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走投无路的阿济格(一)
应天府皇城中的战斗结束了,城池各处的战斗随着新军的加入,也渐渐的平息。
除了满八旗士兵抵抗最激烈之外,蒙八旗和汉八旗,在知道必败之后,除了少部分从其他城门逃走之外,纷纷选择了投降。
战至最后,很多无路可走的满八旗,也只能放下武器,选择投降。
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新军士兵在全城搜索漏网之鱼。
应天府被清军占领连半个月都不到,自然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拢民心,城中百姓只是慑于清军淫威而不敢反抗。
新军名声在外,现在新军夺回应天府,他们自然是非常拥护的。
此时,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胆子稍微小些的,知道躲藏清军的下落,立即报告新军。
胆子大的,立即纠集周遭邻居进行围攻,或是将敌杀死,或是捆缚起来扭送给新军士兵。
一时间,清军俨然成了过街老鼠,连一些关宁军差点都受到波及。
因为城中的关宁军才得知吴三桂率军向新军投降不久,然后又立即对清军发起了进攻,一直在战斗中,所以就没有时间统一将脑后的辫子去掉。
普通老百姓自然无法轻易分辨出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之类的,看到带辫子的就本能的认为是清军了,就连很多新军士兵都无法分辨。
所以弄得关宁军都不敢单独行动了,要么成群结队,要么和新军一起。
这种清剿,一直持续了一夜,直到天亮,新军士兵似乎还显得精力很旺盛,意犹未尽的样子,好久没有打过这么痛快的仗了。
以后这么痛快的仗也不好遇到了,毕竟偌大的大明,京师也只有两个,一个应天府,一个顺天府。
这次是应天府,现在就只剩下千里之外的顺天府了。
八月五日,应天府正式被新军攻占,施琅第一时间将消息向唐宁通报之外,然后按照命令着手稳定应天府的局势。
安抚百姓、清理尸体、救治伤员、恢复城内居民的正常生活。
在这期间,原本向清军投降,并为清军所用的大小官员,又摇身一变,恬不知耻的拜见施琅。
有些人甚至厚颜无耻的表示自己只是以身犯险,趁机混入清军之中,以待有利时机与新军里应外合……
这些人就包括阮大铖、钱谦益之辈。
如果不是唐宁下令暂时不要大开杀戒,别说新军将士,就算是城中的很多百姓,都想将这些恬不知耻之辈给活剐了。
当然,虽然暂时没杀,但也不会任其逍遥法外,一个个被关押了起来,留待以后发落。
应天府的战斗结束,但应天府之外的追击战斗,依然在持续着。
阿济格这两天都在亡命奔逃中,甚至都没有过多的关注应天府的消息,所以应天府被攻占的消息他没能第一时间知晓,继续率部向应天府的方向而去。
直到距离应天府城不到五十里遇到从城中逃出的清军,这才知道应天府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居然被新军提前一步占领了。
顿时,阿济格整个人愣在了那里,仿佛晴天霹雳。
直到现在,他都没能聚集起逃散的队伍,也不知道逃散的队伍怎么样了。
如今他身边的兵力只有六七千人了,都是神情萎靡的疲兵,吴三桂就像疯狗一般在后面咬得很紧。
这两天,吴三桂也追上来了几次,双方也有多次接战,但阿济格根本没有心思与吴三桂多作纠缠。
因为他清楚,以现在手中的力量,无法在短时间内击败士气高涨的关宁铁骑。
而一旦被拖住,最终失败的只有自己。
再者,随着离应天府越来越近,他要尽快回到城内加强布防,以应对接下来新军对应天府城的进攻,哪有多少时间浪费在吴三桂身上。
毕竟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虽然有些威胁,但对他阿济格来说,他的主要对手一直都是唐宁。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连应天府都丢了,既无法拒坚城而战,也无法再得到城内援军的支援。
也就是说,他阿济格手上现在只有这六七千疲兵可用了。
可眼下的情景,往前是已经被新军攻占的应天府,有几万新军据城而守,在后面,是急追而来的吴三桂部关宁铁骑,再后面是唐宁部几万新军。
前进和后退,都是死路一条,唯有向东或者向西两条路可以走了。
向东,是往镇江府的方向。
原本是施琅部进攻的目标,阿济格根本想不通施琅为什么能那么及时的抽兵,钻了一个大空子将应天府拿下。
如果不是经过再三确认应天府确实被新军攻占,他都怀疑是有人想利用假情报来迷惑自己。
虽然事实已经很明了,但是新军是怎么做到的?真的是靠唐宁的料想如神吗?
