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公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淋尖踢斛(三)

    “咳,还不是因为脚踢淋尖。”高管理一边走一边摇头。

    “淋尖踢斛,胡大人知道这事不?”陈艾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忙问。

    “知县大老爷却不知道,这事也不好去麻烦他老人家。”高管理走得飞快,胸口不住起伏,有些气喘,也不知道是急还是累了。

    所谓的淋尖踢斛说起来也算是明朝征税时的一种特殊产物。

    明朝的赋税分为实物税和现金税两种。

    现金税主要是针对商户,商人在经营活动中经手的货物实在太多,比如一家药铺,怎么着也有好几百种药材,你若征收实物税,总不可能每种药材都收上一点。因此,对于商家,朝廷一般按照他们的营业额收取百分之十的现金做为当税款。

    至于实物税,主要针对普通农户。因为明朝初年商业还不甚发达,帝国主要由小自耕农构成,手头也没那么多现金。所以,朝廷索性征收实物。你是种粮的吧,直接交粮食好了。你种水果,好,到收获季节交些果子过来。捕鱼的?鱼干我也要。

    其实,实物税对农户还是有好处的,可免得百姓受到商家的盘剥,和农产品受到气候季节的影响而贬值。

    但是,如此也有一个麻烦。比如你是果农,种了两亩葡萄,到收获季节时交了一百斤葡萄给官府。官府征收到葡萄之后,验收装箱完毕,还得送到京城里去交帐。路途遥远,肯定有烂掉的,这烂掉的部分朝廷肯定不会认帐。而农户已经足额交税,也与他们无关。

    难不成这部分损耗还落实到地方官头上去?

    如果这样,这官只会越当越穷,就算你富如和绅,也经不起这种折腾。

    因此,地方官在征收实物税的时候,通常会根据百姓所交纳的实物类型加上一部分损耗。这部分损耗也会根本食物品种不同,有不同的比例。时鲜土产比例高些,容易存放的物品则低一些。

    可这个比例朝廷也没有一定之规,大多由地方官灵活掌握,可说是知县们一言而决。一旦在实施上出现问题,就有虐民害民的嫌疑。

    就因为看到这个弊端,万历年首辅张居正索性尽废实物税,全部折合成现银,如此才将这个弊政彻底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这就是有名的一条鞭法。

    当然,一条鞭法的实施是建立在商品经济极大发达和美洲白银大量输入的历史背景之中。就洪武年而言,地方商业还不发达,而贵金属缺乏到朝廷大量印刷宝钞用来替代金银在市场上流通的地步。所以,一条鞭法在洪武初年并没有实际意义。

    那么,实物税在如今这种历史背景下却是必然的选择。

    兼之明朝初年地方官的俸禄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就陈艾所知,胡知县年俸九十石米,也就是一千两百斤的模样。也就是说,一个月有一百多斤粮食。这点米,也只够他一个人吃饭。

    可光他一个人吃饭还不算,明朝政府编制都小。像现在的吴江,只他一个人是在编的公务员。其他的衙役、师爷、书吏都需要知县自己出钱聘请,这部分开销国家可不认。

    碰到正直一点的官员,这官只会越当越穷。

    所以,不少官员将主意打到夏秋两税的损耗上面,用这部分截流的款项维持政府的日常运转。

    这其中,淋尖踢斛是最常用的一个手段。

    吴江本是一个产粮大县,每年的截流都是一笔大数字。

    那么,什么叫淋尖踢斛呢?

    简单来说,官府在征收粮食的时候通常会弄一个大斛做容器,让农民将粮食倒进斛中称重。谷堆要按尖堆型装起来,会有一部分超出斛壁。这个时候,衙门里的人就会突然一脚踢过去。

    这一脚通常都势大力沉,必然有不少粮食溢出来掉到地上。

    粮食只要落到地上,就是衙门的,这部分粮食就是衙门用来弥补粮食押运途中的损耗和维持日常开销的截流。

    这也是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普通百姓也默许官府这么干。毕竟,一斛粮食中溢到地上也不过二三两,还能容忍。

    当然,像吴江这种上县,几万户百姓,每户克扣二两,加一起就是好万斤粮食,折合宝钞至少五万贯,用来养活衙门里十来号人没有任何问题。

    可今日的情形却有不同,有个突发情况。

    今天上午,同里那边的农户在里长的组织下有一千多户百姓背着粮食来县城完税,衙门里的工作忙了起来,人手也是不足。于是,就连在家中养伤的付班头也过去蹲点维持秩序。

    衙役们已经好几个月没领薪水,都眼巴巴地指望着能从这里分些损害回家过日子,踢起大斛来也格外卖力。

    一开始,秩序还很良好,到中午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事情是这样,一户姓严的农户家中有百来亩水田,加上人丁兴旺,四个儿子都没有分家,在同里也算是中上人家,每年所交的税款也特别多。这一日,严老汉赶了牛车拉着粮食带着四个儿子来粮库交粮,刚一进库,那头拉车的牯牛受了惊,一通乱跑,将车上两千多斤粮食全部掀翻在地。白花花的大米淌了一地。

    于是,严老汉一家手忙脚乱地开始收集地上的大米。

    但问题是,一看到地上的大米,衙役们眼睛都绿了。尤其是付班头,上前一步:“慢着,掉到地上的粮食就是官府的,谁也不许动。”

    这事若是真论起歪理来,付长贵也在理,毕竟仓库地上也堆有不少粮食,库房是国家的,粮食只要一落地,就算是入库了。

    可这一车粮食实在太多,平白被官府拿了去,换谁都会急眼。

    严老汉和四个儿子也急了,上前理论,一言不合,就与付长贵等人扭打起来。可他们如何是衙役们的对手,被打得头破血流不说,还被放倒了好几个。

    高管见势不妙,忙跑过来找陈艾。毕竟,税务上的具体工作都由他负责。

    “糊涂啊,出这么大事,怎么不去通报知县大人。”陈艾不住跺脚。

    “这事……不大吧,不就是几个刁民闹事被班头给打了。”高管理眨巴着眼睛。

    “你却不知道,这可是群体事件。”陈艾一边急行一边苦笑着摇头:“真弄将事情闹大了,只怕知县大人也要犯了干系……”他心中突然一惊,有一种奇怪的想法。

    会不会是付长贵这厮故意胡闹,想把这件事搞大,牵涉到胡知县头上去。以朝廷现在的苛刻和皇帝喜怒无常的性子,碰到这种事情,照例会将胡梦海夺官免职,缉拿回京问审。只要胡知县一倒,那付班头还不知会怎么对付我陈艾。

    这个付班头,还真是坏得可以啊!

    陈艾忙道:“老高,事不宜迟,你立即跑去禀告胡大人,粮库那边我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