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弥雅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2 美人吟

    夜空明朗,星子眨巴眨巴眼睛,像一群从不打架的孩子,只是各自分散在自己的角落,没有交集,只有星光呼应。

    入夜,元昊在兴平府备酒宴,招待一个德明新发现并笼络的才士。

    他叫刘知微,据德明说他文采风流,可就是居高自傲,他每次集结大家谈事的时候,他总是一言不发,得德明躬身亲自问他时,他才金口一开。

    他们弥雅人都是怕自己的意见不被听见,有时候还大打出手,可这些大宋的谋士,总是万般沉得住气,兴许是性格使然,兴许是礼仪之故,可德明希望他们能畅所欲言,而不是一味地节制。所以让元昊设宴时多邀请他,让他同大家熟络熟络,改改那闷不吭声的个性。

    哪知这个刘知微,他一进门,就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酒也不怎么喝,歌舞表演也不怎么看,一瞥八字胡是拒人千里的孤傲,简直就是油盐不进,刀枪不入,不过,他倒是盯着元昊看了许久,见他雪衣如华、峻标邈俗、俶倘风流,他左侧站了一个侍卫,樱桃似的嘴巴上托着小巧的鼻子,显出一丝妩媚。

    突然,那侍卫避过他的目光,低身在元昊耳边说了什么,元昊一听,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随即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宴会大殿。

    过了一会儿,元昊进来,侍卫却不见了。

    “刘公,吃呀!”

    他漠然道,“我不好荤腥!”

    “刘公真是雅然之人!”

    “我不吃肉并不是心存慈悲,而是我曾被诬陷打入死牢,体味了被杀的恐惧。”

    杨守素面色一僵,深感这谈话已是接不下去了,不禁转换了话题,“大宋皇帝驾崩,新皇才十二岁,听说刘太后临朝,你们说,她会不会是下一个萧太后?”

    说起来,如今大宋的刘太后刘娥和当初大辽的萧太后萧燕燕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两人都是皇后,都是丈夫英年早逝,两人的儿子都是十一二岁继承了皇位。

    “在对待亲人上,刘太后可谓姑息包庇,萧太后则心狠手辣;在对待朝臣上,萧太后能让当初政敌做其左右臂,刘太后的心胸可比不上萧太后,寇准当初反对她御政,她一临朝就把他贬到雷州,像丁谓和王钦若这样的人倒是重用。”

    “可说到丁谓这人,真是难辨其好坏,一面升州治水苏州免税,一面又迷信愚皇陷害忠良。”

    “一个人的好坏,怎么能从他做事的好坏来论断呢!”

    说话的是张陟,他和这一帮大宋来的谋士原本也是不合的,不过他不像刘知微不说话,他要说,而且常常说的都不是太好听的,他的观点尖锐激进,让人一时难以接受,可仔细一想,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所以一听他说话,众人都不做声了。

    “不仅好人喜欢做好事,有的坏人也热衷于做好事。”

    他仰头饮了一杯,“有两种人最喜欢做好事,一种就是坏事做多的人,想用好事来掩藏坏事,还有一种就是没安全感的人,想要通过做好事来得到别人的肯定。真正的好人,为什么要刻意去做什么好事,就是凭心去做事而已,不需要标榜是好事,就只是‘事’而已。”

    果然,说出的又是让他们不知从何处去反驳的不是道理的道理。

    这时,刘知微见先前出去那侍卫进来了,又在元昊耳边低语,语毕,元昊示意大家安静。掌击两下,随即音乐响起,衣着艳丽的舞女鱼贯而入,大家都翘首以盼,再看那刘知微,仍是一副冷君子的样态。

    这时,只见一个女子手抱琵琶入场,她细眉柳腰,美人尖下方眉心处有一颗大痣,却显得媚态万千,她身着栀黄裙,墨绿色的里衬,衣袖和腰间挽着如云朵霞光般的绸带,当她往在座投来媚眼时,引得一阵阵惊叹,那刘知微脸色虽有些微变,但还是正襟危坐。

    这时,那女子朱唇轻启,歌声婉转,犹如百灵鸟儿的声音一般清脆。

    曲罢,大家哄闹着让那歌女再来一首,要知道,自从大宋皇帝驾崩,弥雅境内八音遏密,他们可太久没有听曲赏舞了,那女子巧笑嫣然,“你们要是猜出了我刚才唱的曲名,我就再唱一首!”

    “我们要是猜不出那就不得听了?”

    “奴家敢肯定,在座一定有人知道!”

    她抱着琵琶走下了舞台,围着宴席间走了一圈,在稔荣身旁停了下来,对着稔荣妩媚一笑。如果说世上有一种人是让人忍不住去招惹的,那就是稔荣。他个性清冷内敛本不讨喜,可无奈长了一张清美俊雅的脸,就好像深谷的幽兰,蝴蝶自是无法抗拒。

    歌姬得不到回应,嫣然一笑罢之,又走了一圈,突然,她在刘知微的桌前停了下来。

    “这位官爷,你可知道曲名?”

    和稔荣不同,这时刘知微已是满头大汗,坐立不安了,他没有说话,只是连连摇头。

    哪知那歌姬撇了撇嘴,“干嘛呀,这首词还是你特意为奴家写的呢!”