难道在开战之初,唐宁就知道新军必胜?而且知道关宁军会反叛?还知道是在哪一天取胜?
不然的话,这一切怎么解释?怎么解释远在几百里之外的施琅能够及时的、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应天府城外,然后与反叛的关宁军里应外合攻下了应天府。
这一切都太无法理解了,让他阿济格失败都不知道败在哪里。
比之战败更可怕的是,阿济格感受到了深深的挫败感,无力感,这是在他军事生涯中几乎不曾有过的。
他阿济格也算是大清少有的悍将,天不怕地不怕,这一次,原本的自信、骄傲,迅速的被消磨着,一种恐惧的情绪在他心中一点一点的滋长着。
在部门的劝勉下,阿济格才振作了一些,但他只是稍一迟疑,就放弃了东进,而改为西进。
镇江府看似因为施琅抽出了两万兵力而造成了一定的空虚,但从长远来看,东进去镇江府就是死路一条。
因为从镇江府往北就要过江,再往东就一直要入海,水路注定是走不通的,新军的水师已经将南直隶的长江段给全面封锁了。
走水路会死得更快,南下更不可能。
逃到镇江府无疑是饮鸩止渴,等唐宁稳定住应天府周围形势,必会攻下镇江府。
到时候也只有一路向东逃,最终无路可逃的时候被消灭。
所以,现在只有向西,向太平府的方向撤退。
虽然太平府也有新军吴六奇部近四万人,但几乎都是步兵。
只要从吴六奇手中逃脱,就可以逃出生天了,新军再想追上几乎不太可能。
不过,阿济格不敢有丝毫大意,谁知道吴六奇是不是也像施琅一样早就获知了消息,然后做好了准备。
不管如何,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只有这条路有一线生机,其他都是死路。
除了满八旗士兵抵抗最激烈之外,蒙八旗和汉八旗,在知道必败之后,除了少部分从其他城门逃走之外,纷纷选择了投降。
战至最后,很多无路可走的满八旗,也只能放下武器,选择投降。
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新军士兵在全城搜索漏网之鱼。
应天府被清军占领连半个月都不到,自然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拢民心,城中百姓只是慑于清军淫威而不敢反抗。
新军名声在外,现在新军夺回应天府,他们自然是非常拥护的。
此时,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胆子稍微小些的,知道躲藏清军的下落,立即报告新军。
胆子大的,立即纠集周遭邻居进行围攻,或是将敌杀死,或是捆缚起来扭送给新军士兵。
一时间,清军俨然成了过街老鼠,连一些关宁军差点都受到波及。
因为城中的关宁军才得知吴三桂率军向新军投降不久,然后又立即对清军发起了进攻,一直在战斗中,所以就没有时间统一将脑后的辫子去掉。
普通老百姓自然无法轻易分辨出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之类的,看到带辫子的就本能的认为是清军了,就连很多新军士兵都无法分辨。
所以弄得关宁军都不敢单独行动了,要么成群结队,要么和新军一起。
这种清剿,一直持续了一夜,直到天亮,新军士兵似乎还显得精力很旺盛,意犹未尽的样子,好久没有打过这么痛快的仗了。
以后这么痛快的仗也不好遇到了,毕竟偌大的大明,京师也只有两个,一个应天府,一个顺天府。
这次是应天府,现在就只剩下千里之外的顺天府了。
八月五日,应天府正式被新军攻占,施琅第一时间将消息向唐宁通报之外,然后按照命令着手稳定应天府的局势。
安抚百姓、清理尸体、救治伤员、恢复城内居民的正常生活。
在这期间,原本向清军投降,并为清军所用的大小官员,又摇身一变,恬不知耻的拜见施琅。
有些人甚至厚颜无耻的表示自己只是以身犯险,趁机混入清军之中,以待有利时机与新军里应外合……
这些人就包括阮大铖、钱谦益之辈。
如果不是唐宁下令暂时不要大开杀戒,别说新军将士,就算是城中的很多百姓,都想将这些恬不知耻之辈给活剐了。
