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回家
他出了车站跟火凤道别后,就一个人走向印刷厂住宿区,到了印刷厂才知道恩师一家已经搬到学校住了,他只好赶往学校,来到学校,一路打听,找到了恩师的新家。
因为搬家需要整理几天,师母没有上班而是请假在家,师母看到他来非常高兴,放下手上的活路、拉着他的手道“五年,就这么一闪就过了,不知不觉就毕业了”她要给承文倒水,承文不让,要自己来。她看了下手表,然后对承文说“小文,你在家,我去市场买菜”
他回应师母,道“师母,我不在家里吃饭了,我来是想借自行车回村上。”
师母“自行车没有锁,你拿去就行了。”
他跟师母告别“师母,我不等老师回来了,等周末我再来。”然后就骑自行车回村上。
家离县城不到十公里,很快就回到家里了,回到家已经是下午六点了,父母、弟妹都在家,家里人看到他回来都很高兴。
母亲看到他感觉有点不相信,因为原来收到他的信,说是这个假期不回家了,怎么突然又回来了。
他告诉母亲,自己分配到原来实习的大医院工作了,还在原来实习的科室上班,科室主任和同事对他很好,是科室主任放自己的假,让自己回家省亲的。
他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当晚还杀了二只鸡,请伯父和二个叔公过来吃饭。饭桌上大叔公问他分配到哪里了,是不是分回县里医院,他说不是,是在康都第一人民医院。
大叔公说在大城市也好,但是以后我们想去找你就难了,不过分配了就好,终于有出息了。
大叔公喝了几杯酒后,话头也多,他跟承文讲,以前见他读书成绩那么好,以为像他公一样,将来是当官的,哪知道你去学医。
秦承文跟大叔公说自己的性格适合从医,不适合当官,所以高考的时候就报了医大,当官有当官的好,行医有行医的好。
大叔公不知道是真醉了还是装醉,总之,最后是承文送他回家,到了他家门口的时候,大叔公突然站稳了,看着他“文,别怪叔公今晚话多,叔公没醉,叔公是高兴,我们这一支,你太爷爷是读书人,你公是读书人,但到了你爸这代,都没有读书人,本来你爸也聪明,因为改朝换代,受你公在旧时代当官因素的影响,最后自己放弃了,而你几个堂叔都不是读书的料。
所以,看到你大学毕业了,叔公高兴。等百年后,我去见你公时,我也好向他交代了,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他我们家读书人没有断代。好了,叔公没事,你回去吧。”
听了叔公的话,回家的路上他在想,自己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么多,原来自己的荣辱,不但是自己的,同时也是一个大家族的,想起在家读书时,大叔公经常接济自己家,二叔公都对他有意见。今天终于知道原因了,他不是自己生活好,而是担心这个孙子因为家庭生活原因不读书了。
其实,在家的这些日子很无聊,原本以为回到爹妈身边,自己的心情会好一点,但是,你越是想忘记掉不愉快的事,你就越难忘记。
他也想跟家里人一起去田间劳动,但妈妈就是找各种理由不让去,说晒黑了明天回去上班,人家病人还以为你不是医生呢,最后让他看好院子里晒的谷子,别让鸡爬了。
知子莫若母,其实,从回家的第一天,妈妈就发现了他心情不佳的情况,而且猜到了原因,但她没有问。
直到四天后,母亲才找机会对他说“文儿,你还年轻,不管碰到什么不愉快的,其实,再过几年,你会觉得,今天所发生的一切,是你人生中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
他知道妈妈已经看出他有心事了,安慰妈妈道“妈,我没事,只是有点心烦而已,也许,人长大了心想的有点杂了,没事的,休息几天就好”。
妈妈说“你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家里的农活有弟妹他们,不差人手,要不你到山里放牛吧,顺便打打猎、这样日子就容易过了,山里的瓜棚刚翻修,如果晚上想住山里就带点米去,其他东西棚里都有,记得带大黄狗去做个伴,而且打猎时,它是个好帮手”。
