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剿匪(1)
既然下定了决心,宇流明就吩咐二牛抓紧时间训练,两日之后,民团开拔出城剿匪。由于这些新兵多是第一次上战场,对于前期二牛对这些士卒的训练宇流明心里也不是特别有底,想了想之后还是派人联络了李平,让他从警备营中抽调一个排的正规士卒协同出战。但是在得知民团即将进山剿匪的消息后,县令陈孙却首先跳出来反对。他倒不是干涉宇流明的行动,而是认为既然盗匪没有来主动侵袭县城,宇流明就不应该去主动招惹对方。对于这种幼稚的逻辑,宇流明自然是不屑一顾的,但是毕竟对方是县令,宇流明还是联合了周汉臣,两人轮番上阵劝说,并保证此战必胜之后,才最终逼得陈孙不得不答应民团出征。
两日后,民团从县城开拔,对外则是宣称外出操兵,督促各地加紧准备秋粮征收,赤哥等部分彝族精壮也随队出征。在出发当日,林青也跑来找到宇流明,要求随队出征,一方面是他亲自去摸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林青曾经遭到过盗匪的追杀,几乎丧命,这一次跟着去剿匪也是存了要报仇的心思。
另外,县里的工匠大师鲁彦也赶来送行,临行之时,鲁大师命手下匠人抬来十几个瓷坛子。宇流明打开坛子一看,只见里面装着些黑乎乎、有些粘稠的液体,宇流明见状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有些惊喜的说道:
“这是‘黑水’?”
鲁彦大师微笑着点点头,对宇流明说道:
“巡检大人果然见多识广,正是此物!大人有了此物,若是遇上贼人凶悍,士卒抵敌不过,不妨就用此物烧他娘的。”
‘黑水’也就是现今的石油,最早见于前汉《汉书》,“有洧水可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称“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前唐段成武的《酉阳杂俎》记载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燃灯,极明”。西晋《博物志》记载了“甘肃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燃极明,与膏无异,膏与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由于‘黑水’其易于燃烧但产量稀少,人工并不能制造,故在历朝都被作为军事物资予以严格管制,在本朝更是如此。
宇流明详细询问了此物的出处,原来是鲁彦大师带着匠人在南面的村子为官府修补农器之时,以外在一处废弃的矿洞中发现的,而今听闻宇流明要带队出城剿匪所以特意来将此物献给宇流明。宇流明满含感激的收下了鲁彦大师送来的‘黑水’,临别时对鲁大师道:
“此番剿贼若能成功,鲁大师功不可没!”
部队一路行军,来到了县城东北面六十里一个唤作“吴家台子”的山坳,这里的山前有一条小河,宇流明把部队驻扎在河边一处地势平缓的开阔地,被称作“上河头”的地方。按照林青搜集的情报,有一股规模大约在五十人上下的盗匪就藏匿在这一片山区当中。
按照原定计划,宇流明命令二牛和林青两人分别带领三十名士卒从山坳东西两侧开始进行搜索,宇流明自己则带领包括一个排正规军的五十人从南往北沿着山路挺进。三路人马从不同的方向形成一个钳形的搜索态势,在山坳当中找寻盗匪的踪迹。
五十人规模的盗匪相对于一个山坳来说确实太小,很难发现他们的踪迹,一开始一连两日民团并没有什么收获。但是随着搜索的逐渐深入,以及搜索范围的逐渐缩小,到了第三天,民团终于锁定住了这股盗匪的位置。三支部队分别从不同的方向逐渐的向着盗匪营地所在的位置挤压过来,沿途隐蔽的除去了盗匪安插的各种岗哨和斥候,使得这股盗匪在陷入重围的时候仍然没有察觉危险已经降临。
盗匪的营地在一处山涧里,背靠着一处绝壁,地势颇有几分险要。如果单纯的正面强攻,民团可能会遭受到极大的伤亡,不过好在前期外围的清剿做的很完美,盗匪对于宇流明等人的到来丝毫没有察觉。
为了谨慎起见,宇流明命令从李平那借调来的一个排的正规军等到天黑之后做为前锋偷偷的摸上去,然后自己率领民团本部人马紧随其后向着盗匪的营地悄悄靠近。
那一个连的正规军素质确实过硬,在靠近盗匪营地的过程中,悄无声息的干掉了营地外围的岗哨,行动迅捷的打开了营地大门,把各种栅栏、鹿角之类的障碍物尽数移开,整个过程丝毫没有引起营地内盗匪的注意。
接下来,屠杀开始了,那些士兵熟练的的用手中兵刃挑开营帐的门帘,冲入帐中对着帐内的盗匪便是一阵乱砍。宇流明麾下的民团也学着那些正规军士兵的样子,逐个对盗匪的宿营帐篷进行围剿。一时间,整个营地之内喊杀声、哀嚎声四起。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营帐的盗匪似乎战斗力比较顽强,并没有在民团士卒的围剿之下丧失战斗力,相反这一伙盗匪竟然依靠自身强悍的战斗力把冲进帐篷的士卒给逼了出去。正在这一处民团士卒一慌神的时候,营帐内的盗匪竟然从不同方向破帐而出,向着四周包围他们的民团士卒冲杀过来。转眼之间便有两名民团士卒被盗匪砍倒,一旁的士卒眼见盗匪如此凶悍,一时间竟然有些畏缩不前。
那一股顽强的盗匪大约在十人左右,眼见己方悍不畏死的打法把这些官兵给揍懵了,顿时士气大振,一番厮杀之后,又汇聚在一起,一齐向外突围。官兵这边的包围圈原本比较薄弱,再加上民团士卒大多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眼见己方伤了几个人,心中顿时有些怯了,眼见十余名盗匪聚在一起这么冲过来,转眼间便从官兵的包围圈上撕开一条口子。
宇流明此时站在远端指挥,及时的发现了这一状况,眉头微微一皱,看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卒即使经过再多训练仍然称不上是合格的战斗单位。随即,他命二牛带十个人上前阻挡住冲出包围圈的那一股盗匪的去路,然后又调集赤哥带着二十余名彝族精壮从侧翼包抄夹击。
两日后,民团从县城开拔,对外则是宣称外出操兵,督促各地加紧准备秋粮征收,赤哥等部分彝族精壮也随队出征。在出发当日,林青也跑来找到宇流明,要求随队出征,一方面是他亲自去摸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林青曾经遭到过盗匪的追杀,几乎丧命,这一次跟着去剿匪也是存了要报仇的心思。
另外,县里的工匠大师鲁彦也赶来送行,临行之时,鲁大师命手下匠人抬来十几个瓷坛子。宇流明打开坛子一看,只见里面装着些黑乎乎、有些粘稠的液体,宇流明见状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有些惊喜的说道:
“这是‘黑水’?”
