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油菜籽榨油?
郑国不依不饶的说道:“可太仓丞来报,陛下派人从太仓中取走了一百石的芸苔种子!”
“太仓中共有多少油菜籽、不,芸苔种子?”扶苏拿起一块肥皂,边洗手边问。
这是他用草木灰和猪油做的,因为制作麻烦,所以只做了几块自己用。
在他的调研中,肥皂这种穿越者敛财的大杀器,完全不适用与现在的秦国。
肥皂在去油污的能力上很强,但这时的人们大多没什么油水……
况且,人们还有免费的皂角可以用。
这就导致肥皂不会像预料中的那样成为盐巴这样的快销品,而是像糖这样的奢侈品。
“除了陛下拿去的,还有三千七百石!”郑国不假思索的回答,只是微微皱眉看着扶苏手中的肥皂。
这么看来,我确实拿走了不少种子……扶苏用清水将肥皂沫洗掉,突然将想到,这一时期的油菜主要是当菜吃,况且油菜籽也不是五谷,更重要的是,关中周边地区的油菜都已经种下了,太仓中存放的也是存粮,即便是自己全拿走,也不会对农业种植有影响!
那么,为了这么一点小事,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联袂而来,是不是就有点小题大做了?
是担心我会大肆侵占国帑,所以防微杜渐吗?
扶苏心如电转,将另一个词压下心中,不动声色的擦干手上的水滴,看了一眼郑国说道:“这是朕闲暇无事时所作的肥皂,洗手特别干净,等下你二人走的时候拿上两块。”
冯劫一时有些无语,他二人是来劝谏扶苏的,怎么突然间竟成了来讨要赏赐的?
但扶苏这样说了,他二人还是立刻长揖及地,口中称谢。
扶苏虚扶了一下,正色说道:“二位卿家之劝谏,朕铭记心中。”
随即脸上带起一丝笑意,接着说道:“日已西斜,二位不妨在兰池宫中用过晚膳再回咸阳。”
“喏!”
……
兰池宫听泉殿,虽然天色尚未全黑,但殿内已经点亮了大量的烛火。
郑国仔细看一了眼,认出了这就是近几日风靡咸阳的虫蜡。
相比于从前的膏灯,价格低廉且明亮,更加令人心动的是,虫蜡燃烧时没有油脂燃烧时的臭味!
陛下敛财有道啊……郑国暗暗点头,在两名小内侍的搀扶下,跽坐在一张黑色的漆木案几之后。
因为汤池宫是皇帝行宫,所以一切仪式从简,只有七八个乐工奏乐,十多个舞女起舞。
在等待上菜的时候,郑国拱手问道:“不知陛下取芸苔种子要做什么?”
扶苏示意乐曲之声稍微小一点,随即看向郑国:“榨油!另外,从即日起,芸苔更名为油菜,其种子,命名为油菜籽!”
芸苔,主要指的是油菜鲜嫩的菜心,官田中的油菜心多是专供公卿宗室或皇帝御膳,有时候也会用作祭祀品。
后世里湖北武昌洪山寺出产的紫苔菜,有‘金殿玉菜’之称,被皇家列为贡品。
除了芸苔这个名字之外,油菜还被称为旋芥、寒菜等,不过既然秦朝车同轨,书同文了,扶苏自然也顺应潮流一把,把这个名字也统一了。
毕竟,将来油菜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榨油!
郑国和冯劫自然对此毫无异议,反正只是一个名字罢了,他们在意的,是扶苏说油菜籽可以用来榨油这件事。
冯劫疑惑的说道:“芸苔、油菜籽中也有油脂?所榨之油,莫非和桐油相似?”
扶苏摇了摇头:“菜籽油是一种食用油,和桐油不一样。”
郑国脸上两条稀疏的白眉皱在一起,手扶着案几说道:“此等油脂,老臣倒是闻所未闻!”
