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到底,叛乱了没?
“县令,县令,事情已经大功告成了,那些民众要冲到县衙里面了。”
这时候,清河县令正在和那下面的几个人议论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怎么才能将这件事弄得一发不可收拾,怎么才能全身而退。
若是那些民众可以见到这一幕的时候,他们可以见到那个被抓到大牢里面的人便在这里,和清河县令这些人一起议论着呢。
“等下,你出去,应该知道怎么办吧。”清河县令说道,可不要波及到他,他可是好县令,可是‘无辜’的,都是谢纪吩咐的。
“知道。”自然是在外面多多告诉民众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然后肯定这次上天的警示。
清河县令已经将这件事呈上去了,说,我一个小小县令,控制不住这个场面,赶紧派人来控制吧,这些民众人多势众,他的县衙都被攻破了。
然后和县衙的一些官吏,匆匆忙忙得离开县衙,免得被那些暴怒的民众波及。
“暴民叛乱。”谢纪看着这清河县令传递上来的资料,好一个暴民叛乱。
不知是谁在里面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的。
“查到是谁做的吗?”
“回丞相,在那块石头的发现之地的附近,见到几具尸体,想必是被灭口了的。”
“不需要再查了。你去,找一个巨大的石头,然后这样……”
谢纪对着暗卫嘀咕了几句,这件事,不需要再查了,等到明天,看有几个人跳出来。
萧榆这边,他也得到了消息。
“你们去,集中清河县的书生,尽力将这谣言戳破。”
“尚书,这是一个好时机啊,要是清河叛乱,连带着其他县,最后威逼长安,再令皇帝不得不除掉谢纪,这事不就大功告成了吗。奸臣一除,天下自然安定。”
除掉谢纪,但是这造成的后果,是现在朝廷承担不起的啊,到时候元气大伤,谢纪是除掉了,可是,民生也已经凋谢了。
这也是他不想看到的啊,说实话的,谢纪这丞相虽然不称职,但也真的没有搞得天下大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就是他本来的志向吗?
但是这天下大乱,也不是他想要见到的景象啊。
“谢纪可以除,但是不需要用清河百姓的性命和天下生灵的性命来换。”萧榆这次让他们尽力挽回这场谣言,他也是自私的人。
那些民众的生死他也不是很在意,但是民众叛乱,对朝廷来说是衰落啊,到时候解决,要么用武力解决,要么铲除谢纪。但是谢纪铲除了之后呢,那些带头的地方官,势必会争权夺利,到时候权利从中央向地方转移。
地方势力做大,王朝势必会走向衰落。
他又能从中得到什么?
又不能一跃成为下一个谢纪,既然如此,何必让那些人得利?
第二日的早朝上,众人站在宣台殿中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谢纪今天一大早就来了,看见这些人脸色有点不对,往常还和他恭敬地打招呼,今日,有的人脸色确实有点别扭。
谢纪心中了然,不就是看见那叛乱,到时候自己要亡了不是。
皇帝这时候走了进来,众人恭迎一二,之后便进入正式的议事环节。
“陛下,‘始皇帝死而地分’这块石头发现之后,秦亡于二世。日食月食一出,势必有奸臣祸国,洪水灾荒之后,王朝势必会衰落。清河降下一石,上书‘奸臣当道,天下将亡’,势必是上天的预警啊,还请陛下重视。”
这时候,有一个人先提出来,皇帝的脸色变得十分不好,很想将眼前这人拿下。
“很好,还有吗?”
