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存亡之际
在之前杨文干造反事件,李渊便许诺过立李世民为太子,后来反悔,选择不了了之。如今若是再次违背承诺,只怕会令李世民失望,乃至心生怨恨,这是李渊所担忧的地方。
裴寂看出李渊心生动摇,劝道:“陛下,只要诏令未发,便不算违背承诺。”
李渊道:“朕已多次失信于世民,心中有愧。”
裴寂听后,转而劝解道:“陛下,你想一下,秦王东征西讨,立下盖世功绩,军中威望极高,以其雄才,只怕未必肯居人之下。你让他在洛阳建天子旌旗,等于是把关中以东的统治权交托给他,将来太子继位,秦王必然不服从统治,届时国将不国。”
见李渊脸色凝重,裴寂继续添柴加火,道:“秦王野心勃勃,多半还会统兵进据关中,逼太子退位,到时战乱再起,百姓民不聊生。我朝立国未久,恐怕各地野心勃勃之人,效仿隋末乱世,纷纷称王,我朝根基也将崩塌。还请陛下三思,不可因一时冲动,毁掉了大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业。”
李渊叹息一声,道:“裴卿说的有理。朕当时只想避免他们兄弟再起冲突,才做出此昏聩决定,未曾考虑长远。而今经你提醒,那世民出据洛阳之事暂时作罢。”
裴寂欢喜道:“陛下圣明!”
却说李世民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李渊下发诏令。秦王府上下众位谋臣、将军内心是七上八下,纷纷猜测道:“圣上不会是又食言了吧?”
李世民终究是按捺不住,来到李渊寝宫问道:“父皇,日前曾答允儿臣,准许儿臣出据洛阳,为何诏令迟迟不发?”
李渊故作叹息,道:“二郎,朕已经年过花甲,腿脚老迈,担心你去了洛阳后,思念你得紧。若要朕舟车劳顿去洛阳看你,只怕身体经不起旅途颠簸。朕不想在年迈之际,忍受骨肉相离之痛,因此才决定留你在身边,希望你能理解朕这一片苦心。”
听完这话,李世民心如明镜,明白李渊受了太子等人的蛊惑,才再次对他食言。他心里彻底明白了指望李渊始终是不现实的。
但他故作欢喜道:“父皇所虑极是,孩儿本也想在父皇膝下承欢,父皇做此决定,实在是全了孩儿的忠孝之义。孩儿心里欢喜得紧,以后会向父皇多尽孝道。”
回到秦王府,李世民将消息跟众人一说,大家甭提多失望,只有铁纲靖早已料到结局,反而颇为坦然。
李世民悄悄将铁纲靖引入书房私聊,道:“老铁兄弟,这次是你对了,我那父皇终究是没有下发诏令准许我去洛阳。”
铁纲靖趁机信誓旦旦道:“殿下,要取得皇位,唯有发动‘玄武门之变’一途,杀了太子和齐王,便再无人与你竞争皇位。根据史书记载,此事千真万确,还望殿下及早谋划。”
李世民道:“这点你放心,本王不是任人宰割之辈,已在暗中着手准备。不过让我有些不放心的是你的预知能力,时而准确,时而错误,有时候我不知是该相信你的预知还是不相信。”
这话让铁纲靖有些尴尬,他又痛恨自己在穿越之前,怎么就没有好好研究一下“玄武门之变”这一历史大事件,搞得他如今如此被动。
他只得道:“殿下,也许在事变的细节上我无法断定,但事变这一大事件是千真万确。”
自从上次劝说李靖、李世勣失败,他也不敢相信自己在小说或者电视剧看到的有关情节。
李世民点头道:“事关重大,毕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既然你如此说,本王心里已有底了。”
