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天命论
西汉景帝时,曾有一场辕黄之争。辕固生与黄生二人,辩论汤武灭夏是否“受命”。
辕固生认为,汤灭夏是“受命”。推翻暴君的统治应当天生具有正义性,汤灭夏顺天应人,自然是“受命”。
黄生则认为,汤灭夏是“僭越”。造反弑君,以下克上,那必然是乱臣贼子,又何来“受命”一说?
这场辩论很快被汉景帝制止。原因很简单,支持辕固生,无异于支持百姓造反;而支持黄生,则否定了汉王朝的统治合法性——刘邦曾是秦朝的亭长。
而现在,老道口中的“天命”,指的自然就是辕固生口中的“受命”。老道说了这么多,核心观点无非是晋帝是暴君,当以明君取而代之。而明君,自然就是太一教主黄公祺。
“你你…你……”老道被刘初一句话呛住了。哪有这般辩论的,上来就是人身攻击。
“你一口一个今上残暴,却不想想,是谁将太一道定为善教?尔等不思报国,反倒举兵谋逆。这朝堂之上的佞臣,又有哪个比得上你们!”刘初冷笑:“一群贰臣贼子罢了,竟然还在这里妄称什么天命!”
刘明是不是明君?这个问题刘初无法回答,毕竟黑历史都在那里,实在影响评分。但刘明绝不是昏君,一个单纯的昏君不可能力排众议,南征北战打得外族俯首;一个单纯的昏君不可能和世家周旋,甚至让许家换了一脉主持。
“你……”老道卡住了。他忽然意识到他逻辑里的一个bug——太一道曾经是晋帝亲自承认的善教。若晋帝亲小人远贤臣,那太一道是什么?
自然也是奸佞,而且是奸佞里最恶劣的。其余奸臣不过是尸位素餐,不过是贪污腐败,而太一道则是丝毫不讲情面的谋反……
一时间,老道的额头上居然挤出了汗水。这几天他在牢中想了许多,却没想到汉阳王口才这般好,直接将一顶不忠的帽子扣在了他头上。
不过他说的也对,忠君不应该只是听话,在君王昏聩时进行劝导也极为重要……
“哼。”刘初转身就走。他来这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没有必要和这老道说更多的话。
现在的汉阳国,还和大晋绑在一起,刘初是大晋的汉阳王。如果大晋被这场起义推翻,无论他刘初将汉阳国治理得多好也没用。只要他是刘明的儿子,大晋的宗室,义军就不可能容得下他。
因此,即使刘初本人非常支持起义,认为推翻大晋这个封建帝国是对的,他也不能把这心里话公开说出来。他总得为自己考虑,这就是阶级性。
再等等,等到和大晋分道扬镳,等到生产力再发展一些,等到他的权威无人可以撼动。到那时,他就可以放手将自己的国家改造一番。
和之前一样建立封建帝国,那没什么意思。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不推动历史发展,刘初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建立民主制度,步子迈得太大,生产力和社会思潮都跟不上。而且这个世界有修炼体系,这方面刘初没有什么研究,还不清楚这玩意会不会对社会进步产生阻碍。
所以最好的选择是开明君主专制。只要动作快一点,完全可以将进步的思想留在这个他亲手建立的国度之中,等它生根发芽。
至于建立更先进的国家……这个任务就交给后人吧。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一代人也建设不完国家。他能起个头,在死前留个暗门,就不错了。
刘初很清楚,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是无限的,一个穿越这么久连厕纸都没搞出来的家伙,除非有金手指附体,不然还是别做梦了。
要不是运气好穿越到皇子身上,刘初现在死没死还两说呢。这个世道,从太一教起义,无数百姓跟着闹就能看出来。要不是真的艰难,哪那么多百姓愿意造反的?
这世上没那么多冒险家,更多的是希望生活有保障的日子人。
一行人走出汉阳狱,明媚的阳光照在身上,祛除了众人从监狱内带出的寒意。刘初看了看身后许彦、狄洪两人,忽然问道:
“你们说,天命还在大晋这边吗?”
