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符昭怡
晋州(今临汾市),建雄军节度使府。
节度使、今年四十一岁的符彦卿正和一位温婉绰约的少妇说话。
只见那少妇约莫二十出头,皮肤白皙,柳眉大眼,鼻子、嘴巴都很小巧,头上戴着貂鼠卧兔帽子,穿着大红对襟夹袄,下面露出软黄裙子,面相虽然温婉可人,眼神里却有一股英气。
符彦卿目前正处于人生最鼎盛的年纪,白面长须,乌油油的头发没有一丝白色,与往年相比,更多了几分威势。
“怡儿,为父前几日与你说的事情,不知你意下如何?”,符彦卿抿了一口茶水后,对着那少妇说道。
原来这少妇正是符彦卿的长女,符昭怡,他十五岁那年嫁与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李崇训死后便又回到娘家寡居至今。
符彦卿见自家女儿长期住在娘家也不是事,便想将她嫁给张敬达的老二(可怜的柴荣,今生是没有机会娶这位符皇后了),前几日给她说过之后便让她考虑考虑。
此时的风气还比较开放,女子死了丈夫再嫁的比比皆是,郭威的夫人柴氏也是如此。
听到父亲的话,符昭怡略皱了皱眉头,半响才说:“父亲,孩儿思量过了,今生非大英雄不嫁”
“大英雄?”,符彦卿瞪了自己女儿一下,“张家老大病势沉重,郑王的爵位多半会让他家老二承袭,你一个寡妇,嫁给一位正一品的王爷,人家年纪又轻,这样的人家打着灯笼也找不着”
“再说了,你想的大英雄,多半是四五十岁的老头子,难道你想嫁给这些人?”
“谁说的?”,符昭怡脱口而出,不过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操切了,脸上闪过一丝飞红。
“哦?”,符彦卿瞥了一下自己的女儿,心里暗忖,“难道她已经有了中意的人选?”
说起天下英雄,符彦卿自己觉得屈指可数,不过符昭怡一个女儿家,想的可能跟他这样一个大男人不一样。
“难道是皇上?”,李重美还不到三十岁,又生得一表人才,如果她想嫁入皇家也不是不可以,那样的话符家就更稳固了。
“抑或哪位青年才俊?”,符彦卿在脑海里盘算了一下,当世的青年才俊倒是有一些,不过现在都是普通的军将,无论如何称不上“大英雄”。
“那以怡儿来看,天下何人能称得上‘大英雄’?”,符彦卿假意问道。
“父亲,以孩儿来看,当今之世,能称得上大英雄的只有一个半”
“一个半?说说看”
“先说那半个,故齐王高公行周,此公武艺高强,为人又侠肝义胆,晋安寨之役,明知必死为之,忠勇豪迈之气尽显,可惜死的太早,否则就不是半个了”
听到女儿这话,符彦卿顿时有些不乐意,为父在晋安寨之役的功劳不必高行周小啊,难道还当不得一个“大英雄”称号,还连半个都排不上?
符昭怡却没有体会到父亲的心思,继续高谈阔论,“另外一个自然是当今皇族,钦封燕王的李公晟基,此人崛起于微末,短短数年,先后击败义武、卢龙、河东、契丹、定难数军,战力之强,当世瞩目,当得一个勇字”
“又兼文才,所做诗句大多慷慨豪迈,弥久不衰,善抚黎民,境内丰衣足食,人心之所向,当得一个智字、一个仁字”
“洛阳之事,受屈下狱仍殚精竭虑救出雍王殿下,当得一个忠字”
“河东战事,居功至伟,在朝廷没有更多的封赏之下,不像那投奔敌国的安审信,依然安之若素,当得一个礼字”
“为了区区一个部属,不避强敌,不远万里北上接应,当得一个义字”
“仁义礼智信勇皆备,放眼天下,又有何人可匹敌,女儿见识短浅,尚未知也”
看见女儿慷慨激昂的样子,符彦卿心里也有所触动,自己仔细一思索,还真是如此。
“那你的意思是让我同意李晟基的邀请,领兵北上喽,不行,没有朝廷的旨意,为父断然不能擅自出兵”,李晟基的使者还在节度使府里没走,正等着符彦卿的回应。
“非也”,符昭怡突然脸色又有些羞红,声音也低了起来,“父亲,以燕王与当今的交情,皇上多半会同意,父亲不如早做准备,譬如先拿下汾州的阴地关,一旦朝廷朝廷旨意到了,即可挥军北上”
“至于李……燕王那里,您可以先不告诉他自己要出兵的意思,就说只要他娶了我……您的女儿,就即可出兵,现在佑国军强敌环伺,可依靠的外援,除了父亲您,其他的都微不足道,燕王内中只有一位结发妻子,一定会同意这个条件……”
“你……”,符彦卿看着自己的女儿,半天说不出来,半响一挥袖子起身走出门外,“你都给为父安排好了,我还能说甚?”
