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自种荆棘
王明打算研制的重力投石机,可以称之为,是欧洲种大型投石机的缩小版。
按王明设计的草图,这种重力抛石机,吊杆长约6米,下端的平衡重锤,约为5吨左右,差不多是欧洲大型投石机的四分之一大小。
之所以大幅度缩减尺寸,是因为,按王明的要求,是要能将总重量达30公斤的大型震天雷,抛射约300多米,便是成功。却是没有必要做成如欧洲重型投石机那样,笨重巨大,搬运不便,以致于除了攻城之外,近乎累赘般的存在。
而且,这样的抛石机,王明还特意设计成便于折卸组装的样式,以利于行军运输,算是一个不小的改进。
王明绘好了草图,便安排同知蔡确,下去找相关工匠,制作具体样品。
因抛石机的主要制造材料,基本皆是木头,皆可从城外缴获的楯车与攻城梯上截取,皆是现成之物,倒是不需要突破左军的防线,去城外的树林砍伐木材。王明相信,此事交给已然越来越办事熟络的同知蔡确,应当不会有任何问题。
同时,他又下令,要专门为这种投石机,让城中铁匠,去制作重达30公斤的超大震天雷,以便物尽其用。这项工作,亦是交给了蔡确负责。
王明确信,在火炮研制尚无条件的情况下,这种可以投放震天雷的重力投石机,必将在将来的战斗中,爆发出巨大威力,甚至足以取得不逊火炮的赫赫战绩。
就在王明这边,刚刚安排完了研制抛石机及超大震天雷之事,那太监韩赞周,终于带着一众随从,顺利回返南京留都。
风尘仆仆的他,不顾辛劳,立即入宫觐见,去向弘光皇帝朱由崧,禀报此番宣旨事宜。
很快,朱由崧在东暖阁召见了他。
韩赞周伏跪阶下,向朱由崧讲述宣旨之经过。皇帝朱由崧一手端茶,一手有节奏地敲着椅侧,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不过,当他听到,韩赞周说左良玉并没有完全撤兵,而是依旧留了两万多兵马在九工城外,以随时监视九江城中动静时,不由得眉头大皱。
他娘的,左良这个混蛋,搞的什么名堂!
朕叫他全部撤兵,这厮偏偏还要硬留这么个小尾巴,到底是想干什么!
此獠莫非还贼心不死么?
韩赞周一眼就看出了皇帝的不满,急急回道;“皇上,凡事不可操之急切,现在宁南侯已同意逐步撤军,不若先观察一阵再说。若再了几个月,左军依旧盘桓于九江城外,强硬不肯退兵。朝廷再作计较,亦不为迟。”
朱由崧原本就是个没主见的人,听这个受了左良玉贿赂的韩赞周的这般说辞职,一时怔住,竟也说不出甚话来。
韩赞周见皇帝犹是一脸怒容,眼珠一转,却又向弘光皇帝急急低语:“陛下,以奴婢看来,陛下最需担心的,其实不是那桀骜不驯的左良玉,而是那九江城中的太子啊。”
韩赞周此话,有如一把尖锐的小刀,刺中了皇帝心中最敏感的地方。
“韩赞周,何出此言哪?”朱由崧心跳如鼓,却故作平静。
“陛下,您想想,那太子竟能用城中数千守卒,成功抵御城外十万左军的进攻,其统御之能,实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奴婢还听说,那太子为了守城,还发明了甚么陶罐震天雷,威力甚是惊人,愣是炸得左军死伤惨重,没了脾气。他这般杰出才能,又是常人可为。所以,奴婢担心……”
“担心什么?!”朱由崧脸上满是愠怒:“你有何话,尽可直言,朕绝不怪罪。”
“奴婢担心,以太子之能,年久岁久,必会在江西日渐坐大。到时,若太子羽翼丰满,必会成为左良玉般跋扈藩镇,自此目无朝廷,挟兵自重,陛下再难制矣。而且,太子又有先帝之子身份,乃是国家名义是的正统储君,对朝臣,对诸将的影响,皆是极大。陛下有这般人物在一旁坐大,将来各项治政之举,必会多受掣肘。恕老奴再说句诛心之语,万一太子定见不稳,被野心家鼓动,起了不臣之心,大明恐再无宁日矣!奴婢只怕,到时的局面,将会天翻地覆,再难收拾啊!”
