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升为司马
听到李世勣西去投唐,窦建德没有一丝愤怒,只为失去了这样一个良将而长叹数声。
但其下群臣颇为愤怒,请求速速将徐盖斩首,以儆效尤。
窦建德摇头否决,道:“李世勣是唐朝的臣子,还被唐帝赐以‘李’姓。他被我所虏,却不忘本朝,也是一个忠臣素有的志气,我又怎么忍心牵连其父亲?”
他不仅没有杀徐盖,还把徐盖给放了,堪称仁义无双,让李世勣忠孝两全。
在经过权术斗争熏陶的铁纲靖看来,窦建德这完全是妇人之仁,缺少做帝王的狠心。
窦建德攻下济州,不想再悬军深入,转而返回洺州。他似乎也没有一统天下的大志,此次出征得了不少领地,自认在北方可以与李渊的唐、王世充的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南征顺利,但北伐因为幽州李艺的存在,一直不顺。与李艺交战多次,始终未占到便宜。
他派遣的高士兴去幽州攻打李艺,无法攻克,退军笼火城。反而被李艺突袭,大破高士兴,斩首五千余级。
窦建德手下本有一员大将叫王伏宝,骁勇善战,勇冠军中,为窦建德立下赫赫战功。他因此自视甚高,时不时在言语或行为上辱弄窦建德下的一些将军。
众将军因此对其颇为怨恨,挟带不少私仇,一起向窦建德进言,诬陷王伏宝谋反。
窦建德本来就担心王伏宝功高震主,对他心有猜忌。此次见这么多将军一起进言,也不细查,信以为真,下令将王伏宝处死。
情商低下的王伏宝不曾想他为夏国立下汗马功劳,却不分青红皂白就要被处死,疾声大呼道:“陛下奈何要听信小人的谗言,自斩左右手呢?”
不料窦建德更怒了,这话更像是狂妄自大之语,仿佛他夏国离开了王伏宝就国将不国了,分明是自恃功高之语,当即命人把王伏宝枭首示众。
王伏宝一死,对付李艺更是屡战屡败,接连失利。若不是李艺兵力少,只怕早已发起反击,把窦建德杀个落花流水。
且说秦王李世民驱除刘武周、宋金刚,平定了太原,班师还朝,留下唐俭镇守晋阳。、
回到长安,自然是一番论功行赏。李世民兑现承诺,升铁纲靖为秦王府司马,当然仍是以刘树义的名字。铁纲靖心里很无奈,谁叫他用的是刘树义的身体,将来在他的努力之下,或许能让刘树义名垂青史。
此时他面临的是“我是谁?”这个经典哲学问题,他曾被这一问题深度困扰,他是谁?谁是他?他从何来,该去向何处?
他不过是一个底层出身的搬砖工,不懂哲学,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还是历史课本上学来的,另外还有历史演义小说和电视剧上普及的真假难辨的历史。
曾经他也心里很不平衡,自己辛辛苦苦图个啥,所挣的战功和荣誉都归结到刘树义头上。谁叫他是一个穿越之人,世人也就只认刘树义,不会知道还有另一个人。
时间久了,这个困在他心里的心结也就慢慢解开了。不管头顶着刘树义的名字也好,还是铁纲靖的名字也罢,都不重要,关键是活在当下的是他铁纲靖本人,享受战功等带来的荣耀也是他本人。至于名字、名垂青史这些身外之物,等他身死后,已经一了百了,名垂青史还是遗臭万年,一个死了的人是享受不到的。
死后的身后名,跟他铁纲靖有毛关系。想通这一点,他心情豁然开朗。
不过,李世民升铁纲靖为司马,据说是受到了李渊和裴寂等人质疑,担心他权力越大,若是为了将来忍辱负重为刘文静报仇,对李唐来说可是一个致命的定时炸弹。好在李世民据理力争,又信誓旦旦称自己能控制好铁纲靖,李渊才勉为其难同意了。
过了数日,志得意满的李渊宴请群臣,喝到酒酣处,对群臣道:“如今薛举、刘武周二寇已经剿灭,此外王薄、綦公顺、李义满、郭子和等次第来降,唯有窦建德、王世充、萧铣等,自恃兵力雄厚,屡次入寇我朝边境。尤其是那个窦建德,抓了朕从弟淮安王和朕妹同安公主,朕绝不会与之干休。朕决定,拟先征讨窦建德,后讨伐王世充。”
群臣并无异议,唯有李世民进言道:“父皇,王世充残虐,人神共愤,臣的意思是拟先行讨伐王世充。另一面,则可以依照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之术,与窦建德暂时议和,令其归还我皇叔、皇姑。待平定王世充后,在移军北伐。窦建德若是肯投诚,自不必说,否则再行征剿也不迟。”
李渊点头道:“好,窦建德若肯归还朕从弟和妹子,自当先讨伐王世充。”
于是派出使者,与窦建德连和,索还淮安王李神通及同安公主。窦建德正为一个李艺头疼,无力与唐朝相抗衡,便同意了,放回了李神通和同安公主。
李渊见一切事情顺利,即刻派遣秦王李世民督军前往征讨王世充。
陕东道行台屈突通有两个儿子尚滞留在洛阳,李渊问他:“朕打算派你东征王世充,只是不知你的两个儿子怎么办?”
