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献公归天
秦献公二十四年的夏天,随着秦朝宫殿的一阵钟响,秦献公这个秦国的中兴之主,生命终于落下了帷幕。
众位大臣都齐聚秦宫之中,为秦献公送行。
嬴渠梁、赢虔、赢玉三人都是披麻戴孝,神色黯淡的站在那里,面露悲戚之色。
尽管对于秦献公的离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是真到了这一天,他们仍然感觉有些受不了。
甘龙一进大殿,立刻扑到了秦献公的灵柩之前大声的喊道:“君上,君上,你为何离老臣我去呀,苍天啊,你为何如此薄待君上。”
嬴渠梁见状,急忙吩咐左右内侍啊:“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去把甘龙老大夫扶起来。”
几个内侍这才醒悟过来,急忙跑了过去,把甘龙扶了起来。
甘龙这才回到他的位子上继续哭着。
其实何止是甘龙,只要是在大殿内的大臣,都已经哭红了眼睛。
嬴渠梁一看这不是办法,于是站在台上,大声喊道:“诸位,先君已去,天地同悲,可是我们悲伤之余,一些事情还是要做的,现在宣读先君遗诏。”
大家一听这话,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跪倒在地,高呼:“恭听君上遗命。”
嬴渠梁和赢虔互相看了一眼,由赢虔取出秦献公遗诏,递给嬴渠梁,然后嬴渠梁大声的读道:“先君遗诏,我嬴师隰自河西归来之后,身体大不如前,为免死后发生动荡,特立此遗诏………”
就这样,嬴渠梁把遗诏读了一遍,然后才放下了遗诏。
“好了,遗诏大家也都听到了,其实整个遗诏不外乎说了三件事,第一件就是承蒙公父错爱,让我继承秦国国君之位,我嬴渠梁在此立誓,一定会带着在坐的诸位,让秦国强大起来,夺回我秦国河西之地。”
嬴渠梁先是说道。
对于嬴渠梁继承秦国国君之位,这一点大家早就已经有了预料,所以并没有太惊讶。
不过另一方面,从嬴渠梁的话语之中众人也感受到了这个秦国新君的勃勃雄心。
嬴渠梁这句话一出,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甘龙。
这个时候,甘龙的态度就十分的关键了,不管是作为文官之首,还是做为老世族的领头人,甘龙只要支持嬴渠梁,嬴渠梁这个位置就算是做稳了。
甘龙沉默了一会,然后缓缓的走到了大殿中央,朝着嬴渠梁行了一个大礼。
“老臣恭请新君继位,渠梁公子勇武多智,乃是我秦国新君的最佳人选,请渠梁公子立刻继承秦君之位,如此,则上可安社稷,下可安黎民。”甘龙缓缓的说道。
“请新君继位。”赢虔一见,也是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说道。
甘龙和赢虔这一表态,其他人也不犹豫了,立刻跟着跪了下来。
“恭请国君继位,我秦国万年,国君万年。”
“好了,大家都起来吧,现在以公父的葬礼为重,继位大典在公父安葬之后再行举办。”嬴渠梁一字一句的说道。
“是。”众人一齐点头。
“接着就说公父遗诏上的第二件事情了,我秦国征战了这么多年,很苦,不仅仅是你们这些朝臣苦,那些秦卒更苦,所以,此次公父特意嘱托,要犒赏三军。”
“这件事,就由甘龙大夫去办吧,记住,需要从宽从重,从宽是只要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赏,从重,是要在国库的能力范围之内从重奖赏,不可马虎。”嬴渠梁吩咐道。
“老臣领命。”甘龙立刻回答道。
“好了,剩下的就是公父说过,我们秦国连年大战,需要爱惜人口,所以,他死了之后,废除人殉制度。”嬴渠梁接着说道。
“不可,不可啊。”一听这话,立刻就有一位年逾六十、白发苍苍的大臣急了,他站了出来,跪倒在地,朝着嬴渠梁行礼。
