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
来曜捋须微微一笑,点点头面朝李嗣业,眼睛却看着李亨沉吟道:“眼下安西军中实缺一个萝卜一个坑,实在是不好安置……”
李亨表情一愣,伸手轻扶着额头,假装自己没有听到。
李嗣业依旧神情平和,腹中暗自默念道:“后面肯定有但是。”
“但是嘛,李壮士是忠王殿下介绍的人,又人才难得,与其给你一个虚的昭武校尉,不如先做带兵的旅率,我们安西军中的旅是募兵,不同与朝廷中央的卫,旅率下辖当有二百余人,李壮士,你看如何?”
李嗣业还能说什么,这种事他本身就没得选。
他主动单膝跪地,行军中礼仪叉手说道:“属下感谢都护厚爱,今后必将竭尽所能,为大唐奋力效死。”
“好,”来曜捋须笑道:“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本都护六天之后便要返回安西,本月二十二日辰时,你自到通化坊都亭驿门前等我,无需携带任何东西,空人前来便可。如果你家中有马的话,也可以一并牵上,如果没有,我也给你准备有马匹。”
“多谢都护厚爱,属下记得了。”
李嗣业想起田珍藤牧两人,便主动对来曜说道:“来都护,属下有两名同伴,也愿意跟随都护到安西征战立功,都护是否愿意接纳。”
“当然,本将军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义士,你只管叫他们来,暂时跟随着你,日后进入关西之后,他们便入你麾下。”
李嗣业闻言一喜,又叉手拜道:“属下替他们谢谢都护!“
忠王李亨也很高兴,立刻召唤仆从:“来人,给李旅率备桌酒席。”
李嗣业推辞一番,然后谢过忠王好意,跪坐在来曜都护下首,自有仆人搬来板足案和蒲团。他学着李亨的样子端正跪坐,双手置于膝盖之上,看着李亨的表现,只要忠王端酒,他就端酒,忠王放下酒盏,他也放下。
来曜都护的坐姿要比忠王随意一些,但仅仅是一些,不仔细观察是看不出来的。老将军久居胡地,更喜欢随意些的胡坐,传统礼节的跪坐实在是太不舒服,李嗣业小坐这么一会儿,就已经双腿酸困了。
忠王和来曜之间谈论的,只是一些西域的风土人情,龟兹乐和康国舞蹈,如何婉转动人,如何妩媚多姿。真的难以想象,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内,确实就只是在谈音乐和舞蹈,丝毫不涉及政治。
李嗣业由衷感到佩服,以李亨的这种谨慎程度,就是穿越给朱元璋当官,也绝对能够活下来。
等到双方之间确实没有可谈的,来曜才躬身叉手告别:“殿下,今日就不在此叨扰了,我告辞了。”
来曜既然要走,自己也没必要留下来了,反正忠王也跟咱不熟,李嗣业正待叉手,李亨却主动说:“李嗣业暂且留下,本王有话要与你说。”
李亨将来曜送出殿门,止步于台阶上,这是礼节,多走一步逾礼,少走一步失礼。剩下的路程由李嗣业主动与李辅国送来曜到王府外面。来都护的随行人员从侧门出,李嗣业也从侧门去相送。
尽管压根儿就不认识这些人,他还是抱拳一一施礼,来曜的亲卫们微微抱拳回礼,礼多人不怪嘛。
他与李辅国返回王府,李亨已经来到偏殿中,很随意地坐在地毯上,舞姬们在殿内转圈舞动,乐师们依然低声伴奏,丝毫不违和。
他伸手召唤李嗣业道:“李旅率,来请坐。”
李嗣业依旧是跪坐的姿势,李亨却摆了摆手说:“此处没有外人,不必拘礼,坐的随意一点儿。”
既然忠王发话了,李嗣业索性也一屁股坐在地上,虚心求问:“不知殿下,对臣有何吩咐。”
李亨含笑问道:“你那个做凉皮的法子,可否将步骤告知本王,我好着人抄录下来,本王……也很喜欢这吃食。”
原来是这个,李嗣业欣然应允:“当知无不言。”
旁边已有文书取出纸张,笔管蘸墨准备,李嗣业细细讲述,文书奋笔疾书,有不懂之处耐心询问。
抄录完成后,李亨又嘱咐了李嗣业几句,才放他离去。
送他出门的已不是李辅国,而是一个普通的内侍,李嗣业返出王府大门,长松一口气,然后离去。
……
李亨与李辅国盘膝坐在殿中,任由歌姬缭绕,两人却在谈论太子。
“陛下如此忌讳这李嗣业,还专门托付你做中间人,把他从太子身边弄到西域,我看太子这位置不稳了。”