皇帝笑道,众人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这皇帝是要铲除谢纪还是继续纵容他。
“此人其心可诛。陛下乃是明君,岂会有上天降下警告一说。如此中伤陛下,恶意制造恐慌,鼓动民众造反,以此逼迫圣上,此所谓谋大逆之罪。臣恳请陛下,将此人斩首,以熄天下不平。”萧榆冲着他发火,盛世江山,盛世江山,若是真的叛乱起来,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此石所书,并非是针对陛下,而是奸臣当道,只要奸臣一除,叛乱自然消除。”
“依你所言,本相便是奸臣?除掉本相便能止住叛乱?”谢纪反问过去。
这人是户部侍郎,真是好大的胆子,也是好算计,不过,他算是查出来了,暗中在背后捣鬼的人便是那个儒雅翩翩,毫无存在感的文言文。
若不是暗卫探查到是他在背后令人传播那道流言,还真的会被他外表给骗了。
这文言文传的,那么始作俑者或许就是那个李谙了。
谢纪望向他,直接他一言不发,嘴上挂着从不曾消散的笑意。
“自然。”户部侍郎说道,语气不是很好,肯定,便是只要铲除了谢纪,叛乱自然消停。
“陛下,清河县令将清河县的一切事务全部上报了上来,其间说那些暴民已经将县衙捣毁了,若不是他运气好,他势必会被那些暴民给打死。还请陛下派重兵来压住那些暴民。那些暴民高呼‘铲除奸臣,还政清明’,臣将此事一五一十的上报上来,这件事被丞相给压下去了,如此,丞相,此意何为,想必陛下也已经明了了。”
那个户部左侍郎继续说道,他说这些话掷地有声,令满朝大臣都听得清清楚楚,语气清晰,逻辑分明。
暴民?谢纪在心中轻笑了一会儿,那些暴民是你们引诱出来的吧。
若是没有人带头,那些百姓怎么可能会如此,还只要求铲除他一人,铲除他一人便能天下太平了?
我看,到时候,天下更不太平了。
“清河县令居然能够躲避那些‘暴民’的攻击,臣以为很有嫌疑啊。”
谢纪对着皇帝说道,若是这个清河县令真是好的,就应该在发现石头的第一时间,将那块石头给拿起来并且控制住知道那块石头的民众,这些人知道的越少越好,之后也就没有这回事了。
更何况,因为一块石头便能够叛乱,这些百姓是真的够闲的啊,他们不思考明天的饭菜,不思考如何能够发家致富,居然对石头感兴趣。
想清楚这一点,就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那些百姓是被有心人挑拨的,不然,他们怎么可能放在家里的地不耕,专门来讨伐他。
“陛下,臣以为天将警示,势必要重视起来。还请陛下诛奸臣,还天下一片清静。”不过谢纪这么说可不会让这些朝堂上的人停止攻击谢纪的步伐。
就算你谢纪再怎么说得天花乱坠,该除掉的还是要除掉。
“奸臣当道,若不除之,势必会牵连到天下安危。奸臣不除,这叛乱不绝,万民将陷于水火之中。”
这时候,整个朝堂站在是天的警告上已经有了十分之一了。
剩下的那群人在观望,这次可是不能随便站队。
因为若是这次谢纪没有被除掉,那被除掉的就是刚才说那些话的人,这谢纪可是记仇的。
“清河叛乱,周围几个县也有叛乱的趋势。还请陛下当机立断,早点铲除奸贼,早点解决叛乱。”这时候户部左侍郎又说了一句,使得局势更加逼近一步。
“臣以为,还是解决叛乱为第一要务。而非是在朝堂上如此争辩。还请陛下派一大将前去镇压,让周围的各县立马抽兵解决清河县的暴民。”孟涛很少在朝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件事,他浑然被蒙在鼓里,看向那个户部左侍郎,他居然没有跟自己禀告,清河大乱,这么重要的事情。
“陛下,解决叛乱何必带兵去,只要铲除奸臣不就得了。”
一个御史发言道,御史就是专门出馊主意,弹劾官员的官,而且说什么,就算弹劾错了也不用负任何责任。
皇帝一下子设置十几二十几个御史,在朝中专门用来监督百官的。
这些御史算是十分逍遥和舒坦的官职了,地位不仅比较高,什么事情都不用处理,专门来骂人的,所谓专业喷子。
不过一会儿,许多人都纷纷说道,只要铲除奸臣,那叛乱自动便解决了。
皇帝突然朝着谢纪问道:“丞相,这件事你如何看待?”
皇帝刚才专门令人将那些说是上天警示的官员全部记下,到时候一锅端。
那些官员还不知道皇帝专门将这些人的名字给记下了。
“清河叛乱,说来便是一场误会。至于那块石头,都是无稽之谈。”
谢纪笑着对着皇帝说道,那些底下的官员听了这番话立马互相对视。
无稽之谈?不是叛乱了吗?
到底有没有叛乱啊!
