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三节商鞅①生平及著作商鞅,姬姓,是卫国的公族,故又称卫鞅或公孙鞅。鞅后在秦,受封商邑,因称商鞅。他是战国时期法家中的著名人物,生年不可确考,死于公元前338年。
商鞅是李悝的学生,年辈略后于吴起。《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先至魏,魏王不用。《秦本纪》称商鞅在秦孝公元年入秦,三年变法,五年为左庶长,十年为大良造,二十二年被封为商君,二十四年孝公死后被杀。《商君书》原有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四篇,旧题“商鞅撰”,但其中有商鞅以后其他法家的作品,《韩非子·五蠹》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韩非所见商、管两家书当然与今本有所歧异,但亦可见《商君书》在战国末期已流传很广。
在秦变法的争议商鞅年轻时爱好刑名之学,先到魏国,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在临死前,推荐他给魏惠王,要惠王用他为相。并说,如果不用,就把他杀掉,不能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以为公叔痤病重,在说胡话,因而没有任用商鞅。这时,秦孝公下令求贤,商鞅就到了秦国。
商鞅到秦国后,先住在孝公的宠臣景监家里。他头两次见孝公,劝孝公学尧舜禹汤的仁义,行所谓帝王之道。孝公听得直打瞌睡。事后,孝公对景监说:你的客人太迂腐了。商鞅从景监那里知道了,孝公对他不满意,便要求孝公作第三次的接见。这一次,商鞅大谈富国图霸之术。秦孝公立刻被打动了,越听越爱听。孝公高兴地对景监说:你的客人果然是好样的,孝公一连和商鞅谈了好几天,决定了重用商鞅,准备实行变法。
变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群臣间引起很大的争议。《商君书·更法》载,秦孝公跟商鞅以及旧臣、甘龙、杜挚在一块商议变法的问题。秦孝公说:我想变更法度来治理国家,改革礼制来教导百姓,但是恐怕天下人议论我。商鞅说:“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说:好!甘龙则不赞成。甘龙说:圣人不用改变民众习俗来推行教化,明智的人不改变旧法来治理国家。因袭民众的旧习来施教,不用费多大力气就会得到成功。依据旧法度治理国家,官吏很熟习,民众也能相安。如果现在要变法,不按秦国旧制,要改革礼制来教化民众,恐怕天下人要议论秦国国君。
商鞅批驳甘龙说:“你所说的都是俗人之见。平常人总是安于拘守旧的习惯,学士们总是局限于自己的见闻。这两种人可以当官守法,不能跟他们讨论法以外的事情。夏、商、周的礼制不同,都成了王业:春秋时期五霸的①以下关于商鞅的材料,主要见于《战国策·秦策》,《史记·商君列传》。法度也不同,都成了霸业。所以,智慧的人创造制度,而愚昧人的人受法度的管束;贤人改革礼制,而庸人受礼制的约束。我们不能跟拘守礼的人商讨大事,不能跟受法度约束的人计议变法。
杜挚也反对商鞅的看法,说:没有百倍的利益,不变更法度。没有十倍的功效,不更换器具。我听说过,效法古人就没有错误,遵守旧礼就没有奸邪。
商鞅毫不妥协地说:古代的政教不同,我们效法哪个古人?帝王不相因袭,我们拘守谁的礼制?伏羲、神农教导民众而不杀人,黄帝、尧、舜杀人而不叫妻子连坐。至于文王、武王,则各自针对当时的形势,建立法度;根据事实的情况,制定礼制。礼制、法度,要随着时代而制定。命令,要符合实际的需要。兵器、盔甲、器具,都要应用便利。所以说:治世不必一以贯道,便国不必拘泥古法。商汤、周武的兴起,正由于他们不拘守古法;殷纣、夏桀的灭亡,正由于他们不改革旧礼。这样看来,违反古法的人不一定受到非议,拘守旧礼的人,也不值得赞扬。君主不要疑惑了。
孝公说:好!我听说过,穷僻的巷子里,遇事多觉奇怪;认识片面的学士,对事常多辩论。愚人高兴的,正是明智人感到可怜的;狂妄人称快的,正是贤能人所担心的。我要对于那些拘泥现状的人说,我不再疑惑了。
通过这场论争,以杜挚、甘龙为代表的因循守旧势力失败了,商鞅说服了孝公,使孝公坚定了变法的决心。
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是:1.编制民户,加强刑赏。以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什伍内各家,互相纠察。一家做奸犯法,别家必须告发。隐瞒不告发,就要同罪连坐。新法规定,不告发奸人的,腰斩。告发奸人的,跟斩得敌人首级同赏。藏匿奸人的,要跟投降敌人同罪。新法还规定,旅客必须有凭证才能留宿客舍。收留没有凭证的旅客,客舍主人要问罪。
商鞅主张对轻罪用重刑。认为,这样可以迫使民众连轻罪也不敢犯,重罪更不敢犯。商鞅为了保护私有的耕牛和马,对盗窃牛马的人判处死刑;为了统一度量衡,现定“步过六尺者有罚。”商鞅对轻罪用重刑,目的在于贯彻他制定的法令,把民众的反抗斗争镇压下去。《战国策·秦策一》称赞商鞅变法的成效说: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史记·商君列传》称赞其成效是:“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
2.鼓励小农生产,崇本抑末。新法规定,凡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要加倍出赋税。努力搞好生产,粮食和布帛生产多的,可以免除劳役。从事末利,游手好闲而贫穷了的,把全家罚作官奴隶。商鞅如此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封建生产力、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这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封建政治的经济基础。
《商君书·垦令》一连列举二十条鼓励垦荒的措施,其中有不少抑商的政策。例如规定商人必须向官府登记各种奴隶(厮、舆、徒、童)的名字和数目,以便官府摊派徭役;还规定提高市上酒肉税额,要让税额比成本高十倍;更规定加重关卡和市场上的商品税,不准私自贩卖粮食,牟取暴利。还主张“一山泽”,由国家统一管理山泽之利。所有这些抑商政策,目的在于防止商人损害、破坏小农经济,扶助小农经济的成长。
为了新法在民众中贯彻执行,商鞅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据说,他在国都的南门外立了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如有人搬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一般老百姓都很奇怪,没有人去动。后又宣布增加到五十金。有一个人不怕事,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收发了五十金的赏钱给这个搬木头的人。通过这件事,表明了新法的权威性。此后,商鞅就把新法公布了出来。
3.奖励军功,按军功重新规定给予名位的标准。
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得君上爵赏;私斗的人,按犯罪轻重受刑罚。
奖励军功的具体办法是:凡在战争中斩得敌一个首级的,赏给爵位一级;要做官的,委任五十石俸禄的官。斩得敌人两个首级的,赏给爵位两级;要做官的委任一百石俸禄的官。官爵的提升是跟斩首敌首级的军功相称的。对没有军功的宗室子弟,一律废除他们的名位,按军功重新规定尊卑爵秩等级。有军功的人可以享受军功爵的待遇,可以享受荣誉。
由于秦国变法的初步成功和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公元前352年,商鞅以功升为大良造,这是相当于中原各国的相国兼将军的官职。
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是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目的在于进一步谋求富国强兵。主要有下列五点:1.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史记·商君列传》说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开”就是开拓的意思。《战国策·秦策三》载蔡泽的话说:商君“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决裂”的目的是为废除井田制,董仲舒曾指出: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①商鞅这次对土地制度的改革,一方面用法令形式废除了井田制,就是所谓“坏井田,开阡陌”;另一方面是重新设置了新的阡陌封疆,用法令形式保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后世人说商鞅“灭庐井而置阡陌”②。《秦律》严禁对土地权的侵犯。云梦秦简《法律问答》有一条律文:“盗徙封,赎耐。”就是把私自移动田界看作“盗”的行为,要判处耐刑(剃去鬓发),但允许出钱赎罪。接着又对律文解释说:“何知为封?封即田阡陌、顷畔封也,是非而盗徙之,赎耐。何重也?是不重。”说明田界不准“盗徙之”,这是对土地权的侵犯,应该判处耐刑,并认为这种刑罚“不重”。
2.推行县制。把许多乡、邑、聚(村落)合并为县,建置了四十一个县①,设县令、县丞等官,还设有县尉②。县令是县之长,县丞掌管民政,县尉掌管军事。公元前349年,“初为县,有秩史”③,就是在县官之下,开始设置有①《汉书·食货志上》。
②《汉书·王莽传》载区博说:“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杜佑《通典·食货典序》也说:商鞅“隳经界,立阡陌”。①《史记·商君列传》,又《秦本纪》均作四十一县。《六国年表》作三十一县。②《商君书·境内》。
③《史记·六国年表》。
定额俸禄的小吏。县制的普遍推行,是为了把全国政权、兵权集中到朝廷,建立君主专制的统一的封建政治体制,以便于巩固封建统治,发展地主经济。3.迁都咸阳,修建宫殿。这时秦国为了争取中原,图谋向东发展势力,把国都从雍迁到咸阳。咸阳位于秦国的中心地点,靠近渭河,附近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而旧都雍,旧贵族的习惯势力较大,不利于变法的开展。同时仿效中原各国国都的规模,修建冀阙(古时宫廷门外的一种高建筑,用以悬示教令)与宫殿。
4.统一度量衡,“平斗桶(斛)、权衡、丈尺”。这对秦国统一赋税制度、俸禄制度,都有一定作用。传世有已颁布的商鞅方升(现藏上海博物馆)。这件珍贵的文物,应是商鞅为统一度量衡而作的标准量器。
5.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秦国的西南和西北都是少数族,秦国统一了许多少数族地区,因而在秦国戎狄风俗较多。商鞅依照中原的风尚、习俗,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这对秦国的富强是有好处的。公元前340年,商鞅计擒魏将公子卬,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一部分过去夺去的西河地。商鞅由于这个大功,受封于於商(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十五个邑,号为商君。
变法跟贵族的矛盾商鞅的新法虽得秦国民众的欢迎,却严重地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顽强反抗。新法推行不久,就有数以千计的旧贵族到国都来,硬说新法不好。以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为首的一批旧贵族,也出来捣乱并唆使太子犯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人人都得遵守。新法推行受到了阻碍,主要是上面的人不遵守。现在太子犯了法,也得依法惩办。由于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便用刑罚,太子的师傅可得担当他的罪名。于是就把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判了罪,在公孙贾的脸上刺了花(黥刑)。但是旧贵族不仅没有死心,而且随着变法的深入,斗争也日益复杂尖锐。当新法推行已有了明显效果时,那些起初说法令不便的人,又说法令便于执行了。商鞅说:这些人都是“乱化之民”,把他们都流徙到边城去,从此就没有人再敢公开议论法令。在第二次新法公布后,旧贵族再次出来捣乱,商鞅把为首的祝懽杀掉,把屡教不改的公子虔的鼻子割掉(劓刑)。旧贵族企图暗害商鞅。商鞅在出门的时候多带卫士严加戒备。当时有一个游士,名叫赵良的人来对商鞅说:“秦国人对你恨透了,你的寿命象早晨的露水一样,长不了。你不如把封邑还给国君,隐居到偏僻的地方去种庄稼”。又说:“你不要仰仗着国君为你撑腰。国君一旦死去,秦国会重重地收拾你,你的灭亡,翘着脚就可以等到。”商鞅没有被吓倒,仍然坚持变法。
在赵良劝告商鞅以后五个月,秦孝公死去。曾经犯过法的太子驷继位,这就是秦惠文王。旧贵族见报复的时机已到,便对秦惠文王说:“秦国的妇女孩子都只知道商鞅的法,商鞅的威望比秦国国君高,这是很危险的事;而且商鞅本来是君的仇雠,还不赶快收拾他?”秦惠文王在旧贵族的煽动下,就派官吏去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就逃走了,找旅店住宿。旅店主人不知道他是商鞅,拒绝说:商君定下的法律,留住没有凭证的旅客要受连坐的罪。商鞅不得已,企图逃往魏国,魏拒绝了他。商鞅只得回到封邑,打算用武装反抗,但变法后的秦国军队是强大的,战斗的结果商鞅被逮捕,遭到了最残酷的刑罚——车裂,并且全家被屠杀。商鞅虽然被杀害了,但是他的新法在秦国还在施行对秦国的富强继续起积极的作用。
第五章孙膑、乐毅、田单战国中期,战争日亟。这时,能料敌制胜,改变东方国家间形势,显名当时,垂名后世的军事家,有孙膑、乐毅和田单。
第一节孙膑孙膑破魏孙膑,齐国人,是孙武的后裔。《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膑生阿甄之间”,大约在今山东省东阿县、鄄城县之间的一带地方。生卒年月不可考,约与商鞅、孟子同时。
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自以为能不及孙膑,暗中派人邀孙膑至魏,借故施以膑刑(去膝盖骨),并加以软禁。以后,孙膑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秘密回到齐国。齐将田忌对孙膑很尊重。田忌与齐诸公子下注赛马,孙膑看到他们的马都相差不多,而马又分上中下三等,便对田忌说:我能设法使你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田忌于是就跟齐王及诸公子下了千金赌注。孙膑告诉田忌:用你的下等马和他们的上等马比赛,用你的上等马和他们的中等马比赛,用你的中等马和他们的下等马比赛。比赛的结果,田忌赢二输一,果然得到齐王的千金。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问孙膑以兵法,任为军师。孙膑在任军师期间,辅助田忌打了些胜仗。
公元前354年,魏攻赵,包围赵的都城邯郸。次年,赵请救于齐,齐威王欲以孙膑为将军。孙膑辞谢说:“刑余之人不可”。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孙膑用“批亢捣虚”、“疾走大梁”(魏都,今河南开封市),“攻其所必救”①的战法,迫使魏军回救,而在中途拦腰截击,大败魏于桂陵(今河南长垣县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之战。
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也告急于齐。齐仍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直奔大梁。庞涓闻讯即回师迎击齐军。孙膑对田忌说:“魏的军队素称慓悍勇猛,向来看不起齐军,而且齐军也早有胆怯的名声流传在外。可以利用这一情况,智取庞涓。《兵法》说,急行百里之远去争夺胜利,可能折损上将;急行五十里去争夺胜利,也不过有半数军队能按时到达。齐军进入魏国后,第一天可造十万灶生火做饭,第二天造五万灶,第三天只造三万灶。”庞涓追踪齐军三天,看到齐行军灶锐减,大喜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怯,进入我境才三天,士卒逃亡就大半了。便决定丢下步兵,率领轻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追逐齐军。孙膑推算庞涓的行军速度,天傍晚之后,魏军当至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此地道路狭窄,两旁又多天然险阻,可设伏兵。孙膑令人将道旁大树的皮削掉,在白树干上写上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又令齐军万名优秀射手,挟持弩弓,埋伏于道路两旁。约定:天黑以后,看到火光举起,就一齐放箭。庞涓果然于当夜赶到此树之下,见白木上有字,就点燃火把借光阅读。几个字还未看完,齐军已万箭齐发。魏军遭此突然袭击,立即大乱,各自奔逃。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临死之前满怀疾恨①见《孙子兵法·虚实篇》。
地说:“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胜尽破庞涓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魏在战国初期原是极为活跃的国家。经过两次军事上的失败,在东方国家中的地位出现了变化。
孙膑著书孙膑受膑刑后,以为“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①《汉书·艺文志》在兵权谋十三家中著录《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吴孙子是孙武,齐孙子就是孙膑。《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在我国历史上都是很受推崇的军事著作。但《孙膑兵法》失传,《隋书·经籍志》中即不见著录。因此,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人们对孙武和孙膑是否各有兵书传世的问题,存在着争论。1972年4月,从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一座西汉前期的墓葬中同时发现两部兵法及其它先秦兵书,从而顺利地解决了上述悬案。
从《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可见,孙膑研究过春秋时期晋国的名将荀息、孙轸(疑即先轸)。
《孙膑兵法·威王问》记“孙子出而弟子问”,孙膑似在齐威王时已有弟子。
孙膑说:“战胜,则所以在(存)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战争的胜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这正是《孙子兵法·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进一步说明。《孙膑兵法》:“威王问:‘以一击十,有道乎?’孙子曰:‘有。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个“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曾见之于《孙子兵法·计篇》。
“围魏救赵”是运用《孙子兵法·虚实篇》“攻其所必救”的策略;“智取庞涓”体现了《孙子兵法·军争篇》的“兵以诈立”。
春秋时期都城的人口是不多的。一般诸侯的国都周围不过九百丈,卿大夫的邑只有国都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九分之一①。一般的邑住户不过千室,最少的只有十室,普通的是百室。《战国策·赵三》记赵奢的话说,古时“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战国)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已普遍出现。城市的兴起,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并为据以抗御外来侵略的重要堡垒。交战双方,攻者以攻破城池作为胜利的标志,守者以守住城池作为不败的象征。孙膑对城市问题有专门的论述。《孙膑兵法》里有《雄牝城》一篇,阐述雄城和牝城在攻守中的特点。
“城在渒泽(小泽)之中,无亢(高)山名(大)谷,而有付丘(丘陵)于其四方者,雄城也,不可攻也城前名谷,背亢山,雄城也,不可攻也。城中高外下者,雄城也,不可攻也。城中有付丘者,雄城也,不可攻也城在发泽(大泽)中,无名谷付丘者,牝城也,可击也。城在亢山间,无名谷付丘者,牝城也,可击也。城前亢山,背名谷,前高后下者,牝城也,可击也。”
①《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
①《左传》,隐公元年。
②《吴子·非攻》,《孟子·公孙丑下》。
这一篇是从地形条件分析城池的攻守。雄城,有险可据,难攻易守;牝城,没有可据守的地形,难守易攻。孙膑这样细致分析城池的地形,显然是基于当时战争的需要。当时武器不能轻易克服障碍,而攻守城池又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孙膑的历史影响孙膑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指出:“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汉书·刑法志》:“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雄桀之士,因势辅时,作为权诈,以相倾覆。吴有孙武,齐有孙膑,皆擒敌立胜,垂著篇籍。”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把孙膑帮助田忌赛马取胜的办法,看做是兵法。他说:“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矣。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孙膑有言曰:‘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此兵说也,非马说也。”诸葛亮认为这个办法用于作战,则会“得之多于弃也。”①南宋抗金名将吴璘跟宋高宗论“胜敌之术”,吴璘提出必须“弱者出敌,强者继之”时,宋高宗说“此孙膑三驷之法,一败而二胜也。”②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如果敌在根据地内久居不出,我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围困该敌,而用主力进攻敌所从来之一带地方,在那里大肆活动,引致久踞之敌撤退去打我主力,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①①《诸葛集·兵法》。
②《宋史·吴璘传》。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横排本,第298页。
第二节乐毅②乐毅破齐乐毅,生卒年不详,活动年代约在燕昭王(公元前312年至前279年)
燕惠王(公元前278年至前272年)年间。他是中山人,魂将乐羊的后裔。由于乐毅贤而好兵,赵人推举他在赵国做官。到赵武灵王死后,他离开赵国,到了魏国,后又去燕国。齐国曾(于公元前314年)覆灭燕国,燕昭王为报仇雪耻,以十分恭敬的态度、隆重的礼物招纳贤士,凡是欲破齐的人,知道齐国的险阻要塞、君臣间关系,善于用兵的人,都一律欢迎。乐毅作为魏国的使者来到燕国,被燕昭王任命为亚卿。
乐毅帮助燕昭王进行政治改革,主张:“察能而授官”,“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之者处之。”③还主张:“循法令,顺庶薛者,施及萌隶。”燕昭王也“吊死问主,与百姓同其甘苦”④。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⑤。弱燕已逐步富强,伺机向齐复仇。
齐湣王晚年,国内外的矛盾已经显露出来,燕国的力量也已增强,齐对燕又疏于防范。燕昭王跟乐毅商量伐齐的事。乐毅说:“齐国地大人众,又练于兵甲,习于战攻。燕单独进攻不容易取胜,不如与赵及楚、魏等国联合,才能大破齐国”。燕昭王遂派遣乐毅去约会赵惠文王,并通过赵去劝说秦国伐齐;又另遣使者与楚、魏等国联合。公元前284年,燕征发全国军队出征,以乐毅为上将军,秦派尉(官名)斯离率兵和三晋之师会合。赵王以相印授乐毅。乐毅统率燕、赵、秦、魏、韩五国之兵伐齐。齐也征发全国兵众拒战。战于济西,齐将没有斗志,一战就下令退兵,只身乘车逃走,齐军大败。齐军余部继续作战,又大败①。这时,乐毅遣还秦、韩之师,分魏师攻取宋国旧地,分赵师攻占河间,自己率领燕军长驱深入齐国。剧辛反对说:“齐大而燕小,依赖各国的协助打败齐军,从燕国的长久利益考虑,应赶快攻取齐国的边城扩展燕国的领地。只求深入不占土地的作法,无损于齐,无益于燕,空与齐结下深怨,会后悔的”。乐毅说:“齐王夸耀自己的功能,遇事不与群臣商议,废黜贤良之士,信任谄谀小人,政令暴虐,百姓怨恨。今乘齐君败亡的时机进攻,民必叛而其内部会发生祸乱,可一举占领齐国。如果失掉战机,待齐王发觉自己的错误,改成恤下而抚民的政令,那就不好对付了。”遂进军深入。齐果然混乱而失掉抵抗能力。乐毅攻入齐的国都临淄,取齐宝财物祭器送回燕国。燕昭王非常喜悦,亲自到济上慰劳军队,封乐毅于昌国(今山东淄川县东),号昌国君。燕王收集掳获返国,留乐毅于齐,继续用兵,攻占余城。
