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先“举止严重”,“天性忠直”,待人以礼,疾恶如仇。在南京统军使任上,“奏请统军司钱营息,以赡贫民。未期,军器完整,民得休息”;平时则常戒族人以孝、义为立身之本,“其接下无贵贱贤否,皆与均礼”④。
信先幼养于宫中,善骑射。历官左护卫太保、同知殿前点检司事、右祗侯郎君班详稳、南面林牙等。
仁先子挞不也(1036—1093),字胡独堇,清宁二年(1056),迁为永兴宫使。以平重元之乱,遥授忠正军节度使,赐定乱功臣,同知殿前点检司事。历官高阳、临海二军节度使,左皮室详稳,西北、西南路招讨使。大安九年(1093),复为西北路招讨使,领兵击阻卜诸部长磨古斯。磨古斯伪降,他迎于镇州(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哈剌巴剌哈孙)西南沙碛间,被害。
第三节王鼎王鼎(?—1106),字虚中,涿州(今属河北)人。道宗清宁进士①。通经史,善诗文,道宗朝典章多出其手。通达政体,刚正不阿,道宗遇事多所咨访。先后担任易州观察判官、涞水县令、翰林学士、知制诰、史馆修撰、观书殿学士等职①。大康年间(1075—1084),因事得罪,流放镇州。大安年间召还,复官。乾统六年(1106)卒。
王鼎曾上书“言治道十事”,多关乎国家兴衰②。而为了给后人留下当时的教训,他又根据知情者的叙述,写下了记录辽道宗朝最大的惨祸——发生于咸雍、大康年间的皇后萧观音和太子耶律浚被诬致死事的《焚椒录》一书。如果说以往宗室间的争权斗争所涉及的多为辽朝宗室诸王或个别国舅,对辽朝的政局影响还不算太大的话,那么道宗朝的这次惨祸不但使道宗失去了贤后,还失去了唯一的嫡子。更有甚者,由于耶律乙辛阴谋得逞,朝中的正直官僚也多因保护皇后、太子而被排挤、陷害,朝中难得可用之人,造成了天祚朝治国乏才的局面,加速了辽朝的灭亡。
④参见《辽史》卷90《耶律义先传》。
①《辽史》卷104《王鼎传》载,王鼎“清宁五年,擢进士第”;《辽史》卷22《道宗纪》二载,清宁八年,道宗“御清凉殿放进士王鼎等九十三人”。《辽史·王鼎传校勘记》认为,“五年”与“八年”登第者为同一王鼎,问题是《辽史·道宗纪》与《王鼎传》所记时间不一致;陈述先生则称清宁五年之王鼎为“进士王鼎”,八年之王鼎为“状元王鼎”,另有于咸雍八年撰写《蓟州神山云泉寺记》的“受戒居士王鼎”,加上当时使辽的宋人王鼎,“四人同时同姓名”。见《全辽文·作者索引及事迹考》。然而,同时同地而又“均能文”、“同信佛”之王鼎何其多耶?“状元”即进士第一名,故亦可视为“进士”,二王鼎又同为“史馆修撰”;所谓“受戒居士之王鼎”,在《蓟州神山云泉寺记》中署名“范阳王鼎”,范阳属涿州,又与“进士王鼎”同乡里,我意所谓“状元王鼎”、“进士王鼎”和“受戒居士王鼎”三者中必有二甚或三人为同一人。
①《王鼎传》称鼎“寿隆(寿昌之误,1095—1100)初,升观书殿学士”,而作于大安五年(1089)的《焚椒录序》则自称“前观书殿学士”,时间相差几20年。或许王鼎在流放镇州前已为观书殿学士,道宗末年召回后复原官观书殿学士,《王鼎传》误以复官为升官?
②王鼎上书所言“十事”,本传与《道宗纪》均不载。郑麟趾《高丽史》卷10载大安八年有辽官王鼎出使高丽,每夜独坐为谏疏,极言辽承平日久,不修武备事。陈述先生疑此为状元王鼎所为。如清宁五年与八年登第的二王鼎为一人,则此谏书或即王虚中所言的“治道十事”,而且上书时间是在流放回朝后。《焚椒录》一书,详细记载了宣懿皇后被诬事件的始末,并按自己的认识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它是出自当时人之手的记录辽朝重大事件的著作。
王鼎妻子乳母的女儿,是耶律乙辛宠婢,对乙辛陷害宣懿皇后之事知之甚详;北院枢密副使萧惟信是力保太子的契丹朝官之一,他也曾向王鼎详谈事件的来龙去脉,故《焚椒录》可以说是以第一手材料写成的,其目的就是备史官采摘,以警戒后人。王鼎《焚椒录序》称:“乃直书其事,用竣后之良史。”《序》中所说的司徒公即萧惟信。惟信,楮特部人,历官左中丞、燕赵国王傅(道宗为皇子时,于重熙十二年封为燕赵国王)、北院枢密副使、北面林牙、南京留守、左右夷离毕,加守司徒。“枢密使耶律乙辛谮废太子,中外知其冤,无敢言者,惟信数廷争”。可见他是道宗朝两起惨祸的知情者。第二十一章耶律重元耶律乙辛第一节耶律重元耶律重元(?—1063),重元又称宗元,契丹名孛吉只。圣宗次子,兴宗同母弟。太平三年(1023)封秦国王。圣宗仁德后萧菩萨哥生子不育,养育耶律宗真如己出。及圣宗死,耶律宗真即位,即辽兴宗。其生母圣宗元妃萧耨斤,诬陷仁德皇后谋逆,迁之于上京,遂自立为皇太后,把持朝政。兴宗对此颇有微词①。为了进一步垄断大权,皇太后竟与其弟萧孝先等谋废兴宗立重元。重元将太后的阴谋报告了兴宗,兴宗收回太后符玺,将她幽禁于圣宗陵寝——庆陵,夺回了政权。
耶律重元提供情报有功,被封为皇太弟,倍受恩宠与信赖。历官北院枢密使、南京留守、知元帅府事,赐以金券。并“许以千秋万岁后传位”,于是重元“更加骄纵不法朝臣无敢言者,道路以目”①。但是,受中原文化影响极深的辽兴宗并不想真正兑现自己的诺言,从长子耶律洪基6岁起,就开始培养他为自己的接班人,先封为梁王;11岁时总领中丞司事,封燕王;12岁总知北南枢密院事,加尚书令,进封燕赵国王;19岁领北南枢密院事;21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知惕隐事,开始参与朝政。兴宗病重之际,又召洪基“谕以治国之要”②。因此,兴宗死后,洪基顺利地继承了皇位,是为辽道宗。
但是,自钦哀皇后至兴宗的言行,助长和鼓励了重元的权力欲,加之重元子涅鲁古已渐长大成人,他的权力欲望比乃父有过之而无不及。道宗的权力自其即位伊始就受到了其叔和堂弟的挑战。道宗对重元父子采取的依然是安抚策略,“册(重元)为皇太叔,免拜不名,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复赐金券、四顶帽、二色袍,尊宠无比”③。涅鲁古则在兴宗朝封安定郡王、楚王,为惕隐;道宗即位后徙封吴王、楚国王,清宁三年为武定军节度使,七年知南院枢密使事。这使他们的气焰更加嚣张。清宁七年,涅鲁古动员其父诈称有病,欲待道宗前来问疾时行刺,没有实现。于是他们又积极策划另一次行刺阴谋。时北南臣僚多怀疑重元父子心怀叵测,而道宗却浑然不察。
清宁九年(1063),道宗驻跸滦河行宫,重元、涅鲁古父子再次密谋行刺。敦睦宫使耶律良得到重元父子诗,知其逆谋,向道宗报告。道宗命人召涅鲁古,涅鲁古非但不肯前往,还擅自拘留使者。召集400人直犯道宗行宫。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等仓卒组织反击,擒获涅鲁古,重元负伤而退。黎明,重元又胁迫奚族猎夫2000人再次攻击行宫,北院宣徽使奚人萧韩家奴晓喻奚人放下武器。仁先等再次反击,追杀20余里,重元兵败自杀。
重元之乱发生在辽道宗时期。前此,景宗、圣宗和兴宗三朝,辽朝的皇①钦哀皇后使护卫冯家奴、喜孙等“诬告北府宰相萧浞卜(承天太后弟,仁德皇后父)、国舅萧匹敌(承天太后外孙,萧挞凛孙,恒德子)谋逆。诏令鞫治,连及后。兴宗闻之曰:‘皇后侍先帝四十年,抚育眇躬,当为太后;今不果,反罪之,可乎?’钦哀曰:‘此人若在,恐为后患。’帝曰:‘皇后无子而老,虽在,无能为也。’”参见《辽史》卷71《圣宗仁德皇后萧氏传》。
①《辽史》卷109《罗衣轻传》。
②参见《辽史·道宗纪》、《辽史·兴宗纪》。
③《辽史》卷112《耶律重元传》。
帝和蕃汉大臣对汉文化的吸收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主动性,汉制对契丹人的影响也日益深化。表现在皇位继承上,长子继承制由原来的借鉴中原方式变为多数契丹贵族本身认可的方式。因此,圣宗和兴宗在世时,都已经为长子继承皇位作了必要的安排。可以说,经过八帝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航程,辽朝皇位的长子继承制即使不是在法律上,至少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确定下来。重元之乱虽然同以往的权力争夺一样表现为皇室成员间的权力斗争,但其实质与以往已经不同,它是外戚通过太后介入皇权争夺的反映。以此为界,辽朝前期宗室间的权力争夺已经演变为国舅各族帐间通过拥立皇帝为本家族谋取权力的斗争。
《辽史》称耶律重元“恃梁孝王之宠,又多郑叔段之过”①,正反映了重元之乱的根源在太后与诸舅。而变故没有发生在兴宗时而出现在道宗朝,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重元子涅鲁古野心的驱动,所以重元兵败后追悔说:“涅鲁古使我至此。”②第二节耶律乙辛耶律乙辛(?—1083),字胡覩衮,契丹五院部人。据《辽史》本传称他“幼慧黠”,“及长,美风仪,外和内狡”①。兴宗朝重熙中始仕为文班吏,掌太保印,补笔砚吏。很得帝后欢心,累迁护卫太保。道宗即位后,以先朝旧臣,任为同知点检司事,升枢密副使。清宁五年(1059),为南院枢密使,改同知北院枢密使事,封赵王。
当时,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皇太叔耶律重元觊觎皇位,其党萧胡覩等视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为夺权的最大障碍,千方百计排挤仁先。清宁九年,他们奏请让仁先出任西北路招讨使,远离朝廷。时耶律乙辛初参朝政,在中枢机构立足未稳,无力与重元党羽对抗,不得不依赖仁先。于是他极力主张留仁先②。不久,重元、涅鲁古发动滦河之变,耶律乙辛配合仁先平定了叛乱,以功拜北院枢密使,晋封魏王,赐匡时翊圣竭忠平乱功臣。
至此,耶律乙辛开始凭借权势、功劳和皇帝的信任,为所欲为了。他日益专恣,恃宠不法,常为仁先所抑。于是一改以往对仁先的态度,把他看成是擅权路上的最大障碍,进行排斥、打击。咸雍元年(1065),仁先被排挤出朝廷,任南京留守。从此,朝臣中无敢与乙辛相抗者。咸雍五年(1069),乙辛受诏“四方有军旅,许便宜从事,势震中外,门下馈赂不绝。凡阿顺者蒙荐擢,忠直者被斥窜”③。当时有谚语称:“宁违敕旨,无违魏王白帖子。”④参知政事刘伸,是辽道宗称许的忠直大臣之一。就因说一句“臣乙辛尚①《辽史》卷109《罗衣轻传》。
②《辽史》卷112《耶律重元传》。
①《辽史》卷110《耶律乙辛传》。
②《辽史》卷110《耶律乙辛传》载,乙辛奏曰:“臣新参国政,未知治体。仁先乃先帝旧臣,不可遽离朝廷。”《辽史》卷96《耶律仁先传》载,排挤仁先者为“北、南枢密官涅鲁古、萧胡覩”。并说:“耶律乙辛奏曰:‘仁先旧臣,德冠一时,不宜补外。”所指当即此事,但时仁先为北院大王。③《辽史》卷110《耶律乙辛传》。
④《文献通考》卷346《四裔》23。
不畏,何宰相之畏”①,便被排挤出朝,外任保静军节度使。道宗每欲召回重用,都为乙辛所沮,终至以崇义军节度使致仕。契丹诸贵族,凡不附乙辛者,也多遭排挤,有的则不得不投靠乙辛以求自保。至此,辽道宗已经被乙辛党羽所包围,难得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康元年(1075),18岁的皇太子浚兼领北南院枢密使事,总领朝政。他法度修明,威望日增,乙辛的权力受到了挑战。为了阻挠太子总朝政,他阴谋陷害懿德皇后以动摇太子的地位。
道宗懿德后因劝道宗节制游猎被疏远,作《回心院》十首,希望感动道宗。伶官赵惟一因演奏《回心院》常出入皇后宫帐。宫婢单登原为耶律重元帐的奴婢,皇后曾劝道宗不可将她置于身边,因而为单登忌恨。她的妹妹是教坊伶人朱顶鹤之妻,且与乙辛关系暧昧。乙辛利用这些关系,编造了一个离奇的故事,诬陷皇后。他指使人作淫词《十香词》,由单登求皇后为之抄出,然后令单登、朱顶鹤到北枢密院告皇后与赵惟一私通,以《十香词》为物证,又株连教坊直长高长命。耶律乙辛和汉人北府宰相张孝杰受命审理,二人严刑逼供,赵惟一、高长命诬服。族诛赵惟一、高长命,皇后被赐自尽。道宗朝被乙辛一手制造出来的一大冤案竟被谳实②。
皇后无罪被诬致死,太子忧形于色。乙辛深不自安。而略施小计就置皇后于死地的结果又助长了乙辛的气焰。他一方面向道宗盛称其同党萧霞抹之妹“美而贤”,使道宗纳为后以为党援;一方面又将矛头指向太子,以除后患。
乙辛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朝中正直人士的普遍不满。诬陷皇后时,就遭到枢密使萧惟信的公开指责①;护卫萧忽古则欲只身暗杀乙辛为国除害;林牙萧岩寿也向道宗揭露乙辛奸状②。但是,乙辛及其党羽却扬言遭到了谗毁,争取道宗信任。而为孤立太子,他们又将太子师友客省使耶律引吉出为群牧林牙,使太子更加孤危。由于群臣不断揭露乙辛,大康二年(1076)六月,道宗出乙辛为中京留守。但乙辛的亲信不断在道宗面前为他辩解,结果,道宗反而出萧岩寿为顺义军节度使,同年十月再令乙辛还朝复为枢密使。
二次掌权的乙辛加紧了陷害太子的行动。首先将打击的矛头指向那些揭露他阴谋的人,萧岩寿被流放乌隗路,终身拘役;萧岩寿之友、给事北院圣旨事萧铎卢斡谪戍西北;契丹行宫都部署耶律撒剌出为始平军节度使;知北院枢密使事萧速撒出为上京留守;只有耶律庶箴向乙辛认错才得以自安。相反,凡党附乙辛者,都得到了提升,张孝杰得赐国姓;耶律燕哥自北面林牙拜左夷离毕;萧十三由护卫迁殿前副点检;萧余里也自宁远军节度使为北府宰相兼知契丹行宫都部署事;耶律合鲁擢升南面林牙;萧得里特自宫分人累迁北面林牙、同知北院宣徽使事。
当乙辛认为自己的势力足以抗衡太子时,他便开始对太子下毒手了。乙辛当然知道,最能击中皇帝心灵深处弱点并能致人于死地的罪行莫过于“谋①参见《辽史》卷98《刘伸传》。
②详见王鼎《焚椒录》。
①《焚椒录》载:萧惟信告诫乙辛:“懿德贤明端重,化行宫帐,且诞育储君,为国大本,此天下母也。而可以叛家仇婢一语动摇之乎?公等身为大臣,方当烛照奸宄,洗雪冤诬,烹灭此辈,以报国家,以正国体,奈何欣然以为得其情也?公等幸思之。”
②萧岩寿密奏曰:“乙辛自皇太子预政,内怀疑惧,又与宰相张孝杰相附会。恐有异图,不可使居要地。”参见《辽史》卷110《耶律乙辛传》。
废立”。在最高权力面前,父子、兄弟的亲情会变得异常的苍白无力。因而,他在成功地以“私通”罪谋害皇后之后,又以“谋废立”向她的儿子开刀了。大康三年(1077)五月,乙辛、萧十三、萧得里特等共同商议,令护卫太保耶律查剌首告耶律撒剌、萧速撒、萧忽古等谋废道宗,立太子浚为帝。道宗遣人按问,无实据。但仍重赏首告者,而出被告撒剌为始平军节度使,速撒上京留守,护卫撒拨、萧忽古等流放边地。这样的处理,无异于对乙辛夺权活动的鼓励,于是,他采取了更大胆的行动。六月,他们又使牌印郎君、驸马都尉萧讹都斡和祗候郎君耶律塔不也等“自首”,证实查剌所告为实①,并开列了“谋逆”者的名单。乙辛同党萧十三、耶律燕哥受诏鞫治。于是撒剌等被杀,太子被囚于上京。不久,又令其党羽杀太子于上京,而以病死上闻。道宗欲召太子妃了解事实真相,他们又杀太子妃灭口。遂使一桩莫须有的谋逆案谳定为实,乙辛等也就成为破案的功臣。
于是,乙幸同党次第擢升,那些不肯投靠他们或对其所作所为有看法、异议的人相继被贬斥。除耶律撒刺、萧速撒、耶律挞不也及其子弟被杀外,同知汉人行宫都部署、驸马都尉萧挞不也,因与耶律挞不也关系密切而被牵连,施以酷刑,终至被杀;萧岩寿、萧忽古被流放边地,是太子一案定案之前,至此案一定,乙辛又将二人召回杀害以泄私愤;夷离毕郎君耶律石柳,对乙辛“斥忠贤,进奸党”①不满,被流放镇州;谪戍西北的萧铎卢斡再被治罪,“特恩减死,仍锢终身”②;右夷离毕郎君耶律陈家奴,被疑为太子同党,免官。朝中正人被斥逐殆尽。
大康五年(1079)三月,乙辛知南院大王事,加于越。又在设计谋害皇孙耶律延禧。幸得北院宣徽使萧兀纳等的保护,皇孙才免遭毒手,道宗也才开始对乙辛产生怀疑③。十月,降乙辛为混同郡王。六年正月,乙辛出外任知兴中府事。七年底,被囚于来州。九年,谋入宋,被杀。
乙辛自咸雍元年(1065)年底排挤耶律仁先外任至大康六年(1080)正月出知兴中府,专擅朝政达14年之久,兴起两次令朝野震惊的特大冤狱,不但残害了皇后、太子,而且杀害大批正直的契丹贵族、官僚,使辽朝统治集团元气大伤。致使天祚皇帝即位时,辽朝已面临治国乏才的局面,加之天祚缺乏振兴的抱负和才干,辽朝统治也就走向了衰亡。
①《辽史》卷110《耶律乙辛传》载:“又令牌印郎君萧讹都斡诣上诬首:‘耶律查剌前告耶律撒剌等事皆实,臣亦与其谋。本欲杀乙辛等而立太子。臣等若不言,恐事白连坐。’诏使鞫劾,乙辛迫令具服。”①《辽史》卷99《耶律石柳传》。
②《辽史》卷93《萧铎卢斡传》。
③《辽史》卷98《萧兀纳传》载:“乙辛已害太子,因言宋魏国王和鲁斡之子淳可为储嗣。群臣莫敢言。唯兀纳及夷离毕萧陶隗谏曰:‘舍嫡不立,是以国与人也。’帝犹豫不决。五年,帝出猎,乙辛请留皇孙,帝欲从之。兀纳奏曰:‘窃闻车驾出游,将留皇孙,苟保护非人,恐有他变。果留,臣请侍左右。’帝乃悟,命皇孙从行。由此,始疑乙辛。”
第二十二章辽天祚帝辽天祚帝(1075—1128),即耶律延禧,字延宁,契丹名阿果。辽道宗之孙,昭怀太子耶律浚之子①。6岁封梁王,9岁进封燕国王。大安七年(1091)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寿昌七年(1101)道宗死,延禧即位,号天祚皇帝,改元乾统。保大五年(1125),被金军俘虏,降封海滨王。金天会六年(1128)病死,享年54岁。皇统元年(1141),改封豫王,葬广宁府(今辽宁北镇)闾阳县乾陵旁。
延禧出生不久,父母相继遇害,虽在直臣和亲属的保护下得以保全,却没有受到良好教育。辽朝自钦哀皇后执政,国舅少父房得势,左右朝政,宗室间的争权斗争已变为后族对皇权的操纵。道宗朝奸臣耶律乙辛擅权达14年之久,老成正直的官僚被排挤、压制和打击,统治集团元气大伤。天祚帝即位时,辽朝已陷入政治日益腐败、治国人才匮乏的境况。
天祚帝对辽朝政治腐败、人心涣散、内外矛盾激化和人才匮乏的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反而一味游畋享乐,辽朝的政局更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地步。
第一节邪正不辨,任人唯亲宣懿皇后和太子浚的冤案是辽朝后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彻底清除乙辛党羽和他们对辽朝政局的影响,平反大康年间的冤案,起用勇于抵制乙辛的官员、将领,是争取人心、振兴朝政、扭转世风的关键。天祚帝没有把握住这一时机,他沉湎于游畋,不恤政事,亲佞人而远正直,拒听忠言。北府宰相萧兀纳,是两次冤案洗劫后的硕果仅存者,曾冒险保护延禧,力主以他为嗣,有保护和辅导之功①。延禧即位前,他因屡进直言而招致怨恨。天祚帝即位后,虽被尊为太傅,却不得不离开朝廷出任辽兴军节度使。
因厌恶乙辛的行为而被流放镇州的耶律石柳,乾统初被召回,他上书天祚帝,请“尽收逆党以正邦宪,收四方忠义之心,昭国家赏罚之用”,还详细地记述了太子浚被害和乙辛擅权等事,希望天祚帝了解实情。天祚帝却不予采纳,使“闻者莫不叹惋”②。
北院枢密使耶律阿思“有才而贪”,有识之士早已指出他“将为祸基”,天祚帝竟将清查乙辛余党这件关系辽朝前途命运的大事交与他负责。阿思贪赃枉法,制造冤案的首犯因行贿得免,而一些胁从者却往往被罗织罪名受到惩罚。同知北院枢密使事萧得里底附会阿思,敷衍塞责,使得贪墨之徒继续用事,阿谀奉迎者得以提升①。佞臣萧胡笃见天祚帝“好游畋,每言从禽之乐,①耶律浚为道宗长子,母为宣懿皇后。咸雍、大康年间,耶律乙辛擅权,大康元年(1075)、三年,宣懿皇后与太子浚先后被诬陷。皇后赐死,太子被害。九年,道宗察知其冤,追谥耶律浚为昭怀太子。乾统初,天祚追尊其为顺圣皇帝,庙号顺宗。
①耶律乙辛谋害太子后,欲舍延禧而立其堂叔耶律淳,道宗颇犹豫,萧兀纳力谏其不可,并时时保护延禧免遭乙辛毒手,后受命辅导延禧。参见《辽史》卷98《萧兀纳传》。
②《辽史》卷97《耶律石柳传》。
①参见《辽史》卷90《萧陶隗传》、《辽史》卷96《耶律阿思传》。
以逢其意。天祚悦而从之。”②萧胡笃因此自永兴宫太师升为殿前都点检,知北院枢密使事。萧奉先、保先、嗣先兄弟以外戚居中任事,他们无军政才干,专以“阿谀取容”,为固宠保位,不惜牺牲国家利益,排挤打击忠直人士,引荐逢迎取媚、贪污误国之辈,使辽朝的政局每况愈下,一发而不可收拾。第二节边备松弛,对女真事务处理失当自道宗朝授女真完颜部首领乌古迺为生女真部族节度使以来,女真完颜部迅速崛起。由于辽朝统治集团的腐化奢糜,对猎鹰海东青和东珠的需求大增,加紧了对女真人的搜括和勒索,加重了女真人民的负担。辽朝吏治日益败坏,出使女真的官员为所欲为,激起了女真各部各阶层的普遍不满,反辽情绪日益高涨。辽朝贵族日益骄横,争权夺利斗争愈演愈烈,有的甚至勾结、联合女真,更助长和鼓励了女真贵族的抗辽情绪。自阿疎逃往辽朝③和女真助辽平定海里之乱④后,女真人不但了解了辽朝的虚实,而且找到了与辽朝讨价还价和武力抗辽的理由,坚定了武装抗辽的决心。
女真的崛起引起了辽朝一些守边将领和有识之士的警觉,他们认为女真将对辽朝形成严重的威胁,因而不断向天祚帝反映这一情况,希望采取措施,加强防备①,但未引起重视,而他却偏信专事迎合以谋求私利的萧奉先兄弟,以致对女真问题的处置一误再误。天庆二年(1112),天祚帝至春捺钵。“生女真酋长千里内者,以故事皆来朝。适遇头鱼宴,酒半酣,上临轩,命诸酋次第起舞;独阿骨打辞以不能。谕之再三,终不从。他日,上密谓枢密使萧奉先曰:‘前日之燕,阿骨打意气雄豪,顾视不常,可托以边事诛之。否则,必贻后患。’奉先曰:‘麄人不知礼义,无大过而杀之,恐伤向化之心。假有异志,又何能为?’”此议于是作罢。天祚帝不能杀阿骨打,却因其弟、侄等从猎能呼鹿、刺虎、搏熊,而骤加官爵②。
天庆三年,阿骨打继任生女真部族节度使,积极修边备,做抗辽的部署。而天祚耽于游猎,任命之使迟迟不至,更令阿骨打疑心。他遣使入辽以索阿疎为名观察动静,刺探辽朝边境军事部署情况。辽东北路统军司向天祚帝报告了女真兴兵,宁江州可能将遭到攻击的军情,天祚帝正在庆州秋猎,不以边事为意,只遣海州刺史高仙寿以渤海军为援。四年,阿骨打趁辽守备空虚之际,誓师励众,向宁江州进发,大败渤海军,乘胜一举攻下了宁江州。宁江州之役失败,天祚帝才开始注意女真情事,召开群臣会议商讨对策。汉人行宫都部署萧陶苏斡建议:“女真国虽小,其人勇而善射。自执我叛人②《辽史》卷101《萧胡笃传》。
③辽道宗末年,女真纥石烈部首领阿疎,背叛完颜部联盟,阻止完颜部讨伐温敦部,兵败后投辽。此后,凡完颜贵族与辽交涉,必以归还叛人阿疎为名。
④辽乾统二年,国舅萧海里叛辽逃入系籍女真,遣使联络完颜部共同反辽,遭到女真拒绝。此后,完颜部贵族又受命助辽平定了海里。在平定海里的军事行动中,辽军在女真人面前暴露了自己的无能,女真人却因战胜海里而改善了自己的装备。
①宁江州刺史萧兀纳上书说:“自海里亡入女真,彼有轻朝廷心,宜益兵以备不虞。”兀纳后调任知黄龙府、东北路统军使,仍上书陈言:“臣治与女真接境,观其所为,其志非小。宜先其未发,举国图之。”参见《辽史》卷98《萧兀纳传》。
②《辽史》卷27《天祚皇帝纪》一。
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也。为今之计,莫若大发诸道兵,以威压之,庶可服也。”而萧奉先却认为:“如陶苏斡之谋,徒示弱耳。但发滑水以北兵,足以拒之。”①天祚帝竟舍陶苏斡而信萧奉先,以奉先弟嗣先领兵屯驻出河店,结果又被女真击败。
天祚帝认为宁江州、出河店两次失败,是枢密使萧奉先不知兵所致。于是他改用汉人张琳、吴庸主东征事。辽朝的汉人官僚历来不主兵事,二人更不知兵,且庸碌不任事,只得以广招兵丁,分道进讨之策塞责,不意又败。辽军三战三溃仍没能引起天祚帝重视,他仍以上国自居,认为只要遣一介之使,便可谕令女真降服。于是又改军事进剿为遣使谕和。而对如何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其战斗力,整肃军纪,振作军威却不做任何部署。出河店败将萧嗣先,本应受到严厉处治。而其兄枢密使萧奉先却想方设法为其开脱,向天祚帝反映:“东征溃军逃罪,所至劫掠,若不肆赦,将啸聚为盗”,建议赦东征溃军。天祚帝居然接受了他的建议,萧嗣先仅免官而已。诸将对此反映强烈,他们议论说:“战则有死而无功,退则有生而无罪。”②议和也绝无进展,徒为自取其辱。东北军事重镇黄龙府又被女真攻陷,从此,辽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战斗力急剧下降。
第三节偏听偏信,众叛亲离以天祚帝为首的辽统治集团,不图进取,对各族人民的不满情绪漠然处之,官僚将领中普遍存在麻痹轻敌思想,而一切加强边备的建议都被斥之为怯懦。萧奉先兄弟“缘恩宫掖,专尚谄谀,朋结中人,互为党羽”①,专以球猎声色取悦于天祚帝,却得到了绝对信任。天祚帝的无能与拒谏,贻误了战机;对萧奉先兄弟的偏听偏信,又令群臣失望,部分将领萌生了废天祚帝另立新君的想法。
天祚帝既不知彼,也不知己。他对双方的形势和战斗力没有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了解辽方军心不稳、将士离心的致命弱点。对女真人反辽情绪的日益高涨也一无所知。天庆五年九月,在没有足够思想准备和周密战略部署的情况下,贸然决定率军亲征,并盲目相信辽军数量众多,限定数月内翦除女真势力。结果,战斗还没有打响,就发生了耶律章奴叛归另立新君的事件。亲征的部署被彻底打乱,天祚帝仓卒回军讨叛,又遭到女真轻骑的邀击。章奴谋废立是部分契丹贵族将领对天祚帝失去信心的反映。他的行动又进一步削弱了辽朝的军事力量,造成了更大的混乱;使天祚帝与群臣的隔阂更深,对萧奉先等更加信任不疑;萧奉先利用天祚帝的信任肆无忌惮地谋求私利,导致了辽朝的又一场灾难——耶律余覩降金。
余覩出身皇族,有一定威望,素为萧奉先所忌。余覩妻萧氏与天祚帝文妃为姊妹。文妃生子敖鲁斡,有人望,封晋王,当天祚帝的表现日益引起群臣不满时,他却因得人心而遭到疑忌。萧奉先妹为天祚帝元妃,生秦王定、许王宁。奉先担心天祚帝以敖鲁斡为嗣而己甥不得立,遂千方百计陷害敖鲁斡。保大元年(1121)他利用文妃与余覩妻姊妹曾相会于军中一事,诬陷耶①《辽史》卷101《萧陶苏斡传》。
②《辽史》卷27《天祚皇帝纪》一。
①《契丹国志·萧奉先传》。
律余覩谋废天祚帝立敖鲁斡。文妃善歌诗,对天祚帝“游畋不恤,忠臣多被疏斥”的现象曾有所规谏①,因而也招致天祚帝的不满。刚刚经过章奴废立活动惊魂未定的天祚帝,对废立事颇为敏感,对萧奉先的谗言不作任何调查分析,就将文妃赐死。耶律余覩无以自明,遂率众降金。至此,更无人愿为天祚帝效力②。余覩降金后任女真监军,领兵追袭天祚帝,又给萧奉先陷害敖鲁斡提供了口实③,天祚又赐敖鲁斡死。至此,“中外莫不流涕,人心益解体”④。
由于天祚帝与萧奉先不以国事为务,在女真的连续进攻面前拿不出整军御敌的方略。东京、乾、显诸州失陷后,他不做防御中京的部署,却一路南下,作逃亡的安排①。正因他“恶闻女真事”,所以萧奉先连上京失陷的重大军情都不上报。后来天祚帝虽得知战败的消息,仍然是既不追究战败责任,也不做防守中京的准备,却一路南逃至南京、中京、西京,致使中京、西京相继失陷,最后只好逃入与外界信息难通的夹山。此时,他也只认识到一系列问题都与偏信萧奉先有关,于是将他逐出朝廷②,而对自己的所做所为仍无任何自责。自入夹山后,数月间与外界信息不通,于是南京蕃汉诸臣共立秦晋国王耶律淳为帝,史称北辽,贬天祚帝为湘阴王,辽朝一分为二。保大二年底,南京失陷。三年,被金兵俘虏的林牙耶律大石带领部分兵力逃出,到夹山见天祚帝。天祚帝又想出兵收复燕、云,大石力谏,不从③。四年,大石率众北上,后自立为王,建立西辽。天祚帝遂率军出夹山,攻克天德诸州,后为金兵击溃。
保大五年(1125)天祚帝在逃往西夏的途中被金兵俘虏。天祚帝即位于①《辽史》卷71《天祚文妃萧氏传》载:“妃作歌讽谏,其词曰:‘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又歌曰:‘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嗟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蓄兮爪牙兵。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②余覩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降金,引起了辽朝一些将领的同情。他们奉命追赶余覩,在即将追及之际,却再不肯向前。“诸将议曰:‘萧奉先恃宠,蔑害官兵。余覩乃宗室雄才,素不肯为其下。若擒之,则他日吾辈皆余覩矣。不如纵之。’”
③余覩兵至,萧奉先对天祚帝说:“余覩乃王子班之苗裔,此来实无亡辽心,欲立晋王耳。若以社稷计,不惜一子,诛之,可不战而退。”天祚帝竟下诏赐敖鲁斡死。《辽史》卷72《晋王敖鲁斡传》所记不同,云:“余覩降金,文妃伏诛,敖鲁斡实不与谋,免。二年(1122),耶律撒八等复谋立,不克。上知敖鲁斡得人心,不忍加诛,令缢杀之。”
④《辽史》卷102《萧奉先传》。
①《契丹国志·天祚皇帝上》载:“天祚在中京,闻燕王兵败,女真入新州,昼夜忧惧,潜令内库三局官,打包珠玉、珍玩五百余囊,骏马二千匹,夜入飞龙院为备。尝谓左右曰:‘若女真必来,吾有日行三百五十里(一作三五百里)马若干,又与宋朝为兄弟,夏国舅甥,皆可以归,亦不失一生富贵。所忧者,军民受祸耳。’识者闻之,私相谓曰:‘辽今亡矣!自古人主岂有弃军民而自为谋身计者,其能享国乎?’”②《辽史》卷29《天祚皇帝纪》三载,天祚“闻金兵将近,计不知所出,乘轻骑入夹山,方悟奉先之不忠。怒曰:‘汝父子误我至此,今欲诛汝,何益于事!恐军心忿怨,尔曹避敌苟安,祸必及我,其勿从行。’”③“天祚既得林牙耶律大石兵归,又得阴山室韦谟葛失兵,自谓得天助,再谋出兵,复收燕、云。大石林牙力谏曰:‘自金人初陷长春、辽阳,则车驾不幸广平淀,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则都燕山;及陷中京,则都云中;自云中而播迁夹山。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汉地皆为金有。国势至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不从。”
辽朝统治每况愈下之时,本人缺少治国的雄心和能力,只对名茶、古画、音乐、美姝兴趣浓厚;又信任非人,处理军国大事失当,其亡国甚至早已在宋朝有识之士的意料之中①。
①宋人张舜民出使辽朝回国后,曾预言:“他日必有如张义潮挈十三州以归,当不四十年见之。”参见王称《东都事略》。
第二十三章宋太祖第一节灭周建宋家世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朝的开国皇帝。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父亲赵弘殷,后梁时在成德军节度使王镕部下为将,奉命率500骑兵参加晋王李存勗的军队攻打后梁而被留用。后唐建立后任后唐禁军将领,迁居首都洛阳。后汉时仍任禁军将领。乾祐元年(948)王景崇以凤翔叛降于后蜀,后蜀派兵进援王景崇并攻占宝鸡,赵弘殷随赵晖征讨王景崇①,大败蜀兵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南),以功升侍卫马军护圣军都指挥使。后周初侍卫亲军编制扩大,赵弘殷改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显德元年(954)升任侍卫马军龙捷军(护圣军改称)右厢都指挥使、加领岳州防御使。显德三年,后周世宗攻打南唐,出兵淮南,赵弘殷随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攻占扬州,升任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同年七月病死。宋初追谥昭武皇帝,庙号宣祖。赵弘殷娶杜氏,杜氏生匡胤(宋太祖)、匡义(光义、炅,宋太宗)。宋朝建国尊为太后,建隆二年(961)死,谥明宪,改谥昭宪。妾耿氏,原光义乳母,生光美(廷美),后改嫁,封陈国夫人,太平兴国八年(983)死。
十二年军旅生涯赵匡胤是赵弘殷的长子,后唐天成二年(927)生于首都洛阳。后汉乾祐元年,枢密使郭威讨伐李守贞,时年22岁的赵匡胤应募投郭威帐下从军。后周广顺元年(951),补为禁军近卫班直,任东西班行首。广顺三年三月,郭威养子柴荣任首都开封府尹,赵匡胤改任开封府马直军使。显德元年正月,柴荣即帝位,是为后周世宗,赵匡胤随后也调回禁军。同年三月,后周与北汉的高平之战,赵匡胤率军奋勇杀敌,大败北汉军。赵匡胤的勇敢与军事才能受到世宗的赏识,回京后升任殿前都虞候、领严州(今广西来宾东南,时为南汉辖地)刺史,虽是加衔,但已属中高级将领。十月,又升领永州(今属湖南,时为楚国辖地)防御使。赵匡胤作为殿前司的副长官,随后参与世宗整顿殿前司的工作,组建新的殿前司所属诸班直及龙捷(马军)、虎捷(步军)、铁骑、控鹤等诸禁军,殿前司所属禁军遂成为后周最精锐的军队,殿前司地位虽低于统辖大部分禁军的侍卫亲军司,但它所统辖的禁军是皇帝的亲卫军,赵匡胤是世宗的亲信将领之一。显德三年春,赵匡胤随世宗攻南唐,进军淮南。赵匡胤在涡口(今安徽怀远东)、清流关(今滁州西北)战役中先后大败南唐军,随即攻占滁州,招降天长(今属安徽),再败南唐军于六合(今属江苏),不仅屡立战功而且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十月,赵匡胤升任殿前都指挥使、领匡(宋避讳改定)国军(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时年30岁的赵匡胤只经过了八九年的时间,就由“无名小卒”升为高级将领,并获得了武官最高的节度使衔。虽然这次的节度使衔因“未于正衙宣制”而不算作正式任命,但他的名望已随之迅速升高。由于殿前司增设都点检、副①《宋史》卷1《太祖纪》一作王景,误。
都点检为最高长官,都指挥使遂成为次长官。显德四年春,赵匡胤随世宗再征淮南,在占领寿州后班师。五月,31岁的赵匡胤被正式授以义成军节度使。九月,世宗又出兵淮南,赵匡胤率骑兵,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东北十八里滩南唐军寨,顺流而下攻占泗州城(今江苏盱眙北)。世宗自率军沿淮河北岸,命赵匡胤率步骑沿淮河南岸,水军乘船,东下攻楚州(今淮安),大败南唐援军于清口(今淮阴西南),追奔数十里,赵匡胤擒获南唐援军长官都应援使陈承昭。次年正月初,赵匡胤率军攻下楚州北城,后周军遂攻占楚州。世宗南下扬州,赵匡胤又击败南唐水军于瓜步(今扬州南),南唐被迫求和,割江北与后周,世宗罢兵北归。赵匡胤在此次淮南战役中,奋勇作战,战功第一,五月以功移领忠武军节度使,仍任殿前都指挥使。
显德六年(959)三月,世宗北伐攻辽,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任陆路都部署,赵匡胤任水路都部署。后周军进至益津关(今河北霸州),辽守将降。四月,赵匡胤率军首先进抵瓦桥关(今雄县西南),辽守将又归降。辽莫州(今任丘)、瀛州(今河间)守将也相继向后周军投降。五月,世宗因病班师回京。六月,赵匡胤升任殿前司正长官殿前都点检,数日后世宗病死。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五代时军中军官常有结义兄弟之类的组织,一为互相结援,再是培植帮派势力。赵匡胤从军后结成“义社兄弟”的组织,即所谓“十兄弟”。除赵匡胤外,还有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斌、王政忠等九人,史称“勋臣”①。从《宋史》有纪、传的赵匡胤、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廷让、韩重斌(贇)六人看,他们都在后汉时投充于郭威部下,当时的地位应大体相当,属于低级军官,结为“义社兄弟”当是此时或后周广顺初,也可能并不是以赵匡胤为首。后周设殿前司后,赵匡胤、石守信、王审琦、韩重斌四人在殿前司,李继勋、刘廷让二人则曾在侍卫亲军司任职。经过十年军旅生涯,到后周末期时,赵匡胤晋升最快、官职最高,成为“义社兄弟”的首领。石守信继赵匡胤任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继石守信任殿前都虞候,韩重斌则是殿前司骑兵主力控鹤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司的李继勋原先升迁得最快,地位也最高,早于赵匡胤任殿前都虞候、节度使,高平之战后调入侍卫亲军司,淮南战役中失利后降官,地位才低于赵匡胤;刘廷让(光义)原在侍卫亲军司任龙捷都校,后入殿前司任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事实不详的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四人当亦是禁军中级以上军官。这些人是赵匡胤兵变的基本力量。加上赵匡胤的父亲在禁军侍卫亲军司中从低级军官至高级军官任职长达30年之久,其部属、友好甚多,也是赵匡胤兵变可以借助或利用的力量。
