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弥雅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10 铁券御札

    邡珰族长见了继迁果然是喜极而泣,特别是见了儿子被撕裂的耳朵后,心疼之余更加坚定了信念,当即表示从此将鞍前马后跟随继迁。

    有时候,固执而热烈的信念会召唤有相同信念的人,又或者这盏信念的灯太过耀眼,吸引了无数原本没有目的飞蛾。

    渐渐的,继迁的声名在弥雅部众中传将开来,更多的弥雅部族悄悄归入了他的麾下。这些部族中,北有府谷、神木县一带的,南有环县、陇山一带的。

    这些弥雅部族习惯了自己主导的生活,觉得大宋的体制管理是压迫,可大宋也忌惮他们蛮横不受管束,好舞刀弄枪。其实,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都没错,大家所谓的理性,已经被从小生长的环境以及经历形成的信念所裹挟,难免偏颇。

    大宋急于管束好这些党项人,却忽略了任何转变都需要时间。一群人在一个特定的地方经过特定一段时间好不容易形成的习俗,怎会在短时间内改变?他们至唐以来就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日子,自由散漫惯了。况且有些治理五州城州县的宋官还贪贿成风,不体恤百姓所需,引起多方不满。

    其实,要改变一个群体,最好的方法不是和其对抗,而是先融入,再慢慢引导。

    除了弥雅人,还有一些陇西的羌人部落也前来投奔。

    继迁就像荒原上的野风,聚拢着到处飘散的流沙,沿着五州城外一路召集着先祖们当年不会注意的这些小部落。

    这一日,张浦从继迁的大帐出来,却见防铛族长候在帐外。

    “张浦兄!”

    “邡珰族长!”

    张浦正要行礼,忽然发现自己手中还拽着原、威一带的地图,连忙让帐外的守卫给继迁送进去,回过头见邡珰族长正盯着他,不禁笑道,“拓跋族长在里面,我这就去帮你通传。”

    “我不是来找拓跋族长的,我是来找你的!”

    “找我?”

    “张浦兄,你来!”

    邡珰族长说着把张浦拉到一旁,见四下无人,压低声音悄悄问道,“张浦兄,有一个问题不知该不该问!”

    “族长有什么问题但说无妨!我们这段时日多有叨扰,若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还望直言不讳。”

    “不、不是说这个,”他看了看继迁的大帐,“我只是好奇,怎么从来不见族长夫人?”

    张浦听后一声叹息,“族长夫人与族长在地斤泽走散,至今下落不明!”

    邡珰族长点点头,咝地倒吸了一口气,吃惊之余又有几分喜悦,“张浦兄,这族长身边总得有个女人,况且,小公子还小,需要人照顾!”

    张浦顿时明白了过来,可仍装糊涂,一脸迷茫地问道,“你的意思是?”

    邡珰族长这下竟有几分羞怯,低着头慢条斯理地咕哝道,“家有小女,二十多岁了,还未婚嫁,不知有没有那个福分高攀?”

    张浦一听哈哈大笑,邡珰族长以为他笑话自己,脸拉了下来,张浦见状极力止住笑意,“承蒙族长青眼有加,美事一桩美事一桩啊!”

    听张浦这么一说,邡珰族长喜笑颜开,忽又听张浦转头略带犹疑道,“不过,这得问拓跋族长的意思!”

    邡珰族长一听在理,连称,“那是、那是!”

    眼下,继迁正忙着将投奔的大小部众根据作战能力和自身情况分编,把擅骑射的士兵整编成骑兵,把擅长途跋涉的士兵们整编成步兵。

    不仅如此,还因不同的作战任务细分下去,把骑兵中擅长马技的编做擒生军,以在作战中获得更多的俘虏壮大自己的力量。又把步兵中善射的编做强弩兵,专门操作他们特制的强弩。其它老弱病残或有身体缺陷的则全部归到负赡兵等,负擔兵同时还负责军内炊事。

    自从在地斤泽被曹光实一败涂地,继迁这些日子以来为了召集各部也是颠沛流离、居无长所,他甚至都略带自嘲地给儿子德明取了一个小名叫‘阿移’。可他无时无刻不在暗中盘算着怎样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他相信被风雨打击过的人生一定另有一番滋味,正是因为有各种酸甜苦辣,他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人生短短几十载,一生要是能做成一件事或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继迁!”

    张浦突然兴冲冲地进帐,兴奋溢于言表,“你猜谁来了?”

    “谁?!”

    张浦双眼含笑,双手合掌这么一拍,只见一个大汉夺帐而入,他身材魁梧,挡住了帐外的日光,大胡子一根根地就像秋天收割后的荞麦杆。

    “拓跋酋长!”继迁腾地站起身来。

    “继迁!”

    “拓跋酋长!”

    继迁情不自禁地又唤了一声!

    他就是宥州一带拓跋部的酋长拓跋遇。拓跋部不同于其他弥雅部族,只有一个族长或酋长。其他部族里族长就是最大,是世袭的,可拓跋部的酋长是银、夏、绥、宥、静五州的族长轮流来做的。

    据说在继迁逃离银州城后不久,拓跋遇也带领部众反抗,被镇压后只好逃亡深山避难,这下听说继迁在盐州一带活动,也带领部下前来联络。

    “继迁,我此次前来别无他求,只希望和你一起夺回五州城!”

    继迁热泪盈眶,不曾想还有人同他有一样的梦想,不禁哽咽道,“拓跋酋长!”

    “勿需多言,你只管告诉我先夺哪一座城,我就去干!”

    “银州!”

    不待继迁回答,张浦倒先说了。

    “我何曾不想,”继迁叹道,“可是,银州城防守严密,曹光实又驻扎多年,实难下手啊!”

