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是他……
奉天殿。
朱元璋把奏折往御案上轻轻一扔,而后看了一眼旁边的一些个珠宝银子之类的物件,再看向面前神色恭敬的朱允炆:
“这是?”
“这是孙儿的一点心意,山东河南灾情严重,孙儿帮不上什么大忙,这是孙儿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钱物,希望能为灾民尽一份力!”
“还有,孙儿愿意拿出宗人府供奉的三分之一,支援灾区!”
朱允炆言辞恳切的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心道,你确实帮不上什么大忙,不过这份心意倒是不错的。
于是,朱元璋给了朱允炆一个鼓励的眼神。
朱允炆在收到眼神后,顿时心花怒放,连忙道:“母妃她每日在佛堂吃斋礼佛,为灾区祈福,这是母妃与孙儿一起抄写的佛经,祈求上苍能够保佑我大明!”
说着,朱允炆递上了一块包裹着的黄布。
“哦?”
朱元璋接过来,掀开黄布看了一眼后,旋即笑道:
“不错,是咱的好孙儿!”
“这都是孙儿应该做的,宗室与国同体,孙儿没用,帮不上什么实质性的大忙,如今大明有难,孙儿只能以一片赤诚之心,希望能够感动上苍,降下福祉……”
朱允炆侃侃说道。
朱元璋也是不动声色的听着。
若是以前,朱元璋定会老怀欣慰,夸赞上一番,但是现在……
他没感觉了。
这孩子,还不错,就是和雄英比起来,差的有点远。
虽说把自己积蓄和供奉拿出来,还亲自抄写经书,是一片心意,但说实话,这对于赈灾而言,杯水车薪都算不上,而他的大孙雄英,却是切切实实的解决了赈灾粮款空缺的问题。
要知道这个难题,连整个朝廷,包括朱元璋他自己都束手无策。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朱元璋心中正想着的时候,安公公轻步走了进来,道:“陛下,颖国公求见!”
闻言,朱元璋眸子一下子亮了起来,连忙道:“快,快让他进来!”
片刻,傅友德一脸激动的进来,当即拜道:“臣,见过皇上!”
朱元璋忙抬手,道:“好了好了,快说!”
傅友德也不坐,而是面带喜色的道:“禀皇上,出来了,结果出来了!”
“明镜从售卖开始,仅仅是在京师,每一日都是抢购一空,根本没有多余的运往其他州府,户部那边经过连夜的盘点,短短七日,明镜售卖的银两……”
朱元璋见傅友德一顿,登时虎目瞪圆:“你他娘的少卖关子!”
傅友德嘿嘿一笑,道:“短短七日的时间,折银七十三万两!已经存到户部那里!”
“好!”
朱元璋下意识的一拍御案,脸上的皱纹都舒化开了。
这一切并没有太出乎他的预料,因为那天和他大孙去看了售卖的情况,知道所得钱两绝不会在少数。
倒是一旁的朱允炆惊的目瞪口呆。
朝廷卖镜子的事情很火热,他也听说了,但没想到竟能卖这么多钱,七十几万呐,据他所知,如今户部能够拿出来用的银两都没这么多。
自己刚刚捐的百来两银子,压根都称不上九牛一毛的!
同时他也暗暗有点儿后悔,要知道朝廷卖镜子这么有钱,刚刚就不该说要把自己供奉的三分之一捐出来。
这点银子对于赈灾已然无用,但是对于自己就不一样了。
因为宗人府那边给的供奉本来就不多,看来这段时间自己要省着点花了……
而这时,傅友德正说到兴头上,也没有注意到朱允炆,拱手便道:“臣恭贺皇上,贺喜大明,得一好圣孙啊!皇大孙实乃咱我大明之福!”
我?
朱允炆听了傅友德的话,有些发懵。
关我朱允炆什么事?
难道说是自己的一片赤诚,感动了天心?
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这点供奉捐出去就实在是太值了!
好圣孙!
这个名头,朱允炆听着肝儿都是一颤。
朱允炆正想着,只见朱元璋已经喜笑颜开,笑道:“好了好了,你也莫要说这许多了,赶紧将这些粮款给拨下去,灾区的百姓都在等着呢!一定要快!”
“臣,遵旨!”
