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去国十年
“他是不是身份特殊?”赵昔微蹙眉思索了一会儿,“我只知道他从西边来、日夜急行千里、家世不凡、出身显贵……”
最关键的是,一个大男人,为什么扮作女子进京?
除非是自己的身份不太方便。
“盗贼做得,君子做得,王侯将相亦做得……”
脑子响起这么一句话,一道灵光乍现,她忽然愣住了:“他……是皇室宗亲?”
李玄夜对她的反应能力颇为赞赏,笑道:“微儿真是聪明!”夸完了,这才补充道:“不是宗亲。”
不是宗亲?赵昔微心里咯噔一下。
“忘了告诉你——”他靠在车内的软枕上,神色淡淡地道:“裴贵妃被降为才人后,神志不清了好一段时间,晋王上书陛下,请求回京探母……”
赵昔微瞪大了眼睛:“晋王殿下?”
李玄夜笑了笑,道:“去国十年,分别千里,父皇到底是心软了!”
当今皇帝子嗣稀薄,已成年的儿子仅有两个。
嫡长子李玄夜,次子李乘风。
一个是皇后所生,周岁被立为太子,十二岁参与朝政,到现在已是大权在握。
一个是贵妃所生,八岁那年封为晋王,等待他的却不是锦衣玉食,而是被送往了千里之外的封地。
这一去,便是十年。
现在生母病得奄奄一息,晋王请求回京探望,皇帝不忍再伤儿子的心,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想到裴贵妃现在的境遇,再想到战功赫赫的裴家,她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关系到后宫和前朝,赵昔微也不好贸然议论,便笑着转移了话题:“殿下如此迫不及待把他带回东宫,是要好好叙旧呢?还是替他圆场呢?”
“当然不是——”他捏了捏她的脸,笑意淡了下去:“孤是要给他立个规矩!”
……
打理朝政这么多年,李玄夜自然不是只知道儿女情长。
李乘风这一回京,犹如投石入湖,不管他目的是什么,朝堂注定要掀起波浪。
回到东宫,李玄夜换了衣裳,便往丽政殿而去。
杨仪匆匆跟了上去:“殿下,晋王梳洗完毕,您是现在召他,还是用了膳再说?”
“叫他过来一起吃吧。”
李玄夜洗了手,拿过棉巾三两下擦干净手上的水珠,才吩咐了一句,门外就响起一道笑声:“一别十年,太子哥哥还是那么有情有义……”
一旁伺候的内侍手一抖,差点把捧着的水盆给打翻了。
这晋王殿下,怎么如此没个正形……
谁不知道,太子殿下向来沉稳持重,最讨厌那放荡不羁的人吗?就连顾神医这样的,也因为嬉皮笑脸,经常被太子殿下拖出去呢!
果然,李玄夜长眉一皱,扫了殿门口一眼,冷冷道:“你要是不饿,就去殿外候着!”
“饿饿饿——”话音刚落,一袭青衣已掠入殿内。
在距离李玄夜几尺开外时,足尖轻轻一点,如飞燕归巢,身姿飘逸地落入座上。
菜肴是才端上来的,热腾腾、香喷喷的摆在案上。
冬日天色昏暗,才过了未时,日光便隐入了云层,殿内的光线便也沉了几分。
一盏盏鎏金宫灯依次点亮,淡金色的光线迷离,席间无端添了几分暖融融。
侍卫们胆战心惊地守候在门外,生怕那没个正形的晋王惹怒太子殿下——到时候,两个都是皇帝的儿子,他们到底是听从太子殿下的命令,把晋王扔出去呢,还是跪下来帮忙求情呢?
等了半天,也没听见预想中的动静。
李玄夜放下碗筷,接过内侍递来的棉巾擦干净手指,便看向了李乘风。
他已换了一身整齐的锦袍,绣着象征着亲王身份的蟒纹,头发也规规矩矩地束起,戴了一只紫金玉冠,但那仪态还是风流难掩,更兼有眉梢之间的艳丽之色,无论如何装扮,依然没有一丝皇子该有的沉肃端庄。
在封地无拘无束过了十年,养成这样一身江湖侠气,他仿佛已和朝廷彻底分离,丢下了一切严苛的教条,也彻底忘了自己皇子身份。
但他身上总归流的是李氏的血,是身份尊贵的皇子,面对状若疯癫的生母,怎么能心平气和?
