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回 楚国外交家屈完
书接上回,齐桓公南征楚国,楚国大夫屈完说你们在北海,我们在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你们跑我们楚国干嘛来了?
这偷袭都被人家发现了,可管仲却说,因为你们不给周王室进贡包茅,王室都没法而过滤酒了,还有当年周昭王南巡,在你们楚国的地界没了,我们来调查这事儿。
这包茅呀,是楚国特产的一种茅草,又叫菁茅。周朝初期,楚国很穷,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当贡品进贡给周天子,周天子为了照顾楚国人,就让楚国人用这种包茅作为贡品。
而这种包茅的作用,就是可以用来过滤酒,尤其是祭祀用的酒。据说,用包茅过滤的就清澈甘醇,酒香四溢,被称为神酒。
这种用包茅过滤酒的习俗,在现在的湖北有些地方和韩国都还可以看到。
而大家知道,在当时祭祀祖先和神灵,可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左传》上都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和战争。
现在因为楚国不进贡包茅,都影响了大周王室的祭祀,这是多大的责任呀。
见管仲用楚国不进贡包茅的事来说事,屈完就说“这些年大周王室也是乱糟糟的,不按时进贡的事也不仅仅我们一家。不过既然您这次特意提到这件事。
我们楚国没有按时纳贡,这可能是楚王公事繁忙,一时失察,以后我们保证按时进贡齐便是。”
这不,关于进贡包茅的事,楚国人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不就是些茅草吗,我们楚国多的是,以后每年给周王送些去就是。
关于管仲说的另一件事,周昭王南巡楚国,后来就没在回去的事,屈完可不能接招,而是说“当年周昭王是坐船南巡的,至于为什么没回去,您还是去问问河水,这事我们楚国可不知道。”
周昭王是周朝的第四位天子,周昭王南巡的事,距离这次齐国南征三百多年,据说那次是周昭王战胜了南方的少数民族,缴获了大量的青铜器,因为船只携带这些战利品渡江,导致了沉船。
三百多年过去了,管仲用这件事情来责问楚国,确实是没有道理,所以屈完说,关于这件事,你去问问河水吧。这回答不卑不亢,相当外交,不愧是有名的外交家。
这番说辞竟让管仲也无言以对。
屈完离开后,管仲对齐桓公说“楚国人倔强,光靠耍嘴皮子是不能让他们屈服的,咱们的大军还得继续先前,在逼迫他们一下。”
于是,齐桓公带领的南征的八国联军又继续前进,来到楚国的陉(xíng)山,这里已是深入楚国境内,离汉江不远了。
管仲下令“就在这里驻扎。”
其他几家诸侯国主说“既然咱们都已经深入楚国了,为什么不干脆渡过汉水,和楚国人决一死战呢,为什么要在这里驻扎?”
管仲说“人家楚国都派了使臣来过了,那肯定是有所准备,咱们冒冒失失渡江,和楚国开战,胜负难料。而咱们大军驻扎此地,楚国人也吃不准咱们,肯定害怕咱们的大军,所以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还会派使臣前来谈判,打仗这事,不一定非要真刀真枪,你死我活,有时候,谈判也是个好办法。”
见管仲这么说,各位诸侯也是将信将疑,大家虽然议论纷纷,但盟主是齐桓公,所以大家也只得听从。
而楚国那边,楚成王熊恽早已将北伐郑国的军队调回,又拜令尹斗子文为三军统帅,将楚国精锐之师,布防在汉水南岸,只要中原诸侯国敢渡汉水,就会迎头痛击。
看看,南北双方剑拔弩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南北战争,仿佛一触即发。
然而,探马来报“北方的八国联军,屯兵陉(xíng)山,不往前走了。”
接到探报,斗子文也是轻轻松了一口气,说“管仲果然是深谙兵法,不到万全之际,不会发兵。可是这八国联军,这么多人,在陉(xíng)山逗留不前,这到底是有什么阴谋呢?
毕竟这齐国现在可是超级大国,诸侯盟主,咱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引而不发未上。
大王,咱们还是再派个使节,去探探对方的虚实,观察观察他们的动向,再做打算。”
看看,这就是你有弹,我有弹,轻易不放弹。
楚成王见斗子文这样说,就问“那这次又派谁去做使臣呢?”
