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惊闻(2)
得知佑国军在横山大破定难军后,韩老六不禁开始琢磨起自己在这场大战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了。
虽然李晟基对各地的细作只要求搜集情报、传递情报,但建功立业谁不想?
韩老六想要发挥作用,着眼点也只能在这位在统万城实际统领一万汉军的贺慕岳身上了,不过以他一介马夫,平素和贺慕岳也说不上几句话,想发挥作用也很难,再说了,目前还没到关键时刻,统万城还稳如泰山,很难找到下手机会。
贺慕岳有一妻一妾,其夫人就是李彝殷的亲妹妹,给他生了两个儿子,还有一位汉人小妾,是贺慕岳的老乡,才二十多岁。
贺慕岳年近四十,对这位小妾疼爱有加,美中不足的是这位小妾跟了他四五年了,却一直没有为他诞下一男半女,前几年好不容易怀上了却都流产了,弄得这位爱妾最近一两都是年郁郁寡欢,贺慕岳也是心疼不已。
天可怜见,爱妾今年又怀上了,这次贺慕岳非常小心,不禁专门请了稳婆在她房里伺候,城里的郎中也隔三差五到府上诊脉,饭食起居也有有经验的婆子专门盯着,生怕出半点差错。
贺慕岳的夫人冷眼看着这一切,自从贺慕岳娶了这位小妾后他就很少到她房里过夜了,不过她却丝毫没有芥蒂,有两个儿子在手里,不怕她翻了天去,再说了,对于女人来说,有儿乃大,你一个女人就是再漂亮,可总有老去的一天,到时候人老珠黄,膝下又没有儿女,看你今后怎么挨。
再说了,自己的兄长是这城池的主人,无论如何,贺慕岳不敢对自己不敬。
且不说贺慕岳家里的琐事,却说自耶律刘哥联络上石敬瑭之后,石敬瑭立即做出了反应。
趁着黄河封冻,他将临近银州、与其一河之隔的石州今年的今年入仓的粮食装了一万石由耶律德光留给他的萧思恭三千契丹皮室军押着,越过黄河,从佳县登陆后一路向东,在接近银州时他得到了横山大战的消息。
这下萧思恭不敢再往前走了,给耶律刘哥送粮再重要也没有自己的的性命重要,他将一万石粮食交给驻守银州的野利狐,让他想办法运到耶律刘哥那里,自己带着三千骑、民夫匆匆忙忙回到太原。
整个银州城现在只剩下两千多骑兵、一千汉军,野利狐哪儿有余力去送粮啊,正好这次战事起来后,银绥的粮食都很缺乏,野利狐就将这一万石粮食笑纳了,不过他的心情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横山大战后,野利部的实力大减,连自己的老二野利冲也下落不明。
野利部号称有六部,每部四五千人,加起来近三万人,是党项五部中仅次于拓跋部的存在,可这次大战时,李彝殷抽调了一部分进入定难军,还有一部分去了横山,现在银州城的两千多骑是他仅剩的精锐了,野利部再动员,也只能将十五岁以下、五十岁以上的抽上来了。
想到这里,野利狐心里一紧。
石敬瑭得知横山大战的消息后也是大吃一惊,他知道李晟基的战力强横,不过没想到竟强横到如斯地步,他现在正抽调兵马对付符彦卿、张彦琪,根本没有余力去对付佑国军。
不过河东大战之后,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他的实力又慢慢恢复过来了,太原附近的驻军又恢复到以前五万马步军的巅峰实力,又新练了三千牙内军,两千弩兵,依此实力,对付李晟基他不敢说,但对付符彦卿、张彦琪还是不在话下。
面对昭义、建雄两路大军,他采取了先集中兵力攻其一路的计划,他先是在石会关附近设伏大败张彦琪,接着又在雀鼠谷附近设伏,准备击退符彦卿。
符彦卿毕竟是军中宿将,识破了石敬瑭的计谋,不过在得知东路的张彦琪败退之后,他也不敢贸然北上了。
不过为了给石敬瑭制造压力,减轻李晟基佑国军的负担,他干脆就在雀鼠谷南端的贾胡堡与阴地关附近的区域驻扎下来,并作出随时北上攻击汾州灵石县的姿态,而张彦琪败退后就再也不敢北上了,他一直退到石会关,收拢残兵败将后将军队布置在石会关、鼓腰岭一带,静待朝廷的下一步命令。
于是石敬瑭的军队就在汾州与太原的边境地带与后唐的军队对峙起来。
不过最近几年朝廷的的军队在战事方面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驻守阳曲的安重荣又叛变了,这次他倒是弃暗投明,带着五百骑投奔了后唐政府,当时李从珂还在世,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先让他接替符彦饶担任承天军使。
