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 最终条件
唐宁给了清廷一个时辰的决定时间,一个时辰之后,愿意投降的人,他表示欢迎。
如果依然顽固不愿意投降的,他会动用一百挺机枪将他们全部杀掉。
当然,这是夸张的渲染,他可以拿出一百挺机枪,甚至更多,但却没办法这么奢侈。
毕竟一百挺机枪的子弹消耗速度,可是非常恐怖的。
现在清廷这些精英力量已经被包围,何必这么奢侈的去浪费?
清廷的不少人已经知道机枪为何物了,就是那种可以至少在三百丈开外的距离开动的强大火器,并可以非常快速的连续射击。
威力巨大,可以直接将人体打穿,将人和战马活活肢解。
在这种火器面前,任何悍不畏死的冲锋都是徒劳的。
这种火器,别说一百支,就算是一支,都可以封锁一片区域。
谁都可以想象,一旦唐宁摆出一百支机枪,在这种开阔地带,基本上没什么防护的大清精锐,几乎只有被屠戮的结果,没有丝毫反抗能力。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清廷的高层还在讨论,下面的士兵和百姓也在议论纷纷,神情紧张。
大半个时辰过去,清廷还没有做出决定。
唐宁手一挥,几百个士兵翻身下马,然后从战马上解下机枪和弹箱,开始搬到阵前。
一挺挺机枪被架了起来,互相之间间隔一段距离。
虽然没有经过细数,但一百挺机枪应该是有的,唐宁似乎没有说谎,顿时让发现这一幕的清廷上下惊恐了起来,第一时间派人打出白旗,似乎想与唐宁直接接触。
其实,他们又哪里知道,大部分机枪旁边的弹箱,是空的。
因为弹箱没有打开,弹链也没有装上机枪,所以直接是看不出来的,他们谁也不会想到唐宁是唬人的。
即便能够想到,他们也不敢赌啊,这太要命了。
清廷派出的是资格比较老的代善作为直接与唐宁的接触对象,一队人打着白旗缓缓靠近。
新军在唐宁的命令下,让代善等人下马并交出武器,这才将他们一行十多人带到唐宁身前。
此时的代善年过六旬,身材有些消瘦,可能是这阵子劳累过度,即便他努力的打起精神,看起来也有些萎靡。
如果唐宁没有记错的话,正史中,代善在两年后就病逝了。
对于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年,唐宁还是给予了基本的尊重,没有坐在高头大马上,还是主动翻身下马。
随行的豪格连忙上前,恭敬的称了一声礼亲王,代善只是略一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是在战场上,所以条件有限,唐宁让人将木箱当成凳子,与代善对面而坐,而豪格就坐在唐宁右手边,代善的左手边。
这是代善第一次亲眼见到传闻中的光明王唐宁,之前只听说光明王年轻有为,有潘安之貌,有诸葛之才。
今日一见,虽然在容貌上略微有些夸大,但也不得不承认盛名之下无虚士。
“礼亲王此番前来,想必是可以给我等一个满意的答复。”唐宁主动出声,直奔主题,态度不卑不亢。
代善沉吟了一下,才说道“敢问光明王,会如何安排我满州族上下。”
从这句话中,唐宁便知道,清廷已经考虑投降了,此番派代善前来,无非是想将无条件投降变成有条件投降,多争取一些有利于清廷的条款。
其实,唐宁完全可以说一句,“你们没有与我谈判的资格,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立即投降,不投降,那就都得死。”
但是,现在他唐宁是想要收编这些人为自己所用,自然不能将事情做绝,毕竟这一代人也是满州的精英,如果丝毫不给脸面,难保他们日后不会生出其他心思。
毕竟,就连大明的一些软骨头,在投清之后,也因为一些不公,最终选择反叛,何况那些更要硬气的满州精英。
因此,唐宁沉吟了一下,说道“既然礼亲王直接问了,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首先,大清年号就此废弃,顺治必须退位,降为亲王,文武百官遣散。皇室其他成员最高可享受亲王同等级待遇。”
“其他亲王、郡王等皆可保留爵位,但须为大明尽心效力者才可享受同等待遇。”
“满八旗各军,必须接受新军整编。新军准备整编二十个骑兵师,每师若万人,如不意外,满八旗皆可编入骑兵师,为大明开疆扩土,建立功勋。”
“我唐宁一向珍惜人才,爱惜人才,不太注重出身。只要你们尽心为大明效力,汉、满、蒙等各族皆是一家,我们一起为建立一个大大的大明,而一起努力。”
说到这里,唐宁停了下来,看着代善道“礼亲王殿下,我这些条件,可还满意?”