几日后,朝廷的旨意果然下达了,命令符彦卿出阴地关直指汾州,张彦琪出石会关,直指太原,折从远率马步军三千进入麟州与杨信汇合,然后二人合兵一处,出边墙,在囿水附近扎下大营,又命彰武、朔方节度使将兵力向定难军边境集中。
大同这边,符彦卿的回应倒令李晟基有些意外,由于事关重大,便问了三娘的意见,三娘这几年连生了四个孩子,也有些累了,最近还一个劲地劝李晟基纳妾呢,听说此事后,二话没说就同意了,“不过听说中山王之女是一个寡妇,倒委屈晟郎了”
李晟基却不以为意,符彦卿之女啊,后世可是当过皇后的人,再说了,寡妇怎么啦,后世自己就是“熟女控”一枚,哈哈哈。
随即就同意了符彦卿的条件,答应等战事结束后便迎娶符昭怡。
十日后,李晟基让欧阳浩在大同主持大局,自己带着横刀都南下了,在得知朝廷的反应后,他将各路的兵马做了微调,让高彦平飞龙旅三千骑、赫连震两千骑沿着边墙南下,以加强府州、麟州方面的力量,又令李承基只留郭荣两千五百步军镇守宥州城,带领其它人马(三个步军都、李继基的四千弩兵、姚猛的五千黑云旅、一千辆偏厢车)沿着大非苦沙南缘向东行军。
约定两军在夏州城下汇合。
李晟基自己带着横刀都也沿着边墙向南走,两日后终于抵达了杨信驻扎在囿水北侧的大营,此时高彦平、赫连震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听说燕王只带着区区五百人来到大营,杨信、折从远两人赶紧出营迎接。
李晟基新近提拔了一位叫慕容延钊的人做横刀都的副都指挥使,是他新一轮扩军后招募的,以前在郭威手下。
话说自来到云州后,李晟基就对军校、学院的学童姓名很是留意,军卒的姓名也时常关注。
到目前,也就两个人的姓名他觉得有些熟悉,一个便是慕容延钊,今年才二十六岁,生的高大威猛、器宇轩昂,加入到横刀都后,立刻脱颖而出。
另一个年岁尚小,今年才十五岁,叫潘美,还在云中军校读书呢。
李晟基自己也不确认这两位是不是历史上的名人,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此二人确实比其他人高出一筹。
李晟基带着杨重贵、慕容延钊等人快到囿水河边时,远处有四骑向他们跑过来。
等他们走近了,赫连震、高彦平李晟基自然认识,那另外两位应该就是杨信和折从远了。
离李晟基他们还有五十步时,四骑都下了马,快步向前走过来,李晟基见状也下了马。
不认识的那两位都是四十多岁的模样,其中一位方面大耳,脸色微红,身材高大,颌下三缕长须,另一位则是身材中等、健硕,一蓬威猛的络腮胡子,脸上也尽显剽悍之气。
这两位也是第一次见李晟基,由于李晟基穿着一身与其他士兵差不多的军服,二位也不知道那一位是本尊,高彦平见状赶紧在二位耳边轻轻说了一句。
二位听了,赶紧来到李晟基前面单膝跪下道:“府州折从远(麟州杨信),拜见燕王殿下”
原来那红脸长须的是杨信,络腮胡子是折从远,李晟基将二人扶起来,“两位刺史大人有劳了”
这时杨重贵才上前拜见自己的父亲。
二人引着李晟基向大营走去,快到大营门口时又迎出来一位年轻的军将。
“还不速速拜见燕王殿下!”,折从远见了喝道。
那年轻军将见自己的父亲和杨刺史中间站着一个人,估计就是李晟基,也单膝下跪道:“府州马军都虞侯折德扆拜见燕王殿下”,这时折从远在旁边说:“这便是犬子,请燕王殿下多多指教”
李晟基将折德扆扶起来,只见这位后世的杨重贵(杨业)的“岳父”面目酷肖其父,不过与乃父一脸剽悍模样相比,折德扆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文气。
一行人来到折从远的大营,李晟基在上位坐下了,看看杨、折两人,“不知两位刺史带了多少兵马至此?”
