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旧事重提1
小个男人摘掉口罩,把烟点着,又把火机递给了我,我也摘掉了口罩,接过火机把烟点上。
“随便坐吧。”
小个男人说了一句便拉开一个餐桌旁的椅子坐了上去。
我用鼻子嗅了嗅,烟草味夹杂着一点茉莉的香味,并没有外面的那种恶臭,应该是喷了空气清新剂。
我也坐了下来,打量起这个地方。屋子很大,放了五张圆形的餐桌,进门的地方有个柜台,后面摆着一些酒水,墙上还钉着一个菜单,写着一些特色农家菜的价格,挺普通的一个小饭店。
这时,那个瘦高的男人从里屋走了出来,说:
“哥,我告诉邱爷了,他说他那边有点事,等一个小时后让咱带着他去村支部。”
“行,我知道了。”
“兄弟,你怎么称呼?”
小个男人又问我。
“哦,我叫刘晓天,大哥,你怎么称呼?”
“咱还是本家,我叫刘得时,他是我弟弟刘得利。”
瘦高男人也坐在了桌子旁,一边惦着脚一边无所谓的看着我,那样子就像一个二流子。
我想再问什么,刘得时踢了他弟弟一脚说:
“不是饭做熟了吗,赶紧端过来,先吃饭。”
刘得利答应了一声,转身就进了里屋,那个女人也说了句让他看着孩子,也离开了。
刘得时把烟掐掉,一把搂过一个小男孩开始逗着他玩。
见孩子过来了,我也把烟踩灭问到:
“刘哥,这是你家孩子?”
“嗯,是的,这小子太皮了,叫叔叔。”
孩子看了我一眼,奶声奶气的叫了一声叔,就开始跟刘得时撒娇,说想去外面玩。
我笑着答应一声,从包里翻出一块巧克力递了过去,这还是我来的时候在车站小超市买的。
孩子看到巧克力,一把拿了过去,刘得时拍了他屁股一下,一瞪眼。
孩子赶忙又冲着我一笑,说了声谢谢就挣脱了他的怀抱去找另一个孩子分巧克力了。
“还挺懂礼貌。”
我称赞了一句。
刘得时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看着两个孩子分食巧克力,说:
“要不是外面那股臭味,他们两个早跑出去玩了。”
“这臭味是怎么回事?”
刘得时刚想说,又顿了一下,说:
“吃完饭再说吧,想起来就恶心,都因为你那个朋友,就是你说的那个王胖子的事,要不是他外面也不可能这样。”
他这么一说,我心里也大概有了底,看来确实是王胖子在这惹了事,所以人家才不让他离开。
这时,刘得利从里屋走了出来,手里还端着两盘菜,放到桌子上后就又回去了,随后又出来几个人,除了刘得利和离开的那个女人,还有两个岁数大的老人,应该是刘家兄弟的父母。
“小刘兄弟,一块吃点吧,这个点估计你也没吃饭,刚才又吐干净了。”
我有些尴尬的看着刘得时,连忙摆手。
“哈哈哈,放心吧,不收你钱,算我请你的。”
六个大人再加上两个孩子,也满满当当的坐了一桌,桌子上有六个菜,三荤三素,分量不少。刘得利随手在柜台后面拿了一瓶白酒还有四个杯子,给我们四个男人各自倒了一杯,我连忙摆手说不喝。毕竟是来找王胖子的,很多疑惑还没弄清楚,这要是喝多了可就耽误事了,向来听说山东人豪爽,好酒,我这点酒量估计跟人家也比不了。
推让了几回,刘得时他爸可能是看不过去了,说到:
“行了,人家说不喝就别老让了,自己喝就得了。”
“大叔,我来这里是办事的,不能喝酒,您老见谅。”
“小伙子,没事,我没挑你理,想喝就喝,不想喝就拉倒。”
老爷子这么一说,我也办法了:
“这样吧,我陪您喝一点。”
说完端起杯子就敬了过去。
见我不推脱了,老爷子也乐了,跟我碰了一下就喝了一大口。
“这么多天了没见生人,今天见到感觉还亲切了。”
都说山东人酒场上规矩多,现在人家长辈喝了一大口,我自然也不能少喝,索性就一口干了杯子里的酒。
看我这么豪爽,刘得时也笑了。
“小刘兄弟,这么豪爽,我也陪你干一个。”
说着也干了一杯,刘得利见都干了,自己留着酒也不得手,也是一口干了一杯。
不知不觉一瓶酒就喝完了,老爷子只喝了两杯就跟他老伴吃完饭离开了饭桌,说是去睡午觉,女人也带着两个孩子吃饱走了,临走时说让刘得时少喝点,下午还要去镇上买点菜回来。现在桌上只剩下我们三个男人,刘得利又开了一瓶酒,我们三个继续喝。都说酒是男人增进感情的必需品,这话还真没错,几杯酒下肚,我们三个就都开始称兄道弟了,微醺的状态下话匣子也打开了。
我虽然有些晕乎,但头脑也还算清醒,就问起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把我叫过来。
这次刘家兄弟没有再隐瞒,一五一十的跟我说了大概的情况。
