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落幕
后唐清泰四年二月初九,平定州迎来了一位意外的客人。
高模翰。
李晟基隆重接待了他,高彦平、高彦均也在一旁作陪。
高模翰此事来平定州的意图也很简单,他是来和谈的。
耶律德光要撤了,他目前尚有一万五千皮室军,一千五百属珊军,一万八千部族军,如果坚持下去,兔死谁手尚未可知,不过辽东的局势让他五内俱焚,和石敬瑭谈过之后,他又坚持了九天,终于忍不住了。
按说以他三万多骑的庞大实力,想撤走还是很容易的,可惜他还有一万老弱和几万头牛羊,牛羊还是其次,如果就此把一万老弱扔在河东,他回去之后吐谷浑那几个部落非得沸反盈天不可。
而要带上老弱和牛羊,行动就慢下来了,如果他自己带着皮室军、属珊军先行,让部族骑兵护着老弱慢慢北行,他又担心擅长各个击破的李晟基灭了他的部族骑兵,高彦平等人反叛后他这种担心更甚了。
“将一千五百孩儿兵留下来,回去告诉他们,我父亲算是处月部的,我母亲是赫连部的,不会亏待他们,到时候我在云州,如果他们想回到草原,也方便的很”
李晟基厚着脸皮把自己的底线说了出来。
留下孩儿兵他经过了深思熟虑,部族骑兵他没有多想,想也没用,马匹他有的是,在听高彦平他们说了那一万老弱的情况之后,他便打起了那一千五百孩儿兵的主意。
一万老弱多为紧挨着云州、朔州的处月部、赫连部、白部以及原回鹘帝国的几个小部落,按照李晟基目前表面上的身世——李存勖之子,赫连部的外孙,吸纳处月部、赫连部的骑兵是他到云州之后的既定策略。
再说了,他一直想打造一支他自己培养、训练的骑兵亲卫,横刀都毕竟人数太少,在汉人里面招揽骑兵又不太容易,这一千五百孩儿兵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马术就不必多说了,草原生存环境之恶劣远甚于中原,草原上的孩童超过十岁便要接受军事训练,自己再给他们安排一套来自后世的科学的军事训练,岂不事半功倍?
高模翰一听,这么简单?又想着这李晟基的身世与自己倒有几分相似,心里便有几分心动,不过一想到留在东京的高氏家族,他很快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二人很快达成了协议——口头的,契丹方面送出一千五百孩儿兵,李晟基承诺放任他们从容北上,不过不许在沿途“打草谷”。
李晟基能做出这个承诺,还有一个思量,他不想耶律突欲一支独大,让他与耶律德光杀个你死我活,草原上到处是一片尸山血海才是他心中所愿。
有了李晟基这个承诺,耶律德光放心地带着一万多皮室军、一千五百属珊军先行北上了,让拔野温等人带着老弱缓缓北上。
“敬瑭”,这时耶律德光不敢于“父皇”自居了,他看石敬瑭一脸愁容,便安慰他道:“此次若不是我大哥捣乱,你大业必成,可惜啊,这样吧,我给你留三千骑兵,加上你自己的五千骑,还有一万多步军,足够坚守太原一年”
“再说了,根据高模翰的消息,李晟基这厮在我等北上后,多半不会参加接下来的战事,以你之能,加上刘知远、桑维翰,对付张敬达等人应该不在话下”
“一年之内,最快半年,最迟一年,我了结了辽东战事后,必定再率十万大军南下,届时不但灭了李从珂,连那可恨的李晟基也一并灭了,你看如何?”