李重美上台后,恰好驻守灵州的朔方节度使离任,李重美又任命安重荣为朔方节度使,朔方控制的灵州一带沃野千里,是仅次于关中平原的产粮地,加上又出产马匹、食盐、铁器,如果不是境内党项、吐蕃部族太多、情势复杂的话,还真是一个大好的“根据之地”。
不过对于安重荣来说,部族杂居完全没有障碍,他就是沙陀人,深谙这些部族的习性,上任后他便从各部族招募骑兵三千,又放宽了以往历任节度使对境内各部族严苛的政策,对外交好李晟基、李彝殷,一时整个朔方节度辖区竟有“中兴”的迹象。
接到朝廷的命令后,他心里也有些犹豫,李晟基、李彝殷两人对他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存在,他谁也不想得罪,结果在朝廷的严催之下,他一直推脱说正在集结军队。
他在等,等双方胜负的迹象初现时再下手。
说实话,作为从河东出来的将领,他原本是极为看好李晟基的,不过最后契丹人加进来了就不好说了。
不过最近他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李晟基的佑国军在横山附近全歼一万党项骑兵。
一万啊,安重荣在担任云、蔚、朔三州的巡边指挥使时手下也只有一千骑,自己脱离朔州南投石敬瑭时也只带走了五百骑,就是这样石敬瑭对他也是礼遇有加,更不用说转投洛阳后的一路迁升了。
于是他对佑国军的战力竟产生了莫名的敬畏,赶紧调集了一万马步军开向灵州、夏州边境,最后他在夏州境内靠近灵州的长泽县附近停留下来,静等战事的进一步发展。
至于彰武(延安)方面,其节度使杨汉章却是一个董温琪、秘琼似的人物,对内贪酷严苛,彰武旱灾发生之后,他不禁没有大力赈灾,反而坐视境内的难民向四处流窜,朝廷拨给的赈灾款也被他贪污了一半,剩下的经过层层盘剥,最终落到灾民嘴里的微乎其微。
接到朝廷的命令后,他倒是没有丝毫犹豫,他虽然贪酷,但对朝廷还是忠心耿耿的,他亲自带着一万马步军北上,在芦关附近驻扎下来——朝廷说的是威慑,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越过芦关去到边墙外边参与佑国军、定难军的大战则不是他所想的。
不过此时又发生一件大事,就像董温琪、秘琼那样,节度使的大位觊觎者甚众,而延州大豪刘景岩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延州的土豪、首富,利用钱财广交天下朋友,拥有自己的私人军队,平时又慷慨仗义,为人侠肝义胆,延州境内归附者甚众,连杨汉章的军队里面还有不少是他的拥趸。
杨汉章北上芦关时,刘景岩就在军队里面制造流言,说什么党项、契丹军力强大,你等北去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云云,其实杨汉章根本没有北上的决心,只是将大军驻扎在边境做个样子罢了。
不过他手下的将士却不这么想,最后发生兵变,一伙刘景岩控制的将士杀了杨汉章,并推举刘景岩为节度留后。
此事发生在夏州大战的关键时刻,李重美虽然英明,也怕一个处置不好,彰武军就此投靠了夏州那就糟了。
于是他也只能捏着鼻子默认了此事,并严令刘景岩继续北上。
这时刘景岩刚刚得知横山大战的消息,自己得位不正,想取得朝廷的信任必须听话,于是他经过思索后便大肆喧嚷横山大胜的消息,搞得好像佑国军已经取胜了一样,又拿出自己积蓄多年的钱财犒军,稍事修整后便带着大军北上,在芦关与边墙之间扎下大营。
(作者按:历史上刘景岩是在杨汉章准备出发救援张敬达时策划兵乱的,这里由于本书的需要放到了此次战役)
这样一来,北边的耶律刘哥还没感到什么,南边的乙室斤却坐立不安了,他的大营扎在李承基大营的西边,而安重荣、刘景岩的大军离他的大营也只有四五十里路,本来是他包围着李承基,现在好了,他反而成了围在中间的那个。
朔方、彰武的军队虽然与定难军有些差距,不过两地长期处在边地,又是胡汉杂居,境内普遍民风剽悍,军队的战斗力也不可小觑,加上奚部的杨世荣又“卧病在床”,拒绝出兵,乙室斤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如果现在李承基、安重荣、刘景岩三路大军向他围攻,他绝对抵挡不住。
虽然李晟基对各地的细作只要求搜集情报、传递情报,但建功立业谁不想?
