜汁共为八种。
酱醋亦用,而不列数内者,以家常日用之物,不得名之以珍也。
鸡鱼之肉,务取极精,稍带肥腻者弗用,以面性见油即散,擀不成片,切不成丝故也。
但观制饼饵者,欲其松而不实,即拌以油,则面之为性可知己。
鲜汁不用煮肉之汤,而用笋、蕈、虾汁者,亦以忌油故耳。
所用之肉,鸡、鱼、虾三者之中,惟虾最便,屑米为面,势如反掌,多存其末,以备不时之需!
他身为大唐帝国唯一的主宰,觉得自己也有感情用事的资本,因此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虽然身为皇帝感情用事就是最大的错误。
王忠嗣毕竟是他一手养大的,李隆基心中自然不可能没有丝毫感情,而这封信里面,王忠嗣也丝毫未提什么帝国弊病,请求出仕之类的话语,唯一的请求只是希望能辞官回长安。
李隆基收起信件,叹息道:“忠嗣的事情,我知道了,高力士,传圣旨,王忠嗣治理地方,惩处不法,当入长安,为吏部郎中。”
“是。”高力士轻轻弯腰,然后笑眯眯的去传旨了。
李隆基穿好衣物,坐下来问起了李泰初的情况,等知道李泰初为宗室之后后,李隆基对他的态度多了几分亲昵。
李隆基开口道:“我赐你绢二十匹,你且回去,静待忠嗣回京,到那时,再让他为你谋个职位。”
“谢圣人!”李泰初“感激涕零”的退了出去,几个宦官将赏赐的绢布帮他带了回去。
事实上,这个赏赐不低了,《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记载:“是时(天宝五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
“青齐间”说的是当时山东青州、齐州一带的米价。
二十匹绢布,差不多就是四千钱左右,毕竟现在并非天宝五载,所以价格有一些波动,按斗米十钱的价钱算,也可以买四百斗,也就是五千斤米了。
这笔钱,明显就是李隆基给李泰初的生活费,若李泰初真像刚才表现出的那样,必然感激涕零,可惜,并不是。
李泰初出大明宫时,碰到的一个大胖子令他印象深刻,那人胖倒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肚子都下垂垂到膝盖那里,这让李泰初由不得多看了几眼,也为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倒没什么了,李泰初与几个宦官抱着绢布顺利的回到了哥舒府,然后李泰初自掏腰包,花了百多钱打发了他们。
然后,李泰初和五郎他们三个看着二十匹绢布陷入了沉思,事实上,他们身上的现钱并不多,出发前王忠嗣只给了他们千多钱罢了,而且还是四人平分。
现在他们身上还有五百多钱,这是准备回去的路上用的,只是他们没想到,李泰初入一次宫,便得了价值四千多钱的绢布赏赐。
五郎他们将询问的目光投向李泰初,眼神中满是迷茫,李泰初知道,这是他们想询问这笔钱该怎么办。
李泰初摸了摸下巴,感受着胡茬已经开始生长的下巴,开口说道:“不如,我们拿这笔钱去做生意,哥舒府在永昌坊中,这里大多居住着官员富商,我们可以找哥舒翰将军在坊内租借一块地方,做些吃食生意,也不至于坐吃山空。”
“好倒是好,可是……”五郎他们面面相觑道:“我们几个都不会做什么吃食啊……”
“让我想想……”
李泰初仔细思考着,官员们需要早起上朝,而富商蓄贾,平常百姓们也需要一种能快速吃完的食物。
如今,他们的选择是饼,馒头胡饼等都是饼,李泰初不欲做出太多的创新,他觉得,卖肉夹馍和馒头不错,当然,肉夹馍和馒头都是现在有的东西,李泰初完全可以请人来做,然后自己只需要在一些地方点拨一下,让味道接近后世就可以了。
当然,为了做出特色,李泰初觉得还得有一样主打食品。
李泰初眉头微皱,有些东西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还得实地考察一下长安城中的具体情况。
次日,五郎他们三人在李泰初的催促下早早的起床,然后去逛永昌坊了。
永昌坊并不大,只有正常坊市的一半大小,这里住的也大多是富贵之人,但,这不代表这里没有普通百姓在,相反,这里做生意的百姓比普通坊市还要多。
这里府邸众多,府中都有仆人,因此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养,所以催生了商业活动的繁荣,因此这里的饼铺,肉铺,米行,菜贩等络绎不绝。
长安繁荣,坊市一百多,如永昌坊这般,离皇城和大明宫都很近的坊市更加繁华,光人口就近万人,因此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更别说还有那些个有钱人了。
四人早起逛坊市,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来吃东西。
主要是李泰初买食物尝试一口味道,然后再将剩下的给五郎他们三个大肚汉解决。
差不多将所有食物尝遍后,李泰初坐在了一家饼铺桌子上。
而五郎他们,此时已经吃到痴呆了,他们三个呆呆的站在李泰初身后,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泰初点了碗面,端上来的只有一种,就是冷淘。
所谓冷淘,即指槐叶冷淘,也就是过水凉面,唐制规定,夏日朝会燕飨,皇家御厨大官(也作“太官”)所供应给官员的食物中,即有此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廷食品逐渐传入市肆民间,并将用槐叶与面粉合制,改“槐叶冷淘”为翡翠面。
当然,现在的冷淘也是饼,大唐面食,可谓万物皆饼也。
唐代面条,种类并不丰富,只有冷淘和汤饼罢了,配菜也不必多说,与后世自然差远了。
李泰初吃完冷淘后,放下筷子,觉得这面,大有可为,完全可以开一个面馆,主打面条,附带肉夹馍和馒头包子。
而面类中的拳头产品,李泰初也想好了,就主打八珍面!
八珍者何?鸡、鱼、虾三物之内,晒使极干,与鲜笋、香蕈、芝麻、花椒四物,共成极细之末,和入面中,与鲜汁共为八种。
酱醋亦用,而不列数内者,以家常日用之物,不得名之以珍也。
鸡鱼之肉,务取极精,稍带肥腻者弗用,以面性见油即散,擀不成片,切不成丝故也。
但观制饼饵者,欲其松而不实,即拌以油,则面之为性可知己。
鲜汁不用煮肉之汤,而用笋、蕈、虾汁者,亦以忌油故耳。
所用之肉,鸡、鱼、虾三者之中,惟虾最便,屑米为面,势如反掌,多存其末,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