齐湣王逃亡到卫国,卫君称臣,让出宫室请他居住。但由于湣王的骄傲②本文依据《史记·乐毅列传》的材料,不再注出。
③《战国策·燕二》。
④《战国策·燕一》。
⑤《战国策·燕一》。
①《吕氏春秋·权勋》。《战国策·齐六》略同。
而受到卫人的侵害①,又出奔到鲁国。湣王的随从夷维子询问鲁人预备怎样接待齐王。鲁人说:将以十太牢②接待你的国君。夷维子认为应以天子的规格来接待。鲁人“闭关”不接待。湣王进不了鲁国,将要到薛国去,借路于邹国。邹国的国君才死,夷维子对邹国的嗣君说,天子来吊丧,必须移动棺材的位置,以便天子朝着南面吊丧,邹国的群臣都很气忿,齐王因而不敢进入邹国,折回到齐的莒(今山东莒县)。楚国派淖齿率兵救齐,被任命为齐相。淖齿想要与燕人瓜分齐国,将齐湣王杀死。
乐毅统率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他“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这些政令,得到齐民的欢迎。接着就分兵五路:一、“左军渡胶东、东来(今山东平度、莱西、乳山等县东北一带地区)”;二、“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略琅邪”;三、“右军循河、济,屯阿、鄄以连魏师”;四、“后军旁(傍)北海,以抚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五、“中军据临淄而镇齐都”。在燕军进入临淄,局面较为稳定后,就在郊外祭祀齐桓公、管仲,并表彰贤人的闾巷,在贤人王蠋坟墓上添加封土,封了二十多个拥有燕国食邑的齐人,在燕都城有爵位的齐人一百多个。乐毅的这些政治、军事措施,效果是显著的。他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就攻下了齐国七十多个城,并都改成燕国的郡县。这时候,齐国只剩下莒、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县东南)两城没有被燕军攻占。乐毅以右军、前军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乐毅围困两城,一年不能破,就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命令说:城里的人出来不要擒捉,赈济有困难的人,使就旧业。他用这些办法来镇抚燕国的“新民”。又过了三年,仍然没有攻破莒和即墨①。
有人在燕昭王面前谗害乐毅说:“乐毅的智谋过人,他征伐齐国,很快就攻克七十余城。现今不破的仅有两城,不是他不能破,三年不攻的原因,是想长久依仗兵威以服齐人而称王。今齐人已服,还没有称齐王,是由于他的妻子在燕国。不过也可能在齐国娶美女而抛弃他的妻子。望王图谋这件事。”昭王为此置酒大会,当面责备进谗言的人说:“齐国杀害了先生(燕王哙),我恨之入骨,‘广延群臣,外招宾客’,为的是报仇雪恨。有能破齐的人,我还想与他同有燕国。今乐君为我破齐,报了大仇,齐国本来是乐君所有,不是燕国所得。乐君若能有齐,与燕结欢为好,抗拒从诸国来的灾难,是燕国的福气,我的愿望。你怎么敢这样陷害乐君呢!”于是,把进谗言的人给杀掉了。接着,昭王把赐给乐毅妻子的王后、公子的服装、车马,派遣相国送与乐毅,并立他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用书信表示他誓死尽忠于昭王。由于昭王对乐毅的信任、支持,他在齐国和诸侯间享有很高的信誉,没有人敢再陷害他。
乐毅居赵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子惠王继位。惠王自做太子的时候就对乐毅不满。齐将田单听说了,就派人去作反间、散布谣言,说乐毅不拔齐的两城,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①《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三十六年。
又不回燕国,是以伐齐为名,其实是想联合诸侯在齐称王。还说,齐人并不害怕乐毅称王,害怕的是燕派别的将领来。惠王原来就已怀疑乐毅,又听信了齐人反间的话,就派骑劫去代替乐毅,把乐毅调回燕国。乐毅知道燕惠王心怀不善,害怕被杀,就逃到赵国。赵封乐毅于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东南),号望诸君。赵国尊宠乐毅,为的是“警动”燕齐。
田单设诈诳骑劫,大破燕军,乘胜尽收齐城而复齐国。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因而破军亡将失齐;并怨恨乐毅居赵,又恐赵用乐毅趁燕疲惫而伐燕。燕惠王使人责备乐毅,并谢罪说:“先王把全国委托给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了先生的冤仇,天下的人都受到震动,我怎敢有一天忘掉将军的功劳呢?恰巧先王抛弃了群臣,我新即王位,左右臣子误我。我派骑劫代将军,是因为将军长久在外辛劳,所以召回将军暂时休息,商议国事。将军误会了我的意思,以为同我有嫌隙,就弃燕归赵。将军这样做,为自己打算,是可以的,可是怎么报答先王待将军的盛意呢?”乐毅在《报遗燕惠王书》中,说明了他所以奔赵国以及他的政治主张,他接受燕昭王的任命和伐齐的功绩以及燕昭王对他的封赏。接着说:臣闻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伍子胥说听于阖闾,而吴王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革囊)而浮之江。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早)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改)。
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罹)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洁)其名。臣虽不侒,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不察疏远之行,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①从《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我们可以大体了解到乐毅的主要事绩,及他的政治思想、品德。他在信的后半段,引伍子胥不早见阖闾与夫差气量的不同,因而遭遇到不幸的下场。这是用历史的教训来说明为什么他必须离燕去赵。但他表示,虽然遭遇到不可测度的罪责,把幸灾乐祸以为利,是道义所不许的;忠臣离国,不肯谤毁君王,为自己辩护。乐毅的这种明朗态度,解除了燕惠王以为乐毅在赵将不利于燕的顾虑。燕国以乐毅的儿子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也往来于燕、赵,燕、赵都以他为客卿。后来,乐毅死在赵国。燕王喜四年(公元前251年),燕王令丞相栗腹与赵修好,以五百金为赵王秦。栗腹返国向燕王报告说:“年壮的赵民都死在长平,孤儿还未成壮年,可以攻伐。燕王征求昌国君乐间的意见。乐间说:“赵是四战之国,民皆习兵,不可与战”。燕王说:“我以众战少,以二而伐一,乃至以五而伐一,可以了吧?”乐间回答说:“都不可以。”燕王大怒。群臣都以为赵可伐。燕王喜终于令栗腹、庆秦率大军攻赵。赵使廉颇率军拒战,大破燕军。乐间入赵。燕王后悔没有听乐间的话,又怕乐间在赵对燕不利,便写了一封既责备又谢过的长信给乐间,希望乐间仍能回到燕国,“愿君捐怨,追惟先王,复以教寡人。”②乐间怨燕不听用他的计谋,终于留在赵国。
汉初,刘邦过赵,查访到乐毅的孙子乐叔,封之乐卿(未详),号华成①《史记·乐毅列传》,《战国策·燕二》,《史记》与所记略同,而《史记》对文字有所加工。②《战国策·燕三》。《史记·乐毅列传》所载信,系删节,而与《战国策》略异。君。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乐臣公善黄帝、老子之言,在齐是著名的贤师。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约当今山东胶河以西,高密县以北地区),为曹参师。
第三节田单①田单破燕复齐田单,出身于齐王疏远的宗族,是齐湣王年间临淄的市掾。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01年至前250年。燕军长驱攻齐时,田单东走安平(今山东益都县西北),令族人都将车轴头截短,并包上铁皮。燕军破安平,齐人逃走争路,因轴折车坏而为燕军俘虏。只有田单的族人逃脱,东保即墨。即墨大夫战死,城中人推举田单为将军,说:“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指改造车子)得全,习兵。”
公元前297年,燕昭王死,子惠王继位。惠王和乐毅过去不和,田单听说了,派人去燕国作反间、散布谣言说乐毅迟了不拔两城是以伐齐作幌子,其实是想联合诸侯,在齐称王。燕王听信了这样的中伤,使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因此而逃往赵国,燕人士卒都为乐毅愤愤不平。
田单有意制造“神示”。他令即墨城里的人,吃饭必须在院子里祭祀祖先。这样,“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国的士卒看见这一情景,都很奇怪。田单因而散布流言说:“神来下教我。”又对城里的人说:“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个机灵的士卒领会到田单的意思,说:“我可以为师吗?”田单便师事这个士卒。士卒说:“我欺骗你,实在无能。”田单说:你不用说话。以后,每出约束,必称神师。这是利用“神”来降低燕国士卒攻即墨的信心,而鼓舞齐人的士气。
田单派人宣传说,我们最怕燕军俘虏了我们的土卒,割去他们的鼻子,再派他们来和我们作战。骑劫果然这样作了。城内的人看见投降的齐军尽被割了鼻子,都很愤怒,决心守城,惟恐被燕军所得。田单又派人扬言:我们最怕燕军刨我们的祖坟,戮先人的尸骨,这最令人寒心了。骑劫又上了当,果然令燕军挖齐人的祖坟,烧死人尸骨。即墨人从城上望见,人人痛哭流涕,十分悲愤,个个都想出战。就这样,田单引导骑劫来扩大燕齐之间的矛盾,增加齐人对燕军的愤恨。
田单看到士气高涨,知道可以出战了。他同士卒一样,亲自负持版、锸等筑营垒的器具,把自己的妻妾都编入队伍之中,尽散饮食犒劳士卒。为了迷惑燕军,他令甲卒都藏匿起来,使老弱女子登城守望,并派使者出城假意投降。骑劫信以为真,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搜集民金千镒,令即墨的富豪送给燕将说:即墨就要投降了,大军进城,希望将军保全我们的家小。燕将个个喜欢,满口答应。燕军从此更加松懈、麻痹。
田单积极准备“火牛阵”,打败了骑劫。他征集了一千多头牛,牛身上穿上红色丝绸衣,画上五彩龙纹,牛犄角上捆着兵刃,牛尾巴绑上浸透了油的芦苇。把城墙凿了许多个洞,夜间点燃牛尾上的芦苇。牛一受惊,就从城洞狂奔到燕军中去。牛尾火炬光明炫耀,并有壮士五千人随同火牛向前冲击。燕军看到五彩龙纹的火牛,十分害怕。城中还擂鼓呐喊,老弱都敲各种响器,声震天地,齐军声威大振。燕军陷入惊恐混乱中,骑劫被齐军杀死,燕军溃逃。田单率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附田单。田单的兵日益增多,燕日益败亡。齐国被燕军攻占的七十余城,全都收复。田单从①本文依据《史记·田单列传》的材料,不再注出。
莒把齐襄王迎接到临淄,主持朝政,襄王封田单为安平君。
破燕复齐之后襄王在齐国的威信大不如田单,襄王总是疑心田单要自立为王,从而跟田单发生矛盾。一次,襄王跟田单过淄水,见一老人涉水,出水后冻得不能行走,坐在沙中。田单脱下自己的皮袄给老人穿上。襄王厌恶地说:“田单的施舍,是将欲夺取我的国家,不早图谋,恐后生变。”有人给襄王出主意,用嘉奖田单的办法,把田单对百姓的关怀说成是自己的善行,劝王下令:“我忧民饥,单给民食;我忧民寒,单解裘农民;我忧百姓劳苦,而单亦忧;适合我的心意。”襄王认为这是个好办法,便赏给田单牛、酒,又当众揖田单,口头慰劳,感谢他替自己关心百姓。接着明令查访、收养饥寒的百姓,同时暗中派人到闾里间收集舆论,结果大家都说:“田单的爱民,原来是王的教导呀!”
田单保荐貂勃给襄王。襄王有九个宠臣,欲中伤田单,都对襄王说:“燕伐齐的时候,楚王使将军领兵来帮助齐国,今国家已经安定,应派使者去感谢楚王。”他们又都推荐貂勃出使。齐王随即派貂勃前往。貂勃受到楚王的款待,数月不返。九人议论说,一个使者受到万乘国君的款留,还不是凭借安平君的权势?再说安平君与王,君臣无异而上下无别,他在国内赈穷济贫,向民布德;对外怀柔戎翟,礼遇天下的贤士,这是想图谋不轨,希望大王注意观察。一天,齐王说“叫田单来!”田单免冠、赤足步行、袒胸露臂的过来请死罪。过了五天,王才说:“你没有罪,你守为臣的礼数,我守为君的礼数就行了。”貂勃从楚国回来了,王赏他喝酒,酒喝得很畅快。王吩咐:“叫田单来!”貂勃离座起立、叩头,恭敬地问襄王:王跟周文王、齐桓公比较,谁更贤明?襄王说他自己不如他们。貂勃说:“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独叫‘单’,怎么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从历史上来看,谁能比得上安平君的功劳呢?燕人兴师袭齐,王不能抵御,只好躲避起来。安平君以危急的即墨小城,残败的士卒七千,擒杀燕国的将帅而收复千里的齐国。当败燕复齐的时刻,安平君如果自立为王,天下人谁能禁止?他出于道义,而迎王与后返临淄,今已国定民安,而王却叫‘单’,婴儿也不做这样的事呀!王赶快杀九人而向安平君谢罪。不这样做,国家将要危险了!”襄王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便杀了九人并驱逐了他们的家属,以夜邑(约在今山东掖县)万户益封安平君。
田单跟襄王的矛盾有所缓和后,优裕的生活又影响了田单的战斗意志。
田单将攻狄(今山东高青县东南),去与鲁仲连商议。鲁仲连说:“将军攻不下狄来。”田单大不以为然,说:我以即墨小城的破亡余卒,能败万乘之燕而复齐,为什么攻灭不了狄?果然,他攻狄,三月不能克。齐国的童谣说:“大冠若箕,脩(长)剑拄颐(下巴),攻狄不能,下垒枯丘。”①田单听到儿谣害怕了,向鲁仲连请教不能克狄的原因。鲁仲连说:“将军在即墨的时候,坐着织草器,站着拿锸(锹),向士卒倡言:‘宗庙已亡,无处可去,只有战斗到胜利!’那个时候,将军有战死的心,士卒死战无求生之意,听到你的号召,没有不挥泪奋臂而欲战的,这就是破燕的原因。今天将军,你①《战国策·齐六》。
有优厚的俸禄,有生活的乐趣,没有战死的决心,所以不能取得胜利。”田单认为鲁仲连的话,说中了他的要害。第二天,他便精神振奋地巡城,站在矢石能打到的地方,亲自击鼓,狄才被攻下。
当初,燕将攻下聊城(约在今山东聊城县西北)时②,有人在燕王面前陷害燕将,燕将害怕被杀,不敢返燕而保守聊城。田单攻聊城一年多,士卒多死而聊城不能破。鲁仲连给燕将写了一封长信③,说:“为你打算,不归燕就要降齐,独守孤城,齐兵日增而燕无力救授,是没有出路的。”燕将见信后,哭泣了三天,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恐被杀;而杀虏齐兵众多,降齐恐怕也会遇害,便自杀而死。城内陷入混乱。田单遂破聊城。
《战国策·赵三》载,赵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69年),田单曾与赵奢论兵。田单在阅读了赵奢的兵法后,问赵奢:“我只对将军用兵“用众”的主张,有不同意见。兵众多,影响农耕,粮食供应困难,是“自破之道”。我听说,古代帝王的兵不过三万,而天下服。今将军必须具有十万、二十万兵才用,这一点使我不佩服。”赵奢说,“你不只不懂得用兵,又不明白‘时势’。古代天下分为万国,最大的城不过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不过三千家,用三万兵攻或守,有什么困难呢?今天是把古代的万国分为战国七个,千丈之城,万家之邑,能够相互望到。以三万兵围城不足,野战更不足,你将怎么办?”田单听了,感叹自己没有想得这么深透。田单的这种军事思想,有可能就是他在执政期间齐国的力量不能在诸国间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田单破燕复齐后十四年(公元前265年),齐襄王死去,齐王建继位,实权掌握在君王后手中。田单离开齐国去赵国,并统率赵军攻克燕及韩的城邑。《战国策·赵四》记,事先,赵平原君以赵国济东的部分“城市邑”给齐为条件,令齐田单率赵军攻燕,赵奢提出反对的意见,认为:一是割地与齐,是“覆军杀将之所取割地于敌国”;二是表示赵国的“无人甚也”,而他熟习燕的地理,可以担当攻燕的任务;三是“使安平君愚”,不能战胜燕军,“使安平君知,又不肯与燕人战”,这是因为“赵强则齐不复霸矣”。平原君没有听赵奢的话。第二年,田单还成为赵的相国。
秦、赵长平之战,安平君田单说魏王与赵合纵。他指出,秦割韩地垣雍给魏的诺言,是诱饵、“空割”①,是根本不能兑现的。魏王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
田单的业绩主要是破燕复齐。他首先用反间加深了燕惠王与乐毅的矛盾,使燕以没有政治头脑的骑劫代替了乐毅。又巧妙地调动骑劫去做种种增加齐人对燕军矛盾、愤恨的行为,然后利用骑劫的骄傲、松懈,出奇兵向燕军突然袭击,燕军主师被杀,溃不成军,而齐人纷纷归附田单,几个月间就②《史记·燕召公世家》燕昭王二十八年记:“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余皆属燕。”据此,有可能燕将攻克聊城在乐毅去齐以后。
③《战国策·齐六》,又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因鲁仲连给聊城燕将的信中有燕相栗腹败于赵事,在燕王喜四年(公元前251年),所以《资治通鉴》将田单攻聊城事载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有的学者认为,田单已于赵孝成王元年(前265年)降楚,因而鲁仲连给聊城燕将书中燕相粟腹败于赵,疑有错简。但《战国策·赵四》有赵平原君以割赵地给齐为条件,换取田单率赵兵伐燕的记载,又记赵奢的话说:“使安平君知,又不肯与燕人战,赵强则齐不复霸矣。”看来,田单也有并未降赵和重返齐国的可能。
①《战国策·魏四》。
收复了齐的七十多城。在对外方面,乐毅主张合纵攻齐,而主要是联合赵国。乐毅以后,随着燕赵关系的恶化,使燕陷入困境。田单复齐后,也是力争齐赵的友好,后来他竟做了赵相。
田单从迎接齐襄王回临淄,到他离齐去赵的十四年间,先是与襄王发生矛盾,接着是优裕的生活享受使他的政治意志有所消沉,因而看不到他振兴齐国的政治措施,他在各国间也未发挥重要作用。《战国策·赵二》说:“田单将齐之良,以兵横行于中十四年,终身不敢设兵以攻秦折韩也,而驰于封内”。齐虽复国,但耗损的国力,始终没有完全恢复。燕在齐的胜负,也大大损伤了国力。这二者都削弱了东方国家对抗秦国的力量。
第六章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战国时期,王侯贵族间兴起一股养士的风气。当时国君如魏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髠、孟柯皆至梁。”①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髠、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千人”。②各国的国王、贵族争相养士,企求得到助力而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在当时贵公子中以养士著名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在历史上有“四君”之称。
春申君,姓黄名歇,楚顷襄王之弟。生年不详。死于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在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即位,任令尹,封给淮北地十二县。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改封于吴(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门下有食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着珠履。曾派兵救赵攻秦,后又灭鲁。曾任荀子为兰陵令。考烈王死后,在内讧中被杀。在四君中,春申君的声誉和影响,都较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为差。
第一节孟尝君早慧与养士孟尝君,姓田,名文,齐相田婴之子,袭其父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东南),称薛公。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30年至前270年间①。
《史记·孟尝君列传》②载: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贱妾五月五日生文。婴告诉文的母亲说,不要养育他。其母私自抚育了他。及文长大,见到婴,婴恼怒地对文的母亲说:“我令你抛弃这孩子,你为什么敢养活他?”文叩头,问道:“您不养育五月生的孩子的原因是什么?”婴说:“五月生的孩子,长与户齐,将对他的父母不利。”文说:“人生受命于天,还是受命于户?”婴无言以对。文又说:“必定受命于天,您何必忧虑?如受命于户,可以加高门户,谁能长那么高?”婴默许,说:“你不要说了。”
过了一段时间,文又趁机问他的父亲说:“子之子叫什么?”回答说:“叫孙。”“孙之孙叫什么?”又回答说:“叫玄孙。”“玄孙之孙叫什么?”婴说:“不知道。”文随即又说:“您用事相齐已经多年,齐的国土不加广而您的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个贤者。我听说,将相的手下必须有人辅佐。您的仆妾的吃穿都很讲究、奢华,而士却缺衣少食。”他劝说田婴散财养士。田婴使文主家待宾客,宾客日益增多,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田婴以文为嗣。婴卒,文嗣为薛公,号孟尝君。
①《史记·魏世家》。
②《史记·田敬仲世家》。
①关于孟尝君初相魏的年代有两说,皆在田婴未卒前。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一二五》依吴师道说,定在魏襄王初年,公元前三一八年或稍后;于鬯《战国策年表》认为在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公元前323年)。孟尝君卒年不可考,《说苑·善说》篇,有张禄求孟尝君为书寄秦昭王事。张禄即范睢,为秦客卿在秦昭王三十六年(前271年)。
②以下凡未注明出处者,皆据《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不吝惜产业而厚待宾客。孟尝君跟宾客谈话时,屏风后常有人作记录。宾客去,孟尝君即使人问候并赠送宾客的亲戚所需要的物品。一次,孟尝君待宾客吃晚饭,有一人遮蔽了灯光。宾客以为饭不一样,怒而告辞。孟尝君拿着自己吃的饭跟宾客的饭相比,完全相同。宾客很惭愧,自刭而死。士因此多来投奔,孟尝君的食客达到三千多人①。
受困于秦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明,就打发他的同母弟泾阳君到齐国去做质,请孟尝君到咸阳来。孟尝君即将去秦国,上千的人劝阻他,他都不听从。这时,苏代对他说:“今天早上我看见木偶人跟土偶人对话。木偶人说:天下雨,你将被毁坏。土偶人说:‘我生于土,毁坏了复归于土。天下雨,你却不知道会被漂流到什么地方。’”苏代接着说:“秦国是不讲信义的虎狼之国,如果您往而不得还,不是会被土偶人所讥笑吗?”②孟尝君才暂时打消了去秦国的念头。
公元前299年(齐湣王二年,秦昭王八年),孟尝君入秦,秦昭王任为丞相。有人对秦王说:“孟尝君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国就危险了。”秦王便以楼缓为相,软禁并欲杀害孟尝君。孟尝君使人向秦王的幸姬(宠妾)请求解救。幸姬的条件是要狐白裘。孟尝君仅有一件狐白裘,已经献给秦王。他很犯愁,遍问门客。在最下座有位门客说,我能取回献给秦王的狐白裘。夜里他装成狗,果然从秦宫衣库里把狐白裘取来,献给了秦王的幸姬。幸姬就劝说秦王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即刻改公文,变姓名,奔逃出关。秦昭王也随即反悔,使人急追孟尝君。孟尝君赶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时,正当半夜,依法须鸡鸣时才放人。孟尝君害怕追到,十分焦急。忽然在下座门客中有鸡鸣声起,众鸡随之齐鸣,遂得开关门逃出秦国。