李玄夜淡淡盯着他,仿佛要看透那艳丽眉眼之中,到底隐藏了什么。
李乘风也没有养成贵族男子该有的吃相,但也不是不知礼仪,毕竟身为一地之王,自有负责皇室礼仪的官员教导。
他仿佛天生风流恣意,不肯遵循任何既定的规矩。
比如喝汤,勺子碰着瓷碗这是不允许的,但他喝了几口,便会漫不经心把勺子向碗底一扔,“叮当”一声,清脆悦耳。
李玄夜一开始听着十分不适,但仍是保持了沉默,直到他一手一只胡饼,一手一盏清酒,低头嚼一口饼,又仰头灌一口酒——
太子殿下终于忍不住了,两指并曲,在案上叩了两下。
“怎么了?”李乘风抬眸看了过来,绯红薄唇忽然一勾:“我饿了两天,你这偌大个东宫,还不让我好好吃一顿热饭吗?”
“……”
李玄夜沉默了一瞬,忍不住提醒:“进食中,勿饮酒。”
一边吃饭,一边喝酒,这是什么江湖草寇的做派。
李乘风一挑眉,毫不避讳眼底的挑衅和好奇。
李玄夜却笑了笑,淡淡道:“伤胃。”
李乘风一怔,也笑了起来,艳丽眉间隐有一丝嘲讽:“就是胃不好,才要饮酒……”
见李玄夜已有不悦,他又笑道:“胃有顽疾,干吃咽着难受啊……”
“……”李玄夜眉间一黑,抿唇无言。
直到他一口饼,一口酒,将两个胡麻饼都吃了下去,才道:“让太医看看。”
“不用了……”
太子殿下的好脾气并不多,仗着是弟弟就能为所欲为?灵犀那么娇滴滴的女儿家,他也不曾有过任何纵容。
面色一沉,正要唤人,那为所欲为的晋王殿下突然扯了扯嘴角:“建元九年,我离京到封地的第一年,羁旅劳顿,饮食失调,兼之水土不服,以致积食凝滞……时惟盛夏,暑气难消,拖了半个月,便落下了病症……”
李玄夜默然不语。
最关键的是,一个大男人,为什么扮作女子进京?
除非是自己的身份不太方便。
“盗贼做得,君子做得,王侯将相亦做得……”
脑子响起这么一句话,一道灵光乍现,她忽然愣住了:“他……是皇室宗亲?”
李玄夜对她的反应能力颇为赞赏,笑道:“微儿真是聪明!”夸完了,这才补充道:“不是宗亲。”
不是宗亲?赵昔微心里咯噔一下。
“忘了告诉你——”他靠在车内的软枕上,神色淡淡地道:“裴贵妃被降为才人后,神志不清了好一段时间,晋王上书陛下,请求回京探母……”
赵昔微瞪大了眼睛:“晋王殿下?”
李玄夜笑了笑,道:“去国十年,分别千里,父皇到底是心软了!”
当今皇帝子嗣稀薄,已成年的儿子仅有两个。
嫡长子李玄夜,次子李乘风。
一个是皇后所生,周岁被立为太子,十二岁参与朝政,到现在已是大权在握。
一个是贵妃所生,八岁那年封为晋王,等待他的却不是锦衣玉食,而是被送往了千里之外的封地。
这一去,便是十年。
现在生母病得奄奄一息,晋王请求回京探望,皇帝不忍再伤儿子的心,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想到裴贵妃现在的境遇,再想到战功赫赫的裴家,她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关系到后宫和前朝,赵昔微也不好贸然议论,便笑着转移了话题:“殿下如此迫不及待把他带回东宫,是要好好叙旧呢?还是替他圆场呢?”
“当然不是——”他捏了捏她的脸,笑意淡了下去:“孤是要给他立个规矩!”
……
打理朝政这么多年,李玄夜自然不是只知道儿女情长。
李乘风这一回京,犹如投石入湖,不管他目的是什么,朝堂注定要掀起波浪。
回到东宫,李玄夜换了衣裳,便往丽政殿而去。
杨仪匆匆跟了上去:“殿下,晋王梳洗完毕,您是现在召他,还是用了膳再说?”