这一时期可供食用的油脂,主要来源是动物的脂肪,植物油中的桐油是不能食用的。
上古时候还专门分出了脂和膏的概念,既有角动物提炼出来的油称之为脂,无角动物提炼出来的油称之为膏。
到了周朝,按照大吃货帝国的一贯传统,更是将油脂细分为“调味八珍”,其中膏香为牛油、膏骚为狗油……
扶苏之前烹饪鹿肉时所用的鸡油,被称为膏腥。
《周礼·天官》中,更是详细的说明了各种膏脂的用法。
春天吃乳猪羔羊,用牛油烹饪;夏天吃鸟干和鱼干,用狗油烹饪;秋天吃牛和鹿的幼崽,用鸡油烹饪;冬天吃大雁和鲜鱼,用羊油烹饪……
和山海经一样,很多的书籍中都记载了种类繁多的物种和相应的烹饪技巧……
扶苏笑着说道:“能榨油者,不止有油菜籽,还有大豆,也就是菽,不过大豆榨油浪费了,还是做成豆腐好吃!”
郑国不由自主的点点头,上了岁数之后牙齿和肠胃都不太好,吃不了大鱼大肉,所以这些天他一日三餐基本都以豆腐或面片汤为主。
扶苏看了一眼郑国,接着说道:“油菜籽榨油剩下的残渣,只需要简单的处理,就可以用作肥料或养殖牲畜的饲料,完全不会有任何浪费。”
“动物油脂获取不易,非殷实之家享用不起。但是油菜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廉价易得,最要紧的是,即便是陇西上郡等地苦寒之地,也可以大量种植。”
“若是推而广之,三五年之后,大秦之黔首每餐皆可食油!”
摄入油脂对人的重要意义,无需赘言。
两个不明觉厉的古人频频点头,只是当扶苏说到黔首食油的时候,不约而同的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
扶苏看在眼里,只是在心中呲笑一声。
自夏朝起,中国一直都是贵族政治,视百姓为家奴,视国家为私有。
即便是某个开局一个碗的朱姓同行,也是如此。
所以孟老夫子说‘民为贵’时,君主们都觉得很好,但之后的几句,就只当他是放屁!
扶苏不疾不徐的接着说道:“朕已让公输轨在杜邮亭建好了一座榨油作坊,明日可陪朕一同前往,看看是如何从油菜籽中榨出油的!”
两个完全已经忘了自己今天要来做什么的老年人双手合拢,欠身行礼:“喏!”
PS:油菜原产中国,距今7000年前的陕西半坡遗址中就有种子存在。
“太仓中共有多少油菜籽、不,芸苔种子?”扶苏拿起一块肥皂,边洗手边问。
这是他用草木灰和猪油做的,因为制作麻烦,所以只做了几块自己用。
在他的调研中,肥皂这种穿越者敛财的大杀器,完全不适用与现在的秦国。
肥皂在去油污的能力上很强,但这时的人们大多没什么油水……
况且,人们还有免费的皂角可以用。
这就导致肥皂不会像预料中的那样成为盐巴这样的快销品,而是像糖这样的奢侈品。
“除了陛下拿去的,还有三千七百石!”郑国不假思索的回答,只是微微皱眉看着扶苏手中的肥皂。
这么看来,我确实拿走了不少种子……扶苏用清水将肥皂沫洗掉,突然将想到,这一时期的油菜主要是当菜吃,况且油菜籽也不是五谷,更重要的是,关中周边地区的油菜都已经种下了,太仓中存放的也是存粮,即便是自己全拿走,也不会对农业种植有影响!
那么,为了这么一点小事,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联袂而来,是不是就有点小题大做了?
是担心我会大肆侵占国帑,所以防微杜渐吗?
扶苏心如电转,将另一个词压下心中,不动声色的擦干手上的水滴,看了一眼郑国说道:“这是朕闲暇无事时所作的肥皂,洗手特别干净,等下你二人走的时候拿上两块。”
冯劫一时有些无语,他二人是来劝谏扶苏的,怎么突然间竟成了来讨要赏赐的?
但扶苏这样说了,他二人还是立刻长揖及地,口中称谢。
扶苏虚扶了一下,正色说道:“二位卿家之劝谏,朕铭记心中。”
随即脸上带起一丝笑意,接着说道:“日已西斜,二位不妨在兰池宫中用过晚膳再回咸阳。”
“喏!”
……
兰池宫听泉殿,虽然天色尚未全黑,但殿内已经点亮了大量的烛火。
郑国仔细看一了眼,认出了这就是近几日风靡咸阳的虫蜡。
相比于从前的膏灯,价格低廉且明亮,更加令人心动的是,虫蜡燃烧时没有油脂燃烧时的臭味!