他们听说叛乱也是听其他官员说的,有的还是今天早朝才知道的。
这时候,清河县令正在和那下面的几个人议论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怎么才能将这件事弄得一发不可收拾,怎么才能全身而退。
若是那些民众可以见到这一幕的时候,他们可以见到那个被抓到大牢里面的人便在这里,和清河县令这些人一起议论着呢。
“等下,你出去,应该知道怎么办吧。”清河县令说道,可不要波及到他,他可是好县令,可是‘无辜’的,都是谢纪吩咐的。
“知道。”自然是在外面多多告诉民众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然后肯定这次上天的警示。
清河县令已经将这件事呈上去了,说,我一个小小县令,控制不住这个场面,赶紧派人来控制吧,这些民众人多势众,他的县衙都被攻破了。
然后和县衙的一些官吏,匆匆忙忙得离开县衙,免得被那些暴怒的民众波及。
“暴民叛乱。”谢纪看着这清河县令传递上来的资料,好一个暴民叛乱。
不知是谁在里面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的。
“查到是谁做的吗?”
“回丞相,在那块石头的发现之地的附近,见到几具尸体,想必是被灭口了的。”
“不需要再查了。你去,找一个巨大的石头,然后这样……”
谢纪对着暗卫嘀咕了几句,这件事,不需要再查了,等到明天,看有几个人跳出来。
萧榆这边,他也得到了消息。
“你们去,集中清河县的书生,尽力将这谣言戳破。”
“尚书,这是一个好时机啊,要是清河叛乱,连带着其他县,最后威逼长安,再令皇帝不得不除掉谢纪,这事不就大功告成了吗。奸臣一除,天下自然安定。”
除掉谢纪,但是这造成的后果,是现在朝廷承担不起的啊,到时候元气大伤,谢纪是除掉了,可是,民生也已经凋谢了。
这也是他不想看到的啊,说实话的,谢纪这丞相虽然不称职,但也真的没有搞得天下大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就是他本来的志向吗?
但是这天下大乱,也不是他想要见到的景象啊。
“谢纪可以除,但是不需要用清河百姓的性命和天下生灵的性命来换。”萧榆这次让他们尽力挽回这场谣言,他也是自私的人。
那些民众的生死他也不是很在意,但是民众叛乱,对朝廷来说是衰落啊,到时候解决,要么用武力解决,要么铲除谢纪。但是谢纪铲除了之后呢,那些带头的地方官,势必会争权夺利,到时候权利从中央向地方转移。
地方势力做大,王朝势必会走向衰落。
他又能从中得到什么?
又不能一跃成为下一个谢纪,既然如此,何必让那些人得利?
第二日的早朝上,众人站在宣台殿中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谢纪今天一大早就来了,看见这些人脸色有点不对,往常还和他恭敬地打招呼,今日,有的人脸色确实有点别扭。
谢纪心中了然,不就是看见那叛乱,到时候自己要亡了不是。
皇帝这时候走了进来,众人恭迎一二,之后便进入正式的议事环节。
“陛下,‘始皇帝死而地分’这块石头发现之后,秦亡于二世。日食月食一出,势必有奸臣祸国,洪水灾荒之后,王朝势必会衰落。清河降下一石,上书‘奸臣当道,天下将亡’,势必是上天的预警啊,还请陛下重视。”
这时候,有一个人先提出来,皇帝的脸色变得十分不好,很想将眼前这人拿下。
“很好,还有吗?”