傅友德连忙拱手领命,尔后转身离去……
看着傅友德离去的背影,朱元璋的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见朱元璋如此的高兴,朱允炆也是笑道:“恭贺皇爷爷,皇爷爷上格天心,此次灾祸定能顺利度过!”
“贺啥呀?”
朱元璋笑了笑,道:“这也不是咱……”
话说到一半,朱元璋停了下来。
现在还不是让他们知道雄英的时候,免得节外生枝。
想到这里,朱元璋话锋一转,道:“炆儿,朝堂之事,你就莫要过于关心,好好读书,才是最重要的,懂吗?”
朱允炆一怔,旋即回道:“孙儿谨遵皇爷爷教诲!”
“好了,那就先下去吧!”
“孙儿告退!”
看着朱允炆的背影,朱元璋笑着低语:“好好读书,挺好……”
……
东宫。
朱允炆将自己去见朱元璋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吕氏。
当吕氏听到傅友德夸赞好圣孙的时候,整个眼睛都在发光。
不过她也疑惑,傅友德是淮西那一脉的,按理说应该站在朱允熥那边才是呀,怎么会突然给大孙,也就是自己的儿子,这么高的评价?
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自己带着炆儿抄写佛经,以及炆儿捐赠供奉一事吗?
只能是这个解释了。
因为自己和炆儿的诚心祈祷,才让老皇爷发现明镜这等神物。
一定是这样了。
不然傅友德口中的大孙,除了炆儿还能有谁?
想到这里,吕氏突然目光灼灼的看向朱允炆,道:“炆儿,在这一次灾患没有顺利度过之前,你一定要每日跟着娘亲一起吃斋礼佛,诚心抄写佛经,懂吗?”
朱允炆挠了挠头:“娘亲,有这个必要吗?”
“有!”
吕氏斩钉截铁的道:“灾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灾祸。”
“你想想,你这一次跟着娘亲吃斋礼佛,上天就降下明镜这等神物,如果这一次灾患能够顺利度过,你皇爷爷还不得感念咱娘俩的好?”
朱允炆赞同的点点头。
吕氏再问道:“你皇爷爷还跟你说什么了?”
朱允炆回道:“走之前,皇爷爷说,让我莫要过于关心朝堂之事,好好读书才是最重要的。”
“莫要过于关心朝堂之事?好好读书?”
吕氏微微眯起眼睛,反复思量着这句话。
良久。
吕氏才悠悠道:“你皇爷爷他年少的时候不得读书,但是他最重视的就是子孙们的教育,你看看他请了多少大儒来教导你父王和你,所以想得到你皇爷爷的欢心,好好读书是必须的!”
“至于莫要过于关心朝堂之事,我记得你皇爷爷曾对你父王说过,他要把棘杖上的那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父王,想来,他也是这样对你的!”
“真的?”
朱允炆顿时目露精光。
吕氏笑了:“当然是真的了,母妃怎么会骗你呢,你这段时间就好好呆在宫里,吃斋礼佛,好好读书,不要再去见徐妙锦那丫头了!”
“娘……”
朱允炆还想争辩,却被吕氏打断了:“你知道你娶什么样的女人,你皇爷爷才欢喜吗?”
朱允炆摇头。
吕氏道:“像你皇奶奶那样的女人,因为你皇爷爷太怀念你皇奶奶了,以至于他肯定希望自己的儿孙也能找到这样一位贤惠的女人。”
“哦。”
朱允炆微微嘟着嘴巴。
吕氏继续道:“你也快到娶亲的年龄,娘亲已经在给你物色了,你就不要管了。”
朱允炆低下脑袋,又是低低的哦了一声……
……
另外一边,生产镜子的流程已经逐渐稳定了下来,而且也有大量的人马在那边守卫着。
黄雄英也就不再聚宝山的庄子那儿呆着了。
在乡下呆的时间一久也会腻,所以黄雄英便回到了繁华的应天城中。
这里是大明的都城,也是天下最繁华所在。
大通街。
黄雄英一身便衣,身后跟着郭氏兄弟二人,一路闲逛着前往他的酒坊。
听郭氏兄弟说,如今酒坊的生意很好,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黄雄英很满意,两头都步入了正轨,他终于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来欣赏欣赏大明京师的繁华。
“卖烧饼咯,卖烧饼咯!皇上吃了都说香的烧饼!咱上次进宫给皇上烙烧饼,皇上一口气吃了六个,末了,还让咱加两个,咱叫那个佩服呀,哈哈,你们,能吃得过皇上吗?”
