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龙颜大悦
杭州城,陆府。
自陆景前去汴京,陆府便少了很多欢声笑语。
陆景年少多金,仪表堂堂,才华出众,是女人们心中的如意郎君,但是这些对柳子衿等人来说,都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陆景身上那股子现代气息。他对待女人的态度是平等的态度,柳子衿等人自然能感觉得到,那种气息让她们爱得发狂。
当然,柳子衿等人并不知道这是因为陆景是现代人的缘故,她们只知道陆景很特别,在宁朝的土地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人。
他懂得尊重女性,把柳子衿等人当成有感情有思想有血有肉的人对待,而不像其他那些官员富商,女人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件玩物,或者一个操持家务传宗接代的工具。
他又懂得情调,很多事情在陆景的手中,都好像变成了非常浪漫的事情。
琴月和沈惜韵都是陆景的妾室,可在陆府,她们感受不到任何尊卑,有的只是平等,妻妾三人以姐妹相称。
对柳子衿等人来说,陆景就是她们心中的依靠与期盼。
而这十天没有陆景的日子,柳子衿等人心情低落,以往精致可口的菜肴此刻却味如嚼蜡。
她们唯一期盼的就是陆景能够早日归来。有着陆景的陆府,才是完整的家。
……
“什么?亩产数千斤?”赵睿陡然间从案桌后站起,不可置信道。
张九龄等人齐刷刷的看着陆景,脸上带着震惊之色。
能够亩产数千斤的作物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众人心中再清楚不过!
陆景没卖关子,直言道:“不错,臣偶然间发现这种名为土豆的农作物,起初不以为意,没曾想收获之后,亩产竟然达到二十石,总共两千四百斤!
而且土豆一年的生长期有两回,还能够在旱地种植。”
“亩产二十石?一年两熟?旱地种植?”赵睿眼中的喜色越来越浓!
在宁朝种植水稻和小麦,通常亩产不过两石至三石。
这两三石粮食还是谷子,去皮之后,净粮食其实不满三石!
农户每日在田间劳作,体力消耗惊人,每天都需要吃大量的粮食。
可就这些粮食,没遇上天灾也就罢了。
若遇上旱灾水灾,百姓颗粒无收,自然食不果腹,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
户部尚书张九龄神情激动的说道:“圣上,若是将这土豆推广至天下各州,那天下百姓岂不是再也不会受到饥荒的困扰?”
孙谦和管竺也喜笑颜开道:“圣上,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
赵睿点头道:“不错,若年谷丰登,衣食给足,则国富而民安。此为治世之先务,立国之根本。”
身为宁朝皇帝,赵睿对粮食极为重视。
《礼记王制》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一个国家没有够用九年的粮食储备,可以说这个国家“财力和物力不足”;如果没有够用六年的粮食储备,可以说这个国家“情况紧急”;如果没有够用三年的粮食储备,可以说这个国家“岌岌可危”。
可以这么说,如果水泥和土豆只能选择一样的话,赵睿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土豆!
“陆爱卿,这土豆之事究竟是真是假?”赵睿有些焦急的问道,他怕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陆景神情严肃的点点头,正色道:“启禀圣上,臣得到的土豆种子不多,起初只够种植一亩,让雇农们用草木灰施肥后,亩产达到两千四百斤。
就在八月份,臣将这些收获的土豆育苗播种,想必过几天就能收获数十亩土豆。
若是圣上和诸位大人不信,可以派人前往杭州西郊,亲眼看看着土豆亩产多少!”
“好!”赵睿当即拍板道,“张爱卿,农事生产是你户部分内之事,你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前往杭州城,亲自统计土豆亩产量,统计完毕后,速速回到汴京禀报!”
“是,臣领命!”户部尚书张九龄躬身道。
吩咐完这一切后,赵睿看着陆景,龙颜大悦道:“陆爱卿,你可真是朕的福星,光是彩票和水泥,就让朕惊喜万分。
现如今又发现一种能够亩产二十石的作物,真是黎明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福啊!”