皇帝笑道,众人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这皇帝是要铲除谢纪还是继续纵容他。
“此人其心可诛。陛下乃是明君,岂会有上天降下警告一说。如此中伤陛下,恶意制造恐慌,鼓动民众造反,以此逼迫圣上,此所谓谋大逆之罪。臣恳请陛下,将此人斩首,以熄天下不平。”萧榆冲着他发火,盛世江山,盛世江山,若是真的叛乱起来,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此石所书,并非是针对陛下,而是奸臣当道,只要奸臣一除,叛乱自然消除。”
“依你所言,本相便是奸臣?除掉本相便能止住叛乱?”谢纪反问过去。
这人是户部侍郎,真是好大的胆子,也是好算计,不过,他算是查出来了,暗中在背后捣鬼的人便是那个儒雅翩翩,毫无存在感的文言文。
若不是暗卫探查到是他在背后令人传播那道流言,还真的会被他外表给骗了。
这文言文传的,那么始作俑者或许就是那个李谙了。
谢纪望向他,直接他一言不发,嘴上挂着从不曾消散的笑意。
“自然。”户部侍郎说道,语气不是很好,肯定,便是只要铲除了谢纪,叛乱自然消停。
“陛下,清河县令将清河县的一切事务全部上报了上来,其间说那些暴民已经将县衙捣毁了,若不是他运气好,他势必会被那些暴民给打死。还请陛下派重兵来压住那些暴民。那些暴民高呼‘铲除奸臣,还政清明’,臣将此事一五一十的上报上来,这件事被丞相给压下去了,如此,丞相,此意何为,想必陛下也已经明了了。”
那个户部左侍郎继续说道,他说这些话掷地有声,令满朝大臣都听得清清楚楚,语气清晰,逻辑分明。
暴民?谢纪在心中轻笑了一会儿,那些暴民是你们引诱出来的吧。
若是没有人带头,那些百姓怎么可能会如此,还只要求铲除他一人,铲除他一人便能天下太平了?
我看,到时候,天下更不太平了。
“清河县令居然能够躲避那些‘暴民’的攻击,臣以为很有嫌疑啊。”
谢纪对着皇帝说道,若是这个清河县令真是好的,就应该在发现石头的第一时间,将那块石头给拿起来并且控制住知道那块石头的民众,这些人知道的越少越好,之后也就没有这回事了。
更何况,因为一块石头便能够叛乱,这些百姓是真的够闲的啊,他们不思考明天的饭菜,不思考如何能够发家致富,居然对石头感兴趣。
想清楚这一点,就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那些百姓是被有心人挑拨的,不然,他们怎么可能放在家里的地不耕,专门来讨伐他。
“陛下,臣以为天将警示,势必要重视起来。还请陛下诛奸臣,还天下一片清静。”不过谢纪这么说可不会让这些朝堂上的人停止攻击谢纪的步伐。
就算你谢纪再怎么说得天花乱坠,该除掉的还是要除掉。
“奸臣当道,若不除之,势必会牵连到天下安危。奸臣不除,这叛乱不绝,万民将陷于水火之中。”
这时候,整个朝堂站在是天的警告上已经有了十分之一了。
剩下的那群人在观望,这次可是不能随便站队。
因为若是这次谢纪没有被除掉,那被除掉的就是刚才说那些话的人,这谢纪可是记仇的。
“清河叛乱,周围几个县也有叛乱的趋势。还请陛下当机立断,早点铲除奸贼,早点解决叛乱。”这时候户部左侍郎又说了一句,使得局势更加逼近一步。
“臣以为,还是解决叛乱为第一要务。而非是在朝堂上如此争辩。还请陛下派一大将前去镇压,让周围的各县立马抽兵解决清河县的暴民。”孟涛很少在朝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件事,他浑然被蒙在鼓里,看向那个户部左侍郎,他居然没有跟自己禀告,清河大乱,这么重要的事情。
“陛下,解决叛乱何必带兵去,只要铲除奸臣不就得了。”
一个御史发言道,御史就是专门出馊主意,弹劾官员的官,而且说什么,就算弹劾错了也不用负任何责任。
皇帝一下子设置十几二十几个御史,在朝中专门用来监督百官的。
这些御史算是十分逍遥和舒坦的官职了,地位不仅比较高,什么事情都不用处理,专门来骂人的,所谓专业喷子。
不过一会儿,许多人都纷纷说道,只要铲除奸臣,那叛乱自动便解决了。
皇帝突然朝着谢纪问道:“丞相,这件事你如何看待?”
皇帝刚才专门令人将那些说是上天警示的官员全部记下,到时候一锅端。
那些官员还不知道皇帝专门将这些人的名字给记下了。
“清河叛乱,说来便是一场误会。至于那块石头,都是无稽之谈。”
谢纪笑着对着皇帝说道,那些底下的官员听了这番话立马互相对视。
无稽之谈?不是叛乱了吗?
到底有没有叛乱啊!
他们听说叛乱也是听其他官员说的,有的还是今天早朝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