韩老六想要发挥作用,着眼点也只能在这位在统万城实际统领一万汉军的贺慕岳身上了,不过以他一介马夫,平素和贺慕岳也说不上几句话,想发挥作用也很难,再说了,目前还没到关键时刻,统万城还稳如泰山,很难找到下手机会。
贺慕岳有一妻一妾,其夫人就是李彝殷的亲妹妹,给他生了两个儿子,还有一位汉人小妾,是贺慕岳的老乡,才二十多岁。
贺慕岳年近四十,对这位小妾疼爱有加,美中不足的是这位小妾跟了他四五年了,却一直没有为他诞下一男半女,前几年好不容易怀上了却都流产了,弄得这位爱妾最近一两都是年郁郁寡欢,贺慕岳也是心疼不已。
天可怜见,爱妾今年又怀上了,这次贺慕岳非常小心,不禁专门请了稳婆在她房里伺候,城里的郎中也隔三差五到府上诊脉,饭食起居也有有经验的婆子专门盯着,生怕出半点差错。
贺慕岳的夫人冷眼看着这一切,自从贺慕岳娶了这位小妾后他就很少到她房里过夜了,不过她却丝毫没有芥蒂,有两个儿子在手里,不怕她翻了天去,再说了,对于女人来说,有儿乃大,你一个女人就是再漂亮,可总有老去的一天,到时候人老珠黄,膝下又没有儿女,看你今后怎么挨。
再说了,自己的兄长是这城池的主人,无论如何,贺慕岳不敢对自己不敬。
且不说贺慕岳家里的琐事,却说自耶律刘哥联络上石敬瑭之后,石敬瑭立即做出了反应。
趁着黄河封冻,他将临近银州、与其一河之隔的石州今年的今年入仓的粮食装了一万石由耶律德光留给他的萧思恭三千契丹皮室军押着,越过黄河,从佳县登陆后一路向东,在接近银州时他得到了横山大战的消息。
这下萧思恭不敢再往前走了,给耶律刘哥送粮再重要也没有自己的的性命重要,他将一万石粮食交给驻守银州的野利狐,让他想办法运到耶律刘哥那里,自己带着三千骑、民夫匆匆忙忙回到太原。
整个银州城现在只剩下两千多骑兵、一千汉军,野利狐哪儿有余力去送粮啊,正好这次战事起来后,银绥的粮食都很缺乏,野利狐就将这一万石粮食笑纳了,不过他的心情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横山大战后,野利部的实力大减,连自己的老二野利冲也下落不明。
野利部号称有六部,每部四五千人,加起来近三万人,是党项五部中仅次于拓跋部的存在,可这次大战时,李彝殷抽调了一部分进入定难军,还有一部分去了横山,现在银州城的两千多骑是他仅剩的精锐了,野利部再动员,也只能将十五岁以下、五十岁以上的抽上来了。
想到这里,野利狐心里一紧。
石敬瑭得知横山大战的消息后也是大吃一惊,他知道李晟基的战力强横,不过没想到竟强横到如斯地步,他现在正抽调兵马对付符彦卿、张彦琪,根本没有余力去对付佑国军。
不过河东大战之后,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他的实力又慢慢恢复过来了,太原附近的驻军又恢复到以前五万马步军的巅峰实力,又新练了三千牙内军,两千弩兵,依此实力,对付李晟基他不敢说,但对付符彦卿、张彦琪还是不在话下。
面对昭义、建雄两路大军,他采取了先集中兵力攻其一路的计划,他先是在石会关附近设伏大败张彦琪,接着又在雀鼠谷附近设伏,准备击退符彦卿。
符彦卿毕竟是军中宿将,识破了石敬瑭的计谋,不过在得知东路的张彦琪败退之后,他也不敢贸然北上了。
不过为了给石敬瑭制造压力,减轻李晟基佑国军的负担,他干脆就在雀鼠谷南端的贾胡堡与阴地关附近的区域驻扎下来,并作出随时北上攻击汾州灵石县的姿态,而张彦琪败退后就再也不敢北上了,他一直退到石会关,收拢残兵败将后将军队布置在石会关、鼓腰岭一带,静待朝廷的下一步命令。
于是石敬瑭的军队就在汾州与太原的边境地带与后唐的军队对峙起来。
不过最近几年朝廷的的军队在战事方面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驻守阳曲的安重荣又叛变了,这次他倒是弃暗投明,带着五百骑投奔了后唐政府,当时李从珂还在世,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先让他接替符彦饶担任承天军使。
李重美上台后,恰好驻守灵州的朔方节度使离任,李重美又任命安重荣为朔方节度使,朔方控制的灵州一带沃野千里,是仅次于关中平原的产粮地,加上又出产马匹、食盐、铁器,如果不是境内党项、吐蕃部族太多、情势复杂的话,还真是一个大好的“根据之地”。