齐湣王三年(公元前298年),孟尝君回到齐国,齐湣王以为相,执掌国政,他因怨秦,联合韩魏组成三国联军攻秦,至函谷关。
门客冯谖《战国策·齐四》载,齐国有个叫冯谖①的人,穷困得不能生活,请求到孟尝君的门下作食客。孟尝君问他的爱好和擅长,说是都没有。孟尝君笑笑,接受了请求。孟尝君左右使用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他,就给他吃粗劣的饮食。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着他的剑,唱着说:“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比门下之客。”过了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着说:“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坐着车,举着剑,对他的朋友说:“孟尝君客我”。可是不①关于孟尝君养士的记载、传说很多,《史记》、《战国策》外,还有《吕氏春秋》、《韩非子》、《新序》、《说苑》、《韩诗外传》等。
②见《史记·孟尝君列传》。《战国策·齐三》,“苏代”作“苏秦”,《说苑·正谏》作“谒者”。①《史记·孟尝君列传》作“冯驩”。
久,又弹着剑说:“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的人都厌恶他,以为他贪心不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左右的人回答说:“有老母。”孟尝君就叫人供给她食用,不要让她缺乏。冯谖就不再歌唱了。
后来,孟尝君询问门客中谁熟习会计,能到薛地去收债。冯谖自我推荐。孟尝君不认识他,左右的人说,就是那个唱“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对未接见过冯谖,表示了歉意。于是冯谖便预备车子,收拾行李,装载着借契动身。冯谖在告辞的时候问:“债都收回以后,用债款买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说:“看我家少有的,就买了来。”
冯谖到了薛地,召集那些欠债的老百姓都来核对借契。核对过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债款都免了,随即烧掉他们的借契。
冯谖回到齐国,一清早就求见孟尝君,报告说:“我收完债,私下想,您家珍宝、狗、马、美女都很富足,只有‘义’是缺少的,因而就用债款替您买了‘义’。”孟尝君问:“怎么买义?”冯谖说:“您有小小的薛地,却不像对子女一样抚爱百姓,还要对他们放债取利。我假托您的命令,把债款都免了,并烧掉了借契。老百姓都欢呼万岁。这就是我替您买的义。”孟尝君很不高兴地说:“好啦,先生,算了吧!”
过了一周年,齐湣王对孟尝君说:“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失掉相位,到他的封邑薛地去。离薛地还有一百里,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孟尝君。孟尝君对冯谖说:“先生替我买的义,今天才看到。”冯谖说:“狡兔有三窟。请为君复凿二窟。”
冯谖遂为孟尝君西到魏国,游说魏王说:“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魏王任命原来的相做上将军,把相位空出来,遣使者以“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魏国的使者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辞不去。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君臣恐惧”,写信向孟尝君道歉,以隆重的礼节,迎孟尝君复相位①。冯谖又劝告孟尝君说:“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宗庙建成后,冯谖告诉孟尝君说:“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战国策·齐三》载,楚人攻薛,正值淳于髠为齐出使楚国回来,经过薛。孟尝君亲自到郊外迎接,殷勤招待,意欲淳于髠关心楚攻薛的事。淳于髠回到齐国,向齐王报告完出使楚国的情况后,齐王还想听听他的见闻。淳于髠说:“荆(楚)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问:这说的是什么?淳于髠说,这意思是说:“薛不量力,而为先王立清庙;荆固攻之,清庙必危。”齐王②马上说:“嘻!有先君的庙在那里,赶快发兵去救。”薛遂转危为安。孟尝君在齐失掉相位期间,三千食客皆散去,只有冯谖跟着他。孟尝君既感慨又怨恨。冯谖对他说:“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是必然的。怨士则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
魏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83年),秦攻魏,兵到大梁①。《战国策·魏三》载,孟尝君游说赵、燕发兵救魏,秦割地与魏讲和,魏王“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孟尝君在相魏期间,赵惠文王还曾封以武城②。
①《战国策·齐四》。“黄金千斤,车百乘”,当属夸张之词。
②高诱注说,齐王指齐宣王。
①《史记·魏世家》。
②《战国策·赵一》。
关于孟尝君的评价孟尝君在四个贵族公子中是养士最早的一个,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最多,他在当时对社会新风气有开导作用,对后来“尊贤重士”③也是很有影响的人物。司马迁曾经到过薛,看到“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据他的调查、了解,这是由于“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他又说,这也说明“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在他死后,齐魏共灭薛。孟尝君绝嗣无后。
③《史记·秦始皇本纪》,又《陈涉世家》。
第二节平原君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④。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年)封平原君⑤,封邑在东武城⑥(今山东武城县西北)。他曾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生年不详,死于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①。
喜宾客平原君喜宾客,有客数千人。平原君家有楼房临近民家。民家有个瘸腿的人,蹒跚地去汲水。平原君的美人在楼上看见后,大笑。第二天,瘸腿人到平原君家门口,说:“我听说您‘喜士’。士不远千里而来,是因为您‘能贵士而贱妾’。我不幸得了手脚不灵活的病,您的爱妾却在楼上讥笑我,我要得到讥笑我的人头”。平原君笑着许诺。瘸腿人一走,平原君笑着说:“你看这小子,竟然因为一笑就要杀我的美人,不太过分了吗?”事后一年多,门客离去的超过半数。平原君奇怪地问门客:“胜待你们没有失礼的地方,为什么离去的人这么多?”有个门客回答说:“因您不杀讥笑瘸腿的人,都认为您爱色而贱士,所以就离去了。”平原君乃斩了那位美人的头,并亲自登门谢罪。门客才又渐渐回来。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国的田都吏赵奢,主管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交纳。赵奢依法杀了平原君家九个管事人。平原君怒,将杀赵奢。赵奢说:“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如果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平原君以为贤,将赵奢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赵奢治理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用范睢为相。适逢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范睢叫须贾带口信给魏王,立即把他的仇人魏齐的脑袋送来,否则将要屠大梁。魏齐听说害怕了,逃到赵国,藏匿在平原君家。第二年,秦昭王听说魏齐在平原君家,就给平原君写了一详细而表面友好的书信,说:“我听说您的高义,愿作布衣之友,希望您到我这里来,愿意与您为十日之饮”。平原君畏惧秦国,便至秦见秦王。在饮酒间,秦王对平原君说:“昔日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天范君也是我的叔父。范君的仇人在您家,愿您使人取其头来。不然我不放您出关。”平原君说:“魏齐是我的朋友,就在我家,也不应当交出来,何况又不在我家。”秦王又给赵王写信说:“范君的仇人魏齐在平原君家,王赶快使人把他的头送来。不然的话,我将发兵攻赵,且不放平原君出关。”④《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战国策·赵四》:“谅毅曰:赵豹,平原君,寡君之母弟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说平原君是“赵之诸公子。”⑤《史记·六国年表》:“赵惠文王元年,以公子胜为相,封平原君”。⑥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以下凡不注明出处的,均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①依《史记·六国年表》,又《平原君虞卿列传》。《史记·赵世家》作赵孝成王,“十四年,平原君赵胜”所记不同。
赵孝成王发兵围平原君家。魏齐夜间逃出,见赵相虞卿。虞卿解相印与魏齐逃至大梁,欲通过信陵君而去楚。信陵君畏秦,犹豫不肯见,由于侯嬴从旁劝说,才到郊野迎接。魏齐听说信陵君开始对见他有难意,怒而自杀。赵王终于将魏齐的头送到秦国,秦昭王才放平原君回国。
毛遂自荐与邯郸解围公元前262年(秦昭王四十五年,赵孝成王四年)秦攻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县),野王降秦。韩的上党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与本国的通路被切断。上党太守冯亭遣使者对赵王说:“韩不能守上党,吏民都乐于归赵,而不愿意入秦。”赵王先与平阳君赵豹商议。赵豹认为赵国接受上党,将“祸大于所得①”。赵王又跟赵胜、赵禹商议,他们都认为,用兵百万,攻战逾年,也未必能得一城,今坐受有城市邑十七②,这是个大利,不可坐失时机。赵王令平原君去接收土地,并传达赵王的命令:“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③赵国又派廉颇进军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抵御秦军。公元前260年,赵王中秦的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为将,秦将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奏赵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军围攻赵的都城邯郸。赵国倾全力死守邯郸,又向楚、魏紧急求援。
秦军围邯郸后,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救兵,订立“合纵”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在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去。选来选去,只选出十九人,再也选不出来了。这时候,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自己愿意凑满二十人的名额,一齐到楚国去。平原君问他到门下有几年了。毛遂说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士处世,好象锥处囊中,锥尖马上就会露出来。先生在我这里已经三年了,却没有人称赞过你,我也没有听说你有什么本领。你不能去,留下吧。”毛遂说:“我今日才得请处囊中。如果我早得处囊中,整个锥子都会露出来,不只是露出一点点尖来。”平原君终于让毛遂一同去楚国。
到了楚国以后,平原君在楚国宫廷上与楚考烈王商谈合纵抗秦的事,从早上谈到中午,也没有结果。十九个门客都对毛遂说:“先生上。”毛遂手按着剑把,跨着石阶走上去对平原君说:“合纵抗秦有利,不合纵有害,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了,您们从早谈到中午还没有订结盟约,这是为什么?”楚王问平原君说:“这位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是我手下办事的人。”楚王就大声呵斥说:“还不下去,我是在跟你的主人说话,你上来做什么!”毛遂手按剑把,逼近楚王说:“大王敢这样呵斥我,是仗着楚国的军队多。现在,我跟大王的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握在我手里,楚国的军队虽多,也帮不了您的忙。当着我的主人,您为什么这样无礼的呵斥!况且我是为赵。”毛遂的义正词严和威逼,使楚王连声答应说:“是啊,是啊!先生的话有道理,我愿意把整个国家奉献给合纵抗秦的盟约。”毛遂问:“决定合纵了吗?”楚王说:“决定了。”毛遂对楚王身边的人说,去拿鸡、狗、马的血来。毛遂捧着盛血的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请大王首先歃血定盟,其次是我①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②《战国策·赵一》:“有城市邑十七”作“有城市之邑七十”。
③见《战国策·赵一》。
的主人歃血,再次就是我。”就这样,在殿堂上订立了合纵抗秦的盟约。毛遂又左手拿着盛血的盘,用右手招呼那十九人说:“您们就在堂下歃血吧!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很有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从此待毛遂为上客。
秦军围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国都很快就会攻下,谁敢救赵,秦攻下赵以后就先打谁。①”魏王畏惧秦国,令晋鄙在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②,停军筑壁垒,不再前进。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在观望形势的变化。
平原君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写信责怪信陵君说:“我以为你有救济别人困难的高义,现在邯郸这样危急,魏国的救兵不来,你却无动于衷。纵然你轻易地抛弃我,难道你也不可怜你姐姐吗?”信陵君屡次请魏王发兵救赵,魏王都不答应。他只好采用了侯嬴的意见,使人偷出魏王的兵符,夺晋鄙军救赵。
在邯郸被围,楚魏救兵又都未到的危急时刻,平原君听从了邯郸传舍吏子李谈③的建议“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④。得敢死的士卒三千人,由李谈率领与秦军战,又适逢魏楚的救兵来到,秦军败退,邯郸解围,时在公元前257年。
邯郸解围后,虞卿为平原君向赵王请求增加封地。平原君听从了门客公孙龙的意见,没有接受。平原君死后,“子孙代,竟与赵惧亡”。
关于平原君的评论关于赵应否接受韩的上党郡的问题,从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之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史记集解》引谯周的话说:“长平之陷,乃赵王信间易将之咎,何怨平原受冯亭哉?”两说似以谯周说为长。《荀子·臣道》篇说平原君能够协同有见识的人,“率群臣百吏”,“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而能“尊君安国”。总的看来,平原君还是以国事为重的赵国贤相。
①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作:“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按,荡阴今河南省汤阴县。
③《说苑·复恩》有同样记载。“李谈”,《史记·平原君列传》作“李同”,今依《说苑》。④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又《战国策·中山》载:“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
第三节信陵君信陵君,名无忌,是魏昭王的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号信陵君。生年不详,死于安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43年)①。《史记·魏公子列传》②载:公子对于士,不论贤不肖,都很谦虚,以礼相待,不敢以富贵而傲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都来投奔他,以致食客有三千人。
一次,公子正与魏王博,得到赵兵将寇北境而举烽火的警报。魏王立即停博,欲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公子拦阻说:“是赵王出来打猎,不是入寇。”说完,又不失常态地与魏王博。魏王却惊恐不安,已无心再博。不久,又从北方传来消息说,赵王在打猎,不是入侵。魏王大为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赵王是出来打猎的?”公子说:“我的门客有能探听到赵王隐秘的人,赵王的活动总是向我报告,所以我能知道。”
尊礼侯生魏国有个隐居的人,叫侯嬴,已经七十岁,因家贫,为大梁夷门的守门小吏。公子前往拜访侯生,想馈赠一份厚礼。他不肯接受,说:“我修身洁行几十年,不能因为贫困而接受您的财物。”公子设筵席大会宾客,都已坐好,他才带领随从的车骑,空着左边的上座,亲自去接侯生。侯生整理破旧的衣冠,并不谦让,径直上车,坐到公子空出的上手座位。公子亲自握着马缰,越发恭敬。侯生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市中为屠户,希望委曲您的车骑,让我去拜访他。”公子引车至市中,侯生下车,见到他的朋友朱亥。侯生一面侧目窥察公子的脸色,又故意久立,跟朋友说话。公子的颜色越发温和。这时候,魏国的将相宗室宾客满堂,等待着公子回来饮酒。市人都看到公子手执缰绳等待。公子的随从都暗暗地骂侯生。侯生见公子始终面不改色,就辞别朱亥上车,到公子家。公子引侯生上座,向宾客一一介绍,赞美侯生,又起立为侯生敬酒。宾客无不惊异。侯生从此便成为信陵君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所拜访的屠者朱亥,是个贤人,世人都不知道,今隐身在屠户间。”公子多次去看望朱亥,朱亥却不曾答谢。
公元前266年,范睢为秦相后,秦昭王欲替他报仇。曾经迫害范睢的魏相魏齐被逼逃亡赵国,匿平原君家。秦王诱骗平原君至秦而把他软禁,派使者对赵王说:“不把魏齐的头送来,不放平原君。”魏齐过从虞卿。虞卿解赵相印与魏齐逃至大梁,想通过信陵君而去楚。信陵君畏秦,犹豫不肯见,问门客说:“虞卿是个什么样的人?”侯嬴在旁说:“虞卿穿草鞋,戴斗笠,从远方至赵。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再见,拜为上卿。三见,卒受相印,封万户侯。当此之时,天下争知之。夫魏齐穷困过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间行。急士之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如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①信陵君大为惭愧,亲到郊野去迎接虞卿、①见《史记·六国年表》,又《魏世家》。
②以下凡不注明出处的皆引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①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按:秦昭王为范睢报仇,应在范睢初为秦相时,即前266年后的二、三年间,而虞卿于邯郸解围的前257年以后仍在赵国,是否虞卿去而复返,《史记》没有说明。魏齐。魏齐听说信陵君起初对见他有难意,怒而自刭。赵王终于取魏齐头予秦,秦昭王才放平原君回赵。
窃符救赵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秦兵围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的国都很快就被攻下,谁敢救赵,等到破了赵就先打谁。”魏王恐惧,令晋鄙军留邺筑壁垒,名为救赵,实际上是观望两国的胜败。平原君向魏求救的使者接连不断,责怪公子说:“我以为你有救别人困危的崇高义气,今邯郸危在旦夕而魏国救兵不来。公子纵然轻易地抛弃我,难道也不怜惜你的姐姐吗?”信陵君为此事很忧虑,屡次去请求魏王,门客们也用各种办法劝说,魏王始终不听。公子估计魏王不肯派兵救赵了,便决定带一百多辆车骑去赵,跟秦军死拚。路过夷门,遇见侯生,侯生说:“公子勉励,我年老不能跟从。”公子已行数里,总觉得不痛快,心想,我待侯生不薄,现在将去拚死,为什么他没有一言半辞送我呢?于是又回来见侯生。侯生笑着说:“您的行动好象是以肉投喂饿虎。”侯生支开旁人悄悄对公子说:“我听说调动晋鄙的兵符在魏王的卧室内,魏王最宠爱如姬,她可随便进出卧室,能够窃到兵符。我还听说,如姬因为父亲被人所杀,想要报仇,三年没有找到仇人。如姬曾哭泣着求您。您派人取了仇人的头献给如姬,如姬很感激您。如请她偷出兵符,就能救赵了。”信陵君依照侯生的办法,果然得到了兵符。
信陵君带人要去调动晋鄙的军队,侯生又对他说:“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晋鄙如果不听从,就危险了。要带朱亥去,必要时就把晋鄙打死。”公子一行到邺,要代晋鄙领兵。晋鄙合符后,表示迟疑,不想交出兵权。在这紧急时刻,朱亥从袖子里抽出四十斤重的铁椎,把晋鄙打死。公子遂将晋鄙军,他下令军中,说:“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父母。”得选兵八万,进兵攻击秦军。秦军在魏军、楚军和赵军的外内夹攻下大败,邯郸围解。赵王及平原君亲自到邯郸郊界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袋为公子在前引路。赵王一再感谢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
留赵十年魏王恼怒公子偷盗兵符、矫杀晋鄙。这一点公子自己也知道。在退了秦兵后,公子便遣军归魏,而独与门客留赵,一直在赵十年。
赵王与平原君商议,为酬谢存赵的功勋,欲以五城封公子。公子听说后,露出了矜功骄傲的神态。有客①劝公子说:“物(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公子听到这一意见后,立即自责,好象无地自容的样子。说自己有罪过,对不起魏,无功于赵。赵王与公子饮酒到傍晚,因为公子的谦让,不好意思说出献五城的话。公子留赵后,赵王以鄗(今河①客,《战国策·魏四》作“唐且(睢)”。
北柏乡县北)为公子的“汤沐邑”。
公子听说赵有处士毛公隐于博徒(赌徒),薛公隐于卖浆家,很想见他们,但这两个人都躲着不肯见。公子打听到他们的住所,悄悄徒步前往,同两人交游。平原君对他的夫人说:“公子跟博徒、卖浆者来往,是个荒唐的人。”平原君的夫人把话告诉了公子,公子说:“我听说平原君贤,才背魏而救赵。平原君不是求士而只是以宾客多而感自豪。无忌自在大梁时,就听说这两个人贤,还怕他们不愿意与我交往,平原君却反以为羞耻。”公子整顿行装要离去。平原君免冠谢罪,固留公子。平原君的门客听到这件事后,半去平原君而归公子。
回魏以后公子留赵十年,未回魏国。秦闻公子在赵,出兵伐魏,魏数败。魏王忧虑,派使者至赵请公子。公子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魏,告诫门下说:“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门客都不敢劝公子归魏。毛公、薛公见公子说:“公子受到赵国尊重和名闻诸侯,都是因有魏国。现在魏国有急难而公子不顾惜,假如秦破大梁而毁掉先王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对天下人呢?”话还未说完,公子脸色骤变,催促驾车回魏国。魏王持公子而泣,以为上将军。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元前427年),公子使人向各国求援。各国闻公子为将,都派兵救魏。公子率燕、赵、韩、楚、魏五国之师破秦军。秦将蒙骜战败逃走。五国之师乘胜追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