他们这个村子背靠泰山,靠着旅游业的兴起大家都挣了钱,所以才有这么多开民宿和农家乐的,他们家也例外,生意一直很好。可在三个月前,村里的人突然集体中毒,来这里吃饭的游客也不例外,全部都是上吐下泻,如果只是几个农家乐倒也解释的通,可能会是饭菜不干净之类的,但严重就严重在是整个村子,一夜之间几乎村子里的所有人都中了毒,严重的直接昏迷,轻一点就是上吐下泻,万幸是没有人死亡。这件事也惊动了上面的有关部门,派了很多人来查,所有的农家乐和民宿都被停业整顿,一时间整个村子的游客都走光了,后来经过调查也查到了原因,可能是因为本地的水源问题。没有办法,整个村子被封了起来,如果不治理好就不准开业。村里商量了几天,为了保险起见就直接废弃了村里的水源,花钱从外面引进了自来水。水的问题解决了,本以为就没事了,可没想到又出了新问题。村里种植的那些蔬菜都开始枯死,用这些菜做的饭更是有一股恶臭,让人无法下咽,吃过的人依旧是中毒的状况。想来也对,毕竟村里原来用的水是一口深水井,既然地下水有问题,那地上面种植的蔬菜也肯定有问题。村里也找了很多专业人士过来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一连排查了一个月也没解决。事情虽然没有解决,但人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大不了就从外面买菜吧,买回来的菜花费自然是高了很多,一些村民顶不住就离开了村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水的事情一直没有解决,又发生了别的事情。村里原来有一个小时候得病烧坏脑子的人,成天没事就在村里闲逛,见人就知道傻笑,也不说话。突然一天,他好了,举手投足都跟正常人无异,说话也清晰明了。见人就说什么“府君惊怒,幽冥重启,三界重分,神归天界,人归人处,鬼归幽都,若想苟全,早离此处。”所有人都当他是疯言疯语,没人在乎。直到三天后,他消失不见,他家里人便到处找他,还报了警,经过警察几天的寻找,终于是在村里的深水井里发现了他的尸体,他的尸体没有穿任何衣服,胸口上还刻着四个字“魂归嵩里”。要知道,深水井是在一座小房子里,外面还有一把铁门,上着锁,而且井口上还有一个几百斤的铁盖子,他一个人是搬不动的。而发现他尸体的时候,锁没有坏,铁盖子也没有动,他是怎么进去的,便成了一个迷。警察开始的断定是谋杀,可他是一个傻子,跟村里人也没什么过节,更别说利益冲突了,家里只有一个年过七十的老父亲,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在村里也很老实,家庭背景很简单,这么多年跟任何人没有结过仇,调查了几天没发现任何线索,而他父亲也认了命,说是天意不再追究,所以也就结了案。
等把他的尸体埋葬后,村里就开始不太平,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就会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声音还有影影绰绰的人影,就好像有很多人在村里走路,低声说话一样,可从屋内望去又什么也没有,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传出了很多闲言碎语,有说是村里得罪了泰山神,下了谕旨要惩罚村里人,有说是阴兵过境,这个村子正好是必经之路,也有说是傻子死的冤枉,死后鬼魂作祟,怎么说的都有,反正没有好话。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村里因为食物中毒的事情早就游客稀少了,再加这种邪乎事儿传了出去,让本来就日子不好过的村里人更是雪上加霜,短短几天就走了一大半人,农家院和民宿也都关门停业,整个村子日渐萧条。
刘家兄弟说完这些,也都是唉声叹气,只顾喝闷酒,说是过几天他们也准备走了,先去亲戚家待上一段时间,到时候再决定是不是回来,这几年还凑合挣了点钱,再不行就去别的村子租套房子,重新开农家院。
“随便坐吧。”
小个男人说了一句便拉开一个餐桌旁的椅子坐了上去。
我用鼻子嗅了嗅,烟草味夹杂着一点茉莉的香味,并没有外面的那种恶臭,应该是喷了空气清新剂。
我也坐了下来,打量起这个地方。屋子很大,放了五张圆形的餐桌,进门的地方有个柜台,后面摆着一些酒水,墙上还钉着一个菜单,写着一些特色农家菜的价格,挺普通的一个小饭店。
这时,那个瘦高的男人从里屋走了出来,说:
“哥,我告诉邱爷了,他说他那边有点事,等一个小时后让咱带着他去村支部。”
“行,我知道了。”
“兄弟,你怎么称呼?”
