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满天云彩散
武平三年,腊月初八。
有大臣第二次上书,请求高长恭继皇帝位,高长恭再次拒绝。
高长恭的拒绝,并不是高顺授意的,因为最近郑氏快生了,高顺为了避嫌很少回王府。
而在朝堂宫里,父子二人见面聊的也都是国家大事,对于家里的事都是闭口不提,显然二人都知道这件事很敏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大臣也察觉高顺的异常,发现这对父子也不是那么牢不可破,所以就起了别的心思。
现在朝中渐渐出现几个阵营,以高长恭和郑家为主的继位派,以胡太后为主的保皇派,以斛律光为主的倒高派,以高顺为主的隐忍派。
在这四个阵营中,高长恭无疑势力最强,其次就是斛律光,但他还不敢太明显。
而胡太后和高顺,虽然自成一派,但手里的势力少的可怜。
别看历史上的高家不太精明的样子,可齐国那些世家大族可都不傻,他们知道齐国的权利不稳固,所以根本没想争。
而他们要的东西更珍贵,那就是土地、人口,只要经营好这些,就算改朝换代,他们也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目前的情况,高顺已经开始打压那些世家大族,所以他们不能让高顺上位,那样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对付高顺最好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他的一切都是高长恭给的,只要让他“失宠”,高顺和曾经的高俨没什么区别。
如此一来,很多人就在暗中卖力挑唆,经常说高顺坏话,奈何高顺实在有些干净,不贪不腐,洁身自好,家里的小妾至今还没碰。
这让他们的攻击变得不疼不痒,反而突出了高顺的清高,让一些人心生敬佩。
腊月十五,眼看就要过年了,这一天兰陵王府格外热闹。
王府后院,高长恭在院中来回踱步,高顺面带焦急的站在一旁,赵五本站在他身后。
“怎么回事,怎么还不生!”
一旁的太医连忙安慰道:“殿下莫急,王妃的身体一直很康泰,之所以慢可能是头胎的缘故。”
这时候女人生孩子,大夫一般都不会参与,而由经验丰富的稳婆接生,大夫在这里只是以防万一。
从昨晚开始,郑氏就开始有反应,一直到天亮三个时辰,孩子还没有出生。
“难道高长恭命中无子,这个孩子要夭折了?”
高顺心中想着,眼睛一直盯着房门,此时郑氏的声音微弱了许多,看样子是没力气了。
“义兄!”
“在!”
“去把我事先准备的山参拿来!”
“是!”
听到高顺准备了山参,高长恭脸色一缓,到底是高家的龙儿,果然心思缜密。
高顺之所以这时候拿出来,其实也怕高长恭心生芥蒂,山参这种大补之药,是关键时刻用来救命的,早拿出来有诅咒的嫌疑。
赵五本拿来了山参,高顺走到高长恭面前轻声道:“母亲现在已经没力气了,可以补充一些盐糖水,如果实在不行再用这山参,母亲身体一直很不错,阿父不必太担心。”
古时候女人生产,和过鬼门关没区别,只不过郑氏一直娇生惯养,所以才有些困难。
但好在她年龄够,放在后世也适合生育,高顺这时候出手帮忙,其实是打个提前量,表明他的态度。
他们父子不能决裂。
高长恭闻言摆手,让侍女按照高顺说的去做,众人又在外面等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听见屋里传出婴儿的啼哭。
“恭喜大王,是位公主!”
听到是女孩儿,高长恭的眼里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恢复了,开始担心起郑氏。
“云儿怎么样了。”
“多亏了世子的法子,王妃一切安好,只是有些虚弱。”
听到侍女的回答,高长恭点点头,就在这时,天空的云彩飘走了,一缕阳光照进院子里。
望着这初生的朝阳,高顺嘴角露出微笑,半年多了,他的内心始终忐忑不安,始终处于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
当婴儿出生的那一刻,他终于释然了,满天云彩都散了,仿佛寓意着他的新生。
郑氏生的是女儿,之前的忧虑都随风消散,恐怕那些有心之人要失望了,因为他们的计划要落空了。
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所有人的反应各异,有的替高顺松了口气,也有的觉得可惜,想着高长恭下一个孩子什么时候出生。
可惜他们恐怕只能想想了,经过高顺的劝告,高长恭也意识到高家短命的原因,所以除了王妃以外,高长恭并没有几个侍妾。
如果是王妃所出,也许还能威胁到高顺,如果是那些侍妾所出,高顺根本不放在眼里。
眼看就要过年了,邺城内一片喜悦的氛围,高顺带着赵氏回了王府,一家人过了一个团员年。
……
武平三年,是个不平静的一年。
春季,正月初六,陈国任命吏部尚书沈君理为右仆射。
韩长鸾的弟弟韩万岁,他的儿子韩宝行、韩宝信,都是开府仪同三司。
韩万岁仍兼侍中,韩宝行、韩宝信都娶公主为妻,高长恭摄政后,韩家的权利被削弱,但也是当朝勋贵。
每当早朝时,他经常驰马带刀,从不缓步而行,瞪眼伸拳,摆出吃人的架势。
他尤其痛恨士人,早晚朝见、宴会、私下朝见皇帝时,专门说别人的坏话。
朝廷的官员同他商量事情时,不敢抬头看他,动辄遭到他的责骂,每次都骂道:“汉狗使人很不耐烦,只能杀掉他们!”
