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总结得好精辟啊
李洛笑着从地上捡起一把小石子,简略勾勒出了一幅形势图。
“我们大唐,北临东突厥部,再往北是薛延陀。西面有吐蕃和吐谷浑。东北还有契丹和高句丽。”
李世民看着这幅用石子摆出来的简易大唐国图,忍不住连连点头。
能清楚知晓周边国家位置的,恐怕只有那些身居高位的将军,以及某些朝中重臣才能够做得到了。
这个儿子,却能分毫不差的摆出来,这简直是震撼人心。
厉害啊,真是厉害啊!
李二心中震撼到无以复加,只能继续竖耳倾听。
“倘若天时地利人和,我军出兵突厥,只要指挥得当,定然势如破竹,形成碾压局。”
李世民点点头,毕竟国力和军力摆在这,他就爱听这样的大实话。
“但是今年,如果硬要打,那么情况将截然相反。”
李洛继续解释,李世民听的聚精会神。
“如果我大唐依旧出兵北上,后方的补给,将变得无比困难。”
“这样一来,周边吐蕃、吐谷浑等国一定会赶来骚扰、支援,我军腹背受敌,又无后方补给,必定不能久战。”
“这样的局面,你说我军可有能力应付自如?”
……
一番分析下来,李二心里不由得对这个便宜儿子赞叹不已。
想来他必定是自幼熟读兵书,才能如此条理清晰。换个普通人来,恐怕话都说不清吧?
李洛也没注意李二看自己什么眼神,自顾自地讲。
“你说突厥以北的薛延陀,他们会不会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
“就算我军素养高,可陷入久战后,他们会不会有趁人病,要人命的想法?”
李世民甚至都不用深思熟虑,就微微摇了摇头。
“事关利益和自身存亡,想必薛延陀不会这么老实。”
李洛也是点点头:“就是这么个道理,不懂得蓄势待发,盲目出兵,大好的碾压局,就会变成消耗局,何必呢?”
“想必大唐天子权略善战,明察秋毫,绝不会犯这种低级失误的。”
李世民眼露欣喜之色,这大实话我爱听啊!
我只是沉溺于和突厥的仇恨之中,恨不得立即将这些喜欢侵略的蛮族赶尽杀绝,才会差点忽视这些问题啊!
等我冷静下来,自然是不会犯这些低级错误的。
“可惜啊,难得突利寻求合作,我们却只能坐视这样的大好机会溜走了!”李二遗憾的抱怨一声。
李洛拍了拍老爹的肩膀,道:“其实也没什么可惜的,明年我们还有机会的。”
“突利派人前来,颉利怎会不知道?两人之前已经产生了矛盾,这次之后,矛盾只会加深。”
李世民瞬间精神一振,问道:“这又从何说起?”
“突利之所以派人来求援,是因为北方暴风雪导致大批量牛羊死亡,颉利向他大幅度索取,而他心有不甘。”
“如果这次寻求合作未果,那他只能老老实实的上供给颉利,你说这口气他能吞下吗?”
“颉利就像喂不饱的白眼狼,往后只会变本加厉,两人的矛盾总会有彻底爆发的一天,我们还需要担心没有机会吗?”
“所以说,我们大唐只要养兵蓄锐,静等战机给敌人雷霆一击便是。”
……
一番分析,再次让李二内心惊叹不已。
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能谈古论今,还晓悉军事兵法,民生政务,了不起,当真是了不起。
“这么看来的话,我大唐只能稍作忍耐了,静待战机了!”
李洛微微点头:“对,等着就是了,另外,老爹你也别以为当今皇帝不懂得隐忍。”
“当今皇帝是古往今来,极为少见的圣明之君,我都能明白的道理,他怎会不懂?皇上他比任何人都懂得隐忍!”