《战国策·魏四》载,安陵(今河南鄢陵县西北)人缩高的儿子在秦国做官,秦派他守管(今河南郑州市)。信陵君攻管不下,使人对安陵君说:“你派缩高去攻管,我任用他为五大夫,使他为执符节的军尉,去招抚他的儿子。”安陵君说:“安陵是个小国,缩高未必听从,还是使者自己去请他。”就派官吏引导使者至缩高的住所。使者传达信陵君的命令后,缩高说:“叫我去攻管,是‘父攻子守,人大笑也;见臣而下,是倍(背)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推辞不去。信陵君大怒,派使者对安陵君说:“安陵如同魏国的土地一样①,管攻不下来,秦兵一到,魏国必危。希望您把缩高捆缚送来。否则,我将领十万兵到安陵城下。”安陵君说:“我的先君成侯在接受魏襄王命令守安陵时,襄王亲手把‘大府之宪’交给先君。宪法的上篇记载:‘子弑父,臣弑君,有常不赦’,也不包括在国家大赦的范围内。现在缩高不接受禄位,‘以全父子之义’,而您却要逮捕他。这是使我违背襄王的诏令,废大府的宪法,即使把我杀死,也不敢这样作。”缩高听到后说:“信陵君的为人,悍猛而自用,必将招来安陵的祸患。”他到魏国使者的住所,自刎而死。信陵君听说缩高自杀,穿起白色衣服(丧服),并避开正房,寝于他处,以示哀悼。派使者向安陵君谢罪说:“无忌是个道德低下的小人,考虑不周,对您失言,请释罪!”
信陵君尚未克管,秦对魏的威胁还没有解除的时候,秦王为了离间信陵君跟魏王的关系,派人持金万斤到魏国行贿,找到晋鄙的门客,叫他们诋毁信陵君说:“公子是魏将,诸侯的将也都归附他,天下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想要称王,诸侯也打算立他为魏王。”秦王又几次派人假意祝贺公①安陵,本魏地,魏襄王以安陵封其弟。
子,问他是否已经做了魏王。魏王天天听到诽谤的话,也就相信了,使人代公子将兵。公子知道自己因为谗言的诋毁再次被废止不用,便推说有病,不去朝见魏王,日夜以酒色自娱。如此四年,终于因饮酒过多,患病而死,安釐王也死于同一年,即公元前243年。
秦闻公子死,使蒙骜领兵攻魏,拔二十城,开始设置东郡。公子死后十八年,秦兵虏魏王假,灭魏以为郡县,时在公元前225年。
信陵君的历史影响诸侯的宾客所进献给公子的兵法,公子皆书其名,世称《魏公子兵法》。《汉书·艺文志》兵形势家中,有《魏公子》二十一篇。
信陵君盗窃兵符,夺晋鄙军而败秦存赵,是违背、对抗魏安釐王的意旨的,但实际上却是魏国的大利。赵存,使魏不孤立而有屏障。败秦军,消除了魏王尊秦为帝的幻想,减少了对秦畏惧思想,也使魏在东方各国间的威信有提高。
司马迁是把信陵君作为一个礼贤下士的人物来写的。他认为信陵君的“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名冠诸侯”,都实有不虚。《太史公自序》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之”。信陵君在秦汉之际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张耳,是梁人,“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①”;“陈豨,梁人,其少时数称慕魏公子”②。汉刘邦少时,也“数闻公子贤”;当皇帝后,每过大梁,常祭祀公子;汉高祖十二年,更为公子置守冢五家,年年四时举致祭。
①《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第七章老子、庄子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在思想领域里的反映是不同学派的争鸣。在诸家学派中,道家较儒墨为晚起,但是作为儒墨的对立方面出现的,是对抗儒墨的有一定实力的学派。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天下》篇盛赞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以老庄同传,称庄子“其学无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老子其人,跟孔子同时,而年稍长。今存《老子》书,可能包含有老子的某些思想,成书却在战国中期以后。庄子对《老子》书的思想加以发展。今传《庄子》书,记述了庄子及其后学的思想。
第一节老子老子和《老子》书老子这个人是谁?他是什么时候的人?司马迁作《史记》时已不清楚。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提出三个人来:一个是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他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史”是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向老子问过礼。“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因周朝衰微,他西出函谷关,不知所终。一是跟孔子同时的老莱子,也是楚国人。再一个是战国初年曾见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司马迁列举了这些说法以后,用“世莫知其然否”的一句话,把以前的话都不加以肯定。他最后又说:老子是个隐君子。“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公元前273年,宗被白起击败,魏使宗献南阳,向秦求和。老子究竟是谁,是哪时候的人,没有说清楚。又传说,老子经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知道他将隐去,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①”。今存《老子》书,可能包含有老子的某些思想,而成书却在战国中期以后。这理由是,孟子批判当时的各学派,没有提到过《老子》;荀子开始评论老子,说“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②;《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阐发《老子》的思想。
从《老子》书的思想内容看,是孔墨显学思想的批判发展。孔墨的思想范围主要是人类社会,而《老子》则追究到宇宙本源,《老子》提出抽象的“道”,从思维的发展来看是后出,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与人们知识领域扩大的结果。《老子》的思想跟孔墨两学派的思想相对立。孔子讲天命,墨子讲天鬼,孔墨都称道“先王”,他们都认为“天”有意志。《老子》不讲先王,从孔墨的先王观解脱出来。《老子》六十章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③”。五章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孔墨都是以私人讲学著称,而《老子》二十七章说“不贵其师”;二十章说:“绝学无忧”。孔子博学,墨子善辩,而八十一章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孔子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②《荀子·天论》。
③以下引《老子》,及所称章数均引自王弼注本。
讲仁,而十九章主张“绝仁弃义”。墨尚贤,而三章认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上述种种,可以看出《老子》显然是孔墨思想的批判发展,较孔墨为晚。
从一些名词和制度考察,也可看出今本《老子》是战国年间的作品。例“万乘”一词不见于战国以前的著作,而《老子》二十六章说:“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上将军”的名称,战国以前也没有,而《老子》三十一章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老子》书采韵文体,全书约五千字,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依王弼注本)。上篇又名“道经”,下篇又名“德经”,所以《老子》又有《道德经》之称。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两个本子,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通行本不同,而与《韩非子》所引《老子》相一致,看来,《老子》在战国时已经有了不同传本。由于这部书写得简奥,后人对其中的哲学思想容易产生种种分歧的理解。
《汉书·艺文志》记载,传《老子》之学的有三家:“老子邻氏经传四篇”,“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老子徐氏经说文篇”。另外,还有“刘向说老四篇”。他们的书虽已亡失,但可想见,《老子》的学说还是很流行的。
后人对《老子》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汉河上公注,晋王弼注和清魏源的《老子本义》。
老子不仅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后来被奉为道教的教主,称“太上老君”,在中国民间有着极大影响。
社会政治思想《老子》的政治思想反映当时农村公社上层人物的没落情绪。这表现在下列几个问题上。
第一,《老子》揭示、诅咒由于阶级分化而造成的社会矛盾及相应的斗争。如五十三章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七十五章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老子》反对战争。如三十章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老子》指责当时人道之背离天道。七十七章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对当时的严刑峻法,逼使人民走向死途的情形,提出沉痛的抗议。七十四章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老子》对高压政治提出警告。七十三章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①意思是说,民不怕威压,则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①王弼注:“威不能制民,民不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
第二,《老子》对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事物,特别反感、反对,包括孔墨所提出的主张。如三章,对物欲、文明的讥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如十八章对仁义、智慧的讥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二十八章,对礼的抨击:“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主张“无为”政治。五十七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主张愚民政策。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第三,《老子》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景及其社会地位的改善,丧失了信心,而产生败北主义。主张不争,主张安于自我满足。如六十四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如八章“夫唯不争,故无尤。”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老子》认为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是永远满足的。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罪过)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对社会矛盾不是积极地而是消极地消解,力图回复到村社的状态。
《老子》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五十七章“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从“无为”的政治思想出发,他认为政治影响民风。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第四,《老子》认为,消解矛盾,使民“无知无欲。”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看不到历史的前景,而咒诅现实,怀着远离政治的想望,美化简朴的生活方式。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道《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天道无为的理论基础上的。它否定了商周以来天或上帝的至上权威,而提出了“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老子》所说的“道”,没有形状,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声音,是一种混混沌沌、恍恍惚惚的超时间、超空间的永久存在。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三章说,“天地尚不能久”,十六章说“道乃久”。
《老子》所说的“道”,不是物质体,而是不可认识的精神性的存在。
在它看来,“道”是第一性的,而世界万物是从“道”派生出来的,从而是第二性的。四章把“道”叫做“万物之宗”又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就是说,“道”是宇宙万物的老祖宗,出现在上帝之先。四十二章说“道”产生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是由精神性的“道”产生的。“道”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老子》的这种论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老子》的唯心主义还表现在它把“道”说成是“无”。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它看来,“无”比“有”更根本,“无”是天下万物的最后根源。因此,这里的“无”也就是它所说的“道”。因为“道”是“无”,所以它是人根本无法感触到的,它没有物质的内容和属性。
《老子》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二十五章说“道法自然”。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自然、无为是说“道”生万物是无意志、无目的、自然而然的。“道”没有意志,因为它无所求,无所私,无所争。十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就是说“道”生养了万物,但是不据为己有,也不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也不去宰制它们。它反对社会人事的有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的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其中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这种思想的产生是基于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国的兴亡、以及个人富贵贫贱的极大变化,又从当时自然观察中认识到自然界万物也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二十三章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个认识反映着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情况。
《老子》较为系统地揭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贵贱、刚柔、强弱、祸福、荣辱等等,都是一方不存在,对方也就不存在。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三十九章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老子》还认识到事物往往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这些说明对立的东西是互相转化的,这都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反者,道之动”的观点,是说这种变化是由最高范畴的“道”这一绝对精神起决定作用,从而表明了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实质。
《老子》唯心主义体系的消极无为思想,使它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强和进取。它认为幼小的东西虽然柔弱,但能从柔弱中壮大;相反,等到壮大了,反而接近死亡。七十六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它认为对待生活也是这样。三十章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这是说,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有意造成事物的强大,是违反道的原则,会使它早日结束它的生命。四十二章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它认为最好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不会转坚强,不但可避免走向死亡的结局,且能战胜强者。七十八章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因而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意思是说,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卑下反能充盈,敝旧反能新奇,少取反能多得,多取反而迷惑。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它教人向柔弱的水学习。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以柔胜刚的原则在生活方面的运用。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二十二章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虽知雄强,却安于柔雌;虽知什么是光荣,却安于卑辱;虽知什么是光彩,却安于暗昧。它以不争之争来保全自己。
《老子》还依据它以柔弱胜刚强的原则,主张制造一些不利于敌人的条件,使之陷于不利。三十六章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意思是说,将要削弱它,必先暂时增强它;将要废毁它,必先暂时兴起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
《老子》对事物的转化有所认识。但对矛盾怎样会互相转化是不清楚的。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没有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而《老子》却把对立双方的转化看作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害怕对立的双方斗争,认为发展到了极限,就会互相转化。它只想用“贵柔”、“守雌”、无为的办法来防止事物的转化。六十四章说:“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四十六章说:“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之足常足矣”。因此,《老子》的唯心主义朴素辩证法思想,是消极的保守的而不是进取的,看不到人在事物变化中的积极作用,没有认识到事物从量到质的发展,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而只看到事物的变化循环。十六章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的辩证法和它的形而上学思想是矛盾的,从而它的辩证法为它的形而上学所窒息。因为它认为最高的精神“道”是永远不变的、静止的,所谓“道乃久”“归根曰静”。三十六章说:“静为躁君”。这就是说,宇宙万物虽有运动、变化,但从根本上看都是静止的,因此静是动的主宰。这样,承认运动的变的朴素的辩证法被唯心主义体系所扼杀,而最后导向了形而上学。
第二节庄子庄子和《庄子》书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69年至286年,跟梁惠王、齐宣王同时①。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家境贫困,住在狭窄的小巷里,靠编草鞋度日,饿得面黄肌瘦,有时不得不向人家借米救急,穿着打补钉的粗布衣服、用麻绳绑着的破鞋子②。
庄子的学问渊博,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些研究、进行过分析批判。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③。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污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庄子的朋友惠施在梁国作相。一天,有人报告说:“庄周到梁国来了,要夺你的相位。”惠施听了非常害怕,派人在国中搜查了三天三夜。庄子却亲自来见他,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现在你也拿你的梁国来‘吓’我吗?”①在庄子看来,梁国的相位不过是只死老鼠,惠施却象猫头鹰一样死死地守住它,生怕被高洁的鹓■抢了去,这是多可笑又可怜哪。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去吊唁,却见庄子正蹲坐着,敲着瓦盆在唱歌。
惠施说:“你的妻子跟你生活了一辈子,给你生儿育女。现在老而身死,不哭也够了,又鼓盆而歌这不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她刚死的时候,我怎能不哀伤呢。可是观察她起初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还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还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变而成气,气变而成形,形变而成生命,现在又变而成死。这样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一样。人家静静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啼啼哭哭,我认为这样是不通达生命的道理,所以才不哭。”②庄子将要死了,弟子们想要厚葬他。庄子制止他们说:“‘吾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殉物’,难道我的葬品还不齐备吗?还有比这更好的吗?”弟子们说:“我怕乌鸦、老鹰啄食您呀!”庄子说“在地面上被乌鸦、老鹰吃,埋在地下给蝼蚁吃,夺了那个的食给这个吃,你们为什么这样偏心呢。”①以上的这些故事,不见得都是事实,而其中却体现了庄子的思想、性格和为人。
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②见《庄子》《列御寇》、《外物》、《山木》等篇。
