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长安城内,有一个为举行科考专门准备的场地,此地由几个巨大广场组成,可容纳万人。
由于这是大唐建国以来第一次科考,所以来参加的人特别多,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前入仕无望的寒门学子。
是李承道给了他们这次机会。
只要当了官就可以一步登天,而且还是一件特别光宗耀祖事情,这么珍贵的机会,他们当然是要好好把握。
所以有许多寒门学子从全国各地赶来,人实在太多,就只能临时找了这么个露天场地。
李承道一身便装来到这里,而且隐藏了自身的帝王威势,众人可能会因为气度不凡多看他两眼,但绝对想不到他就是大唐的皇帝。
他到的时候,这里已经人头攒动,他也装作考生的模样在后边排队。
听到前方有人在那感叹。
“这次朝廷干了件大好事啊,让我们这些出身低下的人都能有希望入仕为官!”
“是啊!以前基本上都只有那几大氏族的人才可以做官,但现在不同了,看得是能力而不是背景,像我这样的都有希望当官呢!”
“这是我生下来遇到的最公平的一件事!”
“现在想想,那些狗屁名门望族真是恶心,长期占着茅坑不拉屎,明明都是一些草包,却也可以做官!”
“没错,真是可恶!”
……
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李承道的引导下,他们正确认识到了世家门阀的丑陋嘴脸,对世家门阀的印象那是越来越差。
什么狗屁名门望族,不过就是一群骄傲自大的智障罢了,他们根本就不值得我们敬重!
同时他们心中对朝廷更加有好感,对当今圣上也更加有好感。
“哎,你们不会不知道吧,这都是咱大唐新圣上的功劳!”
一个公子哥模样的男子听到他们的话,忍不住问道。
有些人还不知道李承道登基的事,有些震惊。
“什么?新圣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公子哥乐呵一笑,然后说道。
“那看来你们都是些外乡人,不是这长安城里的土著,新圣上登基的事情全长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那几个人听了这话,都是一副既疑惑又好奇的样子。
“咦?”
“什么时候举行的登基大典,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说话之人刻意压低声音,接着问道。
“不知是哪位皇子即位,太子还是秦王?”
在他的认知中,只有这两位才最有可能当皇帝!
结果那公子哥一听,当即摆手。
“什么呀!”
“当今圣上乃是前圣的亲皇孙,以前被称之为晋王!而你说得太子、秦王,如今不过却圣上手下的摄政王罢了!”
“但你们可不要误会啊!当今圣上的得位那绝对是堂堂正正,乃是前圣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自拉着圣上登上皇位的!”
众人听了公子哥这话,纷纷面露震惊,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什么?
当今新圣上居然不是太子,也不是秦王,而是皇孙晋王?
还是被前圣亲自拉着上位的?!
关键这晋王他到底是谁,以前也没听说过啊!
公子哥看到他们这幅模样,有些得意。
“你们初来乍到有些事不太清楚,当今圣上还是晋王的时候,就已经是我们全长安城百姓的大恩人!”
“试问当街斩奸臣恶霸这种事情,有几人有如此魄力能够做出来?!”
“当今圣上当时就做到了,那真是大快人心!”
“圣上乃是真正替我们百姓着想的好皇帝,我们全长安城的百姓都会无条件拥护他!”
周围那些来参加科举的考生,都被公子哥这一翻慷慨激昂的讲述吸引了,对他口中这位新圣上充满了好奇。
“哎,这位兄弟,关于新圣上的事情,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那公子哥回答。
“害,这些事长安城谁人不知谁不晓?”
“不过我确实知道的更多一些,因为家父张二河,目前正在朝中做官!”