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等人见果然留住了李世民,更是利用李渊耳根子软的性格特点,趁热打铁,不断和后宫、大臣裴寂等人一起,日夜向李渊谮诉李世民,说李世民居功自傲、徇私枉法,又说李世民在长安城外豢养大批壮士图谋不轨等。
不过李世民早有防备,早已暗中收买或安插了自己的人在李建成、李渊等人身边,探知消息后,立即把长安城外的玄甲军转移地方,才没有让李建成等找到真凭实据。
但年迈昏聩的李渊,心志不似以前坚定,架不住后宫等亲近之人的日夜谮诉,渐渐也信了,要给李世民安插罪名,废黜其王位,重罚他。
好在侍中陈叔达劝谏道:“陛下,目前对秦王的控诉多数为子虚乌有,岂可随意罚他?秦王于我朝平定天下有大功,不可废黜。且其性格刚烈,若无故对其加以折辱、挫抑,恐怕其不胜忧愤,因此内心抑郁而染上不测之疾,只怕到时陛下后悔已来不及了。”
那齐王李元吉见李渊没有降旨怪罪李世民,于是再次密请李渊杀李世民。
但李渊本意只是打压一下李世民,无意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即道:“世民有平定天下之功,而其犯罪事实并无确凿证据,即便是有犯一些过错,也只是小罪,无正当借口杀他。”
心狠手辣的李元吉不死心,道:“当初秦王平定东都洛阳的时候,不肯立即班师回京,而是广散钱帛,只为树立个人私恩。况且他有违敕命,这不是造反又是什么?父皇若为天下安定着想,就应速速将其杀掉,又何必担心找不到借口?”
李渊是一个顾念亲情的人,始终没有答应李元吉的请求。
但李渊的后宫及近臣不停谮诉李世民,这些内情也早被李世民打探明白,秦王府僚属是忧惧不知所出。
铁纲靖又是屡次劝说李世民:“殿下,危机迫在眉睫,再不行动,只怕为时已晚。”
房玄龄、杜如晦等老成持重的谋臣也知形势逼人,不可坐以待毙,也劝李世民:“殿下,如今太子府与秦王府嫌隙极深,不可调和,一旦祸患突发,不仅是秦王府上下遭殃,还会危及到国家存亡,还望殿下效仿周公平定管、蔡叛乱之事,以安家国。”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内兄,也劝道:“如今已是生死存亡之际,实乃间不容发,还望殿下早做决断,千万不可任人宰割。”
裴寂看出李渊心生动摇,劝道:“陛下,只要诏令未发,便不算违背承诺。”
李渊道:“朕已多次失信于世民,心中有愧。”
裴寂听后,转而劝解道:“陛下,你想一下,秦王东征西讨,立下盖世功绩,军中威望极高,以其雄才,只怕未必肯居人之下。你让他在洛阳建天子旌旗,等于是把关中以东的统治权交托给他,将来太子继位,秦王必然不服从统治,届时国将不国。”
见李渊脸色凝重,裴寂继续添柴加火,道:“秦王野心勃勃,多半还会统兵进据关中,逼太子退位,到时战乱再起,百姓民不聊生。我朝立国未久,恐怕各地野心勃勃之人,效仿隋末乱世,纷纷称王,我朝根基也将崩塌。还请陛下三思,不可因一时冲动,毁掉了大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业。”
李渊叹息一声,道:“裴卿说的有理。朕当时只想避免他们兄弟再起冲突,才做出此昏聩决定,未曾考虑长远。而今经你提醒,那世民出据洛阳之事暂时作罢。”
裴寂欢喜道:“陛下圣明!”
却说李世民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李渊下发诏令。秦王府上下众位谋臣、将军内心是七上八下,纷纷猜测道:“圣上不会是又食言了吧?”
李世民终究是按捺不住,来到李渊寝宫问道:“父皇,日前曾答允儿臣,准许儿臣出据洛阳,为何诏令迟迟不发?”
