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嫌疑与真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疑点

    “规格不尽相同,最高的规格有100粒的。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医生通常不敢开100粒规格的,大多是开一周的量,也就是7至14粒左右。”

    虽然不明白江束衣为什么会问这个看上去毫不相干的问题,但这是工作,姜采玉有义务回答。

    “那死者床上柜上的那瓶子?”

    这是痕迹组的活,张力行闻言接话道:“是100粒规格的,我数了一下,只剩下了4粒。”

    那就没错了,应该是自杀,不管他是什么动机自杀的,反正跟我们这些刑警无关了,这种问题就交给那些社会学家们去打嘴炮吧。

    江束衣开始收拾东西了,既然跟我们无关,那我们也不必费事了。

    黄正文迟疑道:“江队,那岭南省……”

    “不必去了,散会。”

    大家开始陆续走出分析室,就在出门的那瞬间,江束衣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转头问就在他旁边的姜采玉:“你不是说医生通常不敢开100粒规格的么?怎么死者家里会有100粒规格的?”

    “我说的只是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但有时也会有例外。

    如果有医学上的证明,证实某人的精神衰弱的确已经到了一定的阈值,不使用药物已经无法休息的情况之下;

    且患者服用一片已经效果不明显,需要二片的情况下。

    为避免患者来回取药的麻烦,那还是会开的。”

    “嗯,”江束衣走了几步,突然又说道,“死者上次拿药是什么时候?”

    姜采玉一脸的嫌弃,我是法医这个问题你问我?难道不应该问刑侦组的成员吗?

    江束衣也意识到自己问错了人:“大家等一下,谁是跟医院这条线的?”

    “我。”陶伟已经走到楼梯口了,正准备下楼梯,闻言回过头来应声道。

    众人闻言也纷纷停下脚步,回过头来。

    “死者上次拿安眠药是什么时候?”江束衣问道。

    这个很重要?

    不是已经确定是自杀了么?

    仔细想了想,自己好像的确没有问过这个问题。

    陶伟摇了摇头,道:“那我明天问问。”

    江束衣断然道:“现在就问。”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

    快22点了啊。

    我还想今天早点下班的呢。

    不过,陶伟回想起猴子的遭遇,算了,拿起手机就开始打电话。

    很快他的眼神从隐隐的不满渐渐变成惊讶,随后变成佩服。

    “江队,周有才上次拿药是一个半月以前的事。”

    众人闻言大哗。

    “什么?”

    “这不可能,假设他一天吃2片,那一个半月就是45天,90片,跟现在还留下的药物数量上相差无几啊。”

    “对啊,姜法医刚才说了,死者至少服用了超过60粒,死亡日期如果是2天前的话,瓶子里应该只剩下10粒不到的药片,那死者是从哪弄来的那么多安眠药?”

    “就是啊,而且安眠药是二类精神类药物,有依赖性,受国家管控。没有医生开的处方是根本买不到的啊。”

    “还有一个问题也解释不通,如果死者真要自杀的话,他大可以过几天去医生那里再开100粒嘛,何必去外面找来源去弄安眠药呢?有什么必要这么急呢?”

    “难道是有人强迫他服用的?现场也没发现搏斗痕迹啊,足足60粒药片啊,要硬塞下去很难的吧?”

    ……

    正是因为江束衣找出的一个小小的线头,结果被证实了之后,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自杀事件,瞬间变得疑窦丛生。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江束衣,这个线头,正是他们在牌桌上的那只J找出来的。

    只是那只J真的如黄正文所说的是只鸡吗?

    怎么看上去猴子的话不靠谱啊?

    随后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黄正文。

    黄正文一脸懵逼,我叉,这是咋回事?

    你是……蒙的吧?

    对,一定是这样的。

    “继续开会。”江束衣沉声说完这一句,走回了案情分析室。

    姜采玉显然没有要参与进来的打算:“我的工作完成了,我下班了。”

    说完,她扬长而去。

    什么鬼中队长,我才不鸟你哩,大队长都不敢把我怎么样。

    陶伟一脸的艳羡:“我也想像她这样拽。”

    王大龙冷笑:“你是丙组吗?”

    陶伟哭丧着脸:“我连丁组都没进。”

    “那你就老实点。”

    ***

    国都燕京刑侦总局。

    在一间办公室里,一位白发如雪的老人正在电脑前查看资料。

    桌上的铭文牌上写着‘裴宏安’。

    资料看完后,他进入后台,点击‘新秀’项目。

    显示页面里顿时出现了无数名字,江束衣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他一下子便关注到了这个名字。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个小伙子最近破案的能力突飞猛进,要不是验过DNA,简直都不敢相信是同一个人。”

    说着话,他在江束衣的名字上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移入丁组’。

    随着他的操作,页面上显示出了丁组的人名,依然很多。

    点击按省份排列之后,在千湖省那一栏里,陈尚过、黄正文的名字映入眼帘。

    随后他打开丙组的名单。这页面显示的人名可就少得多了。

    在里面很容易就能找到何鸣石,姜采玉的名字。

    裴宏安先是把鼠标移到何鸣石的名字上,想了想,又摇摇头道:“这小伙子能力倒是不缺乏,可性子却太狂妄了,磨一磨才好。”

    当鼠标移到姜采玉的名字上时,他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赞道:“冷静,精准,知识面广,心细如发,这么年轻的法医天才,我也不怕你骄傲。虽然是年轻了些,但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嘛。”

    只是,当他的手要点击鼠标时产生了一些犹豫,这个小姑娘是个孤儿啊。

    只知道她是被人拐卖,然后逃跑遇上养父带大的,并没有找到她的亲生父母。

    连她究竟是哪里人都不清楚,更不知她的直系三代内有没有人犯罪。

    想了想,还是果断地右击姜采玉的名字,选择‘移入乙组’。

    在乙组的名单里,那名字比起丙组来,那简直少得可怜,只有区区200个名字不到。

    姜采玉的名字左边,夏向阳(岭南省),右边,林浩(太行省)……

    看着这些名字,他老怀弥慰:“快些成长吧,幼苗们,我们这帮老骨头退休之前,成为参天大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