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章:担忧
阮康这话既是在安慰自家的兄长,同时也是在给自己鼓劲。阮康深信自己是很聪明的,也深信自己能找到办法和方式去击败安南人,但是内部却也是担心的;读过中原史书的阮康知道自己不是卫霍那样的人物,甚至就连普通的名将都是比不上的,自己唯一能依仗的就算自己的头脑和安南人的软弱。
怀着矛盾的心理阮康带着人手出发了,临行前大兄和二兄都来送行了,二兄倒是不怎么看好阮康的这次出征,反复叮嘱道:“若是事不可为尽早退回就是。”阮康没有应答,因为相比较于二兄的无所谓,大兄对这事显得很是上心,眼神里也满是殷切的期盼,这让阮康不好开口。
而在安州城,李恽也在和王伏清商议着一些事,而且对象还正好就是邕州的阮氏。
阮氏对于外来人口管控的很是严格,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固自己家族在当地的统治,因此王伏清对于邕州的部署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小的挫折,派出去的人甚至有一队没有回来。好在阮氏还是要经商的,也允许外来的行商进入邕州地界,只是对于安州那边过来的人员管控的很是严格,几乎是不让单独行动的,就算是一般的商业活动也有人跟随着。
后来在李恽和蛮夷联军大战之后,邕州更是单方面阻断了和安州的往来。这里面既有害怕李恽而产生的防范心理,也有对于安州那边的商品的担忧,这些货物要是流进来的话,阮云籍认为自己贩来的东西就压根不可能有市场了,那自己还赚个屁的钱啊。与其那样,索性封了了事。
王伏清最后还是动用了王有才的关系,派出的人员经安南中专才到达了邕州,而且从事的也是香料生意。只是这样一来,邕州传回来的消息经安南中转一次后再到达安州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这也就是之前邕州对安州用兵,可是安州这边却几乎没有收到消息的原因。也不是没有收到,而是消息还在路上呢,人家的兵马都已经到安州城下了。
王伏清认为这样不是个办法,李恽也认为这样不行,消息滞后、情报滞后,那应对的时间就会缩短,能做出的选择就会变少。
好在现在有了些变化,那就是一场大战后,邕州的物资出现了短缺,需要外面的行商运送货物进去,当然了,安州过去的商人还是不被放行的,但是登天寨的可以。李恽亲自出面找了摩柯,和他一起组建了一支商队往邕州去,贩卖的就是李恽家的海盐。而且李恽给的条件很丰厚,货物低价出给摩柯,自己只占两成。
这个长得十分漂亮但是说的一口爷们腔的寨主很是高兴,认为李恽这是在照顾她,又或者是被李恽的美色所迷惑住了,一口就答应了。因此对于李恽往队伍里塞几个人的事摩柯压根也就没在意,李恽也说了这些人只是去帮着记账的,其他的一概不管。摩柯就更高兴了,因为这方面的人才她那里可是十分稀缺的。
至于说李恽塞给她的人长得不怎么像汉人倒是十分的像他们寨子里的人这事,摩柯认为无所谓了,越王手底下人多了,不可能每个人都长得那么好的。而且这些人除了定期的往回传一些记账的信息外,去了那边之后也真的很是老实,从来都不参与生意上的事不说,人家还时常的拿钱出来请人喝酒吃肉,只是偶尔会悄悄的溜出去,回来一问居然是去喝花酒去了。
对于摩柯派去的人来说,这压根就不叫事,这是你们汉人才有的毛病,你看我们,从来不干那样的事。
正是因为这样一条通道的建立,使得现在邕州的消息传到安州就快速了很多,阮康领着人手刚走没多久,李恽就叫来了王伏清在议这事。
李恽是知道安南是个什么德性的,这个时代的安南国,太平日子过惯了,别看阮康只带了四千人马,可是他们还真不一定抵得住。有心要去参上一脚,可是自己这次返回来的时候李二明确的警告了自己的,不许自己去碰安南的事。可要说不参与呢,李恽又实在是对安南那帮只会卖娘们的玩意没有半点信心。
真要让邕州的人吃了安南而肥了自身,李恽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一时没有好办法的情况下,李恽也是急的直转圈,心里暗骂自家的那个老子:莫非你老人家真是能掐会算,咋就知道我要和安南纠缠上呢?按说他们那么乖,又是卖粮又是卖娘们的,我没道理去找他们的茬啊,你是咋提前算到这一步的呢?
王伏清见李恽发急,出言问道:“少爷莫不是担心阮康真的会打下安南?”
李恽点了点头没说话,王伏清有些不解的问道:“可阮康只有四千人啊,那安南国好歹是个大国,也有数百万人口十数万精兵的,就算是承平日久,可也不至于挡不住阮康的这点人手吧?”
李恽叹了一气说道:“打仗不是光靠人多的,当年我朝灭颉利的时候,那苏定方可是两百人就冲了对方两万人的大帐。当然了,阮康自是没那个本事的,可是这人还算是知兵,安州城下的情报你也看了,这人起的作用可是比阮云征还大的,我估计着,安南那边的玩意还真的抵挡不住他这四千兵啊。”
“而且,他也不一定就要灭安南的国啊,真要打到了那个份上,别说是他了,就是咋们安州的这几万人加上去都不一定行的。可是呢,怕就怕他只是占一部分地方,迫使安南国割地裂土,你想啊,那安南承平多少年了,对于这样的结果肯定是愿意的。这样一来邕州的实力不就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吗,对于我们安州来说,也是个威胁啊。”
王伏清一想也是这么个理,赶紧出言问道:“那少爷,咋们可需要插手?”