“臣不知。”狄洪几乎是立刻便给出了回复。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有些不对味,还是糊弄过去稳妥。
刘初看向许彦:“子德你呢?”
“臣不敢说。”许彦将手缩回袖子,头也低下去,两只眼看着鼻尖。
不敢说?那就是认为不在咯。
刘初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他可不在乎什么天命。辕黄之争说白了就是忠于君还是忠于民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几乎所有封建王朝的死穴,但却被历史唯物主义轻松回答了。
“走,回宫。咱们得加快速度了。”刘初说着,已经迈步朝政务厅走去。
太一教的密谋,汉阳国比长宁方面还早知道——许彦和太史绍都接触了世家与教派的密谋,前些天和刘初聚起来聊了聊,就捅破了窗户纸。
如今太一教于各地起义的消息也传来了,甚至有一群家伙对王宫下了一次手,长宁方面的安排应该很快也要到了。
大晋南方实在没什么能打的部队。招募义勇,聚集郡兵,哪怕这些都做了,兵力应该也是捉襟见肘。这种情况下长宁必然会把主意打到汉阳国的头上。
汉阳国的军制刚刚改革,减去应当驻守各地的预备役,能够抽调的也就汤永的步兵主战军团。而这个军团……
“子德,景云的军团满编了没?”刘初边走边问道。
这些日子刘初忙着讲武堂和学宫的事情,其余时间又被政务占据,军事方面确实松懈了。
“前些日子刚刚五千人满编,现在在训练变阵。这个军团最大的问题是装备没达到预期。少府的产量还是低了,景云手里只有一千套铁甲。”
许彦面带遗憾,他和刘初都想打造铁甲军团的。可是库存的铁已经用完,新的铁矿正在开采,效率就没高过。
“把全军最好的甲胄抽调给他们使用。”刘初思索了几秒。
现在是不可能反晋自立的,那么这次肯定要出兵。不过损失一定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可以,当成练兵也不错。
辕固生认为,汤灭夏是“受命”。推翻暴君的统治应当天生具有正义性,汤灭夏顺天应人,自然是“受命”。
黄生则认为,汤灭夏是“僭越”。造反弑君,以下克上,那必然是乱臣贼子,又何来“受命”一说?
这场辩论很快被汉景帝制止。原因很简单,支持辕固生,无异于支持百姓造反;而支持黄生,则否定了汉王朝的统治合法性——刘邦曾是秦朝的亭长。
而现在,老道口中的“天命”,指的自然就是辕固生口中的“受命”。老道说了这么多,核心观点无非是晋帝是暴君,当以明君取而代之。而明君,自然就是太一教主黄公祺。
“你你…你……”老道被刘初一句话呛住了。哪有这般辩论的,上来就是人身攻击。
“你一口一个今上残暴,却不想想,是谁将太一道定为善教?尔等不思报国,反倒举兵谋逆。这朝堂之上的佞臣,又有哪个比得上你们!”刘初冷笑:“一群贰臣贼子罢了,竟然还在这里妄称什么天命!”
刘明是不是明君?这个问题刘初无法回答,毕竟黑历史都在那里,实在影响评分。但刘明绝不是昏君,一个单纯的昏君不可能力排众议,南征北战打得外族俯首;一个单纯的昏君不可能和世家周旋,甚至让许家换了一脉主持。
“你……”老道卡住了。他忽然意识到他逻辑里的一个bug——太一道曾经是晋帝亲自承认的善教。若晋帝亲小人远贤臣,那太一道是什么?
