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八四章 疯狂逃蹿的豪格

    豪格也担心吴三桂会抽出兵力抄掉鳌拜的后路,所以他一早也派人严密关注着关宁军的动向。

    当得知吴三桂果然抽出五千兵力向鳌拜的后路冲去后,他立即派出近万骑绕过去支援。

    但最终的结果自然让豪格非常的失望,甚至只能用悲痛来形容。

    被寄予厚望的满州第一勇士鳌拜指挥的战斗,居然以如此惨败收场,连本人都没能回来。

    鳌拜所部主力几乎被灭,因为其在进攻唐宁所部时,已经损失惨重,然后崩溃,随后又被以逸待劳的吴三桂所部五千人迎面冲击。

    已经所剩不多的败军,士气所剩无几,又不成阵形,几乎是被关宁军一冲即垮,根本等不到援军的救援。

    面对此种情景,援军也只能匆匆撤回,以防被关宁军牵制住,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最终,鳌拜所部一共两万五千人,逃回来的士兵,还不足十之一二,其余人,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鳌拜是对他豪格最忠诚的支持者之一,又是公认的满州第一勇士,此番其战死沙场,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方面是其所部两万五千人的惨败,另一方面是其满州第一勇士的名头。

    至此,豪格不得不承认,其千里迢迢从京师一路赶来救援盛京,还没有摸到盛京的城墙,就已经失败了。

    因为其所部七万人,经过关宁军的一次次袭扰、再经过新军的超远距离猛烈炮击,再到鳌拜的惨败,已经损失过半。

    本来还想凭借优势兵力能够取得胜利,现如今,唐宁所部有了吴三桂所部万人的加入,兵力已经反超了。

    兵力占据优势都无法战胜新军,现在损失如此之大,反过来比新军的兵力还少,这还怎么打?

    更重要的是,物资甚至巨大,也没有了继续作战下去的本钱。

    眼看着盛京城就在眼前,老爹和爷爷的陵墓就在这里,却伸手不能碰,作为先帝皇太极的长子,这份悲凉心情,除了他豪格自己,无人能体味。

    但是,即便心中再悲愤,豪格清楚,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摆脱新军。

    不少人建议往西北方向进入科尔沁,向科尔沁各部形成的哲里木盟寻求援助。

    科尔沁各部可谓是对大清最亲近的草原部落了,对大清也有着莫大贡献,当今的孝庄文皇后就是出身科尔沁,有着尊高的地位,借兵抗击新军应该不难。

    但是,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反对,因为明安达礼也是出身科尔沁,其现在早已经投靠了新军,并配合新军对盛京发起了攻击。

    这么长时间,盛京被新军占领的消息,科尔沁、察哈尔各部恐怕已经知晓。

    对草原上的各部来说,他们归顺大清,也只是对强者的依附,并非真正的从内心上臣服,他们只臣服强者。

    现在,大清连陪都盛京都被占领了,而他豪格率军七万千里驰援,又以惨败收场。

    在这种情景下,草原上各部会生起什么其他心思,当真的不好说。

    别说所谓的联姻,在利益和生死存亡面前,那些许感情牵扯就是一个笑话。

    如果前往科尔沁,哲里木盟会不会投靠新军,联合新军夹击八旗军不好说,但有不小的可能性会冷眼旁观。

    如果出现那种情况,大清这支精锐也失去了最后一条生路,最终只有灭亡一途。

    经过一番衡量,豪格最终还是决定采纳后面一条建议,放弃从西北进入科尔沁,改为西南方向经察哈尔进入关内。

    沿途之上,还可以向察哈尔各部寻求支援,即便各部也是冷眼旁观,不至于断了后路,还可以继续向南退走。

    于是,豪格不再耽搁,立即撤退。

    不出意料,吴三桂的关宁军又像狗皮膏药一般粘了上来,更可恶的是,其中还有尚可喜部,明安达礼的蒙军。

    显然,为了截住自己,唐宁已经将其所部骑兵全部都派了出来,让关宁军的兵力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其中甚至还混杂了配备神兵的新军,让关宁军更加嚣张、有恃无恐。

    只要自己敢停下来,亦或是派出大量队伍去阻击,新军便毫不犹豫的用强大神兵进行疯狂射击。

    这种神兵对密集冲锋的队伍来说,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是噩梦。

    现在大清精锐只要一遇到这种神兵,士气就会立即逐降一大截,已经被打出了心里阴影。

    而如果只是派出少量队伍,或是将队伍分散开来,又不关宁军的对手。

    所以,豪格只能一路疾逃。

    如果能够一路逃下去,倒不失为一条出路,但是所剩的物资越来越少了,即便是尽可能的压缩,也只剩下一天了。

    豪格也几次派出队伍去收集物资,甚至是不惜劫掠。

    为了防止关宁军分兵去追击,豪格还特意分几个方向派兵。

    面对这种情景,关宁军却不管不顾,就死盯着他豪格的主力。

    那些派出去收集物资的队伍,不管是通过什么手段,也确实各有收货。

    但是,等这些队伍回来的途中,吴三桂则立即分兵去攻击。

    豪格不得已,又派兵去支援,双方几番大战,清军输多胜少,最终只有极其少量获得物资的士兵逃回,杯水车薪。

    付出的代价与收获相比,相差太大了,所以豪格不得不暂停行动。

    这还不是最煎熬的,不吃饭还可以忍一忍,不喝水那是真的难以忍受。

    其实在茫茫草原,并不缺乏水源,但是,吴三桂等人显然也很清楚水源的分布,只要一靠近水源,他们就加快速度。

    如果敢停下来取水,关宁军就会迅速冲击过来,一副要决战的姿态。

    在这种情景下,即便关宁军的总兵力依然只有他豪格手中兵力的一半左右。

    但是,除了人数,其他各方面都不占优势的大清精锐,已经没有任何战胜对手的信心了,所以只能匆匆撤走,再想办法偷些水,真的可悲至极。

    这样的队伍,还能成为精锐吗?豪格感觉自己似乎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以眼下的情况,连草原都出不了,更别说撤入关内了。

    在此之际,吴三桂派人给豪格送来了唐宁的一封亲笔书信。

    其实,这封信唐宁早就写好了,只等豪格走投无路时,再派人送给他。

    这样的话,这封信才能发挥到最大作用。

    豪格收到了这封信,信中的主要内容很简单,只要他豪格愿意向新军投降,唐宁会扶植他代替多尔衮,将他失去的一切全部夺回来。

    同时,唐宁还在信中阐述了大清的命运,最好的结果是退出关外,最坏的结果,自然是八旗尽灭。

    所以他豪格在此之际向新军效忠,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