代善正要说话,却听唐宁说道“礼亲王殿下,这是我的最终条件,不可能再增加。”
一旁的豪格插话道“礼亲王,光明王殿下,已经非常有诚意了。若论罪,我们这是反叛,被追究起来,很多人都是要被灭族的。”
豪格这些话确实没错,努尔哈赤本是大明的臣子,却拥兵造反,这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代善微微看了豪格一眼,最终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看到了唐宁的决心,以眼下的处境,确实也无法再提出其他要求了。
否则的话,一旦惹怒了唐宁,可能连这些条件都别想拥有。
他也从刚才的简短谈话中看出,唐宁此人虽然年轻,但行事果决,也确实注重人才,且目光非常的长远。
唐宁虽然只是说了一句汉、满、蒙各族将是一家,但他从这里就可以听出其野心,接下来,必然是征服蒙古各部。
如要征服蒙古各部,满八旗精锐,确实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唐宁才公开表示会组建骑兵师,也表明了对满八旗的看重。
但是,也只是看重,如果清廷想以此作为筹码,那就错了,所以才毫不犹豫的表示这是最终条件。
作为大明的光明王,比之曾经的皇叔父摄政王更加权势滔天的存在,说出的话,自然是一言九鼎。
于是,代善就带着唐宁的最终答复,又返回到了清廷的阵营中。
如果依然顽固不愿意投降的,他会动用一百挺机枪将他们全部杀掉。
当然,这是夸张的渲染,他可以拿出一百挺机枪,甚至更多,但却没办法这么奢侈。
毕竟一百挺机枪的子弹消耗速度,可是非常恐怖的。
现在清廷这些精英力量已经被包围,何必这么奢侈的去浪费?
清廷的不少人已经知道机枪为何物了,就是那种可以至少在三百丈开外的距离开动的强大火器,并可以非常快速的连续射击。
威力巨大,可以直接将人体打穿,将人和战马活活肢解。
在这种火器面前,任何悍不畏死的冲锋都是徒劳的。
这种火器,别说一百支,就算是一支,都可以封锁一片区域。
谁都可以想象,一旦唐宁摆出一百支机枪,在这种开阔地带,基本上没什么防护的大清精锐,几乎只有被屠戮的结果,没有丝毫反抗能力。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清廷的高层还在讨论,下面的士兵和百姓也在议论纷纷,神情紧张。
大半个时辰过去,清廷还没有做出决定。
唐宁手一挥,几百个士兵翻身下马,然后从战马上解下机枪和弹箱,开始搬到阵前。
一挺挺机枪被架了起来,互相之间间隔一段距离。
虽然没有经过细数,但一百挺机枪应该是有的,唐宁似乎没有说谎,顿时让发现这一幕的清廷上下惊恐了起来,第一时间派人打出白旗,似乎想与唐宁直接接触。
其实,他们又哪里知道,大部分机枪旁边的弹箱,是空的。
因为弹箱没有打开,弹链也没有装上机枪,所以直接是看不出来的,他们谁也不会想到唐宁是唬人的。
即便能够想到,他们也不敢赌啊,这太要命了。
清廷派出的是资格比较老的代善作为直接与唐宁的接触对象,一队人打着白旗缓缓靠近。
新军在唐宁的命令下,让代善等人下马并交出武器,这才将他们一行十多人带到唐宁身前。
此时的代善年过六旬,身材有些消瘦,可能是这阵子劳累过度,即便他努力的打起精神,看起来也有些萎靡。
如果唐宁没有记错的话,正史中,代善在两年后就病逝了。
对于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年,唐宁还是给予了基本的尊重,没有坐在高头大马上,还是主动翻身下马。
