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营救。
五个人都沉浸在悲伤里,不说话。
巴图喃喃的说道:“那个地窖里呢,那个地窖里总能藏起几个人吧?”
听了巴图的话,志远抬起了头,血红的眼睛里闪着一丝希望:“或许,她们会去地道里,或许呢······是吧!”
志远望着远坤,想在远坤这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
再说蕙兰,那天她一早到地窖里来,给姑妈送饭,刚打开地道口,就听见外面日本人的吆喝声,狗的叫声,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进了地窖,关上了门。
姑妈在地窖里也有十天了,地窖里的阴冷让她剧烈的咳嗽。蕙兰倒了一杯热水给她。
“外面发生了什么?”
“不知道,日本人要出村,是爸爸和姑父带路。”
“其他人呢?”姑妈问道。
“都留在村子里。”
“蕙兰,先别出去,怕是日本人出了村,大家性命不保啊,还是在地窖里呆一会吧,看看情况再说。”
蕙兰静了静心神,顺从的坐在姑妈身边,她心里更担心的是志远。
外面的声音稍小了些,再后来没有了声息。
又过了一会,蕙兰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对姑妈说:“我出去看一下吧。”
姑妈点了点头:“一切都要小心。”
蕙兰走出地窖,小心的推开门,屋里空荡荡的,院子里也没了人,蕙兰刚要出屋,一阵密集的枪声传来。
蕙兰停下了脚步,一阵凉意,蕙兰意识到,姑妈说的是对的,日本人屠村了!从凉意到满腔的愤怒和悲伤,让蕙兰失去了行为意识,傻愣愣的站在那里。
枪声刚过,就是炸弹的响声和房屋倒塌的声音。
一双手从后面抓住了蕙兰的手:“孩子,还愣在这里作甚,快回地窖。”是姑妈。
姑妈拖着蕙兰踉踉跄跄的回到了地窖,就在地窖门关上的瞬间,这处房子也立刻倒塌了。
蕙兰的泪水滂沱而下,虚弱的姑妈喘着气,把蕙兰搂在怀里:“这世道啊,躲到哪儿都躲不掉日本人啊!活生生的几十口人就这么没了。”
两个孱弱的女人哭成一团。
当蕙兰安静下来之后,她知道,不能坐以待毙,她得救自己和姑妈。
然而,地窖门却已经被外面倒塌的墙体压在了下面,无论怎么努力,都推不动。
地窖里越来越冷了,油灯里的油所剩无几,蕙兰和姑妈紧紧的依偎在一起。时间如同静止了,又如同被无限的拉长,她们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
两个人的情绪从无限悲伤到无限的恐惧。
······
当铁柱和父亲,带着七八个人赶到宋家村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废墟,还有倒在地上的人们。
日本人不但枪杀了宋家村的人,还炸毁了他们的房屋,有些尸体被埋在废墟的下面,而有些······。
按着远坤的委托,他们要把尸体找到,然后掩埋。
当务之急,有一件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去地窖里查看,还有没有人活着,地窖已经被倒塌的房屋埋在了下面。
大家分成两组。
容不得为死去的人悲伤,最要紧的是挪开废墟,找到地道,找到可能活着的人。
铁柱他们找了一间还算好的房屋,暂时的容身。
二天后,终于挖到了地道口,挪开了石头,里面立刻传出女人微弱的声音:“是志远吗,我们在这里。”
“我们是远坤哥派过来救你们的,你是志远家的嫂子吗?”