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七月,李重进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成为禁军的最高统帅。但在“高平之战”后,世宗改组与加强了殿前司的建设,殿前司所属禁军遂成为精锐。世宗为了提高殿前司的地位,显德三年十二月,将长官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的官衔,提升为新设置的殿前都点检,加剧了李重进、张永德两大派系的矛盾。显德六年三月,世宗北伐辽,“帝(世宗)之北征也,凡供军之物,皆令自京递送行在。一日,忽于地中得一木,长二三①李攸:《宋朝事实》卷9《勋臣·太祖义社兄弟》。
尺,如人之揭物者,其上卦全题云‘点检做’,观者莫测何物也”。邓广铭推测是李重进派系为了陷害张永德而作①,意思是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想做皇帝。是年六月,回京后病重的周世宗又认为张永德缺乏主见,张永德遂被罢去殿前都点检,以使相外赴节度使任,改任资历、名望较低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后赵匡胤改领归德军节度使。
后周世宗英年早逝,年仅7岁的长子柴宗训继位,孤儿寡母,“主少国疑”,加上“点检”做的“神符”,引发了新任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的野心,自编自导了一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闹剧。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赵匡胤指使人谎报军情,称镇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属河北)报称北汉结契丹入侵,后周即“命(赵匡胤)出师御之,次陈桥驿”(时在古黄河南,今河南封丘南,在今黄河北岸),“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赵匡胤)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赵匡义)入白,太祖(赵匡胤)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对高级将领尊称)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①。赵匡胤随即率兵返回开封,改变以往兵变士兵抢劫的惯例,禁止抢劫以争取民心。当日(初四)大臣们早朝还未退,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立即自内廷奔回,准备率军抵抗,被赵匡胤的党羽、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王彦昇追杀于家中,也有记载称韩通是以亲卫军抗击赵匡胤战死。赵匡胤又指使将士将宰相范质、王溥等大臣押至殿前司公署,已脱下黄袍的赵匡胤“呜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装得似乎无法可想,受到首相范质的指责,赵匡胤指使的殿前司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瓌,立即挺剑威胁说:“今日必得天子。”前已暗中向赵匡胤表示拥立他为帝的次相王溥“降阶先拜”,首相范质等不得已随后也拜,“遂称万岁”②。赵匡胤等随即来到崇元殿行禅代礼,赵匡胤的党羽、翰林学士承旨陶穀立即拿出后周帝的退位制书,赵匡胤在殿下拜受后登殿即皇帝位,是为宋太祖。次日(正月初五,960年2月4日)诏,因所领归德军节度使州名宋州,建国号宋,改后周显德七年为宋建隆元年,宋朝正式建立。
第二节加强皇权亲征平乱宋太祖建立宋朝后,随即对有“翊戴之勋”的开国功臣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以及其余领军的军官都升官进爵。其中石守信、王审琦属殿前司,又是“义社兄弟”;其余都属侍卫司。领有重兵巡守北边的侍卫马步都虞候韩令坤,以及率领前军先行的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他们虽都未能参加“陈桥兵变”,但对防御辽军可能因宋朝新建而①《旧五代史》卷119《世宗纪》六。参见邓广铭:《赵匡胤的得国及其与张永德李重进的关系》,《东方杂志》第41卷第21期,1945年。
①《宋史》卷1《太祖纪》一。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甲辰。参见邓广铭《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故事考释》、《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南犯至关重要,当他们两人都表示听命时,赵匡胤不仅将他们分别升任为侍卫、殿前两司正长官,并都以节度使兼同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二品衔,首先成为宋朝名位最高的使相(享有宰相的礼遇)。随后又提升赵匡胤归德军节度幕府的属官刘熙古、赵普、吕馀庆、沈义伦、李处耘、张彦柔等的官职,但他们原来的官位很低,虽大力提升也不能直接升任朝廷要职,但有些人的名位虽低却掌握实权,如赵普任枢密直学士、李处耘任枢密承旨,掌枢密院实权。宋太祖又礼遇被推翻的后周王室,封恭帝为郑王,迁居西京洛阳;对后周从朝廷到地方的文武官员一概留用,以争取怀念后周的各级官员拥护宋朝。对于原先臣属于后周的割据政权,如荆南高保融、吴越钱镠也分别升官进爵,以争取他们对宋朝的臣属。二月,原后周宰相不仅留任还分别晋升官衔,首相范质的宰相职名升为侍中,次相王溥也加守司空衔,但同时被免去参知枢密院事兼职,实际是明升暗降。
新建的宋朝还只得到首都开封及部分地区的承认,各地节度使大多观望局势变化。昭义军(潞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李筠是后周建国功臣,广顺元年(951)时即已是节度使,赵匡胤当时还只是禁军的小校。李筠不仅自广顺二年移镇潞州以来,一直是后周抗击北汉的主将,而且资历远高于赵匡胤,对于赵匡胤的代周建宋十分不满。四月,李筠即反宋并臣属于北汉。这是后周地方节度使首起反宋事件,赵匡胤十分重视,立即命亲信石守信、高怀德率军征讨。五月初,又派慕容延钊、王全斌率军与石守信会兵进攻,赵匡胤随即又亲往督战。六月初,李筠兵败自杀,潞州平定。
李重进是后周太祖的外甥,又是世宗的顾命大臣,长期在侍卫司、殿前司任高级军官,又先后任殿前司、侍卫司长官,屡建战功,名位战功都在赵匡胤之上,而且又与赵匡胤早有矛盾。后周末期以统辖大部分禁军的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兼领淮南(扬州)节度使,以镇抚新征服的淮南地区。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随即罢免李重进的军权,以首先效忠于赵匡胤的韩令坤代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则升兼中书令为最高级别的使相,给予很高的礼遇。但是,当李重进在接受新任命的同时,即请求回京朝见,赵匡胤也许是由于宋朝新建,害怕李重进在禁军中的威信,李重进的回京有可能动摇宋政权的基础,因而赵匡胤婉言拒绝李重进现在回京,使李重进产生疑惧。李重进随后派往潞州李筠处联络的亲信,反而向赵匡胤告密并出卖李重进。赵匡胤在平定李筠后的同年九月,即诏移李重进为北方的平卢军(青州,今属山东)节度使,接着又派人赐“铁券”以安其心,反而更增加他的疑惧之心。李重进随即反宋,赵匡胤即派石守信、王审琦、李处耘、宋延渥等率禁军进讨。十月,赵匡胤又决定亲征;十一月,李重进也兵败自杀,淮南平定。李筠、李重进的迅速溃败,使得其他对宋朝不满的节度使相继俯首听命。
收兵权赵匡胤在宋朝统治稳定之后,随即开始实行收兵权的措施,首先针对后周时名位与自己相近而关系较疏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建隆二年春末韩被罢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改成德军节度,充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将赴镇,上(太祖)于别殿置酒饯之”①。此后节度使赴镇例置酒饯行。①《宋史》卷251《韩令坤传》。
慕容延钊与赵匡胤关系密切近似于“义社兄弟”,虽然赵匡胤“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慕容延钊在后周末即任镇宁军(澶州,今河南濮阳)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宋朝建立后升为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成为使相,从平李筠后,使相衔又升为兼侍中,但被“诏还澶州”节度使任,不让他来京到殿前司具体任职。建隆二年二月,“长春节(赵匡胤生日)来朝,赐宅一区”。当韩令坤被罢军职赴节度使任后,慕容延钊了解赵匡胤收兵权的意图,遂自己上“表解军职”,遂被“徙为山南东道节度、西南面兵马都部署”。从此宋朝不再设殿前都点检②。
同年七月,赵匡胤开始向亲信和开国元勋收兵权,首先是“义社兄弟”、开国元勋石守信、王审琦。殿前副都指挥使石守信“移镇郓州,兼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诏赐本州宅一区”,明升暗降,“其实兵权不在也”。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被罢军职移为忠正军(寿州,今安徽凤台)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移为归德军节度使。此后宋朝又不再设殿前副都点检。殿前司从此以官级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为正副长官。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张令铎也移为镇宁军节度使,各节度使例皆赴镇。从此,殿前司的正副长官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逐渐采取只设其中的二职甚至只设一职以架空侍卫亲军司(宋真宗时才正式取消),其下属的侍卫马军司、步军司逐渐成为直属机构,后与殿前司合称“三衙”。这是赵匡胤采取降低侍卫、殿前两司最高统兵官的名位,作为根绝禁军统帅进行兵变的重要措施。
据史书记载:“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骨肉也。’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①这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扫平荆、湘、后蜀、南汉、南唐,亲征北汉就在赵匡胤收兵权全面成功之际,建隆三年九月,湖南武平军(朗州,今湖南常德)节度使周行逢死,以子周保权继任,张文表叛乱,周保权向宋朝乞援平叛,这给赵匡胤平定荆、湘提供了最好的借口。乾德元年(963)正月,赵匡胤起用宿将慕容延钊为都部署,以枢密副使李处耘作监军,讨伐张文表。二月,宋军以借道为名先灭荆南高氏政权。湖南虽已自己讨平张文表,但宋军继续前进;三月,灭湖南高氏政权。
乾德二年十月,后蜀派往北汉的使者向宋朝告密,赵匡胤遂以此为借口,次月即以王全斌、崔彦进、刘光义率军分路进攻,次年正月王全斌攻下剑州(今四川剑阁)后,后蜀主孟昶即降宋。
开宝三年(970)九月,赵匡胤对一直拒绝臣附的南汉进行讨伐,宋将潘美、尹崇珂率军攻至广州城下,南汉后主刘■出降。
②《宋史》卷251《慕容延钊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建隆二年七月戊辰。①《宋史》卷250《石守信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作建隆二年七月。南唐(江南)自宋建立即对宋臣附,赵匡胤想灭南唐而师出无名。开宝七年(974)九月,遣使召南唐后主李煜来朝,当李煜称病不来时,即于十月派曹彬、潘美统兵进攻;次年十一月,宋军攻占金陵,李煜被迫降宋。
开宝元年(968)七月,北汉主刘钧死,养子刘继恩即位,赵匡胤认为是消灭北汉的好时机,次月即派李继勋、党述统兵攻北汉。北汉刘继元杀刘继恩即位,辽军应援救北汉,宋军退回。开宝二年正月,赵匡胤又亲征北汉;二月,攻至北汉首都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城下,围攻数月未下,受夏雨和疫病困扰,只得再次退兵。
加强皇权赵匡胤建宋之初,对后周大小官员一律留用,尤其是继续任用后周末年的大臣范质、王溥、魏仁浦、吴廷祚等,对局势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即使最亲信的心腹赵普,也只能以枢密直学士实际控制枢密院。但是,宋初的这种政局并不是赵匡胤所愿意看到的,当建隆元年六月平定李筠,宋朝初步稳定后,即升赵普为枢密副使,赵匡胤的心腹赵普才名正言顺地掌握枢密院大权。当赵匡胤在平定李重进之后,建隆二年又先后免除韩令坤、慕容延钊、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等的军职,宰相范质看到赵匡胤的政权已巩固,即推荐赵匡胤的心腹吕馀庆、赵普为相,但赵匡胤感到时机还不成熟而未采纳。建隆三年十月,赵匡胤首先罢免留用的枢密使吴廷祚,升赵普为枢密使,李处耘为枢密副使。但是,当李处耘以赵匡胤的心腹、枢密副使身份,担任削平荆、湘宋军的监军,在与统帅、宿将慕容延钊发生小矛盾时,尽管李处耘行为并没有错,却被赵匡胤免去枢密副使降为州官,而对有小错的慕容延钊则不仅不责问,反而照常升迁官衔。这是赵匡胤为使已被解除军职的宿将们心安的措施。
此前,赵匡胤已废去唐及五代一直沿行的宰相“坐而论道”的旧制,宰相常朝立班自范质等开始,此举显然是要打击旧相范质等人,以树立自己的威望,也有暗示范质应自动辞相之意。当留用的枢密使吴廷祚首先被免职出为节度使后,范质等人深知赵匡胤的意图,遂于乾德二年正月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再次请求罢相。此正合赵匡胤的心意,但行伍出身的赵匡胤虽已当了数年皇帝,却对宰相的任命程序并不了解,因急于要罢免范质等人的相职,在还没有任命新宰相的情况下,匆忙间同日罢免了三人的相职。以至于出现历史上少见的,在颁布任命新宰相赵普的敕书时,竟然没有在任宰相“署敕”的怪现象。赵匡胤就对赵普说:“卿但进敕,朕为卿署字,可乎?”由于不合乎任命新宰相的程序,只得暂时作罢。为了处理由于赵匡胤、赵普等无知而造成的尴尬局面,翰林学士窦仪建议改由节度使加同平章事衔的使相赵光(匡)义,以有同平章事职名而行使宰相职权“署敕”,这是从唐代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哥舒翰以节度使加同平章事衔而为“使相”的二百多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赵光义以使相“署敕”,是赵匡胤、窦仪等人的“创新”。同时任命的,还有枢密使李崇矩,随后又任命王仁瞻为枢密副使。乾德二年四月,赵匡胤又想用窦仪为相,但遭到赵普的反对,遂想为赵普设副手以分事权,“上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穀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于是任命薛居正、吕馀庆为参知政事作副相,唐代参知政事高于同平章事,陶穀“翻以参知政事为丞相下一等”之事,为真宗初年宰相李沆在重修《太祖实录》中所讥笑①。隋、唐、五代只设宰相不设副相,宋初设副相是赵匡胤的“创举”。赵匡胤为了巩固宋朝的统治,曾问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赵普答道:“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①乾德元年六月,由于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久镇大名,专恣不法,属邑颇不治”,赵匡胤遂派奚屿等多人以常参官出任天雄军属县知县,以削弱符彦卿职权。其后属县知县周渭赴任时,符“彦卿郊迎,渭揖于马上,就馆,始与彦卿相见,略不降屈”②,知县与节度使抗礼是赵匡胤加强皇权后的新现象。
建隆三年三月,赵匡胤为改变“五代诸侯跋扈,多枉法杀人,朝廷置而不问,刑部之职几废”的状况,“乃令诸州自今决大辟讫,录案闻奏,委刑部详覆之”,将司法权收归朝廷。同年十二月又重设县尉,“先委镇将者,诏县令及尉复领其事”,改变了“五代以来,节度使补署亲随为镇将,与县令抗礼,凡公事专达于州,县吏失职。自是还统于县,镇将所主不及乡村,但郭内而已”③,将节度使补署的镇将置于县官统辖之下。
乾德元年三月平定湖南后,仍留用原地方官,赵匡胤另以贾玭等人任湖南诸州的通判,通判的创设,原为监察新统治区留用的旧政权州官。次年六月,武臣杜审进任权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的同时,赵匡胤任命阎丕为通判,以后大州、府逐渐普遍设置通判,宋初通判地位与州府长官相同,主要是作为朝廷派驻州、府的监察官,以加强皇权。
节度使赖以跋扈的主要是依靠军队,乾德三年八月,赵匡胤又“今天下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籍其名送都下,以补禁旅之缺”①,将天下精兵编入朝廷禁军,地方只留老弱作为厢军,主要从事州、府杂役,以收节度使的兵权。关于诸道节度使的财政权,“宋朝艺祖(赵匡胤)开基,惩五季之乱,藩臣擅有财赋,不归王府,自乾德以后,僭伪略平,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②。马端临的概括道出了赵匡胤设置转运使以收节度使的财政权的用意。其后,又令各地的财赋收入除留下日常经费外,全部运送朝廷,进一步剥夺节度使的财权。节度使实际成为顺从朝廷的高级地方官,而厚其俸禄甚至高于宰相,最终成为武宫和宰执的荣誉衔。
赵匡胤对于后晋割给辽朝的幽州地区,准备采取先赎取,赎取不成则以武力夺取,“太祖讨平诸国,收其府藏,贮之别库,曰封桩库,每岁国用之余皆入焉。尝语近臣曰:‘石晋割幽燕诸郡以归契丹。朕悯八州之民久陷夷虏,俟所蓄满五百万缗,遣使遗北虏赎之山后诸郡,如不我从,则散府财,募战士,以图攻取。’”③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四月乙丑及注。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建隆二年七月戊辰。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乾德元年六月庚戌。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建隆三年三月丁卯;十二月癸巳。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乾德三年八月戊戌。
②《文献通考》卷61《职官考·转运使》。
③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1《祖宗圣训·太祖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赵匡胤自上次未能攻灭北汉以后,改而采取浅攻轻扰,破坏其农业生产以削弱北汉的经济实力,又不断移其民户于宋境以削弱其兵源,以待适当时机攻灭北汉。
开宝九年(976)八月,赵匡胤认为消灭北汉的时机已经成熟,以党进、潘美、杨光义率军进攻北汉,宋军分道进入北汉境内,屡败北汉军。十月,宋军已攻至北汉首都太原城北,北汉很可能即将被消灭。正当赵匡胤踌躇满志地进行着统一战略的部署时,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时年50岁的赵匡胤被其弟赵光(匡)义杀害①。
太祖家属及后裔赵匡胤初娶贺氏,生燕王赵德昭,后周显德五年(958)死,宋朝建立后追册为皇后,谥孝惠。继娶王氏,宋朝建立后册为皇后,乾德元年(963)死,谥孝明。又娶宋氏为皇后,太宗时号开宝皇后,至道元年(995)死,谥孝章。赵匡胤长子燕王赵德昭的九世孙赵昀为南宋理宗,十世孙赵禥为度宗,恭帝赵顯、端宗赵昰、末帝赵昺,均为度宗子。赵匡胤少子秦王赵德芳,庶出,母姓氏不详,赵德芳六世孙赵眘为南宋孝宗,孝宗子赵惇为光宗,光宗子赵扩为宁宗。
①参见邓广铭:《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问题辨析》,《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十四章范质王溥魏仁浦第一节范质三代元老范质(911—964),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清河西南)人。后唐长兴四年(933)进士,入仕为忠武军(许州,今河南许昌)节度推官,升为封丘县(今属河南)令。后晋初任监察御史、节度从事,开运元年(944)任翰林学士。开运三年契丹灭后晋,后晋出帝对当值的翰林学士范质说:“卿为我草奏具言之,庶几活我子母。”范质为之撰降表①。后汉初任户部侍郎,乾祐三年(950)在枢密使郭威的推荐下升任枢密副使,成为郭威的心腹。后周广顺元年(951)六月,范质升为宰相。同年冬,北汉联合辽军进攻后周,郭威派王峻出征抗击,王峻在奏章中称:“今朝中受圣知者,惟李璟、范质而已。”②说明范质确是郭威的心腹。广顺三年二月,王峻坚持要求罢免范质的相职而代以他人,终于引发了王峻和郭威的矛盾,王峻随后被罢相。其时首相虽仍是四朝元老中书令冯道,但冯道老成持重,从不争权;范质虽任次相,却是主要掌权者。显德元年(954)春,郭威死,养子柴荣即位。随后首相冯道死,范质升为首相后又兼参知枢密院事,掌握军政大权。显德六年六月,世宗柴荣病危时,“召范质等入受顾命”①,以首相范质为首的顾命大臣,辅佐世宗长子年仅7岁的梁王柴宗训(恭帝)即位,封萧国公。次年正月初一,赵匡胤指使人谎报辽与北汉军联合入侵时,宰相范质未加细察即匆忙派赵匡胤率军抗击,为赵匡胤发动兵变提供了机会。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四日,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至陈桥驿时,发动兵变。率军返回首都开封时,“宰相早朝未退,闻变,范质下殿执王溥手曰:‘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爪入溥手,几出血”。深悔自己不察赵匡胤奸谋而导致后周的灭亡,有负世宗托付的顾命之责。当赵匡胤进城回殿前司公署后,赵匡胤的“将士拥(范)质等俱至”殿前司公署内②,面对如狼似虎的将士,范质进行着最后挽救后周政权的努力,以期待赵匡胤回心转意,因而当面质问赵匡胤:“先帝养太尉如子,今身未冷,奈何如此”。赵匡胤“呜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今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赵匡胤事先安排的殿前司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瓌“举刃拟质曰:‘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赵匡胤假装“叱之”,而罗彦瓌“不退”。范“质知势不可遏”,看出赵匡胤对帝位志在必得,范质虽有志恢复后周,但已回天乏力,不得已而求其次,以避免后周取代后汉时,后汉嗣君刘贇(湘阴公)被郭威派人杀害惨剧的重演。遂提出事情既已发展到如此地步,但也不要太匆忙废后周建立新皇朝,可以举行禅位之礼,“因具陈之”,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接着进一步说:“太尉既以礼受禅,则事(周)太后如母,养少主(周恭帝)如子,无负先帝旧恩”,赵匡胤只得①《新五代史》卷17《晋高祖皇后李氏传》。
②《旧五代史》卷130《王峻传》引《五代史缺文》。
①《资治通鉴》卷294,显德六年六月癸巳。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甲辰。
“挥涕许诺”。范质始终只以当时对中高级军官的尊称“太尉”称赵匡胤,不仅“颇诮让太祖,且不肯拜”,只是在赵匡胤已允诺他提出的条件之后,而且是在早已暗中投靠赵匡胤的次相“王溥先拜”后,范“质不得已从之”①。赵匡胤之所以力争首相范质的支持,因为争取后周有威望的宰相支持他是至关重要的。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第一次自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兵变回京后,因为得不到首相冯道的支持,未能立即代汉建周,只得议立刘贇为汉帝而自任监国。后又乘出兵北上抗辽之机,不得不在澶州再次发动兵变,裂黄旗以被身,兵回首都,才废后汉建立后周,后又派人杀死刘贇。
北宋开国首相范质在赵匡胤同意他的意见之后,率百官成礼,赵匡胤得以顺利地建立宋朝。在为开国元勋及亲信升官进爵之后,范质的宰相官衔也由同平章事升为侍中,成为北宋前期七位最高相衔“侍中”的第一人。赵匡胤继续任命原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为宋朝的开国宰相,并尽可能不变动后周官员的职务。赵匡胤深知自己由于后周世宗的重用,在短短的六七年间,从列校提升为殿前司禁军最高长官之后夺取皇位的,为许多资历高于自己或与己相近的文武官员们所不服,而三代元老范质及其他后周的宰相、枢密使的支持,非常有利于宋政权的稳固。事实也正是如此,当赵匡胤建立宋政权后,遣“使告诸道,东诸侯坐使者而问故,宰相其谁乎,枢密使副其谁乎,军职其谁乎,从官其谁乎,皆不改旧,乃下拜”①,正是这种情形的写照。但是,这决不是赵匡胤对范质等旧相的完全信任,而是赵匡胤心腹文职人员的名望实在太低,无法直接提升为执政官,更不用说是宰相。因此,在升遣范质等相衔的同时,也免去了他们原先兼任的知枢密院事,使之成为只问政事的行政长官,后封鲁国公。当赵匡胤先后平定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等后周宿将后,立即将心腹赵普提升为枢密副使,范质也“适时”地建议重用赵匡胤的心腹吕馀庆、赵普。
赵匡胤对仍以后周的宰相、元老范质等人执政的状况内心不满,采取措施打击范质等人的威望。有的记载:“先是,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唐及五代犹遵此制,及(范)质等惮帝英睿,每事辄具札子进呈”,“由是奏御寝多,始废坐论之礼”。似乎是因范质等宰相上朝忙于奏请,没有时间回坐位而废宰相坐论之礼,此事始见于王曾的记载,而为宋时纂修的《国史》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所采纳②,其实都是为尊者讳的写法。邵博的记载似更可信:“自唐以来,大臣见君则列坐殿上,然后议所进呈事,盖坐而论道之义。艺祖(赵匡胤)即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①范质等人知道已到非坚辞相位不可的时候了,当乾德二年(964)正月辞相对,赵匡胤非但没有挽留,而是匆忙地将留①王称:《东都事略》卷18《范质传》;《宋史》卷249《范质传》;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
①陈师道:《后山谈丛》卷3。
②《宋史》卷249《范质传》,王曾:《王文正公笔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正月戊子。①邵博:《河南邵氏闻见后录》卷1。
用的三位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同日罢相。同年九月,范质病死,终年54岁。虽然“终(范)质之世,(后周)太后、少主皆无恙”②,但范质自感有愧于后周世宗遗命辅佐少主的重托,《宋史》称范质临终,“戒其后勿请谥立碑,自悔深矣”③。
子范旻,开宝四年(971)任邕州(今广西南宁)知州兼水陆转运使时,南汉旧臣邓存忠率众反宋,范旻守城达七十余日。太平兴国三年吴越“归地”后任为权知两浙诸州军事,治理吴越国旧土。次年初宋太宗亲征北汉,范旻改任三司副使、判行在三司事,负责财政事务。太平兴国五年,“坐受人请求擅市竹木入官”④,事与宋太祖次子秦王赵德芳府有某种关系,因而受到宋太宗的严惩,被贬为房州(今湖北房县)司户,改移唐州(今河南唐河),死于贬所。
第二节王溥魏仁浦王溥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父王祚,后晋时掌三司盐铁案,后汉时任三司副使,后周时历任州刺史、团练使,宋初升州防御使,乾德二年(964)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王溥,后汉乾祐元年(948)举进士,入仕为秘书郎;同年八月,枢密使郭威奉诏西讨河中(今山西永济西)李守贞、永兴(今陕西西安)赵思绾、凤翔王景崇三镇叛乱,辟王溥为从事。乾祐三年四月,郭威以枢密使为邺都留守,王溥任留守判官,已成为郭威心腹。郭威建立后周,广顺元年(951)正月,王溥即改任枢密直学士。次年三月,王溥改任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掌诏诰草拟之权,显德元年(954)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病危之际,仍惦记着心腹王溥,有的记载:“太祖将大渐,促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已宣制,太祖曰:吾无恨矣。”①显德二年四月,后周世宗派兵攻取后蜀秦州、凤州时,“上谋取秦、凤,求可将者,(宰相)王溥荐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后周占领秦、凤地区后,“百官入贺,帝(世宗)举酒属王溥曰:边功之成,卿择帅之力也”②。显德六年六月,与首相范质同时兼参知枢密院事,共掌军政大权。世宗死,子柴宗训(恭帝)即位,王溥也是顾命大臣之一。但是,当赵匡胤势力日益强大准备夺取后周政权之时,“宰相王溥亦阴效诚款”,并献奉宅园以取悦于赵匡胤①。当赵匡胤指使人谎报辽与北汉联军入侵,准备发动兵变时,身为次相且预知赵匡胤阴谋的王溥,实际上促成了首相范质仓卒命赵匡胤率军北上。所以,赵匡胤兵变返京后,当范质自责时,心里有鬼的王溥“口②苏辙:《龙川别志》卷上。
③《宋史》卷249《范质传、传赞》。
④《宋史》卷249《范质传附范旻传》,参见《宋史》卷257《王仁赡传》。①《东都事略》卷18《王溥传》。
②《资治通鉴》卷292,后周显德二年四月、九月。
①《五朝名臣言行录》卷1之3。
禁不能对”。范质、王溥等同被押至殿前司公署时,王溥“降阶先拜”②,正是王溥的行为助长了赵匡胤发动兵变的决心。
宋朝建立后,王溥任次相、监修国史,并加“守司空”。建隆二年(961)上《唐会要》100卷,后又上《五代会要》30卷,均传世。乾德二年(964)正月,王溥与范质等同日罢相,后封祁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四月,首相赵普诬陷宋太宗弟赵廷美与末相卢多逊谋反时,王溥附和赵普陷害赵廷美、卢多逊,同年八月病死,终年61岁,谥文献。孙王克明,咸平六年(1003)取宋太宗之女郑国长公主,改名贻永,康定元年(1040)任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庆历五年(1045)任枢密使。
魏仁浦魏仁浦(911—969),字道济,汲县(今河南卫辉)人。后晋末任枢密院刀笔吏,晋亡随众北迁,逃归,后汉初补旧职,时郭威任枢密使,魏仁浦以干练闻,升兵房主事,成为郭威心腹。乾祐三年(950)四月,郭威以枢密使任邺都留守,魏仁浦从行。同年十一月,后汉隐帝密诏李弘义、郭崇杀王殷、郭威,李弘义以密诏告王殷,王殷与李弘义遣使将密诏给郭威,郭威即“召枢密使院吏魏仁浦谋于卧内”,“仁浦曰:公有大功于朝廷,握强兵临重镇,以谗见疑,岂可坐而待死”,“教威倒用留守司印”①,重写诏书,申言隐帝要郭威诛杀诸将校以激怒部属。后周建立,魏仁浦任枢密副承旨,随后又升为承旨。后周太祖郭威临死前,对兵变时建功的魏仁浦特向柴荣嘱咐:“魏仁浦勿使离枢密院。”②显德元年正月,柴荣即位,魏仁浦升任枢密副使。同年三月,世宗亲征抗击北汉,魏仁浦从征,高平之战,后周军阵东已溃败,魏“仁浦劝世宗出阵西殊死战”,因而击败北汉军③。同年七月,魏仁浦升任枢密使。显德六年六月,魏仁浦升任宰相,依前充枢密使,“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为相”。世宗说:“自古用文武才略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资治通鉴》称魏仁浦“虽处权要而能谦谨”,“虽起刀笔吏,致位宰相,时人不以为忝”④。
入宋,魏仁浦仍任宰相(集贤相、末相),但解除所兼枢密使,一再以疾乞免相,不许,乾德二年(964)正月,与首相范质、次相王溥同日罢相,守尚书右仆射。开宝二年(969)赵匡胤亲征北汉,魏仁浦从行,以疾回,病死,终年59岁,后谥宣懿。开宝五年,子魏咸信取宋太宗之女永庆公主。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甲辰。
①《新五代史》卷11《周太祖纪》;《东都事略》卷18《魏仁浦传》。
②《资治通鉴》卷291,后周显德元年正月。
③《宋史》卷249《魏仁浦传》。
④《资治通鉴》卷294,后周显德六年六月。
第二十五章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李继勋刘廷让第一节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义社十兄弟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是以他为首的所谓“太祖义社兄弟”①,也称为“义社十兄弟”,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何时结成“义社兄弟”,最初以何人为首,均已不详,其中赵匡胤、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韩重赟六人,《宋史》和《东都事略》有纪、传,他们都是后汉时投入枢密使郭威部下,当时也都是低级军官,地位大体相当。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的情况当亦近似,结成“义社兄弟”的时间可能就在此时。因为到后周世宗初年,各人发展情况已有很大差异,地位也已相当悬殊。此时“义社十兄弟”中地位最高的,不是赵匡胤,而是李继勋。赵匡胤主要是在世宗后期得到迅速提拔,成为殿前司的正长官。赵匡胤与其义社兄弟的关系,显然有着亲疏远近的差异,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可能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参与兵变,成为开国功臣。而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升迁最慢,与赵匡胤的关系也可能较为疏远。