对于像韩家这样的家族,高顺之前的政策是供起来,可韩长鸾痛恨士人,还痛恨汉人,已经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朝中的一些官员被他欺负后,没有地方诉苦,他现在和斛律光一个阵营,没有几个人敢真正得罪他。
但兔子急了也会咬人,那些士子最终找到了高顺,希望高顺可以为他们出头。
“尚书公,我等御史,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只不过说了几句,却被那韩凤羞辱,还请公为我等做主啊!”
几个御史跪在高顺面前,诉说韩长鸾的劣迹,要说韩长鸾之前虽然恃宠而骄,可在高纬死后,一直都很低调。
最近也不知为什么,突然就跳了出来,开始攻击朝中文人,着重侮辱那些汉人。
高顺听了脸色有些不悦,心说这韩长鸾也是汉人,却已被鲜卑化,对于汉人非常歧视,实在是数本忘祖。
可是要对付韩长鸾,也不是那么容易,韩长鸾的背后一定有人指使,否则他不会突然出头。
而高顺猜测,这个人八成是斛律光,虽然举行了武举考试,可朝中大多数官员还是文人,已经有些重文轻武的苗头。
斛律光发现这个情况,决定利用一下,于是暗中联合几个像韩长鸾这样的勋贵武将,打算和高顺斗一斗。
之所以是高顺,是因为高顺给自己定的人设就是文臣,名满天下的大学士,齐国儒家的代言人。
如此斛律光攻击士子,就等于打高顺的脸,如果高顺什么都不做,势必会寒了士子的心。
可是让他对付斛律光,高顺又下不去手,将相不和是国之大忌,况且今年是太建五年,历史上陈国北伐就在今年。
看到高顺不说话,御史们都有些着急,有的甚至心里还在想,这位小尚书莫不是害怕了?
但高顺想的比他们要多太多,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理解的,让人打了也不还手,也不是高顺的风格。
“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吧,做好你们分内之事,韩长鸾不敢把你们怎么样。”
高顺先让御史们离开,他们虽然受了委屈,但也不能太惯着,否则像明朝那样可就不好处理了。
有大臣第二次上书,请求高长恭继皇帝位,高长恭再次拒绝。
高长恭的拒绝,并不是高顺授意的,因为最近郑氏快生了,高顺为了避嫌很少回王府。
而在朝堂宫里,父子二人见面聊的也都是国家大事,对于家里的事都是闭口不提,显然二人都知道这件事很敏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大臣也察觉高顺的异常,发现这对父子也不是那么牢不可破,所以就起了别的心思。
现在朝中渐渐出现几个阵营,以高长恭和郑家为主的继位派,以胡太后为主的保皇派,以斛律光为主的倒高派,以高顺为主的隐忍派。
在这四个阵营中,高长恭无疑势力最强,其次就是斛律光,但他还不敢太明显。
而胡太后和高顺,虽然自成一派,但手里的势力少的可怜。
别看历史上的高家不太精明的样子,可齐国那些世家大族可都不傻,他们知道齐国的权利不稳固,所以根本没想争。
而他们要的东西更珍贵,那就是土地、人口,只要经营好这些,就算改朝换代,他们也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目前的情况,高顺已经开始打压那些世家大族,所以他们不能让高顺上位,那样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对付高顺最好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他的一切都是高长恭给的,只要让他“失宠”,高顺和曾经的高俨没什么区别。
如此一来,很多人就在暗中卖力挑唆,经常说高顺坏话,奈何高顺实在有些干净,不贪不腐,洁身自好,家里的小妾至今还没碰。
这让他们的攻击变得不疼不痒,反而突出了高顺的清高,让一些人心生敬佩。
腊月十五,眼看就要过年了,这一天兰陵王府格外热闹。
王府后院,高长恭在院中来回踱步,高顺面带焦急的站在一旁,赵五本站在他身后。
“怎么回事,怎么还不生!”
一旁的太医连忙安慰道:“殿下莫急,王妃的身体一直很康泰,之所以慢可能是头胎的缘故。”
这时候女人生孩子,大夫一般都不会参与,而由经验丰富的稳婆接生,大夫在这里只是以防万一。
从昨晚开始,郑氏就开始有反应,一直到天亮三个时辰,孩子还没有出生。
“难道高长恭命中无子,这个孩子要夭折了?”
高顺心中想着,眼睛一直盯着房门,此时郑氏的声音微弱了许多,看样子是没力气了。
“义兄!”
“在!”
“去把我事先准备的山参拿来!”
“是!”
