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卫创始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 江心水匪(1)

    这算是一艘小船,上边支着船篷,江南一带称这种船为“乌篷船”。摆船的是两个人,一老、一少,像是一对父子。尽管是晴天,两人外面仍旧罩着蓑衣。

    “小十哥,价钱都已经谈好了。咱们上船吧!”一行三人也没带行李,只有方孝孺背着一个布包。

    王小十今天穿上了朱元璋为将领们定做的锦缎衣服,活脱脱就像一位富家的公子,正带着奴婢、仆人在四处游逛。

    顺江而下,不时会有高大的楼船自江心而过。每逢这时,撑船的一对父子都会离着大船远远的,免得被大船驶过的激流所影响。

    当晚,小船在镇店停靠。王小十大方,连两个船家住店的钱也付了,可老汉却仍旧要在船上过夜,只是让儿子去到镇里住宿。这一条船是船家的命,靠着这条船养活着一家人,万万不能有失。

    当晚,王小十正在睡梦中,就听得镇子里锣声四起,外面更是火光闪闪,人头攒动,像是出了什么大事一样。他本想着出去瞧瞧,却被客店掌柜告知要好生待在房里,免得有性命之威。

    屋外闹腾了整整一夜,王小十便是这样瞪大了眼睛坐了一夜,第二日一早还不待王小十发问,方孝孺便来说道:“小十哥,都打听清楚了。是这一代的水匪打劫村镇,当地的地保已经组织青状把他们赶走了!”

    王小十一听,心里更是奇了。

    水匪纵横江湖,一般都是打劫一下过往船只,却怎么跑到岸上来了。虽说此处紧邻港汊,却也不至于如此啊!

    总归,王小十到元末后碰到的奇事也不止这一件,索性也就不去想他了。

    天亮后,王小十按时动身,准备到船上去补一觉。

    到了河岸,老汉却是说什么也不愿意动身,看样子像是被昨夜水匪的阵仗给吓到了,不肯犯险。

    方孝孺道:“你们父子怕的什么?我家公子家财万贯,一条命比你们值得几百倍,他都不怕,你们怕什么?”最后,又是多付了一倍的船钱才算是商量着老头子出发。

    对于这样的升斗小民,王小十也不会多和他们计较。这一趟行下来,老汉怕是可以换一条新船了!

    正午时分,船至江心,就见迎面是黑压压的一片船影,向着自己这一方靠拢。老汉和儿子赶忙催动小船,向着岸边停靠。

    可对方数十条船,却像是盯住了他们一样,在江面上围堵过来。

    “公子,只怕是遇到水匪了!”老汉惊声道。

    “小十哥……”

    “先看看情况再说。”要真是水匪就好办了,只要给些钱财就是了。怕只怕其中有别的什么猫腻。

    船队围拢过来,王小十粗略估计了下,大概有六七十条那么多。不过其中大多数都与老汉的船一样,而且显得破旧不堪。

    船队围住了王小十等人的去路,却久久不见人出来搭话,王小十只好扯着脖子道:“哪位朋友出来一叙!”

    时间不大,其中一处船篷里俯身走出一条大汉。这人光着上身,手里提着一条关刀,整个人威武极了。王小十暗暗打量,觉得在朱元璋帐下,怕也只有常遇春的精壮能够与之相比。

    这人手中的关刀在船上一顿,船身都跟着颤了两颤。“老子是在江河上讨生活的,识相的留下钱财,老子留你一条命!”

    果然是江心的水匪,王小十的心顿时放了下来。“你是哪路的水匪,报个名号上来。”

    “老子名叫俞通海,威震江河谁人不知?”

    王小十低声问方孝孺。“你听过这俞通海的名字吗?”这人虽不是义军,可敢于在这长江上逞凶,也算是一号人物。

    “没听说过。”方孝孺道:“锦衣卫的兄弟们搜集了各地义军的信息,也探查过一些草寇的名头,却从未听说过这个俞通海。想着也就是个普通的水匪而已。”

    “那么昨夜带人袭击镇店的也是你喽!”王小十道。

    “他奶奶的,你这人知道的还不少。少废话,把银子交出来!”周围一条条渔船上,青状的汉子们手持刀枪、鱼叉,各个凝眉怒目瞧着王小十。别说,被这些人盯着,王小十也免不了有些心虚,只怕这些人拿过了钱之后,也会生出杀人灭口的心思。

    “不就是要钱嘛,我们给了就是!”王小十吩咐,方孝孺干脆将包袱都扔了过去。“这位朋友,我们可以走了吧!”