不过对于安重荣来说,部族杂居完全没有障碍,他就是沙陀人,深谙这些部族的习性,上任后他便从各部族招募骑兵三千,又放宽了以往历任节度使对境内各部族严苛的政策,对外交好李晟基、李彝殷,一时整个朔方节度辖区竟有“中兴”的迹象。
接到朝廷的命令后,他心里也有些犹豫,李晟基、李彝殷两人对他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存在,他谁也不想得罪,结果在朝廷的严催之下,他一直推脱说正在集结军队。
他在等,等双方胜负的迹象初现时再下手。
说实话,作为从河东出来的将领,他原本是极为看好李晟基的,不过最后契丹人加进来了就不好说了。
不过最近他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李晟基的佑国军在横山附近全歼一万党项骑兵。
一万啊,安重荣在担任云、蔚、朔三州的巡边指挥使时手下也只有一千骑,自己脱离朔州南投石敬瑭时也只带走了五百骑,就是这样石敬瑭对他也是礼遇有加,更不用说转投洛阳后的一路迁升了。
于是他对佑国军的战力竟产生了莫名的敬畏,赶紧调集了一万马步军开向灵州、夏州边境,最后他在夏州境内靠近灵州的长泽县附近停留下来,静等战事的进一步发展。
至于彰武(延安)方面,其节度使杨汉章却是一个董温琪、秘琼似的人物,对内贪酷严苛,彰武旱灾发生之后,他不禁没有大力赈灾,反而坐视境内的难民向四处流窜,朝廷拨给的赈灾款也被他贪污了一半,剩下的经过层层盘剥,最终落到灾民嘴里的微乎其微。
接到朝廷的命令后,他倒是没有丝毫犹豫,他虽然贪酷,但对朝廷还是忠心耿耿的,他亲自带着一万马步军北上,在芦关附近驻扎下来——朝廷说的是威慑,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越过芦关去到边墙外边参与佑国军、定难军的大战则不是他所想的。
不过此时又发生一件大事,就像董温琪、秘琼那样,节度使的大位觊觎者甚众,而延州大豪刘景岩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延州的土豪、首富,利用钱财广交天下朋友,拥有自己的私人军队,平时又慷慨仗义,为人侠肝义胆,延州境内归附者甚众,连杨汉章的军队里面还有不少是他的拥趸。
杨汉章北上芦关时,刘景岩就在军队里面制造流言,说什么党项、契丹军力强大,你等北去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云云,其实杨汉章根本没有北上的决心,只是将大军驻扎在边境做个样子罢了。
不过他手下的将士却不这么想,最后发生兵变,一伙刘景岩控制的将士杀了杨汉章,并推举刘景岩为节度留后。
此事发生在夏州大战的关键时刻,李重美虽然英明,也怕一个处置不好,彰武军就此投靠了夏州那就糟了。
于是他也只能捏着鼻子默认了此事,并严令刘景岩继续北上。
这时刘景岩刚刚得知横山大战的消息,自己得位不正,想取得朝廷的信任必须听话,于是他经过思索后便大肆喧嚷横山大胜的消息,搞得好像佑国军已经取胜了一样,又拿出自己积蓄多年的钱财犒军,稍事修整后便带着大军北上,在芦关与边墙之间扎下大营。
(作者按:历史上刘景岩是在杨汉章准备出发救援张敬达时策划兵乱的,这里由于本书的需要放到了此次战役)
这样一来,北边的耶律刘哥还没感到什么,南边的乙室斤却坐立不安了,他的大营扎在李承基大营的西边,而安重荣、刘景岩的大军离他的大营也只有四五十里路,本来是他包围着李承基,现在好了,他反而成了围在中间的那个。
朔方、彰武的军队虽然与定难军有些差距,不过两地长期处在边地,又是胡汉杂居,境内普遍民风剽悍,军队的战斗力也不可小觑,加上奚部的杨世荣又“卧病在床”,拒绝出兵,乙室斤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如果现在李承基、安重荣、刘景岩三路大军向他围攻,他绝对抵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