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土崩瓦解
“我乃赵弘渠帅帐下廖化。”廖化在数名军士的带领下,见到了郭嘉等三人,不卑不亢地自我介绍着。
“廖化,不错!”黄忠见廖化仪表不凡,气度不俗,不失欣赏地说:“我乃刘州牧麾下黄忠是也,你所为何来?”
廖化相貌堂堂,其人其性格又耿直刚烈,自然让黄忠一见就心生好感。重点是黄忠从来不反感黄巾军。
说到廖化,其人本事不小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长寿。在汉末三国时期,能活上七十岁的少有的,而廖化差不多近八十岁,可以说廖化是为数不多的,见证了汉末三国这个时期的长寿之人。
“黄将军,我一事不明,还望赐教!”廖化施了一礼,复昂首挺胸道:“我青州黄巾军在青州已有经年,一向与当朝相安无事,不知现在刘州牧为何突然用兵,以致青州风云色变生灵涂炭?”
“廖化!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黄忠脸色一沉,叱喝道:“顾及你等为生计而揭竿,称你们为义军,若真不顾及你们,你们还能存活至今?你也不去打听打听,除了我家主公,谁还在乎过黄巾军的生死?被砍杀的,被坑杀的还少吗?”
“既然刘州牧顾及我们的生死,又何必兵仞相见苦苦相逼呢?”廖化眼中闪过一丝苦痛,神色有些挣扎地说:“相安无事岂不更好!”
“相安无事岂不更好!”郭嘉实在听不下去了,轻笑一声道:“不说一山不容二虎,你们也称不上虎,更谈不上是侯爷的对手。这么说吧,你们之所以能存活至今,不过是侯爷的高抬贵手。可以说还好是侯爷入主青主,换作他人,就不会这样和风细雨了。”
“廖化是吧,我念你是条汉子,也不为难于你,你回去告诉赵弘,下山接受我军改编,别耍什么花样。”郭嘉逼视着廖化说:“你今天能来,我很高兴,所以你能提一个不过份的要求或条件,我会酌情满足的!”
“请问?”廖化明知郭嘉不凡,但还是小心地求证道:“这位先生可以作主?”
“哈哈!他是我军军师郭嘉郭奉孝,亦是我主的左臂右膀,合乎情礼的要求应该没什么问题。”华雄哈哈一笑道:“一箭定渔阳知道吧?中山之战听闻过吧?都是郭军师在运筹帷幄。”
“原来是郭军师,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廖化神色十分真诚地说:“有郭军师之承诺,我自是放心。不过我没有把握我家赵帅会依令而行。”
“哦!你们不会以为你们号称百万之众,又隐藏于山中我就没有办法收拾你们吧?”郭嘉皱了下眉头说:“如果说青州境内黄巾军万众一心,那么还费点手脚。如果说你们兵精粮足,那么也有点麻烦。现在嘛,不过只一把火的事,你们就无处可逃!”
“郭军师何以断定我们黄巾军不是一条心呢?青州境内黄巾军可有数百万之众,郭军师就不怕整个青州乱得无法收拾。”廖化沉着地回道:“我想侯爷也不愿青州千疮百孔吧?”
“你们倒想祸乱青州呢!”郭嘉神色平淡地说:“赵弘部逃不出北海,陈败和万秉已经是昨日黄花,至于张燕部么,正在为我军善后。”
郭嘉是看在廖化是可教之材,才不惜口舌说这么多。当然,郭嘉也有不动刀兵就彻底解决赵弘部的想法。别说百万黄巾军,就是百万头猪羊都不能说可以轻松摆平。
“原来如此!怪不得陈帅和万帅败得如此迅速和彻底。”廖化有如一只斗败的公鸡,神彩全无地说:“郭军师,黄将军,华将军,我个人无所求,只望善待我黄巾军百万之众。”
“这是自然!”黄忠点头应道:“廖将军应该知道,我军有大部分就是曾经的黄巾兄弟,你大可放心,归顺我军一定会一视同仁,这点我可以保证。”
“那好,且容我回去禀明赵帅,会尽快答复的。”廖化知道再说无益,施了一礼就欲告辞而去。
“廖将军且去,不必为难,据实而告即可。”郭嘉忍不住交待着:“赵弘不傻的话,会知道选择。”
……
“元俭,真的只有归顺一途?”赵弘听到廖化归来的带回来的消息,有点心急如焚地咆哮:“我答应不下山都不行!”