石守信石守信(928—984),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后汉时,隶枢密使郭威帐下。后周广顺初年,升任禁军亲卫都虞候。显德元年(954),后周抗击北汉的高平之战,石守信以功升亲卫左第一军都指挥使;同年师还后,又升任殿前司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显德三年,从世宗征南唐,石守信任先锋,参与六合等地战役。显德五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后,石守信以功升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成为殿前司禁军主力的指挥官。显德六年三月,后周攻辽,以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韩通为陆路都部署,已升任殿前都虞候的石守信任陆路副都部署,石守信已成为后周的主要将领之一。同年六月,赵匡胤接替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时,石守信接替赵匡胤任殿前都指挥使。世宗死,子柴宗训即位,石守信以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仍兼任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是以赵匡胤为首的“义社十兄弟”中,继李继勋、赵匡胤之后第三个建节的,而且长期与赵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赵匡胤的部属、亲信,后周末成为赵匡胤的副手,关系最为密切。
显德七年正月初,赵匡胤指使人谎报军情,暗中与赵匡胤勾结的次相王溥,促使首相范质仓促派赵匡胤率军北上,石守信是殿前司留京的最高长官,是赵匡胤事前安排的内应。赵匡胤于当天晚上准备兵变时,派心腹小校郭延赟驰回京城向石守信报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将士环列待旦”①,等待策应赵匡胤兵变部队回京。由于有石守信等指挥的殿前司禁军策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
①李攸:《宋朝事实》卷9《勋臣·太祖义社兄弟》。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癸卯。
宋朝建立,石守信列在六位主要开国元勋(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并改兼归德军(宋州)节度使。建隆元年四月,昭义军(潞州)节度使李筠反宋,赵匡胤立即派石守信为主帅率前军进讨,并先后于长平(关名,今山西长子南)、泽州(今晋城)南,击败李筠军,赵匡胤亲往督战,攻下泽州,李筠自焚死,泽、潞平,石守信以功加同平章事为使相。同年九月,淮南节度使、原后周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反,赵匡胤又派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为南征军主帅,赵匡胤随后也亲征督战。十一月,石守信率军攻占扬州,李重进自焚死,淮南平。建隆二年,石守信升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但命其离京就镇。同年七月,宋太祖解除宿将兵权,石守信改任天平军(郓州,今山东东平)节度使,虽保留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军职,“其实兵权不在也”②。建隆三年九月,已加同平章事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赵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权,即请求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的名义,专任天平军节度使。开宝六年(973),石守信的使相衔升为侍中。
宋太宗即位,石守信使相衔升为中书令,石守信自出任天平军节度使“凡十七年不徙,专事聚敛,积财巨万”③。太平兴国二年(977),罢天平军节度使改以中书令衔任西京(洛阳)留守。石守信崇奉佛教,在西京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运输建筑材料,“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①。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亲征灭北汉,遂即移军进攻辽南京幽都府,起用宿将石守信督前军,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之战,宋太宗亲自督战,宋军大败,宋太宗狼狈逃回。同年八月,宋太宗将战败的责任推给诸将,“守中书令、西京留守石守信从征范阳,督前军失律”,“责授崇信军节度使兼中书令”②,但不久又进封石守信为卫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移为镇安军(陈州,今河南淮阳)节度使。太平兴国九年(984)六月死,终年57岁,追封威武郡王,谥武烈。
石保兴,石守信长子。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亲征北汉时,任御寨四面都巡检。至道二年(996),任延州(今陕西延安)都巡检使兼署州事,又升任本路副都部署。真宗时,在与西夏战争中立功,后历任知州。石保兴子石元孙,宝元二年(1039),任殿前都虞候鄜延副都部署。康定元年(1040),西夏攻延州,三川口(今延安西)之战,石元孙战败被俘,宋夏议和后放还。石保吉,石守信子,石守信任天平军节度使时,任衙内都指挥使。开宝五年,取宋太祖之女延庆公主,历刺史、防御使、观察使、节度使,雍熙四年(987),任大名知府兼兵马都部署。咸平二年(999),真宗将出巡河北,石保吉任北面行营先锋都部署,屯定州(今河北正定),后移屯大名以防辽。景德元年(1004)八月,以武宁军节度使兼同平章事为使相。次年,改镇安军(陈州,今河南淮阳)节度使以使相就镇。大中祥符二年(1009),妻晋国大长公主病,石保吉回京视公主疾。次年死,谥庄武。
王审琦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建隆二年七月庚午。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十一月己亥。
①《宋史》卷250《石守信传》。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太平兴国四年八月壬子。
王审琦(925—974),字仲宝,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后汉末投枢密使郭威帐下,后周太祖时任殿前司铁骑指挥使,显德元年(955)从后周世宗抗击北汉入侵,以功升铁骑都虞候,改铁骑右厢第二军都指挥使。显德三年从世宗攻南唐,王审琦攻占舒州(今安徽潜山),以功改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四年三月,在紫金山寨(今凤台东南)战役中,王审琦率军先登,大败南唐军,转殿前司控鹤右厢都指挥使;后在濠州(今凤阳东北)、楚州(今江苏淮安)战役中均立有战功,显德五年改任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一直是石守信的部属。显德六年三月,从世宗攻辽。同年六月,世宗子柴宗训即位后,王审琦任殿前都虞候。
显德七年正月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被赵匡胤称为“布衣交”
王审琦,与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同被安排在京城作内应。宋朝建立,在六位主要开国元勋中名列第四,升任殿前都指挥使、泰宁军(兖州,今属山东)节度使。建隆元年(960)四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反宋,宋太祖亲征,王审琦任御营前洞屋都部署;同年九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反宋,石守信任扬州行营都部署,王审琦任副都部署兼前军部署为先锋。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收兵权,王审琦罢殿前都指挥使,出为忠正军(寿州,今安徽凤台)节度使,在镇达八年之久,史称“为政宽简”。属县县令免除有罪录事吏的职务,王审琦的幕僚报告县令事前没有请示而擅自处理,应该按问其罪。王审琦说:“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王审琦的思想正符合宋太祖加强皇权的要求。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北汉时,王审琦任御营四面都巡检。次年,改为忠武军(许州,今河南许昌)节度使,但不赴任而留住京城。王审琦本不能饮酒,宋太祖以布衣交共享富贵,每宴强令饮酒,王审琦有时连饮十杯,开宝六年(973),又加同平章事衔为使相,终于“暴疾,不能语”①,次年死,终年50岁,追封琅琊郡王。
王审琦长子王承衍,开宝三年娶宋太祖长女昭庆公主(魏国大长公主)。王承衍曾孙王师约(原名孝庄),治平三年(1066)娶宋英宗长女徐国公主(魏、楚国大长公主)。王师约子王殖,绍圣四年(1097)娶宋神宗四女惠国公主(潭国长公主)②。
韩重赟韩重赟(?—974),磁州武安(今属河北)人。后汉末隶枢密使郭威麾下,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与后汉的“高平之战”,以功升任殿前司铁骑指挥使。后周末,升任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时,韩重赟参与兵变,“以翊戴功”升为侍卫亲军司马军主力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建隆元年(960)五月,从征潞州李筠,以功代张光翰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夔州,时为后蜀辖区,今重庆奉节)节度使。同年九月,从征淮南,任淮南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建①《宋史》卷250《王审琦传》。
②《东都事略》卷19《王审琦传》附《王承衍传》;《宋史》卷248《公主传》作康国公主下嫁王遇,遇或为殖改名,或为误字。
隆二年(961)七月,宋太祖收兵权,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罢军职出为忠正军节度使,韩重赟继任殿前都指挥使、改领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时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都已废罢,韩重赟遂成为殿前司正长官。建隆三年正月,宋太祖扩建皇城东北部,并按洛阳宫殿图修建宫殿,由韩重赟督建。乾德四年(966)八月,黄河决口于滑州,韩重赟督军士民夫修河堤。韩重赟屡负重任,为他人所妒忌,乾德五年(967)初,有人“谮(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赵匡胤大怒,也不查证就要杀韩重赟,因为赵匡胤正是这样而发展势力,终于夺取后周政权的。赵普谏说:“亲兵(指殿前司禁军),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赵匡胤虽然不杀韩重赟,但随即于同年二月解除他的军职,出为彰德军(相州,今河南安阳)节度使①。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北汉,韩重赟任为北面都部署。开宝七年(974)死,子韩崇训、韩崇业。
韩崇训(955—1010),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平北汉,韩崇训从征,后以贝(今河北清河西)、冀(今冀县)都巡检权知麟州(今陕西神木北)。雍熙四年(987),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知州安守忠战败于王亭镇(夏州西北),党项李继迁追击至夏州城下,韩崇训领兵赴援,李继迁战败退兵,韩崇训改任夏州监军。不久被调离西北,咸平元年(998)又被调赴西北任石州(今陕西横山北)知州,次年改任鄜州(今富县)知州,多次击败李继迁的进攻。咸平四年六月,辽军入侵河北,王显任都部署,韩崇训调任行营钤辖,从此参与抗辽战争。咸平六年,升为枢密都承旨。景德三年(1006),韩崇训升为检校太傅、签署枢密院事成为枢密院次长官,次年八月以患眼疾恳辞而免职。
韩崇业,太平兴国六年(981),娶秦王赵廷美女云阳公主。次年,赵廷美被首相赵普陷害,降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居住,韩崇业也被贬往房州。雍熙元年(984)赵廷美死后,才又复出任职。
第二节李继勋刘廷让(附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
李继勋李继勋(9—977),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后汉末,枢密使郭威镇邺都时,李继勋投入郭威部下。后周初已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元年(955)三月,参加“高平之战”,以功升殿前都虞候,不久,改任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今湖南零陵,时在湖南割据政权境内)防御使,赵匡胤才继任殿前都虞候。同年十月,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利州,今四川广元,时在后蜀境内)节度使。赵匡胤才继李继勋之后领永州防御使。李继勋在“义社十兄弟”中不仅最年长,而且升迁速度最快,是第一个升任殿前司副长官殿前都虞候、第一个升为节度使的。“义社十兄弟”结社时也有可能原是以他为首。但当显德三年六月,李继勋在攻打南唐寿州(今安徽凤台)的战役中,因“怠于守御”,以致南唐守军“出城来攻”,“破栅而入”,后周军攻城之具并为所焚,“将士死者数百人”,影响后周军的①《宋史》卷250《韩重琦传》。原作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步”字衍。士气,“军无固志,诸将议欲退军”①。但“世宗以继勋武臣,不之责也”②,所以并没有重责李继勋,只是免去其军职,出为河阳三城(孟州,今河南孟县南)节度使,而从昭武军节度使改为河阳三城节度使,不是降而是升,所以“议者以为失责帅之义”③,次年七月才免去其节度使而责为右武卫大将军,而赵匡胤只在此前二月才正式升为节度使,李继勋此后的名位虽降在赵匡胤之下,但仍高于石守信。李继勋以后屡建战功,官衔也不断升迁,显德六年世宗攻辽时,李继勋任战棹左厢都部署,已成为水路都部署赵匡胤的部属。显德六年七月,李继勋又升为安国军(邢州)节度使。
赵匡胤代周建宋时,李继勋正在安国军节度使任上,没有参与兵变活动,不属于开国元勋。建隆元年(960)六月,赵匡胤平定潞州刘筠,李继勋朝见赵匡胤于潞州行营,即被移为昭义军节度使以镇守新平定的潞州地区,后在进攻北汉边境及抗击北汉中屡建功勋,乾德五年(967)加同平章事为使相。开宝元年(968)八月,以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党进为副都部署、曹彬为监军,指挥宋军攻入北汉。北汉随即派侍卫都虞候刘继业(即杨业)等率军扼守团柏谷(今山西太谷西南),枢密使马峰监其军;并向辽求援,北汉马峰率军南过洞过河(今潇河,在今榆次南),与宋李继勋的先锋部署何继筠军相遇,宋军大获全胜,斩首2000,获马500匹,擒北汉将张环、石斌,夺汾河桥,直抵北汉都城太原城下,李继勋率宋军围攻太原。辽穆宗已命西南面都统、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救援北汉,辽军经雁门(今山西代县)南下,李继勋率军退回宋境。
次年二月,宋太祖又派曹彬、党进各率部先攻北汉,仍以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赵匡胤随后亲征督战。北汉派刘继业、冯进琦仍屯团柏谷以抗宋军,派陈廷山率数百骑进行侦察,正遇李继勋所部前军,陈廷山即率部投降,刘继业等退回太原后即被罢军职。李继勋率部再次进抵太原城下,辽贺北汉刘继元即位的使臣韩知?ㄒ蛔鞣叮┮灿诖耸钡酱锾???⑿??焙菏匚捞???婕从窒蛄汕笤?U钥镓吩诘弥?罴萄?纫驯?痔???齑勇褐莸酱锾??窍拢?⑾铝钫骷?浇?駚福???俏Чヌ???纸邮艹鲁姓呀ㄒ椋?诜诤由现?有钏?急敢运?喑恰@罴萄?仕尉?髁τ谔??悄希?辰?⒄栽蕖⒉鼙蚍致仕?坑诔嵌?⑽鳌⒈比?妫?Чヌ??K脑拢?煞直?铰纺舷戮仍?焙海?髀肪???牍兀ń裥弥菽希┠舷拢??妨删??ㄖ菸骶辰?????挤直鹞?尉?靼堋N逶拢?尉?忠?诤铀?嗵??牵??焙喝约崾夭唤担??肴蛭逶拢?挠炅?啵?尉?嗖。?稍倥稍??袄础U钥镓吩诓赡衫罟庠藿ㄒ椤巴捅?系常?瓜娜∑渎螅?锶∑浜獭保谎??饨ㄒ榈摹捌鹌洳磕冢ū焙海┤嘶А鼻ㄓ谒尉衬冢?韵魅醣焙壕?眉叭肆Φ恼?吆笸吮?佟@罴萄?诖文暌普蛱煨劬?诙仁埂K翁?诩次缓螅?罴萄?氖瓜嘞紊??讨小L?叫斯??辏?77),李继勋以病回洛阳治病,以太子太师致仕,同年死,终年62岁,追封陇西郡王,谥庄武。
刘廷让(光义)
①《旧五代史》卷1《后周世宗纪》三。
②《旧五代史》卷128《王敏传》。
③《宋史》卷254《李继勋传》。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开宝二年闰五月壬子、庚申。
刘廷让(929—987),本名光义,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廷让。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曾祖刘仁恭,唐卢龙军(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唐末割据者;祖刘守文,为唐横海军(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节度使,为弟刘守光所杀,父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一作毅)入麾下,后周太祖时,任至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从征潞州李筠时任行营先锋使。次年升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夔州,时为后蜀辖区)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四月,率军赴潞州守边以防北汉侵扰。同年十一月,宋军进攻后蜀,王全斌任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率主力从陕西南下;刘光义任副都部署与都监曹彬率步骑2万,自归州(今湖北兴山南)沿长江西上,在距夔州30里处舍舟登陆,先夺城东过江浮桥,然后乘舟而上,一举攻占江防重镇夔州,击破后蜀川东防御体系的枢纽。刘廷让军纪严明,后蜀万(今重庆万县)、施(今湖北恩施)、开(今重庆开县)、忠(今忠县)四州刺史皆迎降,刘廷让军遂迅速占领峡中的所有州县。乾德三年正月,刘廷让率军西进至遂州(今四川遂宁),后蜀遂州知州迎降。此时,宋军北路王全斌军已进至成都附近,后蜀降。
同年三月,后蜀降将全师雄叛乱,迅速占领川西除成都以外的许多州县,全师雄叛军至成都西北新繁,刘光义率部击败全师雄,俘万余人。同年十二月宋军平定全师雄。次年正月,刘光义以功改领镇安军节度使。开宝六年(973),刘光义被罢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使。
开宝九年(太平兴国元年)十月,皇弟赵光义夺位,是为宋太宗。刘光义因与赵光义同名,被赐名廷(一作庭)让。太平兴国二年五月,一批节度使被授以环卫闲职,刘光义被罢节度使改授右骁卫上将军。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五月,宋辽岐沟关(今河涿州西南)之战,宋军大败。六月,宋太宗又起用张永德等久处环卫闲职的宿将,任河北沿边诸州知州以抗辽,刘廷让被任为雄州(今雄县)知州,后移为瀛州(今河间)都部署。同年十二月,辽圣宗率南京(今北京)留守耶律休哥(逊宁)等部入侵,刘廷让以精兵付沧州(今沧州东南)都部署李继隆殿后,以备紧急时进行救援,自率数万宋军北上抗击辽军,大战于莫州(今任丘南)南,刘廷让军被围于君子馆(今河间北),部将桑赞率部激战半天多,辽援军不断,而宋援军李继隆部不但不进行救援,反而南逃,桑赞遂率部先逃,先锋雄州知州贺令图被俘,部将、高阳关(今高阳东)部署杨重进力战阵亡,李“继隆退保乐寿(今献县),(刘)廷让一军皆没,死者数万,仅以数骑获免”①。因是李继隆率部南逃才导致战败,宋太宗没有责罚刘廷让。次年初,代张永德继任雄州知州兼兵马部署。此次战败的责任者李继隆虽被逮赴中书推问,但也无罪释放,可能引起刘廷让的不满,同年秋刘廷让病,宋太宗派御医前往医治,刘廷让上表要求回京城,未等宋太宗批准即擅离治所南归,因而被下御史台按问,被削夺官爵配隶商州(今属陕西)。子永德、永和亦被贬官。刘廷让在贬途中绝食,行至华州(今华县)死,终年59岁,也许宋太宗觉得对刘廷让处分太重,“太宗念之,赠太师”①。
①《宋史》卷259《刘廷让传》。
①《东都事略》卷20《刘廷让传》。
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四人,史书记载不详。两宋之际的李攸记载:“太祖义社兄弟,保静军节度使杨光义,天平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石守信,昭义军节度使兼侍中李继勋,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书令、秦王王审琦,忠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刘庆义,左骁卫上将军刘守忠,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彰德军节度使韩重斌(赟),解州刺史王政忠。”②这个排列顺序也许就是十兄弟的排行顺序。
刘守忠,相州(今河南安阳市)人,一作“左骁卫大将军致仕”③,大将军应是上将军之误,其经历或许与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光义)有某些近似之处,可能也任过节度使。刘守忠父刘万国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马步军都指挥使,也许是在后周时。刘守忠子刘用是宋太宗晋王府旧人,太宗末任至高阳关副都部署,真宗时历任州部署、副都部署、知州等职。
王政忠,据李焘记载:“世言太祖义社十兄弟,政忠盖其一人也”,还说“并当检讨”④,可见南宋初叶所存史料已极少。开宝八年(975)五月,王政忠以解州刺史权知晋州(今山西临汾)兼兵马钤辖。次年八月,宋太祖以党进、潘美为帅进攻北汉,又派兵分路进兵,其中一路由郝崇信与解州刺史王政忠率领,出汾州(今汾阳)进攻太原。九月,宋军击败北汉军于太原城下。十月,当宋军继续攻打太原之际,宋太祖被其弟赵光义害死,“是月,太宗即位,召诸将还”①。此后,王政忠已不见于记载。
从以上七人的最后官衔与李攸记载的相同,推测未见于其他记载的杨光义、刘庆义二人,杨光义的最后官衔当即是保静军节度使。而李攸所记刘庆义官衔忠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则稍有误,北宋初未设忠远军,可能是安远军(安州,今湖北安陆)之误;节度使、观察留后,可能是“节度观察留后”之误,衍“使”字,他的官衔可能是安远军节度观察留后。
②李攸:《宋朝事实》卷9《勋臣·太祖义社兄弟》。
③《宋史》卷279《刘用传》。上将军在大将军之上。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开宝八年五月庚寅注。
①《宋史》卷482《北汉世家》。
第二十六章高怀德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罗彦瓌王彦昇第一节高怀德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开国功臣(翊戴功臣)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的数日,最先进行的就是“论翊戴功”,对在兵变中建立特殊功勋的开国功臣们加官进爵,他们依次是原后周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殿前都虞候王审琦、虎捷右厢都虞候张光翰、龙捷右厢部指挥使赵彦徽六人。中级军官中主要的有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瓌、散员都指挥使王彦昇二人。元代依据宋朝《国史》修撰的《宋史·太祖纪》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都只列前六人,而与《宋史·石守信传》同卷的开国功臣传记中,则除上述六人外,还有韩重赟及中级军官罗彦瓌、王彦昇三人,并都被比之于东汉光武帝的开国功臣,说明宋朝的《国史》将前六人列为主要的开国元勋,而后三人在赵匡胤兵变中也有“翊戴”之功。九人中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是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①,都属于赵匡胤为长官的殿前司系统。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瓌、散员都指挥使王彦昇二人,则作为“翊戴”功臣的中下级军官的代表人物,二人都是属于殿前司中“最亲近扈从者”的“殿前诸班”之一②。高怀德、张令铎则分别是侍卫亲军司马、步军的最高指挥官,赵彦徽、张光翰则分统侍卫亲军司的马、步军主力之一。赵匡胤通过七位高级将领掌握了后周禁军精锐的大部分,确保了兵变的成功。
高怀德高怀德(926—982),字藏用,真定常山(今河北正定西南)人。祖籍幽州,祖高思继,唐末卢龙军(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的中军都指挥使,为晋王李克用所杀害。父高行周时年十余岁,补列刘仁恭帐下;后唐时任至节度使;后晋时加同平章事为使相,曾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使相衔进为兼侍中;后汉时使相衔进为兼中书令,屡封至齐王;后周时加守尚书令,广顺二年(952)死。
高怀德青年时一直在其父高行周节度幕府任牙校,后晋、后汉时皆领刺史衔。其父高行周死后,后周太祖才召高怀德为殿前东西班都指挥使,时赵匡胤为东西班行首,职位低于高怀德;后改铁骑指挥使③,在此前后,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也曾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与赵匡胤父子的关系可能在此时建立的。
显德元年(954),世宗亲征抗击北汉入侵,高怀德任先锋都虞候,“高平之战”后,赵匡胤升任殿前都虞候成为殿前司次长官,石守信升任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高怀德升为铁骑右厢都指挥使,成为赵匡胤、石守信的部属。①李攸:《宋朝事实》卷9《勋臣·太祖义社兄弟》。
②《五代会要》卷12《京城诸军》,《宋史》卷187《兵志》一。
③《宋史》卷250《高怀德传》。按:原文作“铁骑都指挥使”有缺误,因铁骑都指挥使在他后来升迁的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之上。
后从世宗征淮南,升为龙捷左厢都指挥使。显德六年,世宗攻辽,高怀德随陆路都部署韩通先赴沧州,高怀德率部至瓦桥关(今雄县西南),辽瓦桥关使向高怀德投降。后周改瓦桥关为雄州,以陈思让为雄州兵马都部署,高怀德任副都部署。显德六年六月,世宗死,恭帝即位。七月,高怀德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节度使,与石守信同时建节。
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正月初一,赵匡胤指使人谎报辽与北汉联合攻周,后周宰相范质仓促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禁军北上抗击,高怀德被任命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中拥戴赵匡胤。宋朝建立,在为“翊戴”功臣加官进爵中,仅次于石守信,位列第二,移领义成军节度使,并升任殿前副都点检,由于殿前都点检已不设置,高怀德遂成为殿前司正长官。后兼任关南副都部署。同年五月,宋太祖亲征讨伐潞州李筠,石守信任前军都部署,高怀德任副都部署,于泽州南大败北汉军,俘北汉河阳节度使范守图,改忠武军节度使。宋太祖为了表示与开国功臣们共享富贵,先后与高怀德、张令铎、石守信、王审琦等结成亲家。同年八月,宋太祖将胞妹燕国长公主嫁给高怀德,高怀德是开国功臣中的第一个皇亲国戚。同年冬,宋太祖亲征讨伐扬州李重进,高怀德从行。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收兵权时,高怀德被罢殿前副都点检军职,移为归德军(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节度使,赴镇。殿前副都点检从此也废罢。开宝六年(973),加同平章事为使相。太宗初,使相衔升为兼侍中。太平兴国四年(979)从太宗灭北汉,改彰信军(曹州,今山东定陶西南)节度使,封冀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改武胜军(邓州,今属河南)节度使,同年七月死,终年57岁,追封渤海郡王,谥武穆。
张令铎(张铎)
张令铎(911—970),原名铎,后周赐名令铎,棣州厌次(今山东阳信)人。后唐时从军,后汉乾祐元年(949)三月,河中(今山西永济西)节度使白守贞反,后汉派枢密使郭威率军讨伐,张令铎从征,以功升奉国军指挥使。后周广顺初年,改任控鹤指挥使,后升至控鹤左厢都指挥使。显德三年(956),后周世宗攻南唐,张令铎从征,改为虎捷左厢都指挥使;次年,世宗再次亲征淮南时,张令铎则与龙捷右厢都指挥使柴贵分任京城左、右厢巡检,负责京城治安。显德六年,世宗亲征辽,张令铎也从陆路都部署韩通先赴沧州,世宗因病退兵,将占领的益津关改为霸州(今属河北),以韩令坤为兵马都部署,张令铎任副职。
显德六年六月,柴宗训即位后,张令铎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与高怀德同时分掌侍卫亲军司马、步军,也和高怀德同时建节,领武信军(遂州,今四川遂宁,当时也在后蜀境内)节度使。
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正月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的过程中,张令铎的“翊戴”功是什么,史无记载,依据他和高怀德在宋初近似的情况,推测其作用与高怀德相似,可能是随赵匡胤北上,并有可能担任北面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在“陈桥兵变”中的作用应略同于高怀德。“张令铎自武信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为镇安节度使、马步军都虞候”,成为侍卫亲军司的次长官,“酬其翊戴之勋也”①。在宋太祖这次为开国功臣们加官进爵中,略次于高怀德。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收兵权时,张令铎被罢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使。为了表示与张令铎“共富贵”,“帝(太祖)为皇弟、兴元尹光美(秦王赵廷美)娶其(张令铎)第三女(后封楚国夫人)”②,张令铎继高怀德之后成为宋太祖的亲家。开宝二年(969)入朝,因病留京,次年春死,终年60岁。
张光翰赵彦徽宋朝主要的六位开国功臣中的第五位是“辽人张光翰,自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嘉州防御使为宁江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③。
张光翰(?—967),辽州榆社(今属山西)人。祖父张简,唐检校尚书左仆射,这在唐代后期不少是武将的加衔,张简可能是唐末的武将。叔父张虔钊,后唐明宗初年任护驾亲军都指挥使,“长兴中,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西面马步军都部署”④,后唐末归附后蜀。张光翰父亲可能也是武官。张光翰在后周末任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属侍卫亲军司步军主力之一,是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的部属。在六位翊戴功臣中,张光翰与宋太祖的关系可能最为疏远。同年五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及宁江军节度使衔都为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的韩重赟所接替,张光翰可能此时即被罢军职。从赵彦徽的情况推测,张光翰即被出为永清军(贝州,今河北清河西)节度使,此后行迹不详。乾德五年(967)正月,永清军节度使张光翰死。
六位主要开国功臣中的最末一位是安喜(今河北定州)赵彦徽(?—968),“自虎(一作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岳州(今属湖南,时属湖南割据政权辖区)防御使为武信(遂州,今四川遂宁,时属后蜀辖区)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①。史称:赵彦徽“与上(太祖)同事周世宗,尝拜为兄”②,推测赵彦徽年长于赵匡胤,他在后周世宗初年的职位,当与赵匡胤相近或稍高。虽拜他为兄,但他与宋太祖的关系也仅稍优于张光翰,他与张光翰同于建隆元年五月首先被罢军职,他的军职为宋太祖的亲信罗彦瓌所接替。
宋太祖在建立宋朝还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立即罢免张光翰、赵彦徽二人的军职,而以自己的“义社兄弟”韩重赟与亲信罗彦瓌接替,说明宋太祖急于直接掌握侍卫亲军司的兵权,这可能与“陈桥兵变”中张光翰、赵彦徽两人的向背,直接关系到兵变的成败,张光翰、赵彦徽也许是在兵变最初时态度不太明朗,尽管他们还是支持赵匡胤的兵变,但赵匡胤对他们并不放心,因而在平定潞州李筠之后,急忙解除他们的兵权,可能为了防备在其后镇压张光翰、赵彦徽原来的上司、后周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淮南节度使李重进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辛亥。
②《宋史》卷250《张令铎传》。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辛亥。虎捷左厢部指挥,《宋史》卷1《太祖纪》一,作虎捷右厢都虞候。