屈突通道:“臣昔日违逆天命,与我朝为敌,成为俘囚,罪应当死。后得到陛下宽宥,亲自为臣松绑,加以恩遇。从那一刻起,臣就发下誓言,臣之余生只为陛下尽忠尽节,绝无二心。今日得到陛下重用,有幸成为东征先驱,实乃对臣的荣宠,何须顾及两个滞留在洛阳的儿子!”
李渊感叹道:“徇义至此,爱卿真乃忠臣也!”
铁纲靖听闻此事,一时目瞪口呆,不知是夸屈突通是一名忠义之士,还是骂他是一个心如铁石、无舐犊之情的狠心父亲。他只知道若是换做自己,是绝做不出不顾两个儿子的事情。
且说王世充听闻李唐要大举来征讨他郑国,心下有些慌张,立即从各州县募集骁勇之士,齐集洛阳,并设下四镇将军,募人分守四城门。
但其下群臣颇为愤怒,请求速速将徐盖斩首,以儆效尤。
窦建德摇头否决,道:“李世勣是唐朝的臣子,还被唐帝赐以‘李’姓。他被我所虏,却不忘本朝,也是一个忠臣素有的志气,我又怎么忍心牵连其父亲?”
他不仅没有杀徐盖,还把徐盖给放了,堪称仁义无双,让李世勣忠孝两全。
在经过权术斗争熏陶的铁纲靖看来,窦建德这完全是妇人之仁,缺少做帝王的狠心。
窦建德攻下济州,不想再悬军深入,转而返回洺州。他似乎也没有一统天下的大志,此次出征得了不少领地,自认在北方可以与李渊的唐、王世充的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南征顺利,但北伐因为幽州李艺的存在,一直不顺。与李艺交战多次,始终未占到便宜。
他派遣的高士兴去幽州攻打李艺,无法攻克,退军笼火城。反而被李艺突袭,大破高士兴,斩首五千余级。
窦建德手下本有一员大将叫王伏宝,骁勇善战,勇冠军中,为窦建德立下赫赫战功。他因此自视甚高,时不时在言语或行为上辱弄窦建德下的一些将军。
众将军因此对其颇为怨恨,挟带不少私仇,一起向窦建德进言,诬陷王伏宝谋反。
窦建德本来就担心王伏宝功高震主,对他心有猜忌。此次见这么多将军一起进言,也不细查,信以为真,下令将王伏宝处死。
情商低下的王伏宝不曾想他为夏国立下汗马功劳,却不分青红皂白就要被处死,疾声大呼道:“陛下奈何要听信小人的谗言,自斩左右手呢?”