石敬瑭毕竟是一个枭雄,心志也异常坚定,“父皇,您高看李晟基那厮了,如论野战,此人奇计百出,确实需要谨慎应对,若论攻城,他那些阴谋诡计就排不上用场了,还得用人命来填”
“父皇大可放心北去,莫说一年,就是再长的时间,儿臣也应付得来,儿臣静候佳音”
说完又给耶律德光行了大礼,搞得耶律德光还有些不好意思。
“敬瑭,刘知远勇而知兵,桑维翰多智,望汝善待之,我给你留下的萧思恭三千骑,都是我大契丹国皮室精锐,萧思恭有什么不妥之处,尽可责罚,不要一味迁就”
“守城时也不要学那张敬达,一味困守,等李晟基北上后,你坐拥八千骑,大可主动出击,岚州、代州乃太原屏障,可徐徐图之,以为兵马、粮饷来源”
说的石敬瑭都有些感动了,“父皇之言,字字珠玑,儿臣必定铭记在心”
等石敬瑭等人退回到太原城,耶律德光立即带领一万多皮室军出发了,而拔野温等人在将那一千五百孩儿兵送给李晟基后,带着老弱也缓缓北上。
张敬达等人见契丹军撤走后,立即出晋安寨,占了以前石敬瑭等人的大营,不过在入住大营时又遭到萧思恭三千骑的猛攻,亏得符彦卿拼死抵挡才没有铸成大错,不过也损失了近三千步军。
大营之战后,两军都没有马上作战的意图,河东方面是需要时间稳定军心、民心,而张敬达方面则是粮草缺乏,无力进攻。
见契丹大军撤走了,在定州边界隐隐威慑的赵德均三千银鞍契丹直也缩回去了,不过此时李晟基却大方得很,没要任何条件便放赵元瑛父子返回了幽州。
二月下旬,在送别薛文遇后,李晟基带领全部军马、工匠、矿户以及愿意跟着去云州的农户几万人也出发了,恽怀楚、薛矩也撤离雁门关,从岚州北上回朔州。
十天后,洛阳宫,至德殿。
李从珂、李重美、房暠、李崧、李专美、刘延朗等人正在听薛文遇、宋审虔两人的讲述。
听了宋审虔的讲述,李从珂长叹一声,“张敬达老了,险些误了朕的大事,朕决定将他换回来,诸位爱卿,你等看何人可接替他”
宋审虔一听忙道:“陛下,张大帅确实有所差池,不过就是把下官放到那个位置,也也未必比他做得更好,陛下您是没见到啊,五万精骑,其中还有五千重骑,我大唐全国加起来恐怕也没有,晋安寨附近方圆几百里全部是他们的营帐,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心惊”
“陛下,现在太原城里只剩下两万多步骑,粮草估计也不多,没了契丹人,有张老将军坐镇,拿下太原是迟早的事”
这时其他人也纷纷附议,李从珂见状便按下了换下张敬达的心思。
接着薛文遇又讲了一下承天军的一些战事,众人虽然早就通过他的奏报知晓了,现在听他再一细说,无不感慨万千,不过接下来众人的心思就复杂了,有这么一支强军扼守云州边陲,对大唐是福还是祸?
不过这些话是不能放到台面上讲的,李晟基刚刚立下大功,若不是他,张敬达等人必不能幸免,说是挽救了大唐也不过分。
“陛下,竟成想让他的姨母搬到云州,您看……”,薛文遇最后又说了一句。
李从珂顿时有些犹豫了,这赫连缨住在洛阳还好,对李晟基多少是一个掣肘,不过他刚立下大功,做得太过的话也不合适,又想到区区一个姨母而已,估计对李晟基也掣肘不了多少。
“家人团聚乃人伦纲常,天经地义,准了”,想到这里他便同意了。
接下来就是议功了,其实以李重美为首的官员早就有了腹稿。
李晟基位列第一,晋封赵王,张敬达第二,晋封晋公,高行周壮烈殉国,需大力褒奖,拟追封齐王,符彦卿果敢善战,加同平章事,其余张彦琪、安审琦都有嘉奖,连无所事事的宋审虔也捞了一个韩公的爵位。
等李重美向父皇禀报了,李从珂却没同意,他低头沉思半响才说:“战事尚未结束,不宜大肆封赏,以朕来看,竟成毕竟年轻,刚做了代王没多久,就不要封赏太厚了,他不是一直吵着要恢复故振武军节度辖区嘛,此次加一个兼振武军节度使就行了,年轻人不宜太早就居于高位,否则众口难平,对竟成也不好”
“高行周确实要大力褒奖”,李从珂抹了一下眼睛,“他多次主动出击,杀伤胡骑甚众,稳定了军心,功劳不在竟成之下,同意追封齐王,其子高怀德朕欲收为义子,接到宫中,朕亲养之”
“符彦卿沉雄勇毅,对大唐忠心耿耿,张敬达等第一次败退时能掩护步军徐徐而退,保全了几万步军,进到晋安寨后又与高行周多次出击,真乃我大唐柱石之臣,朕觉得也需要大力褒奖,晋封中山王”
“张敬达三朝老臣,对大唐的忠心是不用说的,此次战事,劳苦功高,晋封郑王,他家的老二勇敢善战,就到朕身边做个亲军侍卫”
“安审琦晋封赵公……”
“张彦琪晋封鲁公……”
“宋审虔知退让,在晋安寨时又能联络、平衡诸将,居功甚伟,晋封蔡王,加太子少保”
“薛文遇不避刀矢,亲临战场,督促慰劳,劳苦功高,兼领吏部、平章事”
“李崧于辽东一事殚精竭虑,筹划有功,这次能逼迫契丹退军,李大人功不可没,升端文殿大学士,兼领礼部”
“.…..”