    “等等!”这大汉俞通海道:“看你这穿着也是个富裕人家出身,这么点钱就像换自己一条命,也太美的你了!”他手一指方孝孺。“派他回去报信,再拿五百两白银来,否则老子就要开杀戒了!”

    “小十哥!”方孝孺护在王小十身前。“瞎了你们的狗眼!我们是义……”

    方孝孺刚要提起义军的身份,却被王小十拦住。他想,这一群水匪都是亡命之徒,为了金银不惜做任何事。若是说了自己义军的身份,说不准还会提着自己人头去到朝廷领赏呢。

    “我家里是盐商,要多少钱都没问题,只要不伤到我们就好!”王小十趴在方孝孺耳边道:“你奔旱路先到集庆去,调锦衣卫的兄弟们来。”

    俞通海道:“这才对嘛!老子保证,只要十天之内见到银子,你们公子就能完完整整的回去!”

    王小十这里的事情,身在滁州的朱元璋自然不知。若是知道的话,只怕他会不顾一切带人冲杀过来。

    朱元璋自然也没闲着。新年刚过,他便和徐达商议过取集庆的计划。这一次,更是将汤和等将都招来,一并商议其中的细节。

    帅府里,李善长也在,正手捻着胡须,做一副高深莫测之态。

    “小十兄弟已经先一步动身去往集庆,各位觉得我们什么时候出兵才是啊?”

    徐达道:“宜早不宜迟。不过也不应太早。至少,该等小十兄弟探明了集庆的情况后再做打算。”

    徐达都说话了,自然也代表着朱元璋的意思,底下的将领们更是没有二话,反倒是一个个争着去做先锋。

    “咳咳!”李善长突然轻咳了两声。

    朱元璋看过去。“怎么?李先生觉得不妥?”

    李善长道:“在下本奉大帅之命打理滁州政务,按理不该参与军事。不过……”

    “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李善长道:“大帅是打算先取集庆?”

    “当然。先生怎么会有这么一问?”

    李善长道:“以学生愚见,先取集庆非是上策。试想,集庆乃是州府重镇,非但只是集庆内有元廷重兵,南北两地更是握在朝廷手里,贸然用兵只怕平白折损了兵将!”

    他的一番话,算是得罪了厅上的将军们,一个个都带着怒火的盯视着他。

    “往下说!”

    李善长接着道:“大帅恕罪。您麾下的兵将的确都是骁勇善战之辈,不过兵将虽精,却难以这区区的两三万人成事。”

    花云这愣头的小子道:“取滁州时,还不都是靠得这些兄弟!”

    “对啊!”

    “就是……”

    李善长起身道:“众位将军。前番取滁州的事我也听说了,那都是王小十将军指挥有方,内外配合得当,加之元十英不曾防备。难道各位觉得,集庆的守将也会是如此吗?”

    底下议论纷纷,最终还是朱元璋喝指住了杂乱的争吵声。“依着先生的意思呢?”

    李善长道:“依着学生的意思,应该先取太平!”

    “太平?”

    李善长解释道:“和州如今已在大帅手上,正由耿炳用将军驻守。而和州离着太平最近,将军可带人,以和州为跳板,进而攻占太平。介时,集庆东南两侧,都在大帅之手。而集庆以北。有刘福通等人。以东,方国珍那里闹的正欢,集庆守军再多,也不过是孤立无援,大帅还不是轻易可得?”

    就像李善长所说的,集庆以东是滁州这里。以南,有和州、太平两地。如今和州已经在朱元璋手里,正由耿炳用驻守,这个年他都是在那里过的。若是再攻下了太平,正好可以孤立集庆。

    细想之下,朱元璋甚为意动。李善长趁机又道:“而且,攻下太平也需要一些时日,王小十将军也好趁此时间在集庆行事,到时内外并举,何愁大事不成?”

    说完这些,李善长又是手捻胡须,如老僧入定一般,容着朱元璋考虑。这种大事,自然不是一时而定。但他看得出,朱元璋已经将这话放在了心上。

    当日散后,朱元璋留徐达、汤和两人商议。李善长则是信步游庭的回了家。一关上门,他便挥毫疾书写下了一封信。而在信封上明确的写着,郭天叙将军亲启!

    …………

    此处是长江上的一处江心岛,位在集庆以东,也是这一群水匪的落脚之所。

    一路上乘着快船两个时辰便到。而这一路上,小羽显得十分惊恐,始终拉着王小十的手不敢放开。

    王小十安慰道:“别怕。你看这群家伙凶神恶煞的,实际上却是蛮可爱的。”

    小羽还是第一次听说,一群水匪也能用“可爱”来形容,当时忍不住轻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