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关键的一票
甘宏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可是大良造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官府是需要信用的,如果一旦官府多增加了这次徭役,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于第四次增发徭役。”
“这对于官府的信用,损害实在太大,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我们秦国徙木立信也就没有了意义。”
“那你这不是等于没说。”赢渠梁无奈的说道。
他也知道甘宏说的有道理,可是真要说起来,甘宏说的等于没说,因为他说出来这番话之后,结果仍然是两种选择让人无法取舍。
“所以臣觉得,可以将两个办法折中一下。”甘宏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哦,折中,如何折中,你说说。”赢渠梁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饶有兴致的问道。
“水渠是一定要修的,可是却不能用征发徭役的方式修,而是应该另外换一种方式。”甘宏说道。
“另外换一种方式,哪种方式。”赢渠梁被甘宏说道迷糊了。
这么大的工程,除了征发徭役之外,还能怎么修,难道靠民众自愿,别开玩笑了,怎么可能。
“君上,我觉得,可以由官府出钱和粮食,雇佣民众修水渠,只要参与的民众,都可以按照天数得到粮食和铜钱,至于数量,就看官府怎么定了。”甘宏说道。
“哦,还有这个办法。”听了甘宏的话,赢渠梁只觉得思路被打开了。
以往官府只要修建什么大的工程,想到的都是征发徭役,用那些服徭役的民众做事情。
可是按照甘宏的说法,除了徭役之外,官府修建大工程似乎还可以用钱雇佣民众来做。
虽然这件事以前没有那个国家的官府做过,不过从这件事本身和秦国内库的财力来说,似乎有可能办到。
“君上,臣认为甘宏的想法可行,这样一来,既可以不损害官府的信用,又可以修此条水渠,的确是良法。”
赢渠梁还没有考虑完,卫鞅就站出来,对甘宏的计划表示了支持。
“臣也无异议。”甘龙也站出来说道。
“恩,很好,那就这样办吧,卫鞅,这件事交给你们大良造府去办,一定要办妥当。”
“另外,也要根据这个办法整理出一套配套的法令出来,日后如果还有这类事情,一切依法办事。”
赢渠梁沉吟了一会之后,转头吩咐卫鞅。
“臣遵命。”卫鞅拱手说道。
同时,卫鞅还敬佩的看了甘宏一眼。
如果是一般人遇到这种事情,只能选择站在哪个人一边,支持哪一方。
可是甘宏却总是能够另辟蹊径,找出另外的办法解决问题。
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绝不是和稀泥,而是综合了两个方面意见之后想出的一个让两方都满意的办法。
化腐朽为神奇,化解一切可能的争端,又让人无话可说,心悦诚服,这就是甘宏。
“好了,继续吧。”赢渠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挥了挥手,继续说道。
紧接着,其他人出列,继续说着朝堂的政务。
而甘宏则是退到一边,暗暗的得意。
因为只有他心里清楚,他做了一个让秦国百年、千年都受益的好事情。
后世秦国为何二世而亡,除了二世昏庸之外,无节制的征发徭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甘宏看来,这样无节制的透支民力,是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
让整个秦国都像是坐在一个随时可以爆发的火山口上一样。
祖龙在时,尚可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和威望压制这种隐患,可是秦二世,却是典型的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既没有祖龙那种能力,又无限制的增发徭役,秦国不亡才怪。
所以甘宏才需要把这种事情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这样一来,很容易就会形成法律,形成惯性。