④《旧五代史》卷74《张虔钊传》。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辛亥,参见《宋史》卷1《太祖纪》一。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开宝元年五月丙午。
时,别生枝节。
赵彦徽在罢军职之后,即改为建雄军(晋州,今山西临汾)节度使。乾德元年(963)十二月,宋太祖“遣内容省使曹彬、通事舍人王继筠分诣晋、潞州,与节度使赵彦徽、李继勋会兵入北汉境,攻其边邑及辽、石州”①。赵彦徽在镇“不恤民事,专务聚敛,私帑所藏钜万”,宋太祖虽知其事,但并没有对他有所惩戒。赵彦徽自镇来朝,宋太祖设宴款待,因饮酒过度而生病,遣送回镇,开宝元年(968)五月病死。
第二节罗彦瓌王彦昇罗彦瓌罗彦瓌(923—969),北宋开国功臣的中级将领,并州太原(今太原西南)人。其父罗全德任后晋泌州(今河南唐河)刺史,因而得以任皇帝的亲卫内殿直。开运元年(944)春,后晋少帝(出帝)亲征抗击契丹,至澶州,其时河北到处有契丹骑兵,少帝想遣使前往大名府宣慰以安抚人心,挑选勇士十人随行,罗彦瓌入选,以功升兴顺指挥使。开运三年末,契丹灭后晋,次年(天福十二年,949)初,派罗彦瓌部送马千匹赴南京(今北京),行至元氏(今属河北),得知后汉建立,遂将马送给后汉,后任护圣指挥使。后周末,任殿前司散指挥都虞候,成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的心腹。
当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回至京城的殿前司公署,后周的宰相范质等人被赵匡胤所派将士押至殿前司公署,范质当面质问赵匡胤忘恩负义,后周世宗刚死不久就兵变夺位,赵匡胤一时不知所措,事先受赵匡胤指使充当打手的罗彦瓌,即“挺剑而前曰: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范质如不承认赵匡胤为帝,命运将如同韩通一样被杀死,范质被迫奉赵匡胤为帝,宋朝得以顺利建立。《宋史》称:罗彦瓌“于革命之日,首挺剑以语范质,于宋则未必功在众先,于周则其过不在人后矣”①,确切地说明了罗彦瓌在兵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罗彦瓌只是对范质等进行恐吓,迫使范质等承认赵匡胤为帝,没有作出过分的越轨行为,深得宋太祖的赏识,宋朝建立后,罗彦瓌立即连升数级,一跃而成为殿前司马军主力部队的指挥官控鹤左厢都指挥使。建隆元年(960)四月,宋太祖亲征李筠,罗彦瓌随石守信、高怀德大破北汉军。七月,罗彦瓌再次获得越级晋升,升为侍卫亲军司步军的最高指挥官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使,以接替刚被罢军职的赵彦徽,罗彦瓌由中级军官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内,越级提升成为高级将领并建节,这在宋初是少有的。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收兵权,石守信等被出为节度使,罗彦瓌也于同年被罢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军职,出为彰德军(今河南安阳)节度使。乾德二年(964)春,北汉与辽联军攻宋,罗彦瓌与李继勋等率军,击败联军于辽州(今山西左权)城下;罗彦瓌又改任安国军(邢州,今河北邢台)节度使。乾德四年二月,率田钦祚等败北汉军于乐平(今山西昔阳)东静阳砦。次年,再改镇国军(华州,今陕西华县)节度使,开宝二年(969)死,终年47岁。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乾德元年十二月乙巳。
①《宋史》卷250《罗彦瓌传》及《传论》。
王彦昇王彦昇(917—974),北宋开国功臣中的中级将领,字光烈,前蜀人。
以善击剑,外号“王剑儿”。后唐于同光三年(925)灭前蜀,次年前蜀后主王衍及宗族、官员、将佐奉诏迁往后唐首都洛阳,王彦昇时年11岁,应是随父迁至洛阳,其父可能是前蜀将领。王彦昇后事宦官孟汉琼,孟“汉琼以其趫勇,言于明宗,补东班承旨”①,其时当在明宗后期长兴年间。后晋初,转内殿直,与罗彦瓌共事。开运元年,后晋少帝北征至澶州,王彦昇与罗彦瓌一起被选入十勇士,以功升护圣指挥使。后周广顺元年(951),从向训(拱)破北汉军于■亭(今山西襄垣西北)南,杀北汉将王璋,以功升龙捷右厢第九军都虞候,后升转入殿前司任铁骑右厢第二军都指挥使、领合州(今重庆合川,时属后蜀)刺史。世宗时,从刘崇进、李重进等转战于淮南,显德三年(956),南唐进攻“盛唐,铁骑都指挥使(似应为铁骑右厢第二军都指挥使)王彦昇等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②。显德五年四月,辽军攻占后周沿边州县,镇宁军节度使张永德奉诏北上抗击,王彦昇从征,收复束城(今河北河间东北),升为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此后可能即成为赵匡胤的心腹之一。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正月初,当赵匡胤开始发动“陈桥兵变”
时,赵匡胤的心腹、都押衙李处耘“见军中谋欲推戴,遽白太宗,与王彦昇谋,召马仁瑀、李汉超等定议,始入白太祖”①。兵变后,赵匡胤又随即派王彦昇率所部先入京,可见王彦昇在兵变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他在回京后,首先杀死后周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在京巡检韩通及全家。据史书记载:“初,太祖誓军入京,不得有秋毫犯,及闻(韩)通死,意甚不乐,以建国之始,不及罪彦昇”,又说“王彦昇之弃命专杀也,上(太祖)怒甚,将斩以徇,已而释之,然亦终身不授节”。是奔命专杀还是奉命行事,今虽无从考实,从“其后上(太祖)幸开宝寺,见壁上有(韩)橐驼(韩通之子)及(韩)通画像,遽令扫去之”,宋太祖对韩通的态度于此可见。王彦昇杀死韩通,消除了唯一可能发生的军事抗击,保障了赵匡胤兵变的成功,但韩通不是在抗击的战斗中战死,韩通全家更无任何罪名,却被王彦昇全部杀死,其行为实在太卑劣,有损于赵匡胤的形象,因而不得不暂时拘捕王彦昇,还表示要斩首以惩其“专杀”之罪。然而,事实是随后不仅无罪释放,而且照样升官,军职升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与罗彦瓌所升的控鹤左厢都指挥使相当,加衔由合州刺史升为恩州(今广东恩平北,时属南汉)团练使,“后为京城巡检”,负责首都的治安,韩通在被杀前以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兼任此职,可见京城巡检之亲要,说明宋太祖对王彦昇信任有加。但得意忘形的王彦昇在同年(建隆元年)三月,“中夜诣王溥第”,由于此前有过实际是奉命杀死韩通全家的先例,以致身为宰相的王溥“惊悸而出,既坐,乃曰:‘此夕巡警甚困,聊就公一醉耳。’彦昇意在求贿,溥佯不悟,置酒数行而罢”。王彦昇的这次“专主”行为,与“专杀”韩通全家的罪行相比,可说是微不足道,只免去其京城巡检兼职,也可说是很重的处分。但是,当次日王溥向宋太祖密奏①《宋史》卷250《王彦昇传》。
②《资治通鉴》卷293,后周显德三年十月癸酉。
①《宋史》卷257《李处耘传》。
此事后,宋太祖不仅免去其京城巡检的兼职,又罢去他铁骑左厢都指挥使的军职,还将他外放为地方官,降为唐州(今河南唐河)刺史,惩罚之重是少见的,说明赵匡胤要严惩一切胆敢“自主”的将领。可能是随后即升唐州刺史州为团练州,王彦昇又恢复为团练使,以对建国有功的王彦昇稍加抚慰①。开宝二年(969)升为房州(今湖北房县)防御使,同年冬改任原州(今镇原)防御使兼缘边巡检,与庆州(今甘肃庆阳)姚内斌、通远军(今环县)董遵诲等,成为宋太祖西北边防的主要将领。王彦昇性残忍,“戎人有犯汉法者”,“手捽其耳嚼之”,作下酒菜②。开宝七年(974)因病回朝,死于途中,终年58岁。
①《宋史·王彦昇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续资治通鉴长编》称“出(王)彦昇为唐州团练使,唐本刺史州,于是改焉”;而《宋史·王彦昇传》则作“乃出为唐州刺史”,应是王彦昇先是刺史,随后升为团练使。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开宝二年十二月乙酉。
第二十七章赵普沈义伦吕馀庆刘熙古第一节赵普沈义伦赵匡胤霸府幕僚集团《宋史》称:“自古创业之君,其居潜旧臣,定策佐命,树事建功,一代有一代之才,未尝乏也。”①此论虽为赵普而发,但赵匡胤的节度幕府确实聚集了一批人才。当后周世宗时,赵匡胤官衔、名望迅速上升之际,野心也日益膨胀,不仅早有“义社十兄弟”在军事方面作了兵变夺权的准备,而且逐渐发展了一个相当规模的霸府幕僚集团,聚集了不少人才。他们不仅在“陈桥兵变”时出谋划策,在宋朝建立后,历任正副宰相及枢密院、三司长官,掌握宋初的政、军、财大权。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已聚集了当时的主要军事将领,但文官方面除暗中投靠的次相王溥外,几乎没有其他高级文官事前投入赵匡胤集团。宋朝建立后,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不得不留用全部后周官员,以示政局稳定。建隆元年(960)正月初五,宋朝正式建立。十一日,为开国功臣石守信等六人封官进爵后;二十二日,“以佐命功”提升原先的霸府幕僚,“归德节度判官宁陵刘熙古为左谏议大夫,掌书记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宋、亳观察判官安次吕馀庆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摄观察推官太康沈义伦为户部郎中,归德节度副使张彦柔领池州(今安徽贵池,时属南唐)刺史”①。其中除张彦柔是武官依例升官外,其余四人都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的主要成员,他们都担任过枢密院长官,赵普、沈义伦还先后任宰相,吕馀庆、刘熙古也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霸府幕僚中的次要成员还有楚昭辅、李处耘、王仁赡,他们都是宋太祖的亲信,以后也都担任过枢密副使,是北宋初期统治集团中的重要成员。
赵普赵普(922—992),字则平,祖籍幽州蓟县(今北京)。后唐末,其父赵迥举族迁居常山(镇州郡名,今河北正定);后晋天福七年(942),赵迥虽又举家迁居洛阳并长期定居,因原籍已属契丹境,以后便自称“今为常山人”②。
赵普的曾祖父,唐末任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在唐末或五代初任澶州司马;父亲赵迥,五代时任相州(今河南安阳)司马,都是六、七品官员,虽非“世胄”,亦非小吏①。唐末、五代虽然战乱不断,而科举不废,除个别年份外,仍然每年举行,但赵普祖先入官似均非由科举,祖父、父亲都是藩镇僚属。
赵普青少年时也曾读书,但无甚学识,科举之途无望,遂步父、祖后尘①《宋史》卷256《赵普传·传论》。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壬戌。
②宋太宗:《赵中令公普神道碑》,《琬琰集删存》卷1,哈佛燕京学社1938年版。①参见张其凡:《赵普评传》第一章第一节《小吏世家》,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投充州、镇为僚属。后周初年,赵普“初罢陇州巡官,到京日,至日者王勋卜肆问命,次帘下,看鲁公(范质)驺殿稍盛,叹曰:‘似此大官修个甚福来得到此。’勋曰:‘员外即日富贵,更强似此人,何足叹羡,往往便为交代亦未可知。’后果如其言”②。从王勋所说赵普日后接替范质相位,则应是后周广顺元年(951)六月范质任宰相以后,赵普初任陇州巡官当在后汉时。显德元年(955)七月,刘词任永兴军节度使、行京兆尹,赵普被辟为从事,与楚昭辅、王仁赡同事。次年十二月刘词死,虽然刘词在遗表中向朝廷推荐赵普,但没有被朝廷任用,此后行踪当是如王铚所说,在滁州教蒙童为生。显德三年,后周世宗攻打南唐的淮南时,滁州“有镇州赵学究在村中教学,多智计,村民有争讼者,多诣以决曲直”③。此次世宗亲征,除以向训、王朴、韩通等留守东京外,文武大臣们例皆从征,宰相范质亦在从征之列,“世宗用兵淮上,太祖拔滁州,宰相范质奏(赵)普为军事判官”④,为州的幕职官。赵普与赵匡胤的初次相见在滁州,不论是赵普“时为郡之参佐,断事明敏,狱无冤者,太祖闻名召见与语,深器之”①,还是赵匡胤微服私访赵普于村中私塾,赵普从此与赵匡胤结识。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当时也领兵在淮南作战,生病于滁州,赵普不仅朝夕侍奉,又与赵匡胤父子攀附为同宗。不久,后周退兵,滁州复归南唐,赵普调任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同年,赵匡胤升任殿前都指挥使随后又兼领匡国军节(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辟赵普为节度推官,赵普从此投入赵匡胤的幕府。显德四年,赵匡胤改领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节度使,次年又改领忠武军(许州,今许昌)节度使,赵普一直留在赵匡胤的幕府,原刘词的幕僚楚昭辅、王仁赡也先后投入赵匡胤幕府,都成为赵匡胤的心腹。显德六年六月,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同月,世宗死,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为赵匡胤篡夺帝位提供了良机。七月,赵匡胤改领归德军节度使,赵普升为节度掌书记。
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正月元旦,在赵匡胤的精心策划下,指使人谎报辽军入侵,后周宰相范质等仓卒命赵匡胤率禁军北上抵御,于初三日当晚到达在当时黄河南的陈桥驿,次日清晨发动兵变,“都押衙上党李处耘,具以其事白太祖弟匡义”,赵匡义“即与处耘同过归德节度掌书记蓟人赵普”,赵“普与匡义入白太祖”,“陈桥兵变”成功,“先遣客省使大名潘美见执政谕意,又遣楚昭辅慰家人”②,在“义社兄弟”、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等人的内应下,赵匡胤顺利地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
为稳定局势的需要,也由于赵匡胤幕僚们原来的官职太低,宋朝建立后只得仍留用范质、王溥、魏仁浦为宰相,吴廷祚为枢密使。在随后升迁的霸府幕僚中,位列第二的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参与掌握枢密院的军事大权。同年五月,从征平定潞州李筠。八月,即升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在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第一个升为两府大臣的。
宋太祖自建立宋朝以来,最关心的是如何避免继后周而成为第六个短命②丁谓:《丁晋公谈录》。
③王铚:《默记》卷上。
④《宋史》卷256《赵普传》。
①《赵中令公普神道碑》。
②《续资冶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癸卯。
政权,赵普建议对方镇“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①,借以加强皇权;对名望已高的石守信等军事将领,采取收其兵权的方针,以避免可能的“兵变”,都被宋太祖采纳而先后实施,并逐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赵普也日益受到信任。建隆三年,留用的枢密使吴廷祚首先被罢职出为节度使,赵普接任枢密使。乾德二年(964)正月,范质、王溥、魏仁浦同日被罢相时,学识不多的赵普,显然事前并不了解新宰相的任命制度,因而没有能在罢免旧相前,向宋太祖提出合适的建议,以至于在建国的第五年,出现任命赵普为新宰相时,敕书没有在任宰相签署的尴尬场面,最后不得不以皇弟、“使相”赵光(匡)义的同平章事衔署敕,这是自唐中叶设使相以来,使相行使宰相职权唯一的一次。
赵普任宰相后,虽尽心辅佐太祖,但赵普“独断政事,太祖疑其专恣,欲用薛居正、吕馀庆为相,普恶其与己同列,但令参知政事”。当时,宋太祖“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于是召陶穀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同年四月,任命薛居正、吕馀庆为参知政事。“中书印唯宰相得知,事无大小,尽决于(赵)普”。将参知政事作为副相的官衔一事,到咸平二年(999)即受到宰相李沆在《重修太祖实录》中批评,李焘记述:“史臣李沆等曰:案唐故事,平章事亚于参知政事矣,今穀不能远引汉御史大夫亚相故事为对,翻以参知政事为丞相下一等,穀失之矣,议者惜之。”宰相李沆直接批评的虽是陶穀,实际上也批评了当时的宰相赵普之失。赵普虽“寡学术”,却很有权术,对可能与其相位相近的官员,不仅排挤,甚至进行陷害,这次他不仅阻挡了薛居正、吕馀庆进入宰相的行列,而且一改隋唐以来只设宰相,不设副相的制度。由于创设的副相(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①,将参知政事处于宰相助手的地位,不能参与决策。宋太祖原想起用资历学识远比赵普为高的窦仪任宰相,但“赵普忌窦仪刚直,乃引薛居正参知政事”②,排挤了窦仪。其后宋太祖又想起用冯瓒为相,赵普就一再设计陷害冯瓒,赵“普言(冯瓒)法当死,太祖欲贷之,普固执不可”③,必欲处于死罪,冯瓒被流放登州沙门岛(今山东长岛)。赵普从此日益擅权,“尝于视事阁坐屏后设二大瓮,凡中外表奏普意不欲行者,必投之瓮中,满则束缊(束以乱麻)焚之,以是人多怨者”④。开宝六年(973)六月,雷有邻告政事堂官员受贿作弊,他们都得到宰相赵普的庇护,宋太祖在查实情况后,决定参知政事吕馀庆、薛居正升政事堂,与宰相赵普同议政事以分其权。八月,赵普罢相以“使相”出为河阳(孟州,今河南孟县南)三城节度使。
开宝九年十月,皇弟晋王赵光义在宦官王继恩的策应下,夜入皇宫,“斧声烛影”,杀死病中的宋太祖夺取帝位,是为宋太宗。也是武夫出身的宋太宗,可能对皇位在正常继承的情况下,新皇帝在即位的当年,仍使用去世皇帝的年号,到次年元旦才改用新年号的制度不了解,急于在十二月初一,即改当年为太平兴国元年,即使是竭力为宋太宗继承问题进行粉饰的南宋史学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建隆二年七月戊辰。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四月乙丑。
②《宋史》卷263《窦仪传》。
③《宋史》卷270《冯瓒传》。
④王称:《东都事略》卷26《赵普传》。
家李焘,也不得不说:“上(太宗)以亲政逾月,特与天下更始,非故事也。”①次年三月,赵普自河阳入朝,升太子少保留京城奉朝请,后虽又升太子太保,但没有受到重用,郁郁不得志。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适有原宋太宗幕僚如京使柴禹锡,告皇弟秦王赵廷美(匡美、光美)骄恣,可能有阴谋。太宗召问赵普,富于权术的赵普感到升迁的机会来临,立即表示“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随后又编造了“金匮之盟”,据说是建隆二年六月,太祖、太宗的生母杜太后死前,对太祖说:“汝死当传位汝弟”,而且是赵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太祖)藏其书金匮”。使宋太宗“大感悟”,赵普编造的故事,为他杀兄夺位制造了“合法继承”皇位的“根据”,解决了他继承皇位的合法性问题。他立即对数年来没有重用赵普表示歉意,“召普谓曰: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②。于是,以赵普为司徒兼侍中,这是北宋前期最高的宰相职衔,遂成为首相,后又封为梁国公。
赵普任相后,积极迫害秦王赵廷美。太平兴国七年三月,赵廷美罢开封尹,改授西京(今洛阳)留守。同年五月,又设计诬告秦王赵廷美与次相卢多逊勾结谋反,卢多逊全家被流放崖州(今海南崖县西北);赵廷美“勒归私第”,秦王府幕僚、小吏6人被斩。赵普又指使开封知府李符,诬告赵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赵廷美因而被降封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在宋太宗、赵普的淫威下,当时没有人敢为赵廷美说话,只有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独申救之”①,也无济于事。次年十月,赵普再次被罢相,以“使相”侍中衔出为武胜军(邓州,今属河南)节度使,后移山南东道(襄州,今湖北襄樊)节度使。在宋太宗次子赵元僖的推荐下,端拱元年(988)二月,再以侍中为首相。淳化元年(990)正月,赵普因病罢相改任西京留守。淳化三年(992)春,以病求退,拜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奉禄以养病。七月十四日,病死,终年71岁,追封真定王,谥忠献。沈义伦(沈伦)
沈义伦(909—987),后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后汉乾祐元年(948),白文珂以“使相”任永兴军(陕州,今三门峡市西)节度使,沈义伦投白文珂幕下,开始了节府幕僚生涯。后周显德三年(956),赵匡胤初领匡国军(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经宣徽使昝居润推荐,几乎与赵普同时投入赵匡胤幕府,沈义伦任从事,掌管财政。
宋朝建立,沈义伦在以“佐命功”升迁的赵匡胤霸府幕僚中,名列第四。自归德军(宋州,今商丘南)观察推官升为户部郎中。沈义伦较关心民间疾苦,次年出使吴越时,途中见到淮南扬州、泗州(今盱眙西北)发生饥荒,饥民饿死不少,在他归朝后的力请下,宋太祖下诏淮南地方进行赈济。建隆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甲寅。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太平兴国六年九月辛亥;卷2,建隆二年六月甲午。参见邓广铭:《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问题考释》。
①《宋史》卷244《魏王廷美传》,卷245《汉王元佐传》。
三年十一月,升给事中。乾德元年(963)改任陕西转运使。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军进攻后蜀,沈义伦改任随军转运使。次年正月,宋灭后蜀,宋军将帅恃功贪暴,只有都监曹彬、转运使沈义伦清廉,曹彬归朝后,“唯荐义伦可任”①。乾德五年八月,沈义伦升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开宝二年(969)二月,宋太祖亲征北汉,以皇弟赵光义为东京留守,沈义伦为大内都部署、判留司三司事,负责皇宫安全和处理朝廷日常财政事务。
沈义伦言行谨小慎微,当新贵们纷纷营造宏丽的新居,他的住房虽卑陋但不进行修缮。开宝六年五月,宋太祖派官督工按设计图为他营造新居时,他还是要求建造较狭小的房屋。同年八月,连任十年宰相的赵普,因跋扈擅权被罢相出为节度使。九月,枢密副使沈义伦与参知政事薛居正同日升为宰相,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光义(太宗)夺位后,沈义伦避宋太宗名讳,改名沈伦。仍任次相。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宋太宗亲征北汉及随后攻辽,百官从征,次相沈伦任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全权负责留守事务。
太平兴国六年六月,首相薛居正死,沈伦升为首相。同年九月,赵普因编造“金匮之盟”被宋太宗任为首相,沈伦再次充任次相,一场迫害皇弟秦王赵廷美的活动在赵普的主持下紧张进行。次年初,沈伦开始生病,也许是他觉察到一场政治风暴即将来临,以病告假静观发展,“清介醇谨”的沈伦既无力阻止,也不愿参与迫害秦王赵廷美、次相卢多逊,更不想被卷入其中而受牵连,在赵廷美勾结卢多逊谋反罪名将要成立之前,沈伦“已上表求致仕”①。但同年四月,沈伦仍以不能觉察卢多逊罪行而被罢相。沈伦再次上表请求致仕,同年七月,以左仆射致任。雍熙四年(987)病死,终年79岁,谥恭惠。
第二节吕馀庆(附吕端)刘熙古吕馀庆(附吕端)
吕馀庆(927—976),原名胤,字馀庆,宋初因避宋太祖名讳,以字行,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西)人,官宦世家。祖吕兖,唐末,任横海军(沧州,今沧州东南)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三年(909)五月,横海军节度使刘守文攻其弟刘守光于幽州败死,刘守光反攻沧州,吕兖立刘守文子刘延祚为帅,并率军民守城。次年正月,刘延祚降,吕兖全家遇害,吕兖子吕琦,时年15岁,门客赵玉诈以为弟而得脱。吕琦后投太原晋王李存勗霸府,后唐建立,历殿中侍御史、礼部郎中、给事中、御史中丞、端明殿学士。后晋时,任秘书监、兵部侍郎。吕琦子吕胤(馀庆)、吕端。
吕胤后晋时以父荫入仕,历开封府参军、忠武军(许州,今许昌)节度推官。后汉时,任濮州录事参军。后周显德三年(956)十月,赵匡胤领匡国军节度使,吕胤任掌书记,遂成为赵匡胤霸府幕僚;后周末,任宋、亳观察判官。
宋朝建立,吕胤以字行。吕馀庆在以佐命功升迁的霸府幕僚中名列第三,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乾德五年二月乙丑。
①《宋史》卷264《沈伦传》,卷256《赵普传》。
升给事中、端明殿学士,后任首都开封府知府。同年,宋太祖先后平定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叛乱,开封知府吕馀庆协助枢密使吴延祚及皇弟赵光义留守京城。后升户部侍郎。乾德元年(963)三月,宋平荆湘,吕馀庆任新占领区潭州知州,同年移为襄州(今湖北襄樊)知州,后改为兵部侍郎、江陵知府。
乾德二年四月,创设副相参知政事,吕馀庆与薛居正成为首任参知政事。但当时虽名为副相,却“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①,实际上只是宰相赵普的助手。次年正月,宋灭后蜀。二月,吕馀庆以副相参知政事权知成都府。当时后蜀刚亡,以宋军统帅王全斌为首的大部分将领日夜宴饮,“豪夺子女玉帛,及擅发府库,隐没货财”②,军士们也进行抢掠,“大将王全斌等不能戢下”,“吕馀庆立捕斩之以徇,军中畏伏,民用按堵”③,秩序逐渐恢复。开宝元年(968)正月,蜀地已平静,参知政事吕馀庆回朝,兼任剑南、荆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等使,实际是负责督运后蜀国库财物至京。
开宝六年,宋太祖为抑制宰相赵普的擅权,决定提高副相参知政事的职权,“诏参知政事吕馀庆、薛居正升都堂(政事堂、中书)与宰相同议政事”,与宰相赵普“分(日)知印、押班奏事”①,吕馀庆等才从宰相赵普的助手地位,提高至与其副相相称的地位。九月,吕馀庆以病求解职,罢为尚书左丞。开宝九年(976)死,终年50岁。
吕端(935—1000),字易直,吕馀庆弟,以荫入仕,后周时任至著作佐郎、直史馆。
宋太祖时任至成都知府,开宝九年宋太宗即位后,皇弟赵廷美,封齐王,任开封府尹,吕端后被调任开封府判官,进入赵廷美幕府。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原拟以皇弟赵廷美主持留守事务,吕端为赵廷美出谋认为应该从征,赵廷美从征后进封秦王。次年,吕端因秦王府亲吏请托违诏市竹木而被贬官。雍熙三年(986)太宗次子赵元僖任开封尹,吕端再次任开封府判官,成为许王赵元僖的幕僚。淳化三年(992)许王赵元僖暴病而死,因其嬖妾张氏专恣,吕端等王府幕僚以失职被降官,吕端不久复官,升枢密直学士。淳化四年(993)六月,任参知政事。太宗想用吕端为宰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②至道元年(995)四月,吕蒙正罢相,吕端任宰相(独相)。副相参知政事自开宝六年提高职权后,可能在太宗初年地位又降低,吕端因与寇準同时升任参知政事,而自己先升为宰相,向太宗提出“臣兄馀庆任参知政事日,悉与宰相同,愿复故事”③。从此,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而且将原先上朝的砖位与宰相合而为一,遂成制度。
至道元年八月,宋太宗立第三子寿王赵元侃(恒)为太子,这是宋朝首次立太子。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四月乙丑。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乾德五年正月辛丑。
③《宋史》卷263《吕馀庆传》。
①《宋史》卷3《太祖纪》三。
②《宋史》卷281《吕端传》。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至道元年四月戊子。
至道三年三月,宋太宗病危时,曾经帮助宋太宗夺位的大宦官王继恩,又想故伎重演,说动李皇后,并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等,谋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为帝。太宗死后,李皇后派王继恩召宰相吕端。吕端“知有变”,遂锁王继恩于阁内,并派人看守。吕端入宫后,李皇后提出“立嗣以长”问题与吕端商议,吕端认为太宗立太子正是为了日后帝位的继承,遂奉太子赵恒为帝,是为真宗。“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吕端因恐宦官们以楚王赵元佐冒充赵恒,吕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并上殿查看无误后下殿,率领群臣拜呼万岁①。宋朝皇位首次正常继承,也是第一次由宰相参与意见的皇位继承,在宰相吕端主持下顺利进行。太宗时跋扈一世的大宦官王继恩终于被贬官,安置于均州(今湖北十堰东北),后死于贬所。咸平元年(998)十月,吕端因病以太子太保罢相,仍享受宰相俸禄的特殊礼遇。咸平三年(1000)死,终年66岁,谥正惠。
刘熙古刘熙古(903—976),字义淳,宋州宁陵(今属河南)人。少通经史,也精于骑射。后唐长兴中,因祖父名实进,因而避讳未考进士科而考《三传》,中举;时翰林学士和凝掌科举,召刘熙古参与进士科考试,中第,与后周宰相范质同时或先后成为和凝的门生,但刘熙古长期沉沦于县令及节镇幕僚。后唐末,入金州(今陕西安康)防御使孙铎幕下为从事。后晋初,随孙铎至汝州(今属河南),孙铎死后,改任下邑县(今夏邑)令,后任三司户部出使巡官等。后汉时,任卢氏(今属河南)县令。后周显德二年(955)秋冬,后周平秦、凤,刘熙古出任秦州观察判官;显德六年七月,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刘熙古任节度判官。
刘熙古虽是投入赵匡胤霸府的主要幕僚,但还来不及与赵匡胤建立密切的关系,次年正月赵匡胤即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建隆元年(960)正月,在宋太祖为其主要幕僚们加官进职时,刘熙古虽名列第一,所进官衔为左谏议大夫,也略高于位列第二的赵普右谏议大夫,这可能是因为刘熙古在霸府幕僚中资历最高。但刘熙古并没有受到重用,而是长期出任州、府长官。自建隆元年以左谏议大夫知青州;同年十一月宋太祖亲征扬州李重进,刘熙古被“追赴行在”从征①。建隆二年,又以左谏议大夫制置晋州(今山西临汾)矾务,当时矾实行禁榷制,由国家专卖,刘熙古“许商人输金银、布帛、丝绵、茶及缗钱,官偿以矾,凡岁增课八十万贯”②,是宋太祖霸府主要幕僚中唯一从事基层财务的官员。
乾德元年(963)前后,刘熙古升为刑部侍郎、知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后改任权知秦州。秦州地近党项、吐蕃族居住区,多边患,刘熙古恩威并施,又“取其酋豪子弟为质”③,边境地区日渐平静。开宝元年(968)正月,以端明殿学士职名权知成都府,以接替回京复职的参知政事吕馀庆。
开宝五年二月,刘熙古回京任参知政事,在原霸府主要幕僚中是最晚一①《宋史》卷281《吕端传》。
①《宋史》卷263《刘熙古传》。
②《宋史》卷185《食货志》下七《矾》。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六月乙卯-
信先幼养于宫中,善骑射。历官左护卫太保、同知殿前点检司事、右祗侯郎君班详稳、南面林牙等。
仁先子挞不也(1036—1093),字胡独堇,清宁二年(1056),迁为永兴宫使。以平重元之乱,遥授忠正军节度使,赐定乱功臣,同知殿前点检司事。历官高阳、临海二军节度使,左皮室详稳,西北、西南路招讨使。大安九年(1093),复为西北路招讨使,领兵击阻卜诸部长磨古斯。磨古斯伪降,他迎于镇州(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哈剌巴剌哈孙)西南沙碛间,被害。
第三节王鼎王鼎(?—1106),字虚中,涿州(今属河北)人。道宗清宁进士①。通经史,善诗文,道宗朝典章多出其手。通达政体,刚正不阿,道宗遇事多所咨访。先后担任易州观察判官、涞水县令、翰林学士、知制诰、史馆修撰、观书殿学士等职①。大康年间(1075—1084),因事得罪,流放镇州。大安年间召还,复官。乾统六年(1106)卒。
王鼎曾上书“言治道十事”,多关乎国家兴衰②。而为了给后人留下当时的教训,他又根据知情者的叙述,写下了记录辽道宗朝最大的惨祸——发生于咸雍、大康年间的皇后萧观音和太子耶律浚被诬致死事的《焚椒录》一书。如果说以往宗室间的争权斗争所涉及的多为辽朝宗室诸王或个别国舅,对辽朝的政局影响还不算太大的话,那么道宗朝的这次惨祸不但使道宗失去了贤后,还失去了唯一的嫡子。更有甚者,由于耶律乙辛阴谋得逞,朝中的正直官僚也多因保护皇后、太子而被排挤、陷害,朝中难得可用之人,造成了天祚朝治国乏才的局面,加速了辽朝的灭亡。
④参见《辽史》卷90《耶律义先传》。
①《辽史》卷104《王鼎传》载,王鼎“清宁五年,擢进士第”;《辽史》卷22《道宗纪》二载,清宁八年,道宗“御清凉殿放进士王鼎等九十三人”。《辽史·王鼎传校勘记》认为,“五年”与“八年”登第者为同一王鼎,问题是《辽史·道宗纪》与《王鼎传》所记时间不一致;陈述先生则称清宁五年之王鼎为“进士王鼎”,八年之王鼎为“状元王鼎”,另有于咸雍八年撰写《蓟州神山云泉寺记》的“受戒居士王鼎”,加上当时使辽的宋人王鼎,“四人同时同姓名”。见《全辽文·作者索引及事迹考》。然而,同时同地而又“均能文”、“同信佛”之王鼎何其多耶?“状元”即进士第一名,故亦可视为“进士”,二王鼎又同为“史馆修撰”;所谓“受戒居士之王鼎”,在《蓟州神山云泉寺记》中署名“范阳王鼎”,范阳属涿州,又与“进士王鼎”同乡里,我意所谓“状元王鼎”、“进士王鼎”和“受戒居士王鼎”三者中必有二甚或三人为同一人。
①《王鼎传》称鼎“寿隆(寿昌之误,1095—1100)初,升观书殿学士”,而作于大安五年(1089)的《焚椒录序》则自称“前观书殿学士”,时间相差几20年。或许王鼎在流放镇州前已为观书殿学士,道宗末年召回后复原官观书殿学士,《王鼎传》误以复官为升官?