    大家都齐刷刷地盯着刘知微,他早已满脸通红,元昊也看着他,他嘴哆嗦着缓缓起身,吞了一口唾沫道,好似惭愧不已的样子,“不错,这正是我为湘儿姑娘写的《美人吟》。”

    原来,元昊手下打听到刘知微喜欢美女,经常去燕子楼,野利华就建议元昊使用美人计使其上钩,“蜈蚣那么毒,它还不是怕鸡??人都是有弱点的,像刘知微这种人,难过美人关。”

    元昊觉得有理,就让府上的歌女湘儿去燕子楼,刘知微见如此佳人,又有如此动听的歌喉,自是欣赏不已,还还当场为她写了词,名叫《美人吟》。

    其实,一开始稔荣和庭页就对刘知微印象不好,元昊明白他们的顾虑,如此一个酒色之徒却装清高,让人唾弃鄙夷。可元昊想法却不一样,歪瓜裂枣也许更甜更香,鸡鸣狗盗之徒也不是一无用处,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关键时刻都能救他一命。

    等歌姬退去,刘知微整理了衣襟,端坐起来,“今天让各位见笑了,我明明谈不上一个正人君子,却要装作正人君子的模样。之前还学庄周击缶而歌,呵呵,画虎不成反类犬。长是因酒沉迷、被花萦绊,如果不是今日被各位戳穿,我如今也不会如此坦然。”

    他继续道,“你们附庸风雅,可以对着一幅字画、一盆兰草吟诗作对、目不转睛,我欣赏美丽的女人有何不可?人皆各有所爱之物,叶公好龙、支遁好马、卫懿公好鹤、王右军好鹅、齐王之好竽、阮籍好锻,我好美人有何不可?当然,之所以不是君子而装君子,正是因我残留的羞耻心,我好烟花柳巷之地,这与我自诩庄周的高洁有所违背,我希望昊王你看到的是我的经史文略,而不是我这个不雅的爱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相信,别人给她的金银珠宝未必及你这一首溢美之词。”

    刘知微赧然,继续道,“之前燕子楼有两位姑娘为我争风吃醋,别人都为我暗暗叫苦,其实,他们不知道其中的乐趣!”

    惟胥这下感兴趣了,不禁倾身过去。

    只听他继续道,“她们两个都不是娴淑之类,都是争锋不让,我的乐趣何在?看起来她们占上风颐指气使,和她们相比我是下风两边受气,其实不然,她们争斗时总不能一直平分秋色,总有个高下之分,当萨萨占上风时,玫玫总是对我加倍温情,反之亦然。”

    他又盯着元昊,“同理,大家都只看到弥雅在大宋和大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却没发现其实处在他们夹缝中的弥雅其实也多了保障,别人要取弥雅,首先得踏过两大国的疆土,尚且两国会互相牵制,当仁不让,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西进,河西走廊的大片河谷马场对于更擅长牧马而不是耕种的弥雅人来说好过大辽的冰雪之地和大宋的鱼米之乡。”

    “这样看来,我们就像手握双截棍,可攻可守,一节可攻一节可守,可攻时守可守时攻。”元昊身旁那侍卫接道。

    刘知微双眼微微一颤,拱手问道,“敢问这位小兄弟尊姓大名?”

    那侍卫看了一眼元昊,元昊点头示意,他这才答道,“我叫野利华!”

    “原来是野利家的公子!”

    一听野利华的名字,吃惊的可不止刘知微一人,还有稔荣。他早在武举的时候就觉得元昊的这个亲卫有些面熟,可是他好像总躲着他,不愿与他照面。

    野利华?

    这时,那野利华也看到稔荣在看他,他忙在元昊耳边嘀咕了几句,出了大殿,稔荣跟了出去,见他快步往后园走去。

    “请留步!”

    野利华停下急促的脚步,但仍背对着他,稔荣正想走到她身前,她又转过去,稔荣再转她又转开,突然,稔荣抓着他的肩一把把她转过来面对着自己。

    “鬘华!果然是你。”

    只见他秀眉微蹙,尴尬的对他一笑。

    “你、你怎么就做了昊王的亲卫了呢?还,女扮男装!”

    “嘘!”

    野利华压低声音道,“还不是我爹,他和西平王给我们订了婚约,我总得亲自看看他是什么样的人吧!作为女儿身又不好靠近他,所以……”

    “所以女扮男装?”

    她辩解道,“古有末喜,前有黄崇嘏,这有什么!”

    夏朝的时候夏桀的妃子末喜喜欢着男装,到了五代十国乱世,巴蜀又出现了一个叫黄崇嘏的才女,她女扮男装云游四海,有一天,她恰巧路过某州县失火之地,被人误认为纵火犯抓了起来,她气愤不已,在狱中给蜀相写信申辩鸣冤,那时的蜀相周庠见了他的诗大为赞赏,事后查清了冤情,给黄崇嘏平冤,还给他官做,甚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她这才不得已道出自己女儿身,免了乱点鸳鸯。

    “可是,这要是让人知道了……”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不过,你要为我保守秘密,不许拆穿我!”

    “可是,你要想好,要是以后被揭穿了,你要怎么向昊王解释?”

    “他、我、”他低着头,“我也不知道,听天由命了。”

    人生很奇怪,有时候反而没有打算就是最好的打算。

    稔荣无奈地摇摇头,“骗别人也许可以被原谅,可莫要对自己说谎,别人可以原谅你,岁月可不会!”

    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忽然觉得他一路来在一群大男人当中也挺不容易,忽又笑道,“你何必要好强做个花木兰,你本可以是蔡文姬!”

    野利华嫣然一笑,“我才不要做蔡文姬,颠沛流离。”

    “那你对这位未来的夫君可还满意吗?”

    被他突然这么一问,她像怕被人看穿心事般垂下眼帘,忽又岔开话题,“你怎么看那个刘知微?”

    稔荣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者,可是第二个就是个如蚁附膻之徒了。庄子当年无为至上视死如生,那是风流,可如今还有人鹦鹉学舌那不免有些不伦不类了!”

    “可是他刚才一番言论也有理有据不是吗?”

    “刀本锋利,罪与恶完全取决于使用之人,才本无价,正与邪取决于德之匹配,西平王若是只为取才,那此人可用,如果取品,那还要再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