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力荐郑森
朱慈烺眉头紧皱:崇祯说的这些情况,在很多历史类网络小说中都有提及,并不出乎意料。现在的问题是,凭着朝廷水师的这点家当,要想支撑13万大军的粮草供应,实在是很困难。而且在他的构想中,水师还必须支援陆军作战,这就更勉为其难了。
不过朱慈烺本来就没指望朝廷水师,他另有筹谋:“父皇,南方地区的水师呢?不能调来帮忙么?”
“南方?”崇祯感到意外,这一点他还从未想过。
“儿臣听说,郑芝龙麾下的水师规模不小,而且精于海战,为什么不将他的人马调一些过来助战呢?”
“皇儿说的是那个海盗出身的郑芝龙啊?”崇祯摇摇头:“朝廷之所以招降他,只是希望他不要祸害南方沿海的百姓,可从来没指望他为国效力。”
朱慈烺不得不承认,父皇对郑芝龙的定位还是比较精准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明朝灭亡后,郑芝龙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然而郑芝龙此举,只是为了个人的权位,并非真的想光复大明。一旦形势突变,在满清许以闽粤总督之位的利诱下,立刻选择了投降。
这样的人当然不值得信赖,但郑芝龙有一个儿子,那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郑森,后来被隆武帝赐名“郑成功”。
“父皇,郑芝龙固然不能指望,但是他手下那么多的人,还是有不少忠勇之士的,只要从中选好领军人物,在朝廷大军征战宁、锦时,一定能帮上大忙。”
“哦?”崇祯听了很感兴趣:“皇儿说的这个领军之人是谁?”
“郑芝龙长子郑森,可委以重任。”
“郑芝龙之子?”崇祯有些不悦:“这父子俩,难道有很大差别?”
“父皇,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郑森的忠君爱国之心,堪比日月,跟其父大不相同。”
崇祯感到惊奇:“皇儿怎么知道这些事?”
朱慈烺知道崇祯肯定会问到这个问题,早已想好了说辞:“师傅常教导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儿臣在读书之外,也常常关注天下大事,这郑森的情况,儿臣曾多次听人说过。”
“风声雨声读书声”这副对联,是明末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前世里,朱慈烺看过的网络小说,对于东林党的评价可并不怎么好,只有这副对联,普遍受到赞赏,因此他特地加以引用。
“好,好。”崇祯连声称赞:“如今国事艰难,皇儿能关注天下大事,为朕分忧,朕心甚慰,不知道这郑森多大年纪?”
朱慈烺想了想:“不到20岁。”
崇祯摇摇头:“还是太年轻,怕是难以担此重任啊。”
“父皇不必担忧,郑森的叔父郑鸿逵,也就是郑芝龙的胞弟,曾经跟着郑芝龙一起在海上闯荡多年,海战经验丰富,对朝廷也颇为忠心。有他在旁边帮衬着,郑森指挥船队是没有问题的。”
朱慈烺深知,选对人很重要,而历史已经给了他充分的提示,他自然要加以利用。
在原本的历史上,郑芝龙曾经拉着四弟郑鸿逵一起投降满清,被郑鸿逵拒绝。此后,郑鸿逵一直帮着郑森抗清,始终不曾改变,直到病死为止。
明末清初,很多人时而投降满清,时而回归南明,摇摆不定。而郑鸿逵虽然为人有些骄横,但在明末乱世能做到不改初衷,算是比较难得了。
见崇祯沉吟不语,朱慈烺加重了语气:“父皇,此行十分关键,德比才更重要,必须选一个对朝廷绝对忠心之人,才能放心将任务交给他。郑森就是那个可以完全信赖之人,儿臣愿为他担保。”
“皇儿这么有把握?”
“儿臣非常有把握。”朱慈烺态度坚决。
“也好。反正还有天津水师从旁协助,就算郑森年轻,也还不至于误事。”崇祯拿定了主意:“那就让他前来帮一帮洪承畴吧。”
“啊?”朱慈烺吃了一惊:合着父皇还是想让洪承畴出征啊?那我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其实,他倒不是非要跟洪承畴争这份功劳,只是因为洪承畴不仅没有办法打赢清军,而且还是大明的灾星,千万不能让其领军。可是现在父皇就相信洪承畴,该怎样才能说服父皇呢?