一个买烧饼的在大声叫卖,吸引了一大群的百姓。
黄雄英看着,心说你还真是大胆,竟敢编排皇上,要真让皇上听到了,非得撂了你的摊子不可。
不过他也不管这些,这皇上离他远着呢!
黄雄英一路走,一路看,这种充满人间烟火的气息让他喜欢。
却在这时,前方不远的地方,却有不少百姓在围观着什么,议论纷纷间,可以听到里面传来低低的呜咽之声。
黄雄英也被这哭声吸引,走近人围。
只见人围中,一领破席盖着一具中年人的尸首。
尸首的旁边,跪着一个女孩,只有七八岁的样子,身形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单薄。
身上的衣服满是补丁,勉强可以蔽体。
一双脚没有穿鞋,因为跪着,所以露出了黑漆漆的脚底板。
凌乱的头发半盖着脸,一双小手不断擦抹着从眼中流出的泪水……
不用问也知道,这小女孩是在乞讨葬父。
这样的情景,黄雄英只在小说或者电视剧里面见过,但是亲眼所见,他的心里还是猛地咯噔了一下。
这就是这个年代残酷的一面。
作为大明朝最繁华的京师,依旧有乞讨葬父这样的惨事。
不难想象,在灾区那边只会更多。
这也是他尽自己所能,想要去改变这个时代的原因,不过在这个等级鲜明的时代,他能做的毕竟有限,只能潜移默化的来。
他相信,如果他能站到更高的位置,甚至像老爷子说的那样,如果他是皇帝,他能做的更多更多……
只可惜,他不是。
就在这时,已有些人朝这小女孩面前扔铜板。
那孩子并没有说话,只是不停地叩头。
黄雄英朝身旁的郭珍使了个眼神。
郭珍会意,掏出一小袋碎银扔在那孩子面前。
小姑娘捡起这一小袋碎银,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抬起那乌黑的眸子看向黄雄英,哀伤中带着感激。
这个时候,一个家仆打扮的人站了出来,给小姑娘扔了一颗碎银,尔后对小姑娘咧嘴一笑,道:“我家老爷看上你了,跟我走吧!”
说着,家仆就不由分说的上前拉起那小女孩。
小女孩不依,拼命的挣扎。
但是这小女孩哪里是家仆的对手,三两下就被拎了起来,家仆冷笑道:“能被我家老爷看上是你的福分,别不知好歹!”
围观的百姓也是纷纷摇头叹气,像这种乞讨葬父的女孩子,大都是这样的下场,他们也都见惯不惯了。
这时,一个模样清秀的女孩想要上前。
不过距离更近的郭珍却是抢了先,捡起地上那颗碎银子在手里掂了掂,冷笑着说道:“几块薄木板的钱就换人家一个小姑娘,做你娘的梦去吧!”
说着,把钱往家仆的脸上一扔。
啪嗒!
碎银子打在家仆的脸上,疼得他急忙放下女孩,捂着脸嗷嗷直叫。
“我艹你娘的,你敢打我?!”
那个家仆一脸的鲜血,看起来更加的面目狰狞。
说着,家仆就要扬手去打郭珍,郭珍却是冷笑一声,大手就捏住了家仆扬起的手腕。
那家仆顿时痛得龇牙咧嘴:“你……啊……放手……”
郭珍手上加劲一扳,那家仆就蹲了下去。
郭珍道:“说,你掳走这小女孩,想干什么?”
那家仆龇牙道:“你,你先松开手……”
郭珍松手时顺势一推,那家仆滚倒在地,接着挣扎着爬起嚷道:“好!你打得好!你管得好!你他妈的知道这个女孩是谁买的吗?”
郭珍眉毛一挑,道:“谁买的,说来听听。”
家仆冷笑道:“这是教司坊奉銮王德全王大人买了送给前军左都督李增枝李大人的家妓!我告诉你,李大人可是当朝曹国公的弟弟,怕了吧!”
郭珍闻言望向黄雄英。
黄雄英走了上前,望着那个家仆:“你刚才说这个女孩是送给李增枝的家妓?”
