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 走投无路的阿济格(三)
以尚可喜那些部将的心思,他们自然是想直接向新军投降,向唐宁投降。
但是,他们不可避免的先要遇到吴三桂,如果不想被吴三桂消灭,他们也只能向吴三桂投降。
不过,吴三桂身边的铁骑,虽然是以关宁军为主,但其中还是有着五六十个新军。
这些新军骑兵主要不是帮助关宁军作战的,而是保持与后方的联系,同时及时传达唐宁的命令。
吴三桂已经知道新军士兵身上背着的一个大盒子能够远距离讲话,他之前还亲自与唐宁通话过。
虽然很震惊,但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毕竟这种事情发生在唐宁唐大人身上,也不算多不可思议了,包括他在内的见识过的关宁军,无不对唐宁更加敬畏了。
尚可喜部主动投降,这件事情自然瞒不过唐宁,他吴三桂也不好公开处置。
既然有那无线电可以把消息及时发回去,那自然需要向唐宁请示一下。
唐宁所部距离吴三桂现在所处的位置,已经超过了6.5公里,所以需要通过最近的侦察兵转接一下。
唐宁能够接受吴三桂部,自然也能够接受尚可喜部,这种投降清军更早的人再复叛回来,对清廷的打击,也会更大。
不过听说这投降的队伍中,居然没有尚可喜的身影,这才知道这些人丢下受伤的尚可喜各自跑来投降了。
当然,这也与尚可喜未主动表明前来投降有关。
随即,在这些人的带领下,吴三桂带着人又来到了尚可喜所在的地方。
尚可喜居然还没有离开,在十几个亲兵的护卫下,靠在一棵大树旁。
看到吴三桂翻身下马带着一队人前来,尚可喜的十几个亲兵露出戒备神色。
已经奄奄一息的尚可喜微微睁开眼,伸手制止了下,其亲兵这才微微退后。
一个新军副连长上前,对吴三桂道:“我们大人说让人给他看看。”
吴三桂微一点头,下令让随军的几个大夫上前来检查一番。
尚可喜没有拒绝,大夫仔细的检查了一下之后,皆是摇摇头。
尚可喜后腰的一块弹片还没有取出来,伤口都已经感染发炎,现在又发着高烧,他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这种伤势,就是放在应天府城,也很难救治,别说在这野外如此差的条件下。
看到尚可喜这般模样,吴三桂多少有些感慨,幸亏自己及时投降新军,否则的话,躺在这里奄奄一息的,有可能就是自己了。
既然没办法救,吴三桂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耽搁在这里,他留几十骑守护着尚可喜,等唐宁赶到之后,将人交给唐宁。
不过,尚可喜在被交到唐宁手上之后不久,便因伤病重而亡了。
很多人觉得对这样一个汉奸,而且已经死掉,没什么利用价值了,觉得应该直接草草掩埋了事。
但随军参谋商议了一下之后,将一个方案提交给了唐宁。
唐宁随即赞同,这个方案很简单,可以利用尚可喜的死作一些文章。
尚可喜不是因为被新军的先进火炮炸伤,因伤重而死的。
而是在随阿济格撤退过程中,被阿济格威胁留下断后,并用其家人相威胁,所以不得不反叛。
在准备擒拿阿济格的事情败露后,被清军重伤不治而死的。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想证明清军对所有投降的人只是为了利用,在关键时刻会毫不犹豫的抛弃。
还可以证明尚可喜这个投降了十几年的汉奸也背叛了清廷,给在清廷中有同样情况的孔有德、耿仲明等有实权的投降将领竖立一个榜样。
而清廷,如果相信尚可喜是真的投降之后,对孔有德、耿仲明等汉军的防范自然就会加强,双方的间隙也不可避免的会加深。
为了让这种事情有更大的可信度,新军会对尚可喜进行厚葬,同时会在上进行报道。
只不过这样的话,就将尚可喜这个汉奸给洗白了不少。
但凡事有利有弊,将一个死人洗白了一点,却可以尽可能的离间满八旗与汉八旗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可以让投降的尚可喜部更加卖命,这还是很值得的。
大不了以后像乾隆一样,编纂一本类似的书籍,将事实的内幕再披露出来。