自然也是奸佞,而且是奸佞里最恶劣的。其余奸臣不过是尸位素餐,不过是贪污腐败,而太一道则是丝毫不讲情面的谋反……
一时间,老道的额头上居然挤出了汗水。这几天他在牢中想了许多,却没想到汉阳王口才这般好,直接将一顶不忠的帽子扣在了他头上。
不过他说的也对,忠君不应该只是听话,在君王昏聩时进行劝导也极为重要……
“哼。”刘初转身就走。他来这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没有必要和这老道说更多的话。
现在的汉阳国,还和大晋绑在一起,刘初是大晋的汉阳王。如果大晋被这场起义推翻,无论他刘初将汉阳国治理得多好也没用。只要他是刘明的儿子,大晋的宗室,义军就不可能容得下他。
因此,即使刘初本人非常支持起义,认为推翻大晋这个封建帝国是对的,他也不能把这心里话公开说出来。他总得为自己考虑,这就是阶级性。
再等等,等到和大晋分道扬镳,等到生产力再发展一些,等到他的权威无人可以撼动。到那时,他就可以放手将自己的国家改造一番。
和之前一样建立封建帝国,那没什么意思。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不推动历史发展,刘初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建立民主制度,步子迈得太大,生产力和社会思潮都跟不上。而且这个世界有修炼体系,这方面刘初没有什么研究,还不清楚这玩意会不会对社会进步产生阻碍。
所以最好的选择是开明君主专制。只要动作快一点,完全可以将进步的思想留在这个他亲手建立的国度之中,等它生根发芽。
至于建立更先进的国家……这个任务就交给后人吧。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一代人也建设不完国家。他能起个头,在死前留个暗门,就不错了。
刘初很清楚,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是无限的,一个穿越这么久连厕纸都没搞出来的家伙,除非有金手指附体,不然还是别做梦了。
要不是运气好穿越到皇子身上,刘初现在死没死还两说呢。这个世道,从太一教起义,无数百姓跟着闹就能看出来。要不是真的艰难,哪那么多百姓愿意造反的?
这世上没那么多冒险家,更多的是希望生活有保障的日子人。
一行人走出汉阳狱,明媚的阳光照在身上,祛除了众人从监狱内带出的寒意。刘初看了看身后许彦、狄洪两人,忽然问道:
“你们说,天命还在大晋这边吗?”
“臣不知。”狄洪几乎是立刻便给出了回复。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有些不对味,还是糊弄过去稳妥。
刘初看向许彦:“子德你呢?”
“臣不敢说。”许彦将手缩回袖子,头也低下去,两只眼看着鼻尖。
不敢说?那就是认为不在咯。
刘初嘴角露出一抹笑容。他可不在乎什么天命。辕黄之争说白了就是忠于君还是忠于民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几乎所有封建王朝的死穴,但却被历史唯物主义轻松回答了。
“走,回宫。咱们得加快速度了。”刘初说着,已经迈步朝政务厅走去。
太一教的密谋,汉阳国比长宁方面还早知道——许彦和太史绍都接触了世家与教派的密谋,前些天和刘初聚起来聊了聊,就捅破了窗户纸。
如今太一教于各地起义的消息也传来了,甚至有一群家伙对王宫下了一次手,长宁方面的安排应该很快也要到了。
大晋南方实在没什么能打的部队。招募义勇,聚集郡兵,哪怕这些都做了,兵力应该也是捉襟见肘。这种情况下长宁必然会把主意打到汉阳国的头上。
汉阳国的军制刚刚改革,减去应当驻守各地的预备役,能够抽调的也就汤永的步兵主战军团。而这个军团……
“子德,景云的军团满编了没?”刘初边走边问道。
这些日子刘初忙着讲武堂和学宫的事情,其余时间又被政务占据,军事方面确实松懈了。
“前些日子刚刚五千人满编,现在在训练变阵。这个军团最大的问题是装备没达到预期。少府的产量还是低了,景云手里只有一千套铁甲。”
许彦面带遗憾,他和刘初都想打造铁甲军团的。可是库存的铁已经用完,新的铁矿正在开采,效率就没高过。
“把全军最好的甲胄抽调给他们使用。”刘初思索了几秒。
现在是不可能反晋自立的,那么这次肯定要出兵。不过损失一定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可以,当成练兵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