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瓷器
当扶苏走入工业园之后,石室令徐亢立刻迎了上来。
现在的徐亢脸色黝黑,双眼闪亮,像是某只刚从炼丹炉里蹦出来的猴子……
扶苏明白,这是长期在火窑前工作落下的后遗症,所以扶苏决定等到瓷器烧好了之后,给徐亢升一级爵位,从不更升到大夫。
和徐亢一同走来的,还有主铁官司马昌。
前者自不必说,而后者是来向扶苏禀报炼钢进展的。
“陛下!”二人长揖及地行礼后,徐亢主动在前引路。
扶苏向前走着,首先在远处的棚子下面,见到了一排排由他改良过的脚踏式陶轮。
在简单的加入了曲柄和皮带后,整个脚踏式陶轮的形状有点像后世里健身房里的动感单车。
坐在板凳上的工人仿佛蹬单车一样踩踏着曲柄,许多常见的瓶瓶罐罐很快成型。
秦朝的制度,工和匠是两种不同的称呼。
匠指的是手工业者,既铁匠、木匠、石匠等;而‘工’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匠,还包括医生、画师、乐师这些脑力劳动者。
简而言之,只要是具有某种专业技术的人,都会被归入工这一阶层,官府称之为百工籍,和负责打仗的士伍籍类似。
秦律对他们授籍之后,允许这些有手艺的人开店营商,在集市中对他们的店铺规划多是前店后坊,边生产边出售,这一种经营模式沿用至今。
在这里工作的陶工几乎全是从骊山工地上转过来的,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就是出自他们之手。
之所以将他们现在才弄过来制作瓷器,主要是因为扶苏变更了他们的工作计划,将兵马俑手中的真家伙,换成了陶制的兵器。
至于那些真家伙,自然变成了可可爱爱的秦半两……
用高情商一点的话来说,就是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让他们知道秦朝时期的武器形制到底如何。
后人铸剑为犁,扶苏铸剑为钱。
再往前走,则是建在水渠边上的阶梯型滤池。
磨碎了的原材料被送入水池中,搅拌均匀后,工人将水车和高架水渠连接在一起,河水哗哗流入水池,将原材料冲到下一个池子。
经过几个池子的自然沉降后,原材料中的杂质就会被留在池底下,只有最细腻的土质才会进入最后一个水池,经过专人捞取处理后,送到远处的工棚。
因为扶苏给所有在工业园中的匠人们每人涨了三钱的日薪,所以即便是此刻临近寒冬,但所有人都热火朝天的忙个不停。
没过一会,扶苏远远看到了正在烧制中的磁窑。
第一期工程只修建了一大一小两个磁窑,其中小的那一个,使用的燃料是松木,这也是后世里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烧瓷所用的原料。
据说松木多油脂,在烧制瓷器过程中,松木挥发出来的松油脂与窑内的细微水汽有机结合,有利于坯体的滋润,使得烧制出来的建盏会更加的油润、有光泽。
不过扶苏前世作为一个穷逼,完全不懂,而他继承来的记忆中,因为年代的原因,也没有关于鉴赏瓷器的经验。
出于环保的理念,扶苏本来是打算用煤炭取代松木,作为烧瓷的燃料的,不过他转念一想,还是保留了一个小型的瓷窑,用松木烧瓷。
后世里繁复的商业知识告诉扶苏一个道理。
物以稀为贵。
就像是售价高达两千钱的红糖预售券,只用了半天的功夫就被抢购一空,一些地下黑市里,预售券的价格已经炒到了三千多钱!
从陈平腰间新换上的美玉可以得知,此事真实不虚!
这种松木烧的瓷器,扶苏决定采用饥饿营销的方法,控制产量,再加上他这些天不断赏赐王公大臣们炒制的茶叶,逐步在咸阳城培养起来的喝茶风俗。
等瓷器烧制好了,让陈平编点……嗯,茶文化!
到时候在长阳街大市搞一间装饰华丽的店面,专门用来出售茶具。
茶盏上画点什么梅兰竹菊、花鸟鱼虫的,再用上等的丝绸包裹,用金丝楠木做的漆器为包装盒,上面再镶金嵌玉……
一套茶具万钱?那只是成本!