当然,这前提是能够将阿济格给留下来,否则的话,其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
此时的吴三桂依然在后面急追阿济格部,除了他原本的关宁军,还包括刚投诚的尚可喜部。
这些人也像吴三桂一般,为了尽快的抹除自己的汉奸形象,都很卖力,底下的士兵,士气也一下子高涨了起来。
阿济格一路几乎不敢多做停留,才终于逃出应天府,进入了太平府。
但是,身上携带的干粮都吃光了,于是又暴露出了掠夺的野性,沿途劫掠了几个村庄。
虽然收获了不少食物,但也耽搁了一些时间,据斥候报告的最新情况,吴三桂部距离已经不足五里了。
阿济格大惊,不得不立即停止抢掠,继续奔逃,但接下来,他一路上就没那么顺利了,不时的有新军出没,对其部发起袭扰。
他知道,这是新军的吴六奇部,果然还是没能瞒过新军的耳目,吴六奇应该是已经得知自己要途径太平府了。
但是,现在没办法再退了,从袭击的小股军队来看,这些不是真正的新军士兵,应该是左梦庚部。
吴六奇只派这些战斗力不是很强的小股队伍来不停袭扰,很可能是刚得到消息不久,想要拖延时间调集兵力,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如果是这样的话,不但不能再转换其他方向,还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路线,甚至要加快速度。
趁吴六奇将兵力部署完备之前冲出去,才是唯一的出路。
于是,阿济格一声令下,队伍继续加快速度,为此还不惜丢掉一些抢来的不易携带的物资。
“隆隆隆……”阿济格部现在可谓是凭着一股求生意志在疯狂撤退。
当一个原本意志坚强的人,已经承认自己失败,并且一连逃了几天之后,他原本再坚韧的战斗意志,也会急剧削弱。
此时的清军,哪怕是精锐的满八旗,也是如此。
原本每个士兵身上都自带一种凌厉杀伐的气势,这是身经百战的标志,也是精锐的标志。
可现在,他们就像是一个被刑讯了几次的犯人一般,整个人的锐气不知被消磨了多少,反而多了一份疲惫、萎靡。
直到他们看到前方旌旗招展,黑压压一片的几个方阵整齐的阵列开来,一股绝望的情绪迅速蔓延。
但是,他们不可避免的先要遇到吴三桂,如果不想被吴三桂消灭,他们也只能向吴三桂投降。
不过,吴三桂身边的铁骑,虽然是以关宁军为主,但其中还是有着五六十个新军。
这些新军骑兵主要不是帮助关宁军作战的,而是保持与后方的联系,同时及时传达唐宁的命令。
吴三桂已经知道新军士兵身上背着的一个大盒子能够远距离讲话,他之前还亲自与唐宁通话过。
虽然很震惊,但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毕竟这种事情发生在唐宁唐大人身上,也不算多不可思议了,包括他在内的见识过的关宁军,无不对唐宁更加敬畏了。
尚可喜部主动投降,这件事情自然瞒不过唐宁,他吴三桂也不好公开处置。
既然有那无线电可以把消息及时发回去,那自然需要向唐宁请示一下。
唐宁所部距离吴三桂现在所处的位置,已经超过了6.5公里,所以需要通过最近的侦察兵转接一下。
唐宁能够接受吴三桂部,自然也能够接受尚可喜部,这种投降清军更早的人再复叛回来,对清廷的打击,也会更大。
不过听说这投降的队伍中,居然没有尚可喜的身影,这才知道这些人丢下受伤的尚可喜各自跑来投降了。
当然,这也与尚可喜未主动表明前来投降有关。
随即,在这些人的带领下,吴三桂带着人又来到了尚可喜所在的地方。
尚可喜居然还没有离开,在十几个亲兵的护卫下,靠在一棵大树旁。
看到吴三桂翻身下马带着一队人前来,尚可喜的十几个亲兵露出戒备神色。
已经奄奄一息的尚可喜微微睁开眼,伸手制止了下,其亲兵这才微微退后。
一个新军副连长上前,对吴三桂道:“我们大人说让人给他看看。”
吴三桂微一点头,下令让随军的几个大夫上前来检查一番。
尚可喜没有拒绝,大夫仔细的检查了一下之后,皆是摇摇头。
尚可喜后腰的一块弹片还没有取出来,伤口都已经感染发炎,现在又发着高烧,他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这种伤势,就是放在应天府城,也很难救治,别说在这野外如此差的条件下。