“不一定。”李亨摇了摇头说:“有张九龄张相公在朝中,他老人家恪守朝规,断然是不会使太子易位的。”
“殿下应当有耳闻吧,今秋发生了两桩事情,让陛下对张九龄非常不喜,一是升张守珪任中书门下平章的事情,被张九龄否决。二是,陛下从长安前往东都的事情,张相公怕圣人銮驾浩大,踩踏了百姓麦田禾苗,非要拖延至十月底才动身,虽然这两样事情,都遵循的张相公的意见,却坏掉了陛下对他的信任。”
“张九龄这个中书令,做不长久,太子殿下没有了张相公的庇护,怕也无法长久,我们日后,怕是必须和寿王搞好关系了。”
李亨却摇了摇头说道:“不行,不管是李瑛当太子,还是李瑁当太子,都跟我没有关系。我们无需刻意去讨好谁,只要小心谨慎地做自己的闲散亲王,不要和他们之间的事端有任何瓜葛。”
他随之又感叹了一句:“太子前两次能够躲过惠妃娘娘等人的手段,全凭这个李嗣业在在前面运作,如今李嗣业被遣走西域,不知道太子还能坚持多久。”
李辅国把双手塞进袖筒中,低下头柔声说道:“依奴婢所见,无论李嗣业在太子身边与否,都改变不了太子的命运,他始终会败在惠妃娘娘手里,失掉太子之位。”
李亨抬头思索,恍惚问道:“你是说,李嗣业才不符实?无法助太子应对危局?”
“殿下,非也。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太子生性张扬不羁,优柔多变,他的好处是洒脱宽容,不轻易苛责下人,这对东宫众官来说是好事情,谁摊上这样宽厚的主家能不高兴?但他耳根子软,所以优柔,许多必须要做的事情,碍于情面却做不出来。所以他只能用李嗣业的智,却不能用他的慧。”
李亨仰头问:“智与慧,这有区别吗?”
李辅国抿嘴笑道:“殿下,这区别可大了,智只是小聪明,只能解决问题,获一时之利。慧才是大慧根,能得领悟列为准绳,此生受用无穷。”
“静忠,”
“奴婢在。”
“你看本王有没有大慧。”
“善,殿下确有大慧,但智确有不足。”
“呵呵,我就喜欢你说实话。”
常言道,有所缺便有所长,李辅国奇丑无比,但心思机巧,聪明绝顶,这也是他很快能得到李亨信任的原因。
……
李亨表情一愣,伸手轻扶着额头,假装自己没有听到。
李嗣业依旧神情平和,腹中暗自默念道:“后面肯定有但是。”
“但是嘛,李壮士是忠王殿下介绍的人,又人才难得,与其给你一个虚的昭武校尉,不如先做带兵的旅率,我们安西军中的旅是募兵,不同与朝廷中央的卫,旅率下辖当有二百余人,李壮士,你看如何?”
李嗣业还能说什么,这种事他本身就没得选。
他主动单膝跪地,行军中礼仪叉手说道:“属下感谢都护厚爱,今后必将竭尽所能,为大唐奋力效死。”
“好,”来曜捋须笑道:“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本都护六天之后便要返回安西,本月二十二日辰时,你自到通化坊都亭驿门前等我,无需携带任何东西,空人前来便可。如果你家中有马的话,也可以一并牵上,如果没有,我也给你准备有马匹。”
“多谢都护厚爱,属下记得了。”
李嗣业想起田珍藤牧两人,便主动对来曜说道:“来都护,属下有两名同伴,也愿意跟随都护到安西征战立功,都护是否愿意接纳。”
“当然,本将军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义士,你只管叫他们来,暂时跟随着你,日后进入关西之后,他们便入你麾下。”
李嗣业闻言一喜,又叉手拜道:“属下替他们谢谢都护!“
忠王李亨也很高兴,立刻召唤仆从:“来人,给李旅率备桌酒席。”
李嗣业推辞一番,然后谢过忠王好意,跪坐在来曜都护下首,自有仆人搬来板足案和蒲团。他学着李亨的样子端正跪坐,双手置于膝盖之上,看着李亨的表现,只要忠王端酒,他就端酒,忠王放下酒盏,他也放下。
来曜都护的坐姿要比忠王随意一些,但仅仅是一些,不仔细观察是看不出来的。老将军久居胡地,更喜欢随意些的胡坐,传统礼节的跪坐实在是太不舒服,李嗣业小坐这么一会儿,就已经双腿酸困了。