那家仆扬起头颅,道:“怎么?不相信?有种的随我到李府去一趟?”
“呵——”
黄雄英轻笑一声。
如果是别人,可能还麻烦一些,可李增枝是李景隆的弟弟啊。
李景隆都治得了,还治不了他这个弟弟?
黄雄英笑道:“买卖总得讲究个先来后到,这女孩是我先买的,她现在是我的人,李增枝要有意见,让他来找我!”
说着,黄雄英轻轻的抱起了女孩,温柔的帮她理了理脸上乱糟糟的头发,尔后露出了一个笑容:“别怕,哥哥带你回家。”
小女孩一双乌黑的眼睛看着黄雄英,愣愣的点了点头。
黄雄英抱着女孩,也不再去管那个家仆,径直的就往自己的酒坊走去……
“你……”
家仆还想追上去,却被郭珍一脚踢在小腹上,疼得跪下,痛呼声都发不出来……
“小姐,他就是那个酒坊的老板!”
人群中,婵儿指着黄雄英的背影,低声对身旁的徐妙锦道。
“谁?”
徐妙锦循着手势望去,不禁一愣。
婵儿急了,道:“就是……就是那个……小姐你说是你知音的那个人,那个狗屁不通的诗和那首词曲,就是他扔给我的!”
“是他……”
徐妙锦又是一怔,低声喃喃:“原来他这么年轻……”
“小姐,愣着干什么,快去追啊!”
婵儿刚想要追上去,却被徐妙锦一把拉住:“别去!”
“为什么?”
面对婵儿的疑问,徐妙锦撇了撇嘴,道:“人家又不认识我,我上去做什么?”
“可是……”
婵儿还是疑惑道:“可是上次小姐不是说,他能听得懂小姐的琴声,想要和他探讨乐理的么?害得我还满京师找他呢!”
徐妙锦倒是有些忸怩起来了,道:“我……我也没想到他是一名少年,我还以为……他是一名老师傅呢!”
婵儿一脸莫名的道:“少年不好吗?”
“不好!”
徐妙锦说了一声,也不再理婵儿了,转身就走……
朱元璋把奏折往御案上轻轻一扔,而后看了一眼旁边的一些个珠宝银子之类的物件,再看向面前神色恭敬的朱允炆:
“这是?”
“这是孙儿的一点心意,山东河南灾情严重,孙儿帮不上什么大忙,这是孙儿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钱物,希望能为灾民尽一份力!”
“还有,孙儿愿意拿出宗人府供奉的三分之一,支援灾区!”
朱允炆言辞恳切的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心道,你确实帮不上什么大忙,不过这份心意倒是不错的。
于是,朱元璋给了朱允炆一个鼓励的眼神。
朱允炆在收到眼神后,顿时心花怒放,连忙道:“母妃她每日在佛堂吃斋礼佛,为灾区祈福,这是母妃与孙儿一起抄写的佛经,祈求上苍能够保佑我大明!”
说着,朱允炆递上了一块包裹着的黄布。
“哦?”
朱元璋接过来,掀开黄布看了一眼后,旋即笑道:
“不错,是咱的好孙儿!”
“这都是孙儿应该做的,宗室与国同体,孙儿没用,帮不上什么实质性的大忙,如今大明有难,孙儿只能以一片赤诚之心,希望能够感动上苍,降下福祉……”
朱允炆侃侃说道。
朱元璋也是不动声色的听着。
若是以前,朱元璋定会老怀欣慰,夸赞上一番,但是现在……
他没感觉了。
这孩子,还不错,就是和雄英比起来,差的有点远。
虽说把自己积蓄和供奉拿出来,还亲自抄写经书,是一片心意,但说实话,这对于赈灾而言,杯水车薪都算不上,而他的大孙雄英,却是切切实实的解决了赈灾粮款空缺的问题。
要知道这个难题,连整个朝廷,包括朱元璋他自己都束手无策。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朱元璋心中正想着的时候,安公公轻步走了进来,道:“陛下,颖国公求见!”
闻言,朱元璋眸子一下子亮了起来,连忙道:“快,快让他进来!”
片刻,傅友德一脸激动的进来,当即拜道:“臣,见过皇上!”