以后征发徭役次数用完之后,官府想到的就不是破坏法度,再次征发徭役。
而是会清点一下自己还有多少钱,能不能够负担的起这个工程。
这样一来,也变相的消除了一个未来可能存在的大隐患。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时辰,朝堂的政务处理完之后,赢渠梁环视了一下四周,轻轻的咳了一声。
“政务都处理完了,那么我还有一个事情需要和你们商量一下。”赢渠梁淡淡的说道。
听了赢渠梁的话,已经有些困意的甘宏顿时有了精神。
他知道,这才是赢渠梁今天让他上殿议事的原因。
“请君上吩咐。”众大臣说道。
“别说什么吩咐,这不是有事情和你们商量吗,我是这样想的,去年,我秦国招贤的效果很不错,所以,今年我也想开始招贤了。”赢渠梁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甘宏一听这话,立刻眼睛一凝,招贤,这的确是一件大事。
要知道,上次秦国招贤的效果很不错,卫鞅就不说了,田常、李宣、荀杨这些人,都是一时的俊杰。
他们这些人到了秦国官场之上,既想做事情又能做好事情,相当于给秦国官场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让那些老世族的子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也怕被这些人踩在脚下,所以,看到荀杨他们拼命的做事情,他们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也纷纷做起了事情。
这些老世族的子弟们,其实素质一般都不会太差,太差的话,哪个老世族的年轻人都多,也不会推荐他们当官。
所以那些老世族子弟懒惰之心一去,干起事情来自然快了许多。
现在秦国的行政效率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前一道政令发下去,没有一百天都完成不了,可是现在,同样的一道政令发下去,只需要五十天就能完成了,效率整整提高了一倍。
这不得不说是这些入秦士子的功劳。
可是赢渠梁想要再次招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上一批入秦士子的官位可是老世族们让出来的,这次再招贤,他们还会让官位出来吗,这点恐怕连赢渠梁心中也没有底。
另外,老世族们的态度也很关键,要知道,现在卫鞅的大良造府是新法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而大良造府的主要构成就是这些入秦的士子们。
如果再招贤成功,几乎可以肯定,大良造府的力量将会再次得到充实,那些老世族愿意么。
赢渠梁的话一说出口,场中顿时都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说话。
“怎么都不说话了,这件事在这里说出来,本来就是给你们讨论的,大家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总要给一个说法才是。”赢渠梁看着寂静的大殿,沉声说道。
听了这话,众大臣更加的不敢说话了,不管是赞同招贤的还是不赞同招贤的,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都不说话,那我就点名了,甘龙老大夫,你是三朝老臣,又是文官之首,说说吧。”赢渠梁直接点名道。
甘龙听赢渠梁点了他的名字,不慌不忙的走到了大殿中央:“君上,老臣做为文官之首,有些话不得不说。”
“君上想要壮大秦国,招贤是应该的,可是老臣又有些担心,招贤容易,可是安置贤才却是有些困难。”
“我们现在秦国的官员已经各司其职了,如果再次招纳一批入秦的士子,那么怎么安置他们。”
“总不能把现在的官员给辞退,再把那些入秦士子给封官吧,这样岂不是寒了我们这些秦国原本官员的心。”
赢渠梁心中明白,虽然甘龙口口声声说招贤好,可是字里行间,却是反对招贤的。
这也正常,甘龙作为老世族之首,如果他今天说了同意招贤的话,恐怕明天他甘家就要众叛亲离了。
甘龙的话刚刚说完,卫鞅立刻就站了出来:“君上,我以为甘龙老大夫的话有些偏颇了,招纳贤才,就需要把现在的官员给辞退吗?”