韩赞周这番话,准确而凶狠地扎中了弘光皇帝心下,最难以言说的痛处。
这个来路不明真假不辨的太子,在其孤身一人之时,朝臣之中便多有非议之语,更有诸如左良玉这般的狼子野心之辈,欲将其操控于手,成为傀儡而加以利用。现在倒好,自己听信马士英之建议,封其为江西都督,说什么虚封其职,结果倒是更好地让这位太子得以施展才能,大肆栽培自己势力,这样的蠢事,简直就是给仇人递刀把,给自己种荆棘呀!
唉,自己当时怎么就脑壳有包,听信这两个坏家伙的狗屁建议!
一时间,大觉上当的弘光皇帝,内心怒火熊熊。对马士英、阮大铖等人的痛恨,已然无以复加。只不过,当着韩赞周的面,朱由崧强忍着没有发作。
“去!去给朕把马士英和阮大铖二人,统统叫来!”皇帝瞪着鱼泡眼,怒吼着说出这句话。
韩赞周闻言一颤,不敢稍怠,立即前去通禀。
很快,马士英与阮大铖二人,随着守备太监韩赞周,一齐匆匆而至。
弘光皇帝注意到,二人脸色灰败,皆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看来,在这一路上,韩赞周已将九江的局势,向二人作了详细说明。
哼,这样也好,省得朕再来多费一番口舌。
二人伏跪于地,口颂万岁,皆是不敢抬头。
弘光皇帝此时,见到二人这般模样,心下又泛起说不出的厌烦。
他轻轻挥了挥手,亦意韩赞周及一众内侍,先行退下。
韩赞周等人应喏急退,整个东暖阁里,只剩君臣三人,一片死寂。
弘光皇帝朱由崧终于缓缓开口,向二人问道:“马士英,阮大铖,现在九江局势,想必你等已然知晓了吧。”
马士英与阮大铖二人,闻声一颤,二人下意识地对望了一眼,又急急低下头去。
“抬起头说话!”弘光怒喝了一句。
“启禀陛下,我等已听韩公公说过。”马士英声音很低,脸上更满是紧张之色:“陛下有何疑问,在下必尽竭禀奏,不敢稍有存瞒。”
按王明设计的草图,这种重力抛石机,吊杆长约6米,下端的平衡重锤,约为5吨左右,差不多是欧洲大型投石机的四分之一大小。
之所以大幅度缩减尺寸,是因为,按王明的要求,是要能将总重量达30公斤的大型震天雷,抛射约300多米,便是成功。却是没有必要做成如欧洲重型投石机那样,笨重巨大,搬运不便,以致于除了攻城之外,近乎累赘般的存在。
而且,这样的抛石机,王明还特意设计成便于折卸组装的样式,以利于行军运输,算是一个不小的改进。
王明绘好了草图,便安排同知蔡确,下去找相关工匠,制作具体样品。
因抛石机的主要制造材料,基本皆是木头,皆可从城外缴获的楯车与攻城梯上截取,皆是现成之物,倒是不需要突破左军的防线,去城外的树林砍伐木材。王明相信,此事交给已然越来越办事熟络的同知蔡确,应当不会有任何问题。
同时,他又下令,要专门为这种投石机,让城中铁匠,去制作重达30公斤的超大震天雷,以便物尽其用。这项工作,亦是交给了蔡确负责。
王明确信,在火炮研制尚无条件的情况下,这种可以投放震天雷的重力投石机,必将在将来的战斗中,爆发出巨大威力,甚至足以取得不逊火炮的赫赫战绩。
就在王明这边,刚刚安排完了研制抛石机及超大震天雷之事,那太监韩赞周,终于带着一众随从,顺利回返南京留都。
风尘仆仆的他,不顾辛劳,立即入宫觐见,去向弘光皇帝朱由崧,禀报此番宣旨事宜。
很快,朱由崧在东暖阁召见了他。
韩赞周伏跪阶下,向朱由崧讲述宣旨之经过。皇帝朱由崧一手端茶,一手有节奏地敲着椅侧,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不过,当他听到,韩赞周说左良玉并没有完全撤兵,而是依旧留了两万多兵马在九工城外,以随时监视九江城中动静时,不由得眉头大皱。
他娘的,左良这个混蛋,搞的什么名堂!