随行的豪格连忙上前,恭敬的称了一声礼亲王,代善只是略一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是在战场上,所以条件有限,唐宁让人将木箱当成凳子,与代善对面而坐,而豪格就坐在唐宁右手边,代善的左手边。
这是代善第一次亲眼见到传闻中的光明王唐宁,之前只听说光明王年轻有为,有潘安之貌,有诸葛之才。
今日一见,虽然在容貌上略微有些夸大,但也不得不承认盛名之下无虚士。
“礼亲王此番前来,想必是可以给我等一个满意的答复。”唐宁主动出声,直奔主题,态度不卑不亢。
代善沉吟了一下,才说道“敢问光明王,会如何安排我满州族上下。”
从这句话中,唐宁便知道,清廷已经考虑投降了,此番派代善前来,无非是想将无条件投降变成有条件投降,多争取一些有利于清廷的条款。
其实,唐宁完全可以说一句,“你们没有与我谈判的资格,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立即投降,不投降,那就都得死。”
但是,现在他唐宁是想要收编这些人为自己所用,自然不能将事情做绝,毕竟这一代人也是满州的精英,如果丝毫不给脸面,难保他们日后不会生出其他心思。
毕竟,就连大明的一些软骨头,在投清之后,也因为一些不公,最终选择反叛,何况那些更要硬气的满州精英。
因此,唐宁沉吟了一下,说道“既然礼亲王直接问了,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首先,大清年号就此废弃,顺治必须退位,降为亲王,文武百官遣散。皇室其他成员最高可享受亲王同等级待遇。”
“其他亲王、郡王等皆可保留爵位,但须为大明尽心效力者才可享受同等待遇。”
“满八旗各军,必须接受新军整编。新军准备整编二十个骑兵师,每师若万人,如不意外,满八旗皆可编入骑兵师,为大明开疆扩土,建立功勋。”
“我唐宁一向珍惜人才,爱惜人才,不太注重出身。只要你们尽心为大明效力,汉、满、蒙等各族皆是一家,我们一起为建立一个大大的大明,而一起努力。”
说到这里,唐宁停了下来,看着代善道“礼亲王殿下,我这些条件,可还满意?”
代善正要说话,却听唐宁说道“礼亲王殿下,这是我的最终条件,不可能再增加。”
一旁的豪格插话道“礼亲王,光明王殿下,已经非常有诚意了。若论罪,我们这是反叛,被追究起来,很多人都是要被灭族的。”
豪格这些话确实没错,努尔哈赤本是大明的臣子,却拥兵造反,这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代善微微看了豪格一眼,最终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看到了唐宁的决心,以眼下的处境,确实也无法再提出其他要求了。
否则的话,一旦惹怒了唐宁,可能连这些条件都别想拥有。
他也从刚才的简短谈话中看出,唐宁此人虽然年轻,但行事果决,也确实注重人才,且目光非常的长远。
唐宁虽然只是说了一句汉、满、蒙各族将是一家,但他从这里就可以听出其野心,接下来,必然是征服蒙古各部。
如要征服蒙古各部,满八旗精锐,确实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唐宁才公开表示会组建骑兵师,也表明了对满八旗的看重。
但是,也只是看重,如果清廷想以此作为筹码,那就错了,所以才毫不犹豫的表示这是最终条件。
作为大明的光明王,比之曾经的皇叔父摄政王更加权势滔天的存在,说出的话,自然是一言九鼎。
于是,代善就带着唐宁的最终答复,又返回到了清廷的阵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