小个男人又问我。
“哦,我叫刘晓天,大哥,你怎么称呼?”
“咱还是本家,我叫刘得时,他是我弟弟刘得利。”
瘦高男人也坐在了桌子旁,一边惦着脚一边无所谓的看着我,那样子就像一个二流子。
我想再问什么,刘得时踢了他弟弟一脚说:
“不是饭做熟了吗,赶紧端过来,先吃饭。”
刘得利答应了一声,转身就进了里屋,那个女人也说了句让他看着孩子,也离开了。
刘得时把烟掐掉,一把搂过一个小男孩开始逗着他玩。
见孩子过来了,我也把烟踩灭问到:
“刘哥,这是你家孩子?”
“嗯,是的,这小子太皮了,叫叔叔。”
孩子看了我一眼,奶声奶气的叫了一声叔,就开始跟刘得时撒娇,说想去外面玩。
我笑着答应一声,从包里翻出一块巧克力递了过去,这还是我来的时候在车站小超市买的。
孩子看到巧克力,一把拿了过去,刘得时拍了他屁股一下,一瞪眼。
孩子赶忙又冲着我一笑,说了声谢谢就挣脱了他的怀抱去找另一个孩子分巧克力了。
“还挺懂礼貌。”
我称赞了一句。
刘得时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看着两个孩子分食巧克力,说:
“要不是外面那股臭味,他们两个早跑出去玩了。”
“这臭味是怎么回事?”
刘得时刚想说,又顿了一下,说:
“吃完饭再说吧,想起来就恶心,都因为你那个朋友,就是你说的那个王胖子的事,要不是他外面也不可能这样。”
他这么一说,我心里也大概有了底,看来确实是王胖子在这惹了事,所以人家才不让他离开。
这时,刘得利从里屋走了出来,手里还端着两盘菜,放到桌子上后就又回去了,随后又出来几个人,除了刘得利和离开的那个女人,还有两个岁数大的老人,应该是刘家兄弟的父母。
“小刘兄弟,一块吃点吧,这个点估计你也没吃饭,刚才又吐干净了。”
我有些尴尬的看着刘得时,连忙摆手。
“哈哈哈,放心吧,不收你钱,算我请你的。”
六个大人再加上两个孩子,也满满当当的坐了一桌,桌子上有六个菜,三荤三素,分量不少。刘得利随手在柜台后面拿了一瓶白酒还有四个杯子,给我们四个男人各自倒了一杯,我连忙摆手说不喝。毕竟是来找王胖子的,很多疑惑还没弄清楚,这要是喝多了可就耽误事了,向来听说山东人豪爽,好酒,我这点酒量估计跟人家也比不了。
推让了几回,刘得时他爸可能是看不过去了,说到:
“行了,人家说不喝就别老让了,自己喝就得了。”
“大叔,我来这里是办事的,不能喝酒,您老见谅。”
“小伙子,没事,我没挑你理,想喝就喝,不想喝就拉倒。”
老爷子这么一说,我也办法了:
“这样吧,我陪您喝一点。”
说完端起杯子就敬了过去。
见我不推脱了,老爷子也乐了,跟我碰了一下就喝了一大口。
“这么多天了没见生人,今天见到感觉还亲切了。”
都说山东人酒场上规矩多,现在人家长辈喝了一大口,我自然也不能少喝,索性就一口干了杯子里的酒。
看我这么豪爽,刘得时也笑了。
“小刘兄弟,这么豪爽,我也陪你干一个。”
说着也干了一杯,刘得利见都干了,自己留着酒也不得手,也是一口干了一杯。
不知不觉一瓶酒就喝完了,老爷子只喝了两杯就跟他老伴吃完饭离开了饭桌,说是去睡午觉,女人也带着两个孩子吃饱走了,临走时说让刘得时少喝点,下午还要去镇上买点菜回来。现在桌上只剩下我们三个男人,刘得利又开了一瓶酒,我们三个继续喝。都说酒是男人增进感情的必需品,这话还真没错,几杯酒下肚,我们三个就都开始称兄道弟了,微醺的状态下话匣子也打开了。
我虽然有些晕乎,但头脑也还算清醒,就问起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把我叫过来。
这次刘家兄弟没有再隐瞒,一五一十的跟我说了大概的情况。