②王鼎上书所言“十事”,本传与《道宗纪》均不载。郑麟趾《高丽史》卷10载大安八年有辽官王鼎出使高丽,每夜独坐为谏疏,极言辽承平日久,不修武备事。陈述先生疑此为状元王鼎所为。如清宁五年与八年登第的二王鼎为一人,则此谏书或即王虚中所言的“治道十事”,而且上书时间是在流放回朝后。《焚椒录》一书,详细记载了宣懿皇后被诬事件的始末,并按自己的认识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它是出自当时人之手的记录辽朝重大事件的著作。
王鼎妻子乳母的女儿,是耶律乙辛宠婢,对乙辛陷害宣懿皇后之事知之甚详;北院枢密副使萧惟信是力保太子的契丹朝官之一,他也曾向王鼎详谈事件的来龙去脉,故《焚椒录》可以说是以第一手材料写成的,其目的就是备史官采摘,以警戒后人。王鼎《焚椒录序》称:“乃直书其事,用竣后之良史。”《序》中所说的司徒公即萧惟信。惟信,楮特部人,历官左中丞、燕赵国王傅(道宗为皇子时,于重熙十二年封为燕赵国王)、北院枢密副使、北面林牙、南京留守、左右夷离毕,加守司徒。“枢密使耶律乙辛谮废太子,中外知其冤,无敢言者,惟信数廷争”。可见他是道宗朝两起惨祸的知情者。第二十一章耶律重元耶律乙辛第一节耶律重元耶律重元(?—1063),重元又称宗元,契丹名孛吉只。圣宗次子,兴宗同母弟。太平三年(1023)封秦国王。圣宗仁德后萧菩萨哥生子不育,养育耶律宗真如己出。及圣宗死,耶律宗真即位,即辽兴宗。其生母圣宗元妃萧耨斤,诬陷仁德皇后谋逆,迁之于上京,遂自立为皇太后,把持朝政。兴宗对此颇有微词①。为了进一步垄断大权,皇太后竟与其弟萧孝先等谋废兴宗立重元。重元将太后的阴谋报告了兴宗,兴宗收回太后符玺,将她幽禁于圣宗陵寝——庆陵,夺回了政权。
耶律重元提供情报有功,被封为皇太弟,倍受恩宠与信赖。历官北院枢密使、南京留守、知元帅府事,赐以金券。并“许以千秋万岁后传位”,于是重元“更加骄纵不法朝臣无敢言者,道路以目”①。但是,受中原文化影响极深的辽兴宗并不想真正兑现自己的诺言,从长子耶律洪基6岁起,就开始培养他为自己的接班人,先封为梁王;11岁时总领中丞司事,封燕王;12岁总知北南枢密院事,加尚书令,进封燕赵国王;19岁领北南枢密院事;21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知惕隐事,开始参与朝政。兴宗病重之际,又召洪基“谕以治国之要”②。因此,兴宗死后,洪基顺利地继承了皇位,是为辽道宗。
但是,自钦哀皇后至兴宗的言行,助长和鼓励了重元的权力欲,加之重元子涅鲁古已渐长大成人,他的权力欲望比乃父有过之而无不及。道宗的权力自其即位伊始就受到了其叔和堂弟的挑战。道宗对重元父子采取的依然是安抚策略,“册(重元)为皇太叔,免拜不名,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复赐金券、四顶帽、二色袍,尊宠无比”③。涅鲁古则在兴宗朝封安定郡王、楚王,为惕隐;道宗即位后徙封吴王、楚国王,清宁三年为武定军节度使,七年知南院枢密使事。这使他们的气焰更加嚣张。清宁七年,涅鲁古动员其父诈称有病,欲待道宗前来问疾时行刺,没有实现。于是他们又积极策划另一次行刺阴谋。时北南臣僚多怀疑重元父子心怀叵测,而道宗却浑然不察。
清宁九年(1063),道宗驻跸滦河行宫,重元、涅鲁古父子再次密谋行刺。敦睦宫使耶律良得到重元父子诗,知其逆谋,向道宗报告。道宗命人召涅鲁古,涅鲁古非但不肯前往,还擅自拘留使者。召集400人直犯道宗行宫。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等仓卒组织反击,擒获涅鲁古,重元负伤而退。黎明,重元又胁迫奚族猎夫2000人再次攻击行宫,北院宣徽使奚人萧韩家奴晓喻奚人放下武器。仁先等再次反击,追杀20余里,重元兵败自杀。
重元之乱发生在辽道宗时期。前此,景宗、圣宗和兴宗三朝,辽朝的皇①钦哀皇后使护卫冯家奴、喜孙等“诬告北府宰相萧浞卜(承天太后弟,仁德皇后父)、国舅萧匹敌(承天太后外孙,萧挞凛孙,恒德子)谋逆。诏令鞫治,连及后。兴宗闻之曰:‘皇后侍先帝四十年,抚育眇躬,当为太后;今不果,反罪之,可乎?’钦哀曰:‘此人若在,恐为后患。’帝曰:‘皇后无子而老,虽在,无能为也。’”参见《辽史》卷71《圣宗仁德皇后萧氏传》。
①《辽史》卷109《罗衣轻传》。
②参见《辽史·道宗纪》、《辽史·兴宗纪》。
③《辽史》卷112《耶律重元传》。
帝和蕃汉大臣对汉文化的吸收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主动性,汉制对契丹人的影响也日益深化。表现在皇位继承上,长子继承制由原来的借鉴中原方式变为多数契丹贵族本身认可的方式。因此,圣宗和兴宗在世时,都已经为长子继承皇位作了必要的安排。可以说,经过八帝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航程,辽朝皇位的长子继承制即使不是在法律上,至少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确定下来。重元之乱虽然同以往的权力争夺一样表现为皇室成员间的权力斗争,但其实质与以往已经不同,它是外戚通过太后介入皇权争夺的反映。以此为界,辽朝前期宗室间的权力争夺已经演变为国舅各族帐间通过拥立皇帝为本家族谋取权力的斗争。
《辽史》称耶律重元“恃梁孝王之宠,又多郑叔段之过”①,正反映了重元之乱的根源在太后与诸舅。而变故没有发生在兴宗时而出现在道宗朝,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重元子涅鲁古野心的驱动,所以重元兵败后追悔说:“涅鲁古使我至此。”②第二节耶律乙辛耶律乙辛(?—1083),字胡覩衮,契丹五院部人。据《辽史》本传称他“幼慧黠”,“及长,美风仪,外和内狡”①。兴宗朝重熙中始仕为文班吏,掌太保印,补笔砚吏。很得帝后欢心,累迁护卫太保。道宗即位后,以先朝旧臣,任为同知点检司事,升枢密副使。清宁五年(1059),为南院枢密使,改同知北院枢密使事,封赵王。
当时,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皇太叔耶律重元觊觎皇位,其党萧胡覩等视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为夺权的最大障碍,千方百计排挤仁先。清宁九年,他们奏请让仁先出任西北路招讨使,远离朝廷。时耶律乙辛初参朝政,在中枢机构立足未稳,无力与重元党羽对抗,不得不依赖仁先。于是他极力主张留仁先②。不久,重元、涅鲁古发动滦河之变,耶律乙辛配合仁先平定了叛乱,以功拜北院枢密使,晋封魏王,赐匡时翊圣竭忠平乱功臣。
至此,耶律乙辛开始凭借权势、功劳和皇帝的信任,为所欲为了。他日益专恣,恃宠不法,常为仁先所抑。于是一改以往对仁先的态度,把他看成是擅权路上的最大障碍,进行排斥、打击。咸雍元年(1065),仁先被排挤出朝廷,任南京留守。从此,朝臣中无敢与乙辛相抗者。咸雍五年(1069),乙辛受诏“四方有军旅,许便宜从事,势震中外,门下馈赂不绝。凡阿顺者蒙荐擢,忠直者被斥窜”③。当时有谚语称:“宁违敕旨,无违魏王白帖子。”④参知政事刘伸,是辽道宗称许的忠直大臣之一。就因说一句“臣乙辛尚①《辽史》卷109《罗衣轻传》。
②《辽史》卷112《耶律重元传》。
①《辽史》卷110《耶律乙辛传》。
②《辽史》卷110《耶律乙辛传》载,乙辛奏曰:“臣新参国政,未知治体。仁先乃先帝旧臣,不可遽离朝廷。”《辽史》卷96《耶律仁先传》载,排挤仁先者为“北、南枢密官涅鲁古、萧胡覩”。并说:“耶律乙辛奏曰:‘仁先旧臣,德冠一时,不宜补外。”所指当即此事,但时仁先为北院大王。③《辽史》卷110《耶律乙辛传》。
④《文献通考》卷346《四裔》23。
不畏,何宰相之畏”①,便被排挤出朝,外任保静军节度使。道宗每欲召回重用,都为乙辛所沮,终至以崇义军节度使致仕。契丹诸贵族,凡不附乙辛者,也多遭排挤,有的则不得不投靠乙辛以求自保。至此,辽道宗已经被乙辛党羽所包围,难得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康元年(1075),18岁的皇太子浚兼领北南院枢密使事,总领朝政。他法度修明,威望日增,乙辛的权力受到了挑战。为了阻挠太子总朝政,他阴谋陷害懿德皇后以动摇太子的地位。
道宗懿德后因劝道宗节制游猎被疏远,作《回心院》十首,希望感动道宗。伶官赵惟一因演奏《回心院》常出入皇后宫帐。宫婢单登原为耶律重元帐的奴婢,皇后曾劝道宗不可将她置于身边,因而为单登忌恨。她的妹妹是教坊伶人朱顶鹤之妻,且与乙辛关系暧昧。乙辛利用这些关系,编造了一个离奇的故事,诬陷皇后。他指使人作淫词《十香词》,由单登求皇后为之抄出,然后令单登、朱顶鹤到北枢密院告皇后与赵惟一私通,以《十香词》为物证,又株连教坊直长高长命。耶律乙辛和汉人北府宰相张孝杰受命审理,二人严刑逼供,赵惟一、高长命诬服。族诛赵惟一、高长命,皇后被赐自尽。道宗朝被乙辛一手制造出来的一大冤案竟被谳实②。
皇后无罪被诬致死,太子忧形于色。乙辛深不自安。而略施小计就置皇后于死地的结果又助长了乙辛的气焰。他一方面向道宗盛称其同党萧霞抹之妹“美而贤”,使道宗纳为后以为党援;一方面又将矛头指向太子,以除后患。
乙辛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朝中正直人士的普遍不满。诬陷皇后时,就遭到枢密使萧惟信的公开指责①;护卫萧忽古则欲只身暗杀乙辛为国除害;林牙萧岩寿也向道宗揭露乙辛奸状②。但是,乙辛及其党羽却扬言遭到了谗毁,争取道宗信任。而为孤立太子,他们又将太子师友客省使耶律引吉出为群牧林牙,使太子更加孤危。由于群臣不断揭露乙辛,大康二年(1076)六月,道宗出乙辛为中京留守。但乙辛的亲信不断在道宗面前为他辩解,结果,道宗反而出萧岩寿为顺义军节度使,同年十月再令乙辛还朝复为枢密使。
二次掌权的乙辛加紧了陷害太子的行动。首先将打击的矛头指向那些揭露他阴谋的人,萧岩寿被流放乌隗路,终身拘役;萧岩寿之友、给事北院圣旨事萧铎卢斡谪戍西北;契丹行宫都部署耶律撒剌出为始平军节度使;知北院枢密使事萧速撒出为上京留守;只有耶律庶箴向乙辛认错才得以自安。相反,凡党附乙辛者,都得到了提升,张孝杰得赐国姓;耶律燕哥自北面林牙拜左夷离毕;萧十三由护卫迁殿前副点检;萧余里也自宁远军节度使为北府宰相兼知契丹行宫都部署事;耶律合鲁擢升南面林牙;萧得里特自宫分人累迁北面林牙、同知北院宣徽使事。
当乙辛认为自己的势力足以抗衡太子时,他便开始对太子下毒手了。乙辛当然知道,最能击中皇帝心灵深处弱点并能致人于死地的罪行莫过于“谋①参见《辽史》卷98《刘伸传》。
②详见王鼎《焚椒录》。
①《焚椒录》载:萧惟信告诫乙辛:“懿德贤明端重,化行宫帐,且诞育储君,为国大本,此天下母也。而可以叛家仇婢一语动摇之乎?公等身为大臣,方当烛照奸宄,洗雪冤诬,烹灭此辈,以报国家,以正国体,奈何欣然以为得其情也?公等幸思之。”
②萧岩寿密奏曰:“乙辛自皇太子预政,内怀疑惧,又与宰相张孝杰相附会。恐有异图,不可使居要地。”参见《辽史》卷110《耶律乙辛传》。
废立”。在最高权力面前,父子、兄弟的亲情会变得异常的苍白无力。因而,他在成功地以“私通”罪谋害皇后之后,又以“谋废立”向她的儿子开刀了。大康三年(1077)五月,乙辛、萧十三、萧得里特等共同商议,令护卫太保耶律查剌首告耶律撒剌、萧速撒、萧忽古等谋废道宗,立太子浚为帝。道宗遣人按问,无实据。但仍重赏首告者,而出被告撒剌为始平军节度使,速撒上京留守,护卫撒拨、萧忽古等流放边地。这样的处理,无异于对乙辛夺权活动的鼓励,于是,他采取了更大胆的行动。六月,他们又使牌印郎君、驸马都尉萧讹都斡和祗候郎君耶律塔不也等“自首”,证实查剌所告为实①,并开列了“谋逆”者的名单。乙辛同党萧十三、耶律燕哥受诏鞫治。于是撒剌等被杀,太子被囚于上京。不久,又令其党羽杀太子于上京,而以病死上闻。道宗欲召太子妃了解事实真相,他们又杀太子妃灭口。遂使一桩莫须有的谋逆案谳定为实,乙辛等也就成为破案的功臣。
于是,乙幸同党次第擢升,那些不肯投靠他们或对其所作所为有看法、异议的人相继被贬斥。除耶律撒刺、萧速撒、耶律挞不也及其子弟被杀外,同知汉人行宫都部署、驸马都尉萧挞不也,因与耶律挞不也关系密切而被牵连,施以酷刑,终至被杀;萧岩寿、萧忽古被流放边地,是太子一案定案之前,至此案一定,乙辛又将二人召回杀害以泄私愤;夷离毕郎君耶律石柳,对乙辛“斥忠贤,进奸党”①不满,被流放镇州;谪戍西北的萧铎卢斡再被治罪,“特恩减死,仍锢终身”②;右夷离毕郎君耶律陈家奴,被疑为太子同党,免官。朝中正人被斥逐殆尽。
大康五年(1079)三月,乙辛知南院大王事,加于越。又在设计谋害皇孙耶律延禧。幸得北院宣徽使萧兀纳等的保护,皇孙才免遭毒手,道宗也才开始对乙辛产生怀疑③。十月,降乙辛为混同郡王。六年正月,乙辛出外任知兴中府事。七年底,被囚于来州。九年,谋入宋,被杀。
乙辛自咸雍元年(1065)年底排挤耶律仁先外任至大康六年(1080)正月出知兴中府,专擅朝政达14年之久,兴起两次令朝野震惊的特大冤狱,不但残害了皇后、太子,而且杀害大批正直的契丹贵族、官僚,使辽朝统治集团元气大伤。致使天祚皇帝即位时,辽朝已面临治国乏才的局面,加之天祚缺乏振兴的抱负和才干,辽朝统治也就走向了衰亡。
①《辽史》卷110《耶律乙辛传》载:“又令牌印郎君萧讹都斡诣上诬首:‘耶律查剌前告耶律撒剌等事皆实,臣亦与其谋。本欲杀乙辛等而立太子。臣等若不言,恐事白连坐。’诏使鞫劾,乙辛迫令具服。”①《辽史》卷99《耶律石柳传》。
②《辽史》卷93《萧铎卢斡传》。
③《辽史》卷98《萧兀纳传》载:“乙辛已害太子,因言宋魏国王和鲁斡之子淳可为储嗣。群臣莫敢言。唯兀纳及夷离毕萧陶隗谏曰:‘舍嫡不立,是以国与人也。’帝犹豫不决。五年,帝出猎,乙辛请留皇孙,帝欲从之。兀纳奏曰:‘窃闻车驾出游,将留皇孙,苟保护非人,恐有他变。果留,臣请侍左右。’帝乃悟,命皇孙从行。由此,始疑乙辛。”
第二十二章辽天祚帝辽天祚帝(1075—1128),即耶律延禧,字延宁,契丹名阿果。辽道宗之孙,昭怀太子耶律浚之子①。6岁封梁王,9岁进封燕国王。大安七年(1091)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寿昌七年(1101)道宗死,延禧即位,号天祚皇帝,改元乾统。保大五年(1125),被金军俘虏,降封海滨王。金天会六年(1128)病死,享年54岁。皇统元年(1141),改封豫王,葬广宁府(今辽宁北镇)闾阳县乾陵旁。
延禧出生不久,父母相继遇害,虽在直臣和亲属的保护下得以保全,却没有受到良好教育。辽朝自钦哀皇后执政,国舅少父房得势,左右朝政,宗室间的争权斗争已变为后族对皇权的操纵。道宗朝奸臣耶律乙辛擅权达14年之久,老成正直的官僚被排挤、压制和打击,统治集团元气大伤。天祚帝即位时,辽朝已陷入政治日益腐败、治国人才匮乏的境况。
天祚帝对辽朝政治腐败、人心涣散、内外矛盾激化和人才匮乏的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反而一味游畋享乐,辽朝的政局更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地步。
第一节邪正不辨,任人唯亲宣懿皇后和太子浚的冤案是辽朝后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彻底清除乙辛党羽和他们对辽朝政局的影响,平反大康年间的冤案,起用勇于抵制乙辛的官员、将领,是争取人心、振兴朝政、扭转世风的关键。天祚帝没有把握住这一时机,他沉湎于游畋,不恤政事,亲佞人而远正直,拒听忠言。北府宰相萧兀纳,是两次冤案洗劫后的硕果仅存者,曾冒险保护延禧,力主以他为嗣,有保护和辅导之功①。延禧即位前,他因屡进直言而招致怨恨。天祚帝即位后,虽被尊为太傅,却不得不离开朝廷出任辽兴军节度使。
因厌恶乙辛的行为而被流放镇州的耶律石柳,乾统初被召回,他上书天祚帝,请“尽收逆党以正邦宪,收四方忠义之心,昭国家赏罚之用”,还详细地记述了太子浚被害和乙辛擅权等事,希望天祚帝了解实情。天祚帝却不予采纳,使“闻者莫不叹惋”②。
北院枢密使耶律阿思“有才而贪”,有识之士早已指出他“将为祸基”,天祚帝竟将清查乙辛余党这件关系辽朝前途命运的大事交与他负责。阿思贪赃枉法,制造冤案的首犯因行贿得免,而一些胁从者却往往被罗织罪名受到惩罚。同知北院枢密使事萧得里底附会阿思,敷衍塞责,使得贪墨之徒继续用事,阿谀奉迎者得以提升①。佞臣萧胡笃见天祚帝“好游畋,每言从禽之乐,①耶律浚为道宗长子,母为宣懿皇后。咸雍、大康年间,耶律乙辛擅权,大康元年(1075)、三年,宣懿皇后与太子浚先后被诬陷。皇后赐死,太子被害。九年,道宗察知其冤,追谥耶律浚为昭怀太子。乾统初,天祚追尊其为顺圣皇帝,庙号顺宗。
①耶律乙辛谋害太子后,欲舍延禧而立其堂叔耶律淳,道宗颇犹豫,萧兀纳力谏其不可,并时时保护延禧免遭乙辛毒手,后受命辅导延禧。参见《辽史》卷98《萧兀纳传》。
②《辽史》卷97《耶律石柳传》。
①参见《辽史》卷90《萧陶隗传》、《辽史》卷96《耶律阿思传》。
以逢其意。天祚悦而从之。”②萧胡笃因此自永兴宫太师升为殿前都点检,知北院枢密使事。萧奉先、保先、嗣先兄弟以外戚居中任事,他们无军政才干,专以“阿谀取容”,为固宠保位,不惜牺牲国家利益,排挤打击忠直人士,引荐逢迎取媚、贪污误国之辈,使辽朝的政局每况愈下,一发而不可收拾。第二节边备松弛,对女真事务处理失当自道宗朝授女真完颜部首领乌古迺为生女真部族节度使以来,女真完颜部迅速崛起。由于辽朝统治集团的腐化奢糜,对猎鹰海东青和东珠的需求大增,加紧了对女真人的搜括和勒索,加重了女真人民的负担。辽朝吏治日益败坏,出使女真的官员为所欲为,激起了女真各部各阶层的普遍不满,反辽情绪日益高涨。辽朝贵族日益骄横,争权夺利斗争愈演愈烈,有的甚至勾结、联合女真,更助长和鼓励了女真贵族的抗辽情绪。自阿疎逃往辽朝③和女真助辽平定海里之乱④后,女真人不但了解了辽朝的虚实,而且找到了与辽朝讨价还价和武力抗辽的理由,坚定了武装抗辽的决心。
女真的崛起引起了辽朝一些守边将领和有识之士的警觉,他们认为女真将对辽朝形成严重的威胁,因而不断向天祚帝反映这一情况,希望采取措施,加强防备①,但未引起重视,而他却偏信专事迎合以谋求私利的萧奉先兄弟,以致对女真问题的处置一误再误。天庆二年(1112),天祚帝至春捺钵。“生女真酋长千里内者,以故事皆来朝。适遇头鱼宴,酒半酣,上临轩,命诸酋次第起舞;独阿骨打辞以不能。谕之再三,终不从。他日,上密谓枢密使萧奉先曰:‘前日之燕,阿骨打意气雄豪,顾视不常,可托以边事诛之。否则,必贻后患。’奉先曰:‘麄人不知礼义,无大过而杀之,恐伤向化之心。假有异志,又何能为?’”此议于是作罢。天祚帝不能杀阿骨打,却因其弟、侄等从猎能呼鹿、刺虎、搏熊,而骤加官爵②。
天庆三年,阿骨打继任生女真部族节度使,积极修边备,做抗辽的部署。而天祚耽于游猎,任命之使迟迟不至,更令阿骨打疑心。他遣使入辽以索阿疎为名观察动静,刺探辽朝边境军事部署情况。辽东北路统军司向天祚帝报告了女真兴兵,宁江州可能将遭到攻击的军情,天祚帝正在庆州秋猎,不以边事为意,只遣海州刺史高仙寿以渤海军为援。四年,阿骨打趁辽守备空虚之际,誓师励众,向宁江州进发,大败渤海军,乘胜一举攻下了宁江州。宁江州之役失败,天祚帝才开始注意女真情事,召开群臣会议商讨对策。汉人行宫都部署萧陶苏斡建议:“女真国虽小,其人勇而善射。自执我叛人②《辽史》卷101《萧胡笃传》。
③辽道宗末年,女真纥石烈部首领阿疎,背叛完颜部联盟,阻止完颜部讨伐温敦部,兵败后投辽。此后,凡完颜贵族与辽交涉,必以归还叛人阿疎为名。
④辽乾统二年,国舅萧海里叛辽逃入系籍女真,遣使联络完颜部共同反辽,遭到女真拒绝。此后,完颜部贵族又受命助辽平定了海里。在平定海里的军事行动中,辽军在女真人面前暴露了自己的无能,女真人却因战胜海里而改善了自己的装备。
①宁江州刺史萧兀纳上书说:“自海里亡入女真,彼有轻朝廷心,宜益兵以备不虞。”兀纳后调任知黄龙府、东北路统军使,仍上书陈言:“臣治与女真接境,观其所为,其志非小。宜先其未发,举国图之。”参见《辽史》卷98《萧兀纳传》。
②《辽史》卷27《天祚皇帝纪》一。
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也。为今之计,莫若大发诸道兵,以威压之,庶可服也。”而萧奉先却认为:“如陶苏斡之谋,徒示弱耳。但发滑水以北兵,足以拒之。”①天祚帝竟舍陶苏斡而信萧奉先,以奉先弟嗣先领兵屯驻出河店,结果又被女真击败。
天祚帝认为宁江州、出河店两次失败,是枢密使萧奉先不知兵所致。于是他改用汉人张琳、吴庸主东征事。辽朝的汉人官僚历来不主兵事,二人更不知兵,且庸碌不任事,只得以广招兵丁,分道进讨之策塞责,不意又败。辽军三战三溃仍没能引起天祚帝重视,他仍以上国自居,认为只要遣一介之使,便可谕令女真降服。于是又改军事进剿为遣使谕和。而对如何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其战斗力,整肃军纪,振作军威却不做任何部署。出河店败将萧嗣先,本应受到严厉处治。而其兄枢密使萧奉先却想方设法为其开脱,向天祚帝反映:“东征溃军逃罪,所至劫掠,若不肆赦,将啸聚为盗”,建议赦东征溃军。天祚帝居然接受了他的建议,萧嗣先仅免官而已。诸将对此反映强烈,他们议论说:“战则有死而无功,退则有生而无罪。”②议和也绝无进展,徒为自取其辱。东北军事重镇黄龙府又被女真攻陷,从此,辽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战斗力急剧下降。
第三节偏听偏信,众叛亲离以天祚帝为首的辽统治集团,不图进取,对各族人民的不满情绪漠然处之,官僚将领中普遍存在麻痹轻敌思想,而一切加强边备的建议都被斥之为怯懦。萧奉先兄弟“缘恩宫掖,专尚谄谀,朋结中人,互为党羽”①,专以球猎声色取悦于天祚帝,却得到了绝对信任。天祚帝的无能与拒谏,贻误了战机;对萧奉先兄弟的偏听偏信,又令群臣失望,部分将领萌生了废天祚帝另立新君的想法。
天祚帝既不知彼,也不知己。他对双方的形势和战斗力没有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了解辽方军心不稳、将士离心的致命弱点。对女真人反辽情绪的日益高涨也一无所知。天庆五年九月,在没有足够思想准备和周密战略部署的情况下,贸然决定率军亲征,并盲目相信辽军数量众多,限定数月内翦除女真势力。结果,战斗还没有打响,就发生了耶律章奴叛归另立新君的事件。亲征的部署被彻底打乱,天祚帝仓卒回军讨叛,又遭到女真轻骑的邀击。章奴谋废立是部分契丹贵族将领对天祚帝失去信心的反映。他的行动又进一步削弱了辽朝的军事力量,造成了更大的混乱;使天祚帝与群臣的隔阂更深,对萧奉先等更加信任不疑;萧奉先利用天祚帝的信任肆无忌惮地谋求私利,导致了辽朝的又一场灾难——耶律余覩降金。
余覩出身皇族,有一定威望,素为萧奉先所忌。余覩妻萧氏与天祚帝文妃为姊妹。文妃生子敖鲁斡,有人望,封晋王,当天祚帝的表现日益引起群臣不满时,他却因得人心而遭到疑忌。萧奉先妹为天祚帝元妃,生秦王定、许王宁。奉先担心天祚帝以敖鲁斡为嗣而己甥不得立,遂千方百计陷害敖鲁斡。保大元年(1121)他利用文妃与余覩妻姊妹曾相会于军中一事,诬陷耶①《辽史》卷101《萧陶苏斡传》。
②《辽史》卷27《天祚皇帝纪》一。
①《契丹国志·萧奉先传》。
律余覩谋废天祚帝立敖鲁斡。文妃善歌诗,对天祚帝“游畋不恤,忠臣多被疏斥”的现象曾有所规谏①,因而也招致天祚帝的不满。刚刚经过章奴废立活动惊魂未定的天祚帝,对废立事颇为敏感,对萧奉先的谗言不作任何调查分析,就将文妃赐死。耶律余覩无以自明,遂率众降金。至此,更无人愿为天祚帝效力②。余覩降金后任女真监军,领兵追袭天祚帝,又给萧奉先陷害敖鲁斡提供了口实③,天祚又赐敖鲁斡死。至此,“中外莫不流涕,人心益解体”④。
由于天祚帝与萧奉先不以国事为务,在女真的连续进攻面前拿不出整军御敌的方略。东京、乾、显诸州失陷后,他不做防御中京的部署,却一路南下,作逃亡的安排①。正因他“恶闻女真事”,所以萧奉先连上京失陷的重大军情都不上报。后来天祚帝虽得知战败的消息,仍然是既不追究战败责任,也不做防守中京的准备,却一路南逃至南京、中京、西京,致使中京、西京相继失陷,最后只好逃入与外界信息难通的夹山。此时,他也只认识到一系列问题都与偏信萧奉先有关,于是将他逐出朝廷②,而对自己的所做所为仍无任何自责。自入夹山后,数月间与外界信息不通,于是南京蕃汉诸臣共立秦晋国王耶律淳为帝,史称北辽,贬天祚帝为湘阴王,辽朝一分为二。保大二年底,南京失陷。三年,被金兵俘虏的林牙耶律大石带领部分兵力逃出,到夹山见天祚帝。天祚帝又想出兵收复燕、云,大石力谏,不从③。四年,大石率众北上,后自立为王,建立西辽。天祚帝遂率军出夹山,攻克天德诸州,后为金兵击溃。
保大五年(1125)天祚帝在逃往西夏的途中被金兵俘虏。天祚帝即位于①《辽史》卷71《天祚文妃萧氏传》载:“妃作歌讽谏,其词曰:‘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又歌曰:‘丞相来朝兮剑佩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嗟何及!祸尽忠臣兮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蓄兮爪牙兵。可怜往代兮秦天子,犹向宫中兮望太平。’”②余覩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降金,引起了辽朝一些将领的同情。他们奉命追赶余覩,在即将追及之际,却再不肯向前。“诸将议曰:‘萧奉先恃宠,蔑害官兵。余覩乃宗室雄才,素不肯为其下。若擒之,则他日吾辈皆余覩矣。不如纵之。’”
③余覩兵至,萧奉先对天祚帝说:“余覩乃王子班之苗裔,此来实无亡辽心,欲立晋王耳。若以社稷计,不惜一子,诛之,可不战而退。”天祚帝竟下诏赐敖鲁斡死。《辽史》卷72《晋王敖鲁斡传》所记不同,云:“余覩降金,文妃伏诛,敖鲁斡实不与谋,免。二年(1122),耶律撒八等复谋立,不克。上知敖鲁斡得人心,不忍加诛,令缢杀之。”
④《辽史》卷102《萧奉先传》。
①《契丹国志·天祚皇帝上》载:“天祚在中京,闻燕王兵败,女真入新州,昼夜忧惧,潜令内库三局官,打包珠玉、珍玩五百余囊,骏马二千匹,夜入飞龙院为备。尝谓左右曰:‘若女真必来,吾有日行三百五十里(一作三五百里)马若干,又与宋朝为兄弟,夏国舅甥,皆可以归,亦不失一生富贵。所忧者,军民受祸耳。’识者闻之,私相谓曰:‘辽今亡矣!自古人主岂有弃军民而自为谋身计者,其能享国乎?’”②《辽史》卷29《天祚皇帝纪》三载,天祚“闻金兵将近,计不知所出,乘轻骑入夹山,方悟奉先之不忠。怒曰:‘汝父子误我至此,今欲诛汝,何益于事!恐军心忿怨,尔曹避敌苟安,祸必及我,其勿从行。’”③“天祚既得林牙耶律大石兵归,又得阴山室韦谟葛失兵,自谓得天助,再谋出兵,复收燕、云。大石林牙力谏曰:‘自金人初陷长春、辽阳,则车驾不幸广平淀,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则都燕山;及陷中京,则都云中;自云中而播迁夹山。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汉地皆为金有。国势至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不从。”
辽朝统治每况愈下之时,本人缺少治国的雄心和能力,只对名茶、古画、音乐、美姝兴趣浓厚;又信任非人,处理军国大事失当,其亡国甚至早已在宋朝有识之士的意料之中①。
①宋人张舜民出使辽朝回国后,曾预言:“他日必有如张义潮挈十三州以归,当不四十年见之。”参见王称《东都事略》。
第二十三章宋太祖第一节灭周建宋家世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朝的开国皇帝。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父亲赵弘殷,后梁时在成德军节度使王镕部下为将,奉命率500骑兵参加晋王李存勗的军队攻打后梁而被留用。后唐建立后任后唐禁军将领,迁居首都洛阳。后汉时仍任禁军将领。乾祐元年(948)王景崇以凤翔叛降于后蜀,后蜀派兵进援王景崇并攻占宝鸡,赵弘殷随赵晖征讨王景崇①,大败蜀兵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南),以功升侍卫马军护圣军都指挥使。后周初侍卫亲军编制扩大,赵弘殷改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显德元年(954)升任侍卫马军龙捷军(护圣军改称)右厢都指挥使、加领岳州防御使。显德三年,后周世宗攻打南唐,出兵淮南,赵弘殷随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攻占扬州,升任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同年七月病死。宋初追谥昭武皇帝,庙号宣祖。赵弘殷娶杜氏,杜氏生匡胤(宋太祖)、匡义(光义、炅,宋太宗)。宋朝建国尊为太后,建隆二年(961)死,谥明宪,改谥昭宪。妾耿氏,原光义乳母,生光美(廷美),后改嫁,封陈国夫人,太平兴国八年(983)死。
十二年军旅生涯赵匡胤是赵弘殷的长子,后唐天成二年(927)生于首都洛阳。后汉乾祐元年,枢密使郭威讨伐李守贞,时年22岁的赵匡胤应募投郭威帐下从军。后周广顺元年(951),补为禁军近卫班直,任东西班行首。广顺三年三月,郭威养子柴荣任首都开封府尹,赵匡胤改任开封府马直军使。显德元年正月,柴荣即帝位,是为后周世宗,赵匡胤随后也调回禁军。同年三月,后周与北汉的高平之战,赵匡胤率军奋勇杀敌,大败北汉军。赵匡胤的勇敢与军事才能受到世宗的赏识,回京后升任殿前都虞候、领严州(今广西来宾东南,时为南汉辖地)刺史,虽是加衔,但已属中高级将领。十月,又升领永州(今属湖南,时为楚国辖地)防御使。赵匡胤作为殿前司的副长官,随后参与世宗整顿殿前司的工作,组建新的殿前司所属诸班直及龙捷(马军)、虎捷(步军)、铁骑、控鹤等诸禁军,殿前司所属禁军遂成为后周最精锐的军队,殿前司地位虽低于统辖大部分禁军的侍卫亲军司,但它所统辖的禁军是皇帝的亲卫军,赵匡胤是世宗的亲信将领之一。显德三年春,赵匡胤随世宗攻南唐,进军淮南。赵匡胤在涡口(今安徽怀远东)、清流关(今滁州西北)战役中先后大败南唐军,随即攻占滁州,招降天长(今属安徽),再败南唐军于六合(今属江苏),不仅屡立战功而且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十月,赵匡胤升任殿前都指挥使、领匡(宋避讳改定)国军(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时年30岁的赵匡胤只经过了八九年的时间,就由“无名小卒”升为高级将领,并获得了武官最高的节度使衔。虽然这次的节度使衔因“未于正衙宣制”而不算作正式任命,但他的名望已随之迅速升高。由于殿前司增设都点检、副①《宋史》卷1《太祖纪》一作王景,误。
都点检为最高长官,都指挥使遂成为次长官。显德四年春,赵匡胤随世宗再征淮南,在占领寿州后班师。五月,31岁的赵匡胤被正式授以义成军节度使。九月,世宗又出兵淮南,赵匡胤率骑兵,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东北十八里滩南唐军寨,顺流而下攻占泗州城(今江苏盱眙北)。世宗自率军沿淮河北岸,命赵匡胤率步骑沿淮河南岸,水军乘船,东下攻楚州(今淮安),大败南唐援军于清口(今淮阴西南),追奔数十里,赵匡胤擒获南唐援军长官都应援使陈承昭。次年正月初,赵匡胤率军攻下楚州北城,后周军遂攻占楚州。世宗南下扬州,赵匡胤又击败南唐水军于瓜步(今扬州南),南唐被迫求和,割江北与后周,世宗罢兵北归。赵匡胤在此次淮南战役中,奋勇作战,战功第一,五月以功移领忠武军节度使,仍任殿前都指挥使。
显德六年(959)三月,世宗北伐攻辽,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任陆路都部署,赵匡胤任水路都部署。后周军进至益津关(今河北霸州),辽守将降。四月,赵匡胤率军首先进抵瓦桥关(今雄县西南),辽守将又归降。辽莫州(今任丘)、瀛州(今河间)守将也相继向后周军投降。五月,世宗因病班师回京。六月,赵匡胤升任殿前司正长官殿前都点检,数日后世宗病死。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五代时军中军官常有结义兄弟之类的组织,一为互相结援,再是培植帮派势力。赵匡胤从军后结成“义社兄弟”的组织,即所谓“十兄弟”。除赵匡胤外,还有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斌、王政忠等九人,史称“勋臣”①。从《宋史》有纪、传的赵匡胤、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廷让、韩重斌(贇)六人看,他们都在后汉时投充于郭威部下,当时的地位应大体相当,属于低级军官,结为“义社兄弟”当是此时或后周广顺初,也可能并不是以赵匡胤为首。后周设殿前司后,赵匡胤、石守信、王审琦、韩重斌四人在殿前司,李继勋、刘廷让二人则曾在侍卫亲军司任职。经过十年军旅生涯,到后周末期时,赵匡胤晋升最快、官职最高,成为“义社兄弟”的首领。石守信继赵匡胤任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继石守信任殿前都虞候,韩重斌则是殿前司骑兵主力控鹤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司的李继勋原先升迁得最快,地位也最高,早于赵匡胤任殿前都虞候、节度使,高平之战后调入侍卫亲军司,淮南战役中失利后降官,地位才低于赵匡胤;刘廷让(光义)原在侍卫亲军司任龙捷都校,后入殿前司任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事实不详的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四人当亦是禁军中级以上军官。这些人是赵匡胤兵变的基本力量。加上赵匡胤的父亲在禁军侍卫亲军司中从低级军官至高级军官任职长达30年之久,其部属、友好甚多,也是赵匡胤兵变可以借助或利用的力量。
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七月,李重进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成为禁军的最高统帅。但在“高平之战”后,世宗改组与加强了殿前司的建设,殿前司所属禁军遂成为精锐。世宗为了提高殿前司的地位,显德三年十二月,将长官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的官衔,提升为新设置的殿前都点检,加剧了李重进、张永德两大派系的矛盾。显德六年三月,世宗北伐辽,“帝(世宗)之北征也,凡供军之物,皆令自京递送行在。一日,忽于地中得一木,长二三①李攸:《宋朝事实》卷9《勋臣·太祖义社兄弟》。
尺,如人之揭物者,其上卦全题云‘点检做’,观者莫测何物也”。邓广铭推测是李重进派系为了陷害张永德而作①,意思是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想做皇帝。是年六月,回京后病重的周世宗又认为张永德缺乏主见,张永德遂被罢去殿前都点检,以使相外赴节度使任,改任资历、名望较低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后赵匡胤改领归德军节度使。