朱元璋忙抬手,道:“好了好了,快说!”
傅友德也不坐,而是面带喜色的道:“禀皇上,出来了,结果出来了!”
“明镜从售卖开始,仅仅是在京师,每一日都是抢购一空,根本没有多余的运往其他州府,户部那边经过连夜的盘点,短短七日,明镜售卖的银两……”
朱元璋见傅友德一顿,登时虎目瞪圆:“你他娘的少卖关子!”
傅友德嘿嘿一笑,道:“短短七日的时间,折银七十三万两!已经存到户部那里!”
“好!”
朱元璋下意识的一拍御案,脸上的皱纹都舒化开了。
这一切并没有太出乎他的预料,因为那天和他大孙去看了售卖的情况,知道所得钱两绝不会在少数。
倒是一旁的朱允炆惊的目瞪口呆。
朝廷卖镜子的事情很火热,他也听说了,但没想到竟能卖这么多钱,七十几万呐,据他所知,如今户部能够拿出来用的银两都没这么多。
自己刚刚捐的百来两银子,压根都称不上九牛一毛的!
同时他也暗暗有点儿后悔,要知道朝廷卖镜子这么有钱,刚刚就不该说要把自己供奉的三分之一捐出来。
这点银子对于赈灾已然无用,但是对于自己就不一样了。
因为宗人府那边给的供奉本来就不多,看来这段时间自己要省着点花了……
而这时,傅友德正说到兴头上,也没有注意到朱允炆,拱手便道:“臣恭贺皇上,贺喜大明,得一好圣孙啊!皇大孙实乃咱我大明之福!”
我?
朱允炆听了傅友德的话,有些发懵。
关我朱允炆什么事?
难道说是自己的一片赤诚,感动了天心?
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这点供奉捐出去就实在是太值了!
好圣孙!
这个名头,朱允炆听着肝儿都是一颤。
朱允炆正想着,只见朱元璋已经喜笑颜开,笑道:“好了好了,你也莫要说这许多了,赶紧将这些粮款给拨下去,灾区的百姓都在等着呢!一定要快!”
“臣,遵旨!”
傅友德连忙拱手领命,尔后转身离去……
看着傅友德离去的背影,朱元璋的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见朱元璋如此的高兴,朱允炆也是笑道:“恭贺皇爷爷,皇爷爷上格天心,此次灾祸定能顺利度过!”
“贺啥呀?”
朱元璋笑了笑,道:“这也不是咱……”
话说到一半,朱元璋停了下来。
现在还不是让他们知道雄英的时候,免得节外生枝。
想到这里,朱元璋话锋一转,道:“炆儿,朝堂之事,你就莫要过于关心,好好读书,才是最重要的,懂吗?”
朱允炆一怔,旋即回道:“孙儿谨遵皇爷爷教诲!”
“好了,那就先下去吧!”
“孙儿告退!”
看着朱允炆的背影,朱元璋笑着低语:“好好读书,挺好……”
……
东宫。
朱允炆将自己去见朱元璋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吕氏。
当吕氏听到傅友德夸赞好圣孙的时候,整个眼睛都在发光。
不过她也疑惑,傅友德是淮西那一脉的,按理说应该站在朱允熥那边才是呀,怎么会突然给大孙,也就是自己的儿子,这么高的评价?
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自己带着炆儿抄写佛经,以及炆儿捐赠供奉一事吗?
只能是这个解释了。
因为自己和炆儿的诚心祈祷,才让老皇爷发现明镜这等神物。
一定是这样了。
不然傅友德口中的大孙,除了炆儿还能有谁?
想到这里,吕氏突然目光灼灼的看向朱允炆,道:“炆儿,在这一次灾患没有顺利度过之前,你一定要每日跟着娘亲一起吃斋礼佛,诚心抄写佛经,懂吗?”
朱允炆挠了挠头:“娘亲,有这个必要吗?”
“有!”
吕氏斩钉截铁的道:“灾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灾祸。”
“你想想,你这一次跟着娘亲吃斋礼佛,上天就降下明镜这等神物,如果这一次灾患能够顺利度过,你皇爷爷还不得感念咱娘俩的好?”
朱允炆赞同的点点头。
吕氏再问道:“你皇爷爷还跟你说什么了?”