他们这个村子背靠泰山,靠着旅游业的兴起大家都挣了钱,所以才有这么多开民宿和农家乐的,他们家也例外,生意一直很好。可在三个月前,村里的人突然集体中毒,来这里吃饭的游客也不例外,全部都是上吐下泻,如果只是几个农家乐倒也解释的通,可能会是饭菜不干净之类的,但严重就严重在是整个村子,一夜之间几乎村子里的所有人都中了毒,严重的直接昏迷,轻一点就是上吐下泻,万幸是没有人死亡。这件事也惊动了上面的有关部门,派了很多人来查,所有的农家乐和民宿都被停业整顿,一时间整个村子的游客都走光了,后来经过调查也查到了原因,可能是因为本地的水源问题。没有办法,整个村子被封了起来,如果不治理好就不准开业。村里商量了几天,为了保险起见就直接废弃了村里的水源,花钱从外面引进了自来水。水的问题解决了,本以为就没事了,可没想到又出了新问题。村里种植的那些蔬菜都开始枯死,用这些菜做的饭更是有一股恶臭,让人无法下咽,吃过的人依旧是中毒的状况。想来也对,毕竟村里原来用的水是一口深水井,既然地下水有问题,那地上面种植的蔬菜也肯定有问题。村里也找了很多专业人士过来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一连排查了一个月也没解决。事情虽然没有解决,但人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大不了就从外面买菜吧,买回来的菜花费自然是高了很多,一些村民顶不住就离开了村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水的事情一直没有解决,又发生了别的事情。村里原来有一个小时候得病烧坏脑子的人,成天没事就在村里闲逛,见人就知道傻笑,也不说话。突然一天,他好了,举手投足都跟正常人无异,说话也清晰明了。见人就说什么“府君惊怒,幽冥重启,三界重分,神归天界,人归人处,鬼归幽都,若想苟全,早离此处。”所有人都当他是疯言疯语,没人在乎。直到三天后,他消失不见,他家里人便到处找他,还报了警,经过警察几天的寻找,终于是在村里的深水井里发现了他的尸体,他的尸体没有穿任何衣服,胸口上还刻着四个字“魂归嵩里”。要知道,深水井是在一座小房子里,外面还有一把铁门,上着锁,而且井口上还有一个几百斤的铁盖子,他一个人是搬不动的。而发现他尸体的时候,锁没有坏,铁盖子也没有动,他是怎么进去的,便成了一个迷。警察开始的断定是谋杀,可他是一个傻子,跟村里人也没什么过节,更别说利益冲突了,家里只有一个年过七十的老父亲,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在村里也很老实,家庭背景很简单,这么多年跟任何人没有结过仇,调查了几天没发现任何线索,而他父亲也认了命,说是天意不再追究,所以也就结了案。
等把他的尸体埋葬后,村里就开始不太平,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就会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声音还有影影绰绰的人影,就好像有很多人在村里走路,低声说话一样,可从屋内望去又什么也没有,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传出了很多闲言碎语,有说是村里得罪了泰山神,下了谕旨要惩罚村里人,有说是阴兵过境,这个村子正好是必经之路,也有说是傻子死的冤枉,死后鬼魂作祟,怎么说的都有,反正没有好话。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村里因为食物中毒的事情早就游客稀少了,再加这种邪乎事儿传了出去,让本来就日子不好过的村里人更是雪上加霜,短短几天就走了一大半人,农家院和民宿也都关门停业,整个村子日渐萧条。
刘家兄弟说完这些,也都是唉声叹气,只顾喝闷酒,说是过几天他们也准备走了,先去亲戚家待上一段时间,到时候再决定是不是回来,这几年还凑合挣了点钱,再不行就去别的村子租套房子,重新开农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