听到里面有声音,众人都很高兴,还有人活着······
······
姑妈病得很重,蕙兰搀扶着她走出来。
蕙兰失神的望着这片倒塌的家园,看着打谷场上亲人们的尸体,泪水夺眶而出。
往昔的岁月历历在目,这里虽然不是什么世外桃源,但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做、秋收冬藏;邻里和睦、相亲相爱;也是一个幸福的住所。
几天之内,已是物非人非。
站在身后的姑妈,再也经受不住如此的打击,昏厥过去。蕙兰抱住姑妈蜷缩的身体,泣不成声。
昏暗的天空下,是一片啜泣之声,所有人都掉了眼泪。
冷风夹裹着雪肆意的吹在脸上,所有人冰雕一样的站在那里。冬日的阳光依然纤弱,照不化冰冷的雪,更赶不走笼罩在这片土地上的阴霾。
蕙兰目光冷静,把每个逝者的衣服整理好,拭去他们脸上的灰土和血迹,看着铁柱他们把这些人掩埋。
在倒坍的废墟里,捡拾一些木块,稍加修整,刻上了每个逝者的名字,立在碑前。
终会有一天,她们会再次回到这里,为每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亲人们修坟造冢。
所有人站在这些碑前,深深的鞠了三个躬。
这时,志远那匹藏青色的马回到了村子,在蕙兰面前停下来,用头拱着蕙兰的身体。
蕙兰抱着马儿的脖子,泪水滴落在马的鬃毛上。
······
蕙兰守护着姑妈,坐在藏青马儿拉的马车上,一步三回头的走出了宋家村。
远坤交代过铁柱,让他们把蕙兰送到安全的地方。
“蕙兰嫂子,你们有合适的去处吗?”
“志远呢,他安全吗?”蕙兰终于说了这句话,她不敢问,怕得到的是最坏的结果。
“志远暂时是安全的,有远坤哥和巴图哥在,你不用担心,会想办法救他们出来。”
蕙兰看了看隐晦的天空,喃喃的说:“菩萨保佑吧!”
失去亲人的人们,在瞬间变得无比的坚强。
蕙兰转过头来对铁柱说:“我和姑妈去舅舅家里,还烦请大兄弟告诉志远一声,让他·····让他照顾好自己和爸爸、姑父。”
“蕙兰嫂子,放心吧,我会转告的。我送你们去。”
“好,先谢谢大兄弟。”蕙兰看着虚弱的姑妈说道。
铁柱和蕙兰她们在伊斯毛道分开。
蕙兰和众人含泪告别,右手轻轻抖动缰绳,马儿会意的向右拐去。
铁柱要把蕙兰和姑妈活着的消息告诉远坤。
看着父亲和乡亲们踏上回去的路,铁柱带了带马缰绳去了大板的方向。
也不知道,这几天过去,远坤怎么样了!
巴图喃喃的说道:“那个地窖里呢,那个地窖里总能藏起几个人吧?”
听了巴图的话,志远抬起了头,血红的眼睛里闪着一丝希望:“或许,她们会去地道里,或许呢······是吧!”
志远望着远坤,想在远坤这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
再说蕙兰,那天她一早到地窖里来,给姑妈送饭,刚打开地道口,就听见外面日本人的吆喝声,狗的叫声,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进了地窖,关上了门。
姑妈在地窖里也有十天了,地窖里的阴冷让她剧烈的咳嗽。蕙兰倒了一杯热水给她。
“外面发生了什么?”
“不知道,日本人要出村,是爸爸和姑父带路。”
“其他人呢?”姑妈问道。
“都留在村子里。”
“蕙兰,先别出去,怕是日本人出了村,大家性命不保啊,还是在地窖里呆一会吧,看看情况再说。”
蕙兰静了静心神,顺从的坐在姑妈身边,她心里更担心的是志远。
外面的声音稍小了些,再后来没有了声息。
又过了一会,蕙兰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对姑妈说:“我出去看一下吧。”
姑妈点了点头:“一切都要小心。”
蕙兰走出地窖,小心的推开门,屋里空荡荡的,院子里也没了人,蕙兰刚要出屋,一阵密集的枪声传来。
蕙兰停下了脚步,一阵凉意,蕙兰意识到,姑妈说的是对的,日本人屠村了!从凉意到满腔的愤怒和悲伤,让蕙兰失去了行为意识,傻愣愣的站在那里。
枪声刚过,就是炸弹的响声和房屋倒塌的声音。
一双手从后面抓住了蕙兰的手:“孩子,还愣在这里作甚,快回地窖。”是姑妈。