虽然比较困难,但朱慈烺还是得试一试:“父皇,水师并非只是运粮草,关键时刻还得助陆上的大军一臂之力。洪督师长期在内陆作战,对于这种全新的战法,未必清楚啊。”
崇祯有些惊讶:“这世上还有洪爱卿不懂的战法?那你说说,水师怎么帮助大军?”
“儿臣的想法是,朝廷大军千万不要沿着宁远到锦州的大道而行,因为那样就会远离海边,随时有被清兵包围之虞。必须沿着海边前进,一来便于水师提供粮草接济,二来如果被清兵包围在海边,水师可以从船上发炮,轰击敌人。”
“还能这么打仗?”对于儿子所说的战法,崇祯非常陌生。
朱慈烺耐心解释道:“海船之间的战斗,最早以前主要是依靠‘跳帮战’,就是等追上敌船后,跳上去拼杀,进而夺取对方战船;到了后来,则主要依靠架在船上的火炮互相轰击,看谁先把对方打垮。跳帮战虽然还在用,但已经居于次要地位了。父皇试想,战船既然能轰击敌船,自然也能轰击岸上的敌人。”
崇祯对于海战不太了解,听了朱慈烺的话,才知道海战跟陆战大有不同:“这些也是你从外面听来的?”
“是的,这些东西,圣贤书上当然不会讲,但却关乎我大明的前途,儿臣平时也就特地加以留意。”
“皇儿有心了。”崇祯对朱慈烺大加赞赏,有这么个太子帮自己出主意,而且似乎真的能解决问题,这真是大明的福气啊。想了想后,崇祯问道:“水师如果从战船上炮轰清军,那清军岂不是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之力?”
朱慈烺摇摇头:“那倒不是,战船上的大炮射程有限,清军只要离海远一些,就影响不大了。战船的支援,主要是让敌人无法对朝廷大军形成合围。”
崇祯陷入了沉思:清军攻打坚城屡屡吃亏,城头的火炮是一个重大因素。有传言称,当年努尔哈赤就是被袁崇焕的火炮所伤,最终不治。
不过,威力巨大的大型火炮移动不便,通常只能安放在城头,用来轰击攻城的清军。在历次守城战斗中,火炮曾多次重创敌人,令敌人胆寒。遗憾的是,由于大型火炮无法随军出城,因而未能在野战中助明军一臂之力。
不过朱慈烺本来就没指望朝廷水师,他另有筹谋:“父皇,南方地区的水师呢?不能调来帮忙么?”
“南方?”崇祯感到意外,这一点他还从未想过。
“儿臣听说,郑芝龙麾下的水师规模不小,而且精于海战,为什么不将他的人马调一些过来助战呢?”
“皇儿说的是那个海盗出身的郑芝龙啊?”崇祯摇摇头:“朝廷之所以招降他,只是希望他不要祸害南方沿海的百姓,可从来没指望他为国效力。”
朱慈烺不得不承认,父皇对郑芝龙的定位还是比较精准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明朝灭亡后,郑芝龙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然而郑芝龙此举,只是为了个人的权位,并非真的想光复大明。一旦形势突变,在满清许以闽粤总督之位的利诱下,立刻选择了投降。
这样的人当然不值得信赖,但郑芝龙有一个儿子,那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郑森,后来被隆武帝赐名“郑成功”。
“父皇,郑芝龙固然不能指望,但是他手下那么多的人,还是有不少忠勇之士的,只要从中选好领军人物,在朝廷大军征战宁、锦时,一定能帮上大忙。”
“哦?”崇祯听了很感兴趣:“皇儿说的这个领军之人是谁?”
“郑芝龙长子郑森,可委以重任。”
“郑芝龙之子?”崇祯有些不悦:“这父子俩,难道有很大差别?”
“父皇,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郑森的忠君爱国之心,堪比日月,跟其父大不相同。”
崇祯感到惊奇:“皇儿怎么知道这些事?”
朱慈烺知道崇祯肯定会问到这个问题,早已想好了说辞:“师傅常教导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儿臣在读书之外,也常常关注天下大事,这郑森的情况,儿臣曾多次听人说过。”
“风声雨声读书声”这副对联,是明末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前世里,朱慈烺看过的网络小说,对于东林党的评价可并不怎么好,只有这副对联,普遍受到赞赏,因此他特地加以引用。
“好,好。”崇祯连声称赞:“如今国事艰难,皇儿能关注天下大事,为朕分忧,朕心甚慰,不知道这郑森多大年纪?”