    继迁在银州城出生,后来又做了银州防御使,他怎会不知道银州城的防御能力。

    “是啊,银州城高壕深、易守难攻,曹光实用兵多年、深知兵要,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能诱敌出城,否则难有作为!”

    “诱敌出城?”

    拓跋遇点点头,张浦忽然一拍脑袋,“我倒是有一计,可诱曹光实出城!”

    “哦,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两人附耳前去,张浦则娓娓道来。

    听完后,继迁脸色暗下来,“不行,绝对不行,我绝不会投降!”

    “兵不厌诈,我们只是诈降!”

    继迁态度坚决,“不行,诈降也不行。”

    “你是面子上挂不住吧!”

    张浦有些气愤,“在你没有强大起来之前,任何的自尊都一文不值!”

    继迁瞪大了眼睛,看着张浦,像看一个陌生人,他没想到张浦竟然当着别人的面,一语道破他的心思,竟然半分面子也不给留。

    见继迁惊诧而又愤懑的眼神,张浦并不心虚,“你在沙漠里快要渴死了,这时有一滩浑水,你是喝下那脏水,还是高傲的渴死?自己掂量掂量!”

    张浦说完噔噔噔夺帐而出。

    拓跋遇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笑道,“嘿!这张浦,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还真有脾气!”

    继迁叹道,“可是,诈降不是大丈夫所为!”

    “怎么不是大丈夫!黄盖当日诈降曹操,后来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谁不赞他足智多谋?谁会说他背信弃义?每人立场不同,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兵不厌诈嘛!”

    这拓跋遇看起来粗人一个,可说话却引经据典颇为风雅。人们颂扬战争,吹嘘主帅的足智多谋,都是无数看不见的杀戮攒成的。可往往身处其中的人并不会觉得残忍,反而觉得自己是正义的维护者。

    当下继迁不说话了。

    拓跋遇皱了皱眉,沉沉叹道,“继迁,我知道这样很难为你,可是,我们老是这样东躲西藏,在别人眼里有如丧家之犬,境况能好到哪去。个人的荣辱和弥雅的荣辱孰轻孰重,我想你再清楚不过,不然你这几年折腾都是为了什么?”

    见继迁不置可否,他继续道,“如果我的声望如你一样,我会毫不犹豫地约降曹光实,如果有幸夺回了银州城,纵然受万人唾骂,那又如何?兵不厌诈,只有赢的人才有资格说话。我最佩服的田单,不也是向燕军诈降才得以施展他的火牛阵吗?”

    继迁闭上了眼睛,脑海里尽是地斤泽那晚的大火,曾几何时,那场大火就是天天晚上缠绕他的梦魇,还有在大火中消失不见的母亲、燕珺、小月月。他当初弃她们不顾逃出了地斤泽,不就是为了留得一命有朝一日拿回五州城?

    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现在,是自己的面子重要,还是他这几年来一直坚持的东西重要?他虽然为难,可并不是绝望,因为他还有选择权,一个人如果为难,那就是还有选择权,他又怎会在毫无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左右为难呢?

    “继迁,我有一样东西给你!”

    只见拓跋遇从怀里掏出一件用紫缎包着的东西,他粗糙的大手颤抖着解开来,只是一见,继迁双眼便红了,竟然哽咽不语,只是百感交集地看着拓跋遇,拓跋遇被他的反应弄得迷糊了。

    “你这,到底要是不要啊?”

    继迁平复了心情,才哽咽道,“拓跋酋长,我拓跋继迁何德何能,能受如此大礼?”

    “你年少有为,这些年来跋山涉水召集旧部为五州城奔走,历尽艰辛仍不屈不挠,我们弥雅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来力挽狂澜!”

    “可是你……”

    “我老了,膝下又无儿无女,我如果还握着弥雅人的未来,能有未来吗?”

    继迁颤抖着双手接过来,拓跋遇又道,“继迁,答应我,你要用生命来保护它,而不是像李克文一样为贪图荣华富贵而转手把它送给大宋皇帝。”

    “李克文?”

    拓跋遇点点头,“当初李克宪和李光围围困夏州后,李克文与他们勾结软禁了西平王,拓跋继捧,抢了铁券御札准备送给大宋皇帝,幸亏我的手下得知消息,将它夺了回来,不然我拓跋家以何凭证来统领五州城?”

    继迁连连点头,他只觉得此刻手中的东西有千斤重,这铁券御札,不仅是当年大唐皇帝亲赐予拓跋家族世代世袭五州城的凭证,更是先祖用鲜血为后代换来的。

    之前继迁不明白,大宋北部世袭的豪酋不算少,除了夏州拓跋氏,还有府州大族折氏、麟州杨氏、丰州臧才氏、灵武杨氏,他们都是世袭祖先的城池,可大宋当年为什么要先从夏州拓跋部入手?

    有人说,折氏、杨氏以及臧才氏虽也是世袭,但他们都只有一座城池,而拓跋家有五座城池!再者说,拓跋氏有两件东西他们都没有,那就是铁券和御札。

    张浦曾说过,铁券御札是前朝给的,而且铁券的另一半已无处对证!帝王赐给功臣的丹书铁券跟将领的虎符一样,为了防止假冒,一般都是劈开分成两半的。朝廷保留一半,被赐者手中一半。他们的铁券是大唐所赐,如今大唐都灰飞烟灭了,何处对证?

    铁券御札对大宋没有绝对的约束力,但对弥雅各部族却有绝对的震慑力,也是召集各部一呼百应的法器。

    但对于继迁,铁券御札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别人来承认的,更是祖先留给自己的信念与力量。

    可光有信念是不够的,还要行动。

    他摸了摸怀中的贺兰石,它的坚硬,亦如他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