李渊故作叹息,道:“二郎,朕已经年过花甲,腿脚老迈,担心你去了洛阳后,思念你得紧。若要朕舟车劳顿去洛阳看你,只怕身体经不起旅途颠簸。朕不想在年迈之际,忍受骨肉相离之痛,因此才决定留你在身边,希望你能理解朕这一片苦心。”
听完这话,李世民心如明镜,明白李渊受了太子等人的蛊惑,才再次对他食言。他心里彻底明白了指望李渊始终是不现实的。
但他故作欢喜道:“父皇所虑极是,孩儿本也想在父皇膝下承欢,父皇做此决定,实在是全了孩儿的忠孝之义。孩儿心里欢喜得紧,以后会向父皇多尽孝道。”
回到秦王府,李世民将消息跟众人一说,大家甭提多失望,只有铁纲靖早已料到结局,反而颇为坦然。
李世民悄悄将铁纲靖引入书房私聊,道:“老铁兄弟,这次是你对了,我那父皇终究是没有下发诏令准许我去洛阳。”
铁纲靖趁机信誓旦旦道:“殿下,要取得皇位,唯有发动‘玄武门之变’一途,杀了太子和齐王,便再无人与你竞争皇位。根据史书记载,此事千真万确,还望殿下及早谋划。”
李世民道:“这点你放心,本王不是任人宰割之辈,已在暗中着手准备。不过让我有些不放心的是你的预知能力,时而准确,时而错误,有时候我不知是该相信你的预知还是不相信。”
这话让铁纲靖有些尴尬,他又痛恨自己在穿越之前,怎么就没有好好研究一下“玄武门之变”这一历史大事件,搞得他如今如此被动。
他只得道:“殿下,也许在事变的细节上我无法断定,但事变这一大事件是千真万确。”
自从上次劝说李靖、李世勣失败,他也不敢相信自己在小说或者电视剧看到的有关情节。
李世民点头道:“事关重大,毕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既然你如此说,本王心里已有底了。”
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等人见果然留住了李世民,更是利用李渊耳根子软的性格特点,趁热打铁,不断和后宫、大臣裴寂等人一起,日夜向李渊谮诉李世民,说李世民居功自傲、徇私枉法,又说李世民在长安城外豢养大批壮士图谋不轨等。
不过李世民早有防备,早已暗中收买或安插了自己的人在李建成、李渊等人身边,探知消息后,立即把长安城外的玄甲军转移地方,才没有让李建成等找到真凭实据。
但年迈昏聩的李渊,心志不似以前坚定,架不住后宫等亲近之人的日夜谮诉,渐渐也信了,要给李世民安插罪名,废黜其王位,重罚他。
好在侍中陈叔达劝谏道:“陛下,目前对秦王的控诉多数为子虚乌有,岂可随意罚他?秦王于我朝平定天下有大功,不可废黜。且其性格刚烈,若无故对其加以折辱、挫抑,恐怕其不胜忧愤,因此内心抑郁而染上不测之疾,只怕到时陛下后悔已来不及了。”
那齐王李元吉见李渊没有降旨怪罪李世民,于是再次密请李渊杀李世民。
但李渊本意只是打压一下李世民,无意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即道:“世民有平定天下之功,而其犯罪事实并无确凿证据,即便是有犯一些过错,也只是小罪,无正当借口杀他。”
心狠手辣的李元吉不死心,道:“当初秦王平定东都洛阳的时候,不肯立即班师回京,而是广散钱帛,只为树立个人私恩。况且他有违敕命,这不是造反又是什么?父皇若为天下安定着想,就应速速将其杀掉,又何必担心找不到借口?”
李渊是一个顾念亲情的人,始终没有答应李元吉的请求。
但李渊的后宫及近臣不停谮诉李世民,这些内情也早被李世民打探明白,秦王府僚属是忧惧不知所出。
铁纲靖又是屡次劝说李世民:“殿下,危机迫在眉睫,再不行动,只怕为时已晚。”
房玄龄、杜如晦等老成持重的谋臣也知形势逼人,不可坐以待毙,也劝李世民:“殿下,如今太子府与秦王府嫌隙极深,不可调和,一旦祸患突发,不仅是秦王府上下遭殃,还会危及到国家存亡,还望殿下效仿周公平定管、蔡叛乱之事,以安家国。”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内兄,也劝道:“如今已是生死存亡之际,实乃间不容发,还望殿下早做决断,千万不可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