“赵帅,我们不下山又如何养活这百万之众?”廖化直指要害地谏道:“一旦刘备军真想封锁我们,我们会不战自乱的,到那时加上一把火,我们如何收场?”
“罢了罢了,逃无可逃,连张燕都是刘备的人,我又争什么争。”赵弘颓然坐下,摆了摆手说:“元俭,你全权代表我去刘备军中协商归顺之事吧!”
廖化受命再次来到刘备军中,这次廖化的态度放得很低,除了一再要求善待黄巾军百万之众外,基本上由郭嘉说了算。
刘备发兵的意图,郭嘉是清楚的,或者说郭嘉的任务和目的就是为了妥善安排青州境内的黄巾军,郭嘉所采取的措施和方式方法,自然让廖化十分满意。
一个有心,一方有意,商谈进行得十分顺利和迅速,仅仅一天时间,决定百万之众明天的条款就谈妥了。
这次刘备军和赵弘部达成了这么几个条款。其一是赵弘部放下武器接受刘备军的改编和整顿,该当兵的还当兵,该屯田的就屯田。其二是刘备方承诺在赵弘部投诚后将与刘备治下万民一样一视同仁,该分田分田,该分土分土。
这是重要的两点,其他林林总总多少条款都无关大局。当兵打仗从来凭实力和军功,有实力,有军功,就可以升迁掌兵。屯田耕种都以收成论,丰收吃得饱,欠收就勒紧裤腰带,这没什么好说的。
好在青州是黄巾军的重灾区,在当年刘备率兵救青州城时,青州的世家基本上就清场了。也就是说青州有太多的无主田地和山岭,这些都由刘备一言决之。
尽管有不少世家在刘备入主青州后,也断断续续派人回到青州,更向刘备明里暗里表示这些田地山岭是属于他们的。然而刘备听着打着哈哈,就是不点头不放手。
面对手握数十万近百万兵甲的刘备,这些原青州的世家自然不敢用强,也只好望着放弃的田地和山岭流哈嗽子。刘备之所以入手青州,就是看青州的世家自己退场,正好可以一展鸿图,又岂会松口和放手。
这也是刘备及刘备集团有信心吞下青州黄巾军的根本原因。如果说无田地山岭,不能解决这几百万黄巾军温饱问题,怎么说怎么弄都是白搭,就是刘备军再能打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没有吃的,活不下去才揭竿而起啊!吃得饱穿得暖的情况下,谁又会去造反?真以为吃饱了撑的,谁都不会干这脑袋挂在腰间的勾当。
“廖将军,我可以向你保证一点,这个冬天在青州绝不会饿死一个,冻死一个侯爷治下的子民。”郭嘉与廖化商谈完毕,笑着承诺道:“侯爷为此可筹划了十余年!”
郭嘉的意思很明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归顺者会活得很好,反抗者,不会饿死也会被冻死。郭嘉也没吹牛,刘备从穿越后就盯上了青州,说句筹划十几年也真没错。
重点是刘备这些年的策划很有成效,凭幽州三郡和冀州四郡的底子,以及刘备入主青州后的努力,已经完全有力量和资本收容和安置这青州数百万黄巾军。
真以为田丰是忙得抽不开身,真以为关羽仅仅因为中山之战而回青州,都是在为今天安置和收容青州这数百万黄巾军而做准备。田丰已经筹措幽州三郡余粮向青州而来,而关羽早从冀州四郡押着一批粮食物资入库了。
“我相信郭军师,也相信玄德公!”廖化心满意足地告辞而去。
廖化离去后不久,赵弘所部及陈败和万秉残部,皆放下了手中武器,十分平静地接受了刘备军的改编。
至此,刘备出兵不过月余,青州境内的黄巾军就土崩瓦解,张燕部自不用说,陈败和万秉部烟消云散,赵弘部算是不战而降。
这次解决青州境内的黄巾军绝对是兵不仞血,以最小的代价解决了最大的麻烦。接下来除了部分渠帅进入青州城面见刘备,其大部仍呆在原地,等待刘备集团的统一安排和安置。
刘备和刘备集团及一众黄巾军都认为理所当然,而天下却为之哗然,尤其是青州近邻的袁绍和曹操都跌破了眼镜,如果有眼镜的话,肯定碎了一地。
就在张燕,张牛角,赵弘,廖化等一众大小渠帅,在郭嘉,荀攸,赵云的陪同下走进青州城拜见刘备的同时,长安方面又暴发战乱,还真让人有些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
