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朱慈烺谢绝众将好意
洪承畴这两天一直担惊受怕,好不容易熬过了此次危机,便旧话重提:“大帅,我建议你以后还是常驻战舰上指挥,这样比较安全,万一再遇到昨天那样的危险时刻,你随时可以离开。只要有你在,我们就算全都战死在这里也没关系,你可以奏请朝廷,从关内再调一些人马过来,你领着他们继续跟满清干,迟早能把满清揍趴下。”
洪承畴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在场众将的一致认可:皇太极这个人确实厉害,以后说不定还会拿出什么厉害的杀招。另一方面,跟出征时相比,明军的兵力只剩下大约一半,减员十分严重,即使在人数上,相对于清军的优势也减弱了很多,因此大家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经过了这两天的严峻考验,明军上下对于清军已经完全不惧,大不了这几万人马跟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唯独不愿意大帅跟着一起战死。
对于众将的好意,朱慈烺非常感动,在感谢之余,他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不能离开将士们。试想一下,如果昨天我上了战舰,将士们恐怕坚持不了那么久,部队就已崩溃。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今天水师痛殴清军这一幕了。”
“大帅言之有理。”杨国柱表示赞同:“说实话,昨天将士们正是看到大帅一直跟他们在一起,这才能够勉力坚持,直到清军莫名其妙地撤退。打仗,有时候就是靠着一股信念在支撑,如果没有信念,很容易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众将纷纷点头:杨国柱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大帅留在岸上,那面帅字旗就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稳定了军心,作用确实不可小觑。
郑森本来非常希望朱慈烺能将大帐移到战舰上,听杨国柱这么一说,他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与明军将帅的和谐气氛相反,清军这边,皇太极跟臣下之间却充满了火药味。
在御前军事会议上,皇太极冲着多尔衮、多铎吼道:“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跟朱慈烺交手了那么多次,还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吗?明明看到明军的水师在不停开炮,为什么不赶紧下令撤退?”
多尔衮一脸委屈:“皇上不是严令,今日一战,必须全歼明军吗?除非有你的口谕,否则任何人不得后撤。你的话就撂在那,谁敢违抗?”
“没错,我是说过不准撤退,不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们两个征战这么多年,难道是猪脑子?说的好像你们以前没有违背过我的命令似的。”
清军今天的巨大损失让皇太极十分痛心,他有点失去理智,以至于开始口不择言了。
多铎听得十分恼火:皇上也太不把他们哥俩当人了,竟然当面骂他们是猪。这一仗,死伤的可都是他们俩的部下,能不心疼吗?可昨天是谁声色俱厉,言明谁敢撤退就惩办谁来着?这让他们哥俩能有什么办法?
至于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是指大将出征在外,远离皇上,面对瞬息万变的敌情没法请示,这才能够自己拿主意。可如今皇上就在离战场不太远的地方,这让他们如何自作主张?
因此,他们只得先派人向皇太极请示,得到同意后立刻下令两翼撤退,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多铎自认为他们哥俩没有做错什么,不料仍被皇上一通痛骂,实在是冤。
想到这里,多铎忍不住顶撞道:“昨天旺吉努受伤撤退,你吼了我们一顿;今天我们听了你的命令,你又责备我们。怎么做事的人总是挨骂?你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要不你亲自指挥,露两手给我们瞧瞧?”
听到多铎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多尔衮吓坏了,悄悄拉了拉多铎的战袍。
皇太极脸色铁青:这还是一个臣子对皇上说话的口吻吗?