后周世宗英年早逝,年仅7岁的长子柴宗训继位,孤儿寡母,“主少国疑”,加上“点检”做的“神符”,引发了新任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的野心,自编自导了一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闹剧。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赵匡胤指使人谎报军情,称镇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属河北)报称北汉结契丹入侵,后周即“命(赵匡胤)出师御之,次陈桥驿”(时在古黄河南,今河南封丘南,在今黄河北岸),“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赵匡胤)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赵匡义)入白,太祖(赵匡胤)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对高级将领尊称)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①。赵匡胤随即率兵返回开封,改变以往兵变士兵抢劫的惯例,禁止抢劫以争取民心。当日(初四)大臣们早朝还未退,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立即自内廷奔回,准备率军抵抗,被赵匡胤的党羽、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王彦昇追杀于家中,也有记载称韩通是以亲卫军抗击赵匡胤战死。赵匡胤又指使将士将宰相范质、王溥等大臣押至殿前司公署,已脱下黄袍的赵匡胤“呜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装得似乎无法可想,受到首相范质的指责,赵匡胤指使的殿前司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瓌,立即挺剑威胁说:“今日必得天子。”前已暗中向赵匡胤表示拥立他为帝的次相王溥“降阶先拜”,首相范质等不得已随后也拜,“遂称万岁”②。赵匡胤等随即来到崇元殿行禅代礼,赵匡胤的党羽、翰林学士承旨陶穀立即拿出后周帝的退位制书,赵匡胤在殿下拜受后登殿即皇帝位,是为宋太祖。次日(正月初五,960年2月4日)诏,因所领归德军节度使州名宋州,建国号宋,改后周显德七年为宋建隆元年,宋朝正式建立。
第二节加强皇权亲征平乱宋太祖建立宋朝后,随即对有“翊戴之勋”的开国功臣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以及其余领军的军官都升官进爵。其中石守信、王审琦属殿前司,又是“义社兄弟”;其余都属侍卫司。领有重兵巡守北边的侍卫马步都虞候韩令坤,以及率领前军先行的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他们虽都未能参加“陈桥兵变”,但对防御辽军可能因宋朝新建而①《旧五代史》卷119《世宗纪》六。参见邓广铭:《赵匡胤的得国及其与张永德李重进的关系》,《东方杂志》第41卷第21期,1945年。
①《宋史》卷1《太祖纪》一。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甲辰。参见邓广铭《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故事考释》、《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南犯至关重要,当他们两人都表示听命时,赵匡胤不仅将他们分别升任为侍卫、殿前两司正长官,并都以节度使兼同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二品衔,首先成为宋朝名位最高的使相(享有宰相的礼遇)。随后又提升赵匡胤归德军节度幕府的属官刘熙古、赵普、吕馀庆、沈义伦、李处耘、张彦柔等的官职,但他们原来的官位很低,虽大力提升也不能直接升任朝廷要职,但有些人的名位虽低却掌握实权,如赵普任枢密直学士、李处耘任枢密承旨,掌枢密院实权。宋太祖又礼遇被推翻的后周王室,封恭帝为郑王,迁居西京洛阳;对后周从朝廷到地方的文武官员一概留用,以争取怀念后周的各级官员拥护宋朝。对于原先臣属于后周的割据政权,如荆南高保融、吴越钱镠也分别升官进爵,以争取他们对宋朝的臣属。二月,原后周宰相不仅留任还分别晋升官衔,首相范质的宰相职名升为侍中,次相王溥也加守司空衔,但同时被免去参知枢密院事兼职,实际是明升暗降。
新建的宋朝还只得到首都开封及部分地区的承认,各地节度使大多观望局势变化。昭义军(潞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李筠是后周建国功臣,广顺元年(951)时即已是节度使,赵匡胤当时还只是禁军的小校。李筠不仅自广顺二年移镇潞州以来,一直是后周抗击北汉的主将,而且资历远高于赵匡胤,对于赵匡胤的代周建宋十分不满。四月,李筠即反宋并臣属于北汉。这是后周地方节度使首起反宋事件,赵匡胤十分重视,立即命亲信石守信、高怀德率军征讨。五月初,又派慕容延钊、王全斌率军与石守信会兵进攻,赵匡胤随即又亲往督战。六月初,李筠兵败自杀,潞州平定。
李重进是后周太祖的外甥,又是世宗的顾命大臣,长期在侍卫司、殿前司任高级军官,又先后任殿前司、侍卫司长官,屡建战功,名位战功都在赵匡胤之上,而且又与赵匡胤早有矛盾。后周末期以统辖大部分禁军的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兼领淮南(扬州)节度使,以镇抚新征服的淮南地区。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随即罢免李重进的军权,以首先效忠于赵匡胤的韩令坤代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则升兼中书令为最高级别的使相,给予很高的礼遇。但是,当李重进在接受新任命的同时,即请求回京朝见,赵匡胤也许是由于宋朝新建,害怕李重进在禁军中的威信,李重进的回京有可能动摇宋政权的基础,因而赵匡胤婉言拒绝李重进现在回京,使李重进产生疑惧。李重进随后派往潞州李筠处联络的亲信,反而向赵匡胤告密并出卖李重进。赵匡胤在平定李筠后的同年九月,即诏移李重进为北方的平卢军(青州,今属山东)节度使,接着又派人赐“铁券”以安其心,反而更增加他的疑惧之心。李重进随即反宋,赵匡胤即派石守信、王审琦、李处耘、宋延渥等率禁军进讨。十月,赵匡胤又决定亲征;十一月,李重进也兵败自杀,淮南平定。李筠、李重进的迅速溃败,使得其他对宋朝不满的节度使相继俯首听命。
收兵权赵匡胤在宋朝统治稳定之后,随即开始实行收兵权的措施,首先针对后周时名位与自己相近而关系较疏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建隆二年春末韩被罢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改成德军节度,充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将赴镇,上(太祖)于别殿置酒饯之”①。此后节度使赴镇例置酒饯行。①《宋史》卷251《韩令坤传》。
慕容延钊与赵匡胤关系密切近似于“义社兄弟”,虽然赵匡胤“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慕容延钊在后周末即任镇宁军(澶州,今河南濮阳)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宋朝建立后升为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成为使相,从平李筠后,使相衔又升为兼侍中,但被“诏还澶州”节度使任,不让他来京到殿前司具体任职。建隆二年二月,“长春节(赵匡胤生日)来朝,赐宅一区”。当韩令坤被罢军职赴节度使任后,慕容延钊了解赵匡胤收兵权的意图,遂自己上“表解军职”,遂被“徙为山南东道节度、西南面兵马都部署”。从此宋朝不再设殿前都点检②。
同年七月,赵匡胤开始向亲信和开国元勋收兵权,首先是“义社兄弟”、开国元勋石守信、王审琦。殿前副都指挥使石守信“移镇郓州,兼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诏赐本州宅一区”,明升暗降,“其实兵权不在也”。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被罢军职移为忠正军(寿州,今安徽凤台)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移为归德军节度使。此后宋朝又不再设殿前副都点检。殿前司从此以官级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为正副长官。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张令铎也移为镇宁军节度使,各节度使例皆赴镇。从此,殿前司的正副长官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逐渐采取只设其中的二职甚至只设一职以架空侍卫亲军司(宋真宗时才正式取消),其下属的侍卫马军司、步军司逐渐成为直属机构,后与殿前司合称“三衙”。这是赵匡胤采取降低侍卫、殿前两司最高统兵官的名位,作为根绝禁军统帅进行兵变的重要措施。
据史书记载:“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骨肉也。’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①这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扫平荆、湘、后蜀、南汉、南唐,亲征北汉就在赵匡胤收兵权全面成功之际,建隆三年九月,湖南武平军(朗州,今湖南常德)节度使周行逢死,以子周保权继任,张文表叛乱,周保权向宋朝乞援平叛,这给赵匡胤平定荆、湘提供了最好的借口。乾德元年(963)正月,赵匡胤起用宿将慕容延钊为都部署,以枢密副使李处耘作监军,讨伐张文表。二月,宋军以借道为名先灭荆南高氏政权。湖南虽已自己讨平张文表,但宋军继续前进;三月,灭湖南高氏政权。
乾德二年十月,后蜀派往北汉的使者向宋朝告密,赵匡胤遂以此为借口,次月即以王全斌、崔彦进、刘光义率军分路进攻,次年正月王全斌攻下剑州(今四川剑阁)后,后蜀主孟昶即降宋。
开宝三年(970)九月,赵匡胤对一直拒绝臣附的南汉进行讨伐,宋将潘美、尹崇珂率军攻至广州城下,南汉后主刘■出降。
②《宋史》卷251《慕容延钊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建隆二年七月戊辰。①《宋史》卷250《石守信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作建隆二年七月。南唐(江南)自宋建立即对宋臣附,赵匡胤想灭南唐而师出无名。开宝七年(974)九月,遣使召南唐后主李煜来朝,当李煜称病不来时,即于十月派曹彬、潘美统兵进攻;次年十一月,宋军攻占金陵,李煜被迫降宋。
开宝元年(968)七月,北汉主刘钧死,养子刘继恩即位,赵匡胤认为是消灭北汉的好时机,次月即派李继勋、党述统兵攻北汉。北汉刘继元杀刘继恩即位,辽军应援救北汉,宋军退回。开宝二年正月,赵匡胤又亲征北汉;二月,攻至北汉首都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城下,围攻数月未下,受夏雨和疫病困扰,只得再次退兵。
加强皇权赵匡胤建宋之初,对后周大小官员一律留用,尤其是继续任用后周末年的大臣范质、王溥、魏仁浦、吴廷祚等,对局势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即使最亲信的心腹赵普,也只能以枢密直学士实际控制枢密院。但是,宋初的这种政局并不是赵匡胤所愿意看到的,当建隆元年六月平定李筠,宋朝初步稳定后,即升赵普为枢密副使,赵匡胤的心腹赵普才名正言顺地掌握枢密院大权。当赵匡胤在平定李重进之后,建隆二年又先后免除韩令坤、慕容延钊、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等的军职,宰相范质看到赵匡胤的政权已巩固,即推荐赵匡胤的心腹吕馀庆、赵普为相,但赵匡胤感到时机还不成熟而未采纳。建隆三年十月,赵匡胤首先罢免留用的枢密使吴廷祚,升赵普为枢密使,李处耘为枢密副使。但是,当李处耘以赵匡胤的心腹、枢密副使身份,担任削平荆、湘宋军的监军,在与统帅、宿将慕容延钊发生小矛盾时,尽管李处耘行为并没有错,却被赵匡胤免去枢密副使降为州官,而对有小错的慕容延钊则不仅不责问,反而照常升迁官衔。这是赵匡胤为使已被解除军职的宿将们心安的措施。
此前,赵匡胤已废去唐及五代一直沿行的宰相“坐而论道”的旧制,宰相常朝立班自范质等开始,此举显然是要打击旧相范质等人,以树立自己的威望,也有暗示范质应自动辞相之意。当留用的枢密使吴廷祚首先被免职出为节度使后,范质等人深知赵匡胤的意图,遂于乾德二年正月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再次请求罢相。此正合赵匡胤的心意,但行伍出身的赵匡胤虽已当了数年皇帝,却对宰相的任命程序并不了解,因急于要罢免范质等人的相职,在还没有任命新宰相的情况下,匆忙间同日罢免了三人的相职。以至于出现历史上少见的,在颁布任命新宰相赵普的敕书时,竟然没有在任宰相“署敕”的怪现象。赵匡胤就对赵普说:“卿但进敕,朕为卿署字,可乎?”由于不合乎任命新宰相的程序,只得暂时作罢。为了处理由于赵匡胤、赵普等无知而造成的尴尬局面,翰林学士窦仪建议改由节度使加同平章事衔的使相赵光(匡)义,以有同平章事职名而行使宰相职权“署敕”,这是从唐代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哥舒翰以节度使加同平章事衔而为“使相”的二百多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赵光义以使相“署敕”,是赵匡胤、窦仪等人的“创新”。同时任命的,还有枢密使李崇矩,随后又任命王仁瞻为枢密副使。乾德二年四月,赵匡胤又想用窦仪为相,但遭到赵普的反对,遂想为赵普设副手以分事权,“上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穀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于是任命薛居正、吕馀庆为参知政事作副相,唐代参知政事高于同平章事,陶穀“翻以参知政事为丞相下一等”之事,为真宗初年宰相李沆在重修《太祖实录》中所讥笑①。隋、唐、五代只设宰相不设副相,宋初设副相是赵匡胤的“创举”。赵匡胤为了巩固宋朝的统治,曾问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赵普答道:“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①乾德元年六月,由于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久镇大名,专恣不法,属邑颇不治”,赵匡胤遂派奚屿等多人以常参官出任天雄军属县知县,以削弱符彦卿职权。其后属县知县周渭赴任时,符“彦卿郊迎,渭揖于马上,就馆,始与彦卿相见,略不降屈”②,知县与节度使抗礼是赵匡胤加强皇权后的新现象。
建隆三年三月,赵匡胤为改变“五代诸侯跋扈,多枉法杀人,朝廷置而不问,刑部之职几废”的状况,“乃令诸州自今决大辟讫,录案闻奏,委刑部详覆之”,将司法权收归朝廷。同年十二月又重设县尉,“先委镇将者,诏县令及尉复领其事”,改变了“五代以来,节度使补署亲随为镇将,与县令抗礼,凡公事专达于州,县吏失职。自是还统于县,镇将所主不及乡村,但郭内而已”③,将节度使补署的镇将置于县官统辖之下。
乾德元年三月平定湖南后,仍留用原地方官,赵匡胤另以贾玭等人任湖南诸州的通判,通判的创设,原为监察新统治区留用的旧政权州官。次年六月,武臣杜审进任权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的同时,赵匡胤任命阎丕为通判,以后大州、府逐渐普遍设置通判,宋初通判地位与州府长官相同,主要是作为朝廷派驻州、府的监察官,以加强皇权。
节度使赖以跋扈的主要是依靠军队,乾德三年八月,赵匡胤又“今天下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籍其名送都下,以补禁旅之缺”①,将天下精兵编入朝廷禁军,地方只留老弱作为厢军,主要从事州、府杂役,以收节度使的兵权。关于诸道节度使的财政权,“宋朝艺祖(赵匡胤)开基,惩五季之乱,藩臣擅有财赋,不归王府,自乾德以后,僭伪略平,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②。马端临的概括道出了赵匡胤设置转运使以收节度使的财政权的用意。其后,又令各地的财赋收入除留下日常经费外,全部运送朝廷,进一步剥夺节度使的财权。节度使实际成为顺从朝廷的高级地方官,而厚其俸禄甚至高于宰相,最终成为武宫和宰执的荣誉衔。
赵匡胤对于后晋割给辽朝的幽州地区,准备采取先赎取,赎取不成则以武力夺取,“太祖讨平诸国,收其府藏,贮之别库,曰封桩库,每岁国用之余皆入焉。尝语近臣曰:‘石晋割幽燕诸郡以归契丹。朕悯八州之民久陷夷虏,俟所蓄满五百万缗,遣使遗北虏赎之山后诸郡,如不我从,则散府财,募战士,以图攻取。’”③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四月乙丑及注。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建隆二年七月戊辰。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乾德元年六月庚戌。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建隆三年三月丁卯;十二月癸巳。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乾德三年八月戊戌。
②《文献通考》卷61《职官考·转运使》。
③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1《祖宗圣训·太祖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赵匡胤自上次未能攻灭北汉以后,改而采取浅攻轻扰,破坏其农业生产以削弱北汉的经济实力,又不断移其民户于宋境以削弱其兵源,以待适当时机攻灭北汉。
开宝九年(976)八月,赵匡胤认为消灭北汉的时机已经成熟,以党进、潘美、杨光义率军进攻北汉,宋军分道进入北汉境内,屡败北汉军。十月,宋军已攻至北汉首都太原城北,北汉很可能即将被消灭。正当赵匡胤踌躇满志地进行着统一战略的部署时,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时年50岁的赵匡胤被其弟赵光(匡)义杀害①。
太祖家属及后裔赵匡胤初娶贺氏,生燕王赵德昭,后周显德五年(958)死,宋朝建立后追册为皇后,谥孝惠。继娶王氏,宋朝建立后册为皇后,乾德元年(963)死,谥孝明。又娶宋氏为皇后,太宗时号开宝皇后,至道元年(995)死,谥孝章。赵匡胤长子燕王赵德昭的九世孙赵昀为南宋理宗,十世孙赵禥为度宗,恭帝赵顯、端宗赵昰、末帝赵昺,均为度宗子。赵匡胤少子秦王赵德芳,庶出,母姓氏不详,赵德芳六世孙赵眘为南宋孝宗,孝宗子赵惇为光宗,光宗子赵扩为宁宗。
①参见邓广铭:《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问题辨析》,《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十四章范质王溥魏仁浦第一节范质三代元老范质(911—964),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清河西南)人。后唐长兴四年(933)进士,入仕为忠武军(许州,今河南许昌)节度推官,升为封丘县(今属河南)令。后晋初任监察御史、节度从事,开运元年(944)任翰林学士。开运三年契丹灭后晋,后晋出帝对当值的翰林学士范质说:“卿为我草奏具言之,庶几活我子母。”范质为之撰降表①。后汉初任户部侍郎,乾祐三年(950)在枢密使郭威的推荐下升任枢密副使,成为郭威的心腹。后周广顺元年(951)六月,范质升为宰相。同年冬,北汉联合辽军进攻后周,郭威派王峻出征抗击,王峻在奏章中称:“今朝中受圣知者,惟李璟、范质而已。”②说明范质确是郭威的心腹。广顺三年二月,王峻坚持要求罢免范质的相职而代以他人,终于引发了王峻和郭威的矛盾,王峻随后被罢相。其时首相虽仍是四朝元老中书令冯道,但冯道老成持重,从不争权;范质虽任次相,却是主要掌权者。显德元年(954)春,郭威死,养子柴荣即位。随后首相冯道死,范质升为首相后又兼参知枢密院事,掌握军政大权。显德六年六月,世宗柴荣病危时,“召范质等入受顾命”①,以首相范质为首的顾命大臣,辅佐世宗长子年仅7岁的梁王柴宗训(恭帝)即位,封萧国公。次年正月初一,赵匡胤指使人谎报辽与北汉军联合入侵时,宰相范质未加细察即匆忙派赵匡胤率军抗击,为赵匡胤发动兵变提供了机会。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四日,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至陈桥驿时,发动兵变。率军返回首都开封时,“宰相早朝未退,闻变,范质下殿执王溥手曰:‘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爪入溥手,几出血”。深悔自己不察赵匡胤奸谋而导致后周的灭亡,有负世宗托付的顾命之责。当赵匡胤进城回殿前司公署后,赵匡胤的“将士拥(范)质等俱至”殿前司公署内②,面对如狼似虎的将士,范质进行着最后挽救后周政权的努力,以期待赵匡胤回心转意,因而当面质问赵匡胤:“先帝养太尉如子,今身未冷,奈何如此”。赵匡胤“呜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今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赵匡胤事先安排的殿前司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瓌“举刃拟质曰:‘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赵匡胤假装“叱之”,而罗彦瓌“不退”。范“质知势不可遏”,看出赵匡胤对帝位志在必得,范质虽有志恢复后周,但已回天乏力,不得已而求其次,以避免后周取代后汉时,后汉嗣君刘贇(湘阴公)被郭威派人杀害惨剧的重演。遂提出事情既已发展到如此地步,但也不要太匆忙废后周建立新皇朝,可以举行禅位之礼,“因具陈之”,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接着进一步说:“太尉既以礼受禅,则事(周)太后如母,养少主(周恭帝)如子,无负先帝旧恩”,赵匡胤只得①《新五代史》卷17《晋高祖皇后李氏传》。
②《旧五代史》卷130《王峻传》引《五代史缺文》。
①《资治通鉴》卷294,显德六年六月癸巳。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甲辰。
“挥涕许诺”。范质始终只以当时对中高级军官的尊称“太尉”称赵匡胤,不仅“颇诮让太祖,且不肯拜”,只是在赵匡胤已允诺他提出的条件之后,而且是在早已暗中投靠赵匡胤的次相“王溥先拜”后,范“质不得已从之”①。赵匡胤之所以力争首相范质的支持,因为争取后周有威望的宰相支持他是至关重要的。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第一次自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兵变回京后,因为得不到首相冯道的支持,未能立即代汉建周,只得议立刘贇为汉帝而自任监国。后又乘出兵北上抗辽之机,不得不在澶州再次发动兵变,裂黄旗以被身,兵回首都,才废后汉建立后周,后又派人杀死刘贇。
北宋开国首相范质在赵匡胤同意他的意见之后,率百官成礼,赵匡胤得以顺利地建立宋朝。在为开国元勋及亲信升官进爵之后,范质的宰相官衔也由同平章事升为侍中,成为北宋前期七位最高相衔“侍中”的第一人。赵匡胤继续任命原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为宋朝的开国宰相,并尽可能不变动后周官员的职务。赵匡胤深知自己由于后周世宗的重用,在短短的六七年间,从列校提升为殿前司禁军最高长官之后夺取皇位的,为许多资历高于自己或与己相近的文武官员们所不服,而三代元老范质及其他后周的宰相、枢密使的支持,非常有利于宋政权的稳固。事实也正是如此,当赵匡胤建立宋政权后,遣“使告诸道,东诸侯坐使者而问故,宰相其谁乎,枢密使副其谁乎,军职其谁乎,从官其谁乎,皆不改旧,乃下拜”①,正是这种情形的写照。但是,这决不是赵匡胤对范质等旧相的完全信任,而是赵匡胤心腹文职人员的名望实在太低,无法直接提升为执政官,更不用说是宰相。因此,在升遣范质等相衔的同时,也免去了他们原先兼任的知枢密院事,使之成为只问政事的行政长官,后封鲁国公。当赵匡胤先后平定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等后周宿将后,立即将心腹赵普提升为枢密副使,范质也“适时”地建议重用赵匡胤的心腹吕馀庆、赵普。
赵匡胤对仍以后周的宰相、元老范质等人执政的状况内心不满,采取措施打击范质等人的威望。有的记载:“先是,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唐及五代犹遵此制,及(范)质等惮帝英睿,每事辄具札子进呈”,“由是奏御寝多,始废坐论之礼”。似乎是因范质等宰相上朝忙于奏请,没有时间回坐位而废宰相坐论之礼,此事始见于王曾的记载,而为宋时纂修的《国史》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所采纳②,其实都是为尊者讳的写法。邵博的记载似更可信:“自唐以来,大臣见君则列坐殿上,然后议所进呈事,盖坐而论道之义。艺祖(赵匡胤)即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①范质等人知道已到非坚辞相位不可的时候了,当乾德二年(964)正月辞相对,赵匡胤非但没有挽留,而是匆忙地将留①王称:《东都事略》卷18《范质传》;《宋史》卷249《范质传》;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
①陈师道:《后山谈丛》卷3。
②《宋史》卷249《范质传》,王曾:《王文正公笔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正月戊子。①邵博:《河南邵氏闻见后录》卷1。
用的三位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同日罢相。同年九月,范质病死,终年54岁。虽然“终(范)质之世,(后周)太后、少主皆无恙”②,但范质自感有愧于后周世宗遗命辅佐少主的重托,《宋史》称范质临终,“戒其后勿请谥立碑,自悔深矣”③。
子范旻,开宝四年(971)任邕州(今广西南宁)知州兼水陆转运使时,南汉旧臣邓存忠率众反宋,范旻守城达七十余日。太平兴国三年吴越“归地”后任为权知两浙诸州军事,治理吴越国旧土。次年初宋太宗亲征北汉,范旻改任三司副使、判行在三司事,负责财政事务。太平兴国五年,“坐受人请求擅市竹木入官”④,事与宋太祖次子秦王赵德芳府有某种关系,因而受到宋太宗的严惩,被贬为房州(今湖北房县)司户,改移唐州(今河南唐河),死于贬所。
第二节王溥魏仁浦王溥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父王祚,后晋时掌三司盐铁案,后汉时任三司副使,后周时历任州刺史、团练使,宋初升州防御使,乾德二年(964)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王溥,后汉乾祐元年(948)举进士,入仕为秘书郎;同年八月,枢密使郭威奉诏西讨河中(今山西永济西)李守贞、永兴(今陕西西安)赵思绾、凤翔王景崇三镇叛乱,辟王溥为从事。乾祐三年四月,郭威以枢密使为邺都留守,王溥任留守判官,已成为郭威心腹。郭威建立后周,广顺元年(951)正月,王溥即改任枢密直学士。次年三月,王溥改任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掌诏诰草拟之权,显德元年(954)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病危之际,仍惦记着心腹王溥,有的记载:“太祖将大渐,促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已宣制,太祖曰:吾无恨矣。”①显德二年四月,后周世宗派兵攻取后蜀秦州、凤州时,“上谋取秦、凤,求可将者,(宰相)王溥荐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后周占领秦、凤地区后,“百官入贺,帝(世宗)举酒属王溥曰:边功之成,卿择帅之力也”②。显德六年六月,与首相范质同时兼参知枢密院事,共掌军政大权。世宗死,子柴宗训(恭帝)即位,王溥也是顾命大臣之一。但是,当赵匡胤势力日益强大准备夺取后周政权之时,“宰相王溥亦阴效诚款”,并献奉宅园以取悦于赵匡胤①。当赵匡胤指使人谎报辽与北汉联军入侵,准备发动兵变时,身为次相且预知赵匡胤阴谋的王溥,实际上促成了首相范质仓卒命赵匡胤率军北上。所以,赵匡胤兵变返京后,当范质自责时,心里有鬼的王溥“口②苏辙:《龙川别志》卷上。
③《宋史》卷249《范质传、传赞》。
④《宋史》卷249《范质传附范旻传》,参见《宋史》卷257《王仁赡传》。①《东都事略》卷18《王溥传》。
②《资治通鉴》卷292,后周显德二年四月、九月。
①《五朝名臣言行录》卷1之3。
禁不能对”。范质、王溥等同被押至殿前司公署时,王溥“降阶先拜”②,正是王溥的行为助长了赵匡胤发动兵变的决心。
宋朝建立后,王溥任次相、监修国史,并加“守司空”。建隆二年(961)上《唐会要》100卷,后又上《五代会要》30卷,均传世。乾德二年(964)正月,王溥与范质等同日罢相,后封祁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四月,首相赵普诬陷宋太宗弟赵廷美与末相卢多逊谋反时,王溥附和赵普陷害赵廷美、卢多逊,同年八月病死,终年61岁,谥文献。孙王克明,咸平六年(1003)取宋太宗之女郑国长公主,改名贻永,康定元年(1040)任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庆历五年(1045)任枢密使。
魏仁浦魏仁浦(911—969),字道济,汲县(今河南卫辉)人。后晋末任枢密院刀笔吏,晋亡随众北迁,逃归,后汉初补旧职,时郭威任枢密使,魏仁浦以干练闻,升兵房主事,成为郭威心腹。乾祐三年(950)四月,郭威以枢密使任邺都留守,魏仁浦从行。同年十一月,后汉隐帝密诏李弘义、郭崇杀王殷、郭威,李弘义以密诏告王殷,王殷与李弘义遣使将密诏给郭威,郭威即“召枢密使院吏魏仁浦谋于卧内”,“仁浦曰:公有大功于朝廷,握强兵临重镇,以谗见疑,岂可坐而待死”,“教威倒用留守司印”①,重写诏书,申言隐帝要郭威诛杀诸将校以激怒部属。后周建立,魏仁浦任枢密副承旨,随后又升为承旨。后周太祖郭威临死前,对兵变时建功的魏仁浦特向柴荣嘱咐:“魏仁浦勿使离枢密院。”②显德元年正月,柴荣即位,魏仁浦升任枢密副使。同年三月,世宗亲征抗击北汉,魏仁浦从征,高平之战,后周军阵东已溃败,魏“仁浦劝世宗出阵西殊死战”,因而击败北汉军③。同年七月,魏仁浦升任枢密使。显德六年六月,魏仁浦升任宰相,依前充枢密使,“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为相”。世宗说:“自古用文武才略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资治通鉴》称魏仁浦“虽处权要而能谦谨”,“虽起刀笔吏,致位宰相,时人不以为忝”④。
入宋,魏仁浦仍任宰相(集贤相、末相),但解除所兼枢密使,一再以疾乞免相,不许,乾德二年(964)正月,与首相范质、次相王溥同日罢相,守尚书右仆射。开宝二年(969)赵匡胤亲征北汉,魏仁浦从行,以疾回,病死,终年59岁,后谥宣懿。开宝五年,子魏咸信取宋太宗之女永庆公主。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甲辰。
①《新五代史》卷11《周太祖纪》;《东都事略》卷18《魏仁浦传》。
②《资治通鉴》卷291,后周显德元年正月。
③《宋史》卷249《魏仁浦传》。
④《资治通鉴》卷294,后周显德六年六月。
第二十五章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李继勋刘廷让第一节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义社十兄弟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是以他为首的所谓“太祖义社兄弟”①,也称为“义社十兄弟”,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何时结成“义社兄弟”,最初以何人为首,均已不详,其中赵匡胤、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韩重赟六人,《宋史》和《东都事略》有纪、传,他们都是后汉时投入枢密使郭威部下,当时也都是低级军官,地位大体相当。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的情况当亦近似,结成“义社兄弟”的时间可能就在此时。因为到后周世宗初年,各人发展情况已有很大差异,地位也已相当悬殊。此时“义社十兄弟”中地位最高的,不是赵匡胤,而是李继勋。赵匡胤主要是在世宗后期得到迅速提拔,成为殿前司的正长官。赵匡胤与其义社兄弟的关系,显然有着亲疏远近的差异,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可能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参与兵变,成为开国功臣。而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升迁最慢,与赵匡胤的关系也可能较为疏远。