③《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秋水》,《列御寇》各有一个跟此相似的故事。①《庄子·秋水》。
②《至乐》。
①《庄子·列御寇》-
商鞅是李悝的学生,年辈略后于吴起。《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先至魏,魏王不用。《秦本纪》称商鞅在秦孝公元年入秦,三年变法,五年为左庶长,十年为大良造,二十二年被封为商君,二十四年孝公死后被杀。《商君书》原有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四篇,旧题“商鞅撰”,但其中有商鞅以后其他法家的作品,《韩非子·五蠹》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韩非所见商、管两家书当然与今本有所歧异,但亦可见《商君书》在战国末期已流传很广。
在秦变法的争议商鞅年轻时爱好刑名之学,先到魏国,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在临死前,推荐他给魏惠王,要惠王用他为相。并说,如果不用,就把他杀掉,不能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以为公叔痤病重,在说胡话,因而没有任用商鞅。这时,秦孝公下令求贤,商鞅就到了秦国。
商鞅到秦国后,先住在孝公的宠臣景监家里。他头两次见孝公,劝孝公学尧舜禹汤的仁义,行所谓帝王之道。孝公听得直打瞌睡。事后,孝公对景监说:你的客人太迂腐了。商鞅从景监那里知道了,孝公对他不满意,便要求孝公作第三次的接见。这一次,商鞅大谈富国图霸之术。秦孝公立刻被打动了,越听越爱听。孝公高兴地对景监说:你的客人果然是好样的,孝公一连和商鞅谈了好几天,决定了重用商鞅,准备实行变法。
变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群臣间引起很大的争议。《商君书·更法》载,秦孝公跟商鞅以及旧臣、甘龙、杜挚在一块商议变法的问题。秦孝公说:我想变更法度来治理国家,改革礼制来教导百姓,但是恐怕天下人议论我。商鞅说:“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说:好!甘龙则不赞成。甘龙说:圣人不用改变民众习俗来推行教化,明智的人不改变旧法来治理国家。因袭民众的旧习来施教,不用费多大力气就会得到成功。依据旧法度治理国家,官吏很熟习,民众也能相安。如果现在要变法,不按秦国旧制,要改革礼制来教化民众,恐怕天下人要议论秦国国君。
商鞅批驳甘龙说:“你所说的都是俗人之见。平常人总是安于拘守旧的习惯,学士们总是局限于自己的见闻。这两种人可以当官守法,不能跟他们讨论法以外的事情。夏、商、周的礼制不同,都成了王业:春秋时期五霸的①以下关于商鞅的材料,主要见于《战国策·秦策》,《史记·商君列传》。法度也不同,都成了霸业。所以,智慧的人创造制度,而愚昧人的人受法度的管束;贤人改革礼制,而庸人受礼制的约束。我们不能跟拘守礼的人商讨大事,不能跟受法度约束的人计议变法。
杜挚也反对商鞅的看法,说:没有百倍的利益,不变更法度。没有十倍的功效,不更换器具。我听说过,效法古人就没有错误,遵守旧礼就没有奸邪。
商鞅毫不妥协地说:古代的政教不同,我们效法哪个古人?帝王不相因袭,我们拘守谁的礼制?伏羲、神农教导民众而不杀人,黄帝、尧、舜杀人而不叫妻子连坐。至于文王、武王,则各自针对当时的形势,建立法度;根据事实的情况,制定礼制。礼制、法度,要随着时代而制定。命令,要符合实际的需要。兵器、盔甲、器具,都要应用便利。所以说:治世不必一以贯道,便国不必拘泥古法。商汤、周武的兴起,正由于他们不拘守古法;殷纣、夏桀的灭亡,正由于他们不改革旧礼。这样看来,违反古法的人不一定受到非议,拘守旧礼的人,也不值得赞扬。君主不要疑惑了。
孝公说:好!我听说过,穷僻的巷子里,遇事多觉奇怪;认识片面的学士,对事常多辩论。愚人高兴的,正是明智人感到可怜的;狂妄人称快的,正是贤能人所担心的。我要对于那些拘泥现状的人说,我不再疑惑了。
通过这场论争,以杜挚、甘龙为代表的因循守旧势力失败了,商鞅说服了孝公,使孝公坚定了变法的决心。
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是:1.编制民户,加强刑赏。以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什伍内各家,互相纠察。一家做奸犯法,别家必须告发。隐瞒不告发,就要同罪连坐。新法规定,不告发奸人的,腰斩。告发奸人的,跟斩得敌人首级同赏。藏匿奸人的,要跟投降敌人同罪。新法还规定,旅客必须有凭证才能留宿客舍。收留没有凭证的旅客,客舍主人要问罪。
商鞅主张对轻罪用重刑。认为,这样可以迫使民众连轻罪也不敢犯,重罪更不敢犯。商鞅为了保护私有的耕牛和马,对盗窃牛马的人判处死刑;为了统一度量衡,现定“步过六尺者有罚。”商鞅对轻罪用重刑,目的在于贯彻他制定的法令,把民众的反抗斗争镇压下去。《战国策·秦策一》称赞商鞅变法的成效说: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史记·商君列传》称赞其成效是:“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
2.鼓励小农生产,崇本抑末。新法规定,凡一家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各立户头,否则要加倍出赋税。努力搞好生产,粮食和布帛生产多的,可以免除劳役。从事末利,游手好闲而贫穷了的,把全家罚作官奴隶。商鞅如此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封建生产力、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这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封建政治的经济基础。
《商君书·垦令》一连列举二十条鼓励垦荒的措施,其中有不少抑商的政策。例如规定商人必须向官府登记各种奴隶(厮、舆、徒、童)的名字和数目,以便官府摊派徭役;还规定提高市上酒肉税额,要让税额比成本高十倍;更规定加重关卡和市场上的商品税,不准私自贩卖粮食,牟取暴利。还主张“一山泽”,由国家统一管理山泽之利。所有这些抑商政策,目的在于防止商人损害、破坏小农经济,扶助小农经济的成长。
为了新法在民众中贯彻执行,商鞅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据说,他在国都的南门外立了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如有人搬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一般老百姓都很奇怪,没有人去动。后又宣布增加到五十金。有一个人不怕事,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收发了五十金的赏钱给这个搬木头的人。通过这件事,表明了新法的权威性。此后,商鞅就把新法公布了出来。
3.奖励军功,按军功重新规定给予名位的标准。
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得君上爵赏;私斗的人,按犯罪轻重受刑罚。
奖励军功的具体办法是:凡在战争中斩得敌一个首级的,赏给爵位一级;要做官的,委任五十石俸禄的官。斩得敌人两个首级的,赏给爵位两级;要做官的委任一百石俸禄的官。官爵的提升是跟斩首敌首级的军功相称的。对没有军功的宗室子弟,一律废除他们的名位,按军功重新规定尊卑爵秩等级。有军功的人可以享受军功爵的待遇,可以享受荣誉。
由于秦国变法的初步成功和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公元前352年,商鞅以功升为大良造,这是相当于中原各国的相国兼将军的官职。
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是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目的在于进一步谋求富国强兵。主要有下列五点:1.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史记·商君列传》说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开”就是开拓的意思。《战国策·秦策三》载蔡泽的话说:商君“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决裂”的目的是为废除井田制,董仲舒曾指出: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①商鞅这次对土地制度的改革,一方面用法令形式废除了井田制,就是所谓“坏井田,开阡陌”;另一方面是重新设置了新的阡陌封疆,用法令形式保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后世人说商鞅“灭庐井而置阡陌”②。《秦律》严禁对土地权的侵犯。云梦秦简《法律问答》有一条律文:“盗徙封,赎耐。”就是把私自移动田界看作“盗”的行为,要判处耐刑(剃去鬓发),但允许出钱赎罪。接着又对律文解释说:“何知为封?封即田阡陌、顷畔封也,是非而盗徙之,赎耐。何重也?是不重。”说明田界不准“盗徙之”,这是对土地权的侵犯,应该判处耐刑,并认为这种刑罚“不重”。
2.推行县制。把许多乡、邑、聚(村落)合并为县,建置了四十一个县①,设县令、县丞等官,还设有县尉②。县令是县之长,县丞掌管民政,县尉掌管军事。公元前349年,“初为县,有秩史”③,就是在县官之下,开始设置有①《汉书·食货志上》。
②《汉书·王莽传》载区博说:“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杜佑《通典·食货典序》也说:商鞅“隳经界,立阡陌”。①《史记·商君列传》,又《秦本纪》均作四十一县。《六国年表》作三十一县。②《商君书·境内》。
③《史记·六国年表》。
定额俸禄的小吏。县制的普遍推行,是为了把全国政权、兵权集中到朝廷,建立君主专制的统一的封建政治体制,以便于巩固封建统治,发展地主经济。3.迁都咸阳,修建宫殿。这时秦国为了争取中原,图谋向东发展势力,把国都从雍迁到咸阳。咸阳位于秦国的中心地点,靠近渭河,附近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而旧都雍,旧贵族的习惯势力较大,不利于变法的开展。同时仿效中原各国国都的规模,修建冀阙(古时宫廷门外的一种高建筑,用以悬示教令)与宫殿。
4.统一度量衡,“平斗桶(斛)、权衡、丈尺”。这对秦国统一赋税制度、俸禄制度,都有一定作用。传世有已颁布的商鞅方升(现藏上海博物馆)。这件珍贵的文物,应是商鞅为统一度量衡而作的标准量器。
5.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秦国的西南和西北都是少数族,秦国统一了许多少数族地区,因而在秦国戎狄风俗较多。商鞅依照中原的风尚、习俗,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这对秦国的富强是有好处的。公元前340年,商鞅计擒魏将公子卬,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一部分过去夺去的西河地。商鞅由于这个大功,受封于於商(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十五个邑,号为商君。
变法跟贵族的矛盾商鞅的新法虽得秦国民众的欢迎,却严重地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顽强反抗。新法推行不久,就有数以千计的旧贵族到国都来,硬说新法不好。以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为首的一批旧贵族,也出来捣乱并唆使太子犯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人人都得遵守。新法推行受到了阻碍,主要是上面的人不遵守。现在太子犯了法,也得依法惩办。由于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便用刑罚,太子的师傅可得担当他的罪名。于是就把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判了罪,在公孙贾的脸上刺了花(黥刑)。但是旧贵族不仅没有死心,而且随着变法的深入,斗争也日益复杂尖锐。当新法推行已有了明显效果时,那些起初说法令不便的人,又说法令便于执行了。商鞅说:这些人都是“乱化之民”,把他们都流徙到边城去,从此就没有人再敢公开议论法令。在第二次新法公布后,旧贵族再次出来捣乱,商鞅把为首的祝懽杀掉,把屡教不改的公子虔的鼻子割掉(劓刑)。旧贵族企图暗害商鞅。商鞅在出门的时候多带卫士严加戒备。当时有一个游士,名叫赵良的人来对商鞅说:“秦国人对你恨透了,你的寿命象早晨的露水一样,长不了。你不如把封邑还给国君,隐居到偏僻的地方去种庄稼”。又说:“你不要仰仗着国君为你撑腰。国君一旦死去,秦国会重重地收拾你,你的灭亡,翘着脚就可以等到。”商鞅没有被吓倒,仍然坚持变法。
在赵良劝告商鞅以后五个月,秦孝公死去。曾经犯过法的太子驷继位,这就是秦惠文王。旧贵族见报复的时机已到,便对秦惠文王说:“秦国的妇女孩子都只知道商鞅的法,商鞅的威望比秦国国君高,这是很危险的事;而且商鞅本来是君的仇雠,还不赶快收拾他?”秦惠文王在旧贵族的煽动下,就派官吏去逮捕商鞅。商鞅听到消息,就逃走了,找旅店住宿。旅店主人不知道他是商鞅,拒绝说:商君定下的法律,留住没有凭证的旅客要受连坐的罪。商鞅不得已,企图逃往魏国,魏拒绝了他。商鞅只得回到封邑,打算用武装反抗,但变法后的秦国军队是强大的,战斗的结果商鞅被逮捕,遭到了最残酷的刑罚——车裂,并且全家被屠杀。商鞅虽然被杀害了,但是他的新法在秦国还在施行对秦国的富强继续起积极的作用。
第五章孙膑、乐毅、田单战国中期,战争日亟。这时,能料敌制胜,改变东方国家间形势,显名当时,垂名后世的军事家,有孙膑、乐毅和田单。
第一节孙膑孙膑破魏孙膑,齐国人,是孙武的后裔。《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膑生阿甄之间”,大约在今山东省东阿县、鄄城县之间的一带地方。生卒年月不可考,约与商鞅、孟子同时。
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自以为能不及孙膑,暗中派人邀孙膑至魏,借故施以膑刑(去膝盖骨),并加以软禁。以后,孙膑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秘密回到齐国。齐将田忌对孙膑很尊重。田忌与齐诸公子下注赛马,孙膑看到他们的马都相差不多,而马又分上中下三等,便对田忌说:我能设法使你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田忌于是就跟齐王及诸公子下了千金赌注。孙膑告诉田忌:用你的下等马和他们的上等马比赛,用你的上等马和他们的中等马比赛,用你的中等马和他们的下等马比赛。比赛的结果,田忌赢二输一,果然得到齐王的千金。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问孙膑以兵法,任为军师。孙膑在任军师期间,辅助田忌打了些胜仗。
公元前354年,魏攻赵,包围赵的都城邯郸。次年,赵请救于齐,齐威王欲以孙膑为将军。孙膑辞谢说:“刑余之人不可”。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孙膑用“批亢捣虚”、“疾走大梁”(魏都,今河南开封市),“攻其所必救”①的战法,迫使魏军回救,而在中途拦腰截击,大败魏于桂陵(今河南长垣县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之战。
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也告急于齐。齐仍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直奔大梁。庞涓闻讯即回师迎击齐军。孙膑对田忌说:“魏的军队素称慓悍勇猛,向来看不起齐军,而且齐军也早有胆怯的名声流传在外。可以利用这一情况,智取庞涓。《兵法》说,急行百里之远去争夺胜利,可能折损上将;急行五十里去争夺胜利,也不过有半数军队能按时到达。齐军进入魏国后,第一天可造十万灶生火做饭,第二天造五万灶,第三天只造三万灶。”庞涓追踪齐军三天,看到齐行军灶锐减,大喜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怯,进入我境才三天,士卒逃亡就大半了。便决定丢下步兵,率领轻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追逐齐军。孙膑推算庞涓的行军速度,天傍晚之后,魏军当至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此地道路狭窄,两旁又多天然险阻,可设伏兵。孙膑令人将道旁大树的皮削掉,在白树干上写上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又令齐军万名优秀射手,挟持弩弓,埋伏于道路两旁。约定:天黑以后,看到火光举起,就一齐放箭。庞涓果然于当夜赶到此树之下,见白木上有字,就点燃火把借光阅读。几个字还未看完,齐军已万箭齐发。魏军遭此突然袭击,立即大乱,各自奔逃。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临死之前满怀疾恨①见《孙子兵法·虚实篇》。
地说:“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胜尽破庞涓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魏在战国初期原是极为活跃的国家。经过两次军事上的失败,在东方国家中的地位出现了变化。
孙膑著书孙膑受膑刑后,以为“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①《汉书·艺文志》在兵权谋十三家中著录《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吴孙子是孙武,齐孙子就是孙膑。《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在我国历史上都是很受推崇的军事著作。但《孙膑兵法》失传,《隋书·经籍志》中即不见著录。因此,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人们对孙武和孙膑是否各有兵书传世的问题,存在着争论。1972年4月,从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一座西汉前期的墓葬中同时发现两部兵法及其它先秦兵书,从而顺利地解决了上述悬案。
从《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可见,孙膑研究过春秋时期晋国的名将荀息、孙轸(疑即先轸)。
《孙膑兵法·威王问》记“孙子出而弟子问”,孙膑似在齐威王时已有弟子。
孙膑说:“战胜,则所以在(存)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战争的胜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这正是《孙子兵法·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进一步说明。《孙膑兵法》:“威王问:‘以一击十,有道乎?’孙子曰:‘有。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个“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曾见之于《孙子兵法·计篇》。
“围魏救赵”是运用《孙子兵法·虚实篇》“攻其所必救”的策略;“智取庞涓”体现了《孙子兵法·军争篇》的“兵以诈立”。
春秋时期都城的人口是不多的。一般诸侯的国都周围不过九百丈,卿大夫的邑只有国都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九分之一①。一般的邑住户不过千室,最少的只有十室,普通的是百室。《战国策·赵三》记赵奢的话说,古时“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战国)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已普遍出现。城市的兴起,是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并为据以抗御外来侵略的重要堡垒。交战双方,攻者以攻破城池作为胜利的标志,守者以守住城池作为不败的象征。孙膑对城市问题有专门的论述。《孙膑兵法》里有《雄牝城》一篇,阐述雄城和牝城在攻守中的特点。
“城在渒泽(小泽)之中,无亢(高)山名(大)谷,而有付丘(丘陵)于其四方者,雄城也,不可攻也城前名谷,背亢山,雄城也,不可攻也。城中高外下者,雄城也,不可攻也。城中有付丘者,雄城也,不可攻也城在发泽(大泽)中,无名谷付丘者,牝城也,可击也。城在亢山间,无名谷付丘者,牝城也,可击也。城前亢山,背名谷,前高后下者,牝城也,可击也。”
①《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
①《左传》,隐公元年。
②《吴子·非攻》,《孟子·公孙丑下》。
这一篇是从地形条件分析城池的攻守。雄城,有险可据,难攻易守;牝城,没有可据守的地形,难守易攻。孙膑这样细致分析城池的地形,显然是基于当时战争的需要。当时武器不能轻易克服障碍,而攻守城池又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孙膑的历史影响孙膑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指出:“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汉书·刑法志》:“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雄桀之士,因势辅时,作为权诈,以相倾覆。吴有孙武,齐有孙膑,皆擒敌立胜,垂著篇籍。”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把孙膑帮助田忌赛马取胜的办法,看做是兵法。他说:“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矣。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孙膑有言曰:‘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此兵说也,非马说也。”诸葛亮认为这个办法用于作战,则会“得之多于弃也。”①南宋抗金名将吴璘跟宋高宗论“胜敌之术”,吴璘提出必须“弱者出敌,强者继之”时,宋高宗说“此孙膑三驷之法,一败而二胜也。”②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如果敌在根据地内久居不出,我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围困该敌,而用主力进攻敌所从来之一带地方,在那里大肆活动,引致久踞之敌撤退去打我主力,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①①《诸葛集·兵法》。
②《宋史·吴璘传》。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横排本,第298页。
第二节乐毅②乐毅破齐乐毅,生卒年不详,活动年代约在燕昭王(公元前312年至前279年)
燕惠王(公元前278年至前272年)年间。他是中山人,魂将乐羊的后裔。由于乐毅贤而好兵,赵人推举他在赵国做官。到赵武灵王死后,他离开赵国,到了魏国,后又去燕国。齐国曾(于公元前314年)覆灭燕国,燕昭王为报仇雪耻,以十分恭敬的态度、隆重的礼物招纳贤士,凡是欲破齐的人,知道齐国的险阻要塞、君臣间关系,善于用兵的人,都一律欢迎。乐毅作为魏国的使者来到燕国,被燕昭王任命为亚卿。
乐毅帮助燕昭王进行政治改革,主张:“察能而授官”,“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之者处之。”③还主张:“循法令,顺庶薛者,施及萌隶。”燕昭王也“吊死问主,与百姓同其甘苦”④。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⑤。弱燕已逐步富强,伺机向齐复仇。
齐湣王晚年,国内外的矛盾已经显露出来,燕国的力量也已增强,齐对燕又疏于防范。燕昭王跟乐毅商量伐齐的事。乐毅说:“齐国地大人众,又练于兵甲,习于战攻。燕单独进攻不容易取胜,不如与赵及楚、魏等国联合,才能大破齐国”。燕昭王遂派遣乐毅去约会赵惠文王,并通过赵去劝说秦国伐齐;又另遣使者与楚、魏等国联合。公元前284年,燕征发全国军队出征,以乐毅为上将军,秦派尉(官名)斯离率兵和三晋之师会合。赵王以相印授乐毅。乐毅统率燕、赵、秦、魏、韩五国之兵伐齐。齐也征发全国兵众拒战。战于济西,齐将没有斗志,一战就下令退兵,只身乘车逃走,齐军大败。齐军余部继续作战,又大败①。这时,乐毅遣还秦、韩之师,分魏师攻取宋国旧地,分赵师攻占河间,自己率领燕军长驱深入齐国。剧辛反对说:“齐大而燕小,依赖各国的协助打败齐军,从燕国的长久利益考虑,应赶快攻取齐国的边城扩展燕国的领地。只求深入不占土地的作法,无损于齐,无益于燕,空与齐结下深怨,会后悔的”。乐毅说:“齐王夸耀自己的功能,遇事不与群臣商议,废黜贤良之士,信任谄谀小人,政令暴虐,百姓怨恨。今乘齐君败亡的时机进攻,民必叛而其内部会发生祸乱,可一举占领齐国。如果失掉战机,待齐王发觉自己的错误,改成恤下而抚民的政令,那就不好对付了。”遂进军深入。齐果然混乱而失掉抵抗能力。乐毅攻入齐的国都临淄,取齐宝财物祭器送回燕国。燕昭王非常喜悦,亲自到济上慰劳军队,封乐毅于昌国(今山东淄川县东),号昌国君。燕王收集掳获返国,留乐毅于齐,继续用兵,攻占余城。