此时的满清尚处于草创阶段,皇帝的权威远没有后世那么大,再加上多尔衮、多铎都是拥兵自重的王爷,两人骁勇善战,为满清立下无数功勋,因此皇太极也不能过分地用皇上的威严来压这哥俩。
气过之后,皇太极逐渐清醒了。多铎的反唇相讥,让他意识到自己刚才有点失态:打了败仗后一味地指责下属,并不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应有的表现。
定了定神,皇太极做起了自我检讨:“此仗我也有责任,我没有料到朱慈烺能这么迅速地找到了对付龟船的办法,还以为一切都跟昨天一样,可以手到擒来。是我低估了朱慈烺,最终导致了这场败仗。”
皇太极的表态,让多尔衮、多铎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多铎连忙致歉:“皇上,我刚才说话太过冲动,请皇上不要介意。”
皇太极摆摆手:“我不怪你。今天固然有点阴差阳错,但这个朱慈烺,也确实是我平生未见的大敌。以前在对阵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人时,虽然有时候也会感到头疼,但却谈不上害怕。然而在跟朱慈烺交过手后,我真的有点怕了。对付此人,必须做到一击致命,否则等到他缓过劲来,反咬一口,吃亏的就是我们了。”
多尔衮、多铎连连点头:皇上这话真是说到他们心坎上了。
多尔衮问道:“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皇太极叹了口气:“昨天本来是最好的机会,错过之后,再想有这样的机会怕是比较难了。我再好好想想吧,在此期间,不可轻举妄动。”
“遵旨。”
~~~~~~~~
连续两天的鏖战,让双方都精疲力尽,亟待休整。
又过了两天,从天津运送粮草的船到了三角山。这对明军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不仅补充了物资,而且一众伤兵都被运走,明军的负担大为减轻,得以重新轻装上阵。
只是这一次的伤兵数量实在太多,将回程的船都装满了,船上的水手们都为战况的惨烈感到震惊。
送走运粮船,朱慈烺回到大帐,吴三桂报告了一个糟糕的消息:“大帅,派去给锦州运送粮草的队伍,今天在归途中遭遇了清军袭击,只有少数几个逃了回来,其余的人要么战死,要么被俘。”
朱慈烺吃了一惊:“怎么会这样?”
吴三桂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许是被清军的探马察觉了吧。”
“这只是第三次给锦州送粮草,按理不应该这么快就被发现吧?”
“我也觉得奇怪,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吴三桂无可奈何地表示:“那条秘密小道已经彻底暴露,只能请大帅另想办法了。”
对于朱慈烺来说,这个结局并不意外,偷运粮草本来就只是个临时性的办法,他只是没想到,这才刚过去几天,就已经此路不通了。
洪承畴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在场众将的一致认可:皇太极这个人确实厉害,以后说不定还会拿出什么厉害的杀招。另一方面,跟出征时相比,明军的兵力只剩下大约一半,减员十分严重,即使在人数上,相对于清军的优势也减弱了很多,因此大家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经过了这两天的严峻考验,明军上下对于清军已经完全不惧,大不了这几万人马跟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唯独不愿意大帅跟着一起战死。
对于众将的好意,朱慈烺非常感动,在感谢之余,他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不能离开将士们。试想一下,如果昨天我上了战舰,将士们恐怕坚持不了那么久,部队就已崩溃。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今天水师痛殴清军这一幕了。”
“大帅言之有理。”杨国柱表示赞同:“说实话,昨天将士们正是看到大帅一直跟他们在一起,这才能够勉力坚持,直到清军莫名其妙地撤退。打仗,有时候就是靠着一股信念在支撑,如果没有信念,很容易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众将纷纷点头:杨国柱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大帅留在岸上,那面帅字旗就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稳定了军心,作用确实不可小觑。
郑森本来非常希望朱慈烺能将大帐移到战舰上,听杨国柱这么一说,他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与明军将帅的和谐气氛相反,清军这边,皇太极跟臣下之间却充满了火药味。
在御前军事会议上,皇太极冲着多尔衮、多铎吼道:“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跟朱慈烺交手了那么多次,还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吗?明明看到明军的水师在不停开炮,为什么不赶紧下令撤退?”
多尔衮一脸委屈:“皇上不是严令,今日一战,必须全歼明军吗?除非有你的口谕,否则任何人不得后撤。你的话就撂在那,谁敢违抗?”