朱慈烺想了想:“不到20岁。”
崇祯摇摇头:“还是太年轻,怕是难以担此重任啊。”
“父皇不必担忧,郑森的叔父郑鸿逵,也就是郑芝龙的胞弟,曾经跟着郑芝龙一起在海上闯荡多年,海战经验丰富,对朝廷也颇为忠心。有他在旁边帮衬着,郑森指挥船队是没有问题的。”
朱慈烺深知,选对人很重要,而历史已经给了他充分的提示,他自然要加以利用。
在原本的历史上,郑芝龙曾经拉着四弟郑鸿逵一起投降满清,被郑鸿逵拒绝。此后,郑鸿逵一直帮着郑森抗清,始终不曾改变,直到病死为止。
明末清初,很多人时而投降满清,时而回归南明,摇摆不定。而郑鸿逵虽然为人有些骄横,但在明末乱世能做到不改初衷,算是比较难得了。
见崇祯沉吟不语,朱慈烺加重了语气:“父皇,此行十分关键,德比才更重要,必须选一个对朝廷绝对忠心之人,才能放心将任务交给他。郑森就是那个可以完全信赖之人,儿臣愿为他担保。”
“皇儿这么有把握?”
“儿臣非常有把握。”朱慈烺态度坚决。
“也好。反正还有天津水师从旁协助,就算郑森年轻,也还不至于误事。”崇祯拿定了主意:“那就让他前来帮一帮洪承畴吧。”
“啊?”朱慈烺吃了一惊:合着父皇还是想让洪承畴出征啊?那我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其实,他倒不是非要跟洪承畴争这份功劳,只是因为洪承畴不仅没有办法打赢清军,而且还是大明的灾星,千万不能让其领军。可是现在父皇就相信洪承畴,该怎样才能说服父皇呢?
虽然比较困难,但朱慈烺还是得试一试:“父皇,水师并非只是运粮草,关键时刻还得助陆上的大军一臂之力。洪督师长期在内陆作战,对于这种全新的战法,未必清楚啊。”
崇祯有些惊讶:“这世上还有洪爱卿不懂的战法?那你说说,水师怎么帮助大军?”
“儿臣的想法是,朝廷大军千万不要沿着宁远到锦州的大道而行,因为那样就会远离海边,随时有被清兵包围之虞。必须沿着海边前进,一来便于水师提供粮草接济,二来如果被清兵包围在海边,水师可以从船上发炮,轰击敌人。”
“还能这么打仗?”对于儿子所说的战法,崇祯非常陌生。
朱慈烺耐心解释道:“海船之间的战斗,最早以前主要是依靠‘跳帮战’,就是等追上敌船后,跳上去拼杀,进而夺取对方战船;到了后来,则主要依靠架在船上的火炮互相轰击,看谁先把对方打垮。跳帮战虽然还在用,但已经居于次要地位了。父皇试想,战船既然能轰击敌船,自然也能轰击岸上的敌人。”
崇祯对于海战不太了解,听了朱慈烺的话,才知道海战跟陆战大有不同:“这些也是你从外面听来的?”
“是的,这些东西,圣贤书上当然不会讲,但却关乎我大明的前途,儿臣平时也就特地加以留意。”
“皇儿有心了。”崇祯对朱慈烺大加赞赏,有这么个太子帮自己出主意,而且似乎真的能解决问题,这真是大明的福气啊。想了想后,崇祯问道:“水师如果从战船上炮轰清军,那清军岂不是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之力?”
朱慈烺摇摇头:“那倒不是,战船上的大炮射程有限,清军只要离海远一些,就影响不大了。战船的支援,主要是让敌人无法对朝廷大军形成合围。”
崇祯陷入了沉思:清军攻打坚城屡屡吃亏,城头的火炮是一个重大因素。有传言称,当年努尔哈赤就是被袁崇焕的火炮所伤,最终不治。
不过,威力巨大的大型火炮移动不便,通常只能安放在城头,用来轰击攻城的清军。在历次守城战斗中,火炮曾多次重创敌人,令敌人胆寒。遗憾的是,由于大型火炮无法随军出城,因而未能在野战中助明军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