五万钱起步!
庶长爵以下的请自觉绕道,本店恕不招待!
像这种高端奢侈品要做到的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扶苏晃晃脑袋,将辣个在他脑海中咆哮的男人赶走。
“陛下请看,这是昨日的成品。”徐亢一脸激动双手呈上一个瓷盘。
扶苏接过摸了摸,细腻光洁,敲起来有金玉之声。
他上下看了看,随即称赞的点点头。
这一批的素色瓷器,是用煤窑烧出来,准备用来批量出售的。
来自于后世发达的营销手段给他的灵感,
针对不同收入的人群,采用不同的产品和销售策略。
精准收割!
巡视完烧瓷区,扶苏称赞了徐亢几句,并让随行的萧何记下,赏赐徐亢一级爵位后,就跟在司马昌身后,向另一边的炼铁区而去。
其实按照最初的计划,炼铁区每日的产出,是可以满足秦国所需的。
高炉炼出的生铁锻打成钢材,之后加工成环首刀和铁枪头,用来取代现有的青铜剑和青铜戈、戟。
只不过制造四轮马车的需求,让原有的钢产量有些捉襟见肘了。
毕竟这时候关中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少说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终南山中更是有数不清的巨木,所以制作马车所用的木材根本不缺,唯一限制马车生产速度的,就是制作轴承的钢材。
所以扶苏想了想,决定采用坩埚炼钢的方式,来提升钢材的产量。
本来他是想等到再攀一攀科技树后,复刻一下转炉炼钢法的。
不过考虑到时间已经临近历史上的关键节点了,所以他对于钢材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了起来。
他的计划是,争取在半年时间内,打造出可供一万人换装的,类似于后世宋朝时期的步人甲那样的重型铁甲,以及五千辆既可用于结阵自保,又可用于后勤保障的四轮马车!
ps:感谢‘书友2020……7116’的月票!感谢‘书友2021……3489’的打赏!ღ(´・ᴗ・`)比心
现在的徐亢脸色黝黑,双眼闪亮,像是某只刚从炼丹炉里蹦出来的猴子……
扶苏明白,这是长期在火窑前工作落下的后遗症,所以扶苏决定等到瓷器烧好了之后,给徐亢升一级爵位,从不更升到大夫。
和徐亢一同走来的,还有主铁官司马昌。
前者自不必说,而后者是来向扶苏禀报炼钢进展的。
“陛下!”二人长揖及地行礼后,徐亢主动在前引路。
扶苏向前走着,首先在远处的棚子下面,见到了一排排由他改良过的脚踏式陶轮。
在简单的加入了曲柄和皮带后,整个脚踏式陶轮的形状有点像后世里健身房里的动感单车。
坐在板凳上的工人仿佛蹬单车一样踩踏着曲柄,许多常见的瓶瓶罐罐很快成型。
秦朝的制度,工和匠是两种不同的称呼。
匠指的是手工业者,既铁匠、木匠、石匠等;而‘工’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匠,还包括医生、画师、乐师这些脑力劳动者。
简而言之,只要是具有某种专业技术的人,都会被归入工这一阶层,官府称之为百工籍,和负责打仗的士伍籍类似。
秦律对他们授籍之后,允许这些有手艺的人开店营商,在集市中对他们的店铺规划多是前店后坊,边生产边出售,这一种经营模式沿用至今。
在这里工作的陶工几乎全是从骊山工地上转过来的,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就是出自他们之手。
之所以将他们现在才弄过来制作瓷器,主要是因为扶苏变更了他们的工作计划,将兵马俑手中的真家伙,换成了陶制的兵器。
至于那些真家伙,自然变成了可可爱爱的秦半两……
用高情商一点的话来说,就是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让他们知道秦朝时期的武器形制到底如何。
后人铸剑为犁,扶苏铸剑为钱。
再往前走,则是建在水渠边上的阶梯型滤池。
