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京师四少(上)
大时雍坊的王家在财力上虽然比不上申家,但是其在京师的影响力,却不是申家能比的。
因为细算起来,王家与皇家可是有着一定的血缘联系的。
当初实行“崇祯新政”时,陛下不是终于对自家人下手了吗?各地的藩王被强行削藩,而且嫡系子弟被要求全部迁入京师。
同时,朝廷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供奉他们,需要他们自谋出路。
不过,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朝廷允许他们自由经商,并在税赋上面给予了一定的优待。
于是,一些精明的藩王便抓住这个机会,不惜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与其他财力雄厚的豪商之间的联结。
然后,双方借助这层关系,再一起联合投资。
这样,不但可以迅速的扩大生产规模,占领市场,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税率的优待,简直是一举两得。
而对那些豪商来说,朝廷已经将这些藩王该剥夺的都剥夺了,应该不会再向他们下手了,所以与这些藩王合作,风险并不大,但是收益却不小。
在上层圈子中,特别是京师这样的圈子,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势。
没有势的,得想办法去弄,弄不到,那就去借,这些落魄的王爷便再合适不过了,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肯定能够有效的提升自家在京师的地位。
哪怕这些是被削藩的王爷,但他们身上的皇家血脉是削不掉的,现在依然顶着皇族的名头。
而且,与他们一些联合投资,还能够少交税,这不就是利润吗?
所以,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那些被削藩,还被强行要求入京的王爷,原本心中对崇祯还是有很大怨气的。
认为崇祯违背祖宗遗愿,强行剥夺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很多特权,让以后的生活变得越发“艰难”,子孙后代更难“生存”,这不成了全天下人的笑话吗?
所以,一些人还准备暗中联合对朝廷不满的人阴谋造反。
但是,当他们成为京师上层圈子的香饽饽之后,慢慢的就将心中的怨气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因为他们在地方,也没有什么实质的权利,主要干的两件事就是生孩子,然后不断敛财。
现在在京师,既然也找到了生财之道,那自然没必要再冒风险与崇祯过不去,和京师的豪商联合起来赚钱不好吗?
只要有钱了,想生孩子,那还不是可劲的生。
于是,这几年来,皇族与豪商联姻的事情几乎没有间断过,大时雍坊的王家便是其中之一。
与他们进行联姻的,是原封地在山西的晋王,王思诚的大哥迎娶了晋王的长女,二姐则嫁给了晋王的庶子。
有了这层关系,双方在这几年中陆续进行了各方面的合作,利益捆绑得越来越深厚,双方各取所需,王家的地位在京师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同于一般的豪商。
但是,这几年迅猛崛起的申家却没有赶上趟,毕竟申家的底蕴还是太薄了,很多人认为申家的成功就是靠投机取巧,不大被那些传承悠久的世家和老牌豪商看得上,这当中自然有不少是因为嫉妒心所致。
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初申万林公然支持“崇祯新政”,赞同削藩也得罪了这些皇族。
那些藩王的数量毕竟有限,但是京师的世家豪商却有不少,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会尽量的避开申家。
这只能说,凡事有得必有失吧,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如果再让申万林重新选择一次,他依然会这么做的。
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申家依然还只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申家,在这偌大的京师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很难引起上层圈子的注意。
那些藩王都看不见申家,又何谈选择。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申家在地位上不如王家这种与皇族联姻的家族,但是其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因为当初支持朝廷的政令,也得到了朝廷和官府的一些青睐,现在申家涉及的几个大工程,还是由朝廷拨款动工的。
其中就包括这京津铁路,还有京沈铁路,申家可是直接占了一些股份的,还能够参与一定的运营工作,这可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求的。
正因如此,随着当初的事情慢慢过去,而京师商业圈子迅速膨胀,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于是,与申家不是竞争对手的势力,自然愿意与申家交好。
王家便是如此,双方之间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之前没多少交集,但互相熟悉一番也不会有什么坏处,说不定以后就有机会合作呢?