“没错,我是说过不准撤退,不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们两个征战这么多年,难道是猪脑子?说的好像你们以前没有违背过我的命令似的。”
清军今天的巨大损失让皇太极十分痛心,他有点失去理智,以至于开始口不择言了。
多铎听得十分恼火:皇上也太不把他们哥俩当人了,竟然当面骂他们是猪。这一仗,死伤的可都是他们俩的部下,能不心疼吗?可昨天是谁声色俱厉,言明谁敢撤退就惩办谁来着?这让他们哥俩能有什么办法?
至于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是指大将出征在外,远离皇上,面对瞬息万变的敌情没法请示,这才能够自己拿主意。可如今皇上就在离战场不太远的地方,这让他们如何自作主张?
因此,他们只得先派人向皇太极请示,得到同意后立刻下令两翼撤退,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多铎自认为他们哥俩没有做错什么,不料仍被皇上一通痛骂,实在是冤。
想到这里,多铎忍不住顶撞道:“昨天旺吉努受伤撤退,你吼了我们一顿;今天我们听了你的命令,你又责备我们。怎么做事的人总是挨骂?你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要不你亲自指挥,露两手给我们瞧瞧?”
听到多铎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多尔衮吓坏了,悄悄拉了拉多铎的战袍。
皇太极脸色铁青:这还是一个臣子对皇上说话的口吻吗?
此时的满清尚处于草创阶段,皇帝的权威远没有后世那么大,再加上多尔衮、多铎都是拥兵自重的王爷,两人骁勇善战,为满清立下无数功勋,因此皇太极也不能过分地用皇上的威严来压这哥俩。
气过之后,皇太极逐渐清醒了。多铎的反唇相讥,让他意识到自己刚才有点失态:打了败仗后一味地指责下属,并不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应有的表现。
定了定神,皇太极做起了自我检讨:“此仗我也有责任,我没有料到朱慈烺能这么迅速地找到了对付龟船的办法,还以为一切都跟昨天一样,可以手到擒来。是我低估了朱慈烺,最终导致了这场败仗。”
皇太极的表态,让多尔衮、多铎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多铎连忙致歉:“皇上,我刚才说话太过冲动,请皇上不要介意。”
皇太极摆摆手:“我不怪你。今天固然有点阴差阳错,但这个朱慈烺,也确实是我平生未见的大敌。以前在对阵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人时,虽然有时候也会感到头疼,但却谈不上害怕。然而在跟朱慈烺交过手后,我真的有点怕了。对付此人,必须做到一击致命,否则等到他缓过劲来,反咬一口,吃亏的就是我们了。”
多尔衮、多铎连连点头:皇上这话真是说到他们心坎上了。
多尔衮问道:“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皇太极叹了口气:“昨天本来是最好的机会,错过之后,再想有这样的机会怕是比较难了。我再好好想想吧,在此期间,不可轻举妄动。”
“遵旨。”
~~~~~~~~
连续两天的鏖战,让双方都精疲力尽,亟待休整。
又过了两天,从天津运送粮草的船到了三角山。这对明军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不仅补充了物资,而且一众伤兵都被运走,明军的负担大为减轻,得以重新轻装上阵。
只是这一次的伤兵数量实在太多,将回程的船都装满了,船上的水手们都为战况的惨烈感到震惊。
送走运粮船,朱慈烺回到大帐,吴三桂报告了一个糟糕的消息:“大帅,派去给锦州运送粮草的队伍,今天在归途中遭遇了清军袭击,只有少数几个逃了回来,其余的人要么战死,要么被俘。”
朱慈烺吃了一惊:“怎么会这样?”
吴三桂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许是被清军的探马察觉了吧。”
“这只是第三次给锦州送粮草,按理不应该这么快就被发现吧?”
“我也觉得奇怪,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没用了。”吴三桂无可奈何地表示:“那条秘密小道已经彻底暴露,只能请大帅另想办法了。”
对于朱慈烺来说,这个结局并不意外,偷运粮草本来就只是个临时性的办法,他只是没想到,这才刚过去几天,就已经此路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