石守信石守信(928—984),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后汉时,隶枢密使郭威帐下。后周广顺初年,升任禁军亲卫都虞候。显德元年(954),后周抗击北汉的高平之战,石守信以功升亲卫左第一军都指挥使;同年师还后,又升任殿前司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显德三年,从世宗征南唐,石守信任先锋,参与六合等地战役。显德五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后,石守信以功升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成为殿前司禁军主力的指挥官。显德六年三月,后周攻辽,以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韩通为陆路都部署,已升任殿前都虞候的石守信任陆路副都部署,石守信已成为后周的主要将领之一。同年六月,赵匡胤接替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时,石守信接替赵匡胤任殿前都指挥使。世宗死,子柴宗训即位,石守信以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仍兼任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是以赵匡胤为首的“义社十兄弟”中,继李继勋、赵匡胤之后第三个建节的,而且长期与赵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赵匡胤的部属、亲信,后周末成为赵匡胤的副手,关系最为密切。
显德七年正月初,赵匡胤指使人谎报军情,暗中与赵匡胤勾结的次相王溥,促使首相范质仓促派赵匡胤率军北上,石守信是殿前司留京的最高长官,是赵匡胤事前安排的内应。赵匡胤于当天晚上准备兵变时,派心腹小校郭延赟驰回京城向石守信报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将士环列待旦”①,等待策应赵匡胤兵变部队回京。由于有石守信等指挥的殿前司禁军策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
①李攸:《宋朝事实》卷9《勋臣·太祖义社兄弟》。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癸卯。
宋朝建立,石守信列在六位主要开国元勋(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并改兼归德军(宋州)节度使。建隆元年四月,昭义军(潞州)节度使李筠反宋,赵匡胤立即派石守信为主帅率前军进讨,并先后于长平(关名,今山西长子南)、泽州(今晋城)南,击败李筠军,赵匡胤亲往督战,攻下泽州,李筠自焚死,泽、潞平,石守信以功加同平章事为使相。同年九月,淮南节度使、原后周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反,赵匡胤又派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为南征军主帅,赵匡胤随后也亲征督战。十一月,石守信率军攻占扬州,李重进自焚死,淮南平。建隆二年,石守信升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但命其离京就镇。同年七月,宋太祖解除宿将兵权,石守信改任天平军(郓州,今山东东平)节度使,虽保留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军职,“其实兵权不在也”②。建隆三年九月,已加同平章事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赵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权,即请求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的名义,专任天平军节度使。开宝六年(973),石守信的使相衔升为侍中。
宋太宗即位,石守信使相衔升为中书令,石守信自出任天平军节度使“凡十七年不徙,专事聚敛,积财巨万”③。太平兴国二年(977),罢天平军节度使改以中书令衔任西京(洛阳)留守。石守信崇奉佛教,在西京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运输建筑材料,“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①。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亲征灭北汉,遂即移军进攻辽南京幽都府,起用宿将石守信督前军,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之战,宋太宗亲自督战,宋军大败,宋太宗狼狈逃回。同年八月,宋太宗将战败的责任推给诸将,“守中书令、西京留守石守信从征范阳,督前军失律”,“责授崇信军节度使兼中书令”②,但不久又进封石守信为卫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移为镇安军(陈州,今河南淮阳)节度使。太平兴国九年(984)六月死,终年57岁,追封威武郡王,谥武烈。
石保兴,石守信长子。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亲征北汉时,任御寨四面都巡检。至道二年(996),任延州(今陕西延安)都巡检使兼署州事,又升任本路副都部署。真宗时,在与西夏战争中立功,后历任知州。石保兴子石元孙,宝元二年(1039),任殿前都虞候鄜延副都部署。康定元年(1040),西夏攻延州,三川口(今延安西)之战,石元孙战败被俘,宋夏议和后放还。石保吉,石守信子,石守信任天平军节度使时,任衙内都指挥使。开宝五年,取宋太祖之女延庆公主,历刺史、防御使、观察使、节度使,雍熙四年(987),任大名知府兼兵马都部署。咸平二年(999),真宗将出巡河北,石保吉任北面行营先锋都部署,屯定州(今河北正定),后移屯大名以防辽。景德元年(1004)八月,以武宁军节度使兼同平章事为使相。次年,改镇安军(陈州,今河南淮阳)节度使以使相就镇。大中祥符二年(1009),妻晋国大长公主病,石保吉回京视公主疾。次年死,谥庄武。
王审琦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建隆二年七月庚午。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十一月己亥。
①《宋史》卷250《石守信传》。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太平兴国四年八月壬子。
王审琦(925—974),字仲宝,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后汉末投枢密使郭威帐下,后周太祖时任殿前司铁骑指挥使,显德元年(955)从后周世宗抗击北汉入侵,以功升铁骑都虞候,改铁骑右厢第二军都指挥使。显德三年从世宗攻南唐,王审琦攻占舒州(今安徽潜山),以功改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四年三月,在紫金山寨(今凤台东南)战役中,王审琦率军先登,大败南唐军,转殿前司控鹤右厢都指挥使;后在濠州(今凤阳东北)、楚州(今江苏淮安)战役中均立有战功,显德五年改任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一直是石守信的部属。显德六年三月,从世宗攻辽。同年六月,世宗子柴宗训即位后,王审琦任殿前都虞候。
显德七年正月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被赵匡胤称为“布衣交”
王审琦,与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同被安排在京城作内应。宋朝建立,在六位主要开国元勋中名列第四,升任殿前都指挥使、泰宁军(兖州,今属山东)节度使。建隆元年(960)四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反宋,宋太祖亲征,王审琦任御营前洞屋都部署;同年九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反宋,石守信任扬州行营都部署,王审琦任副都部署兼前军部署为先锋。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收兵权,王审琦罢殿前都指挥使,出为忠正军(寿州,今安徽凤台)节度使,在镇达八年之久,史称“为政宽简”。属县县令免除有罪录事吏的职务,王审琦的幕僚报告县令事前没有请示而擅自处理,应该按问其罪。王审琦说:“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王审琦的思想正符合宋太祖加强皇权的要求。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北汉时,王审琦任御营四面都巡检。次年,改为忠武军(许州,今河南许昌)节度使,但不赴任而留住京城。王审琦本不能饮酒,宋太祖以布衣交共享富贵,每宴强令饮酒,王审琦有时连饮十杯,开宝六年(973),又加同平章事衔为使相,终于“暴疾,不能语”①,次年死,终年50岁,追封琅琊郡王。
王审琦长子王承衍,开宝三年娶宋太祖长女昭庆公主(魏国大长公主)。王承衍曾孙王师约(原名孝庄),治平三年(1066)娶宋英宗长女徐国公主(魏、楚国大长公主)。王师约子王殖,绍圣四年(1097)娶宋神宗四女惠国公主(潭国长公主)②。
韩重赟韩重赟(?—974),磁州武安(今属河北)人。后汉末隶枢密使郭威麾下,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与后汉的“高平之战”,以功升任殿前司铁骑指挥使。后周末,升任殿前司控鹤军都指挥使。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时,韩重赟参与兵变,“以翊戴功”升为侍卫亲军司马军主力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建隆元年(960)五月,从征潞州李筠,以功代张光翰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夔州,时为后蜀辖区,今重庆奉节)节度使。同年九月,从征淮南,任淮南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建①《宋史》卷250《王审琦传》。
②《东都事略》卷19《王审琦传》附《王承衍传》;《宋史》卷248《公主传》作康国公主下嫁王遇,遇或为殖改名,或为误字。
隆二年(961)七月,宋太祖收兵权,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罢军职出为忠正军节度使,韩重赟继任殿前都指挥使、改领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时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都已废罢,韩重赟遂成为殿前司正长官。建隆三年正月,宋太祖扩建皇城东北部,并按洛阳宫殿图修建宫殿,由韩重赟督建。乾德四年(966)八月,黄河决口于滑州,韩重赟督军士民夫修河堤。韩重赟屡负重任,为他人所妒忌,乾德五年(967)初,有人“谮(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赵匡胤大怒,也不查证就要杀韩重赟,因为赵匡胤正是这样而发展势力,终于夺取后周政权的。赵普谏说:“亲兵(指殿前司禁军),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赵匡胤虽然不杀韩重赟,但随即于同年二月解除他的军职,出为彰德军(相州,今河南安阳)节度使①。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北汉,韩重赟任为北面都部署。开宝七年(974)死,子韩崇训、韩崇业。
韩崇训(955—1010),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平北汉,韩崇训从征,后以贝(今河北清河西)、冀(今冀县)都巡检权知麟州(今陕西神木北)。雍熙四年(987),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知州安守忠战败于王亭镇(夏州西北),党项李继迁追击至夏州城下,韩崇训领兵赴援,李继迁战败退兵,韩崇训改任夏州监军。不久被调离西北,咸平元年(998)又被调赴西北任石州(今陕西横山北)知州,次年改任鄜州(今富县)知州,多次击败李继迁的进攻。咸平四年六月,辽军入侵河北,王显任都部署,韩崇训调任行营钤辖,从此参与抗辽战争。咸平六年,升为枢密都承旨。景德三年(1006),韩崇训升为检校太傅、签署枢密院事成为枢密院次长官,次年八月以患眼疾恳辞而免职。
韩崇业,太平兴国六年(981),娶秦王赵廷美女云阳公主。次年,赵廷美被首相赵普陷害,降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居住,韩崇业也被贬往房州。雍熙元年(984)赵廷美死后,才又复出任职。
第二节李继勋刘廷让(附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
李继勋李继勋(9—977),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后汉末,枢密使郭威镇邺都时,李继勋投入郭威部下。后周初已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元年(955)三月,参加“高平之战”,以功升殿前都虞候,不久,改任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今湖南零陵,时在湖南割据政权境内)防御使,赵匡胤才继任殿前都虞候。同年十月,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利州,今四川广元,时在后蜀境内)节度使。赵匡胤才继李继勋之后领永州防御使。李继勋在“义社十兄弟”中不仅最年长,而且升迁速度最快,是第一个升任殿前司副长官殿前都虞候、第一个升为节度使的。“义社十兄弟”结社时也有可能原是以他为首。但当显德三年六月,李继勋在攻打南唐寿州(今安徽凤台)的战役中,因“怠于守御”,以致南唐守军“出城来攻”,“破栅而入”,后周军攻城之具并为所焚,“将士死者数百人”,影响后周军的①《宋史》卷250《韩重琦传》。原作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步”字衍。士气,“军无固志,诸将议欲退军”①。但“世宗以继勋武臣,不之责也”②,所以并没有重责李继勋,只是免去其军职,出为河阳三城(孟州,今河南孟县南)节度使,而从昭武军节度使改为河阳三城节度使,不是降而是升,所以“议者以为失责帅之义”③,次年七月才免去其节度使而责为右武卫大将军,而赵匡胤只在此前二月才正式升为节度使,李继勋此后的名位虽降在赵匡胤之下,但仍高于石守信。李继勋以后屡建战功,官衔也不断升迁,显德六年世宗攻辽时,李继勋任战棹左厢都部署,已成为水路都部署赵匡胤的部属。显德六年七月,李继勋又升为安国军(邢州)节度使。
赵匡胤代周建宋时,李继勋正在安国军节度使任上,没有参与兵变活动,不属于开国元勋。建隆元年(960)六月,赵匡胤平定潞州刘筠,李继勋朝见赵匡胤于潞州行营,即被移为昭义军节度使以镇守新平定的潞州地区,后在进攻北汉边境及抗击北汉中屡建功勋,乾德五年(967)加同平章事为使相。开宝元年(968)八月,以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党进为副都部署、曹彬为监军,指挥宋军攻入北汉。北汉随即派侍卫都虞候刘继业(即杨业)等率军扼守团柏谷(今山西太谷西南),枢密使马峰监其军;并向辽求援,北汉马峰率军南过洞过河(今潇河,在今榆次南),与宋李继勋的先锋部署何继筠军相遇,宋军大获全胜,斩首2000,获马500匹,擒北汉将张环、石斌,夺汾河桥,直抵北汉都城太原城下,李继勋率宋军围攻太原。辽穆宗已命西南面都统、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救援北汉,辽军经雁门(今山西代县)南下,李继勋率军退回宋境。
次年二月,宋太祖又派曹彬、党进各率部先攻北汉,仍以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赵匡胤随后亲征督战。北汉派刘继业、冯进琦仍屯团柏谷以抗宋军,派陈廷山率数百骑进行侦察,正遇李继勋所部前军,陈廷山即率部投降,刘继业等退回太原后即被罢军职。李继勋率部再次进抵太原城下,辽贺北汉刘继元即位的使臣韩知?ㄒ蛔鞣叮┮灿诖耸钡酱锾???⑿??焙菏匚捞???婕从窒蛄汕笤?U钥镓吩诘弥?罴萄?纫驯?痔???齑勇褐莸酱锾??窍拢?⑾铝钫骷?浇?駚福???俏Чヌ???纸邮艹鲁姓呀ㄒ椋?诜诤由现?有钏?急敢运?喑恰@罴萄?仕尉?髁τ谔??悄希?辰?⒄栽蕖⒉鼙蚍致仕?坑诔嵌?⑽鳌⒈比?妫?Чヌ??K脑拢?煞直?铰纺舷戮仍?焙海?髀肪???牍兀ń裥弥菽希┠舷拢??妨删??ㄖ菸骶辰?????挤直鹞?尉?靼堋N逶拢?尉?忠?诤铀?嗵??牵??焙喝约崾夭唤担??肴蛭逶拢?挠炅?啵?尉?嗖。?稍倥稍??袄础U钥镓吩诓赡衫罟庠藿ㄒ椤巴捅?系常?瓜娜∑渎螅?锶∑浜獭保谎??饨ㄒ榈摹捌鹌洳磕冢ū焙海┤嘶А鼻ㄓ谒尉衬冢?韵魅醣焙壕?眉叭肆Φ恼?吆笸吮?佟@罴萄?诖文暌普蛱煨劬?诙仁埂K翁?诩次缓螅?罴萄?氖瓜嘞紊??讨小L?叫斯??辏?77),李继勋以病回洛阳治病,以太子太师致仕,同年死,终年62岁,追封陇西郡王,谥庄武。
刘廷让(光义)
①《旧五代史》卷1《后周世宗纪》三。
②《旧五代史》卷128《王敏传》。
③《宋史》卷254《李继勋传》。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开宝二年闰五月壬子、庚申。
刘廷让(929—987),本名光义,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廷让。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曾祖刘仁恭,唐卢龙军(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唐末割据者;祖刘守文,为唐横海军(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节度使,为弟刘守光所杀,父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一作毅)入麾下,后周太祖时,任至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从征潞州李筠时任行营先锋使。次年升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夔州,时为后蜀辖区)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四月,率军赴潞州守边以防北汉侵扰。同年十一月,宋军进攻后蜀,王全斌任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率主力从陕西南下;刘光义任副都部署与都监曹彬率步骑2万,自归州(今湖北兴山南)沿长江西上,在距夔州30里处舍舟登陆,先夺城东过江浮桥,然后乘舟而上,一举攻占江防重镇夔州,击破后蜀川东防御体系的枢纽。刘廷让军纪严明,后蜀万(今重庆万县)、施(今湖北恩施)、开(今重庆开县)、忠(今忠县)四州刺史皆迎降,刘廷让军遂迅速占领峡中的所有州县。乾德三年正月,刘廷让率军西进至遂州(今四川遂宁),后蜀遂州知州迎降。此时,宋军北路王全斌军已进至成都附近,后蜀降。
同年三月,后蜀降将全师雄叛乱,迅速占领川西除成都以外的许多州县,全师雄叛军至成都西北新繁,刘光义率部击败全师雄,俘万余人。同年十二月宋军平定全师雄。次年正月,刘光义以功改领镇安军节度使。开宝六年(973),刘光义被罢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使。
开宝九年(太平兴国元年)十月,皇弟赵光义夺位,是为宋太宗。刘光义因与赵光义同名,被赐名廷(一作庭)让。太平兴国二年五月,一批节度使被授以环卫闲职,刘光义被罢节度使改授右骁卫上将军。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五月,宋辽岐沟关(今河涿州西南)之战,宋军大败。六月,宋太宗又起用张永德等久处环卫闲职的宿将,任河北沿边诸州知州以抗辽,刘廷让被任为雄州(今雄县)知州,后移为瀛州(今河间)都部署。同年十二月,辽圣宗率南京(今北京)留守耶律休哥(逊宁)等部入侵,刘廷让以精兵付沧州(今沧州东南)都部署李继隆殿后,以备紧急时进行救援,自率数万宋军北上抗击辽军,大战于莫州(今任丘南)南,刘廷让军被围于君子馆(今河间北),部将桑赞率部激战半天多,辽援军不断,而宋援军李继隆部不但不进行救援,反而南逃,桑赞遂率部先逃,先锋雄州知州贺令图被俘,部将、高阳关(今高阳东)部署杨重进力战阵亡,李“继隆退保乐寿(今献县),(刘)廷让一军皆没,死者数万,仅以数骑获免”①。因是李继隆率部南逃才导致战败,宋太宗没有责罚刘廷让。次年初,代张永德继任雄州知州兼兵马部署。此次战败的责任者李继隆虽被逮赴中书推问,但也无罪释放,可能引起刘廷让的不满,同年秋刘廷让病,宋太宗派御医前往医治,刘廷让上表要求回京城,未等宋太宗批准即擅离治所南归,因而被下御史台按问,被削夺官爵配隶商州(今属陕西)。子永德、永和亦被贬官。刘廷让在贬途中绝食,行至华州(今华县)死,终年59岁,也许宋太宗觉得对刘廷让处分太重,“太宗念之,赠太师”①。
①《宋史》卷259《刘廷让传》。
①《东都事略》卷20《刘廷让传》。
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四人,史书记载不详。两宋之际的李攸记载:“太祖义社兄弟,保静军节度使杨光义,天平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石守信,昭义军节度使兼侍中李继勋,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书令、秦王王审琦,忠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刘庆义,左骁卫上将军刘守忠,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彰德军节度使韩重斌(赟),解州刺史王政忠。”②这个排列顺序也许就是十兄弟的排行顺序。
刘守忠,相州(今河南安阳市)人,一作“左骁卫大将军致仕”③,大将军应是上将军之误,其经历或许与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光义)有某些近似之处,可能也任过节度使。刘守忠父刘万国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马步军都指挥使,也许是在后周时。刘守忠子刘用是宋太宗晋王府旧人,太宗末任至高阳关副都部署,真宗时历任州部署、副都部署、知州等职。
王政忠,据李焘记载:“世言太祖义社十兄弟,政忠盖其一人也”,还说“并当检讨”④,可见南宋初叶所存史料已极少。开宝八年(975)五月,王政忠以解州刺史权知晋州(今山西临汾)兼兵马钤辖。次年八月,宋太祖以党进、潘美为帅进攻北汉,又派兵分路进兵,其中一路由郝崇信与解州刺史王政忠率领,出汾州(今汾阳)进攻太原。九月,宋军击败北汉军于太原城下。十月,当宋军继续攻打太原之际,宋太祖被其弟赵光义害死,“是月,太宗即位,召诸将还”①。此后,王政忠已不见于记载。
从以上七人的最后官衔与李攸记载的相同,推测未见于其他记载的杨光义、刘庆义二人,杨光义的最后官衔当即是保静军节度使。而李攸所记刘庆义官衔忠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则稍有误,北宋初未设忠远军,可能是安远军(安州,今湖北安陆)之误;节度使、观察留后,可能是“节度观察留后”之误,衍“使”字,他的官衔可能是安远军节度观察留后。
②李攸:《宋朝事实》卷9《勋臣·太祖义社兄弟》。
③《宋史》卷279《刘用传》。上将军在大将军之上。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开宝八年五月庚寅注。
①《宋史》卷482《北汉世家》。
第二十六章高怀德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罗彦瓌王彦昇第一节高怀德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开国功臣(翊戴功臣)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的数日,最先进行的就是“论翊戴功”,对在兵变中建立特殊功勋的开国功臣们加官进爵,他们依次是原后周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殿前都虞候王审琦、虎捷右厢都虞候张光翰、龙捷右厢部指挥使赵彦徽六人。中级军官中主要的有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瓌、散员都指挥使王彦昇二人。元代依据宋朝《国史》修撰的《宋史·太祖纪》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都只列前六人,而与《宋史·石守信传》同卷的开国功臣传记中,则除上述六人外,还有韩重赟及中级军官罗彦瓌、王彦昇三人,并都被比之于东汉光武帝的开国功臣,说明宋朝的《国史》将前六人列为主要的开国元勋,而后三人在赵匡胤兵变中也有“翊戴”之功。九人中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是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①,都属于赵匡胤为长官的殿前司系统。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瓌、散员都指挥使王彦昇二人,则作为“翊戴”功臣的中下级军官的代表人物,二人都是属于殿前司中“最亲近扈从者”的“殿前诸班”之一②。高怀德、张令铎则分别是侍卫亲军司马、步军的最高指挥官,赵彦徽、张光翰则分统侍卫亲军司的马、步军主力之一。赵匡胤通过七位高级将领掌握了后周禁军精锐的大部分,确保了兵变的成功。
高怀德高怀德(926—982),字藏用,真定常山(今河北正定西南)人。祖籍幽州,祖高思继,唐末卢龙军(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的中军都指挥使,为晋王李克用所杀害。父高行周时年十余岁,补列刘仁恭帐下;后唐时任至节度使;后晋时加同平章事为使相,曾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使相衔进为兼侍中;后汉时使相衔进为兼中书令,屡封至齐王;后周时加守尚书令,广顺二年(952)死。
高怀德青年时一直在其父高行周节度幕府任牙校,后晋、后汉时皆领刺史衔。其父高行周死后,后周太祖才召高怀德为殿前东西班都指挥使,时赵匡胤为东西班行首,职位低于高怀德;后改铁骑指挥使③,在此前后,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也曾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与赵匡胤父子的关系可能在此时建立的。
显德元年(954),世宗亲征抗击北汉入侵,高怀德任先锋都虞候,“高平之战”后,赵匡胤升任殿前都虞候成为殿前司次长官,石守信升任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高怀德升为铁骑右厢都指挥使,成为赵匡胤、石守信的部属。①李攸:《宋朝事实》卷9《勋臣·太祖义社兄弟》。
②《五代会要》卷12《京城诸军》,《宋史》卷187《兵志》一。
③《宋史》卷250《高怀德传》。按:原文作“铁骑都指挥使”有缺误,因铁骑都指挥使在他后来升迁的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之上。
后从世宗征淮南,升为龙捷左厢都指挥使。显德六年,世宗攻辽,高怀德随陆路都部署韩通先赴沧州,高怀德率部至瓦桥关(今雄县西南),辽瓦桥关使向高怀德投降。后周改瓦桥关为雄州,以陈思让为雄州兵马都部署,高怀德任副都部署。显德六年六月,世宗死,恭帝即位。七月,高怀德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节度使,与石守信同时建节。
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正月初一,赵匡胤指使人谎报辽与北汉联合攻周,后周宰相范质仓促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禁军北上抗击,高怀德被任命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中拥戴赵匡胤。宋朝建立,在为“翊戴”功臣加官进爵中,仅次于石守信,位列第二,移领义成军节度使,并升任殿前副都点检,由于殿前都点检已不设置,高怀德遂成为殿前司正长官。后兼任关南副都部署。同年五月,宋太祖亲征讨伐潞州李筠,石守信任前军都部署,高怀德任副都部署,于泽州南大败北汉军,俘北汉河阳节度使范守图,改忠武军节度使。宋太祖为了表示与开国功臣们共享富贵,先后与高怀德、张令铎、石守信、王审琦等结成亲家。同年八月,宋太祖将胞妹燕国长公主嫁给高怀德,高怀德是开国功臣中的第一个皇亲国戚。同年冬,宋太祖亲征讨伐扬州李重进,高怀德从行。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收兵权时,高怀德被罢殿前副都点检军职,移为归德军(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节度使,赴镇。殿前副都点检从此也废罢。开宝六年(973),加同平章事为使相。太宗初,使相衔升为兼侍中。太平兴国四年(979)从太宗灭北汉,改彰信军(曹州,今山东定陶西南)节度使,封冀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改武胜军(邓州,今属河南)节度使,同年七月死,终年57岁,追封渤海郡王,谥武穆。
张令铎(张铎)
张令铎(911—970),原名铎,后周赐名令铎,棣州厌次(今山东阳信)人。后唐时从军,后汉乾祐元年(949)三月,河中(今山西永济西)节度使白守贞反,后汉派枢密使郭威率军讨伐,张令铎从征,以功升奉国军指挥使。后周广顺初年,改任控鹤指挥使,后升至控鹤左厢都指挥使。显德三年(956),后周世宗攻南唐,张令铎从征,改为虎捷左厢都指挥使;次年,世宗再次亲征淮南时,张令铎则与龙捷右厢都指挥使柴贵分任京城左、右厢巡检,负责京城治安。显德六年,世宗亲征辽,张令铎也从陆路都部署韩通先赴沧州,世宗因病退兵,将占领的益津关改为霸州(今属河北),以韩令坤为兵马都部署,张令铎任副职。
显德六年六月,柴宗训即位后,张令铎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与高怀德同时分掌侍卫亲军司马、步军,也和高怀德同时建节,领武信军(遂州,今四川遂宁,当时也在后蜀境内)节度使。
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正月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的过程中,张令铎的“翊戴”功是什么,史无记载,依据他和高怀德在宋初近似的情况,推测其作用与高怀德相似,可能是随赵匡胤北上,并有可能担任北面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在“陈桥兵变”中的作用应略同于高怀德。“张令铎自武信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为镇安节度使、马步军都虞候”,成为侍卫亲军司的次长官,“酬其翊戴之勋也”①。在宋太祖这次为开国功臣们加官进爵中,略次于高怀德。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收兵权时,张令铎被罢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使。为了表示与张令铎“共富贵”,“帝(太祖)为皇弟、兴元尹光美(秦王赵廷美)娶其(张令铎)第三女(后封楚国夫人)”②,张令铎继高怀德之后成为宋太祖的亲家。开宝二年(969)入朝,因病留京,次年春死,终年60岁。
张光翰赵彦徽宋朝主要的六位开国功臣中的第五位是“辽人张光翰,自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嘉州防御使为宁江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③。
张光翰(?—967),辽州榆社(今属山西)人。祖父张简,唐检校尚书左仆射,这在唐代后期不少是武将的加衔,张简可能是唐末的武将。叔父张虔钊,后唐明宗初年任护驾亲军都指挥使,“长兴中,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西面马步军都部署”④,后唐末归附后蜀。张光翰父亲可能也是武官。张光翰在后周末任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属侍卫亲军司步军主力之一,是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的部属。在六位翊戴功臣中,张光翰与宋太祖的关系可能最为疏远。同年五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及宁江军节度使衔都为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的韩重赟所接替,张光翰可能此时即被罢军职。从赵彦徽的情况推测,张光翰即被出为永清军(贝州,今河北清河西)节度使,此后行迹不详。乾德五年(967)正月,永清军节度使张光翰死。