姑妈拖着蕙兰踉踉跄跄的回到了地窖,就在地窖门关上的瞬间,这处房子也立刻倒塌了。
蕙兰的泪水滂沱而下,虚弱的姑妈喘着气,把蕙兰搂在怀里:“这世道啊,躲到哪儿都躲不掉日本人啊!活生生的几十口人就这么没了。”
两个孱弱的女人哭成一团。
当蕙兰安静下来之后,她知道,不能坐以待毙,她得救自己和姑妈。
然而,地窖门却已经被外面倒塌的墙体压在了下面,无论怎么努力,都推不动。
地窖里越来越冷了,油灯里的油所剩无几,蕙兰和姑妈紧紧的依偎在一起。时间如同静止了,又如同被无限的拉长,她们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
两个人的情绪从无限悲伤到无限的恐惧。
······
当铁柱和父亲,带着七八个人赶到宋家村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废墟,还有倒在地上的人们。
日本人不但枪杀了宋家村的人,还炸毁了他们的房屋,有些尸体被埋在废墟的下面,而有些······。
按着远坤的委托,他们要把尸体找到,然后掩埋。
当务之急,有一件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去地窖里查看,还有没有人活着,地窖已经被倒塌的房屋埋在了下面。
大家分成两组。
容不得为死去的人悲伤,最要紧的是挪开废墟,找到地道,找到可能活着的人。
铁柱他们找了一间还算好的房屋,暂时的容身。
二天后,终于挖到了地道口,挪开了石头,里面立刻传出女人微弱的声音:“是志远吗,我们在这里。”
“我们是远坤哥派过来救你们的,你是志远家的嫂子吗?”
听到里面有声音,众人都很高兴,还有人活着······
······
姑妈病得很重,蕙兰搀扶着她走出来。
蕙兰失神的望着这片倒塌的家园,看着打谷场上亲人们的尸体,泪水夺眶而出。
往昔的岁月历历在目,这里虽然不是什么世外桃源,但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做、秋收冬藏;邻里和睦、相亲相爱;也是一个幸福的住所。
几天之内,已是物非人非。
站在身后的姑妈,再也经受不住如此的打击,昏厥过去。蕙兰抱住姑妈蜷缩的身体,泣不成声。
昏暗的天空下,是一片啜泣之声,所有人都掉了眼泪。
冷风夹裹着雪肆意的吹在脸上,所有人冰雕一样的站在那里。冬日的阳光依然纤弱,照不化冰冷的雪,更赶不走笼罩在这片土地上的阴霾。
蕙兰目光冷静,把每个逝者的衣服整理好,拭去他们脸上的灰土和血迹,看着铁柱他们把这些人掩埋。
在倒坍的废墟里,捡拾一些木块,稍加修整,刻上了每个逝者的名字,立在碑前。
终会有一天,她们会再次回到这里,为每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亲人们修坟造冢。
所有人站在这些碑前,深深的鞠了三个躬。
这时,志远那匹藏青色的马回到了村子,在蕙兰面前停下来,用头拱着蕙兰的身体。
蕙兰抱着马儿的脖子,泪水滴落在马的鬃毛上。
······
蕙兰守护着姑妈,坐在藏青马儿拉的马车上,一步三回头的走出了宋家村。
远坤交代过铁柱,让他们把蕙兰送到安全的地方。
“蕙兰嫂子,你们有合适的去处吗?”
“志远呢,他安全吗?”蕙兰终于说了这句话,她不敢问,怕得到的是最坏的结果。
“志远暂时是安全的,有远坤哥和巴图哥在,你不用担心,会想办法救他们出来。”
蕙兰看了看隐晦的天空,喃喃的说:“菩萨保佑吧!”
失去亲人的人们,在瞬间变得无比的坚强。
蕙兰转过头来对铁柱说:“我和姑妈去舅舅家里,还烦请大兄弟告诉志远一声,让他·····让他照顾好自己和爸爸、姑父。”
“蕙兰嫂子,放心吧,我会转告的。我送你们去。”
“好,先谢谢大兄弟。”蕙兰看着虚弱的姑妈说道。
铁柱和蕙兰她们在伊斯毛道分开。
蕙兰和众人含泪告别,右手轻轻抖动缰绳,马儿会意的向右拐去。
铁柱要把蕙兰和姑妈活着的消息告诉远坤。
看着父亲和乡亲们踏上回去的路,铁柱带了带马缰绳去了大板的方向。
也不知道,这几天过去,远坤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