长安暴发战乱,这事说来就话长,也特么有点儿复杂。不仅仅是说西凉诸将控制长安当朝不得人心,更是与年纪轻轻的献帝有莫大的关系。
且说西凉军的李榷和郭汜控制长安,掌握大权,并不会交贤纳士,也没有过人之才智,凭的是凶残和铁血,自也不会善待百姓。这两货在残虐百姓之余,还密遣心腹侍于献帝左右,日夜不断地监视之,让献帝一点自由都没有。
如果说残虐百姓和监控献帝还能让李榷和郭汜逍遥下去,那么随意升降满朝文武官职,就是李郭两人找不自在的原因。
献帝虽幼,却也有几分小聪明,知道李郭两人连满朝文武都得罪了个干净,自也知道收拢下人心,找几个所谓的死忠死党。
再怎么说献帝也是当今皇帝,李郭所派之人再嚣张跋扈,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监控献帝。这还,献帝还真择机见了三个人,这三个人是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卲,左中郎刘范。
这三个人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也不是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这次与献帝相见密议,却差点改变历史进程。
原来这三个人与西凉太守马腾和并州刺史(并州牧)韩遂有联系。三人答应为内应,马韩二人发兵十几万即日攻打长安城讨李郭贼子。
献帝闻之狂喜,狂喜之下自然又是许愿封官了。献帝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各授以密诏,并力讨贼。
嘿,还别说,也不知马腾和韩遂作何想,明知李郭所率的西凉铁骑不好打,在献帝密发诏后,真的按时发兵攻打长安城,声言讨贼振兴汉室。
马腾和韩遂一发兵,就牵动了天下所有人的目光,尤其牵动的是手握兵马的各路诸侯的心。如最近的袁绍,远点的刘备和曹操,以及刘焉,刘表,刘虞,公孙瓒,甚至吕布,陶谦,袁术等都十分关心。
天下诸侯中也只有孙策无心关注,孙策孙伯符这倒霉孩子,自父亲孙坚丧命于荆州襄阳城外后,就一心埋头发展招贤纳士不断壮大,只想为父报仇并创一番基业,真的无心关注长安方面。
嗯,孙策身处江东一隅,实力不足外,也鞭长莫及。好在这时孙策的外置大脑,生死莫逆之交周瑜周公瑾已经来到了孙策身边。
可以说孙策想不到的,周瑜一定想得到,还会想得周到。孙策注意不到的,周瑜一定会注意得到,还会给出相应正确的处理。这就是周瑜周公瑾,当世最全面的统帅型人才,更是当世有数的智者之一。
由于种种原因及些不为人觉察的原因,周瑜比历史中更早登上这历史舞台,谁也不知道会给这本已不同的历史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天下诸侯都关心长安局势,各自也蠢蠢欲动,可是就没一个人发兵。唉,振兴汉室,为国为民,有时只是一句口号,远没有切身利益来得重要。
而身在长安城的李榷和郭汜听到马腾和韩遂进兵长安的军情,就召聚众将商议御敌之策。
李郭两人刚召聚众将,就有军士呈上远在陕西的贾诩传书。贾诩在西凉军入主长安之初就言马腾和韩遂可能会进犯长安,李郭两人一听,自然十分高兴地接过贾诩的书信。
当时西凉军入主长安后,是由李榷和郭汜率其所部二十余万驻长安,把持朝政。牛辅及其部十万左右驻守函谷关。徐荣及其部十万左右驻守弘农。张济及其部十万左右驻守陕西。
最让人奇怪的是贾诩,并没有留在长安城内,反而是随张济返回了陕西。没人知道贾诩的想法,应该是贾诩家人还在陕西的原因。嗯,李儒及董卓的家眷也在陕西。
对于李郭而言,现在最怀念的就是军师李儒。以前不觉得,反正听军师的话就行,现在嘛,那怕贾诩不是李儒,最少贾诩一向表现不错,李郭也就期望贾诩有良策了。
“这!”李郭两人看完贾诩的书信,不由面面相觑。
“廖化,不错!”黄忠见廖化仪表不凡,气度不俗,不失欣赏地说:“我乃刘州牧麾下黄忠是也,你所为何来?”