高模翰。
李晟基隆重接待了他,高彦平、高彦均也在一旁作陪。
高模翰此事来平定州的意图也很简单,他是来和谈的。
耶律德光要撤了,他目前尚有一万五千皮室军,一千五百属珊军,一万八千部族军,如果坚持下去,兔死谁手尚未可知,不过辽东的局势让他五内俱焚,和石敬瑭谈过之后,他又坚持了九天,终于忍不住了。
按说以他三万多骑的庞大实力,想撤走还是很容易的,可惜他还有一万老弱和几万头牛羊,牛羊还是其次,如果就此把一万老弱扔在河东,他回去之后吐谷浑那几个部落非得沸反盈天不可。
而要带上老弱和牛羊,行动就慢下来了,如果他自己带着皮室军、属珊军先行,让部族骑兵护着老弱慢慢北行,他又担心擅长各个击破的李晟基灭了他的部族骑兵,高彦平等人反叛后他这种担心更甚了。
“将一千五百孩儿兵留下来,回去告诉他们,我父亲算是处月部的,我母亲是赫连部的,不会亏待他们,到时候我在云州,如果他们想回到草原,也方便的很”
李晟基厚着脸皮把自己的底线说了出来。
留下孩儿兵他经过了深思熟虑,部族骑兵他没有多想,想也没用,马匹他有的是,在听高彦平他们说了那一万老弱的情况之后,他便打起了那一千五百孩儿兵的主意。
一万老弱多为紧挨着云州、朔州的处月部、赫连部、白部以及原回鹘帝国的几个小部落,按照李晟基目前表面上的身世——李存勖之子,赫连部的外孙,吸纳处月部、赫连部的骑兵是他到云州之后的既定策略。
再说了,他一直想打造一支他自己培养、训练的骑兵亲卫,横刀都毕竟人数太少,在汉人里面招揽骑兵又不太容易,这一千五百孩儿兵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马术就不必多说了,草原生存环境之恶劣远甚于中原,草原上的孩童超过十岁便要接受军事训练,自己再给他们安排一套来自后世的科学的军事训练,岂不事半功倍?
高模翰一听,这么简单?又想着这李晟基的身世与自己倒有几分相似,心里便有几分心动,不过一想到留在东京的高氏家族,他很快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二人很快达成了协议——口头的,契丹方面送出一千五百孩儿兵,李晟基承诺放任他们从容北上,不过不许在沿途“打草谷”。
李晟基能做出这个承诺,还有一个思量,他不想耶律突欲一支独大,让他与耶律德光杀个你死我活,草原上到处是一片尸山血海才是他心中所愿。
有了李晟基这个承诺,耶律德光放心地带着一万多皮室军、一千五百属珊军先行北上了,让拔野温等人带着老弱缓缓北上。
“敬瑭”,这时耶律德光不敢于“父皇”自居了,他看石敬瑭一脸愁容,便安慰他道:“此次若不是我大哥捣乱,你大业必成,可惜啊,这样吧,我给你留三千骑兵,加上你自己的五千骑,还有一万多步军,足够坚守太原一年”
“再说了,根据高模翰的消息,李晟基这厮在我等北上后,多半不会参加接下来的战事,以你之能,加上刘知远、桑维翰,对付张敬达等人应该不在话下”
“一年之内,最快半年,最迟一年,我了结了辽东战事后,必定再率十万大军南下,届时不但灭了李从珂,连那可恨的李晟基也一并灭了,你看如何?”