“陛下谬赞,臣惶恐。”陆景谦虚道。
赵睿轻笑一声,说道:“爱卿不必自谦,若是这土豆真能亩产二十石,那爱卿之功简直利在千秋,功德无量!”
突然间陆景想起什么,连忙说道:“启禀圣上,臣在杭州城西郊种植的土豆只有数十亩,等到收获,重新育苗也不过数百亩,想将土豆推广至天下各州,目前来看还需要几年才行。”
赵睿遐迩一笑,摆手道:“陆爱卿不必忧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我宁朝建国已有二百年时间,那么多年过去了,也不差这几年。”
陆景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一旁的工部侍郎管竺突然开口道:“圣上,可否让陆司长前往工部一趟,传授工匠们水泥的制作方法?”
“对了,差点忘了正事。”赵睿心情不错,笑着说道,“陆爱卿,此番朕让你千里迢迢来到汴京,是想让你指点一下工部的工匠们,该如何制造水泥,并在汴京建立一座水泥工坊。不知你可愿意?”
“臣愿意!”陆景郑重地点点头。
他心里明白,若没有制造出水泥也就罢了,可水泥一旦出现,朝廷定会将这堪称战略资源的水泥牢牢控制在手中。
对陆景来说,只要能把杭州的水泥生产基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也就够了。
至于其他,陆景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毕竟这是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现在的陆景可没有跟皇帝平等谈判的权利。
……
陆景几人离去后,垂拱殿又恢复了宁静。
内监总管德喜看着嘴角扬起弧度的赵睿,大着胆子问道:“官家,奴婢有些奇怪,这陆景功劳甚大,您为何不给陆景任何赏赐?”
赵睿听了这话,轻笑道:“陆景发明水泥,自然是大功一件,理应有赏。
不过朕最看重的还是这亩产二十石的土豆,等户部官员从杭州城统计一番,确认无误后。
那时,才是朕赏赐陆景的最佳时机!”
自陆景前去汴京,陆府便少了很多欢声笑语。
陆景年少多金,仪表堂堂,才华出众,是女人们心中的如意郎君,但是这些对柳子衿等人来说,都是次要的。
最重要的是陆景身上那股子现代气息。他对待女人的态度是平等的态度,柳子衿等人自然能感觉得到,那种气息让她们爱得发狂。
当然,柳子衿等人并不知道这是因为陆景是现代人的缘故,她们只知道陆景很特别,在宁朝的土地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人。
他懂得尊重女性,把柳子衿等人当成有感情有思想有血有肉的人对待,而不像其他那些官员富商,女人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件玩物,或者一个操持家务传宗接代的工具。
他又懂得情调,很多事情在陆景的手中,都好像变成了非常浪漫的事情。
琴月和沈惜韵都是陆景的妾室,可在陆府,她们感受不到任何尊卑,有的只是平等,妻妾三人以姐妹相称。
对柳子衿等人来说,陆景就是她们心中的依靠与期盼。
而这十天没有陆景的日子,柳子衿等人心情低落,以往精致可口的菜肴此刻却味如嚼蜡。
她们唯一期盼的就是陆景能够早日归来。有着陆景的陆府,才是完整的家。
……
“什么?亩产数千斤?”赵睿陡然间从案桌后站起,不可置信道。
张九龄等人齐刷刷的看着陆景,脸上带着震惊之色。
能够亩产数千斤的作物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众人心中再清楚不过!
陆景没卖关子,直言道:“不错,臣偶然间发现这种名为土豆的农作物,起初不以为意,没曾想收获之后,亩产竟然达到二十石,总共两千四百斤!
而且土豆一年的生长期有两回,还能够在旱地种植。”
“亩产二十石?一年两熟?旱地种植?”赵睿眼中的喜色越来越浓!
在宁朝种植水稻和小麦,通常亩产不过两石至三石。
这两三石粮食还是谷子,去皮之后,净粮食其实不满三石!