“臣认为并不需要,臣只说两处地方,巴蜀和西戎,就可以安置很多的入秦士子,巴蜀是我们刚刚收复的地方,正需要官员。”
“西戎,正在实行改土归流,也是需要官员的,所以,臣认为,招贤之事不仅仅需要办,而且需要大办。”
卫鞅站出来其实也是无奈,入秦的士子毕竟是刚刚入秦,能有资格站在朝堂之上的人只有几个。
而且还是说不上话的那种,他卫鞅不站出来支持招贤,那么其他人就更加站不出来了。
既然甘龙和卫鞅都发言了,那么其他朝臣也就没有了顾忌,纷纷站出来站队。
甘宏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发现这些人中,支持招贤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朝臣是不支持招贤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招贤不得人心,而是同意秦国招贤的人现在大多数还不能站在朝堂之上说话而已。
看着那些跳出来反对的大臣,赢渠梁头疼万分,无奈之下,他只能把目光转向了大殿的一个角落之中。
“甘宏,你既是宗室,又是卫鞅的副手,你就说一说你的看法吧。”
此言一出,大殿中人的目光立刻就集中在了甘宏的身上。
大家知道,甘宏的这一票实在是太关键了。
“这对于官府的信用,损害实在太大,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我们秦国徙木立信也就没有了意义。”
“那你这不是等于没说。”赢渠梁无奈的说道。
他也知道甘宏说的有道理,可是真要说起来,甘宏说的等于没说,因为他说出来这番话之后,结果仍然是两种选择让人无法取舍。
“所以臣觉得,可以将两个办法折中一下。”甘宏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哦,折中,如何折中,你说说。”赢渠梁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饶有兴致的问道。
“水渠是一定要修的,可是却不能用征发徭役的方式修,而是应该另外换一种方式。”甘宏说道。
“另外换一种方式,哪种方式。”赢渠梁被甘宏说道迷糊了。
这么大的工程,除了征发徭役之外,还能怎么修,难道靠民众自愿,别开玩笑了,怎么可能。
“君上,我觉得,可以由官府出钱和粮食,雇佣民众修水渠,只要参与的民众,都可以按照天数得到粮食和铜钱,至于数量,就看官府怎么定了。”甘宏说道。
“哦,还有这个办法。”听了甘宏的话,赢渠梁只觉得思路被打开了。
以往官府只要修建什么大的工程,想到的都是征发徭役,用那些服徭役的民众做事情。
可是按照甘宏的说法,除了徭役之外,官府修建大工程似乎还可以用钱雇佣民众来做。
虽然这件事以前没有那个国家的官府做过,不过从这件事本身和秦国内库的财力来说,似乎有可能办到。
“君上,臣认为甘宏的想法可行,这样一来,既可以不损害官府的信用,又可以修此条水渠,的确是良法。”
赢渠梁还没有考虑完,卫鞅就站出来,对甘宏的计划表示了支持。
“臣也无异议。”甘龙也站出来说道。
“恩,很好,那就这样办吧,卫鞅,这件事交给你们大良造府去办,一定要办妥当。”
“另外,也要根据这个办法整理出一套配套的法令出来,日后如果还有这类事情,一切依法办事。”
赢渠梁沉吟了一会之后,转头吩咐卫鞅。
“臣遵命。”卫鞅拱手说道。
同时,卫鞅还敬佩的看了甘宏一眼。
如果是一般人遇到这种事情,只能选择站在哪个人一边,支持哪一方。
可是甘宏却总是能够另辟蹊径,找出另外的办法解决问题。
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绝不是和稀泥,而是综合了两个方面意见之后想出的一个让两方都满意的办法。
化腐朽为神奇,化解一切可能的争端,又让人无话可说,心悦诚服,这就是甘宏。
“好了,继续吧。”赢渠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挥了挥手,继续说道。
紧接着,其他人出列,继续说着朝堂的政务。
而甘宏则是退到一边,暗暗的得意。
因为只有他心里清楚,他做了一个让秦国百年、千年都受益的好事情。
后世秦国为何二世而亡,除了二世昏庸之外,无节制的征发徭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甘宏看来,这样无节制的透支民力,是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
让整个秦国都像是坐在一个随时可以爆发的火山口上一样。
祖龙在时,尚可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和威望压制这种隐患,可是秦二世,却是典型的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既没有祖龙那种能力,又无限制的增发徭役,秦国不亡才怪。
所以甘宏才需要把这种事情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这样一来,很容易就会形成法律,形成惯性。
以后征发徭役次数用完之后,官府想到的就不是破坏法度,再次征发徭役。
而是会清点一下自己还有多少钱,能不能够负担的起这个工程。