不料窦建德更怒了,这话更像是狂妄自大之语,仿佛他夏国离开了王伏宝就国将不国了,分明是自恃功高之语,当即命人把王伏宝枭首示众。
王伏宝一死,对付李艺更是屡战屡败,接连失利。若不是李艺兵力少,只怕早已发起反击,把窦建德杀个落花流水。
且说秦王李世民驱除刘武周、宋金刚,平定了太原,班师还朝,留下唐俭镇守晋阳。、
回到长安,自然是一番论功行赏。李世民兑现承诺,升铁纲靖为秦王府司马,当然仍是以刘树义的名字。铁纲靖心里很无奈,谁叫他用的是刘树义的身体,将来在他的努力之下,或许能让刘树义名垂青史。
此时他面临的是“我是谁?”这个经典哲学问题,他曾被这一问题深度困扰,他是谁?谁是他?他从何来,该去向何处?
他不过是一个底层出身的搬砖工,不懂哲学,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还是历史课本上学来的,另外还有历史演义小说和电视剧上普及的真假难辨的历史。
曾经他也心里很不平衡,自己辛辛苦苦图个啥,所挣的战功和荣誉都归结到刘树义头上。谁叫他是一个穿越之人,世人也就只认刘树义,不会知道还有另一个人。
时间久了,这个困在他心里的心结也就慢慢解开了。不管头顶着刘树义的名字也好,还是铁纲靖的名字也罢,都不重要,关键是活在当下的是他铁纲靖本人,享受战功等带来的荣耀也是他本人。至于名字、名垂青史这些身外之物,等他身死后,已经一了百了,名垂青史还是遗臭万年,一个死了的人是享受不到的。
死后的身后名,跟他铁纲靖有毛关系。想通这一点,他心情豁然开朗。
不过,李世民升铁纲靖为司马,据说是受到了李渊和裴寂等人质疑,担心他权力越大,若是为了将来忍辱负重为刘文静报仇,对李唐来说可是一个致命的定时炸弹。好在李世民据理力争,又信誓旦旦称自己能控制好铁纲靖,李渊才勉为其难同意了。
过了数日,志得意满的李渊宴请群臣,喝到酒酣处,对群臣道:“如今薛举、刘武周二寇已经剿灭,此外王薄、綦公顺、李义满、郭子和等次第来降,唯有窦建德、王世充、萧铣等,自恃兵力雄厚,屡次入寇我朝边境。尤其是那个窦建德,抓了朕从弟淮安王和朕妹同安公主,朕绝不会与之干休。朕决定,拟先征讨窦建德,后讨伐王世充。”
群臣并无异议,唯有李世民进言道:“父皇,王世充残虐,人神共愤,臣的意思是拟先行讨伐王世充。另一面,则可以依照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之术,与窦建德暂时议和,令其归还我皇叔、皇姑。待平定王世充后,在移军北伐。窦建德若是肯投诚,自不必说,否则再行征剿也不迟。”
李渊点头道:“好,窦建德若肯归还朕从弟和妹子,自当先讨伐王世充。”
于是派出使者,与窦建德连和,索还淮安王李神通及同安公主。窦建德正为一个李艺头疼,无力与唐朝相抗衡,便同意了,放回了李神通和同安公主。
李渊见一切事情顺利,即刻派遣秦王李世民督军前往征讨王世充。
陕东道行台屈突通有两个儿子尚滞留在洛阳,李渊问他:“朕打算派你东征王世充,只是不知你的两个儿子怎么办?”
屈突通道:“臣昔日违逆天命,与我朝为敌,成为俘囚,罪应当死。后得到陛下宽宥,亲自为臣松绑,加以恩遇。从那一刻起,臣就发下誓言,臣之余生只为陛下尽忠尽节,绝无二心。今日得到陛下重用,有幸成为东征先驱,实乃对臣的荣宠,何须顾及两个滞留在洛阳的儿子!”
李渊感叹道:“徇义至此,爱卿真乃忠臣也!”
铁纲靖听闻此事,一时目瞪口呆,不知是夸屈突通是一名忠义之士,还是骂他是一个心如铁石、无舐犊之情的狠心父亲。他只知道若是换做自己,是绝做不出不顾两个儿子的事情。
且说王世充听闻李唐要大举来征讨他郑国,心下有些慌张,立即从各州县募集骁勇之士,齐集洛阳,并设下四镇将军,募人分守四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