“公子,这人殉制度,可是君上在地下可以继续以国君身份统领四方的保证,怎么可以废除,此诏命,老臣万万不敢领命。”
“哦,我说是谁呢,原来是孟纷大人。”嬴渠梁先是看了一下来人,然后才淡淡的说道:“孟纷大人,不是嬴渠梁不通人情,不通礼仪,而是这的确是公父的意思,况且我们秦国现在的人口。。。”
嬴渠梁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孟纷给打断了:“公子,君上病重之时,或许因为思虑不周,所以才动了这个念头,可是为人臣的,却不可不为君上查缺补遗,所以,这件事情,臣以为当不用遵从君上的遗诏,依旧人殉。”
嬴渠梁看着孟纷,没有答话,就这样,两人一个跪着,一个站着,僵持住了。
“这个孟纷不是平日里挺好说话的么,今天这是怎么了,吃错药了。”甘宏悄悄的问一旁的杜挚。
这也是他奇怪的地方,孟纷这个人他虽然不熟悉,可是在朝堂之上也看过几次,给他的印象一直都是老好人一个,别人说什么事情,都是一个字,好。
从来不得罪人,今天这是怎么了,居然站出来硬刚秦国新君,这可不是他的作风啊。
“这你就不清楚了吧。”杜挚笑了笑,总算也有甘宏不知道的事情了:“孟纷这几年身体可是不太好,估摸着,再过几年就要入土了,他现在之所以还在朝堂之上,只是为了以后入土之时的谥号能够好听一些罢了。”
“那和今天这件事情又有什么关系?”甘宏更加不解了。
“你想想,君上一旦废除了人殉,那么臣子还要不要人殉了,到时候人殉制度一废除,孟纷找谁说理去,他的年纪可是不小了,他还指望着能够百年之后人殉呢。”杜挚撇撇嘴说道。
“呵呵,原来是这样啊。”甘宏点点头,总算知道了前因后果。
原来孟纷这时候站出来,不是为了秦献公打算,而是为了自己以后考虑啊。
可是,这样僵持着,也不是办法。
孟纷毕竟是老臣了,嬴渠梁刚刚继位,也不好怎么着他。
这件事如果传了出去,秦国新国君就连一个老臣也无法说服,也不是什么好听的事情。
众位大臣都齐聚秦宫之中,为秦献公送行。
嬴渠梁、赢虔、赢玉三人都是披麻戴孝,神色黯淡的站在那里,面露悲戚之色。
尽管对于秦献公的离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是真到了这一天,他们仍然感觉有些受不了。
甘龙一进大殿,立刻扑到了秦献公的灵柩之前大声的喊道:“君上,君上,你为何离老臣我去呀,苍天啊,你为何如此薄待君上。”
嬴渠梁见状,急忙吩咐左右内侍啊:“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去把甘龙老大夫扶起来。”
几个内侍这才醒悟过来,急忙跑了过去,把甘龙扶了起来。
甘龙这才回到他的位子上继续哭着。
其实何止是甘龙,只要是在大殿内的大臣,都已经哭红了眼睛。
嬴渠梁一看这不是办法,于是站在台上,大声喊道:“诸位,先君已去,天地同悲,可是我们悲伤之余,一些事情还是要做的,现在宣读先君遗诏。”
大家一听这话,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跪倒在地,高呼:“恭听君上遗命。”
嬴渠梁和赢虔互相看了一眼,由赢虔取出秦献公遗诏,递给嬴渠梁,然后嬴渠梁大声的读道:“先君遗诏,我嬴师隰自河西归来之后,身体大不如前,为免死后发生动荡,特立此遗诏………”
就这样,嬴渠梁把遗诏读了一遍,然后才放下了遗诏。
“好了,遗诏大家也都听到了,其实整个遗诏不外乎说了三件事,第一件就是承蒙公父错爱,让我继承秦国国君之位,我嬴渠梁在此立誓,一定会带着在坐的诸位,让秦国强大起来,夺回我秦国河西之地。”
嬴渠梁先是说道。
对于嬴渠梁继承秦国国君之位,这一点大家早就已经有了预料,所以并没有太惊讶。
不过另一方面,从嬴渠梁的话语之中众人也感受到了这个秦国新君的勃勃雄心。