这聊聊几句话,瞬间勾起了李世民的回忆,他浑身一震。
思绪忍不住流转到了登基之前。
身为秦王和太子李建成并驾齐驱,南征北战,覆灭诸多势力而一统中原。
统一中原李世民十成功劳起码占了大半,这也导致他和太子之间产生了永远无法闭合的裂缝,也越发让他被李渊给怀疑。
倘若他锋芒毕露,不知收敛和遮掩,那他等不到玄武门之变就已经被他那老爹给废掉了。
最终能够登上皇位,靠的是什么?
是隐忍。
没有一股隐忍的本事,哪里现在的江山?
所以李洛几乎就是道出了他的心声。
乖儿子,他很懂朕啊!
……
李洛笑着对老爹说道:“所以说你也别想太多,还记得玄武门之变吗?
大唐发兵突厥,是早晚的事,只有懂得隐忍的人,才有可能对敌人实现雷霆一击!”
李二这下是真的有些呆住了。
尼玛,总结的好精辟啊!
只有懂得隐忍的人,才有可能实现对对手的雷霆一击!
这不就是我过去的真实写照吗?
儿子你可以的,把这些年被我自己潜藏的品质,全都给挖掘出来了!
二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直到长孙无忌提醒天色已晚,李世民才站起来要走
“儿子,老爹要先行离开了,还有不少事情等着我忙活呢!”
“等我处理好了买卖上的往来,再来陪你吃火锅!”
李洛噌地站了起来,不可思议道:“什么?老爹你又要走?这是你家,你真当这里是饭馆啊?”
“哈哈……”
李世民尴尬一笑:“儿子啊,我最近刚回长安,生意刚开展,所以比较忙,等我忙完这一阵子赚了钱,带你住大房子!”
李洛:……
“那行吧,老爹你别太辛苦了!”
……
回到皇宫的李世民,回忆起今日在李洛家中发生的一切,细细品味着便宜儿子说的话,所讲的道理。
足足一盏茶时间之后,他才长叹了一口气。
“惊世之才啊!”
“世上竟有如此惊才绝艳之辈,不能让他为朕效力,为国效力,那实在是朕的损失,大唐百姓的损失啊!”
“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如此惊世之才?”
……
就在李二反复感慨的时候,听到门外传来太监通传的声音:“陛下,杜尚书求见。”
“我们大唐,北临东突厥部,再往北是薛延陀。西面有吐蕃和吐谷浑。东北还有契丹和高句丽。”
李世民看着这幅用石子摆出来的简易大唐国图,忍不住连连点头。
能清楚知晓周边国家位置的,恐怕只有那些身居高位的将军,以及某些朝中重臣才能够做得到了。
这个儿子,却能分毫不差的摆出来,这简直是震撼人心。
厉害啊,真是厉害啊!
李二心中震撼到无以复加,只能继续竖耳倾听。
“倘若天时地利人和,我军出兵突厥,只要指挥得当,定然势如破竹,形成碾压局。”
李世民点点头,毕竟国力和军力摆在这,他就爱听这样的大实话。
“但是今年,如果硬要打,那么情况将截然相反。”
李洛继续解释,李世民听的聚精会神。
“如果我大唐依旧出兵北上,后方的补给,将变得无比困难。”
“这样一来,周边吐蕃、吐谷浑等国一定会赶来骚扰、支援,我军腹背受敌,又无后方补给,必定不能久战。”
“这样的局面,你说我军可有能力应付自如?”
……
一番分析下来,李二心里不由得对这个便宜儿子赞叹不已。
想来他必定是自幼熟读兵书,才能如此条理清晰。换个普通人来,恐怕话都说不清吧?
李洛也没注意李二看自己什么眼神,自顾自地讲。
“你说突厥以北的薛延陀,他们会不会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
“就算我军素养高,可陷入久战后,他们会不会有趁人病,要人命的想法?”
李世民甚至都不用深思熟虑,就微微摇了摇头。
“事关利益和自身存亡,想必薛延陀不会这么老实。”
李洛也是点点头:“就是这么个道理,不懂得蓄势待发,盲目出兵,大好的碾压局,就会变成消耗局,何必呢?”
“想必大唐天子权略善战,明察秋毫,绝不会犯这种低级失误的。”
李世民眼露欣喜之色,这大实话我爱听啊!