齐湣王逃亡到卫国,卫君称臣,让出宫室请他居住。但由于湣王的骄傲②本文依据《史记·乐毅列传》的材料,不再注出。
③《战国策·燕二》。
④《战国策·燕一》。
⑤《战国策·燕一》。
①《吕氏春秋·权勋》。《战国策·齐六》略同。
而受到卫人的侵害①,又出奔到鲁国。湣王的随从夷维子询问鲁人预备怎样接待齐王。鲁人说:将以十太牢②接待你的国君。夷维子认为应以天子的规格来接待。鲁人“闭关”不接待。湣王进不了鲁国,将要到薛国去,借路于邹国。邹国的国君才死,夷维子对邹国的嗣君说,天子来吊丧,必须移动棺材的位置,以便天子朝着南面吊丧,邹国的群臣都很气忿,齐王因而不敢进入邹国,折回到齐的莒(今山东莒县)。楚国派淖齿率兵救齐,被任命为齐相。淖齿想要与燕人瓜分齐国,将齐湣王杀死。
乐毅统率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他“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这些政令,得到齐民的欢迎。接着就分兵五路:一、“左军渡胶东、东来(今山东平度、莱西、乳山等县东北一带地区)”;二、“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略琅邪”;三、“右军循河、济,屯阿、鄄以连魏师”;四、“后军旁(傍)北海,以抚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五、“中军据临淄而镇齐都”。在燕军进入临淄,局面较为稳定后,就在郊外祭祀齐桓公、管仲,并表彰贤人的闾巷,在贤人王蠋坟墓上添加封土,封了二十多个拥有燕国食邑的齐人,在燕都城有爵位的齐人一百多个。乐毅的这些政治、军事措施,效果是显著的。他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就攻下了齐国七十多个城,并都改成燕国的郡县。这时候,齐国只剩下莒、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县东南)两城没有被燕军攻占。乐毅以右军、前军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乐毅围困两城,一年不能破,就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命令说:城里的人出来不要擒捉,赈济有困难的人,使就旧业。他用这些办法来镇抚燕国的“新民”。又过了三年,仍然没有攻破莒和即墨①。
有人在燕昭王面前谗害乐毅说:“乐毅的智谋过人,他征伐齐国,很快就攻克七十余城。现今不破的仅有两城,不是他不能破,三年不攻的原因,是想长久依仗兵威以服齐人而称王。今齐人已服,还没有称齐王,是由于他的妻子在燕国。不过也可能在齐国娶美女而抛弃他的妻子。望王图谋这件事。”昭王为此置酒大会,当面责备进谗言的人说:“齐国杀害了先生(燕王哙),我恨之入骨,‘广延群臣,外招宾客’,为的是报仇雪恨。有能破齐的人,我还想与他同有燕国。今乐君为我破齐,报了大仇,齐国本来是乐君所有,不是燕国所得。乐君若能有齐,与燕结欢为好,抗拒从诸国来的灾难,是燕国的福气,我的愿望。你怎么敢这样陷害乐君呢!”于是,把进谗言的人给杀掉了。接着,昭王把赐给乐毅妻子的王后、公子的服装、车马,派遣相国送与乐毅,并立他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用书信表示他誓死尽忠于昭王。由于昭王对乐毅的信任、支持,他在齐国和诸侯间享有很高的信誉,没有人敢再陷害他。
乐毅居赵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子惠王继位。惠王自做太子的时候就对乐毅不满。齐将田单听说了,就派人去作反间、散布谣言,说乐毅不拔齐的两城,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①《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三十六年。
又不回燕国,是以伐齐为名,其实是想联合诸侯在齐称王。还说,齐人并不害怕乐毅称王,害怕的是燕派别的将领来。惠王原来就已怀疑乐毅,又听信了齐人反间的话,就派骑劫去代替乐毅,把乐毅调回燕国。乐毅知道燕惠王心怀不善,害怕被杀,就逃到赵国。赵封乐毅于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东南),号望诸君。赵国尊宠乐毅,为的是“警动”燕齐。
田单设诈诳骑劫,大破燕军,乘胜尽收齐城而复齐国。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因而破军亡将失齐;并怨恨乐毅居赵,又恐赵用乐毅趁燕疲惫而伐燕。燕惠王使人责备乐毅,并谢罪说:“先王把全国委托给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了先生的冤仇,天下的人都受到震动,我怎敢有一天忘掉将军的功劳呢?恰巧先王抛弃了群臣,我新即王位,左右臣子误我。我派骑劫代将军,是因为将军长久在外辛劳,所以召回将军暂时休息,商议国事。将军误会了我的意思,以为同我有嫌隙,就弃燕归赵。将军这样做,为自己打算,是可以的,可是怎么报答先王待将军的盛意呢?”乐毅在《报遗燕惠王书》中,说明了他所以奔赵国以及他的政治主张,他接受燕昭王的任命和伐齐的功绩以及燕昭王对他的封赏。接着说:臣闻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伍子胥说听于阖闾,而吴王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革囊)而浮之江。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早)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改)。
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罹)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洁)其名。臣虽不侒,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不察疏远之行,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①从《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我们可以大体了解到乐毅的主要事绩,及他的政治思想、品德。他在信的后半段,引伍子胥不早见阖闾与夫差气量的不同,因而遭遇到不幸的下场。这是用历史的教训来说明为什么他必须离燕去赵。但他表示,虽然遭遇到不可测度的罪责,把幸灾乐祸以为利,是道义所不许的;忠臣离国,不肯谤毁君王,为自己辩护。乐毅的这种明朗态度,解除了燕惠王以为乐毅在赵将不利于燕的顾虑。燕国以乐毅的儿子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也往来于燕、赵,燕、赵都以他为客卿。后来,乐毅死在赵国。燕王喜四年(公元前251年),燕王令丞相栗腹与赵修好,以五百金为赵王秦。栗腹返国向燕王报告说:“年壮的赵民都死在长平,孤儿还未成壮年,可以攻伐。燕王征求昌国君乐间的意见。乐间说:“赵是四战之国,民皆习兵,不可与战”。燕王说:“我以众战少,以二而伐一,乃至以五而伐一,可以了吧?”乐间回答说:“都不可以。”燕王大怒。群臣都以为赵可伐。燕王喜终于令栗腹、庆秦率大军攻赵。赵使廉颇率军拒战,大破燕军。乐间入赵。燕王后悔没有听乐间的话,又怕乐间在赵对燕不利,便写了一封既责备又谢过的长信给乐间,希望乐间仍能回到燕国,“愿君捐怨,追惟先王,复以教寡人。”②乐间怨燕不听用他的计谋,终于留在赵国。
汉初,刘邦过赵,查访到乐毅的孙子乐叔,封之乐卿(未详),号华成①《史记·乐毅列传》,《战国策·燕二》,《史记》与所记略同,而《史记》对文字有所加工。②《战国策·燕三》。《史记·乐毅列传》所载信,系删节,而与《战国策》略异。君。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乐臣公善黄帝、老子之言,在齐是著名的贤师。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约当今山东胶河以西,高密县以北地区),为曹参师。
第三节田单①田单破燕复齐田单,出身于齐王疏远的宗族,是齐湣王年间临淄的市掾。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01年至前250年。燕军长驱攻齐时,田单东走安平(今山东益都县西北),令族人都将车轴头截短,并包上铁皮。燕军破安平,齐人逃走争路,因轴折车坏而为燕军俘虏。只有田单的族人逃脱,东保即墨。即墨大夫战死,城中人推举田单为将军,说:“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指改造车子)得全,习兵。”
公元前297年,燕昭王死,子惠王继位。惠王和乐毅过去不和,田单听说了,派人去燕国作反间、散布谣言说乐毅迟了不拔两城是以伐齐作幌子,其实是想联合诸侯,在齐称王。燕王听信了这样的中伤,使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因此而逃往赵国,燕人士卒都为乐毅愤愤不平。
田单有意制造“神示”。他令即墨城里的人,吃饭必须在院子里祭祀祖先。这样,“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国的士卒看见这一情景,都很奇怪。田单因而散布流言说:“神来下教我。”又对城里的人说:“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个机灵的士卒领会到田单的意思,说:“我可以为师吗?”田单便师事这个士卒。士卒说:“我欺骗你,实在无能。”田单说:你不用说话。以后,每出约束,必称神师。这是利用“神”来降低燕国士卒攻即墨的信心,而鼓舞齐人的士气。
田单派人宣传说,我们最怕燕军俘虏了我们的土卒,割去他们的鼻子,再派他们来和我们作战。骑劫果然这样作了。城内的人看见投降的齐军尽被割了鼻子,都很愤怒,决心守城,惟恐被燕军所得。田单又派人扬言:我们最怕燕军刨我们的祖坟,戮先人的尸骨,这最令人寒心了。骑劫又上了当,果然令燕军挖齐人的祖坟,烧死人尸骨。即墨人从城上望见,人人痛哭流涕,十分悲愤,个个都想出战。就这样,田单引导骑劫来扩大燕齐之间的矛盾,增加齐人对燕军的愤恨。
田单看到士气高涨,知道可以出战了。他同士卒一样,亲自负持版、锸等筑营垒的器具,把自己的妻妾都编入队伍之中,尽散饮食犒劳士卒。为了迷惑燕军,他令甲卒都藏匿起来,使老弱女子登城守望,并派使者出城假意投降。骑劫信以为真,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搜集民金千镒,令即墨的富豪送给燕将说:即墨就要投降了,大军进城,希望将军保全我们的家小。燕将个个喜欢,满口答应。燕军从此更加松懈、麻痹。
田单积极准备“火牛阵”,打败了骑劫。他征集了一千多头牛,牛身上穿上红色丝绸衣,画上五彩龙纹,牛犄角上捆着兵刃,牛尾巴绑上浸透了油的芦苇。把城墙凿了许多个洞,夜间点燃牛尾上的芦苇。牛一受惊,就从城洞狂奔到燕军中去。牛尾火炬光明炫耀,并有壮士五千人随同火牛向前冲击。燕军看到五彩龙纹的火牛,十分害怕。城中还擂鼓呐喊,老弱都敲各种响器,声震天地,齐军声威大振。燕军陷入惊恐混乱中,骑劫被齐军杀死,燕军溃逃。田单率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附田单。田单的兵日益增多,燕日益败亡。齐国被燕军攻占的七十余城,全都收复。田单从①本文依据《史记·田单列传》的材料,不再注出。
莒把齐襄王迎接到临淄,主持朝政,襄王封田单为安平君。
破燕复齐之后襄王在齐国的威信大不如田单,襄王总是疑心田单要自立为王,从而跟田单发生矛盾。一次,襄王跟田单过淄水,见一老人涉水,出水后冻得不能行走,坐在沙中。田单脱下自己的皮袄给老人穿上。襄王厌恶地说:“田单的施舍,是将欲夺取我的国家,不早图谋,恐后生变。”有人给襄王出主意,用嘉奖田单的办法,把田单对百姓的关怀说成是自己的善行,劝王下令:“我忧民饥,单给民食;我忧民寒,单解裘农民;我忧百姓劳苦,而单亦忧;适合我的心意。”襄王认为这是个好办法,便赏给田单牛、酒,又当众揖田单,口头慰劳,感谢他替自己关心百姓。接着明令查访、收养饥寒的百姓,同时暗中派人到闾里间收集舆论,结果大家都说:“田单的爱民,原来是王的教导呀!”
田单保荐貂勃给襄王。襄王有九个宠臣,欲中伤田单,都对襄王说:“燕伐齐的时候,楚王使将军领兵来帮助齐国,今国家已经安定,应派使者去感谢楚王。”他们又都推荐貂勃出使。齐王随即派貂勃前往。貂勃受到楚王的款待,数月不返。九人议论说,一个使者受到万乘国君的款留,还不是凭借安平君的权势?再说安平君与王,君臣无异而上下无别,他在国内赈穷济贫,向民布德;对外怀柔戎翟,礼遇天下的贤士,这是想图谋不轨,希望大王注意观察。一天,齐王说“叫田单来!”田单免冠、赤足步行、袒胸露臂的过来请死罪。过了五天,王才说:“你没有罪,你守为臣的礼数,我守为君的礼数就行了。”貂勃从楚国回来了,王赏他喝酒,酒喝得很畅快。王吩咐:“叫田单来!”貂勃离座起立、叩头,恭敬地问襄王:王跟周文王、齐桓公比较,谁更贤明?襄王说他自己不如他们。貂勃说:“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独叫‘单’,怎么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从历史上来看,谁能比得上安平君的功劳呢?燕人兴师袭齐,王不能抵御,只好躲避起来。安平君以危急的即墨小城,残败的士卒七千,擒杀燕国的将帅而收复千里的齐国。当败燕复齐的时刻,安平君如果自立为王,天下人谁能禁止?他出于道义,而迎王与后返临淄,今已国定民安,而王却叫‘单’,婴儿也不做这样的事呀!王赶快杀九人而向安平君谢罪。不这样做,国家将要危险了!”襄王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便杀了九人并驱逐了他们的家属,以夜邑(约在今山东掖县)万户益封安平君。
田单跟襄王的矛盾有所缓和后,优裕的生活又影响了田单的战斗意志。
田单将攻狄(今山东高青县东南),去与鲁仲连商议。鲁仲连说:“将军攻不下狄来。”田单大不以为然,说:我以即墨小城的破亡余卒,能败万乘之燕而复齐,为什么攻灭不了狄?果然,他攻狄,三月不能克。齐国的童谣说:“大冠若箕,脩(长)剑拄颐(下巴),攻狄不能,下垒枯丘。”①田单听到儿谣害怕了,向鲁仲连请教不能克狄的原因。鲁仲连说:“将军在即墨的时候,坐着织草器,站着拿锸(锹),向士卒倡言:‘宗庙已亡,无处可去,只有战斗到胜利!’那个时候,将军有战死的心,士卒死战无求生之意,听到你的号召,没有不挥泪奋臂而欲战的,这就是破燕的原因。今天将军,你①《战国策·齐六》。
有优厚的俸禄,有生活的乐趣,没有战死的决心,所以不能取得胜利。”田单认为鲁仲连的话,说中了他的要害。第二天,他便精神振奋地巡城,站在矢石能打到的地方,亲自击鼓,狄才被攻下。
当初,燕将攻下聊城(约在今山东聊城县西北)时②,有人在燕王面前陷害燕将,燕将害怕被杀,不敢返燕而保守聊城。田单攻聊城一年多,士卒多死而聊城不能破。鲁仲连给燕将写了一封长信③,说:“为你打算,不归燕就要降齐,独守孤城,齐兵日增而燕无力救授,是没有出路的。”燕将见信后,哭泣了三天,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恐被杀;而杀虏齐兵众多,降齐恐怕也会遇害,便自杀而死。城内陷入混乱。田单遂破聊城。
《战国策·赵三》载,赵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69年),田单曾与赵奢论兵。田单在阅读了赵奢的兵法后,问赵奢:“我只对将军用兵“用众”的主张,有不同意见。兵众多,影响农耕,粮食供应困难,是“自破之道”。我听说,古代帝王的兵不过三万,而天下服。今将军必须具有十万、二十万兵才用,这一点使我不佩服。”赵奢说,“你不只不懂得用兵,又不明白‘时势’。古代天下分为万国,最大的城不过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不过三千家,用三万兵攻或守,有什么困难呢?今天是把古代的万国分为战国七个,千丈之城,万家之邑,能够相互望到。以三万兵围城不足,野战更不足,你将怎么办?”田单听了,感叹自己没有想得这么深透。田单的这种军事思想,有可能就是他在执政期间齐国的力量不能在诸国间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田单破燕复齐后十四年(公元前265年),齐襄王死去,齐王建继位,实权掌握在君王后手中。田单离开齐国去赵国,并统率赵军攻克燕及韩的城邑。《战国策·赵四》记,事先,赵平原君以赵国济东的部分“城市邑”给齐为条件,令齐田单率赵军攻燕,赵奢提出反对的意见,认为:一是割地与齐,是“覆军杀将之所取割地于敌国”;二是表示赵国的“无人甚也”,而他熟习燕的地理,可以担当攻燕的任务;三是“使安平君愚”,不能战胜燕军,“使安平君知,又不肯与燕人战”,这是因为“赵强则齐不复霸矣”。平原君没有听赵奢的话。第二年,田单还成为赵的相国。
秦、赵长平之战,安平君田单说魏王与赵合纵。他指出,秦割韩地垣雍给魏的诺言,是诱饵、“空割”①,是根本不能兑现的。魏王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
田单的业绩主要是破燕复齐。他首先用反间加深了燕惠王与乐毅的矛盾,使燕以没有政治头脑的骑劫代替了乐毅。又巧妙地调动骑劫去做种种增加齐人对燕军矛盾、愤恨的行为,然后利用骑劫的骄傲、松懈,出奇兵向燕军突然袭击,燕军主师被杀,溃不成军,而齐人纷纷归附田单,几个月间就②《史记·燕召公世家》燕昭王二十八年记:“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余皆属燕。”据此,有可能燕将攻克聊城在乐毅去齐以后。
③《战国策·齐六》,又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因鲁仲连给聊城燕将的信中有燕相栗腹败于赵事,在燕王喜四年(公元前251年),所以《资治通鉴》将田单攻聊城事载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有的学者认为,田单已于赵孝成王元年(前265年)降楚,因而鲁仲连给聊城燕将书中燕相粟腹败于赵,疑有错简。但《战国策·赵四》有赵平原君以割赵地给齐为条件,换取田单率赵兵伐燕的记载,又记赵奢的话说:“使安平君知,又不肯与燕人战,赵强则齐不复霸矣。”看来,田单也有并未降赵和重返齐国的可能。
①《战国策·魏四》。
收复了齐的七十多城。在对外方面,乐毅主张合纵攻齐,而主要是联合赵国。乐毅以后,随着燕赵关系的恶化,使燕陷入困境。田单复齐后,也是力争齐赵的友好,后来他竟做了赵相。
田单从迎接齐襄王回临淄,到他离齐去赵的十四年间,先是与襄王发生矛盾,接着是优裕的生活享受使他的政治意志有所消沉,因而看不到他振兴齐国的政治措施,他在各国间也未发挥重要作用。《战国策·赵二》说:“田单将齐之良,以兵横行于中十四年,终身不敢设兵以攻秦折韩也,而驰于封内”。齐虽复国,但耗损的国力,始终没有完全恢复。燕在齐的胜负,也大大损伤了国力。这二者都削弱了东方国家对抗秦国的力量。
第六章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战国时期,王侯贵族间兴起一股养士的风气。当时国君如魏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髠、孟柯皆至梁。”①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髠、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千人”。②各国的国王、贵族争相养士,企求得到助力而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在当时贵公子中以养士著名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在历史上有“四君”之称。
春申君,姓黄名歇,楚顷襄王之弟。生年不详。死于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在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即位,任令尹,封给淮北地十二县。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改封于吴(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门下有食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着珠履。曾派兵救赵攻秦,后又灭鲁。曾任荀子为兰陵令。考烈王死后,在内讧中被杀。在四君中,春申君的声誉和影响,都较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为差。
第一节孟尝君早慧与养士孟尝君,姓田,名文,齐相田婴之子,袭其父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东南),称薛公。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30年至前270年间①。
《史记·孟尝君列传》②载: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贱妾五月五日生文。婴告诉文的母亲说,不要养育他。其母私自抚育了他。及文长大,见到婴,婴恼怒地对文的母亲说:“我令你抛弃这孩子,你为什么敢养活他?”文叩头,问道:“您不养育五月生的孩子的原因是什么?”婴说:“五月生的孩子,长与户齐,将对他的父母不利。”文说:“人生受命于天,还是受命于户?”婴无言以对。文又说:“必定受命于天,您何必忧虑?如受命于户,可以加高门户,谁能长那么高?”婴默许,说:“你不要说了。”
过了一段时间,文又趁机问他的父亲说:“子之子叫什么?”回答说:“叫孙。”“孙之孙叫什么?”又回答说:“叫玄孙。”“玄孙之孙叫什么?”婴说:“不知道。”文随即又说:“您用事相齐已经多年,齐的国土不加广而您的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个贤者。我听说,将相的手下必须有人辅佐。您的仆妾的吃穿都很讲究、奢华,而士却缺衣少食。”他劝说田婴散财养士。田婴使文主家待宾客,宾客日益增多,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田婴以文为嗣。婴卒,文嗣为薛公,号孟尝君。
①《史记·魏世家》。
②《史记·田敬仲世家》。
①关于孟尝君初相魏的年代有两说,皆在田婴未卒前。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一二五》依吴师道说,定在魏襄王初年,公元前三一八年或稍后;于鬯《战国策年表》认为在魏惠王后元十二年(公元前323年)。孟尝君卒年不可考,《说苑·善说》篇,有张禄求孟尝君为书寄秦昭王事。张禄即范睢,为秦客卿在秦昭王三十六年(前271年)。
②以下凡未注明出处者,皆据《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不吝惜产业而厚待宾客。孟尝君跟宾客谈话时,屏风后常有人作记录。宾客去,孟尝君即使人问候并赠送宾客的亲戚所需要的物品。一次,孟尝君待宾客吃晚饭,有一人遮蔽了灯光。宾客以为饭不一样,怒而告辞。孟尝君拿着自己吃的饭跟宾客的饭相比,完全相同。宾客很惭愧,自刭而死。士因此多来投奔,孟尝君的食客达到三千多人①。
受困于秦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明,就打发他的同母弟泾阳君到齐国去做质,请孟尝君到咸阳来。孟尝君即将去秦国,上千的人劝阻他,他都不听从。这时,苏代对他说:“今天早上我看见木偶人跟土偶人对话。木偶人说:天下雨,你将被毁坏。土偶人说:‘我生于土,毁坏了复归于土。天下雨,你却不知道会被漂流到什么地方。’”苏代接着说:“秦国是不讲信义的虎狼之国,如果您往而不得还,不是会被土偶人所讥笑吗?”②孟尝君才暂时打消了去秦国的念头。
公元前299年(齐湣王二年,秦昭王八年),孟尝君入秦,秦昭王任为丞相。有人对秦王说:“孟尝君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国就危险了。”秦王便以楼缓为相,软禁并欲杀害孟尝君。孟尝君使人向秦王的幸姬(宠妾)请求解救。幸姬的条件是要狐白裘。孟尝君仅有一件狐白裘,已经献给秦王。他很犯愁,遍问门客。在最下座有位门客说,我能取回献给秦王的狐白裘。夜里他装成狗,果然从秦宫衣库里把狐白裘取来,献给了秦王的幸姬。幸姬就劝说秦王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即刻改公文,变姓名,奔逃出关。秦昭王也随即反悔,使人急追孟尝君。孟尝君赶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时,正当半夜,依法须鸡鸣时才放人。孟尝君害怕追到,十分焦急。忽然在下座门客中有鸡鸣声起,众鸡随之齐鸣,遂得开关门逃出秦国。
齐湣王三年(公元前298年),孟尝君回到齐国,齐湣王以为相,执掌国政,他因怨秦,联合韩魏组成三国联军攻秦,至函谷关。