六位主要开国功臣中的最末一位是安喜(今河北定州)赵彦徽(?—968),“自虎(一作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岳州(今属湖南,时属湖南割据政权辖区)防御使为武信(遂州,今四川遂宁,时属后蜀辖区)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①。史称:赵彦徽“与上(太祖)同事周世宗,尝拜为兄”②,推测赵彦徽年长于赵匡胤,他在后周世宗初年的职位,当与赵匡胤相近或稍高。虽拜他为兄,但他与宋太祖的关系也仅稍优于张光翰,他与张光翰同于建隆元年五月首先被罢军职,他的军职为宋太祖的亲信罗彦瓌所接替。
宋太祖在建立宋朝还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立即罢免张光翰、赵彦徽二人的军职,而以自己的“义社兄弟”韩重赟与亲信罗彦瓌接替,说明宋太祖急于直接掌握侍卫亲军司的兵权,这可能与“陈桥兵变”中张光翰、赵彦徽两人的向背,直接关系到兵变的成败,张光翰、赵彦徽也许是在兵变最初时态度不太明朗,尽管他们还是支持赵匡胤的兵变,但赵匡胤对他们并不放心,因而在平定潞州李筠之后,急忙解除他们的兵权,可能为了防备在其后镇压张光翰、赵彦徽原来的上司、后周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淮南节度使李重进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辛亥。
②《宋史》卷250《张令铎传》。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辛亥。虎捷左厢部指挥,《宋史》卷1《太祖纪》一,作虎捷右厢都虞候。
④《旧五代史》卷74《张虔钊传》。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辛亥,参见《宋史》卷1《太祖纪》一。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开宝元年五月丙午。
时,别生枝节。
赵彦徽在罢军职之后,即改为建雄军(晋州,今山西临汾)节度使。乾德元年(963)十二月,宋太祖“遣内容省使曹彬、通事舍人王继筠分诣晋、潞州,与节度使赵彦徽、李继勋会兵入北汉境,攻其边邑及辽、石州”①。赵彦徽在镇“不恤民事,专务聚敛,私帑所藏钜万”,宋太祖虽知其事,但并没有对他有所惩戒。赵彦徽自镇来朝,宋太祖设宴款待,因饮酒过度而生病,遣送回镇,开宝元年(968)五月病死。
第二节罗彦瓌王彦昇罗彦瓌罗彦瓌(923—969),北宋开国功臣的中级将领,并州太原(今太原西南)人。其父罗全德任后晋泌州(今河南唐河)刺史,因而得以任皇帝的亲卫内殿直。开运元年(944)春,后晋少帝(出帝)亲征抗击契丹,至澶州,其时河北到处有契丹骑兵,少帝想遣使前往大名府宣慰以安抚人心,挑选勇士十人随行,罗彦瓌入选,以功升兴顺指挥使。开运三年末,契丹灭后晋,次年(天福十二年,949)初,派罗彦瓌部送马千匹赴南京(今北京),行至元氏(今属河北),得知后汉建立,遂将马送给后汉,后任护圣指挥使。后周末,任殿前司散指挥都虞候,成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的心腹。
当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回至京城的殿前司公署,后周的宰相范质等人被赵匡胤所派将士押至殿前司公署,范质当面质问赵匡胤忘恩负义,后周世宗刚死不久就兵变夺位,赵匡胤一时不知所措,事先受赵匡胤指使充当打手的罗彦瓌,即“挺剑而前曰: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范质如不承认赵匡胤为帝,命运将如同韩通一样被杀死,范质被迫奉赵匡胤为帝,宋朝得以顺利建立。《宋史》称:罗彦瓌“于革命之日,首挺剑以语范质,于宋则未必功在众先,于周则其过不在人后矣”①,确切地说明了罗彦瓌在兵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罗彦瓌只是对范质等进行恐吓,迫使范质等承认赵匡胤为帝,没有作出过分的越轨行为,深得宋太祖的赏识,宋朝建立后,罗彦瓌立即连升数级,一跃而成为殿前司马军主力部队的指挥官控鹤左厢都指挥使。建隆元年(960)四月,宋太祖亲征李筠,罗彦瓌随石守信、高怀德大破北汉军。七月,罗彦瓌再次获得越级晋升,升为侍卫亲军司步军的最高指挥官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使,以接替刚被罢军职的赵彦徽,罗彦瓌由中级军官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内,越级提升成为高级将领并建节,这在宋初是少有的。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收兵权,石守信等被出为节度使,罗彦瓌也于同年被罢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军职,出为彰德军(今河南安阳)节度使。乾德二年(964)春,北汉与辽联军攻宋,罗彦瓌与李继勋等率军,击败联军于辽州(今山西左权)城下;罗彦瓌又改任安国军(邢州,今河北邢台)节度使。乾德四年二月,率田钦祚等败北汉军于乐平(今山西昔阳)东静阳砦。次年,再改镇国军(华州,今陕西华县)节度使,开宝二年(969)死,终年47岁。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乾德元年十二月乙巳。
①《宋史》卷250《罗彦瓌传》及《传论》。
王彦昇王彦昇(917—974),北宋开国功臣中的中级将领,字光烈,前蜀人。
以善击剑,外号“王剑儿”。后唐于同光三年(925)灭前蜀,次年前蜀后主王衍及宗族、官员、将佐奉诏迁往后唐首都洛阳,王彦昇时年11岁,应是随父迁至洛阳,其父可能是前蜀将领。王彦昇后事宦官孟汉琼,孟“汉琼以其趫勇,言于明宗,补东班承旨”①,其时当在明宗后期长兴年间。后晋初,转内殿直,与罗彦瓌共事。开运元年,后晋少帝北征至澶州,王彦昇与罗彦瓌一起被选入十勇士,以功升护圣指挥使。后周广顺元年(951),从向训(拱)破北汉军于■亭(今山西襄垣西北)南,杀北汉将王璋,以功升龙捷右厢第九军都虞候,后升转入殿前司任铁骑右厢第二军都指挥使、领合州(今重庆合川,时属后蜀)刺史。世宗时,从刘崇进、李重进等转战于淮南,显德三年(956),南唐进攻“盛唐,铁骑都指挥使(似应为铁骑右厢第二军都指挥使)王彦昇等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②。显德五年四月,辽军攻占后周沿边州县,镇宁军节度使张永德奉诏北上抗击,王彦昇从征,收复束城(今河北河间东北),升为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此后可能即成为赵匡胤的心腹之一。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正月初,当赵匡胤开始发动“陈桥兵变”
时,赵匡胤的心腹、都押衙李处耘“见军中谋欲推戴,遽白太宗,与王彦昇谋,召马仁瑀、李汉超等定议,始入白太祖”①。兵变后,赵匡胤又随即派王彦昇率所部先入京,可见王彦昇在兵变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他在回京后,首先杀死后周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在京巡检韩通及全家。据史书记载:“初,太祖誓军入京,不得有秋毫犯,及闻(韩)通死,意甚不乐,以建国之始,不及罪彦昇”,又说“王彦昇之弃命专杀也,上(太祖)怒甚,将斩以徇,已而释之,然亦终身不授节”。是奔命专杀还是奉命行事,今虽无从考实,从“其后上(太祖)幸开宝寺,见壁上有(韩)橐驼(韩通之子)及(韩)通画像,遽令扫去之”,宋太祖对韩通的态度于此可见。王彦昇杀死韩通,消除了唯一可能发生的军事抗击,保障了赵匡胤兵变的成功,但韩通不是在抗击的战斗中战死,韩通全家更无任何罪名,却被王彦昇全部杀死,其行为实在太卑劣,有损于赵匡胤的形象,因而不得不暂时拘捕王彦昇,还表示要斩首以惩其“专杀”之罪。然而,事实是随后不仅无罪释放,而且照样升官,军职升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与罗彦瓌所升的控鹤左厢都指挥使相当,加衔由合州刺史升为恩州(今广东恩平北,时属南汉)团练使,“后为京城巡检”,负责首都的治安,韩通在被杀前以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兼任此职,可见京城巡检之亲要,说明宋太祖对王彦昇信任有加。但得意忘形的王彦昇在同年(建隆元年)三月,“中夜诣王溥第”,由于此前有过实际是奉命杀死韩通全家的先例,以致身为宰相的王溥“惊悸而出,既坐,乃曰:‘此夕巡警甚困,聊就公一醉耳。’彦昇意在求贿,溥佯不悟,置酒数行而罢”。王彦昇的这次“专主”行为,与“专杀”韩通全家的罪行相比,可说是微不足道,只免去其京城巡检兼职,也可说是很重的处分。但是,当次日王溥向宋太祖密奏①《宋史》卷250《王彦昇传》。
②《资治通鉴》卷293,后周显德三年十月癸酉。
①《宋史》卷257《李处耘传》。
此事后,宋太祖不仅免去其京城巡检的兼职,又罢去他铁骑左厢都指挥使的军职,还将他外放为地方官,降为唐州(今河南唐河)刺史,惩罚之重是少见的,说明赵匡胤要严惩一切胆敢“自主”的将领。可能是随后即升唐州刺史州为团练州,王彦昇又恢复为团练使,以对建国有功的王彦昇稍加抚慰①。开宝二年(969)升为房州(今湖北房县)防御使,同年冬改任原州(今镇原)防御使兼缘边巡检,与庆州(今甘肃庆阳)姚内斌、通远军(今环县)董遵诲等,成为宋太祖西北边防的主要将领。王彦昇性残忍,“戎人有犯汉法者”,“手捽其耳嚼之”,作下酒菜②。开宝七年(974)因病回朝,死于途中,终年58岁。
①《宋史·王彦昇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续资治通鉴长编》称“出(王)彦昇为唐州团练使,唐本刺史州,于是改焉”;而《宋史·王彦昇传》则作“乃出为唐州刺史”,应是王彦昇先是刺史,随后升为团练使。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开宝二年十二月乙酉。
第二十七章赵普沈义伦吕馀庆刘熙古第一节赵普沈义伦赵匡胤霸府幕僚集团《宋史》称:“自古创业之君,其居潜旧臣,定策佐命,树事建功,一代有一代之才,未尝乏也。”①此论虽为赵普而发,但赵匡胤的节度幕府确实聚集了一批人才。当后周世宗时,赵匡胤官衔、名望迅速上升之际,野心也日益膨胀,不仅早有“义社十兄弟”在军事方面作了兵变夺权的准备,而且逐渐发展了一个相当规模的霸府幕僚集团,聚集了不少人才。他们不仅在“陈桥兵变”时出谋划策,在宋朝建立后,历任正副宰相及枢密院、三司长官,掌握宋初的政、军、财大权。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已聚集了当时的主要军事将领,但文官方面除暗中投靠的次相王溥外,几乎没有其他高级文官事前投入赵匡胤集团。宋朝建立后,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不得不留用全部后周官员,以示政局稳定。建隆元年(960)正月初五,宋朝正式建立。十一日,为开国功臣石守信等六人封官进爵后;二十二日,“以佐命功”提升原先的霸府幕僚,“归德节度判官宁陵刘熙古为左谏议大夫,掌书记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宋、亳观察判官安次吕馀庆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摄观察推官太康沈义伦为户部郎中,归德节度副使张彦柔领池州(今安徽贵池,时属南唐)刺史”①。其中除张彦柔是武官依例升官外,其余四人都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的主要成员,他们都担任过枢密院长官,赵普、沈义伦还先后任宰相,吕馀庆、刘熙古也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霸府幕僚中的次要成员还有楚昭辅、李处耘、王仁赡,他们都是宋太祖的亲信,以后也都担任过枢密副使,是北宋初期统治集团中的重要成员。
赵普赵普(922—992),字则平,祖籍幽州蓟县(今北京)。后唐末,其父赵迥举族迁居常山(镇州郡名,今河北正定);后晋天福七年(942),赵迥虽又举家迁居洛阳并长期定居,因原籍已属契丹境,以后便自称“今为常山人”②。
赵普的曾祖父,唐末任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在唐末或五代初任澶州司马;父亲赵迥,五代时任相州(今河南安阳)司马,都是六、七品官员,虽非“世胄”,亦非小吏①。唐末、五代虽然战乱不断,而科举不废,除个别年份外,仍然每年举行,但赵普祖先入官似均非由科举,祖父、父亲都是藩镇僚属。
赵普青少年时也曾读书,但无甚学识,科举之途无望,遂步父、祖后尘①《宋史》卷256《赵普传·传论》。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壬戌。
②宋太宗:《赵中令公普神道碑》,《琬琰集删存》卷1,哈佛燕京学社1938年版。①参见张其凡:《赵普评传》第一章第一节《小吏世家》,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投充州、镇为僚属。后周初年,赵普“初罢陇州巡官,到京日,至日者王勋卜肆问命,次帘下,看鲁公(范质)驺殿稍盛,叹曰:‘似此大官修个甚福来得到此。’勋曰:‘员外即日富贵,更强似此人,何足叹羡,往往便为交代亦未可知。’后果如其言”②。从王勋所说赵普日后接替范质相位,则应是后周广顺元年(951)六月范质任宰相以后,赵普初任陇州巡官当在后汉时。显德元年(955)七月,刘词任永兴军节度使、行京兆尹,赵普被辟为从事,与楚昭辅、王仁赡同事。次年十二月刘词死,虽然刘词在遗表中向朝廷推荐赵普,但没有被朝廷任用,此后行踪当是如王铚所说,在滁州教蒙童为生。显德三年,后周世宗攻打南唐的淮南时,滁州“有镇州赵学究在村中教学,多智计,村民有争讼者,多诣以决曲直”③。此次世宗亲征,除以向训、王朴、韩通等留守东京外,文武大臣们例皆从征,宰相范质亦在从征之列,“世宗用兵淮上,太祖拔滁州,宰相范质奏(赵)普为军事判官”④,为州的幕职官。赵普与赵匡胤的初次相见在滁州,不论是赵普“时为郡之参佐,断事明敏,狱无冤者,太祖闻名召见与语,深器之”①,还是赵匡胤微服私访赵普于村中私塾,赵普从此与赵匡胤结识。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当时也领兵在淮南作战,生病于滁州,赵普不仅朝夕侍奉,又与赵匡胤父子攀附为同宗。不久,后周退兵,滁州复归南唐,赵普调任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同年,赵匡胤升任殿前都指挥使随后又兼领匡国军节(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辟赵普为节度推官,赵普从此投入赵匡胤的幕府。显德四年,赵匡胤改领义成军(滑州,今河南滑县东)节度使,次年又改领忠武军(许州,今许昌)节度使,赵普一直留在赵匡胤的幕府,原刘词的幕僚楚昭辅、王仁赡也先后投入赵匡胤幕府,都成为赵匡胤的心腹。显德六年六月,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同月,世宗死,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为赵匡胤篡夺帝位提供了良机。七月,赵匡胤改领归德军节度使,赵普升为节度掌书记。
显德七年(宋建隆元年,960)正月元旦,在赵匡胤的精心策划下,指使人谎报辽军入侵,后周宰相范质等仓卒命赵匡胤率禁军北上抵御,于初三日当晚到达在当时黄河南的陈桥驿,次日清晨发动兵变,“都押衙上党李处耘,具以其事白太祖弟匡义”,赵匡义“即与处耘同过归德节度掌书记蓟人赵普”,赵“普与匡义入白太祖”,“陈桥兵变”成功,“先遣客省使大名潘美见执政谕意,又遣楚昭辅慰家人”②,在“义社兄弟”、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等人的内应下,赵匡胤顺利地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
为稳定局势的需要,也由于赵匡胤幕僚们原来的官职太低,宋朝建立后只得仍留用范质、王溥、魏仁浦为宰相,吴廷祚为枢密使。在随后升迁的霸府幕僚中,位列第二的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参与掌握枢密院的军事大权。同年五月,从征平定潞州李筠。八月,即升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在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第一个升为两府大臣的。
宋太祖自建立宋朝以来,最关心的是如何避免继后周而成为第六个短命②丁谓:《丁晋公谈录》。
③王铚:《默记》卷上。
④《宋史》卷256《赵普传》。
①《赵中令公普神道碑》。
②《续资冶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癸卯。
政权,赵普建议对方镇“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①,借以加强皇权;对名望已高的石守信等军事将领,采取收其兵权的方针,以避免可能的“兵变”,都被宋太祖采纳而先后实施,并逐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赵普也日益受到信任。建隆三年,留用的枢密使吴廷祚首先被罢职出为节度使,赵普接任枢密使。乾德二年(964)正月,范质、王溥、魏仁浦同日被罢相时,学识不多的赵普,显然事前并不了解新宰相的任命制度,因而没有能在罢免旧相前,向宋太祖提出合适的建议,以至于在建国的第五年,出现任命赵普为新宰相时,敕书没有在任宰相签署的尴尬场面,最后不得不以皇弟、“使相”赵光(匡)义的同平章事衔署敕,这是自唐中叶设使相以来,使相行使宰相职权唯一的一次。
赵普任宰相后,虽尽心辅佐太祖,但赵普“独断政事,太祖疑其专恣,欲用薛居正、吕馀庆为相,普恶其与己同列,但令参知政事”。当时,宋太祖“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于是召陶穀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同年四月,任命薛居正、吕馀庆为参知政事。“中书印唯宰相得知,事无大小,尽决于(赵)普”。将参知政事作为副相的官衔一事,到咸平二年(999)即受到宰相李沆在《重修太祖实录》中批评,李焘记述:“史臣李沆等曰:案唐故事,平章事亚于参知政事矣,今穀不能远引汉御史大夫亚相故事为对,翻以参知政事为丞相下一等,穀失之矣,议者惜之。”宰相李沆直接批评的虽是陶穀,实际上也批评了当时的宰相赵普之失。赵普虽“寡学术”,却很有权术,对可能与其相位相近的官员,不仅排挤,甚至进行陷害,这次他不仅阻挡了薛居正、吕馀庆进入宰相的行列,而且一改隋唐以来只设宰相,不设副相的制度。由于创设的副相(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①,将参知政事处于宰相助手的地位,不能参与决策。宋太祖原想起用资历学识远比赵普为高的窦仪任宰相,但“赵普忌窦仪刚直,乃引薛居正参知政事”②,排挤了窦仪。其后宋太祖又想起用冯瓒为相,赵普就一再设计陷害冯瓒,赵“普言(冯瓒)法当死,太祖欲贷之,普固执不可”③,必欲处于死罪,冯瓒被流放登州沙门岛(今山东长岛)。赵普从此日益擅权,“尝于视事阁坐屏后设二大瓮,凡中外表奏普意不欲行者,必投之瓮中,满则束缊(束以乱麻)焚之,以是人多怨者”④。开宝六年(973)六月,雷有邻告政事堂官员受贿作弊,他们都得到宰相赵普的庇护,宋太祖在查实情况后,决定参知政事吕馀庆、薛居正升政事堂,与宰相赵普同议政事以分其权。八月,赵普罢相以“使相”出为河阳(孟州,今河南孟县南)三城节度使。
开宝九年十月,皇弟晋王赵光义在宦官王继恩的策应下,夜入皇宫,“斧声烛影”,杀死病中的宋太祖夺取帝位,是为宋太宗。也是武夫出身的宋太宗,可能对皇位在正常继承的情况下,新皇帝在即位的当年,仍使用去世皇帝的年号,到次年元旦才改用新年号的制度不了解,急于在十二月初一,即改当年为太平兴国元年,即使是竭力为宋太宗继承问题进行粉饰的南宋史学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建隆二年七月戊辰。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四月乙丑。
②《宋史》卷263《窦仪传》。
③《宋史》卷270《冯瓒传》。
④王称:《东都事略》卷26《赵普传》。
家李焘,也不得不说:“上(太宗)以亲政逾月,特与天下更始,非故事也。”①次年三月,赵普自河阳入朝,升太子少保留京城奉朝请,后虽又升太子太保,但没有受到重用,郁郁不得志。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适有原宋太宗幕僚如京使柴禹锡,告皇弟秦王赵廷美(匡美、光美)骄恣,可能有阴谋。太宗召问赵普,富于权术的赵普感到升迁的机会来临,立即表示“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随后又编造了“金匮之盟”,据说是建隆二年六月,太祖、太宗的生母杜太后死前,对太祖说:“汝死当传位汝弟”,而且是赵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太祖)藏其书金匮”。使宋太宗“大感悟”,赵普编造的故事,为他杀兄夺位制造了“合法继承”皇位的“根据”,解决了他继承皇位的合法性问题。他立即对数年来没有重用赵普表示歉意,“召普谓曰: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②。于是,以赵普为司徒兼侍中,这是北宋前期最高的宰相职衔,遂成为首相,后又封为梁国公。
赵普任相后,积极迫害秦王赵廷美。太平兴国七年三月,赵廷美罢开封尹,改授西京(今洛阳)留守。同年五月,又设计诬告秦王赵廷美与次相卢多逊勾结谋反,卢多逊全家被流放崖州(今海南崖县西北);赵廷美“勒归私第”,秦王府幕僚、小吏6人被斩。赵普又指使开封知府李符,诬告赵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赵廷美因而被降封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在宋太宗、赵普的淫威下,当时没有人敢为赵廷美说话,只有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独申救之”①,也无济于事。次年十月,赵普再次被罢相,以“使相”侍中衔出为武胜军(邓州,今属河南)节度使,后移山南东道(襄州,今湖北襄樊)节度使。在宋太宗次子赵元僖的推荐下,端拱元年(988)二月,再以侍中为首相。淳化元年(990)正月,赵普因病罢相改任西京留守。淳化三年(992)春,以病求退,拜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奉禄以养病。七月十四日,病死,终年71岁,追封真定王,谥忠献。沈义伦(沈伦)
沈义伦(909—987),后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后汉乾祐元年(948),白文珂以“使相”任永兴军(陕州,今三门峡市西)节度使,沈义伦投白文珂幕下,开始了节府幕僚生涯。后周显德三年(956),赵匡胤初领匡国军(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经宣徽使昝居润推荐,几乎与赵普同时投入赵匡胤幕府,沈义伦任从事,掌管财政。
宋朝建立,沈义伦在以“佐命功”升迁的赵匡胤霸府幕僚中,名列第四。自归德军(宋州,今商丘南)观察推官升为户部郎中。沈义伦较关心民间疾苦,次年出使吴越时,途中见到淮南扬州、泗州(今盱眙西北)发生饥荒,饥民饿死不少,在他归朝后的力请下,宋太祖下诏淮南地方进行赈济。建隆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甲寅。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太平兴国六年九月辛亥;卷2,建隆二年六月甲午。参见邓广铭:《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问题考释》。
①《宋史》卷244《魏王廷美传》,卷245《汉王元佐传》。
三年十一月,升给事中。乾德元年(963)改任陕西转运使。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军进攻后蜀,沈义伦改任随军转运使。次年正月,宋灭后蜀,宋军将帅恃功贪暴,只有都监曹彬、转运使沈义伦清廉,曹彬归朝后,“唯荐义伦可任”①。乾德五年八月,沈义伦升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开宝二年(969)二月,宋太祖亲征北汉,以皇弟赵光义为东京留守,沈义伦为大内都部署、判留司三司事,负责皇宫安全和处理朝廷日常财政事务。
沈义伦言行谨小慎微,当新贵们纷纷营造宏丽的新居,他的住房虽卑陋但不进行修缮。开宝六年五月,宋太祖派官督工按设计图为他营造新居时,他还是要求建造较狭小的房屋。同年八月,连任十年宰相的赵普,因跋扈擅权被罢相出为节度使。九月,枢密副使沈义伦与参知政事薛居正同日升为宰相,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光义(太宗)夺位后,沈义伦避宋太宗名讳,改名沈伦。仍任次相。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宋太宗亲征北汉及随后攻辽,百官从征,次相沈伦任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全权负责留守事务。
太平兴国六年六月,首相薛居正死,沈伦升为首相。同年九月,赵普因编造“金匮之盟”被宋太宗任为首相,沈伦再次充任次相,一场迫害皇弟秦王赵廷美的活动在赵普的主持下紧张进行。次年初,沈伦开始生病,也许是他觉察到一场政治风暴即将来临,以病告假静观发展,“清介醇谨”的沈伦既无力阻止,也不愿参与迫害秦王赵廷美、次相卢多逊,更不想被卷入其中而受牵连,在赵廷美勾结卢多逊谋反罪名将要成立之前,沈伦“已上表求致仕”①。但同年四月,沈伦仍以不能觉察卢多逊罪行而被罢相。沈伦再次上表请求致仕,同年七月,以左仆射致任。雍熙四年(987)病死,终年79岁,谥恭惠。
第二节吕馀庆(附吕端)刘熙古吕馀庆(附吕端)
吕馀庆(927—976),原名胤,字馀庆,宋初因避宋太祖名讳,以字行,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西)人,官宦世家。祖吕兖,唐末,任横海军(沧州,今沧州东南)节度判官。后梁开平三年(909)五月,横海军节度使刘守文攻其弟刘守光于幽州败死,刘守光反攻沧州,吕兖立刘守文子刘延祚为帅,并率军民守城。次年正月,刘延祚降,吕兖全家遇害,吕兖子吕琦,时年15岁,门客赵玉诈以为弟而得脱。吕琦后投太原晋王李存勗霸府,后唐建立,历殿中侍御史、礼部郎中、给事中、御史中丞、端明殿学士。后晋时,任秘书监、兵部侍郎。吕琦子吕胤(馀庆)、吕端。
吕胤后晋时以父荫入仕,历开封府参军、忠武军(许州,今许昌)节度推官。后汉时,任濮州录事参军。后周显德三年(956)十月,赵匡胤领匡国军节度使,吕胤任掌书记,遂成为赵匡胤霸府幕僚;后周末,任宋、亳观察判官。
宋朝建立,吕胤以字行。吕馀庆在以佐命功升迁的霸府幕僚中名列第三,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乾德五年二月乙丑。
①《宋史》卷264《沈伦传》,卷256《赵普传》。
升给事中、端明殿学士,后任首都开封府知府。同年,宋太祖先后平定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叛乱,开封知府吕馀庆协助枢密使吴延祚及皇弟赵光义留守京城。后升户部侍郎。乾德元年(963)三月,宋平荆湘,吕馀庆任新占领区潭州知州,同年移为襄州(今湖北襄樊)知州,后改为兵部侍郎、江陵知府。
乾德二年四月,创设副相参知政事,吕馀庆与薛居正成为首任参知政事。但当时虽名为副相,却“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①,实际上只是宰相赵普的助手。次年正月,宋灭后蜀。二月,吕馀庆以副相参知政事权知成都府。当时后蜀刚亡,以宋军统帅王全斌为首的大部分将领日夜宴饮,“豪夺子女玉帛,及擅发府库,隐没货财”②,军士们也进行抢掠,“大将王全斌等不能戢下”,“吕馀庆立捕斩之以徇,军中畏伏,民用按堵”③,秩序逐渐恢复。开宝元年(968)正月,蜀地已平静,参知政事吕馀庆回朝,兼任剑南、荆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等使,实际是负责督运后蜀国库财物至京。
开宝六年,宋太祖为抑制宰相赵普的擅权,决定提高副相参知政事的职权,“诏参知政事吕馀庆、薛居正升都堂(政事堂、中书)与宰相同议政事”,与宰相赵普“分(日)知印、押班奏事”①,吕馀庆等才从宰相赵普的助手地位,提高至与其副相相称的地位。九月,吕馀庆以病求解职,罢为尚书左丞。开宝九年(976)死,终年50岁。
吕端(935—1000),字易直,吕馀庆弟,以荫入仕,后周时任至著作佐郎、直史馆。
宋太祖时任至成都知府,开宝九年宋太宗即位后,皇弟赵廷美,封齐王,任开封府尹,吕端后被调任开封府判官,进入赵廷美幕府。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原拟以皇弟赵廷美主持留守事务,吕端为赵廷美出谋认为应该从征,赵廷美从征后进封秦王。次年,吕端因秦王府亲吏请托违诏市竹木而被贬官。雍熙三年(986)太宗次子赵元僖任开封尹,吕端再次任开封府判官,成为许王赵元僖的幕僚。淳化三年(992)许王赵元僖暴病而死,因其嬖妾张氏专恣,吕端等王府幕僚以失职被降官,吕端不久复官,升枢密直学士。淳化四年(993)六月,任参知政事。太宗想用吕端为宰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②至道元年(995)四月,吕蒙正罢相,吕端任宰相(独相)。副相参知政事自开宝六年提高职权后,可能在太宗初年地位又降低,吕端因与寇準同时升任参知政事,而自己先升为宰相,向太宗提出“臣兄馀庆任参知政事日,悉与宰相同,愿复故事”③。从此,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而且将原先上朝的砖位与宰相合而为一,遂成制度。
至道元年八月,宋太宗立第三子寿王赵元侃(恒)为太子,这是宋朝首次立太子。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四月乙丑。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乾德五年正月辛丑。
③《宋史》卷263《吕馀庆传》。
①《宋史》卷3《太祖纪》三。
②《宋史》卷281《吕端传》。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至道元年四月戊子。
至道三年三月,宋太宗病危时,曾经帮助宋太宗夺位的大宦官王继恩,又想故伎重演,说动李皇后,并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等,谋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为帝。太宗死后,李皇后派王继恩召宰相吕端。吕端“知有变”,遂锁王继恩于阁内,并派人看守。吕端入宫后,李皇后提出“立嗣以长”问题与吕端商议,吕端认为太宗立太子正是为了日后帝位的继承,遂奉太子赵恒为帝,是为真宗。“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吕端因恐宦官们以楚王赵元佐冒充赵恒,吕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并上殿查看无误后下殿,率领群臣拜呼万岁①。宋朝皇位首次正常继承,也是第一次由宰相参与意见的皇位继承,在宰相吕端主持下顺利进行。太宗时跋扈一世的大宦官王继恩终于被贬官,安置于均州(今湖北十堰东北),后死于贬所。咸平元年(998)十月,吕端因病以太子太保罢相,仍享受宰相俸禄的特殊礼遇。咸平三年(1000)死,终年66岁,谥正惠。
刘熙古刘熙古(903—976),字义淳,宋州宁陵(今属河南)人。少通经史,也精于骑射。后唐长兴中,因祖父名实进,因而避讳未考进士科而考《三传》,中举;时翰林学士和凝掌科举,召刘熙古参与进士科考试,中第,与后周宰相范质同时或先后成为和凝的门生,但刘熙古长期沉沦于县令及节镇幕僚。后唐末,入金州(今陕西安康)防御使孙铎幕下为从事。后晋初,随孙铎至汝州(今属河南),孙铎死后,改任下邑县(今夏邑)令,后任三司户部出使巡官等。后汉时,任卢氏(今属河南)县令。后周显德二年(955)秋冬,后周平秦、凤,刘熙古出任秦州观察判官;显德六年七月,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刘熙古任节度判官。
刘熙古虽是投入赵匡胤霸府的主要幕僚,但还来不及与赵匡胤建立密切的关系,次年正月赵匡胤即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建隆元年(960)正月,在宋太祖为其主要幕僚们加官进职时,刘熙古虽名列第一,所进官衔为左谏议大夫,也略高于位列第二的赵普右谏议大夫,这可能是因为刘熙古在霸府幕僚中资历最高。但刘熙古并没有受到重用,而是长期出任州、府长官。自建隆元年以左谏议大夫知青州;同年十一月宋太祖亲征扬州李重进,刘熙古被“追赴行在”从征①。建隆二年,又以左谏议大夫制置晋州(今山西临汾)矾务,当时矾实行禁榷制,由国家专卖,刘熙古“许商人输金银、布帛、丝绵、茶及缗钱,官偿以矾,凡岁增课八十万贯”②,是宋太祖霸府主要幕僚中唯一从事基层财务的官员。
乾德元年(963)前后,刘熙古升为刑部侍郎、知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后改任权知秦州。秦州地近党项、吐蕃族居住区,多边患,刘熙古恩威并施,又“取其酋豪子弟为质”③,边境地区日渐平静。开宝元年(968)正月,以端明殿学士职名权知成都府,以接替回京复职的参知政事吕馀庆。
开宝五年二月,刘熙古回京任参知政事,在原霸府主要幕僚中是最晚一①《宋史》卷281《吕端传》。
①《宋史》卷263《刘熙古传》。
②《宋史》卷185《食货志》下七《矾》。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六月乙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