朱允炆回道:“走之前,皇爷爷说,让我莫要过于关心朝堂之事,好好读书才是最重要的。”
“莫要过于关心朝堂之事?好好读书?”
吕氏微微眯起眼睛,反复思量着这句话。
良久。
吕氏才悠悠道:“你皇爷爷他年少的时候不得读书,但是他最重视的就是子孙们的教育,你看看他请了多少大儒来教导你父王和你,所以想得到你皇爷爷的欢心,好好读书是必须的!”
“至于莫要过于关心朝堂之事,我记得你皇爷爷曾对你父王说过,他要把棘杖上的那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父王,想来,他也是这样对你的!”
“真的?”
朱允炆顿时目露精光。
吕氏笑了:“当然是真的了,母妃怎么会骗你呢,你这段时间就好好呆在宫里,吃斋礼佛,好好读书,不要再去见徐妙锦那丫头了!”
“娘……”
朱允炆还想争辩,却被吕氏打断了:“你知道你娶什么样的女人,你皇爷爷才欢喜吗?”
朱允炆摇头。
吕氏道:“像你皇奶奶那样的女人,因为你皇爷爷太怀念你皇奶奶了,以至于他肯定希望自己的儿孙也能找到这样一位贤惠的女人。”
“哦。”
朱允炆微微嘟着嘴巴。
吕氏继续道:“你也快到娶亲的年龄,娘亲已经在给你物色了,你就不要管了。”
朱允炆低下脑袋,又是低低的哦了一声……
……
另外一边,生产镜子的流程已经逐渐稳定了下来,而且也有大量的人马在那边守卫着。
黄雄英也就不再聚宝山的庄子那儿呆着了。
在乡下呆的时间一久也会腻,所以黄雄英便回到了繁华的应天城中。
这里是大明的都城,也是天下最繁华所在。
大通街。
黄雄英一身便衣,身后跟着郭氏兄弟二人,一路闲逛着前往他的酒坊。
听郭氏兄弟说,如今酒坊的生意很好,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黄雄英很满意,两头都步入了正轨,他终于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来欣赏欣赏大明京师的繁华。
“卖烧饼咯,卖烧饼咯!皇上吃了都说香的烧饼!咱上次进宫给皇上烙烧饼,皇上一口气吃了六个,末了,还让咱加两个,咱叫那个佩服呀,哈哈,你们,能吃得过皇上吗?”
一个买烧饼的在大声叫卖,吸引了一大群的百姓。
黄雄英看着,心说你还真是大胆,竟敢编排皇上,要真让皇上听到了,非得撂了你的摊子不可。
不过他也不管这些,这皇上离他远着呢!
黄雄英一路走,一路看,这种充满人间烟火的气息让他喜欢。
却在这时,前方不远的地方,却有不少百姓在围观着什么,议论纷纷间,可以听到里面传来低低的呜咽之声。
黄雄英也被这哭声吸引,走近人围。
只见人围中,一领破席盖着一具中年人的尸首。
尸首的旁边,跪着一个女孩,只有七八岁的样子,身形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单薄。
身上的衣服满是补丁,勉强可以蔽体。
一双脚没有穿鞋,因为跪着,所以露出了黑漆漆的脚底板。
凌乱的头发半盖着脸,一双小手不断擦抹着从眼中流出的泪水……
不用问也知道,这小女孩是在乞讨葬父。
这样的情景,黄雄英只在小说或者电视剧里面见过,但是亲眼所见,他的心里还是猛地咯噔了一下。
这就是这个年代残酷的一面。
作为大明朝最繁华的京师,依旧有乞讨葬父这样的惨事。
不难想象,在灾区那边只会更多。
这也是他尽自己所能,想要去改变这个时代的原因,不过在这个等级鲜明的时代,他能做的毕竟有限,只能潜移默化的来。
他相信,如果他能站到更高的位置,甚至像老爷子说的那样,如果他是皇帝,他能做的更多更多……
只可惜,他不是。
就在这时,已有些人朝这小女孩面前扔铜板。
那孩子并没有说话,只是不停地叩头。
黄雄英朝身旁的郭珍使了个眼神。
郭珍会意,掏出一小袋碎银扔在那孩子面前。
小姑娘捡起这一小袋碎银,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抬起那乌黑的眸子看向黄雄英,哀伤中带着感激。
这个时候,一个家仆打扮的人站了出来,给小姑娘扔了一颗碎银,尔后对小姑娘咧嘴一笑,道:“我家老爷看上你了,跟我走吧!”