门客冯谖《战国策·齐四》载,齐国有个叫冯谖①的人,穷困得不能生活,请求到孟尝君的门下作食客。孟尝君问他的爱好和擅长,说是都没有。孟尝君笑笑,接受了请求。孟尝君左右使用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他,就给他吃粗劣的饮食。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着他的剑,唱着说:“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比门下之客。”过了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着说:“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坐着车,举着剑,对他的朋友说:“孟尝君客我”。可是不①关于孟尝君养士的记载、传说很多,《史记》、《战国策》外,还有《吕氏春秋》、《韩非子》、《新序》、《说苑》、《韩诗外传》等。
②见《史记·孟尝君列传》。《战国策·齐三》,“苏代”作“苏秦”,《说苑·正谏》作“谒者”。①《史记·孟尝君列传》作“冯驩”。
久,又弹着剑说:“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的人都厌恶他,以为他贪心不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左右的人回答说:“有老母。”孟尝君就叫人供给她食用,不要让她缺乏。冯谖就不再歌唱了。
后来,孟尝君询问门客中谁熟习会计,能到薛地去收债。冯谖自我推荐。孟尝君不认识他,左右的人说,就是那个唱“长铗归来”的人。孟尝君对未接见过冯谖,表示了歉意。于是冯谖便预备车子,收拾行李,装载着借契动身。冯谖在告辞的时候问:“债都收回以后,用债款买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说:“看我家少有的,就买了来。”
冯谖到了薛地,召集那些欠债的老百姓都来核对借契。核对过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债款都免了,随即烧掉他们的借契。
冯谖回到齐国,一清早就求见孟尝君,报告说:“我收完债,私下想,您家珍宝、狗、马、美女都很富足,只有‘义’是缺少的,因而就用债款替您买了‘义’。”孟尝君问:“怎么买义?”冯谖说:“您有小小的薛地,却不像对子女一样抚爱百姓,还要对他们放债取利。我假托您的命令,把债款都免了,并烧掉了借契。老百姓都欢呼万岁。这就是我替您买的义。”孟尝君很不高兴地说:“好啦,先生,算了吧!”
过了一周年,齐湣王对孟尝君说:“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失掉相位,到他的封邑薛地去。离薛地还有一百里,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孟尝君。孟尝君对冯谖说:“先生替我买的义,今天才看到。”冯谖说:“狡兔有三窟。请为君复凿二窟。”
冯谖遂为孟尝君西到魏国,游说魏王说:“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魏王任命原来的相做上将军,把相位空出来,遣使者以“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魏国的使者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辞不去。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君臣恐惧”,写信向孟尝君道歉,以隆重的礼节,迎孟尝君复相位①。冯谖又劝告孟尝君说:“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宗庙建成后,冯谖告诉孟尝君说:“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战国策·齐三》载,楚人攻薛,正值淳于髠为齐出使楚国回来,经过薛。孟尝君亲自到郊外迎接,殷勤招待,意欲淳于髠关心楚攻薛的事。淳于髠回到齐国,向齐王报告完出使楚国的情况后,齐王还想听听他的见闻。淳于髠说:“荆(楚)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问:这说的是什么?淳于髠说,这意思是说:“薛不量力,而为先王立清庙;荆固攻之,清庙必危。”齐王②马上说:“嘻!有先君的庙在那里,赶快发兵去救。”薛遂转危为安。孟尝君在齐失掉相位期间,三千食客皆散去,只有冯谖跟着他。孟尝君既感慨又怨恨。冯谖对他说:“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是必然的。怨士则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
魏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83年),秦攻魏,兵到大梁①。《战国策·魏三》载,孟尝君游说赵、燕发兵救魏,秦割地与魏讲和,魏王“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孟尝君在相魏期间,赵惠文王还曾封以武城②。
①《战国策·齐四》。“黄金千斤,车百乘”,当属夸张之词。
②高诱注说,齐王指齐宣王。
①《史记·魏世家》。
②《战国策·赵一》。
关于孟尝君的评价孟尝君在四个贵族公子中是养士最早的一个,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最多,他在当时对社会新风气有开导作用,对后来“尊贤重士”③也是很有影响的人物。司马迁曾经到过薛,看到“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据他的调查、了解,这是由于“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他又说,这也说明“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在他死后,齐魏共灭薛。孟尝君绝嗣无后。
③《史记·秦始皇本纪》,又《陈涉世家》。
第二节平原君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④。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年)封平原君⑤,封邑在东武城⑥(今山东武城县西北)。他曾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生年不详,死于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①。
喜宾客平原君喜宾客,有客数千人。平原君家有楼房临近民家。民家有个瘸腿的人,蹒跚地去汲水。平原君的美人在楼上看见后,大笑。第二天,瘸腿人到平原君家门口,说:“我听说您‘喜士’。士不远千里而来,是因为您‘能贵士而贱妾’。我不幸得了手脚不灵活的病,您的爱妾却在楼上讥笑我,我要得到讥笑我的人头”。平原君笑着许诺。瘸腿人一走,平原君笑着说:“你看这小子,竟然因为一笑就要杀我的美人,不太过分了吗?”事后一年多,门客离去的超过半数。平原君奇怪地问门客:“胜待你们没有失礼的地方,为什么离去的人这么多?”有个门客回答说:“因您不杀讥笑瘸腿的人,都认为您爱色而贱士,所以就离去了。”平原君乃斩了那位美人的头,并亲自登门谢罪。门客才又渐渐回来。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国的田都吏赵奢,主管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交纳。赵奢依法杀了平原君家九个管事人。平原君怒,将杀赵奢。赵奢说:“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如果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平原君以为贤,将赵奢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赵奢治理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用范睢为相。适逢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范睢叫须贾带口信给魏王,立即把他的仇人魏齐的脑袋送来,否则将要屠大梁。魏齐听说害怕了,逃到赵国,藏匿在平原君家。第二年,秦昭王听说魏齐在平原君家,就给平原君写了一详细而表面友好的书信,说:“我听说您的高义,愿作布衣之友,希望您到我这里来,愿意与您为十日之饮”。平原君畏惧秦国,便至秦见秦王。在饮酒间,秦王对平原君说:“昔日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天范君也是我的叔父。范君的仇人在您家,愿您使人取其头来。不然我不放您出关。”平原君说:“魏齐是我的朋友,就在我家,也不应当交出来,何况又不在我家。”秦王又给赵王写信说:“范君的仇人魏齐在平原君家,王赶快使人把他的头送来。不然的话,我将发兵攻赵,且不放平原君出关。”④《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战国策·赵四》:“谅毅曰:赵豹,平原君,寡君之母弟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说平原君是“赵之诸公子。”⑤《史记·六国年表》:“赵惠文王元年,以公子胜为相,封平原君”。⑥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以下凡不注明出处的,均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①依《史记·六国年表》,又《平原君虞卿列传》。《史记·赵世家》作赵孝成王,“十四年,平原君赵胜”所记不同。
赵孝成王发兵围平原君家。魏齐夜间逃出,见赵相虞卿。虞卿解相印与魏齐逃至大梁,欲通过信陵君而去楚。信陵君畏秦,犹豫不肯见,由于侯嬴从旁劝说,才到郊野迎接。魏齐听说信陵君开始对见他有难意,怒而自杀。赵王终于将魏齐的头送到秦国,秦昭王才放平原君回国。
毛遂自荐与邯郸解围公元前262年(秦昭王四十五年,赵孝成王四年)秦攻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县),野王降秦。韩的上党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与本国的通路被切断。上党太守冯亭遣使者对赵王说:“韩不能守上党,吏民都乐于归赵,而不愿意入秦。”赵王先与平阳君赵豹商议。赵豹认为赵国接受上党,将“祸大于所得①”。赵王又跟赵胜、赵禹商议,他们都认为,用兵百万,攻战逾年,也未必能得一城,今坐受有城市邑十七②,这是个大利,不可坐失时机。赵王令平原君去接收土地,并传达赵王的命令:“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③赵国又派廉颇进军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抵御秦军。公元前260年,赵王中秦的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为将,秦将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奏赵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军围攻赵的都城邯郸。赵国倾全力死守邯郸,又向楚、魏紧急求援。
秦军围邯郸后,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救兵,订立“合纵”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在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去。选来选去,只选出十九人,再也选不出来了。这时候,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自己愿意凑满二十人的名额,一齐到楚国去。平原君问他到门下有几年了。毛遂说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士处世,好象锥处囊中,锥尖马上就会露出来。先生在我这里已经三年了,却没有人称赞过你,我也没有听说你有什么本领。你不能去,留下吧。”毛遂说:“我今日才得请处囊中。如果我早得处囊中,整个锥子都会露出来,不只是露出一点点尖来。”平原君终于让毛遂一同去楚国。
到了楚国以后,平原君在楚国宫廷上与楚考烈王商谈合纵抗秦的事,从早上谈到中午,也没有结果。十九个门客都对毛遂说:“先生上。”毛遂手按着剑把,跨着石阶走上去对平原君说:“合纵抗秦有利,不合纵有害,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了,您们从早谈到中午还没有订结盟约,这是为什么?”楚王问平原君说:“这位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是我手下办事的人。”楚王就大声呵斥说:“还不下去,我是在跟你的主人说话,你上来做什么!”毛遂手按剑把,逼近楚王说:“大王敢这样呵斥我,是仗着楚国的军队多。现在,我跟大王的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握在我手里,楚国的军队虽多,也帮不了您的忙。当着我的主人,您为什么这样无礼的呵斥!况且我是为赵。”毛遂的义正词严和威逼,使楚王连声答应说:“是啊,是啊!先生的话有道理,我愿意把整个国家奉献给合纵抗秦的盟约。”毛遂问:“决定合纵了吗?”楚王说:“决定了。”毛遂对楚王身边的人说,去拿鸡、狗、马的血来。毛遂捧着盛血的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请大王首先歃血定盟,其次是我①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②《战国策·赵一》:“有城市邑十七”作“有城市之邑七十”。
③见《战国策·赵一》。
的主人歃血,再次就是我。”就这样,在殿堂上订立了合纵抗秦的盟约。毛遂又左手拿着盛血的盘,用右手招呼那十九人说:“您们就在堂下歃血吧!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很有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从此待毛遂为上客。
秦军围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国都很快就会攻下,谁敢救赵,秦攻下赵以后就先打谁。①”魏王畏惧秦国,令晋鄙在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②,停军筑壁垒,不再前进。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在观望形势的变化。
平原君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写信责怪信陵君说:“我以为你有救济别人困难的高义,现在邯郸这样危急,魏国的救兵不来,你却无动于衷。纵然你轻易地抛弃我,难道你也不可怜你姐姐吗?”信陵君屡次请魏王发兵救赵,魏王都不答应。他只好采用了侯嬴的意见,使人偷出魏王的兵符,夺晋鄙军救赵。
在邯郸被围,楚魏救兵又都未到的危急时刻,平原君听从了邯郸传舍吏子李谈③的建议“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④。得敢死的士卒三千人,由李谈率领与秦军战,又适逢魏楚的救兵来到,秦军败退,邯郸解围,时在公元前257年。
邯郸解围后,虞卿为平原君向赵王请求增加封地。平原君听从了门客公孙龙的意见,没有接受。平原君死后,“子孙代,竟与赵惧亡”。
关于平原君的评论关于赵应否接受韩的上党郡的问题,从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之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史记集解》引谯周的话说:“长平之陷,乃赵王信间易将之咎,何怨平原受冯亭哉?”两说似以谯周说为长。《荀子·臣道》篇说平原君能够协同有见识的人,“率群臣百吏”,“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而能“尊君安国”。总的看来,平原君还是以国事为重的赵国贤相。
①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作:“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按,荡阴今河南省汤阴县。
③《说苑·复恩》有同样记载。“李谈”,《史记·平原君列传》作“李同”,今依《说苑》。④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又《战国策·中山》载:“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
第三节信陵君信陵君,名无忌,是魏昭王的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号信陵君。生年不详,死于安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43年)①。《史记·魏公子列传》②载:公子对于士,不论贤不肖,都很谦虚,以礼相待,不敢以富贵而傲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都来投奔他,以致食客有三千人。
一次,公子正与魏王博,得到赵兵将寇北境而举烽火的警报。魏王立即停博,欲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公子拦阻说:“是赵王出来打猎,不是入寇。”说完,又不失常态地与魏王博。魏王却惊恐不安,已无心再博。不久,又从北方传来消息说,赵王在打猎,不是入侵。魏王大为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赵王是出来打猎的?”公子说:“我的门客有能探听到赵王隐秘的人,赵王的活动总是向我报告,所以我能知道。”
尊礼侯生魏国有个隐居的人,叫侯嬴,已经七十岁,因家贫,为大梁夷门的守门小吏。公子前往拜访侯生,想馈赠一份厚礼。他不肯接受,说:“我修身洁行几十年,不能因为贫困而接受您的财物。”公子设筵席大会宾客,都已坐好,他才带领随从的车骑,空着左边的上座,亲自去接侯生。侯生整理破旧的衣冠,并不谦让,径直上车,坐到公子空出的上手座位。公子亲自握着马缰,越发恭敬。侯生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市中为屠户,希望委曲您的车骑,让我去拜访他。”公子引车至市中,侯生下车,见到他的朋友朱亥。侯生一面侧目窥察公子的脸色,又故意久立,跟朋友说话。公子的颜色越发温和。这时候,魏国的将相宗室宾客满堂,等待着公子回来饮酒。市人都看到公子手执缰绳等待。公子的随从都暗暗地骂侯生。侯生见公子始终面不改色,就辞别朱亥上车,到公子家。公子引侯生上座,向宾客一一介绍,赞美侯生,又起立为侯生敬酒。宾客无不惊异。侯生从此便成为信陵君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所拜访的屠者朱亥,是个贤人,世人都不知道,今隐身在屠户间。”公子多次去看望朱亥,朱亥却不曾答谢。
公元前266年,范睢为秦相后,秦昭王欲替他报仇。曾经迫害范睢的魏相魏齐被逼逃亡赵国,匿平原君家。秦王诱骗平原君至秦而把他软禁,派使者对赵王说:“不把魏齐的头送来,不放平原君。”魏齐过从虞卿。虞卿解赵相印与魏齐逃至大梁,想通过信陵君而去楚。信陵君畏秦,犹豫不肯见,问门客说:“虞卿是个什么样的人?”侯嬴在旁说:“虞卿穿草鞋,戴斗笠,从远方至赵。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再见,拜为上卿。三见,卒受相印,封万户侯。当此之时,天下争知之。夫魏齐穷困过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间行。急士之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如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①信陵君大为惭愧,亲到郊野去迎接虞卿、①见《史记·六国年表》,又《魏世家》。
②以下凡不注明出处的皆引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①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按:秦昭王为范睢报仇,应在范睢初为秦相时,即前266年后的二、三年间,而虞卿于邯郸解围的前257年以后仍在赵国,是否虞卿去而复返,《史记》没有说明。魏齐。魏齐听说信陵君起初对见他有难意,怒而自刭。赵王终于取魏齐头予秦,秦昭王才放平原君回赵。
窃符救赵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秦兵围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的国都很快就被攻下,谁敢救赵,等到破了赵就先打谁。”魏王恐惧,令晋鄙军留邺筑壁垒,名为救赵,实际上是观望两国的胜败。平原君向魏求救的使者接连不断,责怪公子说:“我以为你有救别人困危的崇高义气,今邯郸危在旦夕而魏国救兵不来。公子纵然轻易地抛弃我,难道也不怜惜你的姐姐吗?”信陵君为此事很忧虑,屡次去请求魏王,门客们也用各种办法劝说,魏王始终不听。公子估计魏王不肯派兵救赵了,便决定带一百多辆车骑去赵,跟秦军死拚。路过夷门,遇见侯生,侯生说:“公子勉励,我年老不能跟从。”公子已行数里,总觉得不痛快,心想,我待侯生不薄,现在将去拚死,为什么他没有一言半辞送我呢?于是又回来见侯生。侯生笑着说:“您的行动好象是以肉投喂饿虎。”侯生支开旁人悄悄对公子说:“我听说调动晋鄙的兵符在魏王的卧室内,魏王最宠爱如姬,她可随便进出卧室,能够窃到兵符。我还听说,如姬因为父亲被人所杀,想要报仇,三年没有找到仇人。如姬曾哭泣着求您。您派人取了仇人的头献给如姬,如姬很感激您。如请她偷出兵符,就能救赵了。”信陵君依照侯生的办法,果然得到了兵符。
信陵君带人要去调动晋鄙的军队,侯生又对他说:“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晋鄙如果不听从,就危险了。要带朱亥去,必要时就把晋鄙打死。”公子一行到邺,要代晋鄙领兵。晋鄙合符后,表示迟疑,不想交出兵权。在这紧急时刻,朱亥从袖子里抽出四十斤重的铁椎,把晋鄙打死。公子遂将晋鄙军,他下令军中,说:“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父母。”得选兵八万,进兵攻击秦军。秦军在魏军、楚军和赵军的外内夹攻下大败,邯郸围解。赵王及平原君亲自到邯郸郊界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袋为公子在前引路。赵王一再感谢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
留赵十年魏王恼怒公子偷盗兵符、矫杀晋鄙。这一点公子自己也知道。在退了秦兵后,公子便遣军归魏,而独与门客留赵,一直在赵十年。
赵王与平原君商议,为酬谢存赵的功勋,欲以五城封公子。公子听说后,露出了矜功骄傲的神态。有客①劝公子说:“物(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公子听到这一意见后,立即自责,好象无地自容的样子。说自己有罪过,对不起魏,无功于赵。赵王与公子饮酒到傍晚,因为公子的谦让,不好意思说出献五城的话。公子留赵后,赵王以鄗(今河①客,《战国策·魏四》作“唐且(睢)”。
北柏乡县北)为公子的“汤沐邑”。
公子听说赵有处士毛公隐于博徒(赌徒),薛公隐于卖浆家,很想见他们,但这两个人都躲着不肯见。公子打听到他们的住所,悄悄徒步前往,同两人交游。平原君对他的夫人说:“公子跟博徒、卖浆者来往,是个荒唐的人。”平原君的夫人把话告诉了公子,公子说:“我听说平原君贤,才背魏而救赵。平原君不是求士而只是以宾客多而感自豪。无忌自在大梁时,就听说这两个人贤,还怕他们不愿意与我交往,平原君却反以为羞耻。”公子整顿行装要离去。平原君免冠谢罪,固留公子。平原君的门客听到这件事后,半去平原君而归公子。
回魏以后公子留赵十年,未回魏国。秦闻公子在赵,出兵伐魏,魏数败。魏王忧虑,派使者至赵请公子。公子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魏,告诫门下说:“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门客都不敢劝公子归魏。毛公、薛公见公子说:“公子受到赵国尊重和名闻诸侯,都是因有魏国。现在魏国有急难而公子不顾惜,假如秦破大梁而毁掉先王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对天下人呢?”话还未说完,公子脸色骤变,催促驾车回魏国。魏王持公子而泣,以为上将军。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元前427年),公子使人向各国求援。各国闻公子为将,都派兵救魏。公子率燕、赵、韩、楚、魏五国之师破秦军。秦将蒙骜战败逃走。五国之师乘胜追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