看到尚可喜这般模样,吴三桂多少有些感慨,幸亏自己及时投降新军,否则的话,躺在这里奄奄一息的,有可能就是自己了。
既然没办法救,吴三桂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耽搁在这里,他留几十骑守护着尚可喜,等唐宁赶到之后,将人交给唐宁。
不过,尚可喜在被交到唐宁手上之后不久,便因伤病重而亡了。
很多人觉得对这样一个汉奸,而且已经死掉,没什么利用价值了,觉得应该直接草草掩埋了事。
但随军参谋商议了一下之后,将一个方案提交给了唐宁。
唐宁随即赞同,这个方案很简单,可以利用尚可喜的死作一些文章。
尚可喜不是因为被新军的先进火炮炸伤,因伤重而死的。
而是在随阿济格撤退过程中,被阿济格威胁留下断后,并用其家人相威胁,所以不得不反叛。
在准备擒拿阿济格的事情败露后,被清军重伤不治而死的。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想证明清军对所有投降的人只是为了利用,在关键时刻会毫不犹豫的抛弃。
还可以证明尚可喜这个投降了十几年的汉奸也背叛了清廷,给在清廷中有同样情况的孔有德、耿仲明等有实权的投降将领竖立一个榜样。
而清廷,如果相信尚可喜是真的投降之后,对孔有德、耿仲明等汉军的防范自然就会加强,双方的间隙也不可避免的会加深。
为了让这种事情有更大的可信度,新军会对尚可喜进行厚葬,同时会在上进行报道。
只不过这样的话,就将尚可喜这个汉奸给洗白了不少。
但凡事有利有弊,将一个死人洗白了一点,却可以尽可能的离间满八旗与汉八旗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可以让投降的尚可喜部更加卖命,这还是很值得的。
大不了以后像乾隆一样,编纂一本类似的书籍,将事实的内幕再披露出来。
当然,这前提是能够将阿济格给留下来,否则的话,其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
此时的吴三桂依然在后面急追阿济格部,除了他原本的关宁军,还包括刚投诚的尚可喜部。
这些人也像吴三桂一般,为了尽快的抹除自己的汉奸形象,都很卖力,底下的士兵,士气也一下子高涨了起来。
阿济格一路几乎不敢多做停留,才终于逃出应天府,进入了太平府。
但是,身上携带的干粮都吃光了,于是又暴露出了掠夺的野性,沿途劫掠了几个村庄。
虽然收获了不少食物,但也耽搁了一些时间,据斥候报告的最新情况,吴三桂部距离已经不足五里了。
阿济格大惊,不得不立即停止抢掠,继续奔逃,但接下来,他一路上就没那么顺利了,不时的有新军出没,对其部发起袭扰。
他知道,这是新军的吴六奇部,果然还是没能瞒过新军的耳目,吴六奇应该是已经得知自己要途径太平府了。
但是,现在没办法再退了,从袭击的小股军队来看,这些不是真正的新军士兵,应该是左梦庚部。
吴六奇只派这些战斗力不是很强的小股队伍来不停袭扰,很可能是刚得到消息不久,想要拖延时间调集兵力,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如果是这样的话,不但不能再转换其他方向,还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路线,甚至要加快速度。
趁吴六奇将兵力部署完备之前冲出去,才是唯一的出路。
于是,阿济格一声令下,队伍继续加快速度,为此还不惜丢掉一些抢来的不易携带的物资。
“隆隆隆……”阿济格部现在可谓是凭着一股求生意志在疯狂撤退。
当一个原本意志坚强的人,已经承认自己失败,并且一连逃了几天之后,他原本再坚韧的战斗意志,也会急剧削弱。
此时的清军,哪怕是精锐的满八旗,也是如此。
原本每个士兵身上都自带一种凌厉杀伐的气势,这是身经百战的标志,也是精锐的标志。
可现在,他们就像是一个被刑讯了几次的犯人一般,整个人的锐气不知被消磨了多少,反而多了一份疲惫、萎靡。
直到他们看到前方旌旗招展,黑压压一片的几个方阵整齐的阵列开来,一股绝望的情绪迅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