听到高顺准备了山参,高长恭脸色一缓,到底是高家的龙儿,果然心思缜密。
高顺之所以这时候拿出来,其实也怕高长恭心生芥蒂,山参这种大补之药,是关键时刻用来救命的,早拿出来有诅咒的嫌疑。
赵五本拿来了山参,高顺走到高长恭面前轻声道:“母亲现在已经没力气了,可以补充一些盐糖水,如果实在不行再用这山参,母亲身体一直很不错,阿父不必太担心。”
古时候女人生产,和过鬼门关没区别,只不过郑氏一直娇生惯养,所以才有些困难。
但好在她年龄够,放在后世也适合生育,高顺这时候出手帮忙,其实是打个提前量,表明他的态度。
他们父子不能决裂。
高长恭闻言摆手,让侍女按照高顺说的去做,众人又在外面等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听见屋里传出婴儿的啼哭。
“恭喜大王,是位公主!”
听到是女孩儿,高长恭的眼里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恢复了,开始担心起郑氏。
“云儿怎么样了。”
“多亏了世子的法子,王妃一切安好,只是有些虚弱。”
听到侍女的回答,高长恭点点头,就在这时,天空的云彩飘走了,一缕阳光照进院子里。
望着这初生的朝阳,高顺嘴角露出微笑,半年多了,他的内心始终忐忑不安,始终处于一种患得患失的状态。
当婴儿出生的那一刻,他终于释然了,满天云彩都散了,仿佛寓意着他的新生。
郑氏生的是女儿,之前的忧虑都随风消散,恐怕那些有心之人要失望了,因为他们的计划要落空了。
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所有人的反应各异,有的替高顺松了口气,也有的觉得可惜,想着高长恭下一个孩子什么时候出生。
可惜他们恐怕只能想想了,经过高顺的劝告,高长恭也意识到高家短命的原因,所以除了王妃以外,高长恭并没有几个侍妾。
如果是王妃所出,也许还能威胁到高顺,如果是那些侍妾所出,高顺根本不放在眼里。
眼看就要过年了,邺城内一片喜悦的氛围,高顺带着赵氏回了王府,一家人过了一个团员年。
……
武平三年,是个不平静的一年。
春季,正月初六,陈国任命吏部尚书沈君理为右仆射。
韩长鸾的弟弟韩万岁,他的儿子韩宝行、韩宝信,都是开府仪同三司。
韩万岁仍兼侍中,韩宝行、韩宝信都娶公主为妻,高长恭摄政后,韩家的权利被削弱,但也是当朝勋贵。
每当早朝时,他经常驰马带刀,从不缓步而行,瞪眼伸拳,摆出吃人的架势。
他尤其痛恨士人,早晚朝见、宴会、私下朝见皇帝时,专门说别人的坏话。
朝廷的官员同他商量事情时,不敢抬头看他,动辄遭到他的责骂,每次都骂道:“汉狗使人很不耐烦,只能杀掉他们!”
对于像韩家这样的家族,高顺之前的政策是供起来,可韩长鸾痛恨士人,还痛恨汉人,已经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朝中的一些官员被他欺负后,没有地方诉苦,他现在和斛律光一个阵营,没有几个人敢真正得罪他。
但兔子急了也会咬人,那些士子最终找到了高顺,希望高顺可以为他们出头。
“尚书公,我等御史,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只不过说了几句,却被那韩凤羞辱,还请公为我等做主啊!”
几个御史跪在高顺面前,诉说韩长鸾的劣迹,要说韩长鸾之前虽然恃宠而骄,可在高纬死后,一直都很低调。
最近也不知为什么,突然就跳了出来,开始攻击朝中文人,着重侮辱那些汉人。
高顺听了脸色有些不悦,心说这韩长鸾也是汉人,却已被鲜卑化,对于汉人非常歧视,实在是数本忘祖。
可是要对付韩长鸾,也不是那么容易,韩长鸾的背后一定有人指使,否则他不会突然出头。
而高顺猜测,这个人八成是斛律光,虽然举行了武举考试,可朝中大多数官员还是文人,已经有些重文轻武的苗头。
斛律光发现这个情况,决定利用一下,于是暗中联合几个像韩长鸾这样的勋贵武将,打算和高顺斗一斗。
之所以是高顺,是因为高顺给自己定的人设就是文臣,名满天下的大学士,齐国儒家的代言人。
如此斛律光攻击士子,就等于打高顺的脸,如果高顺什么都不做,势必会寒了士子的心。
可是让他对付斛律光,高顺又下不去手,将相不和是国之大忌,况且今年是太建五年,历史上陈国北伐就在今年。
看到高顺不说话,御史们都有些着急,有的甚至心里还在想,这位小尚书莫不是害怕了?
但高顺想的比他们要多太多,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理解的,让人打了也不还手,也不是高顺的风格。
“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吧,做好你们分内之事,韩长鸾不敢把你们怎么样。”
高顺先让御史们离开,他们虽然受了委屈,但也不能太惯着,否则像明朝那样可就不好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