《战国策·魏四》载,安陵(今河南鄢陵县西北)人缩高的儿子在秦国做官,秦派他守管(今河南郑州市)。信陵君攻管不下,使人对安陵君说:“你派缩高去攻管,我任用他为五大夫,使他为执符节的军尉,去招抚他的儿子。”安陵君说:“安陵是个小国,缩高未必听从,还是使者自己去请他。”就派官吏引导使者至缩高的住所。使者传达信陵君的命令后,缩高说:“叫我去攻管,是‘父攻子守,人大笑也;见臣而下,是倍(背)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推辞不去。信陵君大怒,派使者对安陵君说:“安陵如同魏国的土地一样①,管攻不下来,秦兵一到,魏国必危。希望您把缩高捆缚送来。否则,我将领十万兵到安陵城下。”安陵君说:“我的先君成侯在接受魏襄王命令守安陵时,襄王亲手把‘大府之宪’交给先君。宪法的上篇记载:‘子弑父,臣弑君,有常不赦’,也不包括在国家大赦的范围内。现在缩高不接受禄位,‘以全父子之义’,而您却要逮捕他。这是使我违背襄王的诏令,废大府的宪法,即使把我杀死,也不敢这样作。”缩高听到后说:“信陵君的为人,悍猛而自用,必将招来安陵的祸患。”他到魏国使者的住所,自刎而死。信陵君听说缩高自杀,穿起白色衣服(丧服),并避开正房,寝于他处,以示哀悼。派使者向安陵君谢罪说:“无忌是个道德低下的小人,考虑不周,对您失言,请释罪!”
信陵君尚未克管,秦对魏的威胁还没有解除的时候,秦王为了离间信陵君跟魏王的关系,派人持金万斤到魏国行贿,找到晋鄙的门客,叫他们诋毁信陵君说:“公子是魏将,诸侯的将也都归附他,天下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想要称王,诸侯也打算立他为魏王。”秦王又几次派人假意祝贺公①安陵,本魏地,魏襄王以安陵封其弟。
子,问他是否已经做了魏王。魏王天天听到诽谤的话,也就相信了,使人代公子将兵。公子知道自己因为谗言的诋毁再次被废止不用,便推说有病,不去朝见魏王,日夜以酒色自娱。如此四年,终于因饮酒过多,患病而死,安釐王也死于同一年,即公元前243年。
秦闻公子死,使蒙骜领兵攻魏,拔二十城,开始设置东郡。公子死后十八年,秦兵虏魏王假,灭魏以为郡县,时在公元前225年。
信陵君的历史影响诸侯的宾客所进献给公子的兵法,公子皆书其名,世称《魏公子兵法》。《汉书·艺文志》兵形势家中,有《魏公子》二十一篇。
信陵君盗窃兵符,夺晋鄙军而败秦存赵,是违背、对抗魏安釐王的意旨的,但实际上却是魏国的大利。赵存,使魏不孤立而有屏障。败秦军,消除了魏王尊秦为帝的幻想,减少了对秦畏惧思想,也使魏在东方各国间的威信有提高。
司马迁是把信陵君作为一个礼贤下士的人物来写的。他认为信陵君的“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名冠诸侯”,都实有不虚。《太史公自序》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之”。信陵君在秦汉之际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张耳,是梁人,“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①”;“陈豨,梁人,其少时数称慕魏公子”②。汉刘邦少时,也“数闻公子贤”;当皇帝后,每过大梁,常祭祀公子;汉高祖十二年,更为公子置守冢五家,年年四时举致祭。
①《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第七章老子、庄子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在思想领域里的反映是不同学派的争鸣。在诸家学派中,道家较儒墨为晚起,但是作为儒墨的对立方面出现的,是对抗儒墨的有一定实力的学派。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天下》篇盛赞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以老庄同传,称庄子“其学无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老子其人,跟孔子同时,而年稍长。今存《老子》书,可能包含有老子的某些思想,成书却在战国中期以后。庄子对《老子》书的思想加以发展。今传《庄子》书,记述了庄子及其后学的思想。
第一节老子老子和《老子》书老子这个人是谁?他是什么时候的人?司马迁作《史记》时已不清楚。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提出三个人来:一个是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他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史”是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向老子问过礼。“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因周朝衰微,他西出函谷关,不知所终。一是跟孔子同时的老莱子,也是楚国人。再一个是战国初年曾见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司马迁列举了这些说法以后,用“世莫知其然否”的一句话,把以前的话都不加以肯定。他最后又说:老子是个隐君子。“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公元前273年,宗被白起击败,魏使宗献南阳,向秦求和。老子究竟是谁,是哪时候的人,没有说清楚。又传说,老子经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知道他将隐去,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①”。今存《老子》书,可能包含有老子的某些思想,而成书却在战国中期以后。这理由是,孟子批判当时的各学派,没有提到过《老子》;荀子开始评论老子,说“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②;《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阐发《老子》的思想。
从《老子》书的思想内容看,是孔墨显学思想的批判发展。孔墨的思想范围主要是人类社会,而《老子》则追究到宇宙本源,《老子》提出抽象的“道”,从思维的发展来看是后出,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与人们知识领域扩大的结果。《老子》的思想跟孔墨两学派的思想相对立。孔子讲天命,墨子讲天鬼,孔墨都称道“先王”,他们都认为“天”有意志。《老子》不讲先王,从孔墨的先王观解脱出来。《老子》六十章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③”。五章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孔墨都是以私人讲学著称,而《老子》二十七章说“不贵其师”;二十章说:“绝学无忧”。孔子博学,墨子善辩,而八十一章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孔子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②《荀子·天论》。
③以下引《老子》,及所称章数均引自王弼注本。
讲仁,而十九章主张“绝仁弃义”。墨尚贤,而三章认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上述种种,可以看出《老子》显然是孔墨思想的批判发展,较孔墨为晚。
从一些名词和制度考察,也可看出今本《老子》是战国年间的作品。例“万乘”一词不见于战国以前的著作,而《老子》二十六章说:“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上将军”的名称,战国以前也没有,而《老子》三十一章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老子》书采韵文体,全书约五千字,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依王弼注本)。上篇又名“道经”,下篇又名“德经”,所以《老子》又有《道德经》之称。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两个本子,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通行本不同,而与《韩非子》所引《老子》相一致,看来,《老子》在战国时已经有了不同传本。由于这部书写得简奥,后人对其中的哲学思想容易产生种种分歧的理解。
《汉书·艺文志》记载,传《老子》之学的有三家:“老子邻氏经传四篇”,“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老子徐氏经说文篇”。另外,还有“刘向说老四篇”。他们的书虽已亡失,但可想见,《老子》的学说还是很流行的。
后人对《老子》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汉河上公注,晋王弼注和清魏源的《老子本义》。
老子不仅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后来被奉为道教的教主,称“太上老君”,在中国民间有着极大影响。
社会政治思想《老子》的政治思想反映当时农村公社上层人物的没落情绪。这表现在下列几个问题上。
第一,《老子》揭示、诅咒由于阶级分化而造成的社会矛盾及相应的斗争。如五十三章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七十五章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老子》反对战争。如三十章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老子》指责当时人道之背离天道。七十七章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对当时的严刑峻法,逼使人民走向死途的情形,提出沉痛的抗议。七十四章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老子》对高压政治提出警告。七十三章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①意思是说,民不怕威压,则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①王弼注:“威不能制民,民不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
第二,《老子》对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事物,特别反感、反对,包括孔墨所提出的主张。如三章,对物欲、文明的讥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如十八章对仁义、智慧的讥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二十八章,对礼的抨击:“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主张“无为”政治。五十七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主张愚民政策。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第三,《老子》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景及其社会地位的改善,丧失了信心,而产生败北主义。主张不争,主张安于自我满足。如六十四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如八章“夫唯不争,故无尤。”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老子》认为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是永远满足的。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罪过)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对社会矛盾不是积极地而是消极地消解,力图回复到村社的状态。
《老子》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五十七章“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从“无为”的政治思想出发,他认为政治影响民风。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第四,《老子》认为,消解矛盾,使民“无知无欲。”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看不到历史的前景,而咒诅现实,怀着远离政治的想望,美化简朴的生活方式。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道《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天道无为的理论基础上的。它否定了商周以来天或上帝的至上权威,而提出了“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老子》所说的“道”,没有形状,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声音,是一种混混沌沌、恍恍惚惚的超时间、超空间的永久存在。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三章说,“天地尚不能久”,十六章说“道乃久”。
《老子》所说的“道”,不是物质体,而是不可认识的精神性的存在。
在它看来,“道”是第一性的,而世界万物是从“道”派生出来的,从而是第二性的。四章把“道”叫做“万物之宗”又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就是说,“道”是宇宙万物的老祖宗,出现在上帝之先。四十二章说“道”产生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是由精神性的“道”产生的。“道”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老子》的这种论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老子》的唯心主义还表现在它把“道”说成是“无”。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它看来,“无”比“有”更根本,“无”是天下万物的最后根源。因此,这里的“无”也就是它所说的“道”。因为“道”是“无”,所以它是人根本无法感触到的,它没有物质的内容和属性。
《老子》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二十五章说“道法自然”。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自然、无为是说“道”生万物是无意志、无目的、自然而然的。“道”没有意志,因为它无所求,无所私,无所争。十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就是说“道”生养了万物,但是不据为己有,也不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也不去宰制它们。它反对社会人事的有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的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其中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这种思想的产生是基于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国的兴亡、以及个人富贵贫贱的极大变化,又从当时自然观察中认识到自然界万物也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着。二十三章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个认识反映着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情况。
《老子》较为系统地揭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贵贱、刚柔、强弱、祸福、荣辱等等,都是一方不存在,对方也就不存在。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三十九章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老子》还认识到事物往往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这些说明对立的东西是互相转化的,这都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反者,道之动”的观点,是说这种变化是由最高范畴的“道”这一绝对精神起决定作用,从而表明了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实质。
《老子》唯心主义体系的消极无为思想,使它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强和进取。它认为幼小的东西虽然柔弱,但能从柔弱中壮大;相反,等到壮大了,反而接近死亡。七十六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它认为对待生活也是这样。三十章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这是说,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有意造成事物的强大,是违反道的原则,会使它早日结束它的生命。四十二章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它认为最好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不会转坚强,不但可避免走向死亡的结局,且能战胜强者。七十八章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因而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意思是说,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卑下反能充盈,敝旧反能新奇,少取反能多得,多取反而迷惑。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它教人向柔弱的水学习。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以柔胜刚的原则在生活方面的运用。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二十二章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虽知雄强,却安于柔雌;虽知什么是光荣,却安于卑辱;虽知什么是光彩,却安于暗昧。它以不争之争来保全自己。
《老子》还依据它以柔弱胜刚强的原则,主张制造一些不利于敌人的条件,使之陷于不利。三十六章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意思是说,将要削弱它,必先暂时增强它;将要废毁它,必先暂时兴起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
《老子》对事物的转化有所认识。但对矛盾怎样会互相转化是不清楚的。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没有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而《老子》却把对立双方的转化看作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害怕对立的双方斗争,认为发展到了极限,就会互相转化。它只想用“贵柔”、“守雌”、无为的办法来防止事物的转化。六十四章说:“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四十六章说:“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之足常足矣”。因此,《老子》的唯心主义朴素辩证法思想,是消极的保守的而不是进取的,看不到人在事物变化中的积极作用,没有认识到事物从量到质的发展,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而只看到事物的变化循环。十六章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的辩证法和它的形而上学思想是矛盾的,从而它的辩证法为它的形而上学所窒息。因为它认为最高的精神“道”是永远不变的、静止的,所谓“道乃久”“归根曰静”。三十六章说:“静为躁君”。这就是说,宇宙万物虽有运动、变化,但从根本上看都是静止的,因此静是动的主宰。这样,承认运动的变的朴素的辩证法被唯心主义体系所扼杀,而最后导向了形而上学。
第二节庄子庄子和《庄子》书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69年至286年,跟梁惠王、齐宣王同时①。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家境贫困,住在狭窄的小巷里,靠编草鞋度日,饿得面黄肌瘦,有时不得不向人家借米救急,穿着打补钉的粗布衣服、用麻绳绑着的破鞋子②。
庄子的学问渊博,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些研究、进行过分析批判。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③。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污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庄子的朋友惠施在梁国作相。一天,有人报告说:“庄周到梁国来了,要夺你的相位。”惠施听了非常害怕,派人在国中搜查了三天三夜。庄子却亲自来见他,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现在你也拿你的梁国来‘吓’我吗?”①在庄子看来,梁国的相位不过是只死老鼠,惠施却象猫头鹰一样死死地守住它,生怕被高洁的鹓■抢了去,这是多可笑又可怜哪。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去吊唁,却见庄子正蹲坐着,敲着瓦盆在唱歌。
惠施说:“你的妻子跟你生活了一辈子,给你生儿育女。现在老而身死,不哭也够了,又鼓盆而歌这不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她刚死的时候,我怎能不哀伤呢。可是观察她起初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还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还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变而成气,气变而成形,形变而成生命,现在又变而成死。这样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一样。人家静静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啼啼哭哭,我认为这样是不通达生命的道理,所以才不哭。”②庄子将要死了,弟子们想要厚葬他。庄子制止他们说:“‘吾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殉物’,难道我的葬品还不齐备吗?还有比这更好的吗?”弟子们说:“我怕乌鸦、老鹰啄食您呀!”庄子说“在地面上被乌鸦、老鹰吃,埋在地下给蝼蚁吃,夺了那个的食给这个吃,你们为什么这样偏心呢。”①以上的这些故事,不见得都是事实,而其中却体现了庄子的思想、性格和为人。
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②见《庄子》《列御寇》、《外物》、《山木》等篇。
③《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秋水》,《列御寇》各有一个跟此相似的故事。①《庄子·秋水》。
②《至乐》。
①《庄子·列御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