身为王家的一员,王思诚自然不缺乏这点头脑,所以当他知道这一行是申家人之后,便越发有兴趣了。
但是,当车厢内的人们听到他名字的时候,却是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一些人甚至还窃窃私语起来。
“王思诚,他就是‘京师四少’之一的王思诚吗?”
“是他没错了,看到旁边那个小娘子吗?肯定又是他的新欢。”
“哎,这些有钱少爷,换女人就像换衣服一样。”
“你小点声,小心被他听到,他身边可是有不少打手的。”
……
沈浪没有听到这些议论声,但是‘京师四少’他是知道的,大时雍坊王家的王思诚就是其中之一。
那为何不是这家伙的大哥呢?因为他大哥娶了皇族之女,自然不敢那般乱来,所以这王思诚就异军突起,这几年的名声迅速盖过了他的大哥。
但这毕竟不是什么好名声,人们一听到与“京师四少”相关的事情,无非就是他们最近又飞扬跋扈的干了啥,又豪掷千金买了啥,身边又出现了哪个娇艳的小娘子。
王思诚没有那么飞扬跋扈,也不怎么喜欢炫富,但是他喜欢美人是人尽皆知,所以他是《明报》等报纸八卦新闻的常客。
与他相关的,最多的就是他现在的小情人是谁?
王思诚显然也清楚,只要报出自己的名讳,别人肯定第一时间会想到自己的那些事情。
不过,他却丝毫不在意,只当别人是羡慕嫉妒恨罢了,换作你们,说不定会更加过分。
对方主动报出了名讳,沈浪自然也不能藏着掖着,所以他连忙拱拱手道:“原来是王少爷,在下申水良,失敬失敬。”
听到申水良这个名字,王思诚眉头微微一挑,因为他根本没听过申家有申水良这号人。
他倒没有怀疑这个申水良是冒充的,只是能让自己没有丝毫印象,那说明这个人在申家的地位,恐怕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高。
因为细算起来,王家与皇家可是有着一定的血缘联系的。
当初实行“崇祯新政”时,陛下不是终于对自家人下手了吗?各地的藩王被强行削藩,而且嫡系子弟被要求全部迁入京师。
同时,朝廷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供奉他们,需要他们自谋出路。
不过,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朝廷允许他们自由经商,并在税赋上面给予了一定的优待。
于是,一些精明的藩王便抓住这个机会,不惜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与其他财力雄厚的豪商之间的联结。
然后,双方借助这层关系,再一起联合投资。
这样,不但可以迅速的扩大生产规模,占领市场,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税率的优待,简直是一举两得。
而对那些豪商来说,朝廷已经将这些藩王该剥夺的都剥夺了,应该不会再向他们下手了,所以与这些藩王合作,风险并不大,但是收益却不小。
在上层圈子中,特别是京师这样的圈子,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势。
没有势的,得想办法去弄,弄不到,那就去借,这些落魄的王爷便再合适不过了,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肯定能够有效的提升自家在京师的地位。
哪怕这些是被削藩的王爷,但他们身上的皇家血脉是削不掉的,现在依然顶着皇族的名头。
而且,与他们一些联合投资,还能够少交税,这不就是利润吗?
所以,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那些被削藩,还被强行要求入京的王爷,原本心中对崇祯还是有很大怨气的。
认为崇祯违背祖宗遗愿,强行剥夺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很多特权,让以后的生活变得越发“艰难”,子孙后代更难“生存”,这不成了全天下人的笑话吗?
所以,一些人还准备暗中联合对朝廷不满的人阴谋造反。
但是,当他们成为京师上层圈子的香饽饽之后,慢慢的就将心中的怨气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因为他们在地方,也没有什么实质的权利,主要干的两件事就是生孩子,然后不断敛财。
现在在京师,既然也找到了生财之道,那自然没必要再冒风险与崇祯过不去,和京师的豪商联合起来赚钱不好吗?