石敬瑭毕竟是一个枭雄,心志也异常坚定,“父皇,您高看李晟基那厮了,如论野战,此人奇计百出,确实需要谨慎应对,若论攻城,他那些阴谋诡计就排不上用场了,还得用人命来填”
“父皇大可放心北去,莫说一年,就是再长的时间,儿臣也应付得来,儿臣静候佳音”
说完又给耶律德光行了大礼,搞得耶律德光还有些不好意思。
“敬瑭,刘知远勇而知兵,桑维翰多智,望汝善待之,我给你留下的萧思恭三千骑,都是我大契丹国皮室精锐,萧思恭有什么不妥之处,尽可责罚,不要一味迁就”
“守城时也不要学那张敬达,一味困守,等李晟基北上后,你坐拥八千骑,大可主动出击,岚州、代州乃太原屏障,可徐徐图之,以为兵马、粮饷来源”
说的石敬瑭都有些感动了,“父皇之言,字字珠玑,儿臣必定铭记在心”
等石敬瑭等人退回到太原城,耶律德光立即带领一万多皮室军出发了,而拔野温等人在将那一千五百孩儿兵送给李晟基后,带着老弱也缓缓北上。
张敬达等人见契丹军撤走后,立即出晋安寨,占了以前石敬瑭等人的大营,不过在入住大营时又遭到萧思恭三千骑的猛攻,亏得符彦卿拼死抵挡才没有铸成大错,不过也损失了近三千步军。
大营之战后,两军都没有马上作战的意图,河东方面是需要时间稳定军心、民心,而张敬达方面则是粮草缺乏,无力进攻。
见契丹大军撤走了,在定州边界隐隐威慑的赵德均三千银鞍契丹直也缩回去了,不过此时李晟基却大方得很,没要任何条件便放赵元瑛父子返回了幽州。
二月下旬,在送别薛文遇后,李晟基带领全部军马、工匠、矿户以及愿意跟着去云州的农户几万人也出发了,恽怀楚、薛矩也撤离雁门关,从岚州北上回朔州。
十天后,洛阳宫,至德殿。
李从珂、李重美、房暠、李崧、李专美、刘延朗等人正在听薛文遇、宋审虔两人的讲述。
听了宋审虔的讲述,李从珂长叹一声,“张敬达老了,险些误了朕的大事,朕决定将他换回来,诸位爱卿,你等看何人可接替他”
宋审虔一听忙道:“陛下,张大帅确实有所差池,不过就是把下官放到那个位置,也也未必比他做得更好,陛下您是没见到啊,五万精骑,其中还有五千重骑,我大唐全国加起来恐怕也没有,晋安寨附近方圆几百里全部是他们的营帐,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心惊”
“陛下,现在太原城里只剩下两万多步骑,粮草估计也不多,没了契丹人,有张老将军坐镇,拿下太原是迟早的事”
这时其他人也纷纷附议,李从珂见状便按下了换下张敬达的心思。
接着薛文遇又讲了一下承天军的一些战事,众人虽然早就通过他的奏报知晓了,现在听他再一细说,无不感慨万千,不过接下来众人的心思就复杂了,有这么一支强军扼守云州边陲,对大唐是福还是祸?
不过这些话是不能放到台面上讲的,李晟基刚刚立下大功,若不是他,张敬达等人必不能幸免,说是挽救了大唐也不过分。
“陛下,竟成想让他的姨母搬到云州,您看……”,薛文遇最后又说了一句。
李从珂顿时有些犹豫了,这赫连缨住在洛阳还好,对李晟基多少是一个掣肘,不过他刚立下大功,做得太过的话也不合适,又想到区区一个姨母而已,估计对李晟基也掣肘不了多少。
“家人团聚乃人伦纲常,天经地义,准了”,想到这里他便同意了。
接下来就是议功了,其实以李重美为首的官员早就有了腹稿。
李晟基位列第一,晋封赵王,张敬达第二,晋封晋公,高行周壮烈殉国,需大力褒奖,拟追封齐王,符彦卿果敢善战,加同平章事,其余张彦琪、安审琦都有嘉奖,连无所事事的宋审虔也捞了一个韩公的爵位。
等李重美向父皇禀报了,李从珂却没同意,他低头沉思半响才说:“战事尚未结束,不宜大肆封赏,以朕来看,竟成毕竟年轻,刚做了代王没多久,就不要封赏太厚了,他不是一直吵着要恢复故振武军节度辖区嘛,此次加一个兼振武军节度使就行了,年轻人不宜太早就居于高位,否则众口难平,对竟成也不好”
“高行周确实要大力褒奖”,李从珂抹了一下眼睛,“他多次主动出击,杀伤胡骑甚众,稳定了军心,功劳不在竟成之下,同意追封齐王,其子高怀德朕欲收为义子,接到宫中,朕亲养之”
“符彦卿沉雄勇毅,对大唐忠心耿耿,张敬达等第一次败退时能掩护步军徐徐而退,保全了几万步军,进到晋安寨后又与高行周多次出击,真乃我大唐柱石之臣,朕觉得也需要大力褒奖,晋封中山王”
“张敬达三朝老臣,对大唐的忠心是不用说的,此次战事,劳苦功高,晋封郑王,他家的老二勇敢善战,就到朕身边做个亲军侍卫”
“安审琦晋封赵公……”
“张彦琪晋封鲁公……”
“宋审虔知退让,在晋安寨时又能联络、平衡诸将,居功甚伟,晋封蔡王,加太子少保”
“薛文遇不避刀矢,亲临战场,督促慰劳,劳苦功高,兼领吏部、平章事”
“李崧于辽东一事殚精竭虑,筹划有功,这次能逼迫契丹退军,李大人功不可没,升端文殿大学士,兼领礼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