他听了妈妈的话,感觉这样也好,到山上散散心,可能自己能走出来。而且自己也多年没有打猎了,去玩玩也好,决定了就行动,他立即做进山准备。
因为搬家需要整理几天,师母没有上班而是请假在家,师母看到他来非常高兴,放下手上的活路、拉着他的手道“五年,就这么一闪就过了,不知不觉就毕业了”她要给承文倒水,承文不让,要自己来。她看了下手表,然后对承文说“小文,你在家,我去市场买菜”
他回应师母,道“师母,我不在家里吃饭了,我来是想借自行车回村上。”
师母“自行车没有锁,你拿去就行了。”
他跟师母告别“师母,我不等老师回来了,等周末我再来。”然后就骑自行车回村上。
家离县城不到十公里,很快就回到家里了,回到家已经是下午六点了,父母、弟妹都在家,家里人看到他回来都很高兴。
母亲看到他感觉有点不相信,因为原来收到他的信,说是这个假期不回家了,怎么突然又回来了。
他告诉母亲,自己分配到原来实习的大医院工作了,还在原来实习的科室上班,科室主任和同事对他很好,是科室主任放自己的假,让自己回家省亲的。
他母亲听了非常高兴,当晚还杀了二只鸡,请伯父和二个叔公过来吃饭。饭桌上大叔公问他分配到哪里了,是不是分回县里医院,他说不是,是在康都第一人民医院。
大叔公说在大城市也好,但是以后我们想去找你就难了,不过分配了就好,终于有出息了。
大叔公喝了几杯酒后,话头也多,他跟承文讲,以前见他读书成绩那么好,以为像他公一样,将来是当官的,哪知道你去学医。
秦承文跟大叔公说自己的性格适合从医,不适合当官,所以高考的时候就报了医大,当官有当官的好,行医有行医的好。
大叔公不知道是真醉了还是装醉,总之,最后是承文送他回家,到了他家门口的时候,大叔公突然站稳了,看着他“文,别怪叔公今晚话多,叔公没醉,叔公是高兴,我们这一支,你太爷爷是读书人,你公是读书人,但到了你爸这代,都没有读书人,本来你爸也聪明,因为改朝换代,受你公在旧时代当官因素的影响,最后自己放弃了,而你几个堂叔都不是读书的料。
所以,看到你大学毕业了,叔公高兴。等百年后,我去见你公时,我也好向他交代了,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他我们家读书人没有断代。好了,叔公没事,你回去吧。”
听了叔公的话,回家的路上他在想,自己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么多,原来自己的荣辱,不但是自己的,同时也是一个大家族的,想起在家读书时,大叔公经常接济自己家,二叔公都对他有意见。今天终于知道原因了,他不是自己生活好,而是担心这个孙子因为家庭生活原因不读书了。
其实,在家的这些日子很无聊,原本以为回到爹妈身边,自己的心情会好一点,但是,你越是想忘记掉不愉快的事,你就越难忘记。
他也想跟家里人一起去田间劳动,但妈妈就是找各种理由不让去,说晒黑了明天回去上班,人家病人还以为你不是医生呢,最后让他看好院子里晒的谷子,别让鸡爬了。
知子莫若母,其实,从回家的第一天,妈妈就发现了他心情不佳的情况,而且猜到了原因,但她没有问。
直到四天后,母亲才找机会对他说“文儿,你还年轻,不管碰到什么不愉快的,其实,再过几年,你会觉得,今天所发生的一切,是你人生中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
他知道妈妈已经看出他有心事了,安慰妈妈道“妈,我没事,只是有点心烦而已,也许,人长大了心想的有点杂了,没事的,休息几天就好”。
妈妈说“你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家里的农活有弟妹他们,不差人手,要不你到山里放牛吧,顺便打打猎、这样日子就容易过了,山里的瓜棚刚翻修,如果晚上想住山里就带点米去,其他东西棚里都有,记得带大黄狗去做个伴,而且打猎时,它是个好帮手”。
他听了妈妈的话,感觉这样也好,到山上散散心,可能自己能走出来。而且自己也多年没有打猎了,去玩玩也好,决定了就行动,他立即做进山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