只要有钱了,想生孩子,那还不是可劲的生。
于是,这几年来,皇族与豪商联姻的事情几乎没有间断过,大时雍坊的王家便是其中之一。
与他们进行联姻的,是原封地在山西的晋王,王思诚的大哥迎娶了晋王的长女,二姐则嫁给了晋王的庶子。
有了这层关系,双方在这几年中陆续进行了各方面的合作,利益捆绑得越来越深厚,双方各取所需,王家的地位在京师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同于一般的豪商。
但是,这几年迅猛崛起的申家却没有赶上趟,毕竟申家的底蕴还是太薄了,很多人认为申家的成功就是靠投机取巧,不大被那些传承悠久的世家和老牌豪商看得上,这当中自然有不少是因为嫉妒心所致。
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初申万林公然支持“崇祯新政”,赞同削藩也得罪了这些皇族。
那些藩王的数量毕竟有限,但是京师的世家豪商却有不少,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会尽量的避开申家。
这只能说,凡事有得必有失吧,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如果再让申万林重新选择一次,他依然会这么做的。
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申家依然还只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申家,在这偌大的京师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很难引起上层圈子的注意。
那些藩王都看不见申家,又何谈选择。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申家在地位上不如王家这种与皇族联姻的家族,但是其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因为当初支持朝廷的政令,也得到了朝廷和官府的一些青睐,现在申家涉及的几个大工程,还是由朝廷拨款动工的。
其中就包括这京津铁路,还有京沈铁路,申家可是直接占了一些股份的,还能够参与一定的运营工作,这可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求的。
正因如此,随着当初的事情慢慢过去,而京师商业圈子迅速膨胀,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于是,与申家不是竞争对手的势力,自然愿意与申家交好。
王家便是如此,双方之间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之前没多少交集,但互相熟悉一番也不会有什么坏处,说不定以后就有机会合作呢?
身为王家的一员,王思诚自然不缺乏这点头脑,所以当他知道这一行是申家人之后,便越发有兴趣了。
但是,当车厢内的人们听到他名字的时候,却是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一些人甚至还窃窃私语起来。
“王思诚,他就是‘京师四少’之一的王思诚吗?”
“是他没错了,看到旁边那个小娘子吗?肯定又是他的新欢。”
“哎,这些有钱少爷,换女人就像换衣服一样。”
“你小点声,小心被他听到,他身边可是有不少打手的。”
……
沈浪没有听到这些议论声,但是‘京师四少’他是知道的,大时雍坊王家的王思诚就是其中之一。
那为何不是这家伙的大哥呢?因为他大哥娶了皇族之女,自然不敢那般乱来,所以这王思诚就异军突起,这几年的名声迅速盖过了他的大哥。
但这毕竟不是什么好名声,人们一听到与“京师四少”相关的事情,无非就是他们最近又飞扬跋扈的干了啥,又豪掷千金买了啥,身边又出现了哪个娇艳的小娘子。
王思诚没有那么飞扬跋扈,也不怎么喜欢炫富,但是他喜欢美人是人尽皆知,所以他是《明报》等报纸八卦新闻的常客。
与他相关的,最多的就是他现在的小情人是谁?
王思诚显然也清楚,只要报出自己的名讳,别人肯定第一时间会想到自己的那些事情。
不过,他却丝毫不在意,只当别人是羡慕嫉妒恨罢了,换作你们,说不定会更加过分。
对方主动报出了名讳,沈浪自然也不能藏着掖着,所以他连忙拱拱手道:“原来是王少爷,在下申水良,失敬失敬。”
听到申水良这个名字,王思诚眉头微微一挑,因为他根本没听过申家有申水良这号人。
他倒没有怀疑这个申水良是冒充的,只是能让自己没有丝毫印象,那说明这个人在申家的地位,恐怕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高。