嬴渠梁这句话一出,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甘龙。
这个时候,甘龙的态度就十分的关键了,不管是作为文官之首,还是做为老世族的领头人,甘龙只要支持嬴渠梁,嬴渠梁这个位置就算是做稳了。
甘龙沉默了一会,然后缓缓的走到了大殿中央,朝着嬴渠梁行了一个大礼。
“老臣恭请新君继位,渠梁公子勇武多智,乃是我秦国新君的最佳人选,请渠梁公子立刻继承秦君之位,如此,则上可安社稷,下可安黎民。”甘龙缓缓的说道。
“请新君继位。”赢虔一见,也是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说道。
甘龙和赢虔这一表态,其他人也不犹豫了,立刻跟着跪了下来。
“恭请国君继位,我秦国万年,国君万年。”
“好了,大家都起来吧,现在以公父的葬礼为重,继位大典在公父安葬之后再行举办。”嬴渠梁一字一句的说道。
“是。”众人一齐点头。
“接着就说公父遗诏上的第二件事情了,我秦国征战了这么多年,很苦,不仅仅是你们这些朝臣苦,那些秦卒更苦,所以,此次公父特意嘱托,要犒赏三军。”
“这件事,就由甘龙大夫去办吧,记住,需要从宽从重,从宽是只要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赏,从重,是要在国库的能力范围之内从重奖赏,不可马虎。”嬴渠梁吩咐道。
“老臣领命。”甘龙立刻回答道。
“好了,剩下的就是公父说过,我们秦国连年大战,需要爱惜人口,所以,他死了之后,废除人殉制度。”嬴渠梁接着说道。
“不可,不可啊。”一听这话,立刻就有一位年逾六十、白发苍苍的大臣急了,他站了出来,跪倒在地,朝着嬴渠梁行礼。
“公子,这人殉制度,可是君上在地下可以继续以国君身份统领四方的保证,怎么可以废除,此诏命,老臣万万不敢领命。”
“哦,我说是谁呢,原来是孟纷大人。”嬴渠梁先是看了一下来人,然后才淡淡的说道:“孟纷大人,不是嬴渠梁不通人情,不通礼仪,而是这的确是公父的意思,况且我们秦国现在的人口。。。”
嬴渠梁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孟纷给打断了:“公子,君上病重之时,或许因为思虑不周,所以才动了这个念头,可是为人臣的,却不可不为君上查缺补遗,所以,这件事情,臣以为当不用遵从君上的遗诏,依旧人殉。”
嬴渠梁看着孟纷,没有答话,就这样,两人一个跪着,一个站着,僵持住了。
“这个孟纷不是平日里挺好说话的么,今天这是怎么了,吃错药了。”甘宏悄悄的问一旁的杜挚。
这也是他奇怪的地方,孟纷这个人他虽然不熟悉,可是在朝堂之上也看过几次,给他的印象一直都是老好人一个,别人说什么事情,都是一个字,好。
从来不得罪人,今天这是怎么了,居然站出来硬刚秦国新君,这可不是他的作风啊。
“这你就不清楚了吧。”杜挚笑了笑,总算也有甘宏不知道的事情了:“孟纷这几年身体可是不太好,估摸着,再过几年就要入土了,他现在之所以还在朝堂之上,只是为了以后入土之时的谥号能够好听一些罢了。”
“那和今天这件事情又有什么关系?”甘宏更加不解了。
“你想想,君上一旦废除了人殉,那么臣子还要不要人殉了,到时候人殉制度一废除,孟纷找谁说理去,他的年纪可是不小了,他还指望着能够百年之后人殉呢。”杜挚撇撇嘴说道。
“呵呵,原来是这样啊。”甘宏点点头,总算知道了前因后果。
原来孟纷这时候站出来,不是为了秦献公打算,而是为了自己以后考虑啊。
可是,这样僵持着,也不是办法。
孟纷毕竟是老臣了,嬴渠梁刚刚继位,也不好怎么着他。
这件事如果传了出去,秦国新国君就连一个老臣也无法说服,也不是什么好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