折从远答道:“回禀燕王殿下,府州一共有马步军八千,此次奉旨南下,五千精锐尽在此地,其中马军两千,步军三千”
杨信也答道:“燕王殿下,麟州贫苦,府内总共只有五千兵马,此次奉旨出关,三千精锐都在此地,其中马步军各半”
节度使、今年四十一岁的符彦卿正和一位温婉绰约的少妇说话。
只见那少妇约莫二十出头,皮肤白皙,柳眉大眼,鼻子、嘴巴都很小巧,头上戴着貂鼠卧兔帽子,穿着大红对襟夹袄,下面露出软黄裙子,面相虽然温婉可人,眼神里却有一股英气。
符彦卿目前正处于人生最鼎盛的年纪,白面长须,乌油油的头发没有一丝白色,与往年相比,更多了几分威势。
“怡儿,为父前几日与你说的事情,不知你意下如何?”,符彦卿抿了一口茶水后,对着那少妇说道。
原来这少妇正是符彦卿的长女,符昭怡,他十五岁那年嫁与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李崇训死后便又回到娘家寡居至今。
符彦卿见自家女儿长期住在娘家也不是事,便想将她嫁给张敬达的老二(可怜的柴荣,今生是没有机会娶这位符皇后了),前几日给她说过之后便让她考虑考虑。
此时的风气还比较开放,女子死了丈夫再嫁的比比皆是,郭威的夫人柴氏也是如此。
听到父亲的话,符昭怡略皱了皱眉头,半响才说:“父亲,孩儿思量过了,今生非大英雄不嫁”
“大英雄?”,符彦卿瞪了自己女儿一下,“张家老大病势沉重,郑王的爵位多半会让他家老二承袭,你一个寡妇,嫁给一位正一品的王爷,人家年纪又轻,这样的人家打着灯笼也找不着”
“再说了,你想的大英雄,多半是四五十岁的老头子,难道你想嫁给这些人?”
“谁说的?”,符昭怡脱口而出,不过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操切了,脸上闪过一丝飞红。
“哦?”,符彦卿瞥了一下自己的女儿,心里暗忖,“难道她已经有了中意的人选?”
说起天下英雄,符彦卿自己觉得屈指可数,不过符昭怡一个女儿家,想的可能跟他这样一个大男人不一样。
“难道是皇上?”,李重美还不到三十岁,又生得一表人才,如果她想嫁入皇家也不是不可以,那样的话符家就更稳固了。
“抑或哪位青年才俊?”,符彦卿在脑海里盘算了一下,当世的青年才俊倒是有一些,不过现在都是普通的军将,无论如何称不上“大英雄”。
“那以怡儿来看,天下何人能称得上‘大英雄’?”,符彦卿假意问道。
“父亲,以孩儿来看,当今之世,能称得上大英雄的只有一个半”
“一个半?说说看”
“先说那半个,故齐王高公行周,此公武艺高强,为人又侠肝义胆,晋安寨之役,明知必死为之,忠勇豪迈之气尽显,可惜死的太早,否则就不是半个了”
听到女儿这话,符彦卿顿时有些不乐意,为父在晋安寨之役的功劳不必高行周小啊,难道还当不得一个“大英雄”称号,还连半个都排不上?
符昭怡却没有体会到父亲的心思,继续高谈阔论,“另外一个自然是当今皇族,钦封燕王的李公晟基,此人崛起于微末,短短数年,先后击败义武、卢龙、河东、契丹、定难数军,战力之强,当世瞩目,当得一个勇字”
“又兼文才,所做诗句大多慷慨豪迈,弥久不衰,善抚黎民,境内丰衣足食,人心之所向,当得一个智字、一个仁字”
“洛阳之事,受屈下狱仍殚精竭虑救出雍王殿下,当得一个忠字”
“河东战事,居功至伟,在朝廷没有更多的封赏之下,不像那投奔敌国的安审信,依然安之若素,当得一个礼字”
“为了区区一个部属,不避强敌,不远万里北上接应,当得一个义字”
“仁义礼智信勇皆备,放眼天下,又有何人可匹敌,女儿见识短浅,尚未知也”
看见女儿慷慨激昂的样子,符彦卿心里也有所触动,自己仔细一思索,还真是如此。
“那你的意思是让我同意李晟基的邀请,领兵北上喽,不行,没有朝廷的旨意,为父断然不能擅自出兵”,李晟基的使者还在节度使府里没走,正等着符彦卿的回应。
“非也”,符昭怡突然脸色又有些羞红,声音也低了起来,“父亲,以燕王与当今的交情,皇上多半会同意,父亲不如早做准备,譬如先拿下汾州的阴地关,一旦朝廷朝廷旨意到了,即可挥军北上”
“至于李……燕王那里,您可以先不告诉他自己要出兵的意思,就说只要他娶了我……您的女儿,就即可出兵,现在佑国军强敌环伺,可依靠的外援,除了父亲您,其他的都微不足道,燕王内中只有一位结发妻子,一定会同意这个条件……”
“你……”,符彦卿看着自己的女儿,半天说不出来,半响一挥袖子起身走出门外,“你都给为父安排好了,我还能说甚?”