农户每日在田间劳作,体力消耗惊人,每天都需要吃大量的粮食。
可就这些粮食,没遇上天灾也就罢了。
若遇上旱灾水灾,百姓颗粒无收,自然食不果腹,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
户部尚书张九龄神情激动的说道:“圣上,若是将这土豆推广至天下各州,那天下百姓岂不是再也不会受到饥荒的困扰?”
孙谦和管竺也喜笑颜开道:“圣上,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
赵睿点头道:“不错,若年谷丰登,衣食给足,则国富而民安。此为治世之先务,立国之根本。”
身为宁朝皇帝,赵睿对粮食极为重视。
《礼记王制》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一个国家没有够用九年的粮食储备,可以说这个国家“财力和物力不足”;如果没有够用六年的粮食储备,可以说这个国家“情况紧急”;如果没有够用三年的粮食储备,可以说这个国家“岌岌可危”。
可以这么说,如果水泥和土豆只能选择一样的话,赵睿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土豆!
“陆爱卿,这土豆之事究竟是真是假?”赵睿有些焦急的问道,他怕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陆景神情严肃的点点头,正色道:“启禀圣上,臣得到的土豆种子不多,起初只够种植一亩,让雇农们用草木灰施肥后,亩产达到两千四百斤。
就在八月份,臣将这些收获的土豆育苗播种,想必过几天就能收获数十亩土豆。
若是圣上和诸位大人不信,可以派人前往杭州西郊,亲眼看看着土豆亩产多少!”
“好!”赵睿当即拍板道,“张爱卿,农事生产是你户部分内之事,你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前往杭州城,亲自统计土豆亩产量,统计完毕后,速速回到汴京禀报!”
“是,臣领命!”户部尚书张九龄躬身道。
吩咐完这一切后,赵睿看着陆景,龙颜大悦道:“陆爱卿,你可真是朕的福星,光是彩票和水泥,就让朕惊喜万分。
现如今又发现一种能够亩产二十石的作物,真是黎明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福啊!”
“陛下谬赞,臣惶恐。”陆景谦虚道。
赵睿轻笑一声,说道:“爱卿不必自谦,若是这土豆真能亩产二十石,那爱卿之功简直利在千秋,功德无量!”
突然间陆景想起什么,连忙说道:“启禀圣上,臣在杭州城西郊种植的土豆只有数十亩,等到收获,重新育苗也不过数百亩,想将土豆推广至天下各州,目前来看还需要几年才行。”
赵睿遐迩一笑,摆手道:“陆爱卿不必忧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我宁朝建国已有二百年时间,那么多年过去了,也不差这几年。”
陆景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一旁的工部侍郎管竺突然开口道:“圣上,可否让陆司长前往工部一趟,传授工匠们水泥的制作方法?”
“对了,差点忘了正事。”赵睿心情不错,笑着说道,“陆爱卿,此番朕让你千里迢迢来到汴京,是想让你指点一下工部的工匠们,该如何制造水泥,并在汴京建立一座水泥工坊。不知你可愿意?”
“臣愿意!”陆景郑重地点点头。
他心里明白,若没有制造出水泥也就罢了,可水泥一旦出现,朝廷定会将这堪称战略资源的水泥牢牢控制在手中。
对陆景来说,只要能把杭州的水泥生产基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也就够了。
至于其他,陆景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毕竟这是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现在的陆景可没有跟皇帝平等谈判的权利。
……
陆景几人离去后,垂拱殿又恢复了宁静。
内监总管德喜看着嘴角扬起弧度的赵睿,大着胆子问道:“官家,奴婢有些奇怪,这陆景功劳甚大,您为何不给陆景任何赏赐?”
赵睿听了这话,轻笑道:“陆景发明水泥,自然是大功一件,理应有赏。
不过朕最看重的还是这亩产二十石的土豆,等户部官员从杭州城统计一番,确认无误后。
那时,才是朕赏赐陆景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