廖化相貌堂堂,其人其性格又耿直刚烈,自然让黄忠一见就心生好感。重点是黄忠从来不反感黄巾军。
说到廖化,其人本事不小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长寿。在汉末三国时期,能活上七十岁的少有的,而廖化差不多近八十岁,可以说廖化是为数不多的,见证了汉末三国这个时期的长寿之人。
“黄将军,我一事不明,还望赐教!”廖化施了一礼,复昂首挺胸道:“我青州黄巾军在青州已有经年,一向与当朝相安无事,不知现在刘州牧为何突然用兵,以致青州风云色变生灵涂炭?”
“廖化!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黄忠脸色一沉,叱喝道:“顾及你等为生计而揭竿,称你们为义军,若真不顾及你们,你们还能存活至今?你也不去打听打听,除了我家主公,谁还在乎过黄巾军的生死?被砍杀的,被坑杀的还少吗?”
“既然刘州牧顾及我们的生死,又何必兵仞相见苦苦相逼呢?”廖化眼中闪过一丝苦痛,神色有些挣扎地说:“相安无事岂不更好!”
“相安无事岂不更好!”郭嘉实在听不下去了,轻笑一声道:“不说一山不容二虎,你们也称不上虎,更谈不上是侯爷的对手。这么说吧,你们之所以能存活至今,不过是侯爷的高抬贵手。可以说还好是侯爷入主青主,换作他人,就不会这样和风细雨了。”
“廖化是吧,我念你是条汉子,也不为难于你,你回去告诉赵弘,下山接受我军改编,别耍什么花样。”郭嘉逼视着廖化说:“你今天能来,我很高兴,所以你能提一个不过份的要求或条件,我会酌情满足的!”
“请问?”廖化明知郭嘉不凡,但还是小心地求证道:“这位先生可以作主?”
“哈哈!他是我军军师郭嘉郭奉孝,亦是我主的左臂右膀,合乎情礼的要求应该没什么问题。”华雄哈哈一笑道:“一箭定渔阳知道吧?中山之战听闻过吧?都是郭军师在运筹帷幄。”
“原来是郭军师,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廖化神色十分真诚地说:“有郭军师之承诺,我自是放心。不过我没有把握我家赵帅会依令而行。”
“哦!你们不会以为你们号称百万之众,又隐藏于山中我就没有办法收拾你们吧?”郭嘉皱了下眉头说:“如果说青州境内黄巾军万众一心,那么还费点手脚。如果说你们兵精粮足,那么也有点麻烦。现在嘛,不过只一把火的事,你们就无处可逃!”
“郭军师何以断定我们黄巾军不是一条心呢?青州境内黄巾军可有数百万之众,郭军师就不怕整个青州乱得无法收拾。”廖化沉着地回道:“我想侯爷也不愿青州千疮百孔吧?”
“你们倒想祸乱青州呢!”郭嘉神色平淡地说:“赵弘部逃不出北海,陈败和万秉已经是昨日黄花,至于张燕部么,正在为我军善后。”
郭嘉是看在廖化是可教之材,才不惜口舌说这么多。当然,郭嘉也有不动刀兵就彻底解决赵弘部的想法。别说百万黄巾军,就是百万头猪羊都不能说可以轻松摆平。
“原来如此!怪不得陈帅和万帅败得如此迅速和彻底。”廖化有如一只斗败的公鸡,神彩全无地说:“郭军师,黄将军,华将军,我个人无所求,只望善待我黄巾军百万之众。”
“这是自然!”黄忠点头应道:“廖将军应该知道,我军有大部分就是曾经的黄巾兄弟,你大可放心,归顺我军一定会一视同仁,这点我可以保证。”
“那好,且容我回去禀明赵帅,会尽快答复的。”廖化知道再说无益,施了一礼就欲告辞而去。
“廖将军且去,不必为难,据实而告即可。”郭嘉忍不住交待着:“赵弘不傻的话,会知道选择。”
……
“元俭,真的只有归顺一途?”赵弘听到廖化归来的带回来的消息,有点心急如焚地咆哮:“我答应不下山都不行!”