原来这公子哥,就是上次在春风楼中学李承道逛青楼的那货,他天天被他爹教训,所以也准备来考科举试试。
由于他爹并不是世家门阀的人,平时也是尽职尽责,所以没被清算。
众人这会对李承道这个新圣上好奇得不行,连忙催促公子哥接着讲关于李承道的传奇事迹。
那公子哥也是个爱热闹之人,而且考试队伍排得很长,一时半会也轮不到,便也给他们继续讲。
“话说当时圣上正在街上打赏要饭的,只见四名官二代竟然当街纵马行凶……”
结果这群人是越听越震惊,越听越激动,心中对李承道那是越来越有好感,进而钦佩无比。
“好,斩的好!”
甚至说到李承道怒斩恶徒的时候,周围人都情不自禁的叫好。
“圣上真乃千古明君!”
李承道在后边听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以旁听者的身份听别人夸赞自己,感觉怪怪的。
他老脸一红。
这些人真是的,把朕都快夸到天上去了,朕真有那么好吗?
赞美自己的话谁都愿意听,李承道当然也不例外,他心里美滋滋。
虽然这这人有议论皇家之嫌,但李承道为人大度,决定不予追究。
咳咳,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才好。
为了不被那公子哥认出来,李承道还专门换了个地方继续假装排队。
如果被认出来了,恐怕少不了一阵喧嚷,到时候还怎么听别人赞美自己?
而且,万一百姓们都想来一睹龙颜,发生踩踏事故怎么办?
所以还是谨慎点好,换个地方听彩虹屁,啊不,是听取民意。
李承道换了一个地方,基本上还是能听到人们对科举制的称赞,说科举制是真正为穷苦百姓着想的好制度。
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增强了百姓们对朝廷的归属感。
当前也会偶尔听到两句质疑的声音。
“这科举制不会是说得好听,但其实还是优先录用世家子弟吧?”
“我觉得也是,毕竟像我们这种穷苦百姓,何时有过公平的待遇?”
“我估计朝廷来科举也就是走个过场,只不过是换种方式给世家子弟走后门罢了!”
听到有人这么诋毁科举制,那些李承道的忠实粉丝顿时不干了。
“哎,我说你们是怎么回事,怎么如此诋毁圣上的制度?”
“你们去打听打听,为了开科举,朝廷早就跟世家们闹翻了,前几天清河崔氏还因为造反被满门抄斩呢!”
由于这是大唐建国以来第一次科考,所以来参加的人特别多,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前入仕无望的寒门学子。
是李承道给了他们这次机会。
只要当了官就可以一步登天,而且还是一件特别光宗耀祖事情,这么珍贵的机会,他们当然是要好好把握。
所以有许多寒门学子从全国各地赶来,人实在太多,就只能临时找了这么个露天场地。
李承道一身便装来到这里,而且隐藏了自身的帝王威势,众人可能会因为气度不凡多看他两眼,但绝对想不到他就是大唐的皇帝。
他到的时候,这里已经人头攒动,他也装作考生的模样在后边排队。
听到前方有人在那感叹。
“这次朝廷干了件大好事啊,让我们这些出身低下的人都能有希望入仕为官!”
“是啊!以前基本上都只有那几大氏族的人才可以做官,但现在不同了,看得是能力而不是背景,像我这样的都有希望当官呢!”
“这是我生下来遇到的最公平的一件事!”
“现在想想,那些狗屁名门望族真是恶心,长期占着茅坑不拉屎,明明都是一些草包,却也可以做官!”
“没错,真是可恶!”
……
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李承道的引导下,他们正确认识到了世家门阀的丑陋嘴脸,对世家门阀的印象那是越来越差。
什么狗屁名门望族,不过就是一群骄傲自大的智障罢了,他们根本就不值得我们敬重!
同时他们心中对朝廷更加有好感,对当今圣上也更加有好感。
“哎,你们不会不知道吧,这都是咱大唐新圣上的功劳!”
一个公子哥模样的男子听到他们的话,忍不住问道。
有些人还不知道李承道登基的事,有些震惊。
“什么?新圣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公子哥乐呵一笑,然后说道。
“那看来你们都是些外乡人,不是这长安城里的土著,新圣上登基的事情全长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那几个人听了这话,都是一副既疑惑又好奇的样子。
“咦?”