李恽脸色一苦的回道:“我是早就想插手,可是没办法啊,回来的时候皇上有旨意,不让我去插手安南的事,不许对安南动兵啊。”
怀着矛盾的心理阮康带着人手出发了,临行前大兄和二兄都来送行了,二兄倒是不怎么看好阮康的这次出征,反复叮嘱道:“若是事不可为尽早退回就是。”阮康没有应答,因为相比较于二兄的无所谓,大兄对这事显得很是上心,眼神里也满是殷切的期盼,这让阮康不好开口。
而在安州城,李恽也在和王伏清商议着一些事,而且对象还正好就是邕州的阮氏。
阮氏对于外来人口管控的很是严格,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固自己家族在当地的统治,因此王伏清对于邕州的部署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小的挫折,派出去的人甚至有一队没有回来。好在阮氏还是要经商的,也允许外来的行商进入邕州地界,只是对于安州那边过来的人员管控的很是严格,几乎是不让单独行动的,就算是一般的商业活动也有人跟随着。
后来在李恽和蛮夷联军大战之后,邕州更是单方面阻断了和安州的往来。这里面既有害怕李恽而产生的防范心理,也有对于安州那边的商品的担忧,这些货物要是流进来的话,阮云籍认为自己贩来的东西就压根不可能有市场了,那自己还赚个屁的钱啊。与其那样,索性封了了事。
王伏清最后还是动用了王有才的关系,派出的人员经安南中专才到达了邕州,而且从事的也是香料生意。只是这样一来,邕州传回来的消息经安南中转一次后再到达安州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这也就是之前邕州对安州用兵,可是安州这边却几乎没有收到消息的原因。也不是没有收到,而是消息还在路上呢,人家的兵马都已经到安州城下了。
王伏清认为这样不是个办法,李恽也认为这样不行,消息滞后、情报滞后,那应对的时间就会缩短,能做出的选择就会变少。
好在现在有了些变化,那就是一场大战后,邕州的物资出现了短缺,需要外面的行商运送货物进去,当然了,安州过去的商人还是不被放行的,但是登天寨的可以。李恽亲自出面找了摩柯,和他一起组建了一支商队往邕州去,贩卖的就是李恽家的海盐。而且李恽给的条件很丰厚,货物低价出给摩柯,自己只占两成。
这个长得十分漂亮但是说的一口爷们腔的寨主很是高兴,认为李恽这是在照顾她,又或者是被李恽的美色所迷惑住了,一口就答应了。因此对于李恽往队伍里塞几个人的事摩柯压根也就没在意,李恽也说了这些人只是去帮着记账的,其他的一概不管。摩柯就更高兴了,因为这方面的人才她那里可是十分稀缺的。
至于说李恽塞给她的人长得不怎么像汉人倒是十分的像他们寨子里的人这事,摩柯认为无所谓了,越王手底下人多了,不可能每个人都长得那么好的。而且这些人除了定期的往回传一些记账的信息外,去了那边之后也真的很是老实,从来都不参与生意上的事不说,人家还时常的拿钱出来请人喝酒吃肉,只是偶尔会悄悄的溜出去,回来一问居然是去喝花酒去了。
对于摩柯派去的人来说,这压根就不叫事,这是你们汉人才有的毛病,你看我们,从来不干那样的事。
正是因为这样一条通道的建立,使得现在邕州的消息传到安州就快速了很多,阮康领着人手刚走没多久,李恽就叫来了王伏清在议这事。
李恽是知道安南是个什么德性的,这个时代的安南国,太平日子过惯了,别看阮康只带了四千人马,可是他们还真不一定抵得住。有心要去参上一脚,可是自己这次返回来的时候李二明确的警告了自己的,不许自己去碰安南的事。可要说不参与呢,李恽又实在是对安南那帮只会卖娘们的玩意没有半点信心。
真要让邕州的人吃了安南而肥了自身,李恽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一时没有好办法的情况下,李恽也是急的直转圈,心里暗骂自家的那个老子:莫非你老人家真是能掐会算,咋就知道我要和安南纠缠上呢?按说他们那么乖,又是卖粮又是卖娘们的,我没道理去找他们的茬啊,你是咋提前算到这一步的呢?
王伏清见李恽发急,出言问道:“少爷莫不是担心阮康真的会打下安南?”
李恽点了点头没说话,王伏清有些不解的问道:“可阮康只有四千人啊,那安南国好歹是个大国,也有数百万人口十数万精兵的,就算是承平日久,可也不至于挡不住阮康的这点人手吧?”
李恽叹了一气说道:“打仗不是光靠人多的,当年我朝灭颉利的时候,那苏定方可是两百人就冲了对方两万人的大帐。当然了,阮康自是没那个本事的,可是这人还算是知兵,安州城下的情报你也看了,这人起的作用可是比阮云征还大的,我估计着,安南那边的玩意还真的抵挡不住他这四千兵啊。”
“而且,他也不一定就要灭安南的国啊,真要打到了那个份上,别说是他了,就是咋们安州的这几万人加上去都不一定行的。可是呢,怕就怕他只是占一部分地方,迫使安南国割地裂土,你想啊,那安南承平多少年了,对于这样的结果肯定是愿意的。这样一来邕州的实力不就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吗,对于我们安州来说,也是个威胁啊。”
王伏清一想也是这么个理,赶紧出言问道:“那少爷,咋们可需要插手?”
李恽脸色一苦的回道:“我是早就想插手,可是没办法啊,回来的时候皇上有旨意,不让我去插手安南的事,不许对安南动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