“赵帅,我们不下山又如何养活这百万之众?”廖化直指要害地谏道:“一旦刘备军真想封锁我们,我们会不战自乱的,到那时加上一把火,我们如何收场?”
“罢了罢了,逃无可逃,连张燕都是刘备的人,我又争什么争。”赵弘颓然坐下,摆了摆手说:“元俭,你全权代表我去刘备军中协商归顺之事吧!”
廖化受命再次来到刘备军中,这次廖化的态度放得很低,除了一再要求善待黄巾军百万之众外,基本上由郭嘉说了算。
刘备发兵的意图,郭嘉是清楚的,或者说郭嘉的任务和目的就是为了妥善安排青州境内的黄巾军,郭嘉所采取的措施和方式方法,自然让廖化十分满意。
一个有心,一方有意,商谈进行得十分顺利和迅速,仅仅一天时间,决定百万之众明天的条款就谈妥了。
这次刘备军和赵弘部达成了这么几个条款。其一是赵弘部放下武器接受刘备军的改编和整顿,该当兵的还当兵,该屯田的就屯田。其二是刘备方承诺在赵弘部投诚后将与刘备治下万民一样一视同仁,该分田分田,该分土分土。
这是重要的两点,其他林林总总多少条款都无关大局。当兵打仗从来凭实力和军功,有实力,有军功,就可以升迁掌兵。屯田耕种都以收成论,丰收吃得饱,欠收就勒紧裤腰带,这没什么好说的。
好在青州是黄巾军的重灾区,在当年刘备率兵救青州城时,青州的世家基本上就清场了。也就是说青州有太多的无主田地和山岭,这些都由刘备一言决之。
尽管有不少世家在刘备入主青州后,也断断续续派人回到青州,更向刘备明里暗里表示这些田地山岭是属于他们的。然而刘备听着打着哈哈,就是不点头不放手。
面对手握数十万近百万兵甲的刘备,这些原青州的世家自然不敢用强,也只好望着放弃的田地和山岭流哈嗽子。刘备之所以入手青州,就是看青州的世家自己退场,正好可以一展鸿图,又岂会松口和放手。
这也是刘备及刘备集团有信心吞下青州黄巾军的根本原因。如果说无田地山岭,不能解决这几百万黄巾军温饱问题,怎么说怎么弄都是白搭,就是刘备军再能打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没有吃的,活不下去才揭竿而起啊!吃得饱穿得暖的情况下,谁又会去造反?真以为吃饱了撑的,谁都不会干这脑袋挂在腰间的勾当。
“廖将军,我可以向你保证一点,这个冬天在青州绝不会饿死一个,冻死一个侯爷治下的子民。”郭嘉与廖化商谈完毕,笑着承诺道:“侯爷为此可筹划了十余年!”
郭嘉的意思很明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归顺者会活得很好,反抗者,不会饿死也会被冻死。郭嘉也没吹牛,刘备从穿越后就盯上了青州,说句筹划十几年也真没错。
重点是刘备这些年的策划很有成效,凭幽州三郡和冀州四郡的底子,以及刘备入主青州后的努力,已经完全有力量和资本收容和安置这青州数百万黄巾军。
真以为田丰是忙得抽不开身,真以为关羽仅仅因为中山之战而回青州,都是在为今天安置和收容青州这数百万黄巾军而做准备。田丰已经筹措幽州三郡余粮向青州而来,而关羽早从冀州四郡押着一批粮食物资入库了。
“我相信郭军师,也相信玄德公!”廖化心满意足地告辞而去。
廖化离去后不久,赵弘所部及陈败和万秉残部,皆放下了手中武器,十分平静地接受了刘备军的改编。
至此,刘备出兵不过月余,青州境内的黄巾军就土崩瓦解,张燕部自不用说,陈败和万秉部烟消云散,赵弘部算是不战而降。
这次解决青州境内的黄巾军绝对是兵不仞血,以最小的代价解决了最大的麻烦。接下来除了部分渠帅进入青州城面见刘备,其大部仍呆在原地,等待刘备集团的统一安排和安置。
刘备和刘备集团及一众黄巾军都认为理所当然,而天下却为之哗然,尤其是青州近邻的袁绍和曹操都跌破了眼镜,如果有眼镜的话,肯定碎了一地。
就在张燕,张牛角,赵弘,廖化等一众大小渠帅,在郭嘉,荀攸,赵云的陪同下走进青州城拜见刘备的同时,长安方面又暴发战乱,还真让人有些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