磨碎了的原材料被送入水池中,搅拌均匀后,工人将水车和高架水渠连接在一起,河水哗哗流入水池,将原材料冲到下一个池子。
经过几个池子的自然沉降后,原材料中的杂质就会被留在池底下,只有最细腻的土质才会进入最后一个水池,经过专人捞取处理后,送到远处的工棚。
因为扶苏给所有在工业园中的匠人们每人涨了三钱的日薪,所以即便是此刻临近寒冬,但所有人都热火朝天的忙个不停。
没过一会,扶苏远远看到了正在烧制中的磁窑。
第一期工程只修建了一大一小两个磁窑,其中小的那一个,使用的燃料是松木,这也是后世里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烧瓷所用的原料。
据说松木多油脂,在烧制瓷器过程中,松木挥发出来的松油脂与窑内的细微水汽有机结合,有利于坯体的滋润,使得烧制出来的建盏会更加的油润、有光泽。
不过扶苏前世作为一个穷逼,完全不懂,而他继承来的记忆中,因为年代的原因,也没有关于鉴赏瓷器的经验。
出于环保的理念,扶苏本来是打算用煤炭取代松木,作为烧瓷的燃料的,不过他转念一想,还是保留了一个小型的瓷窑,用松木烧瓷。
后世里繁复的商业知识告诉扶苏一个道理。
物以稀为贵。
就像是售价高达两千钱的红糖预售券,只用了半天的功夫就被抢购一空,一些地下黑市里,预售券的价格已经炒到了三千多钱!
从陈平腰间新换上的美玉可以得知,此事真实不虚!
这种松木烧的瓷器,扶苏决定采用饥饿营销的方法,控制产量,再加上他这些天不断赏赐王公大臣们炒制的茶叶,逐步在咸阳城培养起来的喝茶风俗。
等瓷器烧制好了,让陈平编点……嗯,茶文化!
到时候在长阳街大市搞一间装饰华丽的店面,专门用来出售茶具。
茶盏上画点什么梅兰竹菊、花鸟鱼虫的,再用上等的丝绸包裹,用金丝楠木做的漆器为包装盒,上面再镶金嵌玉……
一套茶具万钱?那只是成本!
五万钱起步!
庶长爵以下的请自觉绕道,本店恕不招待!
像这种高端奢侈品要做到的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扶苏晃晃脑袋,将辣个在他脑海中咆哮的男人赶走。
“陛下请看,这是昨日的成品。”徐亢一脸激动双手呈上一个瓷盘。
扶苏接过摸了摸,细腻光洁,敲起来有金玉之声。
他上下看了看,随即称赞的点点头。
这一批的素色瓷器,是用煤窑烧出来,准备用来批量出售的。
来自于后世发达的营销手段给他的灵感,
针对不同收入的人群,采用不同的产品和销售策略。
精准收割!
巡视完烧瓷区,扶苏称赞了徐亢几句,并让随行的萧何记下,赏赐徐亢一级爵位后,就跟在司马昌身后,向另一边的炼铁区而去。
其实按照最初的计划,炼铁区每日的产出,是可以满足秦国所需的。
高炉炼出的生铁锻打成钢材,之后加工成环首刀和铁枪头,用来取代现有的青铜剑和青铜戈、戟。
只不过制造四轮马车的需求,让原有的钢产量有些捉襟见肘了。
毕竟这时候关中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少说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终南山中更是有数不清的巨木,所以制作马车所用的木材根本不缺,唯一限制马车生产速度的,就是制作轴承的钢材。
所以扶苏想了想,决定采用坩埚炼钢的方式,来提升钢材的产量。
本来他是想等到再攀一攀科技树后,复刻一下转炉炼钢法的。
不过考虑到时间已经临近历史上的关键节点了,所以他对于钢材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了起来。
他的计划是,争取在半年时间内,打造出可供一万人换装的,类似于后世宋朝时期的步人甲那样的重型铁甲,以及五千辆既可用于结阵自保,又可用于后勤保障的四轮马车!
ps:感谢‘书友2020……7116’的月票!感谢‘书友2021……3489’的打赏!ღ(´・ᴗ・`)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