“什么时候举行的登基大典,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说话之人刻意压低声音,接着问道。
“不知是哪位皇子即位,太子还是秦王?”
在他的认知中,只有这两位才最有可能当皇帝!
结果那公子哥一听,当即摆手。
“什么呀!”
“当今圣上乃是前圣的亲皇孙,以前被称之为晋王!而你说得太子、秦王,如今不过却圣上手下的摄政王罢了!”
“但你们可不要误会啊!当今圣上的得位那绝对是堂堂正正,乃是前圣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自拉着圣上登上皇位的!”
众人听了公子哥这话,纷纷面露震惊,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什么?
当今新圣上居然不是太子,也不是秦王,而是皇孙晋王?
还是被前圣亲自拉着上位的?!
关键这晋王他到底是谁,以前也没听说过啊!
公子哥看到他们这幅模样,有些得意。
“你们初来乍到有些事不太清楚,当今圣上还是晋王的时候,就已经是我们全长安城百姓的大恩人!”
“试问当街斩奸臣恶霸这种事情,有几人有如此魄力能够做出来?!”
“当今圣上当时就做到了,那真是大快人心!”
“圣上乃是真正替我们百姓着想的好皇帝,我们全长安城的百姓都会无条件拥护他!”
周围那些来参加科举的考生,都被公子哥这一翻慷慨激昂的讲述吸引了,对他口中这位新圣上充满了好奇。
“哎,这位兄弟,关于新圣上的事情,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那公子哥回答。
“害,这些事长安城谁人不知谁不晓?”
“不过我确实知道的更多一些,因为家父张二河,目前正在朝中做官!”
原来这公子哥,就是上次在春风楼中学李承道逛青楼的那货,他天天被他爹教训,所以也准备来考科举试试。
由于他爹并不是世家门阀的人,平时也是尽职尽责,所以没被清算。
众人这会对李承道这个新圣上好奇得不行,连忙催促公子哥接着讲关于李承道的传奇事迹。
那公子哥也是个爱热闹之人,而且考试队伍排得很长,一时半会也轮不到,便也给他们继续讲。
“话说当时圣上正在街上打赏要饭的,只见四名官二代竟然当街纵马行凶……”
结果这群人是越听越震惊,越听越激动,心中对李承道那是越来越有好感,进而钦佩无比。
“好,斩的好!”
甚至说到李承道怒斩恶徒的时候,周围人都情不自禁的叫好。
“圣上真乃千古明君!”
李承道在后边听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以旁听者的身份听别人夸赞自己,感觉怪怪的。
他老脸一红。
这些人真是的,把朕都快夸到天上去了,朕真有那么好吗?
赞美自己的话谁都愿意听,李承道当然也不例外,他心里美滋滋。
虽然这这人有议论皇家之嫌,但李承道为人大度,决定不予追究。
咳咳,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才好。
为了不被那公子哥认出来,李承道还专门换了个地方继续假装排队。
如果被认出来了,恐怕少不了一阵喧嚷,到时候还怎么听别人赞美自己?
而且,万一百姓们都想来一睹龙颜,发生踩踏事故怎么办?
所以还是谨慎点好,换个地方听彩虹屁,啊不,是听取民意。
李承道换了一个地方,基本上还是能听到人们对科举制的称赞,说科举制是真正为穷苦百姓着想的好制度。
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增强了百姓们对朝廷的归属感。
当前也会偶尔听到两句质疑的声音。
“这科举制不会是说得好听,但其实还是优先录用世家子弟吧?”
“我觉得也是,毕竟像我们这种穷苦百姓,何时有过公平的待遇?”
“我估计朝廷来科举也就是走个过场,只不过是换种方式给世家子弟走后门罢了!”
听到有人这么诋毁科举制,那些李承道的忠实粉丝顿时不干了。
“哎,我说你们是怎么回事,怎么如此诋毁圣上的制度?”
“你们去打听打听,为了开科举,朝廷早就跟世家们闹翻了,前几天清河崔氏还因为造反被满门抄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