斗子文说“屈完大夫既然和管仲正面接触过了,就还是劳烦屈大夫辛苦一趟了。”
屈完说“咱们楚国要向大周王室继续进贡包茅的事,上次我都答应了管仲和齐侯的。还有,大王若是心里想着要与齐侯讲和,那我去是可以的,我会极力斡旋,缓和当下紧张的气氛;但,大王若是心里想着要开战的话,那最好还是另外选派能人前去,我怕是不能胜任。”
楚成王说“是战是和,爱卿看了北方联军的情况可以自行决断,寡人既然派你去做使臣,这权利就交给你,绝不会限制你。”
看看,这就是楚成王的气魄,完全信任和支持屈完,所以历史上的明君贤臣都是相互的。
屈完见楚成王这样信任自己,当然也非常感动,对楚成王行了大礼说到“大王放心,臣定以咱们楚国的利益为重,不辱使命。”
接到通报,楚国使臣屈完又来了,管仲对齐桓公说“君上,楚国使臣这次过来,是和咱们讲和的。”
楚国大夫屈完进到齐军大营,向齐桓公行礼拜见,齐桓公还礼,并问屈完这次的来意。
屈完说“我家主公因为没有按时向大周王室上交贡品,以致劳烦您前来责问,为此,咱们深感歉意。烦请贵君先后退一舍,我们这就把该上交的贡品送来。”
齐桓公说“屈大夫能够让你家主公重新履行以前的职责,这样寡人也可以在大周天子面前交差了,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当下传令八国联军立刻后退三十里,在召陵驻扎。
这偷袭都被人家发现了,可管仲却说,因为你们不给周王室进贡包茅,王室都没法而过滤酒了,还有当年周昭王南巡,在你们楚国的地界没了,我们来调查这事儿。
这包茅呀,是楚国特产的一种茅草,又叫菁茅。周朝初期,楚国很穷,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当贡品进贡给周天子,周天子为了照顾楚国人,就让楚国人用这种包茅作为贡品。
而这种包茅的作用,就是可以用来过滤酒,尤其是祭祀用的酒。据说,用包茅过滤的就清澈甘醇,酒香四溢,被称为神酒。
这种用包茅过滤酒的习俗,在现在的湖北有些地方和韩国都还可以看到。
而大家知道,在当时祭祀祖先和神灵,可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左传》上都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和战争。
现在因为楚国不进贡包茅,都影响了大周王室的祭祀,这是多大的责任呀。
见管仲用楚国不进贡包茅的事来说事,屈完就说“这些年大周王室也是乱糟糟的,不按时进贡的事也不仅仅我们一家。不过既然您这次特意提到这件事。
我们楚国没有按时纳贡,这可能是楚王公事繁忙,一时失察,以后我们保证按时进贡齐便是。”
这不,关于进贡包茅的事,楚国人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不就是些茅草吗,我们楚国多的是,以后每年给周王送些去就是。
关于管仲说的另一件事,周昭王南巡楚国,后来就没在回去的事,屈完可不能接招,而是说“当年周昭王是坐船南巡的,至于为什么没回去,您还是去问问河水,这事我们楚国可不知道。”
周昭王是周朝的第四位天子,周昭王南巡的事,距离这次齐国南征三百多年,据说那次是周昭王战胜了南方的少数民族,缴获了大量的青铜器,因为船只携带这些战利品渡江,导致了沉船。
三百多年过去了,管仲用这件事情来责问楚国,确实是没有道理,所以屈完说,关于这件事,你去问问河水吧。这回答不卑不亢,相当外交,不愧是有名的外交家。
这番说辞竟让管仲也无言以对。
屈完离开后,管仲对齐桓公说“楚国人倔强,光靠耍嘴皮子是不能让他们屈服的,咱们的大军还得继续先前,在逼迫他们一下。”
于是,齐桓公带领的南征的八国联军又继续前进,来到楚国的陉(xíng)山,这里已是深入楚国境内,离汉江不远了。
管仲下令“就在这里驻扎。”
其他几家诸侯国主说“既然咱们都已经深入楚国了,为什么不干脆渡过汉水,和楚国人决一死战呢,为什么要在这里驻扎?”
管仲说“人家楚国都派了使臣来过了,那肯定是有所准备,咱们冒冒失失渡江,和楚国开战,胜负难料。而咱们大军驻扎此地,楚国人也吃不准咱们,肯定害怕咱们的大军,所以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还会派使臣前来谈判,打仗这事,不一定非要真刀真枪,你死我活,有时候,谈判也是个好办法。”
见管仲这么说,各位诸侯也是将信将疑,大家虽然议论纷纷,但盟主是齐桓公,所以大家也只得听从。
而楚国那边,楚成王熊恽早已将北伐郑国的军队调回,又拜令尹斗子文为三军统帅,将楚国精锐之师,布防在汉水南岸,只要中原诸侯国敢渡汉水,就会迎头痛击。
看看,南北双方剑拔弩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南北战争,仿佛一触即发。
然而,探马来报“北方的八国联军,屯兵陉(xíng)山,不往前走了。”
接到探报,斗子文也是轻轻松了一口气,说“管仲果然是深谙兵法,不到万全之际,不会发兵。可是这八国联军,这么多人,在陉(xíng)山逗留不前,这到底是有什么阴谋呢?
毕竟这齐国现在可是超级大国,诸侯盟主,咱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引而不发未上。
大王,咱们还是再派个使节,去探探对方的虚实,观察观察他们的动向,再做打算。”
看看,这就是你有弹,我有弹,轻易不放弹。
楚成王见斗子文这样说,就问“那这次又派谁去做使臣呢?”
斗子文说“屈完大夫既然和管仲正面接触过了,就还是劳烦屈大夫辛苦一趟了。”
屈完说“咱们楚国要向大周王室继续进贡包茅的事,上次我都答应了管仲和齐侯的。还有,大王若是心里想着要与齐侯讲和,那我去是可以的,我会极力斡旋,缓和当下紧张的气氛;但,大王若是心里想着要开战的话,那最好还是另外选派能人前去,我怕是不能胜任。”
楚成王说“是战是和,爱卿看了北方联军的情况可以自行决断,寡人既然派你去做使臣,这权利就交给你,绝不会限制你。”
看看,这就是楚成王的气魄,完全信任和支持屈完,所以历史上的明君贤臣都是相互的。
屈完见楚成王这样信任自己,当然也非常感动,对楚成王行了大礼说到“大王放心,臣定以咱们楚国的利益为重,不辱使命。”
接到通报,楚国使臣屈完又来了,管仲对齐桓公说“君上,楚国使臣这次过来,是和咱们讲和的。”
楚国大夫屈完进到齐军大营,向齐桓公行礼拜见,齐桓公还礼,并问屈完这次的来意。
屈完说“我家主公因为没有按时向大周王室上交贡品,以致劳烦您前来责问,为此,咱们深感歉意。烦请贵君先后退一舍,我们这就把该上交的贡品送来。”
齐桓公说“屈大夫能够让你家主公重新履行以前的职责,这样寡人也可以在大周天子面前交差了,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当下传令八国联军立刻后退三十里,在召陵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