当然,虽然暂时没杀,但也不会任其逍遥法外,一个个被关押了起来,留待以后发落。
应天府的战斗结束,但应天府之外的追击战斗,依然在持续着。
阿济格这两天都在亡命奔逃中,甚至都没有过多的关注应天府的消息,所以应天府被攻占的消息他没能第一时间知晓,继续率部向应天府的方向而去。
直到距离应天府城不到五十里遇到从城中逃出的清军,这才知道应天府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居然被新军提前一步占领了。
顿时,阿济格整个人愣在了那里,仿佛晴天霹雳。
直到现在,他都没能聚集起逃散的队伍,也不知道逃散的队伍怎么样了。
如今他身边的兵力只有六七千人了,都是神情萎靡的疲兵,吴三桂就像疯狗一般在后面咬得很紧。
这两天,吴三桂也追上来了几次,双方也有多次接战,但阿济格根本没有心思与吴三桂多作纠缠。
因为他清楚,以现在手中的力量,无法在短时间内击败士气高涨的关宁铁骑。
而一旦被拖住,最终失败的只有自己。
再者,随着离应天府越来越近,他要尽快回到城内加强布防,以应对接下来新军对应天府城的进攻,哪有多少时间浪费在吴三桂身上。
毕竟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虽然有些威胁,但对他阿济格来说,他的主要对手一直都是唐宁。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连应天府都丢了,既无法拒坚城而战,也无法再得到城内援军的支援。
也就是说,他阿济格手上现在只有这六七千疲兵可用了。
可眼下的情景,往前是已经被新军攻占的应天府,有几万新军据城而守,在后面,是急追而来的吴三桂部关宁铁骑,再后面是唐宁部几万新军。
前进和后退,都是死路一条,唯有向东或者向西两条路可以走了。
向东,是往镇江府的方向。
原本是施琅部进攻的目标,阿济格根本想不通施琅为什么能那么及时的抽兵,钻了一个大空子将应天府拿下。
如果不是经过再三确认应天府确实被新军攻占,他都怀疑是有人想利用假情报来迷惑自己。
虽然事实已经很明了,但是新军是怎么做到的?真的是靠唐宁的料想如神吗?
难道在开战之初,唐宁就知道新军必胜?而且知道关宁军会反叛?还知道是在哪一天取胜?
不然的话,这一切怎么解释?怎么解释远在几百里之外的施琅能够及时的、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应天府城外,然后与反叛的关宁军里应外合攻下了应天府。
这一切都太无法理解了,让他阿济格失败都不知道败在哪里。
比之战败更可怕的是,阿济格感受到了深深的挫败感,无力感,这是在他军事生涯中几乎不曾有过的。
他阿济格也算是大清少有的悍将,天不怕地不怕,这一次,原本的自信、骄傲,迅速的被消磨着,一种恐惧的情绪在他心中一点一点的滋长着。
在部门的劝勉下,阿济格才振作了一些,但他只是稍一迟疑,就放弃了东进,而改为西进。
镇江府看似因为施琅抽出了两万兵力而造成了一定的空虚,但从长远来看,东进去镇江府就是死路一条。
因为从镇江府往北就要过江,再往东就一直要入海,水路注定是走不通的,新军的水师已经将南直隶的长江段给全面封锁了。
走水路会死得更快,南下更不可能。
逃到镇江府无疑是饮鸩止渴,等唐宁稳定住应天府周围形势,必会攻下镇江府。
到时候也只有一路向东逃,最终无路可逃的时候被消灭。
所以,现在只有向西,向太平府的方向撤退。
虽然太平府也有新军吴六奇部近四万人,但几乎都是步兵。
只要从吴六奇手中逃脱,就可以逃出生天了,新军再想追上几乎不太可能。
不过,阿济格不敢有丝毫大意,谁知道吴六奇是不是也像施琅一样早就获知了消息,然后做好了准备。
不管如何,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只有这条路有一线生机,其他都是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