我只是沉溺于和突厥的仇恨之中,恨不得立即将这些喜欢侵略的蛮族赶尽杀绝,才会差点忽视这些问题啊!
等我冷静下来,自然是不会犯这些低级错误的。
“可惜啊,难得突利寻求合作,我们却只能坐视这样的大好机会溜走了!”李二遗憾的抱怨一声。
李洛拍了拍老爹的肩膀,道:“其实也没什么可惜的,明年我们还有机会的。”
“突利派人前来,颉利怎会不知道?两人之前已经产生了矛盾,这次之后,矛盾只会加深。”
李世民瞬间精神一振,问道:“这又从何说起?”
“突利之所以派人来求援,是因为北方暴风雪导致大批量牛羊死亡,颉利向他大幅度索取,而他心有不甘。”
“如果这次寻求合作未果,那他只能老老实实的上供给颉利,你说这口气他能吞下吗?”
“颉利就像喂不饱的白眼狼,往后只会变本加厉,两人的矛盾总会有彻底爆发的一天,我们还需要担心没有机会吗?”
“所以说,我们大唐只要养兵蓄锐,静等战机给敌人雷霆一击便是。”
……
一番分析,再次让李二内心惊叹不已。
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能谈古论今,还晓悉军事兵法,民生政务,了不起,当真是了不起。
“这么看来的话,我大唐只能稍作忍耐了,静待战机了!”
李洛微微点头:“对,等着就是了,另外,老爹你也别以为当今皇帝不懂得隐忍。”
“当今皇帝是古往今来,极为少见的圣明之君,我都能明白的道理,他怎会不懂?皇上他比任何人都懂得隐忍!”
这聊聊几句话,瞬间勾起了李世民的回忆,他浑身一震。
思绪忍不住流转到了登基之前。
身为秦王和太子李建成并驾齐驱,南征北战,覆灭诸多势力而一统中原。
统一中原李世民十成功劳起码占了大半,这也导致他和太子之间产生了永远无法闭合的裂缝,也越发让他被李渊给怀疑。
倘若他锋芒毕露,不知收敛和遮掩,那他等不到玄武门之变就已经被他那老爹给废掉了。
最终能够登上皇位,靠的是什么?
是隐忍。
没有一股隐忍的本事,哪里现在的江山?
所以李洛几乎就是道出了他的心声。
乖儿子,他很懂朕啊!
……
李洛笑着对老爹说道:“所以说你也别想太多,还记得玄武门之变吗?
大唐发兵突厥,是早晚的事,只有懂得隐忍的人,才有可能对敌人实现雷霆一击!”
李二这下是真的有些呆住了。
尼玛,总结的好精辟啊!
只有懂得隐忍的人,才有可能实现对对手的雷霆一击!
这不就是我过去的真实写照吗?
儿子你可以的,把这些年被我自己潜藏的品质,全都给挖掘出来了!
二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直到长孙无忌提醒天色已晚,李世民才站起来要走
“儿子,老爹要先行离开了,还有不少事情等着我忙活呢!”
“等我处理好了买卖上的往来,再来陪你吃火锅!”
李洛噌地站了起来,不可思议道:“什么?老爹你又要走?这是你家,你真当这里是饭馆啊?”
“哈哈……”
李世民尴尬一笑:“儿子啊,我最近刚回长安,生意刚开展,所以比较忙,等我忙完这一阵子赚了钱,带你住大房子!”
李洛:……
“那行吧,老爹你别太辛苦了!”
……
回到皇宫的李世民,回忆起今日在李洛家中发生的一切,细细品味着便宜儿子说的话,所讲的道理。
足足一盏茶时间之后,他才长叹了一口气。
“惊世之才啊!”
“世上竟有如此惊才绝艳之辈,不能让他为朕效力,为国效力,那实在是朕的损失,大唐百姓的损失啊!”
“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如此惊世之才?”
……
就在李二反复感慨的时候,听到门外传来太监通传的声音:“陛下,杜尚书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