陛下敛财有道啊……郑国暗暗点头,在两名小内侍的搀扶下,跽坐在一张黑色的漆木案几之后。
因为汤池宫是皇帝行宫,所以一切仪式从简,只有七八个乐工奏乐,十多个舞女起舞。
在等待上菜的时候,郑国拱手问道:“不知陛下取芸苔种子要做什么?”
扶苏示意乐曲之声稍微小一点,随即看向郑国:“榨油!另外,从即日起,芸苔更名为油菜,其种子,命名为油菜籽!”
芸苔,主要指的是油菜鲜嫩的菜心,官田中的油菜心多是专供公卿宗室或皇帝御膳,有时候也会用作祭祀品。
后世里湖北武昌洪山寺出产的紫苔菜,有‘金殿玉菜’之称,被皇家列为贡品。
除了芸苔这个名字之外,油菜还被称为旋芥、寒菜等,不过既然秦朝车同轨,书同文了,扶苏自然也顺应潮流一把,把这个名字也统一了。
毕竟,将来油菜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榨油!
郑国和冯劫自然对此毫无异议,反正只是一个名字罢了,他们在意的,是扶苏说油菜籽可以用来榨油这件事。
冯劫疑惑的说道:“芸苔、油菜籽中也有油脂?所榨之油,莫非和桐油相似?”
扶苏摇了摇头:“菜籽油是一种食用油,和桐油不一样。”
郑国脸上两条稀疏的白眉皱在一起,手扶着案几说道:“此等油脂,老臣倒是闻所未闻!”
这一时期可供食用的油脂,主要来源是动物的脂肪,植物油中的桐油是不能食用的。
上古时候还专门分出了脂和膏的概念,既有角动物提炼出来的油称之为脂,无角动物提炼出来的油称之为膏。
到了周朝,按照大吃货帝国的一贯传统,更是将油脂细分为“调味八珍”,其中膏香为牛油、膏骚为狗油……
扶苏之前烹饪鹿肉时所用的鸡油,被称为膏腥。
《周礼·天官》中,更是详细的说明了各种膏脂的用法。
春天吃乳猪羔羊,用牛油烹饪;夏天吃鸟干和鱼干,用狗油烹饪;秋天吃牛和鹿的幼崽,用鸡油烹饪;冬天吃大雁和鲜鱼,用羊油烹饪……
和山海经一样,很多的书籍中都记载了种类繁多的物种和相应的烹饪技巧……
扶苏笑着说道:“能榨油者,不止有油菜籽,还有大豆,也就是菽,不过大豆榨油浪费了,还是做成豆腐好吃!”
郑国不由自主的点点头,上了岁数之后牙齿和肠胃都不太好,吃不了大鱼大肉,所以这些天他一日三餐基本都以豆腐或面片汤为主。
扶苏看了一眼郑国,接着说道:“油菜籽榨油剩下的残渣,只需要简单的处理,就可以用作肥料或养殖牲畜的饲料,完全不会有任何浪费。”
“动物油脂获取不易,非殷实之家享用不起。但是油菜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廉价易得,最要紧的是,即便是陇西上郡等地苦寒之地,也可以大量种植。”
“若是推而广之,三五年之后,大秦之黔首每餐皆可食油!”
摄入油脂对人的重要意义,无需赘言。
两个不明觉厉的古人频频点头,只是当扶苏说到黔首食油的时候,不约而同的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
扶苏看在眼里,只是在心中呲笑一声。
自夏朝起,中国一直都是贵族政治,视百姓为家奴,视国家为私有。
即便是某个开局一个碗的朱姓同行,也是如此。
所以孟老夫子说‘民为贵’时,君主们都觉得很好,但之后的几句,就只当他是放屁!
扶苏不疾不徐的接着说道:“朕已让公输轨在杜邮亭建好了一座榨油作坊,明日可陪朕一同前往,看看是如何从油菜籽中榨出油的!”
两个完全已经忘了自己今天要来做什么的老年人双手合拢,欠身行礼:“喏!”
PS:油菜原产中国,距今7000年前的陕西半坡遗址中就有种子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