忠王和来曜之间谈论的,只是一些西域的风土人情,龟兹乐和康国舞蹈,如何婉转动人,如何妩媚多姿。真的难以想象,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内,确实就只是在谈音乐和舞蹈,丝毫不涉及政治。
李嗣业由衷感到佩服,以李亨的这种谨慎程度,就是穿越给朱元璋当官,也绝对能够活下来。
等到双方之间确实没有可谈的,来曜才躬身叉手告别:“殿下,今日就不在此叨扰了,我告辞了。”
来曜既然要走,自己也没必要留下来了,反正忠王也跟咱不熟,李嗣业正待叉手,李亨却主动说:“李嗣业暂且留下,本王有话要与你说。”
李亨将来曜送出殿门,止步于台阶上,这是礼节,多走一步逾礼,少走一步失礼。剩下的路程由李嗣业主动与李辅国送来曜到王府外面。来都护的随行人员从侧门出,李嗣业也从侧门去相送。
尽管压根儿就不认识这些人,他还是抱拳一一施礼,来曜的亲卫们微微抱拳回礼,礼多人不怪嘛。
他与李辅国返回王府,李亨已经来到偏殿中,很随意地坐在地毯上,舞姬们在殿内转圈舞动,乐师们依然低声伴奏,丝毫不违和。
他伸手召唤李嗣业道:“李旅率,来请坐。”
李嗣业依旧是跪坐的姿势,李亨却摆了摆手说:“此处没有外人,不必拘礼,坐的随意一点儿。”
既然忠王发话了,李嗣业索性也一屁股坐在地上,虚心求问:“不知殿下,对臣有何吩咐。”
李亨含笑问道:“你那个做凉皮的法子,可否将步骤告知本王,我好着人抄录下来,本王……也很喜欢这吃食。”
原来是这个,李嗣业欣然应允:“当知无不言。”
旁边已有文书取出纸张,笔管蘸墨准备,李嗣业细细讲述,文书奋笔疾书,有不懂之处耐心询问。
抄录完成后,李亨又嘱咐了李嗣业几句,才放他离去。
送他出门的已不是李辅国,而是一个普通的内侍,李嗣业返出王府大门,长松一口气,然后离去。
……
李亨与李辅国盘膝坐在殿中,任由歌姬缭绕,两人却在谈论太子。
“陛下如此忌讳这李嗣业,还专门托付你做中间人,把他从太子身边弄到西域,我看太子这位置不稳了。”
“不一定。”李亨摇了摇头说:“有张九龄张相公在朝中,他老人家恪守朝规,断然是不会使太子易位的。”
“殿下应当有耳闻吧,今秋发生了两桩事情,让陛下对张九龄非常不喜,一是升张守珪任中书门下平章的事情,被张九龄否决。二是,陛下从长安前往东都的事情,张相公怕圣人銮驾浩大,踩踏了百姓麦田禾苗,非要拖延至十月底才动身,虽然这两样事情,都遵循的张相公的意见,却坏掉了陛下对他的信任。”
“张九龄这个中书令,做不长久,太子殿下没有了张相公的庇护,怕也无法长久,我们日后,怕是必须和寿王搞好关系了。”
李亨却摇了摇头说道:“不行,不管是李瑛当太子,还是李瑁当太子,都跟我没有关系。我们无需刻意去讨好谁,只要小心谨慎地做自己的闲散亲王,不要和他们之间的事端有任何瓜葛。”
他随之又感叹了一句:“太子前两次能够躲过惠妃娘娘等人的手段,全凭这个李嗣业在在前面运作,如今李嗣业被遣走西域,不知道太子还能坚持多久。”
李辅国把双手塞进袖筒中,低下头柔声说道:“依奴婢所见,无论李嗣业在太子身边与否,都改变不了太子的命运,他始终会败在惠妃娘娘手里,失掉太子之位。”
李亨抬头思索,恍惚问道:“你是说,李嗣业才不符实?无法助太子应对危局?”
“殿下,非也。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太子生性张扬不羁,优柔多变,他的好处是洒脱宽容,不轻易苛责下人,这对东宫众官来说是好事情,谁摊上这样宽厚的主家能不高兴?但他耳根子软,所以优柔,许多必须要做的事情,碍于情面却做不出来。所以他只能用李嗣业的智,却不能用他的慧。”
李亨仰头问:“智与慧,这有区别吗?”
李辅国抿嘴笑道:“殿下,这区别可大了,智只是小聪明,只能解决问题,获一时之利。慧才是大慧根,能得领悟列为准绳,此生受用无穷。”
“静忠,”
“奴婢在。”
“你看本王有没有大慧。”
“善,殿下确有大慧,但智确有不足。”
“呵呵,我就喜欢你说实话。”
常言道,有所缺便有所长,李辅国奇丑无比,但心思机巧,聪明绝顶,这也是他很快能得到李亨信任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