“叫他过来一起吃吧。”
李玄夜洗了手,拿过棉巾三两下擦干净手上的水珠,才吩咐了一句,门外就响起一道笑声:“一别十年,太子哥哥还是那么有情有义……”
一旁伺候的内侍手一抖,差点把捧着的水盆给打翻了。
这晋王殿下,怎么如此没个正形……
谁不知道,太子殿下向来沉稳持重,最讨厌那放荡不羁的人吗?就连顾神医这样的,也因为嬉皮笑脸,经常被太子殿下拖出去呢!
果然,李玄夜长眉一皱,扫了殿门口一眼,冷冷道:“你要是不饿,就去殿外候着!”
“饿饿饿——”话音刚落,一袭青衣已掠入殿内。
在距离李玄夜几尺开外时,足尖轻轻一点,如飞燕归巢,身姿飘逸地落入座上。
菜肴是才端上来的,热腾腾、香喷喷的摆在案上。
冬日天色昏暗,才过了未时,日光便隐入了云层,殿内的光线便也沉了几分。
一盏盏鎏金宫灯依次点亮,淡金色的光线迷离,席间无端添了几分暖融融。
侍卫们胆战心惊地守候在门外,生怕那没个正形的晋王惹怒太子殿下——到时候,两个都是皇帝的儿子,他们到底是听从太子殿下的命令,把晋王扔出去呢,还是跪下来帮忙求情呢?
等了半天,也没听见预想中的动静。
李玄夜放下碗筷,接过内侍递来的棉巾擦干净手指,便看向了李乘风。
他已换了一身整齐的锦袍,绣着象征着亲王身份的蟒纹,头发也规规矩矩地束起,戴了一只紫金玉冠,但那仪态还是风流难掩,更兼有眉梢之间的艳丽之色,无论如何装扮,依然没有一丝皇子该有的沉肃端庄。
在封地无拘无束过了十年,养成这样一身江湖侠气,他仿佛已和朝廷彻底分离,丢下了一切严苛的教条,也彻底忘了自己皇子身份。
但他身上总归流的是李氏的血,是身份尊贵的皇子,面对状若疯癫的生母,怎么能心平气和?
李玄夜淡淡盯着他,仿佛要看透那艳丽眉眼之中,到底隐藏了什么。
李乘风也没有养成贵族男子该有的吃相,但也不是不知礼仪,毕竟身为一地之王,自有负责皇室礼仪的官员教导。
他仿佛天生风流恣意,不肯遵循任何既定的规矩。
比如喝汤,勺子碰着瓷碗这是不允许的,但他喝了几口,便会漫不经心把勺子向碗底一扔,“叮当”一声,清脆悦耳。
李玄夜一开始听着十分不适,但仍是保持了沉默,直到他一手一只胡饼,一手一盏清酒,低头嚼一口饼,又仰头灌一口酒——
太子殿下终于忍不住了,两指并曲,在案上叩了两下。
“怎么了?”李乘风抬眸看了过来,绯红薄唇忽然一勾:“我饿了两天,你这偌大个东宫,还不让我好好吃一顿热饭吗?”
“……”
李玄夜沉默了一瞬,忍不住提醒:“进食中,勿饮酒。”
一边吃饭,一边喝酒,这是什么江湖草寇的做派。
李乘风一挑眉,毫不避讳眼底的挑衅和好奇。
李玄夜却笑了笑,淡淡道:“伤胃。”
李乘风一怔,也笑了起来,艳丽眉间隐有一丝嘲讽:“就是胃不好,才要饮酒……”
见李玄夜已有不悦,他又笑道:“胃有顽疾,干吃咽着难受啊……”
“……”李玄夜眉间一黑,抿唇无言。
直到他一口饼,一口酒,将两个胡麻饼都吃了下去,才道:“让太医看看。”
“不用了……”
太子殿下的好脾气并不多,仗着是弟弟就能为所欲为?灵犀那么娇滴滴的女儿家,他也不曾有过任何纵容。
面色一沉,正要唤人,那为所欲为的晋王殿下突然扯了扯嘴角:“建元九年,我离京到封地的第一年,羁旅劳顿,饮食失调,兼之水土不服,以致积食凝滞……时惟盛夏,暑气难消,拖了半个月,便落下了病症……”
李玄夜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