说着,家仆就不由分说的上前拉起那小女孩。
小女孩不依,拼命的挣扎。
但是这小女孩哪里是家仆的对手,三两下就被拎了起来,家仆冷笑道:“能被我家老爷看上是你的福分,别不知好歹!”
围观的百姓也是纷纷摇头叹气,像这种乞讨葬父的女孩子,大都是这样的下场,他们也都见惯不惯了。
这时,一个模样清秀的女孩想要上前。
不过距离更近的郭珍却是抢了先,捡起地上那颗碎银子在手里掂了掂,冷笑着说道:“几块薄木板的钱就换人家一个小姑娘,做你娘的梦去吧!”
说着,把钱往家仆的脸上一扔。
啪嗒!
碎银子打在家仆的脸上,疼得他急忙放下女孩,捂着脸嗷嗷直叫。
“我艹你娘的,你敢打我?!”
那个家仆一脸的鲜血,看起来更加的面目狰狞。
说着,家仆就要扬手去打郭珍,郭珍却是冷笑一声,大手就捏住了家仆扬起的手腕。
那家仆顿时痛得龇牙咧嘴:“你……啊……放手……”
郭珍手上加劲一扳,那家仆就蹲了下去。
郭珍道:“说,你掳走这小女孩,想干什么?”
那家仆龇牙道:“你,你先松开手……”
郭珍松手时顺势一推,那家仆滚倒在地,接着挣扎着爬起嚷道:“好!你打得好!你管得好!你他妈的知道这个女孩是谁买的吗?”
郭珍眉毛一挑,道:“谁买的,说来听听。”
家仆冷笑道:“这是教司坊奉銮王德全王大人买了送给前军左都督李增枝李大人的家妓!我告诉你,李大人可是当朝曹国公的弟弟,怕了吧!”
郭珍闻言望向黄雄英。
黄雄英走了上前,望着那个家仆:“你刚才说这个女孩是送给李增枝的家妓?”
那家仆扬起头颅,道:“怎么?不相信?有种的随我到李府去一趟?”
“呵——”
黄雄英轻笑一声。
如果是别人,可能还麻烦一些,可李增枝是李景隆的弟弟啊。
李景隆都治得了,还治不了他这个弟弟?
黄雄英笑道:“买卖总得讲究个先来后到,这女孩是我先买的,她现在是我的人,李增枝要有意见,让他来找我!”
说着,黄雄英轻轻的抱起了女孩,温柔的帮她理了理脸上乱糟糟的头发,尔后露出了一个笑容:“别怕,哥哥带你回家。”
小女孩一双乌黑的眼睛看着黄雄英,愣愣的点了点头。
黄雄英抱着女孩,也不再去管那个家仆,径直的就往自己的酒坊走去……
“你……”
家仆还想追上去,却被郭珍一脚踢在小腹上,疼得跪下,痛呼声都发不出来……
“小姐,他就是那个酒坊的老板!”
人群中,婵儿指着黄雄英的背影,低声对身旁的徐妙锦道。
“谁?”
徐妙锦循着手势望去,不禁一愣。
婵儿急了,道:“就是……就是那个……小姐你说是你知音的那个人,那个狗屁不通的诗和那首词曲,就是他扔给我的!”
“是他……”
徐妙锦又是一怔,低声喃喃:“原来他这么年轻……”
“小姐,愣着干什么,快去追啊!”
婵儿刚想要追上去,却被徐妙锦一把拉住:“别去!”
“为什么?”
面对婵儿的疑问,徐妙锦撇了撇嘴,道:“人家又不认识我,我上去做什么?”
“可是……”
婵儿还是疑惑道:“可是上次小姐不是说,他能听得懂小姐的琴声,想要和他探讨乐理的么?害得我还满京师找他呢!”
徐妙锦倒是有些忸怩起来了,道:“我……我也没想到他是一名少年,我还以为……他是一名老师傅呢!”
婵儿一脸莫名的道:“少年不好吗?”
“不好!”
徐妙锦说了一声,也不再理婵儿了,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