长安暴发战乱,这事说来就话长,也特么有点儿复杂。不仅仅是说西凉诸将控制长安当朝不得人心,更是与年纪轻轻的献帝有莫大的关系。
且说西凉军的李榷和郭汜控制长安,掌握大权,并不会交贤纳士,也没有过人之才智,凭的是凶残和铁血,自也不会善待百姓。这两货在残虐百姓之余,还密遣心腹侍于献帝左右,日夜不断地监视之,让献帝一点自由都没有。
如果说残虐百姓和监控献帝还能让李榷和郭汜逍遥下去,那么随意升降满朝文武官职,就是李郭两人找不自在的原因。
献帝虽幼,却也有几分小聪明,知道李郭两人连满朝文武都得罪了个干净,自也知道收拢下人心,找几个所谓的死忠死党。
再怎么说献帝也是当今皇帝,李郭所派之人再嚣张跋扈,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监控献帝。这还,献帝还真择机见了三个人,这三个人是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卲,左中郎刘范。
这三个人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也不是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这次与献帝相见密议,却差点改变历史进程。
原来这三个人与西凉太守马腾和并州刺史(并州牧)韩遂有联系。三人答应为内应,马韩二人发兵十几万即日攻打长安城讨李郭贼子。
献帝闻之狂喜,狂喜之下自然又是许愿封官了。献帝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各授以密诏,并力讨贼。
嘿,还别说,也不知马腾和韩遂作何想,明知李郭所率的西凉铁骑不好打,在献帝密发诏后,真的按时发兵攻打长安城,声言讨贼振兴汉室。
马腾和韩遂一发兵,就牵动了天下所有人的目光,尤其牵动的是手握兵马的各路诸侯的心。如最近的袁绍,远点的刘备和曹操,以及刘焉,刘表,刘虞,公孙瓒,甚至吕布,陶谦,袁术等都十分关心。
天下诸侯中也只有孙策无心关注,孙策孙伯符这倒霉孩子,自父亲孙坚丧命于荆州襄阳城外后,就一心埋头发展招贤纳士不断壮大,只想为父报仇并创一番基业,真的无心关注长安方面。
嗯,孙策身处江东一隅,实力不足外,也鞭长莫及。好在这时孙策的外置大脑,生死莫逆之交周瑜周公瑾已经来到了孙策身边。
可以说孙策想不到的,周瑜一定想得到,还会想得周到。孙策注意不到的,周瑜一定会注意得到,还会给出相应正确的处理。这就是周瑜周公瑾,当世最全面的统帅型人才,更是当世有数的智者之一。
由于种种原因及些不为人觉察的原因,周瑜比历史中更早登上这历史舞台,谁也不知道会给这本已不同的历史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天下诸侯都关心长安局势,各自也蠢蠢欲动,可是就没一个人发兵。唉,振兴汉室,为国为民,有时只是一句口号,远没有切身利益来得重要。
而身在长安城的李榷和郭汜听到马腾和韩遂进兵长安的军情,就召聚众将商议御敌之策。
李郭两人刚召聚众将,就有军士呈上远在陕西的贾诩传书。贾诩在西凉军入主长安之初就言马腾和韩遂可能会进犯长安,李郭两人一听,自然十分高兴地接过贾诩的书信。
当时西凉军入主长安后,是由李榷和郭汜率其所部二十余万驻长安,把持朝政。牛辅及其部十万左右驻守函谷关。徐荣及其部十万左右驻守弘农。张济及其部十万左右驻守陕西。
最让人奇怪的是贾诩,并没有留在长安城内,反而是随张济返回了陕西。没人知道贾诩的想法,应该是贾诩家人还在陕西的原因。嗯,李儒及董卓的家眷也在陕西。
对于李郭而言,现在最怀念的就是军师李儒。以前不觉得,反正听军师的话就行,现在嘛,那怕贾诩不是李儒,最少贾诩一向表现不错,李郭也就期望贾诩有良策了。
“这!”李郭两人看完贾诩的书信,不由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