朕叫他全部撤兵,这厮偏偏还要硬留这么个小尾巴,到底是想干什么!
此獠莫非还贼心不死么?
韩赞周一眼就看出了皇帝的不满,急急回道;“皇上,凡事不可操之急切,现在宁南侯已同意逐步撤军,不若先观察一阵再说。若再了几个月,左军依旧盘桓于九江城外,强硬不肯退兵。朝廷再作计较,亦不为迟。”
朱由崧原本就是个没主见的人,听这个受了左良玉贿赂的韩赞周的这般说辞职,一时怔住,竟也说不出甚话来。
韩赞周见皇帝犹是一脸怒容,眼珠一转,却又向弘光皇帝急急低语:“陛下,以奴婢看来,陛下最需担心的,其实不是那桀骜不驯的左良玉,而是那九江城中的太子啊。”
韩赞周此话,有如一把尖锐的小刀,刺中了皇帝心中最敏感的地方。
“韩赞周,何出此言哪?”朱由崧心跳如鼓,却故作平静。
“陛下,您想想,那太子竟能用城中数千守卒,成功抵御城外十万左军的进攻,其统御之能,实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奴婢还听说,那太子为了守城,还发明了甚么陶罐震天雷,威力甚是惊人,愣是炸得左军死伤惨重,没了脾气。他这般杰出才能,又是常人可为。所以,奴婢担心……”
“担心什么?!”朱由崧脸上满是愠怒:“你有何话,尽可直言,朕绝不怪罪。”
“奴婢担心,以太子之能,年久岁久,必会在江西日渐坐大。到时,若太子羽翼丰满,必会成为左良玉般跋扈藩镇,自此目无朝廷,挟兵自重,陛下再难制矣。而且,太子又有先帝之子身份,乃是国家名义是的正统储君,对朝臣,对诸将的影响,皆是极大。陛下有这般人物在一旁坐大,将来各项治政之举,必会多受掣肘。恕老奴再说句诛心之语,万一太子定见不稳,被野心家鼓动,起了不臣之心,大明恐再无宁日矣!奴婢只怕,到时的局面,将会天翻地覆,再难收拾啊!”
韩赞周这番话,准确而凶狠地扎中了弘光皇帝心下,最难以言说的痛处。
这个来路不明真假不辨的太子,在其孤身一人之时,朝臣之中便多有非议之语,更有诸如左良玉这般的狼子野心之辈,欲将其操控于手,成为傀儡而加以利用。现在倒好,自己听信马士英之建议,封其为江西都督,说什么虚封其职,结果倒是更好地让这位太子得以施展才能,大肆栽培自己势力,这样的蠢事,简直就是给仇人递刀把,给自己种荆棘呀!
唉,自己当时怎么就脑壳有包,听信这两个坏家伙的狗屁建议!
一时间,大觉上当的弘光皇帝,内心怒火熊熊。对马士英、阮大铖等人的痛恨,已然无以复加。只不过,当着韩赞周的面,朱由崧强忍着没有发作。
“去!去给朕把马士英和阮大铖二人,统统叫来!”皇帝瞪着鱼泡眼,怒吼着说出这句话。
韩赞周闻言一颤,不敢稍怠,立即前去通禀。
很快,马士英与阮大铖二人,随着守备太监韩赞周,一齐匆匆而至。
弘光皇帝注意到,二人脸色灰败,皆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看来,在这一路上,韩赞周已将九江的局势,向二人作了详细说明。
哼,这样也好,省得朕再来多费一番口舌。
二人伏跪于地,口颂万岁,皆是不敢抬头。
弘光皇帝此时,见到二人这般模样,心下又泛起说不出的厌烦。
他轻轻挥了挥手,亦意韩赞周及一众内侍,先行退下。
韩赞周等人应喏急退,整个东暖阁里,只剩君臣三人,一片死寂。
弘光皇帝朱由崧终于缓缓开口,向二人问道:“马士英,阮大铖,现在九江局势,想必你等已然知晓了吧。”
马士英与阮大铖二人,闻声一颤,二人下意识地对望了一眼,又急急低下头去。
“抬起头说话!”弘光怒喝了一句。
“启禀陛下,我等已听韩公公说过。”马士英声音很低,脸上更满是紧张之色:“陛下有何疑问,在下必尽竭禀奏,不敢稍有存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