几日后,朝廷的旨意果然下达了,命令符彦卿出阴地关直指汾州,张彦琪出石会关,直指太原,折从远率马步军三千进入麟州与杨信汇合,然后二人合兵一处,出边墙,在囿水附近扎下大营,又命彰武、朔方节度使将兵力向定难军边境集中。
大同这边,符彦卿的回应倒令李晟基有些意外,由于事关重大,便问了三娘的意见,三娘这几年连生了四个孩子,也有些累了,最近还一个劲地劝李晟基纳妾呢,听说此事后,二话没说就同意了,“不过听说中山王之女是一个寡妇,倒委屈晟郎了”
李晟基却不以为意,符彦卿之女啊,后世可是当过皇后的人,再说了,寡妇怎么啦,后世自己就是“熟女控”一枚,哈哈哈。
随即就同意了符彦卿的条件,答应等战事结束后便迎娶符昭怡。
十日后,李晟基让欧阳浩在大同主持大局,自己带着横刀都南下了,在得知朝廷的反应后,他将各路的兵马做了微调,让高彦平飞龙旅三千骑、赫连震两千骑沿着边墙南下,以加强府州、麟州方面的力量,又令李承基只留郭荣两千五百步军镇守宥州城,带领其它人马(三个步军都、李继基的四千弩兵、姚猛的五千黑云旅、一千辆偏厢车)沿着大非苦沙南缘向东行军。
约定两军在夏州城下汇合。
李晟基自己带着横刀都也沿着边墙向南走,两日后终于抵达了杨信驻扎在囿水北侧的大营,此时高彦平、赫连震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听说燕王只带着区区五百人来到大营,杨信、折从远两人赶紧出营迎接。
李晟基新近提拔了一位叫慕容延钊的人做横刀都的副都指挥使,是他新一轮扩军后招募的,以前在郭威手下。
话说自来到云州后,李晟基就对军校、学院的学童姓名很是留意,军卒的姓名也时常关注。
到目前,也就两个人的姓名他觉得有些熟悉,一个便是慕容延钊,今年才二十六岁,生的高大威猛、器宇轩昂,加入到横刀都后,立刻脱颖而出。
另一个年岁尚小,今年才十五岁,叫潘美,还在云中军校读书呢。
李晟基自己也不确认这两位是不是历史上的名人,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此二人确实比其他人高出一筹。
李晟基带着杨重贵、慕容延钊等人快到囿水河边时,远处有四骑向他们跑过来。
等他们走近了,赫连震、高彦平李晟基自然认识,那另外两位应该就是杨信和折从远了。
离李晟基他们还有五十步时,四骑都下了马,快步向前走过来,李晟基见状也下了马。
不认识的那两位都是四十多岁的模样,其中一位方面大耳,脸色微红,身材高大,颌下三缕长须,另一位则是身材中等、健硕,一蓬威猛的络腮胡子,脸上也尽显剽悍之气。
这两位也是第一次见李晟基,由于李晟基穿着一身与其他士兵差不多的军服,二位也不知道那一位是本尊,高彦平见状赶紧在二位耳边轻轻说了一句。
二位听了,赶紧来到李晟基前面单膝跪下道:“府州折从远(麟州杨信),拜见燕王殿下”
原来那红脸长须的是杨信,络腮胡子是折从远,李晟基将二人扶起来,“两位刺史大人有劳了”
这时杨重贵才上前拜见自己的父亲。
二人引着李晟基向大营走去,快到大营门口时又迎出来一位年轻的军将。
“还不速速拜见燕王殿下!”,折从远见了喝道。
那年轻军将见自己的父亲和杨刺史中间站着一个人,估计就是李晟基,也单膝下跪道:“府州马军都虞侯折德扆拜见燕王殿下”,这时折从远在旁边说:“这便是犬子,请燕王殿下多多指教”
李晟基将折德扆扶起来,只见这位后世的杨重贵(杨业)的“岳父”面目酷肖其父,不过与乃父一脸剽悍模样相比,折德扆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文气。
一行人来到折从远的大营,李晟基在上位坐下了,看看杨、折两人,“不知两位刺史带了多少兵马至此?”
折从远答道:“回禀燕王殿下,府州一共有马步军八千,此次奉旨南下,五千精锐尽在此地,其中马军两千,步军三千”
杨信也答道:“燕王殿下,麟州贫苦,府内总共只有五千兵马,此次奉旨出关,三千精锐都在此地,其中马步军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