鲁彦大师微笑着点点头,对宇流明说道:
“巡检大人果然见多识广,正是此物!大人有了此物,若是遇上贼人凶悍,士卒抵敌不过,不妨就用此物烧他娘的。”
‘黑水’也就是现今的石油,最早见于前汉《汉书》,“有洧水可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称“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前唐段成武的《酉阳杂俎》记载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燃灯,极明”。西晋《博物志》记载了“甘肃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燃极明,与膏无异,膏与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由于‘黑水’其易于燃烧但产量稀少,人工并不能制造,故在历朝都被作为军事物资予以严格管制,在本朝更是如此。
宇流明详细询问了此物的出处,原来是鲁彦大师带着匠人在南面的村子为官府修补农器之时,以外在一处废弃的矿洞中发现的,而今听闻宇流明要带队出城剿匪所以特意来将此物献给宇流明。宇流明满含感激的收下了鲁彦大师送来的‘黑水’,临别时对鲁大师道:
“此番剿贼若能成功,鲁大师功不可没!”
部队一路行军,来到了县城东北面六十里一个唤作“吴家台子”的山坳,这里的山前有一条小河,宇流明把部队驻扎在河边一处地势平缓的开阔地,被称作“上河头”的地方。按照林青搜集的情报,有一股规模大约在五十人上下的盗匪就藏匿在这一片山区当中。
按照原定计划,宇流明命令二牛和林青两人分别带领三十名士卒从山坳东西两侧开始进行搜索,宇流明自己则带领包括一个排正规军的五十人从南往北沿着山路挺进。三路人马从不同的方向形成一个钳形的搜索态势,在山坳当中找寻盗匪的踪迹。
五十人规模的盗匪相对于一个山坳来说确实太小,很难发现他们的踪迹,一开始一连两日民团并没有什么收获。但是随着搜索的逐渐深入,以及搜索范围的逐渐缩小,到了第三天,民团终于锁定住了这股盗匪的位置。三支部队分别从不同的方向逐渐的向着盗匪营地所在的位置挤压过来,沿途隐蔽的除去了盗匪安插的各种岗哨和斥候,使得这股盗匪在陷入重围的时候仍然没有察觉危险已经降临。
盗匪的营地在一处山涧里,背靠着一处绝壁,地势颇有几分险要。如果单纯的正面强攻,民团可能会遭受到极大的伤亡,不过好在前期外围的清剿做的很完美,盗匪对于宇流明等人的到来丝毫没有察觉。
为了谨慎起见,宇流明命令从李平那借调来的一个排的正规军等到天黑之后做为前锋偷偷的摸上去,然后自己率领民团本部人马紧随其后向着盗匪的营地悄悄靠近。
那一个连的正规军素质确实过硬,在靠近盗匪营地的过程中,悄无声息的干掉了营地外围的岗哨,行动迅捷的打开了营地大门,把各种栅栏、鹿角之类的障碍物尽数移开,整个过程丝毫没有引起营地内盗匪的注意。
接下来,屠杀开始了,那些士兵熟练的的用手中兵刃挑开营帐的门帘,冲入帐中对着帐内的盗匪便是一阵乱砍。宇流明麾下的民团也学着那些正规军士兵的样子,逐个对盗匪的宿营帐篷进行围剿。一时间,整个营地之内喊杀声、哀嚎声四起。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营帐的盗匪似乎战斗力比较顽强,并没有在民团士卒的围剿之下丧失战斗力,相反这一伙盗匪竟然依靠自身强悍的战斗力把冲进帐篷的士卒给逼了出去。正在这一处民团士卒一慌神的时候,营帐内的盗匪竟然从不同方向破帐而出,向着四周包围他们的民团士卒冲杀过来。转眼之间便有两名民团士卒被盗匪砍倒,一旁的士卒眼见盗匪如此凶悍,一时间竟然有些畏缩不前。
那一股顽强的盗匪大约在十人左右,眼见己方悍不畏死的打法把这些官兵给揍懵了,顿时士气大振,一番厮杀之后,又汇聚在一起,一齐向外突围。官兵这边的包围圈原本比较薄弱,再加上民团士卒大多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眼见己方伤了几个人,心中顿时有些怯了,眼见十余名盗匪聚在一起这么冲过来,转眼间便从官兵的包围圈上撕开一条口子。
宇流明此时站在远端指挥,及时的发现了这一状况,眉头微微一皱,看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卒即使经过再多训练仍然称不上是合格的战斗单位。随即,他命二牛带十个人上前阻挡住冲出包围圈的那一股盗匪的去路,然后又调集赤哥带着二十余名彝族精壮从侧翼包抄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