这样一来,也变相的消除了一个未来可能存在的大隐患。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时辰,朝堂的政务处理完之后,赢渠梁环视了一下四周,轻轻的咳了一声。
“政务都处理完了,那么我还有一个事情需要和你们商量一下。”赢渠梁淡淡的说道。
听了赢渠梁的话,已经有些困意的甘宏顿时有了精神。
他知道,这才是赢渠梁今天让他上殿议事的原因。
“请君上吩咐。”众大臣说道。
“别说什么吩咐,这不是有事情和你们商量吗,我是这样想的,去年,我秦国招贤的效果很不错,所以,今年我也想开始招贤了。”赢渠梁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甘宏一听这话,立刻眼睛一凝,招贤,这的确是一件大事。
要知道,上次秦国招贤的效果很不错,卫鞅就不说了,田常、李宣、荀杨这些人,都是一时的俊杰。
他们这些人到了秦国官场之上,既想做事情又能做好事情,相当于给秦国官场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让那些老世族的子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也怕被这些人踩在脚下,所以,看到荀杨他们拼命的做事情,他们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也纷纷做起了事情。
这些老世族的子弟们,其实素质一般都不会太差,太差的话,哪个老世族的年轻人都多,也不会推荐他们当官。
所以那些老世族子弟懒惰之心一去,干起事情来自然快了许多。
现在秦国的行政效率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前一道政令发下去,没有一百天都完成不了,可是现在,同样的一道政令发下去,只需要五十天就能完成了,效率整整提高了一倍。
这不得不说是这些入秦士子的功劳。
可是赢渠梁想要再次招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上一批入秦士子的官位可是老世族们让出来的,这次再招贤,他们还会让官位出来吗,这点恐怕连赢渠梁心中也没有底。
另外,老世族们的态度也很关键,要知道,现在卫鞅的大良造府是新法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而大良造府的主要构成就是这些入秦的士子们。
如果再招贤成功,几乎可以肯定,大良造府的力量将会再次得到充实,那些老世族愿意么。
赢渠梁的话一说出口,场中顿时都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说话。
“怎么都不说话了,这件事在这里说出来,本来就是给你们讨论的,大家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总要给一个说法才是。”赢渠梁看着寂静的大殿,沉声说道。
听了这话,众大臣更加的不敢说话了,不管是赞同招贤的还是不赞同招贤的,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都不说话,那我就点名了,甘龙老大夫,你是三朝老臣,又是文官之首,说说吧。”赢渠梁直接点名道。
甘龙听赢渠梁点了他的名字,不慌不忙的走到了大殿中央:“君上,老臣做为文官之首,有些话不得不说。”
“君上想要壮大秦国,招贤是应该的,可是老臣又有些担心,招贤容易,可是安置贤才却是有些困难。”
“我们现在秦国的官员已经各司其职了,如果再次招纳一批入秦的士子,那么怎么安置他们。”
“总不能把现在的官员给辞退,再把那些入秦士子给封官吧,这样岂不是寒了我们这些秦国原本官员的心。”
赢渠梁心中明白,虽然甘龙口口声声说招贤好,可是字里行间,却是反对招贤的。
这也正常,甘龙作为老世族之首,如果他今天说了同意招贤的话,恐怕明天他甘家就要众叛亲离了。
甘龙的话刚刚说完,卫鞅立刻就站了出来:“君上,我以为甘龙老大夫的话有些偏颇了,招纳贤才,就需要把现在的官员给辞退吗?”
“臣认为并不需要,臣只说两处地方,巴蜀和西戎,就可以安置很多的入秦士子,巴蜀是我们刚刚收复的地方,正需要官员。”
“西戎,正在实行改土归流,也是需要官员的,所以,臣认为,招贤之事不仅仅需要办,而且需要大办。”
卫鞅站出来其实也是无奈,入秦的士子毕竟是刚刚入秦,能有资格站在朝堂之上的人只有几个。
而且还是说不上话的那种,他卫鞅不站出来支持招贤,那么其他人就更加站不出来了。
既然甘龙和卫鞅都发言了,那么其他朝臣也就没有了顾忌,纷纷站出来站队。
甘宏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发现这些人中,支持招贤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朝臣是不支持招贤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招贤不得人心,而是同意秦国招贤的人现在大多数还不能站在朝堂之上说话而已。
看着那些跳出来反对的大臣,赢渠梁头疼万分,无奈之下,他只能把目光转向了大殿的一个角落之中。
“甘宏,你既是宗室,又是卫鞅的副手,你就说一说你的看法吧。”
此言一出,大殿中人的目光立刻就集中在了甘宏的身上。
大家知道,甘宏的这一票实在是太关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